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75700000008

第8章

当用何药。余曰。治以枇杷叶百合天门冬半夏阿胶甘草。令治节行。则逆者顺矣。然必佐以干姜之开。五味子之阖。细辛之拨动神机令咽喉二窍。得顺其出入之常。遂无呛逆之患。非熟于仲景书者。不悟也。问曰。有食下如刀草勒。胸痛畏食者。胃之上口内肿。而食管为之不利。当用何药。余曰。金银花煮膏。以米饮调下常服。或白水牛喉焙干研末。佐之以金银花。能止痛消肿。且味甘而质润。可滋胃脘之阴。性寒而气香。又除郁热之闭也。问曰。每食必以饮送下者。胃中之气不上吸。故食不能自下。若非饮送。即见阻滞。应用何药。

余曰。

胃气不能上吸。非人参之助。胃不可得食。阻滞非甘澜水和白蜜之润下不可。且其阻滞者。冲脉之为病。非半夏不能降冲脉之逆。仲景大半夏汤甚妙。问曰。有将食时必饮酒而后能食者。胃气郁塞不开。得酒之剽悍而始通。应用何药。余曰。宜平胃散料加香附麦芽半夏干姜白豆蔻沙参川芎。入羊肚内。蒸熟晒干。又易羊肚。如前法三次。去羊肚为末。以陈米汤送下三钱。日二服以辛药开结。以香药醒脾。而制法之妙。化其霸气。方不伤其阴气。经云。

阴者中之守也。此方颇为合度。问曰。有肝逆胆横小络相厄。两胁时痛。食入不犯肝胆之络。则下。犯其小络。则土受木制。不能纳谷而因吐者。病由木郁。而土因之亦郁。应用何药。余曰宜用小柴胡汤。遵原定分数。折为小剂。(柴胡四钱。半夏汤洗七次不可用矾煮。

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一钱五分。大枣一个。水煎。)加紫苏旁小梗整用。生竹茹各二钱。

橘皮内筋膜当归须各一钱。补虚清火。解郁通络。配合得法。则各药相得而益彰。自不同他方之泛泛也。问曰。有胃火自盛。食入则吐逆不已者。应用何药。余曰。食物不得入咽。是火阻于上。宜用黄连黄芩之大寒以泻之。大苦以降之。更用人参以助胃。俾胃喜于纳食。而急迎之入内。然必用干姜。大辛大热。冲开其关。方无拒格之患。四味等分煎服。仲景得意之方也。如食既入咽。随即吐出。是胃素有热。一得食物。为两热相冲。不能停留而即出。

宜大黄四钱。甘草二钱。为釜下抽薪之法。此与黄连黄芩干姜人参汤。均是苦寒之剂。而毫厘有千里之差。况寒热之相反乎。问曰。有朝食暮吐。完谷不化。必倾囊倒箧尽净无存而后快者。

则食久反出无火之谓也。应用何药。余曰。此症用温补法。人人共知。每服之而不效者有故。

当辨其为中焦无火。与下焦无火。中焦无火有二。在阳明则胸满。宜吴茱萸汤。在太阴则腹满。宜理中丸。又恐此丸之过甘。则甘草不妨减半。恐其功之过缓。不妨加入荜茇附子吴茱萸半夏茯苓之类。勿泥定成法也。下焦无火亦有二。在厥阴则吐食而兼酸腐。亦宜吴萸汤。又以川椒干姜肉桂吴茱萸附子当归川楝子人参沙参研末。枣汤泛丸。米饮送下三钱。一日二服。在少阴则吐食而兼水液。宜真武汤。倍生姜。或以斗门方峻补之。愈后宜肾气丸。

倍桂附以收功。又问。以上诸症。未至于槁。皆足以至槁。至口吐白沫。便如羊矢。津液枯竭。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食全不入。而病不可为矣。未知先生尚有法可以救之否。余曰。

津液即是真水。水由气化。亦由火致。推其所以枯竭之故。非气虚不能化之。即火虚不能致之也。今人不明其理。以滋润甘凉。为生津养液。实所以涸津液之源而速其死。仲景云。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虽非为噎膈症立论。而圣言无所不包少阳症火逆于上其呕有声而不吐谷名为干呕。若不吐谷而但吐涎沫名为干呕吐涎沫。此症食全不入。无谷可吐。亦是干呕例。津液生于谷气。绝食则津液已枯。又吐出涎沫。则津液遂竭尽无余。所以不能下滋肠胃。粪如羊矢。唯吴茱萸一汤。大辛以开其格。大苦以镇其逆。大甘以培其中。且辛从甘以化阳。苦从甘以化阴。阴阳合而时雨降。顷刻间。有万里沃泽之景象矣。况又佐以人参之大生津液。并以驯诸药之性。宜其为起死之灵丹也。至于停痰瘀血。阻塞胃口。致食入之路滞碍者。为有余之症。诸家之说。不无可采。毋庸修园之再赘也。经又有上气下虫之症。治以骡马尿而未愈者。似可以乌梅丸继之。言不尽意。亦视乎人之善悟而已。

痰饮

水气上逆。得阳煎熬。则稠而成痰。得阴凝聚则稀而为饮。皆以脾肾二经为主。以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也。金匮以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分四饮。后人加留饮。为五饮。不知留饮即痰饮也。唐宋以后名色愈多。而治法愈乱。兹举数方。为扼要之法。

凡痰脉多应于滑。脉沉而弦者。主悬饮内痛。

一痰饮诸方。以二陈汤为通剂。兹加减法。仿金匮之意故取效倍于诸家。

二陈汤。(八十二)久嗽气短。加桂枝一钱五分。白术二钱。此从水道以化气也。或与肾气丸互服。停饮胁痛。加白芥子一钱五分。前胡二钱。

四肢肿。身体疼重。加生黄三钱。防己二钱。

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加木防己三钱。桂枝人参各一钱五分。水煎好。入芒硝八分服。

心下有支饮。其人若眩冒。加泽泻四钱。白术二钱。

咳嗽不已。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以上。俱仿金匮意加减。

火痰。加海粉栝蒌仁黄芩海石。寒痰。加干姜附子。风痰。加制南星天麻竹沥姜汁。

加人参白术。实痰。加旋复花枳实。食痰。加莱菔子。

一实热老痰。变出怪症。不可名状。宜礞石滚痰丸。(六十三)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得转动。宜指迷茯苓丸。(六十四)按痰饮之病最多。胸胁疼。呕逆。神识不清。及手足臂痛。皆是。大抵痰为阳邪。随气所到。其症变幻无常。凡苦辛酸咸及竹沥姜汁童便皂角芒硝之类。随症可加入。亦有虚者宜六君子汤桂苓甘术汤。肾气丸。真武汤。小半夏倍加。茯苓汤等。以扶元气。饮为阴邪。

唯停于心下胁下。为胀为咳为悸为眩冒。及溢于皮肤而为肿。必以桂苓术附。加生姜汁之类。

使离照当空。而群阴力能退避。若以地黄麦冬五味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矣。

咳嗽

咳嗽症。方书最繁。反启人多疑之惑。其实不若虚实二症。实者。外感风寒而发。虚者。

内伤精气而生也。总不离乎水饮。金匮以小青龙汤。加减五方。大有意义。小柴胡汤自注云。咳嗽。去人参。加干姜五味子。人多顺口读过。余于此悟透全书之旨。而得治咳嗽之秘钥。因集溢未详。大为恨事。向着有金匮浅注等十种。言之不厌于复。业斯道者。请鉴予之苦心焉。

实症方

一外感风寒。内挟水饮。必咳嗽不已。兼见头痛发热恶寒等症。若外感重者宜香苏饮加杏仁防风各二钱。半夏干姜各一钱五分。五味子捣扁。细辛各八分。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外感轻者。宜二陈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杏仁前胡。若二症面目浮肿。俱加桑白皮三钱。

葶苈子八分微炒。研末调服。

香苏饮。(三十五)二陈汤。(八十二)一外感风寒。咳嗽颇久。每呛。两胁牵痛发热者。或寒热往来者。宜逍遥散。倍柴胡。加半夏干姜各一钱半。五味子一钱。(四十八)一夏月伤暑。咳嗽自汗。口渴小便赤短。宜六一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各一钱。水煎服。

一秋间伤秋金燥气。皮毛洒淅恶寒。寒已发热。渐生咳嗽。咳嗽不已。渐至泻利。宜泻白散二剂。合为一剂。去粳米。加黄芩阿胶各一钱五分。干姜一钱。五味子细辛各五分。水煎服。此方加减。庸医必骇其杂。能读孙真人书者。方知从五味子汤麦门冬汤二方得来也。(八十六)以上咳嗽。治之失法。多至吐血痨伤。

虚症方

一痨伤之人。土气日虚。不能生金。每至咳嗽。惟补其中土。则百病俱愈。宜六君子汤。加干姜一钱五分。五味子细辛各八分。水煎服。方中虽有人参。久咳肺燥之人。不忌也。(二)一久嗽不已。时见喘促者。是肺肾俱虚。天水不交之症。宜附子理中汤。加茯苓四钱。细辛五味子各八分。阿胶天门冬各三钱。(一百零七)一咳嗽虽为肺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肾。肾具水火。水虚者滋之。宜猪苓汤。服四五剂后。即服六味地黄丸。加蛤蚧麦冬五味。火虚者温之。宜真武汤。去生姜。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四五剂后。即服桂附地黄丸。数方俱以利水为主。若读张景岳书辈必谓补肾不可利水。

求正录中有实漏卮之喻。而不知咳嗽必挟饮邪。标在肺而本在肾。天不连地而连水也。今于水道一利。则上焦之水饮。亦必下行。源流俱清。咳嗽自愈。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但得三焦气化。水道通决。则云行雨施。乾坤有一番新景象矣。

一经云。肺恶寒。又云。形寒饮冷则伤肺。仲景不用人参。以参之性微寒也。然此为新病而言。若久嗽之人。肺必干燥。且以多咳而牵引诸火而刑金。人参又为要药。如病在金脏者。宜清燥救肺汤。如病在水脏者。宜琼玉膏。

一实症不可妄用虚症诸方。恐留邪为患也。而虚症。定不可废实症诸方。以咳嗽必有所以致

喘促

喘者。气上冲而不得倚息也。有内外实虚四症。宜与痰饮咳嗽参看。外则不离乎风寒。

内则不离乎水饮。实则为肺胀。虚则为肾虚。宜分别治之。

脉宜浮滑。忌短涩。

一外感风寒。及伤暑伤燥。方治详于咳嗽门。不赘。

一水饮之病。小青龙汤为第一方。若支饮内痛。亦可暂用十枣汤。如因支饮满而气闭。

气闭则呼吸不能自如。宜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今人畏不敢用多。致因循误事。

一咳而上气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脉浮大者。用麻黄三钱。生石膏四钱。半夏二钱。

甘草一钱。生姜一钱五分。大枣二枚。水二杯半。先煮麻黄去沫。入诸药。煮八分服。日二服即愈。名越脾加半夏汤。或咳嗽甚而烦躁者。小青龙。加生石膏四钱。

一肾虚气喘。方治详于咳嗽门。不赘。

一黑锡丹。为气喘必用之药。宜预制之以备急。

一喘症。起于七情气逆者。宜四磨饮。起于痰喘胀满者。宜苏子降气汤。二方为喘症之良方。

四磨饮。(二十九)苏子降气汤。(二十七)一圣济总录云。枸杞汤治气短。方用枸杞四钱。姜枣水煎服。又云。紫苏汤治卒气短。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九州昔情薄

    九州昔情薄

    在九州大陆上,暂时的安定正在步步走向破灭。三国鼎立的局面下,各路英豪如笋而出,在史书里纷扬夺目。有王侯将相,有侠士白衣,谁能在这一场场较量中脱颖而出?或许,是绣阁的红妆真正笑到最后.......
  • 斗破宅门:王爷深藏妃不露

    斗破宅门:王爷深藏妃不露

    她对他掏心掏肺,整颗心都扑在他身上,却被人踩成八瓣丢进泥里。好不容易成为他的妃,却被冤枉被陷害,最终落得声誉尽毁,孤零零吊死柴房的下场。一朝穿越,女强人化身炮灰王妃,江灵歌淡定的将那颗支离破碎的心拼起来,换成了一颗钻石的。那些害她的,欺她的,她一个个十倍百倍的还回去,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天道好轮回。炮灰王妃翻身做了主,原本对她弃之不顾的男人却突然变了态度,天天追在她身后跪求复合。江灵歌:“王爷,你养你的小老婆,我找我的糙汉子,今后男欢女爱,各不相干!”夜王震怒,将其抗走吃干抹净。“怎么,本王满足不了你吗?”
  • 修天道

    修天道

    上一世背负着一身的荣耀,却在踏入仙门的最后一步身陨。他的名字叫战凡,这个名字寓意着战胜平凡,成为不凡。他确实很不凡,但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归寂于平凡!他带着前世的记忆转世了。今世的他是那么的不起眼,样貌平平,是在一片嘲笑声中出生的,与同龄人比起来,他显得是那么的可有可无。他的名字还是叫战凡,这是因为他的母亲希望他可以平平凡凡的过完一辈子。但是,他这一辈子还能平凡的了吗?
  • 沧桑天灵

    沧桑天灵

    这不是一个沧桑的世界,只是为了追求达到天灵境界,但是人们历时几千年都没有人达到这传奇的境界;大千世界都为这"天灵的境界痴狂……这个世界注定充满机遇,也充满了未知。来自另一世界的两人将改变这个世界!灵者,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分灵士、灵尊、灵宗、灵圣和灵宇五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先天、后天和巅峰三个阶段。荣华富贵,这个世界依然腐朽,未来……【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丑妃倾国

    丑妃倾国

    她的一生,只是他的一句话,让她哭、让她笑,让她爱、让她恨。面貌丑陋,把深爱的人埋藏在心底,甘心做他背后的女人。最终,只是他的棋子。当她恢复美貌,所有人都垂涎他的美色,包括曾经的他,现在的王。当她成功复仇,那个高高在上的王,死在她的怀里,却逗逼的说了一句,亲,不要动不动就黑化……
  • INSTRUMENTS OF REDUCTION

    INSTRUMENTS OF REDUC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胜青春的敌人

    战胜青春的敌人

    本书意在关怀青少年的成长,对如何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建议,并以大量事实和青少年研究专家的观点、权威机构的调查为佐证,列举了一些正面的名人成功的事例和他们的至理名言。
  • 总裁有旨:老婆大人要抱抱

    总裁有旨:老婆大人要抱抱

    “大总裁,你节操掉了,麻烦捡一下!”某女半露香肩,望着眼前这位一脸愤怒的说道。“夫人,节操这个东西呢,是给外人看的,对内人,我只要节操的一半就可以了。”某腹黑男坏笑一声,说完这话将某女推倒,此处省略一千八百字。“总裁大人不好了,夫人要出墙!”“给我把墙扒了!”苏言蕊欲哭无泪,看着一片废墟。“妈妈,要不咱们还是别和爸爸较劲了,你道行不够啊!”小包子摇头晃脑的说着,看着自己老妈这眼神里分明充满嫌弃。“老婆,这下家里没墙了,要不你爬树?”某人腹黑的说了一句之后,再次出现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盗墓

    盗墓

    老一辈;山门纸人张、医门西洋李、命门知命刘、卜门卜算杨和相门墓相陈。在那个吃人的社会里,老五门的覆灭,又解开了新一辈玄学五门盗墓的旋钮。命运,不可揣测,不可掌握。
  • 娑婆路

    娑婆路

    天界神秘的老者到底是谁?奇幻的轮回石又是什么?为何陆风反复天界徘徊了九次,却又每次都失去了以前的记忆?无尽的杀戮,难道真的能达到修行的终点?一切尽娑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