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73300000022

第22章 夷坚甲志卷第二十十二事

木先生

汪致道叔詹徽州歙人。绍兴十八年。以司农少卿总领湖北财赋。尝赴大将田师中宴集。最后至。漕使鄂守先在。与田奕棋。道人木先生者。亦坐于旁。见汪揖曰。久别健否。汪愕曰。相与昧平生。何言久别。道人曰。公已为贵人。忘之耶。独不记宣州道店谈牛奇章事乎。汪矍然起谢。道人去。汪谓诸客曰。崇宁五年初登第。得宣州教授。以冬月单车之官。投宿小村邸。唯有一室。一秀才已先居之。日甚暮。大雨不可前。不得已推户径入。曰。值暮至此。与公同此室可乎。秀才方踞火坐。顾曰。唯唯。良久忽言曰。公曾读唐书否。某愠曰。某虽寡学。宁鄙陋至是。又笑曰。记得牛僧孺传否。某不答。秀才曰。吾言无他。公乃僧孺后身。前生为武昌节度使。缘未尽。今生当再往。异时官禄多在彼土矣。某异其语。疑为相师。问其姓字。徐对曰。公知有雍孝闻者乎。吾是也。自崇宁之初。殿廷驳放。浪迹山林。偶有所遇尔。扣之不肯言。终夕相对。论文而已。至晓而去。不复再见。适睹道人之貌。盖雍君也。风采与四十年前不少异。真得道者也。坐客莫不惊叹。汪再漕湖北。又守鄂州。为总领。累年皆在武昌。木生名广莫。往来汉沔间。见人唯谈文墨。殊不及他事。无有知其为异人者。沈道原浚亦识之云。政和中。以道士入说法。徽宗谓其得林灵素之半。故以木为姓。汪说。

灵芝寺

绍兴十二年。唐信道廷对毕。馆于西湖灵芝寺。时已五月。二仆纳凉湖边。呼声甚急。唐往视之。二仆共挽一僧。云。僧走欲赴水。一足已溺。呼之不肯回。力挽其衣。犹不能制。遂与归室中。寺之人云。顷寇犯临安。两僧死于湖。今其鬼耳。问溺者所见。曰、两僧来告。孤山设浴甚盛。邀同舟以行。一足已登。而为人掣其后。故不得去。心殊恨恨也。坐少定。复发笥取新衣着之。并易履袜。若有导之者。径趋水滨。数僧急尾救之。既还。诋救者曰。我适游处甚佳。尔辈何见疾。必强我归。我终一去耳。主僧遣三人护之于室。而扃其外。唐所寓舍与之邻。惟以苇席为限。闻为鬼所凭。作诗云云。唐唯记其一句曰。日日移床下风。盖窃东坡语也。唐诮之曰。汝生为出家子。视形骸如土木。虽不幸死。当超然脱去。乃甘留恋为游魂滞魄。真可羞也。答曰。吾非为厉者。欲度此僧。故与之俱。且何预尔事。唐曰。吾视人垂死而不救可乎。且汝既不能自脱。又枉以非命害一人。何益于汝。空令湖中增一鬼耳。相往复至夜半。鬼益怒。叱曰。只尔亦非了生死者。唐嘻笑应之曰。我当死即死。必无幽滞。终不効汝加非理于生人。鬼似悟唐说。不复有语。久之。僧始昏睡。迨晓问之。乃会稽人。主僧令送归其家。唐后见之于鉴湖鹫台寺。云只忆初赴水时事。余皆不知也。

王壁魁荐

王炳文壁明州人。靖康元年。赴淮南试于楚州。寓龙兴寺。寺大门内有人题曰。东壁之光。下照斗牛。今年王壁当魁荐。问诸僧及阍者。皆不知何人所书。是岁王果为解头。三事皆唐信道说。

太山府君

孙点、字与之郑州人。温靖公固诸孙也建炎四年。知泉州晋江县。居官以廉介自持。是岁七月。叛将杨勍。自江西轶犯郡境。点出御寇。归而疽发于背。主簿入卧内省之。胥吏数人在旁点顾户外曰。何人持书来。皆莫见。少焉点举手左右。口中嗫嚅。为发书疾读之状。主簿问何书。曰。檄召点为太山府君。顾吏曰。此有石倪及徐楷二人乎。吏曰。有石教授者。居别村。无徐楷。但有涂楷解元耳。点曰。何用措大为。诸吏怪其语不伦。无敢问。后三日卒。石倪者、字德初。方待次乡里。绍兴三年。以官期未至。诣临安。欲有所易。得疾于抱剑邸中。以七月中死。涂楷。字正甫。时为州学谕。同舍生每戏之曰。君往太山。他日朋友游岱。藉君为地也。楷闻倪死。颇不乐。从天宁寺长(下缺一叶)意主仓庾之出入。首录置狱中。数日掠死。其家乞收葬。不许。裸其尸验之。邵惧。每问即承。如是十月许。凡眉之吏民。连系者数百。而死者且十辈。提点刑狱缙云周彦约绾知其冤。亟自嘉州亲诣狱疏决。邵乃得出。阅实其罪无有也。但得其以酒馈游客。及用官纸札过数等事。方具狱。杨生即死。狱吏数人继亡。明年命下。邵坐贬三官。归犍为之西山。其秋眉山士人史君正燕处。人邀迎出门。从者百余。皆绣衫花帽。驭卒鞚大马。甚神骏。上马绝驰。目不容启。到一甲第。朱门三重洞开。马从中以入。史欲趋至客次。驭者不可径造厅事。坐上绯绿人数十。皆揖史居东向。辞曰。身是布衣。安得对尊客如此。其一人曰。今日之事公为政。何必辞之。前白曰。帝召公治邓安民狱。今未也。俟公登科毕。即奉迎矣。史不获已就坐。欠伸而寤。不为家人言。密书之。又明年。史赴廷试。过荆南。时吴君适帅荆。得疾。亲见鬼物往来其前。避正堂不敢居。无几而死。史调官还。至夔峡小疾。语同舟者曰。吾当死。君今报吾家。令取去秋所书者观之。可知也。是夕果卒。又二年。所谓贵客者。暴亡于成都驿舍。又明年十一月。邵见安民露首持文书来白曰。安民冤已得伸。阴狱已具。须公来证之。公无罪也。指牍尾请书名。已而复进曰。有名无押字。不可用。邵又花书之。始去。邵知不免。盛具延亲宾乐饮。逾六日。正食间。觉肠中微痛。却去医药。具衣冠待尽。中夜卒。成都人周时字行可说。邵守眉日。行可为青神令。

邓安民狱缺

内文缺

盐官孝妇

绍兴二十九年闰六月。盐官县雷震。先雷数日。上管场亭户顾德谦妻张氏。梦神人以宿生事责之曰。明当死雷斧下。觉而大恐。流泪悲噎。姑问之。不以实对。姑怒曰。以我尝贷汝某物未偿故耶。何至是。张始言之。姑殊不信。明日暴风起。天斗暗。张知必死。易服出屋外桑下立。默自念震死既不可免。姑老矣。柰惊怖何。俄雷电晦冥。空中有人呼张氏曰。汝实当死。以适一念起孝。天赦汝。又曰。汝归益为善。以此下缺

曹氏入冥

靳师益。济州人。父守中。官至尚书郎。绍兴二十九年。靳为余杭主簿。妻曹氏。以六月病卒。已敛经夕。一足忽屈伸。靳惊视之。面衣沾湿有泣涕处。靳号恸曰。得无以后事未办乎。他何所欲言。拊其体渐温。已而叹曰。我欲钱用。靳命焚纸镪数束。曰。未也。又焚之如初。久而稍苏。掖之起坐。流泪滂言曰。先姑唤耳。忆病昏之际。二妇人来云。恭人请。即俱出门。肩舆去甚速。至官府。户内列四曹。只记其一。曰南步军司。方裴回无所之。遇阿舅生时所使老兵。遮拜曰。何得至此。以姑命对。即引入。两庑间皆系囚。呻吟之声相属。升自东阶。舅金冠绛袍。若今王者。与紫衣白衣人鼎足议事。且置酒。闻舅语云。三官更代。有无未了事件。顷之送二客还。吾自屏间趋出拜。舅骇曰。谁呼汝来。亦以姑对。舅与俱入。姑冠帔坐堂上。若神祠夫人。侍儿持雉扇环立甚众。舅责曰。渠家儿女多。何得招致。姑曰。以乏钱故也。吾又趋拜。且问需钱何用。姑曰。吾长女以妒杀婢媵。久絷幽狱。狱吏邀贿。无所从得。不获已从汝求之。又曰。于汝为吾转轮藏。已尽用了。更为诵梁武忏。救吾女。少时舅促归。命询肩舆者食。曰已食。遂遣吾出。相戒曰。勿泄此事。恐不利于汝。送至车上。从者十余人。皆黄衣金甲。其行如飞。既到家。黄衣求金。凡两焚钱始去。自此疾愈。然才旬日复死。人谓其漏言不免云。

断妒龙狱

郭三雅妻陆氏。秀州海盐人。平时端靖有志操。绍兴二十八年六月十五日。呼其子昭戒之曰。吾数日后当死。切无即敛。丁宁数四。昭忧之。亦未敢尽信。及期无疾而逝。心犹微温。奄奄有出入息。十日复生。曰。姑苏某龙王嬖一妾。遭夫人妒忌。以棰死。鞫讯天狱。累年不能决。上帝命我诘其情。一问而得之。奏牍已上。信宿当就刑。是时必暴风雨。至七月五日。平江大风驾潮。漂溺数百里。田庐皆被其害。三事窦思永说。

义夫节妇

建炎四年五月。叛卒杨勍寇南剑州。道出小当村。掠一民妇。欲与乱。妇人毅然誓死不受污。遂遇害。弃尸道旁。贼退。人为收瘗之。尸所枕藉处。迹宛然不灭。每雨则干。晴则湿。往来者咸叹异焉。或削去之。随即复见。覆以他土。则迹愈明。至今犹存。又有顺昌县军校范旺者。当范汝为乱时。邑中群盗余胜等。亦窃发。土军陈望。素喜祸。欲举寨应之。旺叱众曰。吾等父母妻子。皆取活于国。今力不能讨贼。更助为虐。岂不惭见天地。凶党忿其语切。亟杀之。一子曰佛胜。年二十。以勇闻。贼诈以父命召之。至则俱死。妻马氏。闻夫子皆死。哭于道。贼胁污之。不从。磔于木。节解之。后数月贼平。旺死处砖上。隐隐留尸迹。不少翳。邑人相与揭其砖。聚而祠之。已又图象于城隍。绍兴六年。建安人吴逵。通判州事。以其事闻。诏赠承信郎。许立庙。顺昌丞苏灏领役。梦旺具簪笏进谒。具谢董督之意。且曰。初被害时。为凶徒剔去左目。引苏视之。又别有一旺僵尸在地。着短布白衫。复指庙之东南隅。曰。遗迹犹在是。已寓意于邑令矣。幸公念之。苏明日入庙中。问旺死时状。皆曰然。而莫有知其剜目者。东南隅则砖祠故处也。于是访得五砖纳诸庙。县令黄亮闻之。以语妻蔡氏。蔡惊曰。昨夕亦梦紫衣人谒君于廷。君揖之。升厅及阶。逊谢而去。其姓名则范旺也。岂丞所谓寓意者乎。旺一卒以忠死。妇人以节死。没而不朽。渠不信云。

葵山大蛇

王履道左丞。葬于泉州之葵山。去城四十余里。山多蛇。墓人张元者。养羊十余头。往往为所吞噬。元操刈镰出迹捕。正见大蛇擒一羊。蟠束数匝。先啮肤吮血已。乃喷毒其中。羊渐缩小。软若无骨。始吞之。元旁立伺隙。奋刃而前。蛇昂其首。高五尺许。摇舌鼓怒。为搏人之势。元投以刃。刃坠。元奔归。呼其子。别携刀往。蛇犹在故处未去。迎刺之。断首而死。尾有两歧。利如钩。秤其肉。重六十斤。背皮至阔一尺五寸。守冢僧曰。此特其小者耳。一窟于山者。身粗若瓮。每出时。大木皆振动云。

融州异蛇

马扩子充。谪融州。居天宁寺。营厕于竹间。尝持矛奏溷。闻若有叱之者。周视之。则无人焉。复闻再叱声。乃一蛇在屋角。开口吐舌。头如斗大。马摏之以矛。刃入于栋。亟出唤仆共视。蛇已死。但不见其体。注目寻索。仅如细绳。缠榱桷数十匝。取以视邦人。虽戴白之老。亦无有识其为何等蛇者。

一足妇人

绍兴十七年。泉州有妇人。货药于市。二女童随之。凡数日。好事者窃迹其所止。乃入封崇寺之僧堂。堂空无人。独三女者共处。旁人夜夜闻捣药声。旦则复出。初未尝见其寝食处也。他日。寺僧密窥之。乃皆一足。失声叹咤。妇人如已闻之。明日不复见。三事王嘉叟说。

夷坚乙志

夷坚乙志序

夷坚初志成。士大夫或传之。今镂板于闽于蜀于婺于临安。盖家有其书。人以予好奇尚异也。每得一说。或千里寄声。于是五年间。又得卷帙多寡与前编等。乃以乙志名之。凡甲乙二书。合为六百事。天下之怪怪奇奇。尽萃于是矣。夫齐谐之志怪。庄周之谈天。虚无幻茫。不可致诘。逮干宝之搜神。奇章公之玄怪。谷神子之博异。河东之记。宣室之志。稽神之录。皆不能无寓言于其间。若予是书。远不过一甲子。耳目相接。皆表表有据依者。谓予不信。其往见乌有先生而问之。干道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番阳洪迈景卢叙。八年夏五月。以会稽本别刻于赣。去五事。易二事。其它亦颇有改定处。淳熙七年七月又刻于建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名剑荒颜

    名剑荒颜

    他是一个剑术奇才,她是一个倾世妖女。他嫉恶如仇,她刁蛮任性。他是名门正派的天才弟子,她是父母双亡的邪门歪道。是剑斩妖魔?还是自甘堕落?迦珞纵有名剑在手,却斩不断恩怨情仇。红颜错许,知己难酬,他们之间的纠葛又将带来什么样的危机和冒险?注定的六界浩劫,该如何化解?
  • 乱世狂贼

    乱世狂贼

    乱世,就是容易出事。
  • 《三世情:不离不弃》

    《三世情:不离不弃》

    三世如梦,华丽的转身,触见一世的恋情,高贵的他初遇古怪的她,心动还是可笑?杀手的使命,使他成为一个如冰般寒冷的人,他的冷漠会否因为她的单纯而融化?闹剧上演,他的俊美迷倒了万千少女,唯有她……
  • 明月逐人来

    明月逐人来

    林新叶喜欢陈泽然笑起来的样子,这么多年以后,她只要想起他来,便是他在海边冲着她唱歌时大笑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样子,阳光从头顶倾泻而下,他整个人都明亮极了。如今,暗恋七年阔别三年的大学同学陈泽然突然回国,林新叶平淡的生活是否就此开始掀起波澜?这是一个关于暗恋、爱情、梦想以及友情的故事。
  • 风云大唐之伪修仙

    风云大唐之伪修仙

    进京赶考的学子叶舟因行程意外受阻错过了约定到达的时间导致自己的名额被人顶替。悲愤落魄的他慌乱地游走在江边。意外地拜得名师,从此踏上修仙之路。谁知道修炼多年之后他却得知自己这样下去根本无法成仙,而且还回不了头。
  • 心影不离

    心影不离

    豪门神秘背景的傲三少,拥有不可认知的神秘身份,左边身份丶地位,右边少年们如痴如醉的未婚妻,他们会摩擦出什么火花呢?
  • 御剑行穹窿

    御剑行穹窿

    他自幼孤苦伶仃,没能得到亲情关怀他一手执剑,行遍天下,只为寻觅至亲无尽岁月,隐蔽真情,只为感悟真谛万千妖瞳敬服一人,苍茫之威从此为仙希望朋友们多多捧捧场,喜欢的可以点个推荐,点击点击,收藏一下,谢谢兄弟朋友了
  •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如果有一天这部电话响了,就表示我已经死了,你要立刻逃命。竭尽所能地逃,我的小焦糖,千万不要停下脚步……”特蕾莎,墨西哥小镇的平凡少女,她生在罂粟之地,却落得莲花之姿;18岁,一扇车窗摇下,她结识首任毒枭男友;22岁,一通电话铃响,她踏上亡命天涯之路;25岁,她在监狱度过生日;30岁,她掌控全球毒枭命脉,被称为“南方女王”;33岁,她当选“西班牙最优雅女性”;……如今,江湖上已不见她的踪影,只剩下她的传说……
  • 我的歪想女王

    我的歪想女王

    "女仆,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荣耀一族!当史上最具破坏力的女仆遭遇蛮横的恶魔少爷,会碰撞出怎样激动人心的命运交响曲? 被称为宇宙无敌超级笨女仆的林筱瑞,在第111次被辞退后决定洗心革面,立志成为闻名世界的歪想女王!可她的新主人竟然是狂妄自大、脾气暴躁的剑道世家少主安圣琊,而且两人一见面就吵得不可开交并被安家扫地出门!一个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笨女仆,一个是蛮横霸道又身无分文的恶少爷,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网游之五行缺萌

    网游之五行缺萌

    杜萌是一个死板、僵硬、没有生活情调的人,回溯古今,她觉得可能自己这一辈子,就只有两种时候萌过;一是父母唤自己小名的时候;二是当她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号,在路边把草垛子当怪打,旁边有一个背着剑的道士从她身边走过,看见她的名字,忽然大喊一声——呔!我见你五行缺萌,不如拜我为师可好![附近][我不萌]:然后她用小木剑往他脚背上刺了一剑的时候。后来那个道士真的成了她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