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77400000008

第8章 整骨接骨夹缚手法

夫脑者,诸阳所聚。其太阳、囟门、脑盖骨等处,一有破伤,即性命所系。宜分开其发,寻看伤处,剪去近伤之发,方好用药。若血涌出,用灯心嚼成团,蘸桃花散塞之,无不止矣。小则不必,若或臭烂,先煎消风散服之,又煎辛香散洗之。洗时切忌当风处,犹恐寒热增重难医。若头面皆肿,此风入里也,宜服消风散。患处有肿,用蜜调圣神散,或姜汁醇酒调贴亦可。若髓出,用安髓散清茶调敷。二药合用尤妙。若脑骨沉陷,用白金散,加淮乌散贴之,实时吸起,服药取效。

夫面有七孔,眼居第一,为人生一世之最要者,治宜详慎。如睛出胞外者,趁热送入,但用圣神散贴,退其血与肿,内仍服药。若黑睛破水出者,其目必坏,若翻转在胞内,可轻轻拨转归原,亦用圣神散贴之。若血侵睛,用桃柳嫩枝、生地黄、地龙煎水,浸猪腿精肉,贴眼上,秘传。常服活血注痛散,及清头面药,余皆照外伤见血治之。

夫颊骨脱,令患人坐定,揉以百十下,令口张开,医者以两手大拇指入口中,合手掇定,往下一伸,复还上一送,即入臼矣。仍用手巾兜住,一时可解。

夫牙床骨被伤,用手揣搦,令相按归原,用圣神散贴之,外用绢手巾兜住下颊,直上缚在头顶上。牙落者去之,摇动者以箸拨正。血出不止,用五倍子、白矾煎汤,含口中止之。

以米汤调白金散噙化,或用桃花散塞之。

夫头颈从高坠下缩者,先用消风散,或住痛散,加痹药昏昏散服之。令患人仰卧,用绢带兜其下颊,直上头顶,再将头发解伸,同绢带拿作一把,令其头睡得平正,医者坐于地下,伸直两脚,踏患人肩上,用力徐徐拔伸,归原合好。用生姜自然汁、韭汁、酒、醋调圣神散贴之。绑缚牢固,常服寻痛住痛散取效。

夫肩井栏骨折断者,先用消风散住痛散,加痹药昏昏散服之。揣搦相按归原,次用蜜调圣神散贴之。却用毛竹一节,长短阔狭,以患处为度,破开两片,用一大片,削去楞角,阚入骨,用绵絮一团实股下,以绢带从股下缠至那边肩上扎住,服药取效。

夫肩膊饭锹骨破伤出者,以消风散住痛散加痹药服之,次削甲办药,用手巾袱蘸辛香散药汤,洗 其肩上,以舒其肩骨。令患人侧卧,以一人立其面前,带伸患人之手,与肩并齐,以足撑开患人之胁,如此则伸骨而易入也。医者居其肩后,用手搦令患骨相接,要折试其手,上至脑,下脑后,又过胸前,令其掌于心脘下,不许摇动。却用姜汁、韭汁,调圣神散贴之,用纸裹杉木皮一大片,按住药上,用绢带一条,从患处胁下绑至那边肩上,其大杉木皮亦要穿数孔,庶好掺湿内面药,日服加减活血寻痛散,取效。

夫肩胛骨脱出腕外者,此骨下段是杵,上段身骨是臼,治法先用住痛散加痹药服之,次削甲办药。用布手巾袱蘸辛香散药汤, 洗患处,令筋骨舒软。如左手骨脱者,令患人卧,一人坐其左膝之侧,曲其左足,踏患人左胁下,用带绑住患人肘上,系于坐者腰间,坐者以手扶平患人之肘,却低头向前,倒腰向后,用力徐徐拔伸患人之骨,按正入于胁下。如骨脱向内,敛胁不开者,令患人侧卧于地,用踏脚凳一条,夹其脚背,令其转动,着一人曲腰坐于凳子上,用绢带绑住患人肘股,上悬于坐者之肩,伸脚踏患人胁下,然后抬肩带肘,徐徐用力拔伸患骨,用手按正其肩腕,务要折转,又试其手,上到脑后,下过胸前,反手于臂,方是归原。然后调圣神散贴之。用绢带一条,从患处绑至那边胁下缚住。又一条从患处胁下绑至这边肩上,亦用绵絮一团,实其胁下,方得稳固。日服消风散,住痛散取效。

夫两臂骨折断或破碎者,先用消风散住痛散加痹药服之。用杉木皮三片,削去粗皮,掐令微薄,如指面大,长短以患处为则。用绵纸包束粘定,用油透甲纸上,用左绑绳四部,编成闸极子,如此通漏,内面药干,庶可掺湿。编毕,用热药汤 软其筋骨。令患人卧于地,用绢带缚患人肘臂,系于医者腰间,医者坐其膝侧,双手捉定患肘,脚踏其腋下,倒腰向后,徐徐用力拔伸断骨,用手揣令归原。以姜汁韭汁醋调圣神散,摊于油布上贴之。外用甲缚,宽紧如法,带兜其手肘,悬于项下,要时常屈伸,肘腕不强,否则日久筋强,难以屈伸。日服加减活血住痛散,若甲两头泡起,不可挑破,用黑神散油调贴即消。

夫两手肘腕骨骼,俗名胖 。若骨出于腕外者,先用住痛散加痹药服之,后用药汤软筋骨,令患人仰卧,医者居其侧,用绢带缚其臂,系于腰间,伸脚踏其腋下,捉住其股,倒腰徐徐用力拔伸,揣令相按归原。就以大拇指着力张按其腕中,余四指分四处托其胖 后,又用两手指托其骨内,却随折试其曲肱,使能伸屈,其骨不再去,方是归原。试两手合掌一齐复旧方好。用油纸摊圣神散贴之,加甲,其甲要阔杉木皮一片,可托得胖 过,其长要至上下臂骨腰间为则,杉木皮中间对 处,剐一大孔,容 尖转折可动,其孔两旁皮弦,另用皮纸包束粘定,复用皮纸包束其甲,两头亦粘定,如此则可屈伸。用左绑纸绳,编上四部,先编大片居中作纸甲,两头各编绳两部,两旁余绳,复编小甲作两头短甲,其短甲编作上下两截,每编绳两部,将上截甲绑住上臂骨上,下截甲绑住下臂骨上,腕间各空二分,庶甲不相撞,屈手无碍,日服活血住痛散取效。

夫两手腕骨断,极难调理,用药不可过凉。夹后不可时常兜挂项下,要时常屈伸。坐则令其舒于几案之上,或屈或伸。卧则令其舒于床席之间,时上时下。三日后令其折转,上过脑后,又反手转于背上,渐渐折试,方是活动归原。若过三日,能如此转动,亦不为迟。纵有肿贴药,切忌过凉,恐筋寒贴肉,难伸难屈也。夫两手背骨折断而碎者,服 如前,令患人仰卧,医者坐其膝侧,伸脚踏患人腋下,左手托住患人中间三指,同作一把,着力拔伸,右手揣令归原,即与贴药。加夹用杉木皮一大阔片,可托掌背过骨,其长短从臂骨中间起,至掌背拳尖骨为则,杉木皮中间对腕骨处剐一横孔,令可屈伸。又用杉木皮数小片,如指面大,其长从臂骨起至掌边止。又两小片夹臂侧边者,略长半寸,各用纸束定。用左绑绳五部编之,将两部缚其托掌背大甲,并两臂侧小甲梢,其中一部,缚于大拇指根。掌两边弦上,其骨按得牢,外四部皆要宽舒,用带悬于项下,三日后,亦要折转,屈伸活动,服药取效。

夫两手掌骨碎肉烂,服 如前,揣正相接,用麻油调白金生肌散贴之,用蜜调圣神散敷。四围纸裹,用杉木皮一大片,按于掌上,又将纸裹软竹箬一大片,盖于掌背,用手巾绑缚如法,不必服药可也。

夫手指骨断者,先整筋骨合皮,用桃花散止其血。以竹箬软者一大片,要包得指头过,纸裹定,用麻油调白金生肌散,摊箬纸上,包束患指,用帛缠之,次日药干,再用麻油透润,三日后,再用麻油调白金生肌散贴之,仍服活血住痛散取效,或蜜调圣神散贴之,亦可取效。

夫肩膊骨脱出,如左手脱出,医者以右手叉其左手。右手脱出,医者以左手叉其右手,以膝跪其胁,用手带伸。如骨向上,以手托其上,要如故。搦软其手,可齐头上肩,方可贴药。以纸块实其腋下,用带二条,一条从这边肩上,缠至那边腋下,一条从那边患处腋下,缠至这边肩上,日服住痛散自安。

夫腰骨背脊骨折断者,令患人覆卧凳上,用大研米锤直于腹下,用绢带缚其两肩胛于凳脑上,又缚其两足于凳脚横文件上,如此则鞠曲其腰,断骨自起而易入也。再用曲扁担一条,从背脊趁直,压其断骨,徐徐按入,相接归原,然后用圣神散贴之,再用纸裹杉木皮一大片,按在药上,以暖肚紧紧缚之,日服加减活血住痛散取效。

夫两胁筋骨折断者,不必夹缚,日服加减住痛散取效。

夫两腿环跳骨脱出者,此最难治之症也。足短者易治,足长者难治,日服加减活血住痛散取效。

夫两足腿骨折断者, 服如前,令其仰卧,绑其胸腋,系于凳脑上,如右足患,直伸左足,竖屈右足,医者侧立右手凳弦边, 其右足,踏患人右臀尖,一人以带系患人右足胫骨,正坐凳头,着力挽带,拔伸患骨,医者揣扪患骨归原,即按定双手,按住莫动,令伸其足,试其齐否,然后贴药,如法夹缚定。日服加减活血住痛散取效。

夫两足膝盖骨碎断,或斡脱者,服 如前,用箍伞篾圈一个,其大要箍得膝盖骨住,四围绢包,旁安带二条。令患人仰卧,直伸其足,医者揣扪,相按居位,用圈子箍在膝盖骨上,缚定不解,后用圣神散敷于圈子内,外再用草纸裹束,则不污染,日服活血住痛散取效。

夫两足胫骨折断而碎者,与接腿骨同。

夫两踝骨及掌,斡脱而若蹒跚者,服 如前。用杉木皮二大片,其长从小腿肚下起,至脚底为则,中间对踝骨处剐一圆孔,要箍得踝骨过。又用杉木皮一大片,要托得脚掌过,从趾下起,至 后转折直上夹住后,要留两旁边弦。又用杉木皮三四片,如指面大,编作闸极栏子甲,夹住筋骨面前,大小杉木皮皆纸包油透如法,用左绑绳编。踝上两部,脚下两部,先拔伸患骨,揣正归原,夹之。其脚底用布兜掌前,系于膝下,令脚掌不直伸下,仍令脚掌时常伸屈,日服活血住痛散取效。

夫十足趾折断者,法与手指同。应用诸方开后。

圣神散

淮乌 白芷 赤芍 白芨 枇杷叶 芙蓉叶(各三钱) 韭根 韭菜(各一两)用姜汁、韭汁、老酒同调敷。

桃花散

止血。

大黄 黄柏 黄芩(各五两) 锻石半斤 同炒。至灰如桃花色。退火收贮,候用。

消风散

人参 防风 川芎 川朴 僵蚕 桔梗 独活 半夏 肉桂(各一钱) 羌活蝉蜕 当归(各一钱五分) 南星 白芷(各二钱) 黄芩(三钱) 柴胡(七分) 甘草(五分) 水煎。童便老酒冲服。

辛香散

洗。

防风 荆芥穗(各十两) 刘寄奴(二两) 独活 乳香 明矾 倍子 苦参(各五钱)柏叶 当归 白芷 银花 苍耳子 泽兰 细茶(各少许) 水煎。入飞盐一撮,洗之。

安髓散

川芎 香附 白附子 甘草 白芷 相草 牡蛎(各一两)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清茶调服。

白金散

白芷梢一味为末,香油调敷。

淮乌散

淮乌 川芎 白芷(各等分) 共为细末,姜汁和酒调服。

痹药昏昏散

草乌(一钱五分) 骨碎补(二钱) 香附 川芎(各一钱) 共为细末。姜汁和酒调服。饮醋冷水即解。

住痛散

杜仲 小茴 大茴(各四钱)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老酒调服。

活血住痛散

白芷 山甲 小茴 甘草(各三钱) 当归 川芎(各二钱) 独活 羌活(各一钱五分)木瓜 肉桂 淮乌(各一钱) 草乌 麝香(各三分) 共为细末。姜酒调。作一次服。

寻痛住痛散

乳香 没药 淮乌 川乌 川芎 山甲 木香 虎骨 自然铜 赤芍 紫荆皮(各二钱)当归(一钱五分) 小茴 大茴 沉香 白术 桔梗 牛膝 乌药(各一钱) 枳壳(八分)甘草 香附 降香节(各五分) 生姜(三片) 水煎服。

加减活血住痛散

当归 山甲 木瓜 牛膝(各三钱) 乳香 没药(各二钱) 独活 羌活 枳壳(各一钱五分) 小茴 甘草 淮乌 川芎 白芷 人参 大茴 血竭(各一钱) 肉桂(八分) 麝香(一分) 生姜(五片) 水煎。酒冲服。

黑神散

百草霜(即锅脐煤) 一味。炒至烟尽存性。清油调敷。

(计三十四穴)天关穴(在百会前一寸五分。即前顶穴。)督脉。与涌泉通,属脾肺二经。

红花 当归 刘寄奴 赤芍 陈皮 苏术 续断 川芎 威灵仙 乳香 没药 如皮伤轻者,头上浮肿,其势反重。用原方治之,膏贴穴内,自愈。伤重者,穴内血有一块,反不浮肿,其势似轻。其血一阻,周身之血不通。伤血入脾经,一二日遍身如刀刺之,六七日转入肺经,腹即肿胀,十日后肺渐毙,至十五日准毙其内。医治用原方。将膏贴涌泉穴,约半月,其血流通即愈。打破者以象皮汤抹净,不可惹头发在内,掺药红玉膏收之,煎药原方加骨碎补。

百会穴(在天关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陷中。)乃天关顶门交界之所,受伤时看近何穴,照何穴治之。

顶门穴(在百会后一寸五分,即后顶穴。) 督脉,属心脾二经。

当归 红花 威灵仙 枳壳 乌药 陈皮 赤芍 泽兰 五加皮 伤轻者,将膏贴穴内,煎药用原方。伤重者,伤血即入心经,眼胀头痛,口发谵语,第三日转入脾经,遍身赤胀,原方加三棱、莪术。不可用破血药,第七日还入心经,则无救矣。若打破出血,仍喷不止,用四生汤治之。后用掺药红玉膏贴之,血止后,用附子、肉桂等热药敷之。

天星穴(在入后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即风府穴。) 督脉。

泽兰 红花 归尾 三棱 川芎 桃仁 续断 乌药 陈皮 莪术 五加皮 骨碎补赤芍 苏木 姜黄 紫苏 木香 看伤轻重,以此方减用之,若打破出血不止,急用四生汤止,用象皮汤抹,掺药以红玉膏盖之。

眉心穴(在两眉头陷中,即攒竹二穴,一名员柱,一名始光,一名光明。) 足太阳,属心肺二经。

泽兰 红花 归尾 草决明 乌药 银花 续断 三棱 莪术 受伤不论轻重损破,若不医治,一百二十日即眼前清盲。

耳后穴(在耳后青脉中,即螈脉二穴。)手少阳三焦经。

川芎 薄荷 当归 姜黄 泽兰 五加皮 乌药 莪术 三棱 肉桂 骨碎补 陈皮伤轻者,七日耳内流血死,伤重者,三日七窍流血死,其药宜重剂。二三分伤者,不医后必发毒,左为夭毒,右为脱疽。先用原方清理,出毒之后,以十全大补汤调治,外用肿毒药治之,其毒由损伤发者,其色紫黑,不由损伤发者,其色红白。

骨枕穴(在后顶后三寸,强间后一寸五分,即脑户穴。) 督脉,属心肺二经。

当归 骨碎补 陈皮 银花 乌药 泽兰 赤芍 红花 威灵仙 续断 五加皮 川芎伤重者,七日头颅胀而死,甚者爆碎而死,伤六七分者,满头胀痛,用原方治之。三四分伤者,不医发毒,名为玉枕疽。其色初起白,有脓反红,切不可用刀,须用巴豆半粒,捣烂,安膏上贴之。半刻自穿,若不出脓,用火罐拔之,有鲜血流出可救。无鲜血再用火罐,有血则生,无血不治之症。可救者,出毒之后,服八珍汤数剂,后服十全大补汤。脓黄者脾经,脓清者肺经。

转喉穴(在颈直人迎侠天突陷中,梭子骨尖上横左一寸,再直下一寸。) 足阳明气舍穴,属心肺二经。

红花 乌药 藿香 石斛 当归 姜黄 陈皮 五加皮 丹参 赤芍 续断 受伤如刀刺,有时痛,有时不痛,重者七日喉闭而死,治法当用葱姜熨数次,煎药加肉桂、石蚕即好,轻者不医,后喉必痛,用清凉药治之。

闭气穴(与转喉同,亦即气舍穴。左为转喉,右为闭气耳。) 足阳明,属心经。

泽兰 枳壳 红花 乌药 生地 丹参 陈皮 木通 赤芍 续断 木香 伤重者,即刻闷倒,周时内用原方易治,过期难治。先将枳壳煎汤,磨金沉香服之,后用原方,照前法葱姜熨之。

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六分) 属心肝二经。

红花 当归 续断 赤芍 元胡索 乌药 泽兰 陈皮 秦艽 丹参 茯神 远志 伤重者,实时发喘,十一日死。轻者不喘,二十八日亡。当日医用原方。二三日医加破血药,缓治之,外亦以葱姜熨六七次,病稍退轻后,用养血行血药服之即好。

心井穴(在心窝内软骨上。即鸠尾穴。) 任脉,属五脏。

木香 半夏 泽兰 红花 当归 陈皮 骨碎补 银花 乌药 赤芍 肉桂 石斛伤时不论轻重,积血皆重,伤重者三日死,轻者七日死,俱用原方加五加皮,外照前法葱姜熨之。极轻者不医伤血积入脏腑,后必发出,伤入心经,则成心痛,用心痛方治之。入肝经,浑身发疮,用枳壳、鸡子煎红玉膏抹。入脾经,则成痢疾,用枳壳、苏叶、查肉各五钱煎,将砂糖冲入服。入肺经,则成痰火,用苏子、萝卜子、菠菜子各一两,白芥子三钱去壳,共为末,以米糖在饭锅上蒸化,将药末三钱调入糖内候冷,白汤送下,每日一服,连服数日而好。凡久年者皆效。入肾经,则成白浊,用三圣丸治之即愈。凡遗精梦泄者皆效。

对门穴(在蔽骨下一寸五分,巨阙旁各开二寸,即不容穴。)足阳明,属心肺二经。

木香 当归 赤芍 泽兰 陈皮 乌药 秦艽 红花 肉桂 姜黄 藿香 元胡索伤重者五日死,轻者四十九日死。俱用原方,若呼吸稍痛,加苏木、生地各三钱。

扇门穴(与对门对,男人左对门,右扇门,女人左扇门,右对门。) 足阳明,属肺经。

泽兰 红花 当归 五加皮 乌药 陈皮 姜黄 续断 赤芍 威灵仙 伤重者,浑身发热气断,口齿皆焦黑发臭,七日死,口舌必烂,不烂用原方,若烂加门冬、萆 、射干、玄参。轻者,四十九日,咽喉闭塞,饮食不能进而死。

血浪穴(在乳直上二寸,即膺窗穴。) 足阳明胃经。

红花 刘寄奴 归尾 陈皮 赤芍 姜黄 乌药 银花 五加皮 续断 骨碎补 伤重者浮肿。轻者但痛不肿。俱六十日死。重者原方加桃仁、苏木,或加大黄。轻者止用原方。

丹田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即气海穴。) 任脉,属肾经。

红花 当归 泽兰 续断 威灵仙 赤芍 木通 猪苓 泽泻 乌药 陈皮 姜黄 受伤痛如刀刺,积血甚重,小便不通,用原方治之,过九日者不效。

期门穴(在乳下第二肋端蔽骨下一寸五分,巨阙旁三寸五分,不容旁一寸五分。) 足厥阴,属心肾二经。

红花 当归 骨碎补 乌药 陈皮 威灵仙 姜黄 肉桂 刘寄奴 五加皮 三棱 莪术赤芍 重者三日即死。轻者二十二日死。当日即医用原方。第二日原方加半夏。第三日外用葱姜捣烂铺伤处,用火熨七次,原方去三棱、莪术,加归尾,桃仁,破血为主,破之仍痛,用大黄下之自愈。

章门穴(在期门下五寸五分,直脐端。) 足厥阴,属肝、肺、心三经。

红花 当归 续断 泽兰 赤芍 骨碎补 乌药 陈皮 银花 五加皮 姜黄 威灵仙三棱 莪术 伤重者五日死,轻者九日亡。二三日医用原方,四五日医原方去三棱、莪术,加肉桂、附子,然附子看人禀气,浓者可用,薄者不可用。若肿痛不住,加破血药破之,仍痛用葱姜照法熨六七次,再加升降之药服之。

七劳穴(在期门下二寸,即腹哀穴。) 足太阴,属肝经。

赤芍 泽兰 当归 红花 乌药 五加皮 陈皮 骨碎补 姜黄 威灵仙 银花 肉桂伤重者七窍流血,轻者发狂,伤左边者左臂不能动,右边者亦然,重者用原方治之。不退加三棱、川芎、香附、元胡索,去威灵仙;轻者原方加桔梗、苏木,再轻者只加苏木,俱照前法葱姜熨之,七孔流血者,一日即死,初流时用四生汤止之,缓用原方。

京门穴(在监骨腰中季肋,本侠脊也。期门穴下三寸二分。) 足少阳,属心肝二经。

归尾 红花 续断 威灵仙 赤芍 五加皮 骨碎补 陈皮 乌药 泽兰 伤重者日半死,轻者三日亡。当日即医,原方加破血之药。二三日加大黄下之。

五定穴(在京门下四寸八分,即五枢穴。) 足少阳,属脾肝二经。

当归 红花 泽兰 赤芍 五加皮 乌药 银花 骨碎补 三棱 莪术 陈皮 桂枝伤重者立发寒热,三次即死。一次者照前法葱姜熨之。原方去三棱、莪术、桂枝,加肉桂、草乌。二次除肉桂、草乌,加大黄、神曲。三次去大黄、神曲,加桃仁、升麻;其血稍松,去桃仁、桂枝,仍以大黄下之。轻者竟用原方。

伯劳穴(在大椎下二椎上节间陷中,即陶道穴。) 督脉,属五脏。

刘寄奴 红花 当归 姜黄 五加皮 乌药 续断 川芎 赤芍 骨碎补 陈皮 银花伤重发肿,其首俱不能动,用原方,膏上刺数孔贴之。伤轻不医,其伤反要传入脏腑。

传入心经,呕血甚多。一方梨十斤,藕节十斤,捣烂,水煎成膏,白糖霜搅匀,每清晨服一钟,自愈。传入肝经,浑身发热,不能行动,两目昏花,口齿出血,先将热血药服数剂,后用凉药。传入脾经,身似蛇皮,发疯病,用蕲蛇一条,童鸡一只,干捋毛肠,不可见水,将蛇入鸡肚内蒸熟,去蛇淡吃鸡肉,即愈。传入肺经,似痰火而无痰,微有紫血呕出,先服四生汤数剂,后用六味丸自好。传入肾经,似怯症,肾水阻滞使然,先用原方四剂,后服六味丸。

肺使穴(在第三椎下,两旁各开一寸五分,即肺 穴。) 足太阳,膀胱经。

红花 当归 姜黄 三棱 莪术 肉桂 陈皮 乌药 威灵仙 赤芍 五加皮 伤时不疼不肿,浑身酸痒者无救,三日死。肿疼者可救,用原方,重者加桃仁,改归尾,甚者再加苏木。

膏肓 穴(在第四椎下,近第五椎上,两旁各开三寸。) 足太阳,膀胱经。

防风 赤芍 当归 威灵仙 姜黄 银花 陈皮 桔梗 肉桂 乌药 柴胡 此穴平素负重肩挑,俱不能伤。倘或受伤,手臂不能举动,如脱样。须用膏药二张,一贴穴内,一贴肋下,用原方加升麻。

对心穴(在第七椎下节间,伯劳下六寸,即至阳穴。) 督脉,属心经。

陈皮 乌药 骨碎补 当归 红花 威灵仙 姜黄 肉蔻 五加皮 赤芍 三棱 莪术木香 藿香 伤时顷刻闷死,不醒,微有气息。救法∶在百会穴内,用艾火灸之,以醒为度,不可再灸,重灸头要爆开,醒时用原方加桔梗。

命门穴(在十四椎下,对心下八寸。) 督脉,属心肾二经。

归尾 杜仲 红花 泽兰 肉桂 赤芍 骨碎补 续断 五加皮 乌药 姜黄 陈皮伤重者九日死,以原方治之即愈。轻者不医,后必发毒,名为肾痈。先去其伤血,后以肿毒药托之,稍松易治,不松难治,后必肾水耗尽自死。

鹳口穴(在尾 骨上脊骨尽处。) 督脉,属肺肾二经。

归尾 刘寄奴 红花 赤芍 陈皮 木通 续断 骨碎补 五加皮 五灵脂 乌药 泽兰伤重者立时软瘫,不痛者凶,痛者次之。凶者须在伯劳穴灸三壮,后以原方治之。不医五日死。轻者不医,后发毒名鹳口疽,用黄 汤治之。若出毒入内不救。

海底穴(在粪门前阴囊后,即会阴穴,一名屏翳。) 任脉,属心经。

红花 当归 泽兰 续断 威灵仙 赤芍 猪苓 木通 泽泻 骨碎补 乳香 没药伤处虚肿,积血甚重,小便不通,龟头肿胀,用银丝打通六寸,离龟头一寸上,用艾火灸,灸一壮;将银丝取出一寸,再灸一壮,再出一寸,如是四次,取出银丝,其血即出,再以原方治之。

环跳穴(在髀枢中大腿上骱。) 足少阳,属肝脾二经。

归尾 银花 续断 生地 骨碎补 陈皮 五加皮 红花 木瓜 石斛 乌药 牛膝伤重者不能行动,酸痛非常,腿足皆缩,用原方先服一剂,后熨九次,再以原方服之即愈。如伤轻不医,后必发骨疽。先用黄 加之,后加香附,又以白术汤服之。

盖膝穴(在盖骨)元胡索 丹皮 赤芍 续断 归尾 红花 骨碎补 银花 牛膝 乌药 五加皮 苏木伤重者立刻坐倒,腿不能伸直,筋缩酸痛,用原方加升麻服之。一帖后,去升麻,加桃仁破血为主,数剂即愈。

膝眼穴(在膝膑上内 白肉陷中,即血海穴。) 足太阴,属心经。

归尾 红花 萆 泽兰 牛膝 五加皮 骨碎补 石斛 续断 乌药 陈皮 威灵仙伤重者周身紫胀,周时即死。立刻就医,原方加苏木、桃仁。轻者三日嚼碎舌头而死。

期内再加升麻、桂枝,照前法葱姜熨之。

膝底穴(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中,即阴陵泉穴。) 足太阴经。

红花 乌药 归尾 骨碎补 木瓜 陈皮 银花 续断 牛膝 五加皮 赤芍 肉桂泽兰 丹皮 伤重者,三日内不肿不疼,三日后其色发紫,已在内作脓,用原方治之。伤左用左方。伤右用右方。二三分伤者,人不知觉,虽其伤自愈,后伤血上行攻心,主一百六十日后中焦必发背,其毒先痛久,然后成形,其色胭脂,见形之后,反不疼,皆因伤血内凝之故。治法先用内伤药一二剂,破血为主,后用肿毒药治之。但毒愈后,其腿无小肚子,不能行动,终成废人矣。

竹柳穴(在内踝上二寸,即交信穴。) 足少阴,属五脏。

归尾 泽兰 红花 赤芍 广皮 银花 续断 牛膝 木瓜 威灵仙 乌药 丹皮 伤重者原方治之。轻者不医。病有五种。伤入心经,痴呆发痫症,不省人事,治法于原穴内灸三壮,后在百会穴内灸三壮,先以原方服数剂,后以天王补心丹服之即好。入肝经胆经者,遍身虚黄浮肿。(治法未详)入脾经者,遍身筋骨缩,酸麻。治法用舒筋养血方。入肺经者,发佛顶疽,用上部活血药,服一二剂,再用肿毒药治之。入肾经者,小便流血,治法原方去续断、牛膝、木瓜、灵仙、乌药、丹皮,加泽泻、木通、连翘、黄芩、猪苓、甘草治之。

脚住穴(在脚面上,有骨高起似豆之旁。)元胡索 当归尾 丹皮 赤芍 续断 红花 骨碎补 牛膝 生地 泽兰 陈皮 五加皮伤重者立时痛倒,七日后入经络。七日先用原方,七日后加升麻、桂枝。伤轻者不医,变为脚发背,若用肿毒药治之,腐烂不能收功。须用补为妙,当用人参,在身边窝燥为末,掺上即好。不烂者,用养血药治之。

涌泉穴(在足底心陷中。) 足少阴肾经,属五脏。

泽兰 红花 当归 骨碎补 乌药 陈皮 生地 牛膝 肉桂 五加皮 赤芍羌活 伤轻重者俱不知觉,顶重者其血不能流通大关,一周时遍身犹虫钻,原方加川芎即愈。若不医,伤入心经,则眼红鼻内流血。以生芥子煎汤先服。后以原方治之。入肝经则半身软瘫,犹如半身不遂,用原方加香附、元胡索治之。入脾经,则浑身发疮,犹如水泡,其泡穿作烂臭不可闻。先用活血药,加脾经引药治之;外以水龙衣(即螺蛳壳) 煨灰研末,生鹅油调敷疮上即愈。入肺经,肺气胀痛,十五日转入脾经,即发流注。(治法未详) 入肾经,则小便不利,小腹作痛,用原方去牛膝、羌活、骨碎补,加木通、猪苓、泽泻,小腹上用葱姜,照前法熨之立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特工嫡女

    重生之特工嫡女

    重生后的欧阳月发现原身真是个倒霉蛋!嫡母不亲,庶姐虚伪,姨娘狠毒!被人悔婚,更可悲的是,她不单是京城三丑!还被陷害撞见庶姐与未婚夫偷情惨遭杀害!呸!欠我的通通还来!身为特工的她,岂是那些魁魅魍魉斗的过的!喂,你这个病夫君,离我远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北大历史课

    北大历史课

    北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回首历史,也看穿了过去的风云变幻。本书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娓娓道来,从远古传说到近代文明,从华夏大地到世界舞台,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让我们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 龙凤玦

    龙凤玦

    江湖从不缺少纷争,或是为名,或是为利,那看似平静的湖面下面永远是暗流涌动,而龙凤玦的传说无疑是给这表面平静的江湖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龙腾九霄,凤养万物,龙凤合鸣,天地反覆。”这十六字的预言不知何时起响彻了江湖,江湖中人纷纷猜测其意,流言四起。且看父母惨死,身怀龙形玦的孤儿薛柏如何在这纷乱的江湖中拨开层层迷雾,搅乱天下风云。
  • 嫡女重生之素素

    嫡女重生之素素

    她因为爱上了一个表里不一的禽兽,导致家族破灭爹娘惨死,重生一世她韩素向天发誓一定保住家族,虐翻渣男渣女。
  • 原陵:池月殇

    原陵:池月殇

    风骨鸣筝断潇怅,若月惊霜半幽香;凌羽宫存寒陨伤,醉血佳人桓来归?月是伤路,夜为曲,了断人生决绝,倦路不与君相见,君不知,吾不明,道也伤。陵初见,眼万年,甘露为霜,寒骨缘,夜路伤殇,音容换,古道边上草青青。祈缘无路,醉夜伤歌。一句谁的承诺,葬了谁的芙蕖?吹散了多少前事忧伤?明知前方是死路,却仍走下去,只为伴你生死相依。本非耀映在池中之月,却为你弃天上皓月,只做你独赏的池月。前尘多少烟火,才能照亮你的回归之路……
  • 暗世之凡人若尘

    暗世之凡人若尘

    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却因为一场事故意外的来到了异世。在这里凡人是什么?是尘土,也可能连尘土都不如吧。可是自己什么都不会,到底怎么才能在这里活下去呢。偏偏偷窥被发现...偏偏第一次偷吃被抓...偏偏第一次像人借钱却...这么悲催怎么活,可偏偏老天待我不薄,偶获神器“梦呓”,从此颠覆了我的命运。看一普通人如何修炼成仙,创世天下。
  • 我的另一半

    我的另一半

    一米九四的高男刘少南和一米五刚出头的可爱女生唐琪琪是高中大学同学,大家一起走过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刘少男自作多情的发现唐琪琪一直暗恋他,这样多不好啊,两人的身高差这么多,我妈妈一定不会同意的。外表高大威猛实际既没主见也没魄力的小男生刘少南如是想到。别看唐琪琪长的小,胆气可不小,惹毛了她她可真会跳起来抽你一嘴巴,或者跳起来踹你肚子,又或者跳起来给你下巴一记头槌。额,没错,反正都要跳起来。转眼就大学毕业,刘少南居然又跟唐琪琪进入同一个单位,又为了她打架被开除,无奈下,两人只好合伙开了一家托儿班小饭桌创业。一个一米九四的怂包男孩和一个一米51的暴力女孩,事业和爱情双管齐下。
  • 凤王妃

    凤王妃

    一个是身受诅咒的世袭王爷,一个是受尽宠爱的尚书府千金。他请求幼帝赐婚,结下今生因缘。凤王府百年来遭受父生子亡的诅咒,后来才知哪有诅咒,不过是皇家无情罢了!他心思深沉,却为了报答恩情娶她。原本毫无感情,却一步步身陷,感情笃厚时,却阴阳两隔!她生下他的孩子,独立支撑凤王府,到后来才发现,他从来都是心思深沉的,他对她的爱,终究抵不过江山么?
  • 薄情老公好霸道

    薄情老公好霸道

    她第一次看到他。他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带着职业化的微笑看着她。她鼓起勇气把稿子交给他,迎来的却是残酷的击打;她第二次看到他,他正浏览与女人花丛之中,玩世不恭,手指指着她的额头吐出令人羞愤的话语。每一次见到他,他总会给她带来各种不幸和折磨,可是怎么办,在见到他的一刹那,她整颗心都开始沦陷了……
  • 会说话赢职场

    会说话赢职场

    本书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好口才的途径、必须掌握的说话技巧、禁忌和把握分寸。具体包括:武器讲道德的魔力、注意和“上帝”交谈的技巧、巧妙的办公室说话艺术、与下属的交谈技巧、会说话赢在每一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