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10000000051

第51章

汗多亡阳 齐大兄冬月因感寒邪,头项强,身体痛,自用酒服灵砂丹四五粒,遂大汗出,汗后身轻。至夜,前病复来,以前药复汗,其病不愈。复以通圣散发汗,病添,身体沉重,足胫冷而恶寒。是日方命医,医者不究前治,又以五积散汗之,翌日身重如石,不能反侧,足 如冰,冷及腰背,头汗如贯珠,出而不流,心胸躁热,烦乱不安,喜饮西瓜、梨、柿、冰水之物,常置左右。病至于此,命予治之,诊得六脉如蛛丝,微微欲绝,予以死决之。主家曰∶得汗多矣,焉能为害。予曰∶夫寒邪中人者,阳气不足之所致也,而感之有轻重,治之者岂可失其宜哉。仲景云∶阴盛阳虚,汗之则愈。汗者助阳退阴之意也。且寒邪不能自汗,必待阳气泄,乃能出也。今以时月论之,大法夏月宜汗,然亦以太过为戒,况冬三月闭藏之时,无扰乎阳,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为养藏之道也,逆之则少阴不藏,此冬气之应也。凡有触冒,宜微汗之,以平为期,邪退乃已。急当衣暖衣,居密室,服实表补卫气之剂,虽有寒邪,弗能为害,此从权之治也。今非时而大发其汗,乃谓之逆。故仲景有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今本伤而并汗,汗而复伤,伤而复汗,汗出数四,使气亟夺,卫气无守,阳泄于外,阴乘于内,故经云∶独阳不生,独阴不长,不死何待,虽卢扁亦不能治也。是日至夜将半,项强身体不仁,手足搐急,爪甲青而死矣。《金匮要略》云∶不当汗而妄汗之,夺其津液,枯槁而死。今当汗之,一过中亦绝其命,况不当汗而强汗之者乎。

下多亡阴 真定赵客,乙丑岁六月间,客于他方,因乘困伤湿面,心下痞满,躁热时作,卧不得安,遂宿于寺中,僧妄以大毒食药数丸,下十余行,心痞稍减。越日困睡,为盗劫其财货,心有所动,遂躁热而渴,饮冷水一大瓯,是夜脐腹胀痛。僧再以前药,复下十余行,病加困笃,四肢无力,躁热身不停衣,喜饮冷水,米谷不化,痢下如烂鱼肠脑,赤水相杂,全不思食,强食则呕,痞甚于前,噫气不绝,足 冷,少腹不任其痛。

请予治之,诊其脉浮数八九至,按之空虚。予溯流而寻源,盖暑天之热,已伤正气,又以有毒大热之剂下之,一下之后,其所伤之物已去而无遗矣。遗巴豆之气,流毒于肠胃之间,使呕逆而不能食,胃气转伤而然;及下脓血无度,大肉陷下,皮毛枯槁,脾气弱而衰也。舌上赤涩,咽干津液不足,下多亡阴之所致也。阴既亡,心火独旺,故心胸躁热,烦乱不安。经曰∶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夭之由也。遂辞而退。后易他医,医至不审其脉,不究其源,惟见痞满,以枳壳丸下之,病添喘满,痢下不禁而死。《金匮要略》云∶不当下而强下之,令人开肠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此之谓也。夫圣人治病,用药有法,不可少越。《内经》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复以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过则伤其正矣。《记》有之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盖慎之至也。彼僧非医流,妄以大毒之剂下之太过,数日之间,使人殒身丧命,用药之失,其祸若此。病之择医,可不谨乎,戒之戒之。

方成勿约之失 丁巳冬十一月,予从军回至汴梁,有伶人李人爱谓予曰∶大儿自今岁七月间,因劳役渴饮凉茶,及食冷饭,觉心下痞。请医治之,医投药一服,下痢两行,其症遂减。不数日,又伤冷物,心腹复痞满,呕吐恶心,饮食无味,且不饮食,四肢困倦,懒于言语,复请前医诊视,曰∶此病易为,更利几行即快矣。遂以无忧散对加牵牛末,白汤服,至夕腹中雷鸣而作阵痛,少焉既吐又泻,烦渴不止,饮食无度,不复能禁,时发昏愦。再命前医视之,诊其脉不能措手而退。顷之冷汗如洗,口鼻气渐冷而卒矣。小人悔恨无及,敢以为问?予曰∶未尝亲见,不知所以然,既去。或曰∶予亲见之,果药之罪欤而非欤。予曰∶此非药之罪,乃失其约量之过也。夫药之无据,反为气贼。《内经》云∶约方犹约囊也,囊满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气弗俱。故仲景以桂枝治外伤风邪,则曰∶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大承气汤下大实大满,则曰得更衣止后服,不必尽剂。其慎如此!此为大戒,盖得圣人约囊之旨也。治病必求其本。盖李人以杂剧为戏,劳神损气,而其中痛,因时暑热渴饮凉茶,脾胃气弱,不能运化而作痞满,以药下之,是重困也。加以不慎,又损其阳,虚而复伤,伤而复下,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内起,仲景所谓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如是则非失约量之过而何?故《内经》戒云∶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不可不慎也。

脱营忌泻 疏五过论云∶常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镇阳一士人,躯干魁梧,而意气豪雄,喜交游而有四方之志,年逾三旬,已入仕至五品,出入从骑塞途,姬侍满前,饮食起居,无不如意。不三年,以事罢去。心思郁结,忧虑不已,以致饮食无味,精神日减,肌肤渐至瘦弱。无如之何,遂耽嗜于酒,久而中满。始求医,医不审得病之情,;辄以丸药五粒,温水送,下二十余行。时值初秋,暑热犹盛,因而烦渴,饮冷过多,遂成肠鸣腹痛而为痢疾,有如鱼脑,以至困笃。命予治之,诊其脉乍大乍小,其症反复闷乱,兀兀欲吐,叹息不绝。予料曰∶此病难治。启玄子云∶神屈故也。以其贵之尊荣,贱之屈辱,心怀慕恋,志结忧惶,虽不中邪,病从内生,血脉虚减,名曰脱营。或曰∶愿闻其理,《黄帝针经》有曰∶宗气之道,内谷为主,谷入于胃,乃传入于脉,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周而复始,常营无已,是为天地之纪。故气始从手太阴起,注于阳明,传流而终于足厥阴,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于是复注手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

故昼夜气行五十营,漏水下百刻,凡一万三千五百息。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

今病者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阻,暴喜伤阳,暴怒伤阴,喜怒不能自节。盖心为君主,神明出焉,肺为辅相,主行营卫,制节由之。主贪人欲,天理不明,则十二官相使各失所司,使道闭塞而不通,由是则经营之气脱去,不能灌溉周身,百脉失其天度,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何疑之有。

泻火伤胃 经历晋才卿膏粱而饮,至春病衄。医曰∶诸见血为热,以清凉饮子投之即止。越数日,其疾复作。医又曰∶药不胜病故也。遂投黄连解毒汤。既而或止,止而复作。易医数四,皆用苦寒之剂,俱欲胜其热,然终不愈。而饮食起居,浸不及初,肌寒而时躁,言语无声,口气臭秽,如冷风然,其衄之余波则未绝也。或曰∶诸见血者热,衄热也,热而寒之理也,今不惟不愈,而反害之,何哉?予言∶《内经》曰∶五脏以平为期。

又云∶下工绝气,不可不慎也。彼惟知见血为热,而以苦寒攻之,抑不知苦寒能泻脾胃。夫脾胃土也,乃人身之所以为本者也,今火为病而泻其土,火固未尝除,而土已病矣。土病则胃虚,胃虚则荣气不能滋荣百脉,元气不循天度,气随阴化而变无声与肌寒也。噫,粗工嘻嘻,以为可治,言热未已,寒病复起,此之谓也。

下工绝气危生 丁巳予从军至开州,夏月有千户高国用谓予曰∶父亲年七十有三,于去岁七月间,因内伤饮食,又值霖雨,泻痢暴下数行,医以药止之。不数日,又伤又泻,止而复伤,伤而复泻。至十月间,肢体瘦弱,四肢倦怠,饮食减少,腹痛肠鸣。又以李医治之,处以养脏汤,治之数日,泄止,后添呕吐。又易以王医,用丁香、人参、藿香、橘红、甘草同为细末,生姜煎,数服而呕吐止。延至今正月间,饮食不进,扶而后起。

又数日不见大便。予问医曰∶父亲不见大便,何以治之?医曰∶老官人年过七旬,血气俱衰弱,又况泻痢半载,脾胃久虚,津液耗少,以麻仁丸润之可也。众亲商议,一亲曰∶冯村牛山人见证不疑,有果决,遂请治之。诊其脉,问其病,曰∶此是风结也,以搜风丸百余丸服之,利数行而死。予悔恨不已,敢以为问?予曰∶人以水谷为本,今高年老人久泻,胃中津液耗少,又重泻之,神将何根据?《灵枢经》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泻之,泻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少者不复矣。又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绝气危生,其牛山人之谓欤。

用药无据反为气贼 北京按察书吏李仲宽,年五旬,至元已巳春,患风症,半身不遂,麻痹,言语謇涩,精神昏愦。一友处一法,用大黄半斤,黑豆三升,水一斗,同煮豆熟,去大黄,新汲水淘净,每日服二三合。

则风热自去。服之过半,又一友云,用通圣散、四物汤、黄连解毒汤相合服之,其效尤速。服月余,精神愈困。

遂还真定,归家养病,亲旧献方无数,不能悉录,又增喑哑不能言,气冷手足寒。命予诊视,细询前由,尽得其说。予诊之,六脉如蛛丝细。予谓之曰∶夫病有表里虚实寒热不等,药有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君所服药无考凭,故病愈甚。今已无救,君自取耳。未几而死。有吏曹通甫妻萧氏,年六旬有余,孤寒无根据,春月忽患风疾,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精神昏愦,口眼 斜,与李仲宽症同。予刺十二经井穴接其经络,不通。又灸肩井、曲池,详病时月处药,服之减半。予曰∶不须服药,病将自愈。明年春,在张子敬郎中家,见其行步如旧。

予叹曰∶夫人病痊,得不乱服药之故。由此论之,李仲宽乱服药,终身不救。萧氏贫困,恬 自如,《内经》曰∶用药无据,反为气贼,圣人戒之。一日,姚雪斋举许先生之言曰∶富贵有二事,反不如贫贱,有过恶不能匡救,有病不能医疗。噫,李氏之谓欤。

戒妄下 真定钞库官李提举,年逾四旬,体干魁梧,肌肉丰盛,有僚友师君告之曰∶肥人多风证,今君如此,恐后致中风,搜风丸其药推陈致新化痰,宜服之。李从其言∶遂合一料,每日服之,至夜下五行,如是半月,觉气短而促。至月余,添怠惰嗜卧,便白脓,小便不禁,足至膝冷,腰背沉痛,饮食无味,仍不欲食,心胸痞满,时有躁热,健忘恍惚不安。凡三易医,皆无效,因陈其由,请予治之。予日,孙真人云∶药势有所偏助,令人脏气不平。药本攻疾,无疾不可饵。平人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根据。君本身体康强,五脏安泰。妄以小毒之剂日下数行,初服一日,且推陈矣。

陈积已去,又何推焉?今饮食不为肌肤,水谷不能运化精微,灌溉五脏六腑,周身百脉,神将何根据?故气短而促者,真气损也。怠惰嗜卧者,脾气衰也。小便不禁者,膀胱不藏也。便下脓血者,胃气下脱也。足胫寒而逆者,阳气微也。时有躁热,心下虚痞者,胃气不能上营也。恍惚健忘者,神明乱也。《金匮》云∶不当下而强下之,令人开肠洞泄,便溺不禁而死。前证所生,非天也,君自取之。治虽粗安,促命期矣。李闻之惊恐,汗浃于背,起谓予曰∶妄下之过,悔将何及!虽然,君当尽心救其失。予以为病势过半,病将难痊,固辞而退。至秋,疾甚,医以夺命散下之,燥热喘满而死。《内经》曰∶诛罚无过,是谓大惑。如李君者,《内经》所谓大惑之人也。

卫生君子,可不戒哉。

刺禁

同类推荐
  • THE LOST WORLD

    THE LOST WOR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蕉窗雨话

    蕉窗雨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类经

    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水纯全集

    山水纯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崇祯长编

    崇祯长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十年惊蛰

    十年惊蛰

    注定要经历一场穿越然后与光亮相遇如所有故事拉开帷幕把所有的期待重新演绎即使在上一刻没有遇到你下一刻没有与你道别一路向前一路呼喊一若许你如初带你回家
  • The Love Affairs Of A Bibliomaniac

    The Love Affairs Of A Bibliomania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爹的袜子,娘的狗

    爹的袜子,娘的狗

    《爹的袜子娘的狗》精选了作者殷会平近年来刊 发在《读者》、《意林》等杂志的文章若干篇。文字 干净利索,感情纯美真挚,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热 爱、赞美、怜惜与感恩,是《爹的袜子娘的狗》的几 个关键词。而这些,恰恰又是人类灵魂中向善的最重 要的那一部分,同时也是最有力量的那一部分。女性 天性中的敏感与知性,使得作者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温 暖、投向朝阳的那一面,相信读者亦是!
  • 三世情缘:痴情世子傲娇妃

    三世情缘:痴情世子傲娇妃

    她是丞相府不受宠的千金,他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王府世子,命运让两个不同环境中成长的人相遇……“为什么?”面对他的不解,她只丢给他一句话:“你不是我!”然后转身而去。“好!你不告诉我我就自己去寻找答案!”面对她离开的背影,他暗下决心。“我爱你!”面对他的表白,她仍然只有四个字:“爱?你懂吗?”“我会让时间会告诉你答案,只是,你不许逃!”在她转身的时候,他拉住了她的手。最后,时间究竟会让两人谱写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 我的手机连通未来

    我的手机连通未来

    某天,赵小东的手机里出现了一款名为未来的app,从此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变了。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不不不,人生要有更大的追求,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分别?所以,也许,大概,可能,匹夫也有大好江山一肩扛的一天你,准备好了吗?
  • ARTICLES ON CHINA

    ARTICLES ON CHI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质疑录

    质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爱花颜

    唯爱花颜

    当我的叛逆遇到你的宽容,当我的笨拙遇到你的天真,当我遇到你......当我的青春遇到你的花颜!
  • 商场麻辣烫

    商场麻辣烫

    选录了《无价之宝》、《失误带来商机》、《赖掉人生》、《窃取核心机密》、《商人的选择》、《生意》、《送你一个鸟笼子》、《一对诚信人》、《善心无价》、《衣裳》、《来送水的是老板》、《铁杆朋友》、《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使者》等近百篇关于商场的微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