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200000002

第2章

冬季天黑得早,却总是黑得不够实沉,还不待轻飘飘的黑幕落下,路灯就迫不及待地亮了。路灯一亮,感觉就是夜了。白翎并不着急,她要等街头的路灯亮透,把越来越漆黑的夜色完全分割成黑白两道的时候,才把车开出小区。路灯挺在高高的灯杆上,落下来的光变成了昏黄色,昏黄中,升腾着一片片淡淡的烟雾。在这烟雾裹挟的灯光下,白翎把车开到梨园地铁口。说是地铁口,其实是城铁,从四惠站开始,地铁钻出地面,出了四惠东站,就完全变成了城际列车。只因为黄少松习惯说成地铁,白翎也就习惯性地把四惠东到梨园的这一段城铁唤做地铁。白翎把车停在梨园城铁站出站口对面马路边,听着交通台节目等黄少松。这时候的交通台说的多半是哪儿哪儿堵车厉害,告知驾车人选择哪条路线可以避开堵车路段。白翎心不在焉地听着,那些信息对她并不重要,从梨园地铁站到她家小区,属城乡接合部,没多少车辆,不存在交通堵塞,她也有时间等待,所以,心里一点儿都不急。

只是,白翎有时会替黄少松担心。黄少松所在的附属医院在海淀区,从医院到西直门地铁站,乘坐公交车,要穿过万泉庄、中关村南大街、白石桥,还有动物园。那段路,上下班高峰是塞车的高发区,坐车不如骑自行车快。为节约路上的时间,黄少松曾骑过一阵自行车,在一个半月里,他创下丢掉四辆自行车的纪录。黄少松气坏了,不想再给小偷买自行车,又重新坐公交车,再慢也比走路快,总会到西直门地铁口的。只要上了地铁,五十多分钟就能到梨园。只是乘环线地铁,得在复兴门或者建国门地下转乘一次直线。下班高峰期,地铁里人山人海,好像全北京的人都来坐地铁了。有个笑话,说有个上海人抱怨上海地铁太拥挤,到了什么程度,都把他老婆挤流产了;北京人却说,北京更挤,把他老婆都挤怀孕了。

白翎是正常怀孕。

黄少松和白翎是高中同学,各自大学毕业后共同来北京闯荡。两人结婚后,一直租房子住,没固定住所,也不敢生养孩子。其实,他俩的年龄都不小了,三十岁已向白翎招手,过这个年,可不就奔三十了,再不怀孕,就过了育龄最佳时期。起初,他们俩谁都没想要孩子的念头,说句实话,在北京生存压力太大,养孩子的费用太高,他们无心将生养孩子纳入今后的发展计划之列。可两家老人不同意,他俩都是独生子女,又不在老人们跟前,有个孙子即使不能绕膝,但心里总算有底,踏实呀!尤其是黄少松的父母,更希望有个孙子续后。

后来,夫妻俩有了点积蓄,又通过开发商从银行贷款,按揭买下期房,随着期房的日渐落成,居有定所的踏实感终于使白翎心动,她首先向父母公婆妥协,得到的奖赏颇为丰厚:父母凑钱,给她买辆六万多元的二手车。这下,有了车,又有了房,虽然是小两居室,四十多平方米,可也算安居乐业了。几个月后,房子交付,黄少松的父母寄来所有积蓄,给小夫妻把房子装修完毕。搬进新居,白翎得给老人们有个明确交代。怀孕这种事,女人主动了,男人不好拖后腿,虽然黄少松心里老大不情愿,有房有车都是表面现象,他们夫妻的工作都不稳定,况且还拖着银行的贷款呢,他并不认为这个时候是生养孩子的最佳时机。可事已至此,不愿意都不行,总不能对老人们出尔反尔吧,也不能跟白翎说他不想要孩子。女人都很敏感,谁知道听到这种话心里会怎样猜想。于是,在白翎的严格要求下,按书本里写的,计划内怀孕。

生育后代是大事,刚怀孕那阵,两家父母每天打几个电话过来,嘱咐、询问、警告,弄得白翎心里紧张得不行,担心不留神出意外,连走路都小心翼翼地夹紧腿,生怕不小心流产。车开得更像牛车,经常被自行车超过,几乎每天上班都迟到,她没少挨上司明里暗里的讽刺和批评。那种被不断抢白的日子很难过,白翎一气之下,自己炒自己,回家做起专职太太。反正,房子是月供,黄少松一人的工资虽然不是太丰厚,但他们医院的奖金还算可观,赶上创收好的时候,黄少松拿回家的钱除付房款,还能结余一些足够料理日常生活。房子车子都有了,用旁人的话来说,他们基本进入小康,为最后的大事——后代,白翎就牺牲一回吧,反正,不久要生孩子,养孩子,单位还得拿这说事儿。早走早清静。

回家后不久,白翎才觉出日子的无聊。每天,黄少松天不亮出门,天黑透才回到家。整个白天,她一人待在家里,睡了几天懒觉,就不新鲜了;再说吃饭,少说得做个把小时,烟熏火烤做好饭菜,胃口早就没了;电视更没看头,白翎已经过了上当受骗的年龄,她不会为那些烂剧洒泪、牵挂;家是新家,左邻右舍没一个脸儿熟的。原来上班,与单位的同事都有说有笑的,可现在谁是谁,在哪个门里住着,只有天知道。

就算熟悉的吧,人家白天都去上班挣钱,谁有闲工夫陪你聊天?白翎开始还攒着劲到小区门口走走,到附近的超市逛逛,借此打发时间,可连着几天这样,便觉出无聊。没地方可去,不能跟人交流,白翎很郁闷,怕情绪影响到肚里的孩子,便提出每天到地铁口接送黄少松。车放着不动会涩的。白翎用了这样一个理由。黄少松工作忙,没大块时间去学车,有时间也没精力。再说,车是妻子父母买的,他也不好意思开。本来,黄少松不同意妻子接送他,从梨园地铁口到家,也就四五站路,有从小区门口经过的交通车,每半个小时发一趟,有时赶巧,出地铁就能上车。可看妻子闷在家里着实无聊,他每天回家晚,也不能陪她到外面遛弯儿,一个人不出门很容易闷坏的。开车去接他,不管怎样总算有事做,时间也就容易打发。

当初,白翎在朝阳门附近一家网通公司上班,离通州区比较近,梨园的房价便宜,地铁一号线延伸城铁,白翎上班比较方便。买了二手车后,白翎开车上班,黄少松搭车到朝阳门转乘地铁,出西直门地铁口,再转乘公交到医院。黄少松那时从不让妻子开车接送,从东城到西城,路太远,加上高峰时期交通堵塞,白翎也没时间耗在路上。再说了,汽油费每年都在看涨,要是跑那么远接送黄少松上下班,代价太大,这个谱他们还摆不起。辞职后,白翎没了收入,她更得在花钱上精打细算,有时出门跑略远点儿,一般都不开车,她去挤公交。可是,怀孕后就不行了,一切都得为肚里的孩子考虑,健康、生养。孩子今后就是个无底洞,需要吞没大量的钱。白翎不得不考虑钱,而且她也算过了,每天接送黄少松,几站路的距离费不了多少油,所以她才敢提出这个方案。

没等多久,看到惨白而迷蒙的灯光下,地铁口又咕噜一下吐出一批人来。没有太多的喧闹声,从地铁口出来的人大多都往两头的公交车站奔去。除了老通州人,能在城铁口附近买房子的,大多是外地人。在北京辛苦地挣扎,为能在首都的地盘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只能把房子买在离市区较远、房价略便宜的郊区。因为通了城铁,通州很快有了城区气息,不会再有人觉得它偏远。一出城铁口,一咕噜的人散开,像一把撒开的豆子,一粒一粒地滚到各自的角落。

白翎从一群匆匆忙忙的黑影里辨认出黄少松。这是白翎的本事,虽然黑暗被街灯冲淡,可离城铁口有段距离,每个人的脸上还有一层模糊,她却能从这样的模糊里一眼认出丈夫。

白翎心里踏实了,关掉交通台,点火,打开暖气,等黄少松跨过马路,跑过来钻进车,暖风已经把车里烘热了。黄少松心里暖暖的,冬天的寒,实在很需要这样的暖。白翎对丈夫一笑:“车上很挤吧?”

白翎坐过好几年公交车,她太清楚乘车高峰期公交车的状况,够吓人的,车内就像一团糍粑,没有一点儿空隙,即使夏天开着窗户,车外的空气想冲进去都很困难。北京的人像初春时节爆绽的绿芽,增长得有些疯狂,公交车少,人只能像压缩的肉罐头往车里塞了。自从有了车,白翎就没在高峰期坐过公交车,现在想起来当年挤车的疯狂劲,心里还犯怵呢,由此,更觉着丈夫的辛苦。

黄少松没有说是《中西医学报》的杜米莉开车送的他,怕白翎多疑。对待女人,有时不能说得太明白,没有啥事,说明白了反而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他避开白翎的话题,却说:“给你说过多少次,别为节省几滴油,自己受冻,不值!”

白翎松手闸,起步,眼睛专注地盯着前方,说:“车里又不冷,我穿着羽绒服呢,放心吧,不会冻着你儿子的。”

黄少松侧脸看着妻子,脸上被暖风烘出一层幸福,甜蜜地说:“你怎么老与我作对,我说是女儿,就是女儿,这种事我说了算,由不得你!”

白翎忙里偷闲,右手来抓丈夫的手,因为目视着前方,没抓准。黄少松主动把手送过去,握住妻子的小手说:“需要换挡位,我来代劳。”他的手没落到操纵杆,却握紧妻子的手滑向她的腹部,轻轻地抚摸着,突然换了个地方。

白翎一把打开黄少松的手:“一点儿正经都没有。”

黄少松握紧拳头,一脸痛苦地叫道:“什么时候才能怀完孕啊。”

“快了,还有七个月。怎么,熬不住了?”

黄少松往后一仰,头在靠背上绝望地弹了几下。

同类推荐
  • 心路

    心路

    小说从60年代写到90年代,时间跨度较长,反映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乡镇曾经发生的人和事,重点描写一批年轻乡镇干部,在山区艰苦创业的事迹。
  • 都是闷骚惹的祸

    都是闷骚惹的祸

    离婚需要勇气,离婚后好好生活更需要勇气。几经浮沉后,夏子媛和倪晓萱从自己的伤口处找到了勇气。结婚难,离婚难,再婚更难。爱谁谁,离婚的女人们,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要准备好两本存折:一本存钱,保证生活;一本存友,可以倾诉。男人,就当做是锦上添花吧。因为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男人大多成为两类,不正常的和不正经的,当然,既正常又正经的,早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过日子去了。一部堪比《中国式离婚》的失婚女子的情感大戏正在上演!
  • 山里山外

    山里山外

    家乡是一本无字的书,只不过是漂泊在外,回转身来才真正懂得了它的意蕴。我成熟于那片“穷乡僻壤”,也许在那片土地上拾掇流失的岁月,才能体味自然和生命的原始况味,这样写出的散文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提供片刻小憩的心灵乐园。
  • 侧身官场

    侧身官场

    本书讲述的是秘书们的故事。他们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办文、办会、办事,什么都办;公事私事、明事暗事、该办的事不该办的事,也难免都得办……官场历来是一个是非之地,亦是个众说纷纭的所在。身处其中各有各的体会,各有各的处世方式。本书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将目标锁定在那些不是官员却身在官场的秘书身上,告诉你他们究竟是怎么一个侧身法。
  • 虚城幻国

    虚城幻国

    小说由一叶枯城,一花落城,一梦悠城,一冥伤城,一纸虚城,一絮飘城,一烛幻城,一沙荒城,一水清城、一曲孤城、理想之城,希望之城12个故事组成。小说主人工孟夫出生一世袭丞相家庭,以后会子承父业成为一名丞相。他的父亲是名军国主义者,策划对央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以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世界顶级强国。可是孟夫却是个单纯善良的人,也是个厌战者,他不想继承家里的世袭丞相爵位,更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与邻国开战。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用美好的故事感动众生。他经常进入一些幻想的世界,在那些天马行空的世界里经历一场又一场悲欢离合。
热门推荐
  • 插手天下:郡主威武

    插手天下:郡主威武

    穿过去大半年,韩倾城在云国混得是风生水起。云国百姓皆知自己国家有个皇上新封不久的逍遥郡主,不仅有倾国倾城倾天下之貌,还有治国安邦排兵布阵之能,人送外号‘万能郡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活得那叫一个畅快潇洒!只是······这位美人儿,咱们不过才见过寥寥数面,你就要以身相许,是不是太冲动了?你看,如此良辰美景,要不一起喝点小酒,吃点烧烤,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探讨探讨人生?本文在长江小说发布,有喜欢的可以去看看,笔名是七酒,各位亲多多支持。
  • 我的菩提男主

    我的菩提男主

    一个是冷酷如冰的禁欲系男神,一个是热情似火的风流浪子。两个迥然不同的男人,同时以强势的姿态闯入鹿小朵的生命中。他是医学院的天才学生,心血管外科一把刀,锋利的手术刀能斩断任何病灶,却斩不断自己内心的阴影。他是整容医院老板,擅长隆胸整容,嘴毒心贱,最爱做的事是折磨自己的保姆兼厨师鹿小朵。三个人的感情纠葛,剪不断,理还乱。终于,在狂风呼啸的雪谷悬崖上,鹿小朵内心的天平产生了倾斜……
  • 珠光宝气之老婆为大

    珠光宝气之老婆为大

    贺峰,纵横多年的商界老狐狸,一朝醒来却发现周遭一切物是人非。但,这种物是人非,并非你想的生意失败或被鸠占鹊巢,而是从三十来年的商界老二一跃成为香港首富。老狐狸的兴奋并没有预期的强烈,他发现自己的新婚老婆他还没碰一指就已经是孩子的妈,该不该吃醋呢?而且,他和老婆之间还有着很难调解的误会……那么,这腹黑的老狐狸会如何力挽狂澜,重沐爱河呢?来,跳进来!另:滚滚的另一部激情四喷的小说《强女霸爱:就是赖上你》正在连载,欢迎戳戳~~
  • 星战王牌

    星战王牌

    勇猛的星际战士?星际强人苏三,带着美女上司和太阳系总长逃离塞克族人的追杀,但是仍未逃脱太阳星系灭亡的命运!他们来到凯撒帝国,苦练功力,囤积“兵马”,只为复仇,然而面对亲信的背叛以及无数的强敌,他能够恢复泛太阳星系的荣光吗?
  • 白鹿青崖间

    白鹿青崖间

    年轻有为的君王、鞠躬尽瘁的大臣、风流倜傥的诗人、绚烂多姿的舞蹈、香醇可口的美酒……构成了盛唐最美的风景。天朝大国,四方来贺!物极必反,花盛必凋。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盛装登场,山河呜咽,生灵涂炭……面对安禄山的屠刀,封长清、张巡、李光弼、郭子仪等挺身而出,捍卫大唐江山……诗仙李白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曲折的人生经历见证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能瞳

    异能瞳

    一眼断生死,一眼破虚妄;异瞳在,天下安。肖然是林安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不过他却是一个严重的失忆症患者。当一次偶然的巧合,他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记忆。同样的世界在他的眼中完全不一样了。原来真实无比的生活,竟比网络小说更YY。接踵而至的美女一个个步入自己的生活。变化多端的异能,杀敌卫国的国术,个性鲜明的美女,本书将为你一一呈现。********************欢迎大家讨论情节;QQ交流群:199075595
  • 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

    赶时髦网上烧香,环保,可这也能穿越?一睁眼,她隋末成了不受宠的商家庶女——商末。一次次的交锋,一次次的扭转乾坤,她越来越璀璨夺人。商家生意得心应手,什么王爷、太子、神医更是围得她团团转,且看她商末在这古代如何面面俱到,尽显本事!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让学生自我激励的66个故事

    让学生自我激励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