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3100000018

第18章 心灵 需要信仰

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心灵多种多样。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不同的。每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心灵也是千差万别的。

兴奋和沮丧、浮躁和沉稳、坚定和迷惘、欢乐和悲伤,这些都无时无刻不缠绕在我们的心头。

这种差别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干扰着我们的行为,甚至掌控着我们的生活乃至人生,相互交织,此消彼长。

自己的情绪,统治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什么才是掌控我们心灵的钥匙呢?

毫无疑问,是信仰。

有一个记者,近年来集中采访了一些因贪腐而获罪的死刑犯。他把对那些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采访记录整理出来,并且公之于众。我看后颇为感慨,许久无法平复自己的情绪。

我不是为这些人从天上到地下的巨大落差而惋惜,也不是为他们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愚蠢而感叹。我只是为他们在那最后生死关头不约而同说出的一句话而感到强烈的震撼。

“所有的一切,都源于我们自身对信仰的丧失!”

这些人,显然是灵魂的丢失者。用自己垂死的声音来呼唤灵魂,这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的最后一件事。

虽然可悲,但发人深省。

信仰 是一种力量

心灵的世界,有时很大,阳光灿烂;有时又很小,阴暗猥琐。

如果,你要获得一个像蓝天一样辽阔和洁净的心灵,那么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信仰。

人有动物的本能,又有高度的社会属性。所以,在生存、安全、繁衍后代的需求之上,人又有了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这就是心灵对信仰的需求。

没有这个需求,你的心灵就只能在动物的本能上徘徊、挣扎。

个人如此,组织亦然。

大家应该记得,90年前,在那个国土沦丧、民不聊生和腥风血雨的年代,一个新生的只有50多人的组织——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坦率地讲,当时这个组织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的力量都十分薄弱,不仅无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比,就是同国民党和其他一些政党相比,也相差甚远。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力量微弱的新兴组织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华民族头上长达百年的三座大山。

人们不禁发问: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她?为什么那么多仁人志士,在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下,义无反顾地追随着她?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组织有自己的信仰。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理解夏明翰在就义前写下的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才能够理解方志敏所坚守的“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才能够理解柔弱的江姐在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面前,坚定而平静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信仰,会使平凡变成伟大。

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殉国后,日军迫切想看看这血肉之躯到底有什么能量,使他能够在零下42度的寒冬里,竟然坚持了这么多时日。然而,当他们对杨将军进行解剖后,吃惊地发现:将军的胃中只有尚未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一粒粮食也没有。

此情此景,使主刀的医师惊恐地手指痉挛,手术刀在四周惊异的眼神中坠地!

面对这一切,残忍凶暴的日本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不得不恭恭敬敬地低下自己的头颅。他们把将军的遗体用棺椁盛殓,并在将军殉难处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信仰,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他的敌人也会为之折服。

法国作家雨果说:“信仰是人生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没有信仰的人,就是什么都不信的人。一个什么都不信的人,就只有相信自己感官上的欲望了。于是,做什么都不再需要规矩,不再需要负责任,不再需要畏惧。

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

多年前,由于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一名“大款”。刚开始接触,感觉这个人很豪爽、很仗义。不仅在酒桌上大口喝酒、大碗吃肉,而且在下面对别人也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无论是什么事,只要有人开口,他都会说:“行,没问题!”

后来,再一接触,感觉这人说话有点大。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叫不靠谱。有时牛皮吹得让听的人浑身都发颤。

有一次,正好我在场。有人对他讲:“孩子要出国,能借我点钱吗?”他听到后,毫不犹豫回答道:“这还算个事呀!你把我的卡拿去,直接到银行取美元吧,小意思!”那个向他借钱的人千恩万谢地走了。

后来,我又见到了这个人,一提起这件事,他竟咬牙切齿地对我说:“那小子是个骗子!他卡里别说是美元,就连人民币都没有。他给我的是一张空卡!”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弄不懂。

再后来,我们接触少了。但又听到了许多关于他的事,说他不仅牛皮吹得大,而且胆子也大。

一次,竟然把一张发票上的金额从五位数改成了七位数。结果,被纪委隔离审查了。

最后,虽然砸锅卖铁把窟窿给补上了,但凡是以前同他有瓜葛的人,从此都对他避而远之。

他的朋友,连同他身上原有的“豪气”统统不见了。他在原来的工作圈、同事圈、朋友圈中突然消失了。

他辞职了。

十几年后,我又一次遇到他。发现他脖子上竟然戴了一条坠有十字架的项链,很是诧异。便好奇地问道:“信基督啦?”

“啊!心里闷得慌,戴上这个踏实。”他回答道。

“你以前可是天不怕、地不怕呀!”我感慨地继续说。

他没有接我的话茬,两眼茫然地看着我。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感觉到,他的内心充满着惆怅。

信仰,是心灵的支撑。他现在是有这个支撑,还是没有这个支撑呢?

我不得而知。

此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但我心里时常会想起他,想起那个在我心中模模糊糊的身影。

没有信仰,就没有力量。他今后的路在哪里呢?

禅 是一种信仰

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是浴佛节。对佛教徒而言,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佛教节日。

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

据《佛陀本生传》载:佛陀诞生时,“于四方各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是佛家的所谓十方,显示日后普渡众生的志愿。于是,上享天女散花,天使奏乐,且有九龙喷泉,为太子沐浴。

浴佛节的仪式,就是由此而来。

其实,正如今天人们对释迦牟尼的生日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样,这个传说被后人加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全世界仍有无数人在这一天会对其顶礼膜拜。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有个朋友,他的妻子就是佛陀的忠实信徒。开始时,两个人是分开吃饭。这不仅因为他吃荤,还因为,他吃饭后的味道,她都受不了。

有时,他不小心用了一下她的锅,她会用洗衣粉把锅洗个底朝天。后来的事态就发展得不可收拾了,妻子干脆搬到了庙里去住。再后来,她把家里凡是值钱的东西都打包卖了,所得的钱全都捐给了庙里的住持。

结果就不言自明了,一起生活了近四十年的伴侣只好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了。

这是一个悲剧,也是个特例。但这样的结果,我想也是佛祖始料未及的。

因为,当初佛陀艰苦修行了六年,又在菩提树下发下“不获佛道,不起此座”的誓言,目的就是要寻找一条让众生摆脱苦难的道路。可现在的结果却是他的信徒妻离子散,苦不堪言,这应该是他所不愿看到的。

应该说,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许多人并不信。但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信仰,我们每个人都难逃它的影响。

1997年2月,一位朋友送我一本书,书名叫《一日一禅》,读了一遍没有读懂。尤其是那位朋友在书的扉页上题的那一句话:“懂禅需要阅历和体验,行禅需要深层次的悟性和勇气”,更让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当时,总的感觉是:禅,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斗转星移,弹指一挥。今天突然感到,其实,禅就在我们身边。

禅,是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是念那刹之间的顿悟,而且这种顿悟要“外不挂相,内不动心”。一刹那有多快,应该是眨一下眼睛的速度。那么,念那刹到底有多快,还没有人讲过,但我觉得至少比一刹那还要快许多倍。

在这么短的瞬间里,要产生觉悟,确实是常人达不到的境界。况且还要做到“外不挂相,内不动心”,这就难上加难了。

其中的第一句话倒好理解。当人们发生争执的时候,人群中叫得最凶的人,反倒是没什么可怕的,而对其中默默无语,冷眼相看的人,则要分外小心。因为,他很可能不是哲学大师,就是武林高手。

而对第二句话的理解,就难以言表了。老和尚背妇女过河,过去就放下了,没事人一样。而旁边的小和尚却久久不能入睡,他的心里就是放不下老和尚背的那个妇女。这个故事,就是对“内不动心”的最好诠释。

所以说,禅是一种境界,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境界,是一个人所独有的境界。

因此有人讲,真禅不可说,就是这个道理。看山是山,或看山不是山,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动态的,每个人的思想境界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想说,也是说不清楚的。

禅,是一种方法。

言思维修是它的基本原则,听着有点玄乎,其实,禅就是思维冥想。基本内涵就是要通过冥想寻找生命的本源,进而达到大彻大悟。

当然,这种苦思冥想是漫长的。

有人在山洞里面壁十年,才有所得。更有人修了一辈子,也未有建树。所以,才出现了断臂向佛、燃指修禅这样的极端案例。这些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做到。他们是通过加深自己的痛苦来加速自己思维冥想进程的。

这也许说明,人们只有在极端痛楚中的思考,才能产生真正的灵感。

在封建王朝中,如有人要越级告状,很可能要先上滚板、跪钉床,才能得到受理。从这个角度上讲,也许还是有点道理的。假如没有天大的冤情,是没有人敢去碰这些涉法涉诉的案子的。

希腊有个阿陀山,山上保留着一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修道院。

这是个国中国,身在希腊,却直接受国外东正教的管理。山上是清一色的男儿身,从小就被抱上山,一辈子不能下山。

这里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没有货币,最重要的是没有女人,也绝对不准许任何女性踏进山门半步。

千百年来,无数人、特别是无数好奇的女士想尽办法,要走进这座面临地中海的最神秘的地方,但都无功而返。因为,凡是进山者都要经过一道严格的检查,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安检了。

因为,检查的对象是生殖器。

虽然,东正教和禅宗之间的区别到底有哪些许多人并不知晓,但其中以苦修来换得“正果”的相似之路,还实实在在地让我们感慨不已。

禅,来源于印度的梵文,是音译。又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的。

仅从字面上看,它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前者目标是在天上,后者目标则是在地上。尤其是其中要通过“思维修”和“静虑”来获得正确见解的方法,简直就是我们认识论中两个重要阶段的“翻版”。

儒家学派没有讲过“禅”这个字,但他们讲的“吾日三省吾身”和“见贤思齐”,就是东方的“禅”。

禅,是一种信仰。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佛教那么多派别,而唯独禅宗在中国备受青睐,源远流长。

南北朝时,有个叫竺道生的人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中国禅宗创始人慧能也讲过:“佛向心头坐,莫向心外求。”这两个人讲的是一个道理,就是禅宗不是别的,而是自我修行。通过自我修行,达到明心见性,这显然与我们儒家文化中的修身养性有着深度的契合。

这就是中国式的禅,中国式的信仰。

作为追求,它告诉你该怎样去感悟这个世界;作为方法,它告诉你用什么去实现这种感悟。或许,它可能会被误读,但每一个走进这种信仰里的人,至少在走进的过程中会找到一种安宁。

在信仰中,你会找到自己。

密林中行走 是一种禅

我们的心灵,就像在一个密林中四处奔走的一群人,有时看不见尽头,有时辨不清方向。

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在这里,没有权势、经验、外力等外在因素相助,也没有人会告诉你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大家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迈开自己的双腿走。

起初都有同样的经历,那就是跌跌撞撞,反反复复,甚至走了一大圈又绕回了起点。

但是不久,你就会发现,人与人的差距开始拉开,有的人渐渐轻松自如,能快能慢,成了领路人或领跑者;有的人渐渐落伍,体力不支,终于被抛在了后面。

走在前面的人,一定是有觉察力的人。

密林是可怕的,充满了未知的危险。鲜花和毒草相伴,风雨与虎豹同行。在这里能生存下去的,不是最强大的,而是最能够适应的。能够适应的前提,是要有敏锐的觉察力。

对危险一无所知的人,或者抱有削足适履思维定势的人,是永远也走不出这片林子的。只有善于发现风险,能够躲避风险,渴了能找到山泉,饿了会摘到野果,孤独了可以同鸟儿对话,寂寞了可以嗅到花香的人,才能够成为这个密林的主人。

走在前面的人,一定是有觉醒力的人。

面对现实,坦然相对;既来之,则安之;不怕挫折,不惧困难,不畏失败。他们关注和看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他们心中,只要整个过程努力了,结果自有天意。

这是一种好心态,好心态必然会有好结果。

也正因如此,即使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他们也还会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伟大与平凡,至此泾渭分明。

走在前面的人,一定是有觉悟力的人。

觉悟是方向和意志。历史上,曾有同一个老师教的两个学生,一个成了后人敬仰的孙膑,一个成了万代唾骂的庞涓。千秋功罪都源于此。

至于同一天出生的人,更是千差万别。甚至同一个娘肚子里钻出来的同胞,性格相差悬殊、命运各奔东西的,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问题也出在觉悟力上。

从小就听过“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如果没有坚定的方向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同样,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也不可能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更不可能有“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了。

在密林中行走,就是一种禅。

没有人顾得上去真正关注你,走与不走,怎么走,往什么方向走,全靠你自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所以,你必须要有坚定的方向和意志。走得对与错、快与慢,全靠你自己的判断力。生死一瞬间的活报剧,随时都可以现场直播。

所以,你必须要独立思考,而不能盲从。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或困惑,即使迷了路,掉进了猎人的陷阱里,你也只能仰望星空,自己来领悟与自救,重新找到方向和出路。

自己相信自己,这才是禅的真正要义。

这个要义,不仅成全了一代又一代密林中的领路人或领跑者,也给后面的即将进入密林的人巨大的启示:你是否对身边的危险有所觉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你是否对自己的困惑能够觉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会在痛苦中煎熬;你是否对自己要去哪里、去干什么,有清晰的觉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会半途而废,甚至葬身林海。

觉察、觉醒、觉悟,这就是对禅的信仰。

这就是信仰中的禅。

它既是人思想境界的升华,又是人修身养性的方法;它既可以是佛祖手中的莲花,又可以是你心中永恒向往的圣地。

只要你一息尚存,就必须要在生活的密林中行走。这时的禅,就是你不可缺少的罗盘。

信仰,将是你心中永恒的力量。

禅,就是你这种信仰能够青春常在的源泉。

同类推荐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宋词之美

    宋词之美

    本书介绍了宋代22位著名词人的代表词作,主要以爱情为主题。作者通过介绍每个词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爱情、生活、理想抱负等人生主题融汇在一起,向读者多方面地展现每一个词人同时,作者也加入了自身的评论和感悟,并附有诗人小传。
  • 伊索有话说

    伊索有话说

    本书立足《伊索寓言》,畅谈人生智慧,其文笔之精非夸夸其谈者可比,其点题之妙非误人误己者可言。其忠于原著、超越原著,即令伊索活转过来也将叹为观止、缄口不言。顶多背地里嘟囔:“所谈智慧……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然而……”然而青出于蓝胜于蓝!所谓“牵强附会”,可作此解:因为强,所以牵;因为会,所以附!莫迟疑,捧读本书!捧读本书,你将如梦方醒——这不就是我以前想到过的,还没来得及归纳的“我的智慧”吗?对,这是你的智慧!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研究李渔30余年,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
热门推荐
  • 在北大讲平衡之道

    在北大讲平衡之道

    本书是目前为止系统研究“二元对立”的书,你如果在生活中、工作中出现了得与失、爱与恨等类似的问题,而其他书上很难有直接的回答,那么,就不妨在夜深人静时翻翻此书,我们相信您一定能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提醒。
  • 大公子

    大公子

    一把古剑,是否隐藏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一块古玉,是否有着一段两千多年的故事?一条手链,是否能够跨越时空连接两千多年的爱恋?有谁不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为了变强,上官沧冥不惜走上一条通往巅峰之路!
  • 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这本书是以我的亲身经历及我对犹太人的观察为基础写成的,是那些没有实际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无法为你提供的。同时,书中的内容具体且简单易懂。我希望,这本书能为各位读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每个人都可以将它作为一种秘密武器而加以有效利用。这本书中,详细地记录了我所了解到的犹太人在赚钱方面所积累的各种智慧与知识,而这些正植根于他们所具有的坚韧不拔的人生观以及极具现实性的生活方式。
  • 运营身价

    运营身价

    “运营身价”更多的时候是贬义词,但在求职或寻求合作伙伴的时候,适当抬高自己的身价是你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 铁骑洪流

    铁骑洪流

    人魔大战后,天渺大陆迎来短暂平静。好景不长,人族内部权贵站争斗,魔族蠢蠢欲动。乱世再起,大战又将爆发?没落家族杨家唯一子弟杨万又将在这乱世中何去何从?一身战甲为谁披?一腔热血为谁流?
  • CandyTF之恋

    CandyTF之恋

    三个好闺蜜为了梦想拼搏奋斗,组成组合CandyLandy出道,可没想到在大学生活里遇到了TFBOYS,生活还会平静吗······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吸烟、大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有害因素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广泛小气道阻塞、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为特征。本病的病理改变呈进行性发展,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疾病晚期多出现肺动脉高压,进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主角太多系列

    主角太多系列

    这个世界,得到气运主角模板的人很多。有萧炎型主角模板,有方寒型主角模板,有洪易型主角模板……每一个模板主角在张掖的眼里,都是巨大的气运……——作者群,3-3-5-4-6-6-7-0-4想催更的,想要龙套的,想讨论剧情的,想和作者当朋友的,想搞基的,想百合的,都进来吧,全天候等你哦,亲们。
  • 重生之仙命难违

    重生之仙命难违

    她,司掌四季轮回的上神何曾受到如此耻辱,与一凡女争夺心上人,还被心上人屡次误会,后被凡女诬陷身受重创,被剥去元神差点落个魂飞魄散的下场。幸亏涅槃罗盘给予了她第二次机会。这一次!她绝不会轻饶那个贱人!谁料到一眼睁开她竟成天华宗一普通修士,随之一次次救她的黑衣人恍若知晓一切牵引着她走入未知的深渊。他究竟是谁?魔界至尊?还是前世那个对她不屑一顾的心上人?那个对她一往情深的师兄竟是天界的太子?而她一心照顾的弟弟竟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妖界的王?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血焰的伊莉斯

    血焰的伊莉斯

    她自祝福和赞歌中诞生,却在黑暗和杀戮中挣扎。若悲剧在世界诞生之初便已定好,那不如闯入漆黑的未知之途,用尽全力打破这被注定的悲剧。我所坚持的善良,我所拥有的感情,一定要紧紧抓牢,一件也不会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