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3700000018

第18章 舜典(7)

[疏]“二十”至“八音”正义曰:舜受终之后,摄天子之事二十有八载,帝尧乃死。百官感德思慕,如丧考妣。三载之内,四海之人,蛮夷戎狄皆绝静八音而不复作乐。是尧盛德恩化所及者远也。传“殂落”至“七岁”正义曰:“殂落,死也”,《释诂》文。李巡曰:“殂落,尧死之称。”郭璞曰:“古死尊卑同称。故《书》尧曰‘殂落’,舜曰‘陟方乃死’。”谓之“殂落”者,盖“殂”为往也,言人命尽而往;“落”者若草木叶落也。尧以十六即位,明年乃为元年。七十载求禅,求禅之时八十六也。试舜三年,自正月上日至崩二十八载,总计其数,凡寿一百一十七岁。案《尧典》求禅之年即得舜而试之,求禅试舜共在一年也。更得二年,即为历试三年,故下传云“历试二年”。与摄位二十八年,合得为“三十在位”。故王肃云:“徵用三载,其一在徵用之年,其馀二载,与摄位二十八年凡三十岁也。”故孔传云:“历试二年。”明其一年在徵用之限。以此计之,淮有一百一十六岁,不得有七,盖误为七也。传“考妣”至“思慕”正义曰:《曲礼》云:“生曰父母,死曰考妣。”郑玄云:“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於考也。”《丧服》为父为君,同服斩衰。《檀弓》说事君之礼云:“服勤至死,方丧三年。”郑玄云:“方丧资於事父,凡此以义为制。”义重则恩轻,其情异於父。“如丧考妣”言百官感德,情同父母,思慕深也。诸经传言“百姓”或为百官,或为万民,知此“百姓”是百官者,以《丧服》庶民为天子齐衰三月,畿外之民无服,不得如考妣,故知百官也。传“遏绝”至“者远”正义曰:“密,静”,《释诂》文。“遏”,止绝之义,故为绝也。《周礼·太师》云:“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郑云:“金,锺镈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箫也。”传言“八音”与彼次不同者,随便言耳。《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夷狄尚绝音三年,则华夏内国可知也。《丧服》诸侯之大夫为天子正服繐衰,既葬除之。今能使四夷三载绝音,言尧有盛德,恩化所及远也。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舜服尧丧三年毕,将即政,故复至文祖庙告。复,扶又反。询于四岳,辟四门,询,谋也。谋政治於四岳,开辟四方之门未开者,广致众贤。辟,婢亦反,徐甫亦反。明四目,达四聪。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咨亦谋也。所重在於民食,惟当敬授民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柔,安。迩,近。敦,厚也。元,善之长。言当安远,乃能安近。厚行德信,使足长善。惇音敦。长,张丈反,下同。而难任人,蛮夷率服。”任,佞。难,拒也。佞人斥远之,则忠信昭於四夷,皆相率而来服。难音乃旦反。任音壬,又音而鸩反。

[疏]“月正”至“率服”正义曰:自此已下言舜真为天子,命百官授职之事。舜既除尧丧,以明年之月正元日,舜至於文祖之庙,告己将即正位为天子也。告庙既讫,乃谋政治於四岳之官。所谋开四方之门,大为仕路致众贤也。明四方之目,使为己远视四方也。达四方之聪,使为己远听闻四方也。恐远方有所拥塞,令为己悉闻见之。既谋於四岳,又别敕州牧,咨十有二牧曰:“人君最所重者,在於民之食哉!惟当敬授民之天时,无失其农要。为政务在安民,当安彼远人,则能安近人耳。远人不安,则近亦不安。”欲令远近皆安之也。“又当厚行德信,而使足为善长”。欲令诸侯皆厚行其德,为民之师长。“而难拒佞人,斥远之,使不干朝政,如是则诚信昭於四夷,自然蛮夷皆相率而来服也”。传“月正”至“庙告”正义曰:“正”训长也,“月正”言月之最长,正月长於诸月,“月正”还是正月也。上日,日之最上;元日,日之最长,“元日”还是上日。王肃云:“月正元日,犹言正月上日。”变文耳。《礼》云“令月吉日”,又变文言“吉月令辰”,此之类也。知“舜服尧丧三年毕,将即政”者,以尧存且摄其位,尧崩谦而不居。《孟子》云:“尧崩,三年丧毕,舜避丹朱於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子而之舜,狱讼者不之尧子而之舜,讴歌者不之尧子而讴歌舜。曰‘天也。’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既言然矣,此文又承“三载”之下,故知舜服尧丧三年毕,将欲即政。“复至文祖庙告”,前以摄位告,今以即政告也。此犹是尧之文祖,自此以后舜当自立文祖之庙,尧之文祖当迁於丹朱之国也。传“询谋”至“众贤”正义曰:“询,谋”,《释诂》文。“辟”训开,开四方之门,谓开仕路,引贤人也。《论语》云:“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门者行之所由,故以门言仕路。以尧舜之圣,求贤久矣,今更言开门,是开“其未开”者,谓多设取士之科,以此广致众贤也。传“广视”至“壅塞”正义曰:“聪”谓耳闻之也。既云“明四目”不云“聪四耳”者,目视苦其不明,耳聪贵其及远,“明”谓所见博,“达”谓听至远,二者互以相见。故传总申其意“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天子之闻见在下,必由近臣四岳亲近之官,故与谋此事也。传“咨亦”至“民时”正义曰:“咨,谋”,《释诂》文。以上“帝曰,咨”,上连“帝曰”,故为咨嗟,此则上有“询于四岳”,言“咨十有二牧”,故为谋也。立君所以牧民,民生在於粒食,是君之所重。《论语》云“所重民食”,谓年穀也。种殖收敛,及时乃获,故“惟当敬授民时”。传“柔安”至“长善”正义曰:“柔,安”、“迩,近”、“惇,厚”,皆《释诂》文。“元,善之长”,《易》文言也。安近不能安远,远人或来扰乱,虽欲安近,近亦不安。人君为政,若其不能安近,但戒使之柔远,故能安近。言当安彼远人,乃能安近。欲令远言皆安也。王肃云:“能安远者先能安近。”知不然者,以牧在远方,故据远言之。“惇德”者,令人君厚行德也。“允元”者,信使足为长善也。言人君厚行德之与信,使足为善长,民必效之为善而行也。传“任佞”至“来服”正义曰:“任,佞”,《释诂》文。孙炎云:“似可任之佞也。”《论语》说为邦之法云“远佞人”,“佞人殆”,故以难距佞人为“斥远之”,令不干朝政。朝无佞人,则“忠信昭於四夷,皆相率而来服”也。举蛮夷而戎狄亦见矣。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奋,起。庸,功。载,事也。访群臣有能起发其功,广尧之事者。言“舜曰”以别尧。奋,弗运反。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亮,信。惠,顺也。求其人使居百揆之官,信立其功,顺其事者谁乎?佥曰:“伯禹作司空。”四岳同辞而对,禹代鲧为宗伯,入为天子司空。治洪水有成功,言可用之。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然其所举,称禹前功以命之。懋,勉也。惟居是百揆,勉行之。俞,以朱反。懋音茂,王云:“勉也。”马云:“美也。”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居稷官者弃也。契、皋陶,二臣名。稽首,首至地。稽音启。稽首,首至地,臣事君之礼。契,息列反。陶音遥。帝曰:“俞,汝往哉!”然其所推之贤,不许其让,敕使往宅百揆。

[疏]“舜曰”至“往哉”正义曰:舜本以百揆摄位,今既即政,故求置其官。曰:“咨嗟!四岳等,汝於群臣之内,有能起发其功,广大帝尧之事者,我欲使之居百揆之官。在官而信立其功,於事能顺者,其是唯乎?”四岳皆曰:“伯禹作司空,有成功,惟此人可用。”帝曰:“然。”然其所举得人也。乃咨嗟敕禹:“汝本平水土,实有成功,惟当居是百揆而勉力行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与皋陶。帝曰:“然。”然其所让实贤也。“汝但往居此职”。不许其让也。传“奋起”至“别尧”正义曰:“奋”是起动之意,故为起也。《释诂》云:“庸,劳也。”劳亦功也。郑玄云:“载,行也。”王肃云:“载,成也。”孔以“载”为事也,各自以意训耳。舜受尧禅,当继行其道。行之在於任臣,百揆臣之最贵,求能起发其功,广大帝尧之事者,欲任之。舜既即位,可以称帝,而言“舜曰”者,承尧事下,言“舜曰”以别尧,於此一别,以下称帝也。传“亮信”至“谁乎”正义曰:“亮,信”,《释诂》文。“惠,顺”,《释言》文。上云舜“纳於百揆”,“百揆”是官名,故求其人,使居百揆之官。居官则当信立其功,能顺其事者谁乎?此官任重,当统群职继尧之功,故历言所顺而后始问谁乎,异於馀官先言“畴”也。传“四岳”至“用之”正义曰:“佥”训为皆,故云“四岳皆同辞而对”也。《国语》云:“有崇伯鲧,尧殛之於羽山。”贾逵云:“崇,国名。伯,爵也。”禹代鲧为崇伯,入为天子司空,以其伯爵,故称“伯禹”。言人之贤而举其为官,知禹“治洪水自成功,言可用”也。传“然其”至“行之”正义曰:禹平水土,往前之事,嫌其今复命之令平水土,故云“称禹前功以命之”。“懋,勉”,《释诂》文。传“居稷”至“首至地”正义曰:下文帝述三人,遂变“稷”为“弃”,故解之“居稷官者弃也”。独称“官”者,出自禹意耳,不必著义。郑云:“时天下赖后稷之功,故以官名通称。”或当然也。经因“稷、契”名单,共文言“暨皋陶”,为文势耳。三人为此次者,盖以官尊卑为先后也。《周礼·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稽首为敬之极,故为“首至地”。稽首是拜内之别名,禹拜乃稽首,故云“拜稽首”也。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穀。”阻,难。播,布也。众人之难在於饥,汝后稷,布种是百穀以济之。美其前功以勉之。阻,庄吕反,王云:“难也。”播,波左反。

[疏]“帝曰弃”至“百穀”正义曰:帝因禹让三人而官不转,各述其功以劝之。帝呼稷曰:“弃,往者洪水之时,众民之难难在於饥,汝君为此稷之官,教民布种是百穀以济活之。”言我佑汝功,当勉之。传“阻难”至“勉之”正义曰:“阻,难”,《释诂》文。“播”是分散之义,故为布也。王肃云:“播,敷也。”尧遭洪水,民不粒食,故众民之难在於饥也。“稷”是五穀之长,立官主此稷事。“后”训君也。帝言:“汝君此稷官,布种是百穀以济救之。”追美其功以劝勉之。上文“让於稷、契”,《益稷》云“暨稷”《吕刑》云“稷降播种”,《国语》云“稷为天官”。单名为“稷”,尊而君之称为“后稷”,故《诗传》、《孝经》皆以“后稷”为言,非官称“后”也。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五品谓五常。逊,顺也。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布五常之教务在宽,所以得人心,亦美其前功。

[疏]“帝曰契”至“在宽”正义曰:帝又呼契曰:“往者天下百姓不相亲睦,家内尊卑五品不能和顺。汝作司徒之官,谨敬布其五常之教,务在於宽,故使五典克从。是汝之功,宜当勉之。”传“五品”至“顺也”正义曰:“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传上云“五典克从”,即此五品能顺。上传以解“五典”为五常,又解此以同之,故云“五品谓五常”。其实五常据教为言,不据品也。“逊,顺”,常训也。不顺谓不义、不慈、不友、不恭、不孝也。传“布五”至“前功”正义曰:文十八年《左传》云“布五教於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布五常之教”也。《论语》云“宽则得众”,故“务在宽,所以得民心”也。治不逊之罪,宜峻法以绳之,而贵其务在宽者,此五品不逊,直是礼教不行,风俗未淳耳,未有杀害之罪,故教之务在於宽。若其不孝不恭,其人至於逆乱而后治之,於事不得宽也。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猾,乱也。夏,华夏。群行攻劫曰寇,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言无教之致。猾,户八反。寇,苦豆反。宄音轨。汝作士。五刑有服,士,理官也。五刑,墨、劓、剕、宫、大辟。服,从也。言得轻重之中正。劓,鱼器反,截鼻也。剕,扶味反,刖足也。大辟,婢亦反,死刑也。五服三就。既从五刑,谓服罪也。行刑当就三处,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处,昌虑反。朝,直遥反。五流有宅,五宅三居。谓不忍加刑,则流放之,若四凶者。五刑之流,各有所居。五居之差,有三等之居,大罪四裔,次九州之外,次千里之外。惟明克允。”言皋陶能明信五刑,施之远近,蛮夷猾夏,使咸信服,无敢犯者。因禹让三臣,故历述之。

同类推荐
  • Captains Courageous

    Captains Courageo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画继

    画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瑜伽论

    瑜伽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咒小儿经

    佛说咒小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香奁润色

    香奁润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黑熊舞蹈家

    黑熊舞蹈家

    沈石溪的《黑熊舞蹈家》是一本中篇故事集。收录了六只熊的故事和两只狮子的故事。其中《母熊大白掌》描写了主人公“我”与猎户亢浪隆在捕猎母熊大白掌的过程中,亲眼目睹大白掌为救小熊仔不惜粉身碎骨的气概,作者对母熊大巴掌在生死存亡关头的细致描写让人深受震撼,使人深刻反省猎杀动物这种用生命作赌注的残忍游戏。
  • 冰凉的太阳

    冰凉的太阳

    先祖的居地原大陆一日冰雪噬日,成为连绵两千年盘绕在哈利兰人心间的梦魇。“凛阳,你是哈利兰特殊的存在,一定要重返原大陆,高悬烈阳!”父亲这段高昂而神秘的话,如同一个深入灵魂的烙印深植于少年的心间。于是,“恩泽之林”百人角逐,阴寒大漠的上古凶兽,暗藏隐伏的影子杀机,苍蓝大海上的海贼霸主,以及原大陆诗意般的秘密……一一随着征途上演。可是,当少年横穿沙漠,破浪沧海,越逼近原大陆时,明朗的执念却愈来模糊,天上的银月是弯着笑意的唇角,还是恶魔的森冷獠牙?我执着的梦想是对烈阳的追逐,还是谁的惊天阴谋?为什么,高悬的太阳如此冰凉?而到最后,我连呼吸都悲伤……敬请期待,一个阴谋缠绕,宏大凄美的热血之作!
  •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宠废柴狂妃

    绝宠废柴狂妃

    她是高高在上的血族,却为了他化身成人,海誓山盟,非君不嫁。新婚之夜,身份曝光,被逼跳崖。她,是碧月大陆君家有名的痴傻丑女,却被陷害致死。当她成为她之后,会有什么不一样?在卑微庶女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惊世大身份?在丑陋样貌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惊世美颜?她步步为营,从声名狼藉到名倾天下!她坚持不懈,从丑女废柴到颜倾天下!在某位邪王看到她的第一眼,便指着她说:“我要她!”从此,他不再放手,他的海誓山盟她不敢接受,直到邪王将自己破碎的心摆在她的面前……君若素痛彻心扉,原来在自己的生命里,他早就已经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之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 风之仙旅

    风之仙旅

    一段不屈的奋斗,一段富贵梦的追寻,一段尘缘的修仙之路。一万年太久,只争今朝欢。石头刚毕业,在就业无着中签了份长工,从此他身陷异世恶运临头……
  • 吾家魔妻威武

    吾家魔妻威武

    她本是无从查证的神秘生物,拥有无比神力,一梦醒来,变成豪门私生女。透视,瞬移,意动,信手捏来!魔兽,神兽,怪兽,一呼百应!世人传:所到之处,必有鲜血!当神秘体碰上危险体,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简而言,这是一个女王征服正太的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草根大少爷

    草根大少爷

    十八年前杨白的母亲在生下杨白后去世,被杨家枪传人之一的杨九指抚养长大。人生目标有二,一是出人头地(让倒霉了半辈子的杨九指过上好日子),二是找到那个抛妻弃子的生父(狠狠的报复他)。一是二的先决条件。但后来发现,二才是一的先决条件。
  • 艺术走廊(走进科学)

    艺术走廊(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 雪泥残陵

    雪泥残陵

    三年的江湖闯荡,她理解了江湖之道的含义,更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存在便必然存在杀戮。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任何人任何物都无法改变的。三年后,一切又都回到最初的地方。三年来,她其实什么也没有改变,但终究如雪泥鸿爪一般,留下了印记,永不磨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