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77500000079

第79章 职官十二(1)

东宫官叙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中,心也。怿,悦也。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言养者,积浸成长也。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而审谕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谓其在学时也。入则有保,出则有师,谓燕居出入时也。汉班彪上书曰:「昔成王为孺子,出则周公、召公、史佚,入则太颠、闳夭、南宫适、散宜生,左右前后皆正礼。」是以教谕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慎其身者,谨安护之。秦汉以下,始加置詹事、中庶子及诸府寺等官,亦有以他官而监护者。汉孝宣帝欲令中郎将许舜监护太子家,疏广以为示狭,非所以广太子也。后汉顺帝立太子居承光宫,以侍御史种暠监护。有中常侍卒乘衣车来载太子。太子太傅杜乔忧惧不能止,开门将出,而暠至,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常侍来,无尺一,何以得将太子去,何知不与内宠奸臣共挟邪谋。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乃遣乔诣台启白,得中决敕,乃听之。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阙废,官司不具。吴孙权即位,孙登为太子,兼置四友等官。以诸葛恪为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于是东宫号为多士。晋初,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唯置卫率令典兵,二傅并摄众事。至咸宁元年,始置詹事,以领宫事。宋孝武置东宫率更令等官,其中庶子、庶子、中舍人、舍人、洗马各减旧员之半。后周加置太子谏议员四人。至隋罢詹事,分东宫置门下坊、典书坊,北齐已有典书坊。以分统诸局。比门下、内史二省。门下坊有左庶子二人,内舍人四人,录事二人,统司经、宫门、内直、典膳、药藏、斋帅等六局。典书坊有右庶子二人,舍人、通事舍人各八人,领内坊。大唐置詹事府以统众务,置左右二春坊以领诸局。龙朔二年,改门下坊为左春坊,典书坊为右春坊。咸亨初复旧。景云元年又改为之。左春坊置左庶子二人,中允二人,司议郎四人,录事二人,左谕德一人,左赞善大夫五人,崇文馆校书二人,亦统六局。六局之中,唯改斋帅为典设,余局名与隋同。其六局长官,唯司经置洗马,宫门置大夫,余各置监,以局名冠之,所职如其名。龙朔中,改宫门大夫及诸监并为郎,遂为永制也。右春坊置右庶子二人,中舍人二人,舍人四人,录事二人,右谕德一人,右赞善大夫五人,通事舍人八人,兼领内坊。内坊置典内二人,掌合内诸事。诸坊局小吏各有差。因隋制也。

太子六傅三太三少

太子师、保、二傅,殷周已有。二傅为太傅、少傅。诗小弁篇,太子之傅作焉,以刺幽王。弁音步干反。逮乎列国,秦亦有之。孝公时,商鞅设法黥太子师傅是也。汉高帝以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位次太常后,亦有少傅。初,叔孙通为太子太傅。高帝欲立赵王,废太子,通谏曰:「昔晋献公以骊姬故废太子,晋国乱者数十年。秦不早定扶苏,终使灭祀。今太子仁孝,陛下必废嫡立庶,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上曰:「公罢,吾戏耳。」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戏乎!」又高帝东征,留太子监关中兵,谓张良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后太子几废,良立策,召四皓以免。又窦婴为太傅,景帝欲废太子,婴数争不得,因谢病屏居,田南山下。又疏广字仲翁,为太傅,兄子受为少傅,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后皆请免,归乡里,公卿祖饯东都门外。百姓观者叹曰:「贤哉二大夫。」初太子外祖许伯,以太子少,请使其弟舜监护太子家。广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今官属已备,若亲昵外家,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之。又夏侯胜字长公,为太傅,卒官,太后以尝受尚书于胜,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又万石君石奋、韦玄成、丙吉并为太傅。又匡衡、王丹并为少傅。后汉太傅礼如师,不领官属,而少傅主太子官属。光武大会百官曰:「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阴识可。博士张佚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宜用天下贤才。」上曰:「欲署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傅,桓荣为少傅。又明帝以邓禹先帝名臣,拜太子太傅。汉魏故事,太子于二傅执弟子礼,皆为书不曰令。少傅称臣,而太傅不臣。吴薛综,综子莹、莹子兼,三代并为太子少傅。晋泰始三年,武帝始建置东宫,各置一人。尚未置詹事,宫事无大小,皆由二傅。少傅立草,太傅书真,以为储训。并有功曹、主簿、五官。秩与后汉同。皇太子先拜,诸傅然后答之,如弟子事师之礼。二傅不得上疏曲敬。武帝后以储副体尊,遂命诸公居之。以本位重,故或行或领。时侍中任恺,武帝所亲敬,复使领之,盖一时之制也。咸宁元年,以给事黄门侍郎杨珧为詹事,掌宫事,二傅不复领官属。及杨珧为卫将军,领少傅,复省詹事,遂崇广傅训,命太尉贾充领太保,司空齐王攸领太傅,所置吏属复如旧。二傅皆进贤两梁冠,黑介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晋令曰:「太子太保银印青绶。」其后,太尉汝南王亮、车骑将军杨骏、司空卫瓘、石鉴皆领傅、保,犹不置詹事,以终武帝之代。惠帝元康元年,复置詹事。二傅给菜田六顷,田驺五十人,夏后不及田者,食俸一年。给赤耳安车一乘。及愍怀建宫,乃置六傅,三太三少。晋书曰:「东宫旧制,月请钱五十万,以备众用。愍怀太子恒探取三月以供嬖宠。」以景帝讳师,故改太师为太帅,通省尚书事詹事,文书关由六傅。职官要录曰:「晋太子六傅,各有丞一人。」自元康之后,诸傅或二或三,或四或六。渡江之后,有太傅少傅,不立师保。晋王导为太傅。时孝怀太子为胡所害,始奉讳,有司奏天子三朝举哀,群臣一哭而已。导以皇太子普天有情,群下宜同三朝之制。元帝从之。又齐王攸领太傅,作太傅箴,献于太子。傅玄亦有少傅箴。又任恺、山涛、张华并为少傅。又云卫瓘领少傅,加千兵百骑,鼓吹之府。山公启事曰:「太子保傅,不可不高尽天下之选。羊祜秉德尚义,可出入周旋,令太子每睹仪形。方任虽重,比此为轻。又可朝会,与闻国议。」宋有太傅、少傅,各兼丞一人。其保傅并银章青绶。齐与宋同。武帝时以王俭为少傅。旧太子敬二傅同,至是,朝议接少傅以宾友之礼。梁太傅位视尚书令,少傅视左仆射。职官要录曰:「三少旧视左仆射,冠服同三太也。」陈因之。自宋以下,唯有傅而无师、保。后魏有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东宫三师;少师、少傅、少保,谓之东宫三少。孝明在东宫,宣武皇帝欲以崔光为太子师傅,光固辞。帝令太子南面再拜,宫臣皆从太子拜。光北面立,不敢答拜,唯西面拜谢而出,乃授光太子少傅。北齐皆有之,出则三师在前,三少在后。后周不置。隋与北齐同。大唐六傅不必备,唯其人。太子出则乘辂备仪,以为后从。贞观中,太宗撰太子接三师之仪,出殿门迎,太子先拜,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先天元年十二月,诏东宫三师三少,宜开府置令丞各一人,隶詹事府。寻罢。

太子宾客

汉高帝时,有四人年老,以上慢侮,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谓之四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高帝不能致。及将废太子,太子迎四人至,侍从太子,须眉皓白,衣冠甚伟。高帝既见,曰:「烦公幸卒护太子。」太子由是不废。至孝武帝,又为太子立博望苑,使通宾客。晋元康元年,愍怀太子始之东宫,惠帝诏曰:「遹幼蒙,今出止东宫,虽赖师傅群贤之训,其游处左右,宜得正人,能相长益者。太保卫瓘息庭,司空陇西王泰息略,太子太傅杨济息毖,太子少师裴楷息宪,太子少傅华廙息恒,各道义之门,有不肃之训。其令五人更往来与太子习数,备宾友也。」其时虽非官,而谓之东宫宾客,皆选文义之士,以侍储皇。其后无闻。大唐显庆元年正月,以左仆射兼太子少师于志宁兼太子太傅,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礼部尚书许敬宗,并为皇太子宾客,遂为官员,定置四人。掌调护侍从规谏。凡太子有宾客之事,则为上齿,盖取象于四皓焉。资位闲重,其流不杂。天宝中,贺知章自太子宾客度为道士,还乡,舍宅为观。玄宗赋诗赠别,时议荣之。

太子詹事丞主簿司直

詹事,秦官,应劭曰:「詹,省也,给也。」汉因之,掌皇后、太子家。皇后、太子,各置詹事,随其所在以名官。汉官曰:「詹事,位在长秋上,亦宦者,主中诸官。」后汉志曰:「初,成帝鸿嘉三年,省詹事职,并大长秋。是后,皇后当法驾出,则中谒中宦者职吏权兼詹事,奉引讫罢。宦者诛后,尚书选兼职吏一人奉引,此皆皇后詹事也。」汉时,太子门大夫、庶子、洗马、舍人,皆属二傅。其太子家令丞、率更令丞、仆、中盾卫率等官,并属詹事。窦婴字王孙,景帝时为詹事。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酒酣,上曰:「千秋万岁后,传梁王。」太后欢。婴引酒卮进上曰:「天下者,高帝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是憎婴。后汉省詹事,而太子官悉属少傅。魏复置詹事,领东宫众务。晋不置,至咸宁元年,复置以掌宫事。事具六傅篇。及永康中,复不置。自太安以来,又置,终孝怀之代。其职拟尚书令,掌三令、四率、中庶子、庶子、洗马、舍人等官。银印青绶,介帻,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晋卞壸为詹事,时称卞壸裁断切直,忠于事上。宋与晋同。齐置府,领官属。齐沈文季为太子詹事。梁、陈任总宫朝。后魏有太子左右詹事。北齐东宫众事,无大小皆统之,领三寺左右卫二坊。后周置太子宫正、宫尹。隋开皇初,置詹事,二年罢之。大唐复置詹事府,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置少詹事一人以贰之。龙朔二年,改詹事为端尹,詹事府为端尹府。少詹事为少尹,咸亨初复旧。垂拱元年,又改詹事为宫尹,少詹事为少尹,神龙初复旧。

丞:秦官,汉因之。后汉省。魏、晋随詹事省置。至晋永康中,詹事特置丞一人,掌文书,关通六傅。过江多用员外郎,迁尚书郎。宋、齐因之。梁、陈制,一梁冠,皂朝服,铜印墨绶。后魏、北齐并有之。后魏杨昱字符略,为詹事丞。孝明为太子,尚在怀抱,其所出入,唯乳母而已,不令官僚闻知。昱谏曰:「太子动止,宜令翼从。陛下若召太子,必降手敕,令臣下咸知。」乃诏曰:「自此以后,非朕手敕,勿令儿出宫。宫臣在直,从至万岁门。」隋初置一人。大唐置二人,掌文武官簿帐、朝集、假使。分判府事。

主簿:一人。晋始置,自后历代皆有。大唐因之,掌付事、句稽、监印、纸笔。

司直:二人。大唐龙朔三年置桂坊,比御史台,置令一人,比大夫;司直二人,比侍御史。掌弹劾宫府寮。其后废桂坊,以司直隶詹事府。

太子庶子中允司议郎中舍人舍人通事舍人谕德赞善崇文馆学士洗马文学校书正字典膳郎药藏郎内直郎典设郎宫门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公主千金的故事

    公主千金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所体现的文字语言的力量,是通过阅读形成的。阅读,或同意、或保留、或质疑、或辩驳,都可以激活人们的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可以感染人们的人性情怀和情感世界。文字符号必须通过与鲜活头脑的碰撞,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只有通过阅读,冰冷的符号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焰。因此,图书不只是为了珍藏,更是为了人们的阅读。各种媒介的书写--甲骨文、竹简、莎草纸、牛皮卷、石碑、木刻本、铅印本、激光照排、电子版--都须在人们的阅读中,才能发挥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激发智慧的功能。
  • 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

    传闻大成昌荣公主秋水为姿玉为骨,偏偏却是个不受宠的主。争宠?她何时在乎?香帷帐暖,江山锦绣,那个一路走来替她谋局的人,却将她谋算在棋局之中。慕青容:江山,我要;你,我也要!祁应:唔,这刀捅得有些疼。
  • 没有微笑的晴天

    没有微笑的晴天

    淘气可爱的夏晴天,像夏天一样晴朗。冷漠孤立的夏墨彦,像冬天一样冷酷。他们又是同父异母的两个人。在同一屋檐下却相爱了。本该幸福快乐的两个人,因为外人的闲言碎语,却对对方起了疑心。不相信对方的两个人,又能否在一起呢?
  • 黎歌离殇

    黎歌离殇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黎歌离殇》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小伙伴们推荐,越多人关注,更新会越快哦!
  • 联邦特工郑英东

    联邦特工郑英东

    父母离异、女友背弃,人生之路轰然崩塌。但这个从拆迁工地上走出来的英武少年,豪情万丈不改初心。一纸神秘契约,注定他要与邪恶权贵为敌。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残酷帝国里,除了越来越强,他别无选择。豪绅、大佬,怎样才能说放倒就放倒?美人、权势,何时才能要多少有多少?
  • 君临大宋之雄霸天下

    君临大宋之雄霸天下

    借用狄更斯《双城记》开头几句话: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大宋,就是这样的一个充满矛盾让人又爱又恨的王朝,然而我们又对她真实的面貌心知几何……唐君本无心,是阴差阳错也好,是冥冥之中注定也罢。无论如何,一息之间,唐君出现在了宋夏边境六盘山下的一个叫梅谷堡的小山寨……无需蛊惑,看过再说,点击、收藏、推荐、订阅、打赏的请一起砸来……
  • 只手遮天

    只手遮天

    我们一群普普通通的青年只为意气相投聚在一起,我们不为钱财,不为权势,为的只是心中那口气,我们虽算不上心地善良也还算有一颗正义的心。人生百态丑陋,贪欲玩物,我从被人欺负的那一刻起就站起来大声呐喊,而且我希望的是帮助更多像我这样的人。在别人眼中,我们是邪恶势力,但在邪恶势力中,我们是另类,我们没有执照,却都有一颗见义勇为的心。青春叛逆,年少骚动,热血点燃,为兄弟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义气相投,誓言羁绊,荣耀永存,燃放曾经的辉煌!
  • 不要睡我的床

    不要睡我的床

    为了赚外块,找了个酒店试睡员的兼职,不曾想因为接了个奇怪的试睡单子,从此后陷入一件件恐怖离奇的怪事当中。身上逐渐扩大的尸斑,纠缠不清的问歌人,装在坛子里的脑袋,穿纸衣的午夜出租车司机……为了活下去,我不得不出入一个个阴森恐怖的死亡地带。
  • 生命太短 没时间遗憾

    生命太短 没时间遗憾

    这是一本写给那些犹豫不前的年轻人的人生励志作品集,包含了九十多篇文章,共分为八章。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和周边熟识的人身上的一些成长经历,以及世界名人的成长历程和成长故事,深入挖掘每个故事中所蕴涵的正能量,告诉我们:生命太短暂,来不及说后悔,当你驻足遗憾,别人正在奔向明天;当你悲叹命运,别人已经看见人生拐点。与其悲观地活着,倒不如积极向上,让生命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