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11600000021

第21章 关于缓慢、重复的事物

致《杨争光文集》出版座谈会的信杨争光属于20世纪80年代涌现的那批杰出的中国作家,他的名字对任何一个对文学具有持续兴趣的读者来说都不陌生。我最初读到争光的小说是在《人民文学》1987年第一、二期合刊上。他发表了《土声》,来自土地的声音,“土”的而不是“洋”的声音。那些几乎和泥土混为一体的人物被他辨认出来,生命在幽暗中饮泣,我们庄重痛切地倾听。我至今记得《高坎的儿子》,那个名叫棒棒的少年,他爹指着鼻子骂了他几句,他说:“爸,你丢了我的脸。”然后就拎着根绳子,挑了棵树,上吊死了。死前,他说:“人眼睛一闭要能死就好了。”1987年,我不能确定我在这篇小说中看到和听到了什么,但是我意识到,在这近乎无事中有着某种非常紧要的消息。现在,我或许可以说,杨争光和与他同时的一些作家,改写了现代文学的“小人物”传统,他们完成了一个革命性的觉悟:人仅仅因为他是一个人,而获得了在文学中被注视、想象和勘探的权利。杨争光笔下的人不再是现代文学中被界定的“小人物”,原来人不分大小,每一个生命都具有乾坤般的存在的重量。这个根本认识,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扩展,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意识中,我们至今还在领悟它的意义。

我之所以在此谈论多年前读过的《土声》,是想说明,杨争光那一代作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他们的狂飙突进和润物无声,使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发生了调整。今时今日,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观念和共识,其实大多受益于或发端于他们孤独的探索和创造。

在一次汉学家国际会议上,我曾经谈到重新发现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很长时间里,海外所谈论的总是那么几个中国作家,当然,他们都是我们的杰出作家,但是,还有一些杰出的作家海外学者看不见或者没有仔细端详。海外是这样。国内也是这样。我在另一个场合也曾谈到,有些作家被评论界、学术界锲而不舍地研究,学位论文一大堆,话语繁衍,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另一些作家,尽管受到文学界和读者的充分尊重,但是,很少有评论家和学者研究他们,似乎是无话可说,只好沉默。

无话可说很可能是实情。评论家们各有其话语系统,也受着不同时期的思想和学术风尚的影响,谈起某些事、某些作家特别有话说,如庖丁解牛,运刀霍然,得心应手,顾盼自雄。但碰到另外一些事、另外一些作家就英雄无用武之地,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嘴,只好视而不见,保持沉默。

这样让评论家们难以下手和下嘴的作家,我可以随便举出好几位,杨争光肯定是其中的一个。他的写作使我们强烈地感知到他的存在,但是,我们却未曾深入地理解他、阐释他,不曾在理解和阐释的基础上度量他的位置。当杨争光的小说在市场上、在传媒中被提起时,其作者常常会首先被提到是《水浒传》、《双旗镇刀客》等影视剧的编剧。我理解出版社和传媒的苦衷,我也丝毫无意于忽视争光作为影视编剧的成就,我只是觉得,这种介绍方式对于杨争光的处境构成某种隐喻:作为一个小说家,他是幽暗的,他的小说在我们的观念或感知体系中处于隐晦的、难以辨别的地带,以致我们要从电影或电视那里为他借得光亮。

原因可能是:杨争光是一个难以归类的作家,中药铺里有很多格子,但“格格不入”,就是没有一个能装得下他。杨争光早期的写作也许会被归类为“寻根”,但实际上,他不是寻根文学的活跃的参与者;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他一直不是任何文学潮流的活跃的参与者,当我说他处于一个“隐晦的、难以辨别的地带”时,我所指的正是他的这种难以归类的特性。有的作家似乎具有某种天然的抗体,使得任何归类在他身上都显得不恰切、不精当,杨争光就是这样的作家。这是他的天性,也是他的选择。但我认为,像这样的作家尤其应该被研究和讨论,他们的作品对我们构成了挑战,其中包含着我们感到困难的事物,潜藏着某些特殊的能力和路径。

2010年,作为当时的《人民文学》主编,我编发了争光的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那时我在很多场合都特别强调了这部小说的当下品格,这是杨争光对于亿万中国人为之焦虑的重大社会问题的回应:我们的教育体制如何?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我们拿我们的孩子怎么办?但是,即使是当时,我也自知,这是对这部小说的简化。编辑的职业总是包含着某种简化倾向,我们倾向于为作品确定醒目的主题,力图以尽可能直接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争光当然关注着当下或者现实,但是,他对现实的理解与我们大有不同。当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日益平面化、话题化,把现实视为报纸和网页上的标题时,对杨争光来说,现实绝不仅仅是此时此刻,当然更不是每天的新闻,他的现实有繁杂的根系,深深地伸向过去。过去并不会随着日历而贬值失效,现实只有在对于过去、对于根系的深刻把握中才是有意义的和可讲述的。

在这个意义上,杨争光的所有小说都是不受我们此刻的焦虑、我们头顶上的风所影响的。在他眼里,深圳和陕西的黄土高原没有根本的不同,因为他关注的不是汽车和马车的差别,他并不在意树的摇曳,相反,他固执地注视着地下那些缓慢的、重复的、长久的事物,高楼里的白领和土屋里的老农在根子上的共鸣。在他看来,在表象的差异之下,有一些似乎不变或者变化难以令人察觉的事物,有一些在生命、时间和历史深处紧紧纠缠在一起的事物,他执着于此。作为小说家的杨争光在很多时候像一个植物学家,他所关切的是决定着一棵树何以如此的土壤、养分、空气和水;或者说,他是小说家中的年鉴学派史学家,他不在意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他认为,人类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默默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塑造着无数棵树,当然也塑造着一棵树。

所以,这样一个作家难以归类。他有自己的世界观,他的目光从不偏移,或者说,偏移是相对的,专注是绝对的。争光是陕西作家中普通话说得最好的,大概也是陕西作家中唯一长期漂泊不定的,但是,在小说中,杨争光又比他的任何同乡都更加苍老,更加固执,不易变。

杨争光沉着固执地校正我们的眼光。比如,看到少年张冲时,我马上想到了少年“棒棒”。“棒棒”如果活着,现在必定就是张冲的父亲。而张冲,就是当年的“棒棒”。近三十年过去了,世界千变万化,我们在目不暇接中把目光磨得越来越短,但杨争光依然为我们保存着一种长的眼光,一直延伸到世界和生活的根子上。

“根性”是杨争光写作中的一个关键词,这也是我们熟悉的一个词。有时,我会由此想到社会历史的隐秘结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批评这种倾向:“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结果就是,在描述每一时代时,“它都不得不赞同这一时代的幻想”。对“赞同这一时代的幻想”,小说家们应该深思。有时我会想到鲁迅所开启的对民族生活和民族性的反思,还会想到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这些都是阐释杨争光的可能路径,但是,我也深知,这里的每一条路都不能通向唯一的和准确的钥匙之所。对杨争光来说,这样的钥匙大概也并不存在。如果一个作家用理念完全可以打开,那么他也就会在彻底敞开的同时失去价值和光芒。杨争光之难以归类,他的作品的光芒和阐释的困难,都提醒我们,即使在“根性”这样熟悉的思想命题上,一个作家,他的想象和洞察,也依然包含着我们难以言喻而又不能释怀的独特而紧要的发现。

《杨争光文集》洋洋十卷,它的出版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得以在整体上考察这个作家,他的创作和深思的基本的结构性特征,并且严肃认真地思考我们和他之间的关系,扩展和丰富我们对世界、对自身、对文学的认识。

这不是一封贺信,而是一个对争光深怀敬意的读者的一些谨慎的、无把握的感想。权作抛砖引玉。

2012年11月27日

2013年1月27日改定

同类推荐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 走向天安门

    走向天安门

    本集包括七十二首短诗,其内容大致概括了二十八年中重要的前进脚步。诗集尽管薄些,但我却不想人为地硬性添加。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只要拥有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品格,无论生活中有多少艰难险阻,人生之路都会信步无阻。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热门推荐
  • 云卧纪谭

    云卧纪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逐步开始形成了工作,人们发现自然的秘密,发展文化的力量。在现代社会里工作已成为文明的中心。从历史角度看来,在我们现实生活和意识里,工作世界的作用几乎已无法继续上升。
  • 胜者为王:变迁

    胜者为王:变迁

    一个普通人从普通的城市走出,这是一个不能再普通的故事,可惜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一个人,他走出了他熟悉的城市走到一个陌生的社会,他将自己从一个善良到连蚂蚁都不敢杀的人看到了自己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倒下,他要想保护,那么他就只能成王!
  • 暴富年代

    暴富年代

    《暴富年代》有着对当年困顿生活里温暖友爱的无限眷恋,也有对今天物质丰富,但人心叵测的无奈和失望。对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历史的演进,它力图探询出其真实的发展脉络。作者选择了一个南中国的乡镇企业——龙口电子厂作为故事的起点,从“能人”余世杰抓住改革机遇顺应中国国情,开展“关系营销”讲起,到不拘一格启用南下创业的研究生何家全、欧阳成和孙洋,引进现代化生产工艺、营销手段和管理模式,把加工作坊发展成真正的工业企业,再到何家全、孙洋敏锐抢占先机进军信息产业………在惊心动魄的商战故事里,作者把中国企业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清晰呈现,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段忠实的纪录。
  • 无敌战魂

    无敌战魂

    这是个疯狂的世界不要相信自己所看到了种种表象地摊上的不一定是盗版,还有可能是秘籍拿刀的不一定是流氓,也有可能是超人请别小看身边的人:骗钱的,要饭的,杀猪的,卖假药的……都有可能是绝世高手
  • 亲爱的陌生人

    亲爱的陌生人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力荐,风靡全球,被译为50多种文字,在英国再版75次,讲述一个西方大龄剩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华兰茜?斯特灵是一个二十九岁仍孤独一人的老姑娘。她受压制于家族枯燥的礼教和传统,现实中活得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一封阴错阳差的来信,使她得知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绞痛。面对只剩下一年时间的生命,她绝望了。这种绝望并不是源于她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源于她在临死之前才感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的苦痛。于是,她开始反抗,拼命地爱,放肆地恨……站在人生的路口,我们也曾迷失,是否还记得年少的自己?如果一切都能回到旧时光,生命价值的天平又会向哪边倾斜?
  • 超极品龙套

    超极品龙套

    自从捡了一个戒指,将女娲召唤出来后,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爱的邻家女孩,有着恋兄情节的妹妹,出尘不染的女娲,清纯可爱的萝莉,冷艳冰清的御姐,高傲的明星……人生难得潇洒,不如随心风流!
  • 和衰神一起的日子

    和衰神一起的日子

    出生前的某一晚,注定了萧浪的不平凡,他本应平淡的人生轨迹,从大学时期开始走上了另一条平行线……奇术、冤魂、悬案,面对着恐惧、痛苦甚至死亡,萧浪会如何应付?所谓的“命”真的是无法抗拒的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衰神附体,也能崛起;且看:绝对屌丝如何改命,千年草根如何逆袭!灵异就必须吓人?悬疑就必须费神?校园的青春热血,都市异能的激情爽快,言情的缠绵悱恻,当然,还有灵异的光怪陆离,这本书里,有你想要的一切!这是一本让你笑着思考的灵异小说!
  • 我从末日来

    我从末日来

    2015年5月3日,我来到末日2015年5月6日,我回到现在现实3天的时间,我在末日渡过了三年,现实的一切都没变,变的只是我——狩猎者D照持牌人,肌体强化D级,视野强化E级,领域掌控F级……我从末日来,我不想改变历史,我不想当英雄,我只想平静过完一生。
  • 论语集注

    论语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