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71800000011

第11章

小蓟饮 治下焦蕴热,溺血、血淋。

生地 小蓟 滑石 甘草 蒲黄 当归 山栀 通草 藕节(各等分)淡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寸,水煎。此方加琥珀末五分更效。

肠风便血方当归 生地 白术(炒。各一钱) 地榆 秦艽 防风 柴胡 枳壳 槐花(炒。各七分) 升麻 黄芩(酒炒。

各六分)水煎。

三黄饮 治血痢,兼治酒毒便血。

黄连(一钱) 黄柏 黄芩 白芍 枳壳 苍术 浓朴 陈皮(各七分) 甘草(五分) 木香(三分)水煎。

经验良方 余便血诸药不效,此方一服效,二服永不发。济人无不效者,儿分三剂用。

当归(五钱) 川芎(三钱) 白芍(二钱,酒炒) 淮地(五钱) 白芷(一钱) 祁艾(二钱,醋炒) 阿胶(五钱,蛤粉炒) 茅草根(三钱,捣) 侧柏叶(三钱,矾水浸一宿,炒黄)合一大剂,水三碗,煎二碗。频频顿温服。

三黄苦参丸 治症同前。

黄连(姜汁炒) 黄柏(酒炒) 黄芩(酒炒) 槐花(炒) 荆芥 苦参(酒炒) 甘草(各一两)为末,蜜丸。白滚汤下,米汤亦可。

槐花散 治如前症。

槐花(炒) 柏叶(矾水炒) 荆芥 枳壳(麸炒)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下。

苦参饮苦参(三钱,酒炒) 甘草(五钱)水煎。露一宿,空心热服。

槐角丸 治症同前。

黄柏(一两) 槐角 白芷 熟地黄(各五钱)为末,糊丸。米汤下。

得效方 治便血,并痔疮脏毒,下血。

柿饼(十个,五个烧存性) 槐花(一两,炒) 乌梅(一两,饭上蒸熟)乌梅捣烂为丸,白滚汤下。

单方 柿饼(烧灰存性,柿饼煎汤下,一钱效)。

脏连丸 治一切便血。

黄连(一斤为末)用猪脏头粗,将连末装入,两头扎紧,煮熟捣丸,随意不拘引服、止血三奇方石榴皮(为末) 粪前下血,茄枝煎汤服一钱。

五倍子(为末) 粪后下血,艾叶煎汤服一钱。

茄蒂(烧灰为末) 粪中下血,米汤调服一钱。

疟疾论

经云∶夏伤于暑,秋必 疟。疟,犹言凌虐也。其名有五∶曰瘅、曰寒、曰湿、曰牝、曰牡。证候虽各不同,皆由外受六淫之气,内为七情所伤,寒气客于腠里,痰饮积于胸膈。其症∶呵欠厥冷,口渴心烦,面色青黄,身体拘急,振振而寒,翕翕而热。又曰∶风寒暑湿,邪从外来;饮食起居,邪由内作。盖暑邪与正气相搏,阴阳交争,互相胜负。邪并于阳则热;邪并于阴则寒。阳胜则热多;阴胜则寒多;阴阳更盛、更虚则热大作。阴阳相离,故得汗而解。卫气昼行阳,夜行阴,得阳而外出,故发于日;荣血夜行阴,昼行阳,得阴而内搏,故发于暮。古云∶一日一发,所感日近,为易治。二日、三日一发,所感日深,为难治,未可据也。二三日一发,而反易治者,一日一发,用药难于治者。大法∶弦数则热,弦迟则寒∶风以散之,寒以温之;痰以涤之,食以消之。视症胗脉,随经取之。婴儿未食生冷,未冒暑热,而疟者何也?因乳母抱持,解脱衣裳,不避风寒,邪入腠里,因而成疟。又有食积,日晡潮热,似疟非疟,当从消导。

宜细辨之。

截疟丹 治一切疟疾,日久不愈,用此截之。

上号黄丹(不拘多少,炒紫色)端午用独蒜煨熟,捣烂为丸,桐子大。大人七丸,小儿五丸,三丸,柳枝、桃枝煎汤,露一宿,空心服。忌妇人、鸡、犬见之。合药亦忌。

碧霞丹 治如前症。

东方甲乙木,巴豆肉 南方丙丁火,官桂 中央戊己土,硫黄 西方庚辛金,白矾 北方壬癸水,青黛(俱各研细)各等分,五月初一日,各用纸包,按方位供于神前,端午日,用五家粽尖,捣为丸,桐子大。每用一丸,绵裹塞耳内或鼻亦可,男左女右用之。

修合并用药,俱忌鸡、犬、妇人。

柴平汤 治疟如神,百发百中。

小柴胡(一钱五分) 半夏(八分) 人参(七分) 黄芩(一钱,酒炒) 甘草(五分) 苍术(一钱二分) 浓朴(七分,姜汁炒) 陈皮(八分)生姜五片,枣一枚,水煎,预期先服。初疟,加紫苏、干葛;食积,加神曲、枳实;痰甚,加枳壳、贝母;久不止,加常山、知母,午前发者,加白术、茯苓;午后发者,加当归、川芎。忌腥荤,只吃稀粥,使胃气清也,否则无效矣。

柴苓汤 治疟热多寒少,兼治热泻。

柴胡(一钱二分) 人参 半夏 黄芩 甘草(各五分)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各一钱)生姜三片,水煎。久不止,加常山、知母、槟榔;口渴,加乌梅、干葛。

青脾饮 治一切疟疾。

白术 茯苓 青皮 半夏 草果 柴胡 黄芩 甘草(各等分)生姜三片,水煎。

养胃汤 治疟,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温中快胃。

苍术(一钱) 浓朴 半夏 霍香 草果(五分) 人参 茯苓 陈皮 槟榔(各七分) 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神授千金汤 治一切疟,无不神效。

陈皮(一钱) 茯苓(八分) 常山(酒煮) 半夏(各六分) 草果(半分) 甘草 槟榔(各五分)生姜五片,水一钟,煎五分,露一宿,鸡鸣面东服,渣再煎服。

八宝饮 治疟如神。

青皮 陈皮 常山(酒煮) 草果 槟榔 浓朴 蝉蜕 甘草(各等分)水酒各半煎,露一宿,空心服。

常山饮 治症如前。

知母 贝母 半夏 茯苓 甘草 人参 常山 浓朴(各等分) 草果(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露一宿服。忌妇人、鸡、犬。

鬼哭饮 截一切久疟。

知母 贝母 槟榔 常山(酒炒。各等分)水煎,露一宿,空心服。

鬼见愁 治乳儿患疟,无计可施,此方神应。

代赭石(用丁头者五粒,火 ,醋淬七次,乳细) 朱砂(好者,五分) 砒霜(豆大)上三味,湿纸七重包裹,慢火内煨,至纸干为度;取出,地上出火毒,入脑、麝各一分,金箔五片,同乳为末。每用二三分,于发日早晨,麻油一滴,调抹鼻尖即止。

符法治诸疟 于发日不得梳头、洗面、嗽口,日出时用之。

疟疾论

用新笔醮朱砂,书上第一字于净纸上,写九个剪切,贴两手心、两足心、两颊、并前后心九处;然后吃饮食,如未效,次日书第二字即住。鲜有书及第三字者。

贴眉心膏 治疟如神。修合用时,并忌妇人、鸡、犬。

半夏(五钱) 滑石(五钱) 白芨(三钱) 巴豆(二钱) 砒霜(一钱)端午日,薄糊为丸,绿豆大。昼发夜贴,夜发昼贴。

灸法 大椎中第一节骨尽处(小儿三壮) 第三骨尽处亦效。

积热论

积热之症非一,有实热,有虚热。实热之候∶实则脉实,眼赤,惊搐,面红唇赤,心烦口渴,二便秘涩,腹中疼痛,胸胁胀满,嗳气吞酸,肌肉消烁,饮食不能为肌肤;虚热之候∶虚则脉虚,饮食不进,微声短气,恶闻人声,大便溏泻,完谷不化,小便清利,肚腹虚膨。得病之源,或为风寒暑湿所乘;或为饮食生冷所伤;或内有积聚;或外受惊恐;或肥甘油腻过度;或浓衣温暖过节。积热者,内有所积郁而不泄,日久乃发。其发也,或浑身壮热,经月不退;或寒热往来,似疟非疟;或日晡潮热,发作有时。失而不治,久久发不已,余邪不退,久热成疳,则不可救矣。调治之法∶风寒和解之;暑热清散之;饮食消导之;生冷温散之;积聚 鳖,视虚实而下之;跌扑惊恐,安神散惊而治之。肥甘,药须寒苦;温热,治以清凉。察虚实而补泻之。

脱甲散 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目昏沉,夹惊夹食,烦躁口渴,无汗自汗,或积滞停于胸膈,肚腹胀满,日夜壮热及伤风伤暑,惊痫客忤,一切疳热并效。

柴胡 当归 龙胆草 知母 茯苓(各一钱) 川芎 甘草(各五分)葱白三茎,水煎热服。秘结加大黄;欲汗加麻黄。

柴胡饮子 治骨蒸疳热,五心烦热,日晡潮热,口干无味,烦渴胸满,面红痰盛,小便黄赤,食减神昏。

柴胡 人参 当归 黄芩 赤芍(各一钱) 枯梗 半夏 甘草(各五分) 五味(三分) 大黄生姜三片,乌梅一个,水煎服。大黄视虚实加减。

当归防风饮 谨按此方用大黄泻阳明之湿热,从大肠出;用滑石泻三焦之火,从小便出;黄芩凉膈;柴胡解肌;防风清头目;人参、甘草以补中气;当归、芍药以补血泻心肝之阳,补脾胃之阴,而无辛香燥热之谬,真乃治风湿燥火虚热之良剂。非圣于医者,不足语此。及伤寒时疫,汗下后余热不退神效。

当归 柴胡 黄芩 芍药 人参 防风 滑石 大黄 甘草(各等分)生姜三片,水煎,视症加减用。

犀角饮 治小儿骨蒸潮热,盗汗肌瘦。

柴胡 知母 犀角(镑) 胡黄连 地骨皮 鳖甲(酥炙。各等分) 大黄(加倍,用酒制)桃柳枝各一钱,水煎服。

生犀饮子 日晡潮热,骨蒸肌瘦,颊赤唇干,五心烦热,夜多盗汗。

大黄 鳖甲 麦冬 黄 秦艽 犀角 人参 桑皮 茯苓 柴胡 地骨皮 赤芍 枳壳 知母(各等分)青篙五穗,水煎。痰甚去黄 ,加贝母、半夏。

灵犀饮 治骨蒸潮热,咳嗽盗汗,口渴心烦,面黄肌瘦。

犀角 秦艽 羌活 甘草 柴胡 地骨皮 桔梗 胡黄连 茯苓(各等分)乌梅一个,竹叶十片,水煎。

鳖甲散 治症同前。

鳖甲(酥炙) 地骨皮 秦艽 柴胡 枳壳 知母 当归(各等分)桃柳枝各三寸,乌梅一个,水煎。

骨皮散 治虚热,及伤寒汗后余热不退。

人参 知母 柴胡 地骨皮 甘草 茯苓 半夏 黄芩生姜三片,水煎。

秦艽饮子 治惊热。本方加蝉蜕 秦艽梨浆饮 治荣卫俱热,日晡潮热,瘅疟独热。

柴胡 前胡 黄芩 人参 秦艽 甘草 薄荷(少) 生地(各等分) 青蒿(五穗)水煎入藕汁、梨汁各半杯服。

羚羊角汤 治一切惊热。

羚羊角(镑) 蝉蜕(去土) 茯神 柴胡 麦冬(各一钱) 地骨皮 黄芩(各七分) 甘草(五分)姜三片,竹叶十片,水煎。

甘露饮子 胃热口臭,不思饮食,齿龈肿痛,唇口生疮,眼赤目肿,不俱痧痘后余毒未尽,热不退。

枇杷叶 麦冬 枳壳 生地 熟地 茵陈 天冬 石斛 寒水石 黄芩 甘草(各等分)灯心二十寸,水煎,徐徐服。

栀子仁汤 汗下后余热不退。

山栀 赤芍 大青 知母 升麻 黄芩 石膏 柴胡 杏仁 甘草生姜一片,豆豉三十粒,水煎。

导赤汤 心热上窜,烦躁闷乱,脐下胀满,小便淋沥。

生地 麦冬 木通 黄芩 甘草泻心汤 本方加黄连,去黄芩、赤茯,灯心二十寸引。

泻肝汤 治肝经实热。

当归 川芎 山栀 龙胆草 羌活 防风(各等分) 大黄(视症加多少,酒煨)竹叶十片,水煎。

泻白散 治肺实热。

桑皮 地骨皮 甘草灯心二十寸,水煎。

泻黄散 治脾胃实热,口臭咽干。

石膏 山栀 防风 藿香 甘草水煎。

泻肾丸 治婴童肾经火盛,阴硬不软。

黄柏(一两,盐水炒) 知母(五钱,盐水炒) 生地(五钱)为末,蜜丸。盥汤下,灯心汤亦可。

四物二连汤 治童子骨蒸,妇人产痨。

胡黄连 黄连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各等分)水煎服或为末,作丸服亦妙。

同类推荐
  • 晓望华清宫

    晓望华清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uilty River

    The Guilty Ri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reopagitica

    Areopagitic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读画闲评

    读画闲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幻居画学简明

    梦幻居画学简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伊索寓言(下)

    伊索寓言(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终成现在流传的故事形式。从该作品的内容来看,其时间跨度很大,内容多是来自民间的传说。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所反映的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及其智慧。
  • 小山羊染发

    小山羊染发

    《小山羊染发》所选的数百则寓占,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寓言童话创作的精品力作。这些寓言或长或短,或动物故事,或植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题材丰富多彩。《小山羊染发》每一篇都凝聚着作者对事物对社会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是知识、阅历以及人生体验的集中反映。适合各年龄层次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是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令青少年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体悟社会人生的有效途径和桥梁。
  • 暗物质之超能世界

    暗物质之超能世界

    在地球纪年2000年左右,一个神秘少年无意间闯进神秘猴子梁,发现野人和远古穴居人的山洞。其中山洞里有很多奇异的符号,像星空密码,像星系轨迹,岑格拉少年一步步解开神秘猴子梁的秘密,竟然真的找到暗物质,进入到时空折叠的世界,相遇咿啊拉瑶。两个人在地球上,在遥远的赫咿拉星上,在远古,在未来打开了无数的奇异世界。他们竟然闯入了赫咿拉星特权人掌控的星际密码世界,改写和创造了新的星际密码。一个12岁的少年,意外闯进神秘的猴子梁,发现地下隐藏着通往奇异世界的未知环境。少年岑格拉一步步地揭开神秘猴子梁地下几万米的隐秘世界。喜欢这本小说的读者可以进这个qq群:283469099
  • 全职祖师

    全职祖师

    杨昊回到了九万九千年前。这时的腾飞星球,精元修炼只有千年历史,没有增加修炼速度的丹药,没有保护家园的大型阵法,也没有发现人类属性之分,更没有细致的职业划分、职业武技、功法。此时的炼器水平,还处在蛮荒时代,没有灵翼,没有贴身内铠,甚至连一个通讯器,都要做出人类的大贡献才能得到……这个时侯,精元文明才刚刚萌芽,无数的战士还在荆棘遍布的道路上艰难爬行、摸索着。——他自人类末日时代而来,助人类走向时代巅峰。
  • 大叔,抱一抱

    大叔,抱一抱

    一次无意的交集,她成了他捧在手心中的小公主。他宠她、让她,任她如何胡作非为都无所谓。可她夏晴要的不是这个。她说:“古默我不要当你妹妹,既然你给不了我爱情,就放我离开。天高海阔,我总能忘了你!”他说:“女人,事到如今还想天高海阔忘了我?门都没有。”
  • 暗恋不是沉默

    暗恋不是沉默

    那一年,命运遇到了那个暗恋的人。沉默,是一种守护,可是,暗恋的波涛汹涌只有自己知道。痛吗?或许不觉得吧,多年以后,它还是值得回味的,即使现在,我身边有了最爱的人,也有了自己最希望的家庭。
  • 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史

    本书讲述了我国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曲等各个方面的艺术成就。
  • 穿越蚂蚁女侠

    穿越蚂蚁女侠

    他是谁为什么我要嫁给他,我的宝贝们,我爱你们
  • 悍铭骑

    悍铭骑

    边塞猛士裴云,受尽马贼欺辱!他挎起长刀,杀马贼,扫土匪,竟成为名将。从此开始了新的征程,战匈奴,血染长刀,马踏西域!裴云看着远处乌压压的匈奴,身下的战马扬起前蹄,裴云长刀指天:“冲啊,杀他个片甲不留!”
  • 任光禄竹溪记

    任光禄竹溪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