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3100000011

第11章 人生 不能不讲修炼

修炼,是一个博大而精深的词汇。

它原指传统道家的修道、练气、炼丹等活动。现指为实现某种理想或目标,而进行修养和锻炼的过程。

它至少有修行、性情陶冶、学习锻炼、抵制诱惑等四个方面的含义。如果再翻译为英文的话,其中又多了提炼、训练的意思。

内容之广泛,不能不说为博大,不可不谓其精深。

说它博大,是因为上至白领精英,下至普通百姓,都面临着要不要修炼、怎样修炼的问题。只要你有生活的目标,这件事就绕不过去。而且,修炼的课题也极为广泛,从理论的学习践行,到日常生活的慎独慎行,都可以成为修炼的对象、载体和方法。

修炼无处不在。

说它精深,是因为它每种内涵都有相当的深度。比如:仅就修行而言,道家修行、佛家修行,包括瑜伽的修炼,在理念、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佛门入手不离修定神,道家入手不离修御气,瑜伽入手不离修经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一个原因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修炼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修炼没有尽头。

人生在世,都渴望成功。修炼,就是驶往成功之路的引擎。

“修”是学习和实践,“炼”是体验和感悟。通过“修”才能“炼”,只有“炼”才能实现真正的“修”。

修炼,离我们并不遥远。

学会宽容

众所周知,真正的修炼是性情上的。

古人讲:江河易改,本性难移。修炼,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把这个规矩给破了,即人们通过修炼,来改变或者重塑自己的性格。

比如,计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个本性。这源于远古时期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基因。那时候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如果不计较,遇事讲谦让、讲风格,早就饿死、冻死,被大自然淘汰了。

所以,它是“丛林法则”的产物。

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没有问题了,计较就可能成为人们精神领域的一个负担,一个内心纠结,甚至与人结怨的源头。所以,学会宽容就成了第一项修炼。

一个懂得宽容的人,才会营造出一片祥和友善的天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推崇。宽容了别人,其实也是宽容了自己。有了宽容,你不再为繁杂小事而烦心;有了宽容,你也就不再为自己的缺陷而苦恼,你的生活将会增添许多欢乐和轻松。宽容,是一种优良的品质。

在宽容面前,计较会无地自容。

李广,是西汉名将。他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求胜。

一次,他因寡不敌众,负伤被俘。匈奴人将其卧置于两匹马之间,他佯死不动,途中趁敌不备,一跃而起,连杀数人,夺马返回。

从此,匈奴人对他是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公元前166年,也就是汉文帝十四年,李广因抗击匈奴有功,被任命为中郎。景帝时,又因不断取胜,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继位后,他又被召为中央宫卫尉。

公元前129年,他被任命为骁骑将军。李广可以说是战功卓著,声名显赫,深受朝廷重用,又备受士卒爱戴。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他终身未得任何封爵。究其原因,在性格上,心胸狭窄、不能宽以待人,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他有两件事没处理好。

第一件事的起因很简单。

一天夜里,李广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亭校尉喝醉了,大声呵斥他,不让他过去。李广的随从讲:“这是前任李将军。”

亭尉讲:“现任将军尚且不准通行,何况是前任呢!”说完便扣留了二人。

这件事虽然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李广却一直耿耿于怀。不久,天子召见李广,任命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亭校尉一起赴任。天子不知原委,自然应允。

可怜这个校尉到了李广的军中,就被处斩,至死也没闹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酒后失礼竟丢掉了自己的脑袋,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第二件事的经过也不复杂,但后果很严重。

这是李广最后一次出征匈奴,他的上级是卫青。卫青这次是要拉开决战的架势,活捉单于的。

卫青命令李广从东路夹击单于,自己则从正面出击。李广听到命令后,说:“自己是前将军,理应做先锋。况且本人从少年时代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当面对阵的机会,为什么让我打迂回战呢?”

但卫青心里有数。

因为临行前,天子有话,说李广年老,不可让他单独与单于对招。所以,坚持将令不改。

李广一气之下,不辞而别,率兵进了东路。没想到由于一时性急,竟忘了带上向导,结果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贻误了战机,致使单于逃脱。

事后,卫青派人前去慰问,要了解当时的情况,李广置之不理。随后,卫青派长史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李广站出来大声说道:“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说完,竟然拔剑自刎。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唐代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对此发出的感叹。

性格决定命运。

飞将军没有宽容别人,也就无法宽容自己。这显然是他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无法明白的道理,也是王勃等后世奇才始终没有找到他失败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学会微笑

微笑,是一种态度,一种领悟,一种修行。

微笑,是发自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

把微笑送给善良者,你会得到同样的微笑。这样,一个微笑就变成了两个微笑。

把微笑送给弱者,他会在你的关爱中得到鼓励。这样,你的微笑就变成了一种力量。

把微笑留给自己,则会信心倍增。这样,你的微笑就是一种财富,一种成长。

早年,我和几个伙伴曾在一个水井队当工人,属于那种临时工,是在井场上干最脏、最累的活的那一群体。

每天一下班,大家往各自的床上一倒,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干。一方面是累的,另一方面也是没心情。临时工是暂时的身份,有今天没明天的,大家都摆脱不掉“二等公民”的心理阴影。

这时,一个笑呵呵的面容出现了。

“起来,起来!打会儿牌!”说话的是我们的队长,姓杜。他是个自来熟,和谁只要一搭上话,就亲热得像自家人。

大家碍于面子,只好爬起来,同他摸起了扑克。这是一个年岁同我们父辈差不多的人。“怎么这么大的玩心呀!”我心里犯嘀咕。

第二天,还是这个时候,还是在大家心情沮丧得要命的情况下,杜队长又来了。这次进屋连门都不敲了,人还没进来,爽朗的笑声就到了。

“起来!出去打一会儿球!”这次换花样了。

“队长,我肚子疼,不去啦!”有人小心翼翼地请求道。

“疼个屁!想偷懒呀!”队长伸手就拽。“这不是强人所难嘛!”我边往外走,边自言自语道。

第三天、第四天……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渐渐地,我们发现,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笑呵呵的声音,习惯了被呵斥、被拽起,习惯了玩牌、打球,甚至喝酒。

于是,当有一天,大家下班以后没有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竟然都变得不自在起来。

“几点啦?”有人问。

“你问我,我问谁去?”答者没有好气。那时候手表还不普及,墙上的挂钟也只有队部里才有。

“走!我们自己去打球吧!”一经提议,大家立刻纷纷响应。

人们从床上跃起,兴高采烈地奔向了运动场。这场球,大家玩得大汗淋漓,一直到杜队长气喘吁吁地赶过来参战。他边进场边说:“呵呵,来晚了!家里有点事!”

快乐,已经逐渐改变了大家的心情,所有的自卑、劳累、疲倦一扫而光。

杜队长的形象,在我们心中竟然变得高大起来,厚重得就像一堵墙。

无论是在井场,还是回到宿舍,只要见到他,或者听到他笑呵呵的声音,大家就觉得心里踏实,有了依靠。一旦见不到他或者听不到他爽朗的笑声,我们就会感到心里空落落的。

我们认为他和他的家人一定有许许多多享受不完的喜事和快乐。

直到有一天,我们一群人闹着要去他家里喝酒,一进他的家门,才看到了他笑呵呵的人生里的真实故事。

原来,杜队长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干部,转业时就是正营职。不知什么原因,他这些年却一直在中队级的岗位上工作。对此,很多人为他打抱不平,可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无所谓啦!”

更让人揪心的是,他有一个孩子是小儿麻痹,不能走路,老婆又没有正式工作,身体也不好。

一家人的生活,里里外外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操持。每次他陪我们“玩”后,都要往家赶,做饭、洗衣,啥活都得干。

看到这一切,我们都惊呆了。

“那你为什么还……”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要问明白。

“呵呵,你们这帮臭小子!不收拾你们怎么得了,呵呵!”杜队长挥着手,往外赶我们,不让我们再问了。

他的回答我们当时没听懂,但很快就明白了。

其中,理解最深的就是那“呵呵”的微笑,还有那在微笑中洗尽铅华的心灵。

杜队长的微笑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影响并且改变了我们。

后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一想起这微笑,我就会想起杜队长。就会想:“现在再难,也没有杜队长的那时候难!”

那是一个最有力量的微笑,一个让我们终身受益,也终身难忘的微笑。

学会沉默

沉默,是一种温柔,一种甜甜的爱心,一种东方的冰清玉洁的美丽。它是一种力度,一种坚韧,一种成竹在胸的自信和威仪。

沉默是金。

黄金,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商品之一。把它同沉默相提并论,足见人们对沉默的追捧。

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上,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保持一种沉默,就像黄金一样稀少、可贵。

沉默是难得的。

在处理异常棘手的人际关系时,要想不伤害不该伤害的人,去保持沉默,这是一种智慧,就像黄金一样,可以保值、增值。

沉默是无价的。

在上世纪“文革”十年中,有许多人耐不住寂寞。要么在街头高呼口号,揪这个,斗那个;要么冲进别人家里打、砸、抢、烧;要么整天去写批判别人的文章或者贴大字报。

其实,这些人有时也感觉这样做似乎不妥,但就是沉默不下来。

随大溜心理,从众心理,怕别人讥讽心理,使他们跟着那些真疯了的人,把自己变成了假疯子。

1967年夏天,我和父母在沈阳的一条大街上亲眼目睹了一场“文攻武卫”的场面,吓得当晚直做恶梦。

当时,一派人进攻另一派人扼守的一栋大楼。开始是进攻的人直接往上冲,守楼的人从楼里的窗户中往下扔石块、砖头什么的。

后来,进攻的人将手拖车盖上门板、桌子、被褥等物品制成了“土坦克”,人躲在下面往上冲,楼上的人也用自制的燃烧瓶往下砸。

顿时,前方一片火海。

再后来,进攻的这一派开来了由卡车改装成的“坦克”。车四周焊上了厚厚的钢板,车头装上了一个尖尖的铁甲,车里的人戴着钢盔,手持利刃和其它一些家伙什,气氛一下子紧张得就像快要点燃的火药桶。

这时候,枪响了。先是几声,接着是几十声,一会儿就连成一片。

“武斗”升级了。围观的人们四散逃命。

后来的情况就是听说的了。

那晚死了好几个人。“文革”后,动枪的那些人都受到了追究,其中打死人的那些人还被追究责任判了刑。

至于被打死的那些人,就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了。有人说,他们已被追认了“烈士”。也有人讲,他们被扣上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等等。其实,无论是什么结果,对他们来讲都不重要了。

这就是不安分守己的下场。

相反,那时有很多人是选择沉默的。那时的沉默,有很多种表现方式。

爸爸和同事们的选择是打牌。

他们每天藏在屋子里,把窗帘拉上,玩一种叫作“争上游”的扑克牌游戏。当然,这种沉默的风险性极大,如果被发现,是会被批判的。

当时这叫“逍遥派”,有人甚至酸溜溜地讲,这是“摘桃派”,意思是说广大革命群众都在流血牺牲,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而你们却在这里坐等分享革命胜利果实,是可忍,孰不可忍?

叔叔与同事们的选择,则是写毛笔字。

每天他们都按时去参加“革命”,但不上街,也不喊口号,而是用毛笔写“大字报”。他们的“大字报”和那些攻击别人的大字报不一样,因为大字报上写的是什么,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反正全是“两报一刊”上文章的标题或口号。

他们的目的是练毛笔字。

对这种沉默,有的革命小将也有非议,说他们是“骑墙派”,哪边风硬就往哪边倒,靠不住!

“文革”结束了,他们的毛笔字水平脱颖而出,进入了“书法家”行列。

在这里,沉默变成了一种成熟。

学会淡泊

淡泊,不是消极。而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情正视生活中的功名利禄、兴衰荣辱。

只有淡泊的人,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分清自己的得失,善待自己和他人。

生命里真正美丽的事物,来自于一种坦然的态度,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平静。

从前,有个巴格达商人。

一天晚上,他独自一人走在静寂无人的山路上。忽然,耳边传来一个神秘的声音:“请你弯下腰来,捡起路边的石子,明天早上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商人虽然对此十分疑惑,不相信路边的石子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但出于好奇,他还是弯下了腰,捡起了几枚石子,放进自己的衣袋,然后,继续赶路。

第二天,当太阳照在商人的脸上时,他才忽然想起自己衣袋里的石子。便不经意地掏出了一枚,一看便惊呆了,原来那不是石子,而是一颗钻石!

商人立刻去掏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发现竟然是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

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哈!自己发财了!这么多宝石,可以卖多少钱啊!

然而转念间,商人又沮丧起来。

他开始后悔自己昨晚没有多捡几枚石子,多捡几枚,就会得到更多的宝石!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笨呢?商人开始无休止地谴责自己,懊恼、不安和悔恨随即袭满全身,他在痛苦和绝望中疯了。

于是,在此之前所有的快乐瞬间都不见了,他将一生与痛苦相伴。

显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故事里的商人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不存在。

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报道。

在湖南省的一个县城里,发生了一起针对县委书记非法使用视频、窃听设备案。

作案人是三个80后的小伙子。他们把非法购得的摄录和窃听装置安装到一个饮水机里,这个饮水机是他们特意选购的,与县委书记办公室里的饮水机一模一样。然后使用调包计,把它放进了县委书记的屋里,开始对书记进行全天监控。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把饮水机换了回来,把里面拍下和窃听的录音录像进行整理,剪辑成光盘,然后去同县委书记谈判。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要么把他们提拔一下,给一个更好的前途;要么就给县委书记来一个隐私大曝光。

好在这个书记不糊涂,立即报了警。很快,这三个人便锒铛入狱。

他们不仅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就是以前已经拥有的,现在也随风而去了。

这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计划。

这三个人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公务员,都在政府机关工作,都有不错的前途,其中一个还是派出所所长。可是,由于贪欲,反倒走上了“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的罪恶之路。

一个没有非分之想的人,才会拥有平安;一个容易满足的人,才会获得快乐;一个拥有平和之心的人,才会享受到应有的幸福。

淡泊是福。

学会舍弃

舍弃,是一种气度,一种胆识,一种勇气。

舍弃,常常是一个人获得新生命、新生活、新事业的开始。

一个人在一生中获得的每一次进步,跨越的每一个台阶,取得的每一个成功,都是无数次的舍弃换来的。

张良是秦末汉初的重要谋士和辅佐大臣,深明韬略、足智多谋。在楚汉战争中,他为刘邦出了很多好主意。比如:提出不立亡国后代,联结吉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等,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称张良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可以说,他是刘邦成功建立西汉政权的第一大功臣。

然而,当汉朝天下已定,刘邦大加赏赐功臣的时候,他却悄悄地躲到了一边。

刘邦让他自己在齐国的土地上“择三万户为食邑”,他坚辞不受。最后,由于实在推辞不掉皇上的好意,就虔诚地恳请把与刘邦第一次相遇的那个地方给他。

那个地方在江苏沛县,当时叫甾地。

谁都知道,齐国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经济富足,在别人眼里是块肥肉。而甾地是个穷地方,地盘又小。所以,许多人对张良的选择不解。

张良却说:“我本布衣,现在封侯,应该满足了。”

从此,张良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后来吕后前来劝说,请他不要自苦,可他不为所动,直至善终。

张良的结局与萧何、韩信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为汉初三杰,因张良懂得舍弃而功成身退。萧何、韩信两个人却因没有看透这一点,不仅丢掉了性命,甚至在历史上还留下了污点。

舍弃,在这里成为了一种智慧。

和珅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人物。曾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督军统领等要职,并被封为一等忠襄公。

和珅的官衔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历代罕见。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权倾天下的重臣,在他的主子——乾隆皇上离去不久,就被继任的嘉庆皇帝赐死。

不懂得舍弃,是和珅之死的真正原因。

客观地讲,和珅最初为官时,还是一心想要报效国家的。他20岁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使布的存量大增,很快就得到乾隆的赏识。

随后,他在御前侍卫、正蓝旗副都统、户部侍郎、军机大臣等任上,都是锐意进取、勤奋好学、清正廉洁、功勋卓著,成为一名深受皇帝信任的、有作为的青年干才。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和珅一举查办了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被提升为户部尚书。不久,他的儿子丰绅殷德被乾隆皇帝指为十公主额驸,他的地位一下子变得显赫起来。

百官对他争相巴结,起初他还能把握分寸,后来,终于被功名利禄所击倒。他开始收敛钱财,广结党羽,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大贪污集团,他自己成了这个金字塔顶端叱咤风云的人物。

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十月十三日,嘉庆宣布和珅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这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总收入。

最后,和珅领旨,在家中用三尺白绫自尽。

贪婪,是命运的大敌。和珅至死才明白这个道理。

无法舍弃贪婪,只能舍弃生命。

学会拒绝

拒绝,是一种气概,一种胆识,一种智慧。

只有拥有这样气概和胆识的人,才会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愉快而又轻松。不懂得这一点,就会因虚荣、面子而使自己的生活无谓地增添许多苦恼和沉重。

在生活中,人们时刻都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其中,有的可以接受,而有的则必须学会拒绝。

上小学时有个同学,好奇心特别强。他发现邻班的一个同学讲话口吃得厉害,就经常模仿。

每次模仿时,还手舞足蹈,极尽夸张。有人夸他聪明,他很得意。没想到自己后来真的也成结巴了,每遇到与人讲话,不结结巴巴地比划着讲,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这就是一种不会拒绝的悲哀。当不良的语言表达方式出现时,自己的好奇心把自己给出卖了;当人们善意的赞赏包裹着看不见的误导时,自己的虚荣心把自己给出卖了。

很多大问题,都是从小事情开始的。拒绝了开头,就避免了结尾。

1975年的春节,是我参加工作后过的第一个节日。为了回家看望父母,我买了两瓶“洮南香”。

那时,每月工资不到三十元钱,“洮南香”是地方名酒,每瓶五块多,算是一笔大开销了。由于当时自己没有箱子,就把酒放在包里面,搁在了床下。

没想到临回家的头一天晚上,我一打开包,发现两瓶酒早已不翼而飞。当时气愤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宿舍的门,每天上班后都是加了锁的。这其中,肯定是出了“内鬼”。

半年后,我怀疑的一个“内鬼”突然找到我,说他知道是谁偷了我的酒。

我说:“我找那个人算账去!”他说:“你找他又有什么用呢?”我说:“那你看怎么办?”他诡异地笑了笑,讲:“咱也弄他一把!”我心里一阵恶心,自然没有接话。他又讲:“不让你干别的,你给我望望风就行!”

“去你妈的!”我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转身离去。

两年后,我调入了新的油田,这个“内鬼”从此也就淡出了我的视野。

我们的这次对话,也就成了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永远的秘密。

后来,有人告诉我,说这个“内鬼”进去了。我听后一点也不吃惊。又过了几年,听说他刑满释放不久,又出了事,原因还是盗窃。

去年我回老家,在一次老乡聚会上,又有人提起他,说他小时候可老实本分了,就是上高中时认识了几个手脚不干净的朋友,还相互拜了“把子”,由此走上了邪道。

面对不良的诱惑,不知道拒绝,必然是人生走下坡路的开始。只有学会了拒绝,才能使自己站得正、行得直、走得端。

学会拒绝,是你健康人生的保障。

一个人的欢乐与痛苦,甚至成功与失败,都是自己亲手创造的。这其中有一个最大的空间,你可以自由地加以把握,那就是—修炼。

宽容、微笑、沉默、淡泊、舍弃和拒绝,是你修炼的六大法器,有了它,你将无往而不胜。

修炼是人生的护身符。

同类推荐
  • 晓说2

    晓说2

    《晓说》是一档为高晓松量身定制的视频脱口秀节目,也是中国第一档全自由发挥的知识类名人脱口秀。由高晓松即兴说历史、评人物、论文化、谈热点、看世界。《晓说》第一季共播出52期,总播放量突破1.3亿,最新更新至56期,创下网络播放奇迹。本书收录了《晓说》最精彩、点击率最多的12期节目,囊括了美国的民族文化、古代科举的奇闻趣事、印度的风土人情,等等。并由张发财、破破的桥、郝舫、邵夷贝、文冤阁大学士、叶扬(独眼)火辣点评,精彩纷呈。
  •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北方的天气真冷,现在虽是初春的时序,然而寒风吹到脸上,仍是尖利如割,十二点多钟,火车蜿蜒的进了前门的站台,我们从长方式的甬道里出来,看见马路两旁还有许多积雪,虽然已被黄黑色的尘土点污了,而在淡阳的光浑下,几自闪烁着白光。屋脊上的残雪薄冰,已经被日光晒化了,一滴一滴的往下淌水。背阴的墙角下,偶尔还挂着几条冰箸,西北风抖峭的吹着。我们雇了一辆马车坐上,把车窗闭得紧紧的,立刻觉得暖过气来。马展开它的铁蹄,向前途驰去,但是土道上满是泥泞,所以车轮很迟慢的转动着。街上的一切很逼真的打入我们的眼帘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散文。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用一首歌的时间来纪念一个人用一盏茶的冥想来回忆一个人,我坐在菩提树下静静地观望,流年在我和他之间只打了个照面前世,今生,来世菩提树下红莲花静静绽放开合之间佛光闪现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神遗足迹

    网游之神遗足迹

    虽然我是名黑客,但我不是一般的黑客,费劲千辛万苦出了那个地方准备过上逍遥的日子时,全国第一大游戏公司,天游,创造出了第一部虚拟游戏世界《神遗足迹》,让我再次踏上战争的道路,也就是这道路让我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美好日子。
  • 0~3岁婴幼儿智力方案

    0~3岁婴幼儿智力方案

    本书从宝宝的言语能力、认知能力、视力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以及才艺、玩具游戏等几大方面,生动而有趣地为爸爸妈妈们提供了简单有效地训练方法,锻炼宝宝的感知能力,开发宝宝的大脑潜能,让宝宝更加聪明。
  • 仙真道

    仙真道

    任繁华昌盛,匆匆百年。任红颜娇艳,弹指十载。任功名利禄,也不过是转眼流逝。小子所求,非大道三千,非无穷法术,唯求长生证道,不朽逍遥。----------------------------------------------道家修真设定:【炼气期】筑基、入壳、结煞【内丹期】炼罡、凝丹、丹成【元神期】内神、雷劫、阳神【炼虚期】化身、归真、合道----------------------------------------------仙侠风韵,浩浩古风。每日双更,矢志不渝。望君点击、推荐、收藏。
  • 任诞

    任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制广寒殿记

    御制广寒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魂医生

    灵魂医生

    我是一个医生,我不会悬丝诊脉,金针刺穴,我是一个医生,我不会急救医人,开刀活命,我是一个医生,我看不懂药方,开不出奇方,这些我都不会,我一样要悬壶济世,医人,医鬼,医道,医仙,医地,医天,只要你有灵魂我就能医,因为我是灵魂医生!
  •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书中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
  • 海贼王之狂鬼

    海贼王之狂鬼

    我要让世人皆知狂鬼知名,直至那个世界的她可以听到。——狂鬼自来也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作者是上班汪,有时间就会更新的,太累的话无法保证,请养肥再宰!
  • 大学篮球生活

    大学篮球生活

    一个小个子凭借对篮球的热爱、坚持和努力从无人问津,无人知晓,所有人都不看好到一战成名的篮球故事...
  • TFboys之冥冥之中遇见你

    TFboys之冥冥之中遇见你

    她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孩,第一次相遇,是那么唯美,她并不知道他是谁。第二次相遇是电视上的综艺节目,她认识了他,她并没有太多的表情。第三次,当他在与她相见时,他邀请她进入娱乐圈,她是否同意呢?(本文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