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9900000030

第30章

七○、闽浙总督德沛题本(奏拟台籍粤民考试办法)乾隆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七一、吏部题本(遵旨核拟广东民人刘麟游等在台冒考入学一案)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初三日

七二、礼部「为礼科抄出本部议覆福建巡抚浦霖等奏」移会(彰化县加增学额)乾隆五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七三、礼部奏折(议覆闽督阿林保等恳恩加广台湾府中额进额,添设廪增优贡)嘉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七四、礼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史致光奏」移会(查报本年乡试未中台郡年老诸生名册)嘉庆二十三年十二月

七五、礼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请加设台湾粤籍举额,并增各厅县学额)道光八年三月

七○、闽浙总督德沛题本

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纪录二次镇国将军驻札福州府宗室臣德沛谨题为请旨事:据署福建布政司乔学尹呈详:奉闽浙总督德部院牌,乾隆五年四月十二日准礼部咨开,仪制司案呈,礼科抄出本部议覆巡视台湾御史杨二酉条奏粤人在台考试一疏等因,于乾隆五年二月二十九日题,三月初一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抄录原题,行文该督,遵奉旨内事理施行可也。计黏单一纸,内开:该臣等议得巡视台湾御史杨二酉奏称:雍正五年,前任督臣高其倬题请清厘台湾学政疏内,请嗣后查其见居台地有田产家室入籍已定之人方准收考等因,经礼部覆准在案。其时在台民人,因原疏内并未声明闽、粤一体字样,遂以粤人为客民,始终攻揭,至今未得与考,诚属缺典。臣恳皇上敕谕督抚,令该府县详查粤民见居台地有田产家室编入户口册籍者,准其另编字号,即附各该县府应考,送学臣汇试取进数名,附入台湾府学管辖。其取进名数,应俟详查考试之人,酌定再行请旨。并台湾府学廪增额数,或照内地府学之例廪增各加二十名,或照州学之例各加十名,统俟圣裁。再台籍生员乡试,向编台字号,额中二名。今粤人既入台籍,应否一体编入台字号,或另编字号,作何取中之处,伏祈敕部议覆等因,具奏前来。查学政全书内开:凡入籍二十年以上,坟墓、田宅确有印册可据者,方准考试等语。又雍正五年八月内,经臣部议覆福建总督高其倬疏称:向因台地新辟,读书者少,多系各处之人冒籍应试。今台地升平日久,文风渐盛,应如所请,嗣后岁、科二试,饬令该地方官查明见住台地之人、有田有屋、入籍既定者,取具里邻结状,方准送考等因各在案。是居住台地之人,必有田有屋入籍合例者方准收考,其冒籍童生,仍不许溷行考试。今该御史奏称台郡之人,以粤人为客民,始终攻揭,恳请另编字号取进,并府学加添廪增额数,及乡试作何取中等语。查更定籍贯,以及编号、加额、入学、取中等事,俱关考试大典,理宜详慎。今粤民入籍台郡,应先将见在居住台郡例合考试者确查人数多寡,并与该处士子是否彼此相安,不致将来有滋事之处,逐一查核,据实题明,始可将应否另编字号及廪增乡试如何酌定之处,分晰定议,未便于未经查明之先,遽为议覆。应令该督抚会同该御史确查定议,具题到日,再议可也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又奉前福建巡抚王署院牌,准咨行同前因到司。

奉此,随经饬行台湾府并移会台湾道查议去后。兹准台湾道移:据台湾府详称:遵即转饬台、凤、诸、彰四县确查去后。兹据台湾县考送粤童共一百一十七名,凤山县考送粤童共四百四十四名,诸罗县考送粤童共五十三名,彰化县考送粤童共九十八名,各试卷亲供同花名清册先后申缴各到府。据此,该摄理台湾府事台湾道副使刘良璧查得:粤民流寓在台,年久入籍者,台属四邑,均有户册可稽。其父兄虽祗事耕耘,而子弟多有志诵读。是以俊秀之子,堪以应试者,实繁有徒。但溯其本源,究属隔省流寓,此台童所以攻揭惟严,不容与考,奋进末由,诚堪轸惜。蒙巡台杨御史奏准部咨檄行查议通详等因遵行。据台、凤、诸、彰四县册报,考验过实在粤童堪以应试者,通共计七百一十二名,取具亲供同试卷一并申缴前来。卑摄府细加查议,应请于岁科两试将粤童另编字号,照小县之例,四邑通较,共取进八名,附入府学管辖。其子弟续有出考者,总以取进八名为额。其粤生既附府学管辖,则府学之廪增额数亦应加增。应请照州学之例,各加额十名,于粤生内渐次拔补。仍照例挨年出贡。所有取进粤生,自应准其一体乡试。但台籍生员乡试,系编台字号,额中二名。若粤生一例编入台字,恐占台生中额。若议请加额,则粤生定籍伊始,为数无多,应俟数科之后,粤生之乡试数满百人,再行援照台例题请,另编字号,取中一名。如此则粤人并无越占台地士子之额,彼此均属相安,永无滋事矣。再查各县考试粤童卷册,并无以武童与考者,所有武童与考取进额数毋庸预为悬议,合并声明等由到道。覆查无异,转移到司。准此,又奉准前巡台杨御史咨同前因行司,一并确查核议通详会题等因。

奉此,该署布政使乔学尹查得:前任巡台杨御史奏请粤民入籍台郡另编字号考试一案,奉准部咨;查更定籍贯以及编号、加额、入学、取中等事,俱关考试大典,理宜详慎。今粤民入籍台郡,应先将见在居住台郡例合考试者,确查人数多寡,并与该处士子是否彼此相安,不至将来有滋事之处,逐一查核,据实题明,始可将应否另编字号及廪增乡试如何酌定之处,分晰定议,未便于未经查明之先,遽为议覆,行令确查定议,具题到日再议等因行司。遵即转行确查去后。兹准台湾道移据台湾府议详前来,本署司查在台粤民,均属赤子,原应准其一体与考,缘系隔省流寓,恐占闽童地步,故攻揭惟严,至今不许在台就试,而粤民之精通文艺者,格于成例,奋进末由,殊觉可惜。今既据台、凤、诸、彰四县亲加考验,实在粤童堪以应试者共有七百一十二名,则人数已多,相应准其一体与试。应请于岁、科两试,将粤童另编字号,四邑通较,照小县之例,共取进八名,附入府学管辖。其子弟有续出应考者,总以取进八名为额。廪增一项,照州学之例,加额十名,于粤生内渐次拔补,挨年出贡。既与台童之定额不至有亏,而粤童之有志上进者均得蒙作人雅化矣。所有取进粤生,自应准其一体乡试。但台籍生员乡试,向系编列台字号,取中二名。若将粤生一例编入,未免有占台额。若议请加额,则粤童定籍伊始,应试无几,又未便另编字号。应俟数科之后,数满百人,再行题请,另编字号,取中一名。如此庶粤民上进有阶,彼此各有定额,并无侵占,均属相安,永无滋事,深沐皇仁于无既矣。至武童见在并无应试,毋庸预为定额,俟将来人有成数,另详请题。合就议详,伏候察核会题等由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前任巡台御史臣杨二酉奏请粤民入籍台郡另编字号考试一案,接准部咨:查更定籍贯以及编号、加额、入学、取中等事,俱关考试大典,理宜详慎。今粤民入籍台郡,应先将见在居住台郡例合考试者,确查人数多寡,并与该处士子是否彼此相安,不至将来有滋事之处,逐一查核,据实题明,始可将应否另编字号,及廪增乡试如何酌定之处,分晰定议,未便于未经查明之先,遽为议覆。令臣等会同该御史确查定议,具题到日再议等因。经臣转行遵照去后,兹据署福建布政使乔学尹呈详:查在台粤民均属赤子,原应准其一体与考,缘系隔省流寓,恐占闽童地步,故攻揭惟严,至今不许在台就试。而粤民之精通文艺者,格于成例,奋进末由,殊觉可惜。今既据台、凤、诸、彰四县亲加考验,实在粤童堪以应试者共有七百一十二名,则人数已多,相应准其一体与试。应请于岁、科两试将粤童另编字号,四邑通较,照小县之例,取进八名,附入府学管辖。其子弟有续出应考者,总以取进八名为额。廪增一项,照州学之例,加额十名,于粤生内渐次拔补,挨年出贡。既与台童之额不至有亏,而粤童之有志上进者均得蒙作人雅化矣。所有取进粤生,自应准其一体乡试,但台籍生员乡试,向系编列台字号,取中二名;若将粤生一例编入,未免有占台额;若议请加额则粤童定籍伊始,应试无几,又未便另编字号。应俟数科之后,数满百人,再行题请,另编字号,取中一名。如此庶粤民上进有阶,彼此各有定额,并无侵占,均属相安,永无滋事,深沐皇仁于无既矣。至武童见在并无应试,毋庸预为定额,俟将来人有成数,另行请题等由,详请会题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送部外,谨会同署理福建巡抚印务广东布政使臣王恕、巡台御史兼理学政臣张湄合词具题,伏乞皇上敕部议覆施行。再照此案缘臣赴浙巡查,所有钦部案件,例得扣展,合并声明。臣等未敢擅便,为此具本谨题请旨。乾隆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纪录二次镇国将军驻札福州府宗室臣德沛。

旨:该部议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五五~五七页。

七一、吏部题本

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兼管刑部掌翰林院事管理吏部事务革职留任臣刘统勋等谨题为遵旨核拟具奏事:该臣等议得:准礼部咨称,福建巡抚余文仪咨称,广东民人刘麟游等在台冒考入学一案:刘麟游、黄骃、伍逢捷、冯徽烈,均系粤民。刘麟游之祖刘尔爵、父刘俊升于康熙、雍正年间来台,在凤山县垦耕。嗣因回籍身故。刘麟游于乾隆二十七年领照来台。又黄骃之祖黄应岐于康熙年间来台,住彰化县地方,乾隆二年垦耕张振万即张达京田业。乾隆十二年,伊父黄元茔带伊来台。十四年,伊父将应分之业典与伊弟黄秀锡,旋即回籍身故,黄骃即住居台地。又吴明之祖吴从周名、父吴子贤又名启汉,于康熙年间来彰化县垦耕官庄田五甲,年输粮银六两零,户名吴启汉,入籍台地,生长吴明。又伍逢捷本姓李名嗣长,自幼依寓母家伍姓抚养,未从其姓。乾隆三十二年四月,甫来凤山地方,旋往诸罗县,冒顶伍逢捷姓名。又冯徽烈之祖冯玉魁、父冯若纪于康熙、雍正年间寄寓凤山县,父祖回籍身故。冯徽烈于三十年来台,适乾隆三十二年十二月内,台郡科试生童,刘麟游、冯徽烈冒入凤山县籍。刘麟游浼生员刘朝东认保,冯徽烈浼已故生员林魁章认保。伍逢捷冒诸罗县籍,浼生员张东汉认保。吴明、黄骃入彰化县籍,浼生员廖新、黄培骅认保。同回粤之梁谟、赖济、谢荣赴前台湾道张珽衙门应试,均蒙取进,拨入府学。冯徽烈于三十三年领照往省乡试,顺便回粤,至三十五年九月十七日在籍病故。伍逢捷于三十五年十一月内回至内地。嗣因梁谟在籍与梁逢伍等控争祖遗尝租,究出梁谟等偷渡过台,冒考入学等情,经两广总督李侍尧具奏,将梁谟、谢荣、赖济照越渡缘边关塞律杖徒。奉部议覆,查明梁谟等入学年分,斥革除名。其同考入学之伍逢捷等,是否系入籍应考之人,与失察偷渡、滥准收考应参各该地方官,均由闽就近详查明确,分别办理等因,行委台郡各县提齐应审人犯,会同质讯,据供前情不讳。

同类推荐
  • 那先比丘经

    那先比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漕使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漕使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辛白林

    辛白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蔗庵范禅师语录

    蔗庵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南华霸业

    南华霸业

    曾经有屌丝说过,如果给他一个女人,他可以创造一个民族。我们的主角,很有幸的和四位风姿各异的美女,一同穿越到异域他乡,才发现,创造一个民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那么,主角和他的女人们,又将有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上演,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太湖上门女婿

    太湖上门女婿

    本小说以农村为题材,通过对农村中人物生活的描述,对农村上门女婿的构思,全景式反应现代农村的社会生活现状。
  • 大武侠系列之美人泪

    大武侠系列之美人泪

    这是一个杀手与妓女的故事,篇幅很短。只有一万余字
  • 我们的小时候

    我们的小时候

    儿童阅读有多种方法,如经典阅读、亲子阅读、分级阅读、班级阅读等。儿童阅读的工具与手段也有多种多样,除了我们久已习惯的纸媒图书,现在还有点读笔、手机、IP网络、手持阅读器等。但无论采用哪种阅读方法与工具,其核心与实质还是“内容为主,品质第一”。因而“绿色阅读”是各地开展儿童阅读活动所坚守和倡扬的理念。就当前儿童阅读运动的整体态势和亟待改进的问题而言,我认为必须强调品质阅读、分级阅读与民族阅读。
  • 脚气治法总要

    脚气治法总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打工中积累资本

    在打工中积累资本

    众多上班族都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现实的出路只有两条:开源及节流!“节流”的作用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开源”更加重要,于是创业成为上班族实现梦想的现实捷径。没有下过海经过商的人,总觉得市场好像一张白纸,似乎可以任涂任描,四处都是赚钱的生意,可一旦投身商海,最深刻的体验就是变幻莫测,一不小心就翻船。那么,究竟该如何寻找创业之路呢?有没有一种两全期美的选择呢?既能获得创业带来的好处又可以规避创业带来的风险,有效结合上班与创业两者的优点,答案是肯定的。于是一种中间状态产生了——边打工边创业。这无疑是打工族的最安全的创业方式之一。
  • 决胜中考招招灵

    决胜中考招招灵

    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几个重要的人生关口。在初中阶段,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坎儿”,就是中考。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目标,为了使孩子能拥有良好的修养、光辉的前程,能立足于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即使中考只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性考试,但对家长来说,中考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对此,一位家长这样说道: “如今,高考门槛降低了,录取率逐年增高,对于考生年龄又放开了,年纪再大也能考,机会很多。可中考就不一样了,一锤子买卖,考砸了,也没有什么补救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帮孩子把好中考关。
  • 逍遥少年修仙传

    逍遥少年修仙传

    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修仙少年,混迹于都市,开始了一段香艳的修仙之旅。“金宝,你爱我吗?”“这个---我很难回答。”“不嘛,我要你说。”“好吧,我爱大家。”
  • 神女临世魔君请放手

    神女临世魔君请放手

    为了神秘的力量,遭孪生姐姐杀害....却不知是新的命运开始.....彼岸的魂魄融合,来自远古的神秘力量初现....苏醒,修炼神力,银眸再现,妖娆倾世,命运已开始转动,在新的大陆将会产生怎样的风波...放荡不羁,狂野绝世的他,风轻云淡却又仿佛掌握一切,漫不经心的邪魅的微笑不知侵了谁尘封已久的心....当层层迷雾揭开,两大力量的碰撞,毁天灭地的魔力来袭,究竟结果如何.....
  •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