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2400000026

第26章 让我寻找(3)

风习是众人一块儿制造的,一个人敢于在匆促忙乱的人群面前背过身去,是要付出重大代价的。他最后还要投入这个人群。这很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个人在人群里疲惫地往前走着,当突然想起了什么最重要的事情时,才无可奈何地大声呼喊:我没有时间!我没有时间!

时间哪去了呢?支配时间的又是谁?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我只知道应该属于每个人自己的那点儿时间,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以奇特的方式——或许像征收所得税一样,给征收走了。

的确是这样,荒废学业之风愈来愈重地侵蚀着我们。谁也没有时间去硬碰硬地抓住学问。“好像有学问”的人多,“真正有学问”的人少。盘一盘库存,自己真可怜。文章的好坏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做人也是一样。没有好文章,不高明的文章也可能出眼;大家都匆匆忙忙,一个人稍稍放慢了脚步就显得无比从容。

那些治学严谨、心比天高的智者,我们胸中的导师,历史上的和生活中的,又怎样呢?他们得到了多少谅解?我们又容忍和尊重了多少智慧?在这里,让我为他们默默地怀念或者祝福吧。

人生来就是要面对一个世界的,他的探索行为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一个人站在原野上可以望到很远很远,但进入闹市,一转脸就是楼房和别人的眼色。你失去了远望天地的机会,就不得不关心眼下的情景。可是你与生俱来的责任却不知不觉卸在了一边。人们就是这样离开了最严肃的探索,淡忘了生活的目的。

所以我感到自己忽略的不单单是一些书。即使仅仅是一些书,那么书又是什么?

置身于潮流之中,被一种惯性推拥着,需要多大的坚韧和倔强才能挣脱出来。我认为一个搞创作的人应该具有那样的雄心和力量。也许害怕自己天性软弱,我常常暗想:让我寻找一个执拗坚定的人吧,请让我与你同行。

重要的一手

一位大作家的弟弟要学习哥哥写作的窍门——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真有这个窍门,那就一定会优先传给自己的亲人。他的哥哥怎么教他?记叙中是这样的:

哥哥让他一同去海里钓鱼。弟弟就跟他上了船。打了好多天的鱼,弟弟最后烦了,说哥哥你不是说要教给我写小说吗,可你一点都没有教。哥哥说:那现在开始教吧,我问你,你钓鱼的时候,什么时候最激动?你钓到一条大鱼总会激动吧?弟弟说:我很激动。

哥哥摇头说:不是,我是问你钓到大鱼的整个过程中,哪一会儿最让你激动?

弟弟仔细回忆着。哥哥启发他,说:你想想,是鱼猛地一咬钩子的时候,还是往上拽、用棍子打它头的时候?还是把它装到网里、它乱跳乱蹦的时候?你想想。

弟弟想着,说:我想起来了,当它咬到钩子的时候,这根线猛地绷紧了——就在绷紧的那条线上,一溜水珠往下掉的时候,我最激动了。

哥哥说:行了,你懂得怎样写作了。你就写最让你激动的那一溜水珠——主要写它,写好写细,就是这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记住了整个事物的过程还远远不够,还要记住这个过程中最能够扣动心弦的那一刻。那是激越的高点,抓住它,其余也就好办了。有时候其他的就可以省略了,重点写好那个激越的高点。

弟弟后来回忆说:哥哥教给了我最重要的一手。

可是我们没听说这位弟弟最后成为什么重要的作家。看来文学仍然还不是教出来的,尽管他有那么好的老师,尽管他学到了重要的一手。

爱与同情

我们常常呼唤爱心,渴望它能频繁地、大面积地出现。我们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按常理最不应该缺乏的就是爱心。而且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仁”字总是居于中心位置的。可是实际情形却往往不尽如此,人们今天最需要的仍然还是一种相互关切,是对于亲情暖意的深长期待。我们痛感生活中的爱心还是太少,同情还是太少——同情常常也是爱的开始。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感同身受”。设身处地的愿望和精神,是所有文明社会中最不陌生、最常见和最可以理解的。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数字时代,我们可以质询商业角逐的道德,但却不能忽视民族素质的差异。同样的商业社会,不同的族群往往表现出极为不同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我们今天不断重复这句话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实在担心“恻隐之心人皆失之”。

竞争是强者的事业,剧烈的竞争会伤害同情心,但却不可能彻底摧毁它。一个真正的强者必会有仁慈的智慧。我们看到的大量现代竞争故事一旦抽掉了爱的内容,最后也就变成了一个失败的故事。所以说,如果能够在急剧变动的现实生活中行动起来,动手编织一个同情与爱的故事,将是极为迷人的。

我们现在正做的事业,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只慈爱之手也可以拨动人的欲望。既然人的欲望是复杂的,它闪烁着斑驳的颜色,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其中最绚丽的一丝抽取并加以汇集,编织出这个时代的希望之绵。它应该闪耀出温暖的光芒,它应该照耀更多的人。所以,我们许多时候不必总是哀叹欲望的罪恶;恰恰相反,我们要在现实中坚忍地、更为积极地去沤制和培育。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一块欲望的土壤上,重要的是看我们正专心种植什么东西。

泛泛而谈爱与同情、关于它的空洞无物的议论,非但无济于事,而且还极有可能把它塑造成一种人人皆知、却又是无一人愿意实施的概念。因此这严格讲来更是一个行动的概念,而不单是一个用来吁请的口号。任何脚踏实地的工作,都是对于爱心的最好理解。

我们处在一个全新的世纪,一切正从头做起。我们的行动当贯彻深刻的理性,洋溢着烤人的热情。

独语

这是一个没有星月的夜。于是只剩下了自己的声音……

只要立下决心就不会痛苦。痛苦是因为长长的犹豫和徘徊,因为软弱。聪明往往联结着渺小,冷漠又联结着怯懦。什么时候才能决定?人类只有一个理想,一个非常简单的理想。就是它才让人彻夜不眠。

摆脱,不停地摆脱,多么困难。它真的那么困难吗?

我听出了我的恐惧,我在发抖。硬挺着,像在极度的寒冷中极力保持一种优雅的姿态。我不愿屈服——不屈服对于任何人都非常之难。因为人要生存在一个屈服的世界上。

屈服等于死亡。既然活着,就应该是好的,而死去的才开始腐败。活着,站着,才配瞥一眼玫瑰。

我忍着一声不吭。紧紧咬着牙关。谁在质问?谁在呵气似的套问?我都没有回应。一句也不应。没有什么好解释,我等于是睡着了。

他们该高兴了。其实我一刻也没有睡。我只不过记住了他的话:连眼睛也不瞥过去一下。我把留下的目光、我的神气都留给可爱的树木、猫、狗、小兔子甚至是狼和狐,留给了丁香和玫瑰。够了,看腻了笑脸与哭脸、肮脏的脸与施了脂粉的脸,也看够了被铅灰压住的街巷楼房。

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你、读懂你。懂得你的人都在这个世界上艰难喘息。你的光辉照耀着大地,好比稀疏的星光。我因你而骄傲和自豪,一遍遍地倾听你的声音。你是人类当中产生的,所有站着的、用下肢行走的人都应当骄傲。

你对这个世界不存一丝奢望,拒绝得干干净净,自然而又彻底。你离开时只有一副背囊、一双竹筷、一只碗、一把沉沉的刀。

我曾经注意过你身边的人,发现她(他)是何等的美丽和健康。她的笑声啊,像脆脆的泉水。只有抵御了各种引诱的人才有这样的笑声。你背起了所有的沉重,让身边的人轻松地、放声地笑起来。

你警觉地看着一切走近了的人,只是不提防那些动物。你一手挽起了一只猫,给它擦去鼻涕;你为一只鸽子的死而无限悲伤。有人蹑手蹑脚地走近你,你立刻把刀子操在手中。

你的判断从未出错。你对人是火热的,火热到冰凉彻骨。在时兴四肢行走的一片污烂中,你永远也错不了。你的吼声就是留给四野的歌,这时刻也只有这样的歌了。这才是人的歌。

我们相聚时你只倒给我一杯啤酒,是一小杯。必须吝啬,人必须吝啬。我发现了一些格外慷慨的北方人狡猾起来无边无际。要警惕北方的豪爽。一个骗子嚷叫着两肋插刀,其结果只能是加倍地龌龊。再也没有比伪装的假豪放更可怕的了,熟悉他们历史的人知道,他们从来就不曾勇敢过,而总是超前伸出臭烘烘的舌头。

我观察过,所以我更看重那些规规矩矩的人,看重有几分冷漠或羞涩的人。我的总结不会错。

同类推荐
  •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在艺术创作经验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
  • 红烛·死水

    红烛·死水

    《红烛》中的诗多创作于闻一多留美期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死水》中,诗人更加注重以精巧的构思来凸显诗的神韵,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新诗的格律化,这一点对后起诗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 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当代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东北最北方的小村“北极”,大兴安岭师专毕业。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文等出版。很多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是当代文坛产量交稿,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热门推荐
  • 勾到三只美男:何时入君心

    勾到三只美男:何时入君心

    可怜,穿越成丫环,还是这样的丫环:勾引少爷,被关入柴门,且待等死!难道她就要乖乖的被人弄死吗?不,她不是那可怜的丫环,她只是个穿越者,她岂能让别人把握自己的命运,更何况,那丫环也没做勾引的事,她要逃,她一定要逃,把美好争给自己的命运!(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仙引之万世长歌

    仙引之万世长歌

    诛仙台上。他冷冷凝望她,一颦一动皆是决绝无情,“仙基未稳,却惹满身尘埃,六界覆灭,众生险些丧命与你!今断你灵骨,灭你仙根,我东华昭告九重天界,将你逐出师门,生生世世不复想见。画扇……你可还有话说?”诛仙剑剔她一十八根仙骨,血染九重天界万层霞光。跳下诛仙台那一刻,她突然回眸含笑,似要将那张脸永生永世刻在眼中。好一个生生世世不复相见,东华,欠你的三生三世之情,如今我便一分一毫也不再欠你了。这情根还你,爱还你,万年修为还你,这满身伤痕也还你!若有来生,我画扇宁可做世人脚下一粒微尘,承万人踩踏之苦,却再也不要爱上你!
  • 我予未来

    我予未来

    魂牵梦绕追你三生三世,分生碎骨只为博得你回眸一笑
  • 美人思华年

    美人思华年

    容貌尽毁,德行皆丧,被家族驱逐出京,途中又遇车夫谋财害命,将她杀死于路途,灵魂出窍,眼看着自己的身子一日日腐败,终明白再美的躯壳不过是画骨画皮。可再醒来时,她又变回了纪四姑娘,一切不好的事情,还都没有发生,一步步剖析发现她居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 寒临九州

    寒临九州

    天泽履,《易经》第十卦。有解:武人得此卦者,若为至强,可取天下。……南宫寒穿越到王莽新朝,阴差阳错下成为一个卫戍边疆的小卒,非凡的箭技让他渐渐声名鹊起……这里有致力改革的王莽,一心复汉的刘秀,还有绿林始祖王匡,如今多了南宫寒,历史会改变吗?这里有端庄秀丽的阴丽华,废后善终的郭圣通,智勇坚毅的刘伯姬,她们的命运是否又会不同?云台二十八将,各路割据势力,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却也是个群魔乱舞的年代。而星象的预言,真的会应验在他身上吗?“什么,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魔门所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报复?!”“什么,王匡就是魔门门主?!”……乱世中披荆斩棘,只为生存。
  • 诱爱成婚:老公不要撩!

    诱爱成婚:老公不要撩!

    一不小心惹上大BOSS,天啦撸,她还没入职呢!怎么这么倒霉!为保工作,她只能装作不认识了!可BOSS好像吃定她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梨花落尽怜新月

    梨花落尽怜新月

    不过是开学典礼上的惊鸿一瞥,新月就沦陷了,从此离落的身影就影影绰绰,出现在梦里,书签,或者午后的一杯淡茶。暗恋了三年,终于决定像离落表白,表白前夕,新月家庭恰逢巨变,父亲车祸,母亲重病,让原本生活在幸福之乡的新月开始了柴米油盐照顾父母的日子,生活的重担,毕业的差距,让新月无缘曾经的离落,四年后的某个午后,新月应聘成功了时尚杂志的助理,终于顶起家庭的重担,一次不经意的插曲,让原本平行的两个人又有相遇的缘分......
  • 青少年超级快速阅读

    青少年超级快速阅读

    本书谈论了高效快速学习的知识教育,从心理学所涉及的各个层面,介绍了一些怎样处理日益增多的知识信息的问题,共分知识篇、原理篇、训练篇、技巧篇、实战篇等六章。
  • 从此余笙没有你

    从此余笙没有你

    我们都曾爱过这样一个人。他让你的脑袋放小烟花,心脏融跳跳糖,身体开冰雪碧,可是他的余生,却没有你。我们相遇时,是夏天;我们离别时,是冬天;说不清楚,为什么万物都会随着时间化为尘烟,命运的手指有长有短,而我与你之间终究有许多错过。曾经,我臆想了成千上万次你离开我的方式,可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以怎样的方式,离开你……我越是逃离/却越是靠近你/我越是背过脸/却越是看见你/我是一座孤岛/处在相思之水中/四面八方/隔绝我通向你……
  • 明末大丈夫

    明末大丈夫

    公元1638,明思宗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这一年左柱国朱燮元卒于官,卢象升抗清力战而亡,孙承宗率全家战死疆场,我大清的顺治出生,李自成还带着17个人在商洛山躲猫猫,张献忠又送钱乞降。也是在这一年,一次偶然的时光回流,把王怀素带回了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这个时代资本主义才刚刚萌芽,全球殖民正在兴起,拉开东西方差距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中华这个有着两亿人口,占据着全世界40%GDP的世界中心,正在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