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6300000022

第22章 犹如泪珠射来颤抖的光明(4)

余易木是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人,也是个人主义意义上的浪漫主义者。自由是浪漫主义的灵魂。余易木珍惜自己的自由,“当时青海省文联决定调余易木当专业作家,他坚辞不肯,认为一旦成为作协体制内的人,写遵命文学,就不自由了”。这种热爱自由的精神,这种捍卫自由的执着,显然含着超越了利害计较的浪漫主义激情。他坚信浪漫主义是一种美好的情怀,没有这种情怀,生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同时,在他看来,浪漫主义不可能纳入时代和集体的框架之内,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意愿和行为,正像他在中篇小说《精神病患者或老光棍》所说的那样:“实际上,没有浪漫主义的时代,只有浪漫主义的人。正是生活在现实主义时代的浪漫主义的人和人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倾向,构成了人类不朽的春天的强大的生命力。”浪漫主义的人具有高于现实的生活诉求,不满足于庸庸碌碌的生活,不屈服于压抑性的生活原则,因此,常常会突破现实生活的僵硬形式,做出一些不合常情常理,但却符合高尚的道德原则的事情。例如,江明为了解救被诬为“右派”的朋友马文豹,他竟然写信给“毛主席”,而且相信“他老人家会理解的”。马文豹极力劝阻他:

“江明,我的老朋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对我的友谊,但你无论如何不能这样做,我求求你,求求你——”

“问题不在于友谊,而在于真理。”

“我明白,江明,可是——”

“我并不认为,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江明坚定地说,“退一步说,即便有什么后果,我也不怕。我,一个共产党员,为了真理,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说完,他推开马文豹——马文豹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袖。

“我求求你,江明!”马文豹带着哭腔说,“我的一生已经毁了。你批判我,揭发我,怎么都可以,但你一定不能这样做,一定不能……万一做了,江明,再后悔,就晚了……”

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江明的行为,无疑是幼稚的,甚至近乎“精神病患者”的疯狂,但是,从浪漫主义的角度看,却是高尚的,值得尊敬的,因为,它已经超越了对一己利害得失的关心,表现出追求真理的无法遏抑的热情和勇气。

事实上,小说《精神病患者或老光棍》的主题,固然在揭示极“左”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求真精神的压制,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扭曲和伤害,同时,也是在“反右”的背景下,探讨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在探讨应该如何在极端“现实主义”的时代守护“浪漫主义”的精神。像托尔斯泰的《克莱采奏鸣曲》一样,这部小说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伦理性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只过“现实主义”的生活?如果没有最起码的“浪漫主义”,那么是否还有真正的爱情?

罗曼·罗兰说自己的时代不缺乏“好会计”,但缺乏“好诗人”;对余易木来说,他所生活的时代,不缺乏现实主义者,但缺乏浪漫主义者。“现实主义倾向”在对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的广度与深度”,引起了余易木的警惕和思考。在他看来,一切现实主义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被新的现实所取代,都会被人们忘记,只有浪漫主义是常新的:“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往往只是那些生活在当时的浪漫主义的人和当时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倾向。”在他看来,没有浪漫主义,就没有真正的爱情。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余易木笔下的人物,都不曾失去过对于爱情的浪漫主义的态度。《春雪》中的相爱的人虽然被时代的风暴“将鸳鸯打在两下里”,但是,他们心中的爱情之火并没有熄灭,对爱的记忆和怀念仍然折磨着他们的心。而《初恋的回声》中的人物则在爱情生活上,表现出了纯粹的浪漫主义精神,——超越了对自我利益和物质利益的盘算,赋予爱情一种高尚的利他精神:“什么是杨芸理想中的爱情?——文学作品就是她的蓝本。大凡做过艺术家之梦的人,都不免沾染浪漫主义倾向。客观地说,杨芸梦想的既不是漂亮,也不是地位,更不是金钱与舒适。她梦想的究竟是什么?她本人也不完全清楚,然而,我们确信,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一定心中有数。杨芸愿意献身,而且渴望献身,但这仅仅是为了他,而不是为了那些乱投帖子的芸芸众生!”理想的爱情,就是充满诗意的心灵体验,是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美好感受。

然而,在一个天天唱着浪漫主义高调,其实却一点都不浪漫主义的时代,真正的浪漫主义者是要付出代价的。在残酷的斗争中,江明也被“拗弯了”,他的母亲也因为收到了儿子被定为“右派”的加急电报,而脑溢血病故。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被斗了167个小时,写了128页的检查。被发配到青海以后,在屈辱和饥饿的折磨中,他渐渐地成了“精神病患者”。

真正的浪漫主义是温柔的,也是尖锐的;是抒情的,也是反讽的;它会温柔地抒情,也会尖锐地反讽。像抒情一样,反讽性也是浪漫主义叙事非常重要品质。在余易木的小说中,浪漫主义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面,是关于爱情的诗意的抒情化叙事,一方面,是关于现实的尖锐的反讽性叙事。在《春雪》中,关于夜晚时分满天飞雪的描写,就寄寓着作者的反讽性态度,而充满悲剧感的抒情性,与充满批判力量的反讽性,到小说结尾的时候,则同时达到了高潮:

我注视着她的背影。

她很慢很慢地走了几步,忽然狂奔起来。在这一瞬间,我仿佛模糊地听到了窒息的哭声。

我一动也不动地站着。透过重重雪帘,我注视着她那逐渐远去的背影,直至消隐在黑夜中。

我回过身来,心里一片空虚。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刚才走过的脚印,几乎都认不出来。但生活道路上的足迹却并不那么容易湮灭。我掸了掸外衣上的积雪,把衣服裹得更紧些。天那么冷,跟冬天全无区别。我倒抽了一口冷气,想起了雪莱的名言:“冬天来了,春日怎能遥远?”——可是,春天里为什么还有这样料峭的冬天呢?

小说中人物发出的“天问”,半个世纪之后,仍然余音缭绕,袅袅不绝。虽然,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场又一场“极左”的“运动”,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是,留在人们心上的伤口,愈合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从那一道道的伤口里,我们看见了这样的后果:人们对世界的信任感,被瓦解了;人们热爱并追求真理的信念,被颠覆了;人们的亲密关系和真诚的交往态度,被破坏了;人们想象并创造幸福生活的乐观精神和内在热情,被扑灭了。

在《精神病患者或老光棍》中,备受屈辱的江明则直接喊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抗议:“……我这辈子太不愉快了!我要生个儿子!派个代表去!去过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生活!”在现实中,人们吃不饱肚子,天天挨饿受罪,但是,江明发现,在电影里,人们都过得很幸福、很满足:“吃饭难,但在银幕上却很容易。譬如,粮票。没有粮票,吃得成饭吗?——吃不成。前年冬天,有粮票,没有证明,照样吃不成。可是,请问你在哪部电影里看见过粮票?噢,天地良心,中国艺术家的想象力确实不同凡响!……”在长篇小说《荒谬的故事》中,他试图解剖中国的专制主义文化如何从家庭,一直蔓延到社会生活领域,试图揭示“文革”发生的文化根源。邓老太太做为一家之主,颟顸而独断,总是通过各种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意孤行地主宰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生活。她喜欢借用时代流行的话语和手段来操控家人。她也搞“忆苦思甜”,“做为家庭的独裁者,她像所有独裁者一样,处处不忘提醒儿孙们她所建立的功勋,她所赐予的恩泽。”她极力阻止孙女邓菡嫁给相爱的人,从而破坏了她的幸福。邓菡最后终于意识到,“这个家庭的独裁者,也像许多文明的独裁者一样,并不是不希望她的子民幸福,而是希望她的子民以她所许可的方式幸福。”邓老太太完全不理解幸福的真谛,恰在于它不可能是给予的,更不是强加的;她不知道,在没有自由的地方,是不会有真正的幸福的,因为,幸福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它的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欢畅的自由感。

余易木关于“文革”的叙事轻盈而又沉重、浪漫而又深刻。在小说反讽的深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真理的求索,通过这种深刻的思考,他为自己的充满启蒙意识的反讽叙事,奠定了稳定的精神基础。在许多问题的思考上,他所达到的高度,所表现出的深刻,是许多当代作家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例如,他发现“文化大革命是人的兽性的大发作,而兽性大发作恰恰是历史上所有跪着造反的本色”。例如,对“文革”造反派动辄诬人为“叛徒”,他以瞿秋白为例,阐释了这样一个无疑更符合现代性伦理的观点:“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政治信念,能否算叛徒呢?依我看,不是,因为政治信仰自由是人天赋的自由权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一个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唯一的限制是:不宜妨害他人之自由为终点,具体地说,当一个人自愿地放弃自己原有的政治信仰的时候,只要不给他人——同志、组识等——造成损害,就没有理由称作叛徒。所谓‘自愿’,无非是指不是出于别人胁迫、追求私利等等原因。”他的这些思想,与英国思想家约翰·穆勒在《论自由》中表达的自由观高度契合:“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一部分才必须要对社会负责。在仅仅关涉他自己的那一部分,他的独立性照理来说就是绝对的。对于他自己,对于其身体和心灵,个人就是最高主权者。”“文革”悲剧发生的全部思想根源,就在于人们完全不知道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价值,就在于权力毫无边界、毫无限制地侵入个人的生活领域,按照一种疯狂的想象和理念来“组织生活”,从而造成了普遍的人道灾难和严重的社会悲剧。

拜伦在《希伯莱乐曲》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呵,失眠的太阳,忧郁的星,∕犹如泪珠,你射来颤抖的光明。”余易木无疑是喜欢这样的诗句的。中篇小说《精神病患者或老光棍》中的人物江明,在经历了“反右”苦难的炼狱之后,在1964年12月20日的日记中,倾诉着自己对珊玲的矛盾心情,“生活已经使人们失去了爱的勇气”,他说服自己,也说服珊玲,选择分手,因为,现实生活的惊涛骇浪,随时都有可能将爱情的孤舟打翻。他用理智来安慰自己,但是,这安慰,“犹如忧郁的星星从幽暗的天穹深处射来的一线颤抖的光明——它清晰,却遥远;灿烂,但多么寒冷。”余易木的小说,有着与拜伦的诗歌同样的意境。在他的叙事里,有泪水苦涩的滋味,有星星无边的忧郁,但也有太阳的温暖和光明。在颤抖的光明里,我们感受到了余易木的细腻与敏感,也感受到了他的力量与深沉。我们有理由相信,从他的作品里照射出来的光芒,将在穿越漫长的时间隧道之后,把苦难岁月的生活信息,传递给我们的渴望了解历史真相的子孙后代。

2012年4月18日,北京平西府

同类推荐
  • 年月诗集 时光链环

    年月诗集 时光链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穿堂风

    穿堂风

    在《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中,作者雪松以与大地精神往还的纯朴心灵,阅读大地上的事物,感悟大地的内蕴,发现大地上鲜活的生存细节,并依此抒发、延展自己富有诗性的激情、感动和思考。作品情感沉郁,语言富有张力,篇幅短小而存宽厚的精神容量。此前,作者已出版诗集、书法集六种,《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
  • 大山水

    大山水

    《大山水》是作者在该领域数年闭关之后的爆发之作,为《大地三部曲》之一,它是作者在这一创作领域中从文体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点数了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这些雄山峻脉与四围堪称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复杂水系的生生关系,尤其着墨于山与水、水与人的关系;呈现了神山圣水流变对人文积变的绝对影响,最终收笔于日复恶化的水环境的忧思。
  • 曹雪芹访谈录

    曹雪芹访谈录

    电视连续剧《手机》里,费墨有过论断:曹雪芹要是活过来,肯定拿大耳光抽所谓的红学家。台词很有趣,的确是,从某种角度看,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但作者构思得更妙,曹雪芹还魂了,不但抽不了红学家,还得被红学家们集体驱逐。书中有段很经典,“红学大师”对想出全本《红楼梦》的曹雪芹喊道:“在我们百多年的耕耘中,《红楼梦》已经成了文学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作品,还有哪部作品能形成一个所谓的学派?一部完整的《红楼梦》重要吗?一部完整的《红楼梦》会比现在的《红楼梦》伟大吗?残缺状态下是不是更加理想,对你还是对我们?
  • 相思树上合欢枝

    相思树上合欢枝

    本书对李商隐诗中的《十五泣春风》、《同是将军客》、《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留得枯荷听雨声》、《柳枝五首寄伤怀》等进行了赏析。
热门推荐
  • 我的绝色女教官

    我的绝色女教官

    我们滴祖国是花园,花园里滴花朵真鲜艳!一代兵王吴良逍遥都市,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成为美女大明星的男闺蜜,傲娇女总裁的守护神,校花村花夜店一枝花的知心哥哥,有人不服?等会儿,我给警花妹妹打个电话……直到花园里突然多了一朵霸王花……“我要嫁给你!”女教官霸气十足。吴良果断摇头:“我不喜欢在下面!”
  • IDOL成长计划

    IDOL成长计划

    今晚的夜空还是以往的漂亮只是星星变少了是否我也是这样失去了太多太多只剩下空壳.我不是也不想装脆弱.我没说不代表我不会痛.我是IDOL但我只不过是一个看似强大实际却无比卑微的IDOL.我要生存下来抱着所剩无几的阳光和生命.我是IDOL我想为自己拼出一条路但命终不由己.我是IDOL我一定会生存下来只当是为了自己.“林珍娜和裴秀智两个的颜值和实力都十分拔尖。李居丽和朴素妍嘛…挺不错的。至于朴孝率和郑琳荷,我觉得郑琳荷Rap实力更好。朴孝率的性格……”说道朴孝率的时候许部长摇了摇头。“或许吧。那新女团的新成员就先加入林珍娜,裴秀智,李居丽,朴素妍和郑琳荷。之后再把人深度的筛选一次。”
  • 复仇公主的冷血计划

    复仇公主的冷血计划

    【双结局已出】红色曼珠沙华的花语:鲜红如血,悲壮凄美的象征,代表死亡。花色炽烈好似毒药,无法消解的仇恨。白色曼陀罗华的花语:洁白如雪,优美纯洁的象征,代表思念。花形如张开的手掌,指向天堂的祈祷。“我说过,我要变的强大。”“现在的我已经不同往日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难道不是么。”“你们就会像我推翻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死去。”“这场游戏我才是主宰,你放心,我一定会让这场游戏变得精彩绝伦。”天使?恶魔?似梦是真,似真如梦,复仇从现在开始。
  • 平民王妃:皇叔请留步

    平民王妃:皇叔请留步

    握了一手烂牌的秦萧翻身了,出身不高被夺嫡女之位,挡了财路便杀了她爹娘?什么家族前途与我何干?欠了我的命全族陪葬吧!“萧萧好厉害!”秦萧:“殿下说笑了,你该叫我婶婶才是。”“婶婶,来吃掉我吧……”“唔,思考一下,这么活色生香的太子究竟是蒸了吃,烤了吃,还是直接吃呢?”这是一个女人从贫民窟重回家族夺权,扳倒狠毒伯母,助皇子夺天下,被太子猛追的……故事。可惜啊……虽然你用天下为聘,依旧只能叫我一声婶婶!
  • 巴纳比·拉奇

    巴纳比·拉奇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 天书—

    天书—

    洪荒2756年,神州天灾不休,人间哀鸿遍野,百姓颠沛流离,十室九空,无不绝望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目睹如此惨状,洪荒正道领袖五族神帝蚩心痛不已,遂决定亲自率领金木水火土五族族人一十八位绝顶天才高手,东战沧海,西摄蛮荒,南伏大泽,北震诸夷,务必一举斩杀降伏为祸作乱的上古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战役历时七年,前三战有惊无险,均是一战成功,唯有最后一战降服神兽玄武时,却是天崩地裂异象突生,此战后,五族神帝蚩与五族一十八位绝顶天才高手居然全部下落不明、音信全无,从此人间蒸发······
  • 宅门百花杀

    宅门百花杀

    入宫门深似海,好不容易出了宫门,才发现将门水更深。与人斗,与天斗,最终与他斗,母亡父弃,夫去儿殁,亲情、爱情、友情,从来一无所有,从来无所畏惧。抢夫婿、夺江山,乱世情仇,孰胜孰灭?她不择手段,蓦然回首,却撞上他温柔的眼眸。午夜梦回,他眉目含情,谆谆嘱咐:“世间有我,再不孤单。”一朝城破,他居高临下,决绝无限:“蛇蝎妇人,怎可为妻!”她低眸浅笑,恣肆欢愉:“除了我,你的妻子莫想活过三日。”
  • 光暗传说:混血萝莉限量版

    光暗传说:混血萝莉限量版

    她是神族与魔族的混血儿,她的身上隐藏着巨大的魔法能量。从小被当做“废物”,过着连女仆都不如的生活。当初天真烂漫的混血萝莉的完美蜕变,当昔日的战友化为不共戴天的敌对双方,魔族与神族的生死交锋,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谁迷乱了谁的眸!
  • 霸世仙皇

    霸世仙皇

    九五至尊,谓之为“皇”;仙界至尊,则为“仙皇”。穿越而来的秦风,因不喜拘束,性格张扬被师门算计,临死之时,却突然发现自己竟还有一次重生之机,一个个奇诡世界出现缓缓出现在他面前。鬼神?妖魔?是通向永生,亦或是死亡?再度重生……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一个霸道传奇的仙皇之旅就此开启。
  • 寻仙门

    寻仙门

    “何为修仙?”“不为俗世所扰,追寻永生之道。”“如不能免其扰,又当如何?”“我若最强,何人能扰我?”这是一个人族、妖族、灵族三族并立的世界!这是一个在妖族长大的人族少年一步步登顶成为强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