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1300000009

第9章

《伤寒论》云∶“太阳之为病脉浮。”又云∶“浮则为风”《灵·邪气脏腑病形篇》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又《素·平人气象论》云∶“脉滑曰病风。”阳盛则阴虚,故阴脉濡而弱也。)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湿热伤阴,故阳脉则无气而濡弱,阴脉则邪盛而小急也。)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寒邪中人,营卫皆伤,故阴阳俱盛紧者,阴脉之象。《伤寒论》云∶“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又云∶诸紧为寒。涩者,血气为寒所凝,不和利也。《灵·邪气脏腑病形篇》∶“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热病之脉,阴阳俱浮,(阳气盛,故脉俱浮。《金匮要略》云∶“浮脉则热”。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浮之,谓浮取之;沉之;谓沉取之也。滑则阳盛于外,散涩则阴衰于内也。)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言温病所中之经不一,病在何经,则脉亦见于所中之经也。)伤寒有汗出而愈,(汗出,谓发其汗也。)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滑氏《本义》引《外台》语“谓表病里和”为阳虚阴盛,邪在表宜发汗,若反下之,引邪入里,诛伐无过,故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滑氏谓“里病表和”为阳盛阴虚,邪入里宜急下,若反汗之,兼虚其表,故死。)寒热之病,候之如何也?(寒热,指忽寒忽热者言。候之,言候其病在何处也。)然∶皮寒热者,(寒热在皮。邪之中人最浅者也。)皮不可近席,(邪气在皮,不能着物也。)毛发焦,鼻囗,(一作槁,下同。)不得汗;(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故皮有邪,则毛发焦干而鼻枯槁不泽也。不得汗,营卫不和也。)肌寒热者,(皮之内则肌肉也。)皮肤痛,(肌肉之邪由皮肤而入故痛。)唇舌囗,无汗;(脾主肌肉,开窍于口,故肌有邪,则唇舌皆受病也。)骨寒热者,病无所安,(骨受邪,则病最深,故一身之中,无所得安也。)汗注不休,齿本囗痛。(肾主骨,又主液,齿为骨之余,故骨病则肾液泄而为汗,齿枯槁而痛也。)五十九难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一本无疾字)之始发,(始发,未成之时也。)少卧而不饥,(狂属阳,阳气盛,不入于阴,故少卧。阳气并于上,故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一本作贵倨)也,(三者皆狂之意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三者狂之态也。狂属阳,阳性动散而常有余,故其状如此。)癫疾(一作病)始发,意不乐,(癫之意也。)僵仆直视。(一本作直视僵仆。癫之态也。癫属阴,阴性静结而常不足,故其状如此。)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此总上二者而言,狂则三部阳脉皆盛,癫则三部阴脉皆盛也。)六十难曰∶头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厥,逆也,气逆而痛也。厥痛,厥头痛、厥心痛也。真痛,真头痛、真心痛也。)何谓也?然∶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手三阳,小肠、大肠、三焦也。《素》∶“手之三阳,从手走头”,故风寒留滞,则头痛也。)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入连在脑,邪进入于脑也。不在经而在脑,故曰真。)其五脏气相干,(相干,谓脏有偏胜,邪乘于心也。)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但在心,言无别脏相干也。)手足青者,(手足青,寒邪犯君火之位,血色变也。)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滑氏《本义》谓真字下当欠一“头”字)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心为君主之官,故邪犯之即不治也。《灵·邪客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即此义也。)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谓望病患之五色而知其病之所在,如《素·五脏生成篇》、《灵·五色篇》所云是也。神,圣而不可知之谓。)闻而知之谓之圣,(闻,谓闻病患之声也。如《灵·九针篇》“心主噫,肺主咳”;《素·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及下文五音之类是也。圣,谓艺之至于至极者也。)问而知之谓之工,(问,谓问病患之所患及其爱憎喜怒也。如《灵·九针篇》∶“肝恶风,心恶热”,“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之类是也。工,专精之谓。)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切脉之法,详《灵》、《素》及前诸难中。巧,心智灵变也。)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五色,五脏所现之色。)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五音,五脏所发之音也。又五脏之音属宫、商、角、征、羽,详《灵·五音五味篇》。)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一本无也字。五味,五脏所喜之味。《灵·师传篇》∶“临病患问所便。”所起,病之所由生;所在,病之所留处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何脏腑也,(别其何脏腑之脉象,则知其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外,视色、闻声也。内,问欲、切脉也。)六十二难曰∶脏井、荥有五,腑独有六者,何谓也?(五,谓井、荥、输、经、合也。六,谓井、荥、输、原、经、合也。其穴详《灵·本输篇》。)然∶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诸阳经也。)故置一俞,一作囗)名曰原。(俞,穴也。

《灵·本输篇》以所过之穴为原,盖三焦所行者远,其气所流聚之处,五穴不足以尽之,故别置一穴,名曰原也。)所以(一本无所以二字)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共一气,谓亦行于诸阳,非谓其气皆出于三焦也。其详备见六十六难中。)六十三难曰∶《十变》言,五脏六腑荥合,皆以井为始者,何(一本有谓字)也?(凡经穴起止,其次第先井、次荥、次输、次经、次合,故云以井为始。)然∶井者,东方春也,(《灵·本输篇》以井属木,故于时配春也。)万物之始生。

诸囗行喘息,囗飞蠕动,(囗、囗、蠕,皆虫行之状;喘息,言有气以息,俱虫豸之属,一岁一生之物也。)当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此以生物之理,喻人之血气亦然也。)故岁数始于春,日数始于甲,(甲亦属木,言岁与日皆始于木,故凡物尽然。)故以井为始也。

六十四难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一作囗)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脏属阴,故曰阴。腑属阳,故曰阳。阴井属木,次火、次土、次金、次水;阳井属金,次水、次木、次火、次土,皆循五行相生之序也。)然∶是刚柔之事也。(言此乃刚柔配合之道也。)阴井乙木,(乙为阴木。)阳井庚金,(庚为阳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阳金与阴木刚柔相合,为夫妇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余皆仿此。(余,指荥、俞、经、合也。仿此,谓阴荥丁火、阳荥壬水,皆以此推之也。)六十五难曰∶经言所出为井,所入为合,(详《灵·本输篇》,如肺出于少商为井,入于尺泽为合是也。)其法奈何?然∶所出为井,井者,东方春也,(井属木,春为木令故也。)万物之(一本无之字)始生,故言所出为井也。所入为合,合者,北方冬也,(合属水,冬为水令故也。)阳气入藏,故言所入为合也。(此以时令之所属,配之经穴,以明出入二字之义,亦与前六十三难义同。)六十六难曰∶经言肺之原,出于太渊;(太渊,在手掌后陷中。)心之原,出于大陵;(大陵,在掌后骨下横文中两筋间,此手厥阴之穴也。余皆本经穴。)肝之原,出于太冲;(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脾之原,出于太白;(太白,在足大指后内侧白肉际陷中。)肾之原,出于太溪;(太溪,在足内踝后五分。)少阴之原,出于兑骨;(少阴,手少阴也。兑骨,即神门穴,在掌后锐骨端陷中。)胆之原,出于丘墟;(丘墟,在足外踝下如前陷中。)胃之原,出于冲阳;(冲阳,在足跗上,去内庭五寸高骨间动脉。)三焦之原,出于阳池;(阳池,在手表腕上陷者中。)膀胱之原,出于京骨;(京骨,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大骨下白肉际陷中。)大肠之原,出于合谷;(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小肠之原,出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十二经皆以俞(一作囗)为原者,何也?然∶五脏俞(一作囗。下同。)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十二经皆营卫为之流行,三焦者营卫之所出,营卫所留止之处,即三焦所留止之处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言何以三焦之所留即名为原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此即三十六难所云命门乃三焦之所本也。详三十六难中。)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言根本原气分行诸经,故曰别使。)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三气,三焦有上、中、下三者之气也。)原者,三焦之尊号也,(分言之则曰三焦,从其本而言之则曰原,故云尊号。)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三焦为原气别使,则三焦气所在,即原气所在,故即以原名之,而病之深者,当取乎此也。《灵·九针十二原篇》云∶“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说最明晓。)六十七难曰∶五脏募皆在阴,而俞(一作囗。囗下有一“皆”字。)在阳者,何谓也?(募,音暮。气所结聚处也。

俞,《史记·扁鹊传》作“输”,犹委输之义也。阴,腹也。肺募中府属本经,心主募巨阙属任脉,脾募章门属肝经,肝募期门属本经,肾募京门属胆经,胃募中脘属任脉,大肠募天枢属胃经,小肠募关元属任脉,胆募日月属本经,膀胱募中极属任脉,三焦募石门属任脉,诸穴皆在腹也。阳,背也。《素·气府论》∶“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灵·背输篇》云∶“肺俞在三焦之间,心俞在五焦之间,膈俞在七焦之间,肝俞在九焦之间,脾俞在十一焦之间,肾俞在十四焦之间,皆侠脊相去三寸所”,焦即椎也。其心包俞在四椎下,大肠俞在十六椎下,小肠俞在十八椎下,胆俞在十椎下,胃俞在十二椎下,三焦俞在十三椎下,膀胱俞在十九椎下,诸穴亦侠脊相去三寸,俱属足太阳脉,皆在背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一作囗。下同。)在阳也。(言阴经本皆在腹,而其俞则俱在背;阳经本皆在背,而其募则皆在腹,盖以病气互相流传,由经络本互相通贯,故其气之结聚输转之处交相会也。)六十八难曰∶五脏六腑,皆有井、荥、俞、经、合,皆何所主?(言此诸穴,刺之主治何病也。)然∶经言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出,始发源也。流,渐盛能流动也。注,流所向注也。行,通达条贯也。

同类推荐
  • 佛说玉耶女经

    佛说玉耶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雨秋灯录

    夜雨秋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溪志

    仙溪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事方续集

    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沪上竹枝词

    广沪上竹枝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星辰绝仙

    星辰绝仙

    从小到大一直在别人的庇佑下成长的少年,有一天应验了那句天煞孤星的话什么都失去了。任人欺负的他不甘心就这样,用瘦弱的身躯努力去撑起一片天地。路越走越长,围绕自己的谜团也越来越深。万噬妖体、蚀阴鬼蛟,飞来石剑,神秘宝典,无法停下脚步的他问自己:我是谁?
  • 无双之门

    无双之门

    ······欢迎来到这个符纹至上的奇妙世界。
  • 超级民工混都市

    超级民工混都市

    张东,21世纪三好青年,一直以打小工为生。当他无意中掘到一破土陶罐…并且得到里面的稀世法诀的时候,不一样的世界出现了。
  •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精选了数百篇极具思想价值的哲理美文,呈现了大师们的深刻人生感悟,使读者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的关怀。
  • 冒牌弟弟赖上门

    冒牌弟弟赖上门

    (新文:《带球快穿:傲娇鬼夫,放肆来》求宠!)自从刮到他的豪车,欧阳惠香顿时感觉这个男人无处不在,要么出现在宴会上帮她解围,要么突然出现在她的校园里,就连她离家出走到千里之外都能无意间碰到他,而且瞬间就被受伤失忆的他给赖上了。“邱天启,你要不要脸,明明比我大,还装我弟弟,还装五岁心智的小孩?”“老婆,脸有什么好要的,我只要你!”整个天和帝国的人都知道,他们那冷酷无情、嗜血成性的BOSS遇上欧阳二小姐会瞬间变身,这不,眼前这个不要脸的,就是!
  • 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本书选择了20部西方文学名著,以时间为脉络,与读者分享故事情节,同时抓住每部作品的精髓,评述巨孹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要揭示的内涵,揭示了隐藏在作者背后的秘闻趣事。
  • 穿梭时空的商贾

    穿梭时空的商贾

    莫名其妙得其时空戒子,让杨泽有一次机会选择自己可与什么年代互穿。古代,后世,异空间,还是玄幻、修真、科幻空间。皆可选择。新建群号:109773303.欢迎大家踊跃参加。(简介小白,简单写写,无须在意。)
  • 盛世医妃

    盛世医妃

    她穿越前是一名私家侦探,是发现暗恋的人魏之远一个惊天秘密,不慎滚落楼梯穿越。穿越后为石兰谷神医的唯一徒弟唐雪晴,医术高明。一次绑架,她遇见了他,遇到与暗恋的他长得一样的人东方野,可是物是人非,她渐渐死心了,只想隐身在深谷中,可是命运再次把两人纠葛的一起,他会再次背叛她吗?她陷入深深的抉择中,而他却深深的爱上她,可是二世的冤孽能最终修成正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修罗场之恋

    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修罗场之恋

    实际上,即便过了很多年之后我再次回忆起当时因为种种阴差阳错所带来的邂逅和偶遇,也最终无法确定这一切的一切对我来说到底是好是坏——唯一能确认的是,发生的已经发生,尚未发生的可能发生,作为我只能对此予以接受,而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倘若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整个故事的情节,那么我想可以这么去叙述:在我初三那年的暑假,因为母上大人的一次头脑发热,我独自一人来到了一个从未有过印象的城市,并因此改变了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