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77500000137

第137章 礼十二沿革十二吉礼十一(2)

晋安昌公荀氏祠制云:「荀氏进封大国,今祭六代,暂以厅事为祭室,须立庙如制备物。」

殷仲堪问庾叡:「纲纪有承重之身,身服已除,其应祭,吾尚有服,当得于厅事上祭不?」按殷宗有五等封。庾叡等答曰:「宜在别室。」又问云:「依礼,祭皆于宗子之家,支子每往助祭耳。又如吾家五等封,乃应有庙。今既无庙,而共家常以厅事为烝尝之所。今一朝忽移别室,意殊不安。」刘功曹答云:「昔鲁襄公尚于兄弟之庙,假钟磬以成礼,今于厅事当无嫌也。」

公除祭议东晋宋

东晋成帝咸和七年,虞潭上表云:「今之诸侯服其亲,皆与士同,无复降杀。大宗之家,丧服累仍,若皆不祭,是先人之享尝,永为有废。或难曰:「士独非孝子也?」答曰:「士贱,不得伸其意也。」臣谓三月之后,礼情渐杀,若非父母之丧,尚通内外,服踰月,既葬,可祭宗庙。」博士通议,宜如潭所上,会有军事,未及施行。

咸康三年十月二十七日,虞潭有嗣子丧,既葬,依令文行丧三十日,至十二月十日公除,其日祭宗庙。潭自为论曰:「余身受公除,岁终大,至敬兼兴,如当遂阙,心所不安,故谘之有识。难曰:『礼,素衣刍席,不入庙门,不以凶干神明之位。缌丧虽轻,脱服而祭,况嗣子当承祚者乎?』答曰:『高宗三年谅闇,今则不尔,帝王既葬,缟素躬亲宗庙之献,不以丧遂阙者,盖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且吉祭廷有金石铿锵之和,今去凶制而奉烝尝,干戚戢而不振,慎终之情不远,随时之义亦通也。』」

徐藻议云:「古无公除,吉凶之服不可相干,故缌不祭耳。今既公除,吉服而行,则可吉祭。今既吉服,无事不可,而大事反可阙耶?若以心丧为疑者,则出母子为父后,得以含悲而祭矣。又礼有死宫中,三月不举祭;齐缞之礼,三月不从政。意者虽速公除,犹宜待满三月。又问:『同宫之丧而未葬,虽公除,可以祭不?』答曰:『公除不祭,本与于外丧耳。若同宫之丧,虽未葬,此不可也。』」

宋庾蔚之谓:「公除是公家除其丧服,以从公家之吉事。若公家无斋禁,则其受吊临灵,及私常着丧服,岂得辄释凶服以执吉祭乎?徐藻乃云外丧公除,虽停殡,可吉祭,恐此非祖祢之所享也。兄弟别居,便为外丧,未葬公除而可以烝尝,未之闻也。」

上陵拜扫及诸节上食附

汉后汉魏晋东晋宋后魏大唐

三代以前无墓祭,至秦,始起寝殿于墓侧。

汉因秦,上陵皆有园寝,故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

后汉都雒阳,以关西诸陵久远,但四时特牲祀,每帝西幸,即亲谒。其雒阳陵,每正月上丁,祀郊庙毕,以次上陵。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大夫、袁宏汉纪曰:「明帝永平九年,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曰四姓小侯。」独断曰:「凡与先后有瓜葛者。」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会陵。昼漏上水,大鸿胪设九宾,随立寝殿前。薛综曰:「九宾谓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也。」钟鸣,谒者、理礼引客,群臣就位如仪。乘舆自东厢下,太常导出,西向拜,折旋升阼阶,拜神座,退。后公卿群臣谒神座,太官上食,太常乐奏食举,舞文始、五行之舞。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高祖更名文始,以示不相袭也。五行舞者,本周舞也,秦始皇更名五行之舞也。乐阕,群臣受赐食毕,郡国上计吏以次前,当神轩告其郡国谷价,人所疾苦,欲神知其动静。孝子事亲,尽敬爱之心也。谢承汉书曰:「灵帝建宁五年正月,车驾上原陵,蔡邕为司徒掾,从公行,到陵,见其仪,忾然谓同座者曰:『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其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至孝恻隐,不可易旧。』或曰:『本意云何?』『昔在长安时,其礼不可尽得闻也。光武即世,始葬于此。明帝嗣位,踰年,群臣朝正,感先帝不复闻见此礼,乃帅公卿百僚,就园陵而刱焉。尚书阶西祭设神座,天子事亡事存之意也。以帝圣孝之心,亲服三年,久在园陵,初兴此仪,仰察几筵,下顾群臣,悲切之心,必不可堪。』邕见太傅胡广曰:『国家礼有烦而不省者,昔不知先帝用心周密之至于此也。』广曰:『然。子当载之,以示学者。』邕退而记焉。」最后亲陵,遣计吏,赐之带佩。八月饮酎,上陵,礼亦如之。丁孚汉仪曰:「酎金律,文帝所加,以正月朝作酒,八月成,名酎酒。因令诸侯助祭贡金。」汉律金布令:「诸侯、列侯各以人口数,率千口奉金肆两,奇不满千口至五百口亦四两,皆会酎,少府受。又九真、交趾、日南者,用犀角二,长九寸以上,若玳瑁甲一,郁林用象牙长三尺以上,若翡翠各二十,准以当金。」汉旧仪曰:「皇帝于八月酎。皇帝暮视牲,以鉴燧取水于月,以火燧取火于日,为明水火。左袒,以水沃牛右肩,手执鸾刀,以切牛尾之毛,即更衣,侍中上熟,乃祀。」至灵帝,皆以弦、晦、二十四气、伏、社、腊及四时祀祠庙。日上饭,太宫人随鼓漏,理被枕,盥水,陈严具。

魏文帝诏曰:「先帝躬履节俭,遗诏省约。子以述父为孝,臣以系事为忠。古不墓祭,皆设于庙。先帝高平陵上殿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遂革上陵之礼。及齐王在位九载,始一谒高平陵。

晋宣王遗令「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景、文遵旨。武帝犹再谒崇阳陵,景帝陵。一谒峻平陵,文帝陵。然遂不敢谒高原陵,宣帝陵。至惠帝复止也。

东晋元帝崩后,诸公始有谒陵辞陵之事,盖由眷同友执,率情而举也。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遂止。穆帝时,褚太后临朝,又拜陵,帝时幼也。孝武崩,骠骑将军会稽王道子曰:「今虽权制释服,至于朔日月半诸节,自应展情陵所,以一周为断。」于是至陵,变服单衣,烦渎无准,非礼也。及安帝元兴元年,左仆射桓谦奏:「百僚拜陵,起于中兴,非晋旧典,积习生常,遂为近法。寻武帝诏,乃不使人主诸王拜陵。」及义熙初,又复江左之旧。

宋文帝每岁正月谒初宁陵,武帝陵。孝武、明帝亦每岁拜初宁、长宁陵。文帝陵。

后魏太和十六年九月辛未,孝文帝哭于文明太后陵左,终日不绝声。素幕越音活席为次,侍臣侍哭。壬申,孝文又哭如昨。帝二日不御食。癸酉,朝中夕三时,哭拜于陵前。夜宿鉴玄殿,是夜彻次。甲戌,帝拜哭辞陵,还永乐宫。

大唐贞观十三年,太宗朝于献陵。先是日,宿设黄麾仗周卫陵寝,至是质明,七庙子孙及诸侯百僚、蕃夷君长,皆陪列于司马门内。太宗至小次,降舆纳履,哭于阙门,西面再拜,恸绝不能兴。礼毕,改服入于寝宫,亲执馔,阅视高祖先后服御之物,悲恸,左右侍御者莫不歔欷。礼毕,太宗出自寝宫,步过司马门,泥行二百余步。上入寝,哭踊,绝于地。进至东阶,西面再拜,号恸久之。乃进太牢之馔,加珍羞具品。引大尉无忌、司空绩、越王贞、赵王福、曹王明及左屯卫将军程知节,并入执爵进俎。上至神座前,拜哭,奠馔,阅先帝先后衣服,拜辞讫,行哭出寝北门,乃御小辇还宫。

高宗永徽二年,有司言:「谨按献陵三年之后,每朔及月半上食,其冬夏至、伏、腊、清明、社等节日,亦上食。其昭陵请依献陵故事。」上从之。六年正月,谒于昭陵。有司先设仪卫于陵寝,质明,七庙子孙、二王后、百僚、州镇藩牧、四夷君长等并陪列于位。皇帝降辇,入次,易服出次,行哭就位,再拜,擗踊恸绝。礼毕,又改服,奉谒寝宫。其妃嫔、公主先于神座左右侍列如平生。帝入寝门即哭,瞻视幄座,踊绝于地。进至东阶,西面再拜,号哭。乃进牢馔珍羞,引三公、诸王并入执爵进俎。帝至神座前,再拜哭,自奠馔,阅先帝先后衣服,更增感绝,拜辞讫,行哭出寝北门。

景龙二年,是时每日奠祭。太常博士彭景直上疏曰:「谨按三礼正文,无诸陵日祭之事。又按礼论谯周祭志云:『天子之庙,始祖及高祖、曾祖、祖、考,皆每月朔加荐新,以象平生朔食也,谓之月祭。二祧之庙,时祭,无月祭。』此谯周所著,与古礼义合,本无日祭之文。今诸陵月祭,有朔日月半并诸节日料,则古礼殷事之义矣,诸节日犹荐新之义矣。故郑玄注礼记云:『殷事,朔日月半荐新之奠也。』又注仪礼云:『月朔月半,犹平常之朝夕也。大祥之后,即四时祭焉。』此则古者祭皆在庙。近代以来,始分月朔月半及诸节日,祭于陵寝。至后汉陵寝致祭,无明文以言。自魏三祖以下,不于陵寝致祭,并符于古礼。至于江左,亦不崇园寝。及宋齐梁陈,其祭无闻。今参详以为三礼者,不刊之书,悬诸日月。外传所记,不与经合,不可依凭。其诸陵请准礼停日祭。」帝曰:「礼因人情,事有沿革,陵寝如昨,祗荐是常。乍览此奏,但增哀慕。干陵宜依旧朝晡进奠,昭献二陵,每日一进,以为恒式。」

旧制,每年四季之月,常遣使往诸陵起居。是日太常博士唐绍上疏曰:「自安宅兆,礼不祭墓。当谓送形而往,山陵为幽静之宫;迎精而返,宗庙为享荐之室。但以春秋仲月,命使巡陵,卤簿衣冠,礼容必备。自天授以后,时有起居,因循至今,乃为常事。起者以起动为称,居者以居止为名,参候动止何如,义非陵寝之法。生事以礼,必勤于定省;死葬以礼,当閟于安厝。岂可以事居之道,行送往之时?敢辞命使劳繁,但恐不安灵域。又降诞之日,穿针之辰,皆以续命为名,时人多有进奉。今圣灵日远,仙驾难攀,进止起居,恐乖先典。请停四季及降诞并节日起居陵使,但准式二时巡陵,庶义合礼经,陵寝安谧。」不从。

开元二十年四月,制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馔讫,泣辞。食余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

二十三年四月,敕:「献昭干定桥恭六陵,朔望上食,岁冬至寒食日,各设一祭,如节祭共,朔望日相逢,依节祭料。桥陵除此日外,仍每日进半口羊食。」

天宝二年七月敕:「朕承丕业,肃恭祀事,至于诸节,常修荐享。且诗着授衣,令存休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令式。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陵寝。贻范千载,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教,变游衣于汉纪,成献服于礼文,宜宣示庶僚,令知朕意。」初,显庆五年二月二十四日,高宗以每年二时,太常少卿分行二陵,事重人轻,又不备卤簿,威仪有阙,乃诏三公行事,太常卿少卿为副。太常造卤簿。事毕则纳于本司,仍着于令。

同类推荐
  • 玄怪录

    玄怪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孔易阐真

    孔易阐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摄大乘论章

    摄大乘论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三省舆地图说

    东三省舆地图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岁寒堂诗话

    岁寒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血色黎明路

    血色黎明路

    血色黎明路三部曲!新版丧尸小说,没有豪华的虚构,没有华丽的幻想题材,给你真实的感觉!讲述了末日下人们为了生存,为了明天的太阳,努力的逃亡……
  • 没有不带伤的船(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没有不带伤的船(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焚天战神

    焚天战神

    身负火系异能的萧羽重生到了以火为尊的天火大陆,面对欺辱,且看他引九天神火粹体,燃尽宇宙山河,成为那主宰生死大道的焚天战神,让诸神万界在烈焰之中悲鸣!
  • 短篇小说:因为遗憾所以唯美

    短篇小说:因为遗憾所以唯美

    有些人,尽管曾为他执着的等待了多年,最后还是没选择与之白首。有些人,尽管曾为他不惧流言的追求着,最后还是头也不回的离开。有些人,尽管曾为他从开朗到冷漠,从乐观到悲凉,最后还是断然放手。有些人,尽管曾为他一次次卑微自己,不管曾经做过任何,但…那只是曾经……不会有人无底线的为谁停在原地等……不愿放手只是伤得不够深……
  • 火爆狂龙

    火爆狂龙

    无论什么疑难杂症,张浩宇只要扫一眼就能找到症结所在,全靠他那透视神眼。穴位经脉一目了然,针到病除造就中医神话!可透视眼却也有缺点,给美女们治病,不小心就给人家看了个光!张浩宇却还狡辩:“不是我想看的,我是有医德的!”可美女们哪管这些,扬言要让他好看!看风流小神医如何嬉游花丛,抱得美人归……
  • 流年魔戒:命运的时光恋歌

    流年魔戒:命运的时光恋歌

    一场车祸,她本应死去,却被手上的魔戒所救,灵魂却被一分为二。其中一个灵魂回到曾经的曾经古代,一个灵魂回到了一个完全不知的现代。失去记忆的她,该何去何从。一个吸血鬼,化身为总裁。只为等待千年前的她。当她出现时,他还能像以前一样淡定吗。一场命运的时光恋歌将在她们之间打响。
  • 二次元冒险

    二次元冒险

    每个动漫世界都有或多或少的穿越者,在自己的世界生存,爬上顶端,到其他世界去征服。主世界为漆黑的子弹,第一个世界学园默示录,其他世界考虑中
  • 我是修真者

    我是修真者

    一个出生于1103年的人在得到一本残缺的修真秘籍之后,靠着自己的努力修炼到了渡劫期,谁知在渡劫时却灰飞烟灭。在阎王的照顾下,他带着意识转世,从而可以继续修炼。借助前世对自然的感悟,三岁半的他就修炼到了灵寂期。一次乌龙的绑架事件,将他领上了一条诡异、离奇、笑料百出的修真之路。
  • 荒途

    荒途

    他心怀天下,她不爱权贵。一纸诏书,他奉命出征。她随他一路从敦煌到祁连,二人却再没说过情话。那一战听说所有的人都死了。他赶到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剩下。血染了纱衣,她醒来,陪在身边的人不是他。她以为只是她一厢情愿的倾慕。她说会忘记。可不久之后传来他君临天下的消息……
  • 都市代购皇帝

    都市代购皇帝

    他是美女总裁身边的神级代购,外号妙手采花郎;他俘获了人族圣女的欢心,扛起了人类崛起的旗帜;他文攻武斗样样精通,凭借机智的头脑,不羁的性格,实力撩妹,购尽天下。一样的都市,不一样的代购,凌小溪坚定认为,购物美女,必须是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