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9500000003

第3章

在断断断续续的鞭炮声中,“破五”渐渐热闹起来,镇街上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他们聚在一起,相互放着炮仗逗乐。太阳已经升了起来,因为有地烟弥漫,太阳温温的,没有往日那般艳丽,好像一夜未睡又忘了化妆的女人,虚弱疲倦,随便往树梢上一挂,随树梢在风中摇摇晃晃。

就这样,在小曼的惶惑不安之中,那个人上门了。

那个人叫朱明明,家在坎儿沟,离桑那镇很远,小曼当然没去过。顾远山去那儿买过旱獭肉,说坎儿沟在山区,因为缺水,山上寸草不生,仅凭沟底的一点缓坡,种些耐旱的荞麦度日,平常吃水都成问题,每家挖有水窖,靠冬季收集积雪蓄水,日子过得像烈日下的戈壁滩,苦焦焦的。朱明明是个孤儿,是他姑姑从小带大的,后来送到部队当兵,如今在遥远的北疆乌鲁木齐,这次回家探亲,过了正月十五就回部队,趁过年这个机会,想把个人的事处理一下。因为没到“破五”,生人不便上门,就定在初五这天相亲,他与姑姑一起,由小曼的小姨陪着来了。

朱明明个头不高不低,挺瘦,长得倒算周正,只是牙有点不整齐,不张嘴时嘴是鼓的,张开嘴倒也没多难看。他穿了一身崭新的毛料军装,上面没缀任何标志,就凭剃的板寸头,脚上的黑皮鞋,挺直的腰,一看就是部队上的,怪精神的。

顾远山是裁缝,眼睛就是尺子,只一眼,心中已经有数:小伙肩宽一尺六寸,袖长二尺二寸,二尺三的腰,裤长得四尺二寸。男人的标准尺寸。他替女儿把过第一关,高兴地在院子走来走去,搓着手,不知干什么好。

媒人当然是小曼的小姨了,附近的媒婆都知道小曼的怪病,抢手的山芋如今变成了戈壁滩上的石头,做媒婆的还能没一点眼风,硬生生帮人牵一门长不了的亲?这不砸自己的招牌嘛。何婉云也明白,桑那镇周围大家都知根知底,谁也不会湿这个手,这才要妹妹往远点的地方寻,也不求人长相和家境,只要能过得去就行。

小姨带着朱明明去东屋见姐姐。何婉云眼睛一亮,心里别说有多满意了,至于别的,她不考虑,人家在乌鲁木齐当兵,见多识广,长得又这么精神,她开始担心人家瞧不上小曼。小姨从姐姐和姐夫的眼神里,已看出他们对朱明明的满意程度,心里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回到小曼的西屋坐下说话时,朱明明的姑姑见小曼长相不赖,脸细嫩光洁,眉毛又细又长,眼睛又大又圆,不说话时,安静得叫人心疼,朱明明的姑姑心里反而不踏实了。这么漂亮的丫头,家又在镇上,怎么会没定下婆家,反要寻到她们坎儿沟那个穷地方?她顿时起了疑心,铺开摊子问东问西,有些话不能直说,就敲边鼓,想从话里套出真相来。

小曼的小姨还能不清楚人家话里的意思,赶紧说:“我说他姑,你回头打听打听,我家小曼从没出过门去城里混过。丫头这么俊,怕她在外面学坏不是,上门提亲的当然不少,可惜咱没摊上个好家庭,你也看到啦,就这么个烂摊子,小曼她妈又摔伤了腿,多了个拖累,小曼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拖到现在,年龄有点偏大啦。”

“这倒也是。”朱明明的姑姑还是将信将疑,但话说得有点意思了,“如今啊,家境差点其实没啥,我家明明也是苦出身,情况你们都知道,从小没了父母,当然,也没后顾之忧,少了负担。眼下,他又在大城市的部队,整天跟首长们在一起,有吃有穿……看我扯到哪儿去啦,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关键,得看他们俩人的意思。”

“是啊,是啊!”小姨高兴了,她也不是第一次做媒,经验还是有的,对方有意无意的一句话就道出了他们的想法,这样的话比正式说到桌面上好接受一些。她便给朱明明的姑姑挤眉弄眼道,“噢,他姑,看我这记性,忘记告诉你一件事啦——走,出去给你一人说。”

小姨扯着朱明明的姑姑躲出去,小曼心里慌乱起来,不知她们要说什么,才刚刚见面,肯定与他们的事有关。小曼心里没底,觉得与朱明明单独相处很自然,她是第一次面对陌生男人,不知怎么办才好。

朱明明在大城市当兵五年,见过世面,眼睛瞄着小曼。他的眼神已经表明对小曼的态度。小曼微有些苍白的脸上绽开两团红晕,眼帘低垂,感觉出朱明明一直在看她,更加局促不安,头越发低垂着,根本不敢抬眼看他一眼。朱明明看出小曼的窘迫,心里喜欢她的这份羞涩,于是,主动说:“要不,我们去镇街上转转,刚过来时看到超市的门已经开啦,去看看有什么要买的。今早地烟大,天气肯定错不了,这会儿太阳升起来,外面也不冷。”

顾小曼觉得这人长得还行,不是招人烦的那种,就是眼睛略小了点,可说话大方,到底是待在大地方的,一点不像桑那镇的人畏畏缩缩。凭第一印象,小曼对朱明明有了些好感。对他的意见,小曼刚想点头,又觉得不妥,几乎全镇人都知道她今天相亲,第一次见面就跟着人家去超市逛,叫别人怎么议论?她摇摇头:“我不去超市啦,得去厨房准备晌午饭……”

母亲受伤后,这是小曼每天必须做的,父亲不会做饭,她没人可依靠。

“那好,我帮你做饭。”朱明明倒会见风使舵,说道,“部队每逢休息日,首长叫我到他家吃饭,推不过,就去了,有时帮阿姨择菜切肉,学了几手,我也能炒几样简单的菜。复杂点的,我没机会学,一般都是和首长去饭店吃。”

顾小曼受炮仗震荡的右耳又嗡嗡乱叫起来,她揉揉耳朵,竟然跟着朱明明的话题说道:“饭店多贵呀,每个菜得十几块钱吧……”

朱明明不屑地说:“大饭店哪有十几块钱的菜?那个菜不是几十上百,一碗鱼翅就得二百多块,每人一碗——这样给你说吧,再贵又不要我掏钱,白吃就是了。”

“那钱是首长掏?”

“哪能叫首长掏钱?没这规矩,吃的都是公家,个人哪吃得起。”

小曼悬着的心放下了。

朱明明跟着小曼来到厨房。

过年还剩下肉馅,顾远山正在厨房笨手笨脚地择菜洗菜,见女儿进来,后面跟着朱明明,他知趣地对朱明明笑笑,说声“我忘了买酒”,赶紧溜出去。

太阳出来后,外面的地烟一团一团地涌动,像一群顽皮的孩子欢腾地奔来拥去,一直却散不开。厨房窗户小,上面的玻璃烟熏火燎,透明度越来越差,后来有块玻璃不小心打碎了,顾远山嫌玻璃贵,又不结实,就找块塑料薄膜钉上,薄膜经风又耐雨,透光性当然不如玻璃,夏天把窗户打开,透气又透亮,冬天不能开窗,窗户朝北,光线就不够。因为有地烟,厨房不太亮堂,小曼打开灯,15瓦的白炽灯,就是个意思,没显得有多亮。要是没有朱明明,小曼才不会大白天开灯呢,平时只有天完全黑透才开灯,半上午的,开灯和不开灯的效果差不了多少,大白天能暗到哪里去,还能把生米当成熟饭不成?

厨房的光线实在有点暗,朱明明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灯。灯泡的瓦数低,又经过长久的烟熏汽蒸,上面沾附一层油腻,微弱的、暗黄的光线散射开来,并没给厨房增加多少亮度。小曼心里后悔死了,年前打扫卫生时,她故意没擦灯泡。她不喜欢亮堂的灯光,把人影照得太清晰,印在地上任人踩着多不好,说白了,她爱那种照不出影子的灯,所以,在她的坚持下,父亲将每个屋子都换成了无影的日光灯,只是厨房装日光灯不值当,再说,普通灯泡已经被烟熏得像无影灯一样,照不出人影了。

再微弱的灯光也会刺激眼球,朱明明的小眼睛从灯泡上移开,眼前黑一片漆黑,等适应了光线,能看清东西了,他看到,厨房不大,锅灶和案板占了一大半空间,锅台、案板、水缸、碗碟都擦拭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有秩有序,就连灶口的柴火,也收拾得整整齐齐,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一看就是平时的习惯使然。

这时,朱明明发现了盆里的凉搅团,凑近看了看,叫道:“我的天,打这么多搅团啊。”

小曼扯过一条餐布,慌忙盖在搅团盆上,红着脸说:“今天是‘破五’,得吃搅团……”

“太好啦。”朱明明不顾小曼的尴尬,两眼发光:“我最爱吃搅团啦,能不能给我凉拌一碗?”

小曼的脸更红了:“……这是我们乡下人吃的粗粮饭食,你就别取笑啦。”

朱明明喉结滚动一下,咽着口水说:“我是真的爱吃。这在城里吃不到。”

小曼见他是真心,便不再难为情,取出一块搅团,说:“那我给你炒吧,拌的太凉。”

“那最好不过,”朱明明说,“不过……一块有点少,能不能给我炒两块?”

小曼心里格噔一下,又取了一块,切成条状,点着灶火。锅里的油热了,小曼往里放葱花、蒜苗时,问朱明明要加辣椒吗?炒搅团放点辣椒好吃。

朱明明摇头:“不要,我吃不了辣,不过,可以放点醋。”

小曼滴了些醋,麻利地炒了一碗香喷喷的搅团。朱明明双手接过,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好吃,真好吃!好几年没吃过这么香的搅团啦。你真能干,不像城里的女孩,到你这个年龄,好多连媒气灶都不会点,烧开水都不知道开。我们首长家的女儿就是这样,大学都毕业了,除过嘴勤快,整天摇头晃脑唱个不停,一点活都不干,自己屋子搞得像个驴圈,根本不收拾。”

小曼在电视里看过,那些城里女孩个个打扮得光鲜亮丽,原来她们都是驴粪蛋子,表皮光亮,里面糟。这下,小曼有了底气,毫不胆怯地说:“她们现在有父母靠着,将来——结婚了怎么办?总不能嫁给厨师,天天侍候着给她做饭吧。”

朱明明说:“那倒不至于,现在城里流行雇钟点工,上门给你做饭打扫卫生,一个小时才十块钱,也不算贵。”

“好端端的人,不缺胳膊少腿,雇人侍候,哪成什么啦,动物园的猴子老虎啊!”

朱明明笑了:“你这话说得准确,不像别人说的,什么寄生虫,一点都不解恨。看来你除能干外,还很有文化啊。”

小曼羞红了脸,心跳加快,还好,屋里光线不好,朱明明看不清她的表情。小曼洗把手,端起盆子从面缸里挖出三碗面粉,舀大半碗凉水,拎起暖瓶往碗里掺些热水,又撒点盐,指头在水碗里搅搅,开始和面。面得多揉,揉好了醒一阵儿才有劲道。和好面,再剁馅也不迟。

来女方家相亲,和去男方家不一样,得吃顿饺子。男方要是相中女方,就把碗里的饺子全部吃光,相不中,只象征性吃几个,起身走人。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着呢,所有的态度都在这顿饺子里,心照不宣,又不伤及脸面。

小曼懂这个规矩,母亲给她唠叨过不知多少次。可是,朱明明刚吃下一大碗炒搅团,还能吃得下饺子吗?小曼和面时心里像敲鼓,咚咚响,手上没了轻重,放多了水,面软得沾手。又去挖了碗面粉,没敢全部倒进盆子,怕面又和硬了,慢慢地一把一把往里加。朱明明在一旁目不专睛地看着小曼和面。她心里更像揣只小兔,不敢抬头,怕撞着朱明明的眼神。但也不能老低着头,叫人看着显得自己多胆怯似的。为掩饰自己的慌张,小曼揉着面,不时把头抬起转过去望窗外。

外面的地烟比早晨薄了许多,太阳光从地烟气中透出来,隐隐约约。小曼的小姨和朱明明的姑姑站在光秃秃的沙枣树下,其实也没话可说,为打破尴尬,小姨踢开地上的炮屑,寻找没炸的炮仗。正月里过年不能扫地,否则会把一年的福气全扫光。所以,红红绿绿的炮屑铺了一地。小曼的小姨在炮屑里找到几个没炸的,弯腰捡起,摊在手心里,对朱明明的姑姑说了句什么。朱明明的姑姑很配合地笑着,也说了句什么,小姨应了一声,收拢手心,一会儿又把炮仗扔回炮屑里。

开始稀薄的地烟在她们身边飘浮,两人不约而同地伸手拍了拍走开的地烟汽,尔后,相视一笑,再无话可说。两人不时抬头看看秃秃的树枝,枝杈上挂着一缕阳光,像一束黄毛线,在光秃秃的树枝上缠绕着。

两个女人脸上的表情像时间一样平淡。

小曼揉面的声音成了厨房里唯一的动静。朱明明站在一旁看的时间长了,有些不好意思,想帮着洗菜,刚端起水盆,小曼回过头,强硬地说道:“厨房的活不是大老爷们干的,你不要插手!”

朱明明诚恳地说:“城里大都是男人做饭,你到饭店去看看,厨师都是男人,就没见过女人掌勺。还是我来帮你吧。”

顾小曼对这个人的印象又好了一层,她把和好的面倒在案板上使劲揉,低垂着头,不看朱明明,却说: “这里不是城里,真的不用你帮忙,我一个人习惯了做饭,你帮忙,我倒做不来啦。”

顾小曼直起腰,望着朱明明。透过昏黄的光线,朱明明看到她的眼神认真而执着,他内心的那根弦被这种认真的眼神拨动了,认为这个丫头就是自己要寻找的那一个。忽然间,朱明明有些不安起来,好像面前有件让他心动的东西,他不知道该不该拿,或者不一定拿得过来。

他微微凝笑的表情,小眼睛里透出的温和,有些无措拧绞着的手……如此近距离地看这个人,小曼比朱明明更显慌乱,刚抬起来的眼睛又低垂下去,更加用力地揉已有些劲道的面团。

本来,朱明明还想和顾小曼扯扯闲话,可厨房太狭小,容下沉甸了太多心思的一对男女,已有些负重,他都能听到厨房在气吁吁的喘息声了。他往窗外看去,那棵沙枣树下,顾小曼的小姨和自己的姑姑已经不在那里,地烟也散得差不多,阳光快挂到半天上了,却还是一副软蹋蹋提不起精神头的样子。朱明明想,与其这样难堪,不如趁着这个空当到外面走走。跟小曼招呼一声,他退出厨房。

小曼迅速扫了一眼朱明明离去的背影,舒出一口长气,用手背擦去额头的细汗。她骤然出汗了。这么冷的天。小曼的面揉得又光又滑溜,够好了,她把面团放回盆子,扯过蒸布蘸湿,盖在面盆上。父亲已把白菜、大葱和韭菜洗好,水也控干了,小曼把几样菜先细细切一遍,然后混在一起剁馅,案板响起极有节奏的声音,像在唱歌。

同类推荐
  • 楼居·芸庐纪事·雪晴(沈从文小说全集)

    楼居·芸庐纪事·雪晴(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了《楼居》《芸庐纪事》《乡村琐事》《虹桥集》《雪晴》五个子集。文字美如雪晴风景,无处不闪烁着大自然的神性光泽。作者对自然生命跃动的描画可谓不吝笔墨,对画境的描摹和营造给读者带来了最直接的美感。
  • 捡漏王

    捡漏王

    慈禧西行归来,为搜集八国联军入侵时京城流失的皇宫中宝物,在琉璃厂秘密开店,调督窑官蔡守信担任掌柜。冯招财等掌柜不知道他有宫中背景,多次刁难,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鉴宝、争宝、捡漏的故事……慈禧去世后,万宝堂沦为民坊,更名一宝斋,掌柜蔡守信遭到聚鑫斋冯招财的打击报复。冯招财带日本兵抢劫一宝斋,挟迫蔡守信打开密室。蔡守信要求放掉家人后,领日军中佐与冯招财进入密室,引爆炸药……日本兵挖开一宝斋密室,发现并无宝物,便四处捉拿蔡守信家人,但音信皆无,从此,一宝斋的大量宝贝成为了迷。多年以后,有个老太太领着一对中年夫妇来到了琉璃厂……
  • 山村明月夜

    山村明月夜

    《山村明月夜》精选于乡土作家贺享雍的作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初期部分农村题材的中、短篇小说17篇。
  • 安塔拉传奇(第七部)

    安塔拉传奇(第七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商埠雄魂

    商埠雄魂

    长夜神州,嵌明珠,赊店古镇。明清代,水旱码头,商贾蚁进。三百多载笙似歌,七十二条街如阵。鼎盛时,茶道通中外,四海近。春秋楼,烈火尽;长河水,流遗恨。莫忘却,浩劫人神共愤。济世经邦赖忠义,贸货易物靠诚信。舒长叹,千秋功与罪,从头论。——调寄《满江红》
热门推荐
  • 紫华夜:梦锦寒霄

    紫华夜:梦锦寒霄

    五万年前,深爱着寒尧上神的神女夜落纤,在助锦寒上神一统天南一万两千里地后,却毅然放弃封神,宁愿步入生死轮回,也不愿再踏入九重天一步。五万年后,魔魂苏醒,生灵涂炭,一场以拯救四海八荒为目的的封神大战被点燃,也点燃了这个乱世的爱恨情仇。当两人再次在这乱世相遇,中间又出现了个九叔......曦越霜:“爷,好久不贱!?”九叔:“大霜,跟我成亲,否则我就把你拖出去糟蹋了!!”曦越霜:“......睡等糟蹋”九叔:“......霜儿,我们不能成亲了。”曦越霜:“为什么??”九叔:“我勒个去,前面妹子倾国倾城啊!!”曦越霜:“.....贱银”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 摧毁末日

    摧毁末日

    有没有那么一瞬,你也曾在夜晚抬头仰望星空。有没有那么一刻,你也曾和朋友讨论是否真的有外星人的存在。第三届星际竞技场的赛场举办地设在了地球,2020年,无数外星种族空降这座蔚蓝的星球。人性泯灭,生灵涂炭,且看乘坐半成品时光机九死一生回到过去的于小飞,如何带领地球上的勇士们捍卫地球人类的尊严,力挽狂澜。且看于小飞,如何摧毁这末日!
  • 候补贤妻

    候补贤妻

    十八岁的青禧和毓钟约好,十年后,中山公园门口再见面。那时候,他必将有了自己的事业,不再倚靠富到夸张的亲爹。而她,也终将摆脱贫苦的身世,或是精致的公司白领,或是文静的人民教师。他们总有一天会门当户对。年少时候的稚嫩誓言,他们下定决心用一生默默守护。那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已在车祸失忆后娶了她人做妻子,并有了一个可爱女儿。怀揣活泼小鹿脸饰精致面容去赴约的青禧,该怎样招架公园门口的重逢,他们一家三口明明笑得很甜……
  • 战之帝

    战之帝

    频死少年,机缘获得妖异心脏,得以重生,从此开始他的杀伐之路,凡是阻挡在前的皆以杀之,踏天歌,成神路,傲视八方
  • 宇宙封

    宇宙封

    恒古寰宇,大千世界,仙道殊途,渺渺茫茫!长生之途是无尽的生老病死,谁能得那莫大机缘?书友群:48307028
  • 末世之涅槃重生

    末世之涅槃重生

    【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林依娆,一个被娇生惯养的千金大小姐,她自私任性,唯我独尊,为了爱人不惜和家里反目。她,倾尽一切,把自己的爱人,打造成光芒万丈的集团总裁;欧阳锋,一个落魄豪门的私生子,在众人眼里,他,刻苦上进,是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他与她,是校园里的一段佳话,他与她,是上流社会的宠儿。当他成为林氏集团的总裁之时,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但,痛彻心扉的变故,就发生在2020年12月21日……天下群:305970682书中任意人物名ps:本文三观已毁,雷点多多,基情满满,bug肯定有!跳坑请谨慎,考据党放过!
  • 昏黎夜语

    昏黎夜语

    小心、!百鬼即将夜行!、嘘——、他们的故事、?来喝壶茶、我道给你听、
  • 火影系统纵横末日

    火影系统纵横末日

    末世来临,尸群遍地,变异生物层出不穷,人类面临巨大生存危机。宅男叶飞机缘之下得到火影系统,却招人陷害深陷敌营,逃出升天后又收到父母死讯......“力量,我需要力量,就算与恶魔签到契约我也要得到力量!”
  • 素书(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素书(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