登陆注册
19050900000067

第67章

第七梦觉相违难。唯识论云。若觉时色。皆如梦境不离识者。如从梦觉。知彼唯心。何故觉时于自色境。不知唯识。

答。唯识论云。如梦未觉。不能自知。要至觉时。方能追觉。觉时境色应知亦尔。未真觉位。不能自知。至真觉时。方能追觉。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识。即第七是生死长夜根本。能令起惑造业。三界轮回。直须至真觉位时。方知一切皆是唯识。

所以唯识枢要问云。若诸识生似我法时。为皆由我法分别熏习之力。为亦不由。若皆由者。八识五识无二分别。生果时应不似二。若不由者。此中何故但说我法熏习为因。

答。二解俱得。其皆由解者。一切有漏。与第七二分别俱故。或第六识。二分别引故。后生果时。皆似我法。其不由解者。此说第六根本。兼缘一切为因。缘发诸识令熏习故。后生果时。似我法相起。或非外似外。六七计为似外起故。如梦者。梦娑剌拏王事。此云流转。其王容貌端正。自谓无双。求觅形容。欲同等比。显己殊类。时有人言。王舍城中有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无比。遣使迎之。迦旃延至。王出宫迎。王不及彼。人视迦旃延。无看王者。王问所以。众曰。迦旃延容貌胜王。王问。大德。今果。宿因。迦旃延答曰。我昔出家。王作乞儿。我扫寺地。王来乞食。我扫地竟。令王除粪扫。除粪扫讫。方与王食。以此业因。生人天中。得报端正。王闻此已。寻请出家。为迦旃延弟子。后共迦旃延。往阿槃地国。山中修道。别处坐禅。阿槃地王。名钵树多。将宫人入山游戏。宫人见王形貌端正。围绕看之。钵树多王。见娑剌拏王。疑有欲意。问娑剌拏王曰。汝是阿罗汉耶。王答言非。次第二问余三果。皆答言非。又言。汝离欲不。答言非。钵树多王嗔曰。何故入我婇女之中。遂鞭身破。闷绝而死。至夜方惺。至迦旃延所。迦旃延见已。心生悲愍。其诸同学。方为疗治。娑剌拏王语迦旃延曰。我从师乞。暂还本国。举军破彼阿槃地国。杀钵树多王。事毕当还。从师修道。迦旃延从请。语曰。汝若欲去。且停一宿。迦旃延安置好处令眠。欲令感梦。梦见举军征阿槃地国。自军破败。身被他获。坚缚手足。赤华插项。严鼓欲杀。王于梦中。便大恐怖。叫唤失声云。我今无归。愿师济拔。作归依处。得寿命长。迦旃延以神力手指火。唤之令寤。问言。何故。其心未惺。尚言灾事。迦旃延以火照而问之。此是何处。汝自看。其心方寤。迦旃延语言。汝若征彼。必当破败。如梦所见。王曰。愿师为除毒意。迦旃延为说一切诸法。譬如国土。假名无实。离舍屋等。无别国土。乃至广说种种因缘。至一极微。亦非实事。无此无彼。无怨无亲。王闻法已。得预流果。后渐获得阿罗汉果。故知万法唯识。梦觉一如。觉中所见。即明。了意识。梦中所见。即梦中意识。分别之意既同。差别之境何异。迷悟若此。曷疑虑焉。昏觉如斯。可洞达矣。第八外取他心难。若。论主言外色实无。是内识之境者。即可然。且如他人心是实有。岂非自心所缘耶。意云。且如此人心。若亲缘得他人心著。即离此人心。别有心为境。若此人心缘他人心不著者。即有境而不缘。若缘著。即乖唯识义。若缘不著者。即何成他心智耶。论主答云。虽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意云虽说他人心非此人境。若此人亲缘他人心。即不得。若托他人心为质。自变相分缘。亦有他心智。但变相分缘时。即不得他人本质。但由他人影像相自心上现。名了他心。即知他心相分。不离自心。亦唯识。意云。此人心缘他人心时。变起相分。当情。相分无实作用。非如手等执物。亦非如日舒光。亲照其境。缘他人心时。但如镜中影。似外质现。镜中像。亦无实作用。缘他人心时。亦复如是。非无缘他人心体故。名了他心。非亲能了。亲所了者。谓自所变。

又古德问。他心智者。谓既有他人心为自心之所知。即是离自心外。有他人心为自心之境。何得言无境唯有识耶。

答。谓缘他身扶尘根相分色。亦不亲得。但托为质。如自身眼识缘第八识所变器世间色时。亦但托为质。亦不亲得。其耳等四识。缘本识所变声等。亦耳以本质是第八识变。今望五识。故名影识。如五识等缘本识所变本质境。亦不亲得。虽亦得缘。只成疏所缘缘。若如实知即是佛境者。论云。二智于境。各各由无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所行。不可言境。此有二解。一云。是真如妙理。言诠不及。不可言境。谓此离言真如之境。唯佛独能显了分别证。余不能证者。由第七恒行不共无明所覆。故不知。二云。不可言境者。即他心智境。及自心智境。此二智。名不可言境。谓真如自相。假智及诠。俱非境故。诠谓名言能诠之名。既不得自相。即显自他二智之境。是佛智所行。不可言境。由此二智所知之境自相。是佛智所行。不可言境。余人由恒行不共无明所覆蔽。故不得如实而知也。又既言此人缘他人心时。托他人心为质。自变相分缘者。即相分不离此人心。是唯识。若他人心本质缘不著者。即离此人心外。有他人心。何成唯识耶。因此便申第九异境非识难。小乘云。唯识之义。但离心之外更无一物。方名唯识。既他人心。异此人心为境。何成唯识耶。又他人境。亦异此境。即离此人心外有异境。何成唯识。答责云。奇哉固执。触处生疑。岂唯识言。但说一识。汝小乘何以此坚执处处生疑。岂唯识之言。但说一人之识。若言有一人之识者。即岂有凡圣尊卑。若无佛者。众生何求。若无凡夫。佛为谁说。应知我唯识言。有深旨趣。论云。唯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分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言识之一字者。非是一人之识。总显一切有情。各各皆有八识。即是识之自体。五十一心所。识之相应。何独执一人之识。

问。维摩诘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者。且如过去心已过去。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云何观他过去善根心。

答。约真即无。随俗故有。一念心起。尚具十世四运分别。不可作龟毛兔角断灭之见。过去之法。虽念念不住。然皆熏在第八识中。有过去种子。知过去事者。过去所熏得种。现在阿赖耶识自证分中含藏。然过去世时。虽即无体。但将识中种为本质。变影而缘。即知过去世事。此带质境知也。或云。可缘心上影像相者。即第六意识见分之上。变起过去影像相而知也。此即独影境。谓过去无体无本质也。又过去之法若不落谢。不名过去。若已落谢。无法可知。若但曾迳心中。有种影现前。故说忆知者。是则但见自心。不见彼法。如月灯三昧经云。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得过去未来现在智藏。童子。是菩萨如实知一切众生心行。准自心行次第所起。观自心法。以无乱想修习方便。如自心行。类他亦尔。随所见色闻声。有爱无爱。心皆如实知。童子。是名菩萨得过去未来现在知藏。

问。观他心智者。为实知他心。为不实知。二俱有过。

答。如前已说。若立自他。于宗俱失。此皆约世谛识心分别故。识论颂云。他心知于境。不如实觉知。以非离识境。唯佛如实知。他心智者。不如实知。以自内心。虚妄分别。以为他心。以自心意。意识杂故。如彼佛地如实果体。无言语处胜妙境界。唯佛能知。余人不知。以彼世间他心智者。于彼二法不如实知。以彼能取所取境界虚妄分别故。此唯是识。无量无边甚深境界。非是心识可测量故。如上约法相宗说。若约法性宗。先德云。知他心者。皆如实知。审于事实。见理实故。亦非心外可见。亦非无境可知。若自他相绝。则与众生心同一体。故无心外也。不坏所。故能知也。又他心者。安慧云。佛智缘他心。缘得本质。余皆变影。若缘本质得心外法。坏唯识故。今以摄境唯心。不坏境故。能所两亡。不碍存故。第一义唯心。非一非异。正缘他时。即是自故。以即佛心之众生心为所缘。非即众生心之佛心。即众生心之佛心为能缘。非即佛心之众生心。如是镕融。非一非异。若离佛外。别有众生。更须变影。却失真唯识义。释云。摄境从心。不坏境者。即示心境有无。彼得本质。恐坏唯心。既不坏境。得之何妨。坏有何失。以无心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谓物实有故。若唯心坏境。则得在于境空。失在于心有。故以境由心变。故说唯心。所变不无。何必须坏。若以缘生无性。则心境两亡。故借心以遣境。境遣而心亡。非独存心矣。若能所两亡。不碍存故者。上不坏境。且遣惧质之病。今遣空有之理故。心境并许存亡。心境因借故空。相依缘生故有。有即存也。空即亡也。空有交彻。存亡两全。云第一义唯心。非一非异者。正。出具分唯心之理。上第一释。虽有唯心之义。尚通生灭唯心。第二义。虽两亡不羁。而未言心境相摄。今明具分唯识。故云第一义唯心。同第一义。故非异。不坏能所。故非一。非一故。有能所。缘他义成矣。非异故。能所平等。唯心义成矣。云正缘他时。即是自故者。结成得于本质。无心外过。以即自故。不失唯识。云以即佛心之众生心。正示法性他心之相。此有两对语。前对明所缘。后对明能缘。今初言即佛心之众生心者。此明所缘。众生心即是佛心。此明不异。次云非即众生心之佛心者。此句明众生心与佛心非即。非即。故有所缘义。非异。故不坏唯心义。言为所缘者。结成心缘。简非能缘也。次下辩能缘。云以即众生心之佛心者。此句明能缘。佛心即是众生心。此明非异。次云非即佛心之众生心者。此明佛心与众生心有非一义。非一故为能缘。非异。故不坏唯识之义。言为能缘者。结成能缘。简非所缘也。更以喻况。如水和乳。乳为所和。喻众生心是所缘。水为能和。喻佛心为能缘。以此二和合。如似一味。鹅王啑之。乳尽水存。则知非一。然此水名即乳之水。此乳名即水之乳。二虽相即。而有不一之义。故应喻云。以即水之乳。非即乳之水为所和。以即乳之水。非即水之乳。为能和。义可知矣。云如是镕融。非一非异者。结成正义。若离佛外。结弹护法。言却失真唯识者。不知外质即佛心故。又诸佛如来。随多心念。意能顿了。如金刚经云。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华严经颂云。无量亿劫勤修学。得是无上菩提智。云何不于一念中。善知一切众生心。此是意圆对。如来一念之中。皆一时顿应。无一不应。故名圆对。斯乃了心非心。方能遍应。若心在有无。则成隔碍。故金刚经云。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华严论问。何谓诸佛知众生心时与非时。

答曰。以如来心与一切众生心。本不异故。是一心一智慧故。以此知时与非时。诸佛悟了。而与众生共之。众生迷。自谓为隔。一切诸佛。以一切众生心智慧而成正觉。一切众生。迷诸佛智慧而作众生。及至成佛时。还成众生迷理之佛。所说法门。还解众生心里迷佛众生。以此不异故。知众生心。

又问曰。大众何不以言自问。因何默念致疑。何不自以言赞劝请。云何供养云出音请佛。

答曰。明佛得法界心。与一切众生同心故。以心不异故。知彼心疑。供具说颂者。明一切法。总法界体也。法界不思议。一切法不思议故。明圣众心境无二故。凡夫迷法界。自见心境有二故。即颠倒生也。又云。心无内外中间。万法自他同体。一亦不一。他亦不他。故知凡圣同一真心。众生妄隔而不知。诸佛契同而顿了。如镜面照而镜背昏。俱一铜体。而分明昧。犹河水清而河泥浊。在一湿性。而有混澄。凡心圣心。可喻斯旨。

问。众生缘佛身时。是识所变。只如佛缘所化有情身土之时。是何所变。

答。若众生见佛。是有漏转识所变相分。等流色摄。若佛缘有情。是无漏智所变。定果色摄。识智虽殊。俱不出自心之境。并是增上缘力。互令心现。如义天钞云。依大乘宗。通说。依于他身。及非情法。谓以自心缘他身时。不亲缘彼。但缘自识所变相分。为亲所缘。此相分色。虽托他。身本质而起。然非依彼他识而生。由自识中种子生故。故此相分等流色摄。是五尘色之流类故。托他为质。方变影像。是增上缘。此所变相分。从自种生。是因缘义。即显自心缘得他身。得依现行处有。是于他身现行成就。以从自心种子生故。亦是依种建立。于得即种子成就也。以此理故。有情见佛色身之时。所缘佛身。唯是有漏自识变故。自种生故。等流色摄。缘佛所变净土亦尔。若佛缘所化有情色身。及秽土时。所变相分。皆是无漏。无实有情离染等用。如镜中像。全是明镜。无漏定果色摄。亦是等流色收。是外五尘之流类故。佛识变故。无垢识中净种生故。

问。若论一心无外境界。如前九难。答已分明。则眼际无色。耳外无声。如今所见所闻。为当是一。为当是二。为复是有。为复是无。若言是一则坏能所。若言是二又违自宗。若言是有。根境常虚。若言是无。现见不滥。如何融会。得契斯旨。

答。如大地一生种种芽。类八识心。现种种法。所观是藏识之相分。能见是眼识之见分。能所虽分。俱不离识。皆是现量。不带名言。则非有非空。非一非二。若落比量。执作外尘。则一二情生。内外心起。密严经偈云。如地无分别。庶物依以生。藏识亦如是。众境之依处。如人以己手。还自摩挃身。亦如象与鼻。取水自沾沐。复似诸婴儿。以口含其指。如是自心内。现境还自缘。是心之境界。普遍于三有。久修观行者。而能善通达。内外诸世间。一切唯心现。华严经颂云。譬如深大海。珍宝不可尽。于中悉显现。众生之形影。甚深因缘海。功德悉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正法念处经云。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乃至云何世间愚痴凡夫。眼见色已。或贪或嗔。或生于痴。彼诸凡夫。若见知识。若见妇女。心则生贪。若复异见则生于嗔。见他具足贪嗔所覆。以眼于色。不如实见。痴蔽于心。愚痴凡夫。唯有分别。眼见于色。若贪若嗔。若痴所覆。爱诳之人。自意分别。此我我所。如是染著。譬如狗咬离肉之骨。涎汁和合。望得其髓。如是贪狗。齿间血出。得其味已。谓是骨汁。不知自血有如是味。以贪味故。不觉。次第自食其舌。复贪其味。以贪覆故。谓骨汁味。愚痴凡夫。亦复如是。虚妄分别。眼识见色。贪著喜乐。思量分别。以色枯骨。著眼口中。境界如齿。如是咬之。染意如涎。爱血流出。贪爱血味。为色为美。于色得味。犹如彼狗。凡夫愚痴。眼识见彼如骨之色。虚妄分别。如狗咬骨。如是观察。眼见于色。犹如枯骨。如是一切愚痴凡夫。虚妄分别之所诳惑。又云。阎罗王说偈责疏罪人云。若属邪见者。彼人非黠慧。一切地狱行。怨家心所诳。心是第一怨。此怨最为恶。此怨能缚人。送到阎罗处。故知诸苦所。困贪欲为本。若贪心瞥起。为五欲之火焚烧。觉意才生。被三界之轮系缚。如帝释与修罗战胜。造得胜堂。七宝楼观庄严奇特。梁柱榰[木*昂]皆容一綖。不相著而能相持。天福之妙力能如此。目连飞往。帝释将目连看堂。诸天女皆羞目连。悉隐逃不出。目连念帝释著乐。不修道本。即变化火。烧得胜堂。爀然崩坏。仍为帝释广说无常。帝释欢喜。后堂俨然。无灰烟色。释曰。以帝释恃其天福。执著有为故。目连垂方便门。示无常境。

问。天堂既爀然崩坏。云何俨然无灰烟之色。

答。此火非是目连神通之火。即是帝释心中火。故法华经云。贪著所爱。则为所烧。既以贪著之心。遂见宫殿焚爇。及悟无常之事。则贪欲之火潜消。所以即见堂殿宛然。无有灰烟之色。以目连为增。上缘故。自见被烧。然则堂本不烧。故知迷悟唯心。隐显在己。例余见闻。悉亦如是。又经云。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消毁其形。树繁华果。还折其枝。蚖蛇含毒。反害其驱。方知无始已来。至于今日。四威仪内。十二时中。皆是将心取心。以识缘识。毕竟内外无有一尘。为对为治。可取可舍。堪嗟世俗迷倒之人。背觉合尘。日用心行。损他害彼。润己资身。并是自陷自伤。不知不觉。未穷此旨。物我难忘。直了斯宗。自他无寄。

百论问云。如虚空华无。故不可见。如瓶现见故。当知有瓶。

答曰。不见。何故不见。汝言现见。为眼见。为识见。若眼见者。死人有眼。亦应见。若识见者。盲人有识。亦应见。若根识一一别不见。和合亦不见。喻如一盲不能见。众盲亦不见。五根亦尔。四性皆空。大智度论云。色等诸法。不作大。不作小。故。凡夫人心。于诸法中。随意作大小。如人急时。其心缩小。安隐富乐时。心则宽大。又如八背舍中。随心。故外色或大或小等。故摩诃般若经云。般若波罗蜜。无闻无见。诸法钝故。是以凡夫界中。观相元妄。圣人境内。观性元真。以观相故。不得无。以观性故。不得有。以不得无故。如但见其波。不见其水。以不得有故。但见其水。不见其波。又如向翳眼人。说空中无华。对狂病人。说目前无鬼。徒费言语。终不信受。直待目净心安。自然无见。

同类推荐
  • 台案汇录庚集

    台案汇录庚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蚍蜉传

    蚍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角力记

    角力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先天斗母奏告玄科

    先天斗母奏告玄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戮神之刃

    戮神之刃

    一切,都被神的意志所左右。而我,慢慢觉得很不爽!前行,只为挣脱那最终的束缚。命运,究竟因谁的大手而舞蹈?颠顶,是人与魔都渴望领略的风景。且看,平凡人的终极征程。
  • 做自己的形象代言人

    做自己的形象代言人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们首先看起来就不像成功者。在这个一分钟时代,社会上99%的人以貌取人。一个成功的形象展现出来的自信和魅力,不仅反映在别人的视觉效果中,更是激发自身潜能的辅助工具,让你在事业中充满激情、事半功倍。本书从个人形象的重要性入手,让读者对形象管理有个正确认识,继而从宏观上讲了做好个人形象管理的基本功课,再分别从外在形象管理、内在形象管理、不同场景下(商务场合、社交场合、其他场合)的形象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涉及衣着配饰、言谈举止、社交礼仪、内在修养等诸多方面,内容简单具体、图文结合、即学即用,是一本帮你经营自己、实现从平凡到卓越成功跨越的实用指南。
  • 文门女将

    文门女将

    她是华南军区军长,带着逆天的军事才能来到异世……他是谦谦君子,温文如玉。当阴谋渐渐浮现,当一个编织了三十年的谎言开始收网,他和她是否能逃出这“天罗地网”?当爱成为本能,他们是否能与命运抗衡?
  • 龙皇武帝

    龙皇武帝

    命运被摆布的少年,诸神创立的世界,远古龙凤的传承,是被囚禁的囚徒,还是一场惊天骗局?且看少年杨错,如何解命运残局,破迷浊世界!
  • 本宫是警花

    本宫是警花

    穿越到架空的大周朝?成了紫禁城中一个任人宰割的小小贵人,什么情况?无意之中踏入了皇宫的禁地,就要遭遇杀身之祸?有没有搞错?宫斗、政斗,阴谋、诡计,统统都来得更猛烈些吧!本宫是警花本宫怕谁?看本宫如何翻云覆雨、扭转乾坤!只是,皇上,你为什么老在本宫身边转悠?
  • 深渊虚灵

    深渊虚灵

    远古的埋骨之地,来自深渊的虚灵升灵、启灵、祭灵坛的秘密,封帝桥的传闻荒古的影踪,九帝墓的再现,虚灵的重出深渊一切的一切,预示着天下,即将大乱……少年于困顿中崛起,誓要凌驾于天下。
  • 极冰战皇

    极冰战皇

    战神大陆,以我为尊,天才绕路,强者诚服。我,便是极冰战皇!实力等级划分:凡级,地级,天级,神级。每级分为九层,只有达到神级,才是皇者的存在!
  • TFBoys我绝不会放弃你

    TFBoys我绝不会放弃你

    生活中,三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孩,为了追逐自己的梦,离开了家乡,偶然闯进偶像的生命,奇妙的情愫由此产生
  • 月牙坠:云上离歌

    月牙坠:云上离歌

    她是月落大陆轩辕国丞相府云家的废物嫡女,胆小懦弱,但是她却是一位有着自己心爱之人的小女子。爹不疼,后母欺,庶姐骗。但是她忍下了这一切,只为了在大婚之日她心爱的男子娶她进门,这样她在也不用过这样的生活了,也能和自己心爱之人幸福生活着。一日,至亲虐打,逝去坠崖。当她再次醒来早以不是当初的云离歌而是华夏拥有“云歌”之称的云离歌。开药鼎,练丹药。重修灵脉,月神降世。神兽当小弟,万兽臣服。牛逼轰轰云离歌,偏偏被一个妖孽缠身,丢也丢不开。
  • 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

    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