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2000000024

第24章 文苑赏花(1)

真情注笔端 霜重色愈浓

——散记剧作家王朝柱

我年轻那会儿,还没有旅游这一说,只能说是游玩儿。北京最爱去的公园,一个是颐和园,另一个就是香山,因为当时住在西苑,这两处比较近便,什么时候想去拔腿就到,自然就成了这两个公园的常客。

这些年毕竟年纪大了,颐和园再未去过,香山倒是常去,只是不是去爬山或赏枫,而是看望好友、剧作家王朝柱。王朝柱为了专心创作影视剧本,当然,还为减少夫人生活照顾的劳累,总有好几年了,他寄居在香山脚下临时的“家”。

每次搭乘朋友车去王朝柱香山住处,静坐车上,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颐和园的佛香阁,香山的“鬼见愁”,这是这两个公园的最高处。我当时年轻气盛身体好,只要去,必定一鼓作气攀上顶峰,尽览满园四季美丽景色。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有次想到这些往事,我忽然顿悟:仿佛沾了香山仙气,仿佛润了香山圣水,王朝柱的创作也是步步攀高。在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中,一路引领风骚越发耀眼,被圈内人公认为一棵“常青树”。如果把他的影视作品当作园林美景观赏,可以说,同样像香山红枫一样迷人,而且越到晚秋越加红润……

在苦难中体验人生

认识被大家昵称“柱子”的王朝柱,至今已经二十多年,尽管一起喝茶聊天的时间不算少,敞开心扉交谈甚至于争论的时候也有,应该说彼此还算了解还算“铁”吧。可是仔细地想想,特别是提笔要写他时,王朝柱在我,仿佛就是一本似懂非懂的大书。说懂,是他那表里如一的性格;说不懂,是他那近乎于传奇的经历。

王朝柱从来未主动说过他的过去,我怕有什么伤痛触动他,自然就不好随便探询,所以直到现在,我都不曾真正完整地知道王朝柱艰难坎坷成长过程的细节,以及他从作曲家成为作家的成功道路。但是,从侧面却反映出王朝柱的为人,即使今天功成名就了,他也只拿作品跟世人说话,绝对不吹嘘作品之外的事,我想,这才是一个真正作家的品性,更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上自信的体现。真的,我很佩服王朝柱这种做法。作家以作品示人问世,这才是正道。

记得第一次跟柱子见面,他上来就说“我是农民”,到现在成了编剧大家,依然“我是农民”不离口。开始以为他这么说是在作秀,后来对他有些了解啦,这才知道,王朝柱对于农村、对于农民,有着永远解不开的紧系心结。“我是农民”是他的由衷之言。

这位从杂技之乡——河北吴桥走出来的苦孩子,跟朋友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文革”当中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柱子是北京保守派组织头目,有次江青接见红卫兵,问谁是什么出身,王朝柱说:“我是贫农出身。”江青又问:“你家几代贫农?”王朝柱回答说:“从周口店起,我家就是贫农。”据说,此话成了王朝柱“经典语言”,在北京学生中流行一时。即使我们未曾亲临其境,总还可以想象得出,在那个讲究家庭出身的年代,王朝柱说此话时是多么骄傲,说不定还带点得意忘形呢。

然而,这是王朝柱的心里话,有着不可怀疑的真诚,因为王柱子从不说违心话,即使是现在,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可以这样,可以那样,在我看来都无所谓,可贵的是不来回摇摆。思想是认识问题,摇摆是品质问题。

现在有的农民出身的大学生,父母千里迢迢从家乡来探望,竟然当着同学不肯相认双亲,生怕农民家庭出身背景,给他这个“城里人”丢面子。那么,王朝柱何以这样理直气壮,以自己出身农家为荣呢?我想,这是因为王朝柱从骨子里就感念他的农民血缘,更忘不掉家乡人对他的养育之恩。

倘若不是怕提及此事会招致王朝柱不愉快,这么多年来,何至于每次话到嘴边儿,我又硬是生生咽了回去?后来查阅有关王朝柱资料,知道王朝柱童年异常悲苦。

王朝柱五六岁时,父母和他的八个兄弟姐妹相继去世,全家只剩下他,还有大他十多岁的哑巴哥哥。没有了大人照顾,小哥俩生活就无着落,这漫长的人生路呵,往后该怎么走下去呢?王朝柱由哑巴哥哥背着,在故乡街头乞讨维生。好在杂技之乡的人自有糊口本领,稍大后他就跟着别人学耍猴儿,后来又随乡里人学击鼓吹笛子。可是,王朝柱并未把这当作维生手段,更未把艰难当作苦药来吞服,而是在苦难中体验人生真谛,从谋生手段中学习生活本领,从小就显示出他超人之处。他击鼓吹笛摆弄乐器,他跟人学习音律乐理,音乐天赋渐渐显露出来。这为他走上音乐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家乡解放土改分地主财产,别人都抢着分田地和房屋,王朝柱却傻乎乎地抱来两大箱闲书,从子经集注到公案武侠到五线谱,他都视为珍宝地收藏和饱览。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的立论,在更多人身上并未验证,却在王朝柱身上得到证明,由此就不难理解后来的王朝柱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各类图书,有着多方面深厚渊博的学问,成为学者型作家。

知道了王朝柱这段幼年经历,我就完全懂得了他对农民的感情。他每每满含深情地讲述童年生活,一向乐观的王朝柱语调竟然那么凝重,仿佛那页苦难历史还留在他心室,只要轻轻掀动就会触动他的神经。难怪在他的电视成名作《长征》《延安颂》播出后,我认识的几位文学界朋友看过,都对我说,这两部电视剧有股深深的感情倾注其中,没有过去那种干巴巴的说教味儿,政治题材电视写到这个份儿上,并不是很容易的呀。

这是对这两部电视剧的称道,更是对作者王朝柱用心的领会。一部优秀作品之所以感动人,只有作家心海情感波涛不停涌动,作品才会展示出大气势大格局。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写革命恢弘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王朝柱是独一无二的高手。王朝柱电视剧本的情感和气势无人代替。

童年的苦难,没有阻挡住王朝柱成长,反而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铸成了他的进取心,直到今天,王朝柱都有股浩然锐气,在创作上永不满足。写了这么多部电视剧,又都是革命历史题材,每一部都有突破,不仅不重复别人,更从不重复自己。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播放他的电视剧《辛亥革命》,对历史认识和对艺术的处理,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让更多人重新认识王朝柱。

没有坚挺的性格,没有创作的进取,长此以往,欲求艺术进步谈何容易。

在逆境中博览群书

我的少年时期在天津度过。那时每每走过富裕家庭房舍,都会听到悠扬钢琴或小提琴声,所以在我印象和认识中,没有良好经济状况的家庭,学习艺术特别是西洋音乐,无论如何会受一定的条件限制。比方说音乐世家子弟,比方说富裕家庭孩子,都有可能走进音乐学院,因为,至少得接触过西洋乐器吧。而要想拥有西洋乐器,绝对不会像获得中乐器那么方便、容易、省钱,过去很少有穷人孩子正经学习西洋音乐。

可是,从乡间来的十五岁少年王朝柱,就是凭着一支笛子和粗通乐理,硬是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这应该怎么解释呢?我想只能说:天赋,天赋,艺术天赋。如果说还有别的条件,那就是农村孩子的志气,以及超于常人的勤奋、刻苦。

中央音乐学院,天津、北京校址,我都曾经去过。幽深的老院落,歌声缭绕,琴声悠扬,浓浓艺术氛围给人一种圣洁感。来来往往的师生,举止间显露的气质,有自然的“高贵”范儿。

一个来自河北农村的孩子,进入洋气十足的学校,王朝柱会如何融入和适应呢?好几次说起当初,王朝柱无限感慨。他说,我那时身穿黑棉裤黑棉袄,棉裤还是大裤裆那种,裤腰向左边一折扎一条绳,说满嘴河北吴桥话,真是土得掉渣儿了。有些城市出身的同学,特别是那些女孩子,都不肯给个正眼看看。好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就不该到这样的学校读书。

尽管出身富裕家庭或来自城市的同学,对这个土里土气的同窗开始时侧目相看,但是王朝柱的博闻强记和丰富的政经知识,以及优异的学习成绩都高人一筹,使这些同学又不得不暗自佩服。王朝柱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品德,更是得到院领导、苏联专家以及老师们的啧啧称赞。从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王朝柱留校做院长秘书。平静的校园生活,稳定的学校工作,给王朝柱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他的锦绣前程似乎可见。

可是,人生毕竟不是穿衣吃饭,只要有,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人生更像难测天气,说不定什么时候,晴天会变雷阵雨。当“文化大革命”风暴突然卷起,整个中国顿时成为狂热海洋,“造反”“革命”滚滚浪涛急速地向老师无情地扑来,王朝柱困惑了,凭着本能的“朴素阶级感情”,还有农村孩子特有的仗义侠情,他勇敢而坚定地站了出来保护学校老师和老干部,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一派组织的头目,后来又成为北京市红卫兵领袖。这就使他有机会接触“文革”领导人,接触多了他隐约地觉得,林彪、江青一伙人的所作所为,好像潜藏着某种政治野心,他向同学流露出不满情绪,结果被人告发,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遣送天津葛沽劳改农场劳改。寒来暑往一去就是六个年头。

人生大起大落,生活忽喜忽悲,对于意志坚强的王朝柱来说,无异于一次生活课程。他不是消极对待,他没有退缩失望,而是借助这段时光读书。农场没有分配他干农活儿,让他放鸭、养鱼,搞副业生产,时间完全可以灵活支配。每天早晨起来带上干粮,赶着大群嘎嘎乱叫的鸭子,奔向一汪长满芦苇的鱼塘,乘鸭子在鱼塘觅食戏游时,他就利用这段时间展卷阅读。当时政治环境和他的身份不允许他阅读别的图书,恰逢此时毛泽东提倡读史,他就在“合法”范围内,理直气壮地阅读历史书。从《史记》到通史,从近现代史到中共党史,一部部地阅读钻研,一部部地对照比较,既丰富了他的历史知识,又开阔了他的人生视野,当然,更为他今天的影视创作提供了素材。由他编剧的电视剧《辛亥革命》,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两轮,收视率之高反响之热烈,超过他过去任何一部剧作。这是为什么?除了艺术上精良,还因为史料真实。有次跟朋友聚会,说到电视剧《辛亥革命》,在座的一位历史学家说:“我搞了一辈子近代史,关于‘辛亥革命’许多事情都没有王朝柱说得清楚。”这正是在革命历史影视创作上王朝柱的过人之处、优势所在,更是他被界内公认为编剧大家的原因。

我认识一位著名作曲大家,是王朝柱中央音乐学院同学,有次跟我谈起王朝柱时,他说:“在‘文革’中,我们俩观点不同,但是你不能不承认,王朝柱是个聪明人,尤其是在历史知识方面,他简直太丰富了,从正史到野史,他都背得滚瓜烂熟。”

许多作家经我介绍,陆续认识了王朝柱,时不时找王朝柱聊天儿,听他讲历史故事。有次带去三位作家,听王朝柱聊天儿,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七点多,总共有五个多小时都是王朝柱在讲,历史上每位人物性格,每个事件细节,他都讲得清清楚楚栩栩如生。回家路上说起来,这三位作家非常佩服,说:“柱子记忆力,简直就是台计算机,时间、人名、地点,这是最难记得了,柱子却记得一清二楚。这太难得了。”所以擅长历史题材创作的王朝柱,写出这么多部影视剧剧本,很少被人在史实上遭到质疑。

读书时发奋读书,工作时努力尽责,王朝柱本来可以在铺满阳光道路上一直顺利地走下去直达如意归宿,却不料因性情耿直成了阶下囚。身处逆境的人,可能丧志颓废,可能沉沦不振,其实,这都是人之常情。倔强的王朝柱则不然,天生有股不服输劲儿,这段艰难人生时光,硬是在读书中度过了。真不愧是条硬汉子。

确如坊间所说,没有过不去的河,好人会有好报。真诚正直的王朝柱,可能自己也未想到,总政文工团来农场招收文艺兵,竟然让他的命运彻底改变。在中央音乐学院学的是作曲,参加解放军到歌剧团顺理成章,后来他的文学才能又表现出来,又被调入总政话剧团当编剧,从此,五线谱换成方块字,用另外一种艺术形式,谱写他心中的交响乐。依然不变的是革命主旋律。

创作上绝不迁就敷衍

我本来没有收藏嗜好,偶然间发现文友赠书,积攒下来总有十多箱,重新装修房屋就上了架,结果就成了室内的景致。这几架文友的赠书,最多的当属王朝柱,他的书部头都很大,装帧设计又很精美,当然就比较的醒目。他赠送我的书,究竟有多少部,我未仔细数过,反正占据了一格子。据王朝柱自己粗略计算,大概总得有两千多万字。前些时去天津参加会议,跟作家蒋子龙老弟聊天儿,同样是文学大家的蒋子龙,说到他沧州老乡王朝柱,蒋子龙感慨道:“柱子写了那么多东西,这才是真正著作等身呵。”《辛亥革命》电视剧播放获得强烈反响,一位著名剧作家谈起王朝柱的成功,他概括为四个字:忠诚,勤奋。王朝柱创作的勤奋就甭说了,这有他众多作品摆在那里。若说他对国家、民族、信仰的忠诚,并非每个知识分子都能做到,具体到王朝柱,这正是他勤奋的动力。在电视剧《辛亥革命》首发式上,王朝柱非常动情地说:“写了《辛亥革命》这部电视剧,我觉得我对得起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了。”这是王朝柱肺腑之言,更是王朝柱真实情况。

同类推荐
  • 开败时间的花朵

    开败时间的花朵

    岛,散发着神性的光芒,你虔诚地写下,岛——你的词源,文字河流的发祥地,注定在血液中混响、澎湃。它足以耗尽你的毕生。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成名作、代表作和经典作璀璨荟萃,收录了林徽因迄今所有的名篇,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晚》《一片阳光》《彼此》等,是迄今为止最经典、最唯美、最值得收藏的林徽因读本!在书中,林徽因诗意解读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分享了她对成长有关的人生感悟,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 我把阳光寄给你

    我把阳光寄给你

    本书所选散文均来自杂志《读者》。作者为杂志超人气作家。选文共分8个栏目,包括:温暖一生的棉鞋,成功的秘诀,丑陋的苹果,向上帝借一双手,美丽生命的出口,藏在掌心的秘密,没有人拒绝微笑,失去双腿的飞翔。相信自己是一颗珍珠砂,去迎接岁月的淬砺、生命的打磨,你的人生一会光亮圆满。
  •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文集,是作者对生命形态和生活万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册为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校园枫叶

    校园枫叶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他们被称为是枫叶的龙之子,重情义、讲义气枫叶(疯爷)老大:夏宇(囚牛,性情温顺,不嗜杀不逞狠)老二:郭东(睚眦,性格刚烈、好斗好杀,战神)老三:张庆(嘲风,灾难的象征,智者)老四:焦然(蒲牢,好鸣好吼,勇往直前)老五:姚冰(狻猊,相貌凶狠,喜静不喜动)老六:邴永生(赑屃,力大无穷,吉祥的象征)老七:侯华健(狴犴,仗义执言,明辨是非)老八:聂乙(负屃,看似风雅,文质彬彬)老九:离心(螭吻,镇邪避火)
  • 纵横神话时代

    纵横神话时代

    度假途中意外来到异世大陆,什么?身体里居然有剑仙记忆?还有,你说我天生神体?卷入一场阴谋,本以为必死却被人所救,原以为碰上天大奇遇,却不想那人其实另有所图;破入仙界却发现这里早已破败......人间祸起,由吾来平定;天道有缺,原来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摘星踏辰谁称仙,执剑斩道我封天!看我如何纵横神话时代!
  • 你是我的氧气

    你是我的氧气

    每天一直被思念缠绕的我已疲惫不已想立刻见到你,我的心已失去所有知觉,等你唤醒Baby。而你就像那透明的雨滴,穿过的皮肤淋湿我心。花开时的香气就像你的呼吸,哦~每分每秒被吸引,你就像是我的氧气......涵子人生的第一部作品发布!涵子表示非常鸡冻!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此文np文,不喜请绕道!
  • 明太祖宝训

    明太祖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病医侯妃

    穿越之病医侯妃

    一朝穿越成了病鬼,卧榻在床却有人机心叵测的想让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当她好欺负的?好歹穿越前可是名牌医学院的毕业生。治病救人被人传颂神医,整理家宅,被人说是妒妇。唉——女人难做,做侯爷的女人更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嫁个妻主是“废物”

    嫁个妻主是“废物”

    一觉醒来,她成了禹国里名震天下的淮南王夜繁星!不但学贯古今、武艺高强,更是才华横溢、睿智过人!繁星怕了,她什么都不会啊,环境复杂,为了小命着想,于是,她卷了王府里大量的珠宝金银,华丽丽的逃跑了!本想着逛逛江湖、玩遍赌场红楼,谁曾想,竟是悲催的被一个男人很复杂很简单很故意很巧合很聪明很笨蛋的骗了婚,于是,她的苦难开始了!
  • 银湖宝藏

    银湖宝藏

    一个古老的印第安部落收集了无尽的珍宝,为了守卫这些珍宝,他们精心构筑了防御工事,给后人留下了藏宝图,藏宝图不幸落入了一群无恶不作的流浪汉团伙手中。这些群凶极恶的流浪汉到处抢劫和杀人放火。围绕着宝藏,流浪汉、伐木工人、猎人、印第安人之间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各路英雄再次汇聚银湖湖畔,珍宝最终落入何人之手?
  • 碧海青龙传系列六

    碧海青龙传系列六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绝宠谪仙妻

    绝宠谪仙妻

    他是令各国国主忍气吞声不敢招惹的夜流沙神秘煞主,她只是魂穿而来的小小谪仙!天降异象,传言妖邪与神器一并现世,他夺神器她亦要抢神器。于是乎,因为这共同的目标他霸道地定下规矩:“普天之下能驱动神器的人只有你,我帮你得到神器,你要帮我做成三件事!”她笑靥如花点头如捣蒜,心里却在暗自腹诽:事成之后我就拍拍屁股走人,你就是翻遍全世界也找不到我。他亦不是好蒙的:就算你逃到天堂地狱,我也能把你给找到,然后折断你飞走的翅膀打断你逃跑的双腿,看你还能跑到什么地方去!双掌相击,她得意,他冷笑。然而,当真相一步步揭开的时候,他不是他她也不是她,整个事件已经朝着一种无法预知的后果发展……
  • 网游之有钱能使磨推鬼

    网游之有钱能使磨推鬼

    七个从小在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各走一方,却在游戏中偶然聚齐,得知孤儿院近况不佳的七人,决心为孤儿院出力,在现今这个风靡世界的游戏《第二世界》里成立一个七人小组,打宝升级赚金币,之后开设小店“有钱能使磨推鬼”;原则是只要顾客付得起价,做什么都可以;诸如陪打宝,带练级,报复他人,或是取来一件物品等等,只要在游戏里可以做的,只要付得起价,都可以交由他们去做,;他们的原则是价格昂贵,保证满意。右翼,倩儿,那桑,十四,墨武,忒流,鬼琪。一间房,七个人,形形色色的雇主,形形色色的任务,大把大把的金币,这就是我要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