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1700000004

第4章 龙套印痕(4)

在创委会秘书室,读书的风气也很浓。除了按照工作需要,分工阅读作品外,在业余时间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理论、文艺理论,阅读中外古典名著。1954年,《文艺学习》杂志上刊登过一份《文艺工作者学习政治理论和古典文学的参考书目》。我的同事各自参照这个书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订立自己的学习计划。那时,读前苏联文学作品风靡一时,《收获》《幸福》《旅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茹尔宾一家》及安东诺夫的短篇小说、奥维奇金的特写,都是大家争相传阅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语言,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议论、交流中,也逐步养成各抒己见、自由讨论的习惯。对创作组热烈讨论的《三千里江山》《菊花石》以及路翎的小说《初雪》《战士的心》《洼地上的“战役”》,往往存有不同的看法,有时争论起来,还挺较真儿。由于创委会领导鼓励多阅读、勤练笔,一些同事利用业余时间辛勤笔耕,也写出了一些好的、有影响的作品或评论,如杲向真的儿童小说《小胖与小松》、王景山的杂文、我的儿童文学评论等,就是在那段时间写作并发表的。

同事之间在思想上、生活上相互关心和帮助。上、下级之间,新、老同志之间,都相处得亲切、和谐,平等相待,真诚相处,没什么隔阂。沙汀是个资深的老作家,年龄比我大27岁,但同我可说是忘年交。他有什么苦恼,比如,一心想回四川,想搞创作,想老婆孩子,都直率地向我倾诉。又如,我和陈淼是最早同时调进创委会的,我俩更是经常推心置腹无所不谈,包括各自的婚恋情况也都直抒胸臆,没什么遮掩。创委会好似一个大家庭,同事间亲如兄弟姐妹,老大姐何路就把我当作小老弟。开会时她常和我坐到一条板凳上,拍着我的肩膀,说些悄悄话。每到上午10点工间操的时间,创委会秘书室的同事相聚在办公楼的回廊上,谈天说地,有时乐不可支。那时苏联有本小说《三个穿灰大衣的人》,由于我年轻逞强,数九寒天连棉毛裤也不穿,因而被同事们戏称为“穿单裤过冬的人”。当年,邵荃麟、艾青、沙汀等就住在22号院里,我们天天都能看见他们系着红领巾的孩子上学、放学的身影;有时还能看到他们的没上学的小男孩,穿着海军衫,端着冲锋枪,穿梭于院子回廊间做打仗的游戏。这些孩子也和我们说笑打闹,一点儿也不生疏、拘束。

风风雨雨中的遭际

创委会成立、发展、消亡的历史,是与50年代文坛的风风雨雨紧紧联结、密不可分的。从1953年到1958年初,先后经历了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文艺报》、批判胡风文艺思想和揭露“胡风反革命集团”、批判“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肃反、反右派等一系列文艺批判和政治运动。创委会负责人、工作人员的遭际、命运也随着这些批判斗争而动荡、升迁和沉浮。这里不说邵荃麟、沙汀、刘白羽、康濯等负责人当年的处境和表现,只举部分工作人员在反胡风、反右派中的遭遇为例,来看看普通知识分子在“左”倾路线、思潮下身心受到怎样的摧残。

随着反胡风斗争的展开,《人民日报》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三批材料的公布,创委会秘书室很快挖出一个胡风集团的骨干分子严望(本名阎有太)。严望与我是同事,也是创委会的一个秘书,但他比我大十岁八岁,资历比我深,是个十六级干部。他不搞创作、评论,在文学界可说是没一点名气。只是在50年代初调来全国文协后,做组织联络工作,与胡风才有了交往。他因为给胡风通风报信,定为胡风集团打入作家协会的“坐探”,骨干分子。被关押了10年后,免于刑事起诉,送进劳改队。直到“胡风反革命集团”一案平反后,严望才得以平反,于1980年春回到中国作协。他的一生可说是命运多舛。我也因为严望的交代而受到牵连,经过一年多的审查,才做出我与胡风集团没有组织上的联系,所犯泄密错误属于严重自由主义的结论。毛泽东在给《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加的按语中有一句话:“有些自由主义分子则是反革命分子的好朋友”,因此对我的错误的批判,上纲上线很高,最后给予我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直到胡风集团一案平反,撤销对我的处分,我才卸掉背了二十五六年的思想包袱。原担任创委会秘书室主任的陈淼,本来已调离作协去鞍钢工作,深入生活,也因为涉及向胡风集团“坐探”严望“泄密”,当即被召回北京,受到审查和批评。

在反右派斗争中,创委会秘书室、研究室也不是风平浪静,同样受到急风骤雨的侵袭。先后受到批判的工作人员有我、杨犁、王景山三人。在整风会上,我是首先被批判的。由于赴东北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调查了解鸣放情况时,我曾在小范围向当地宣传部、作协负责人传达过周扬在刊物编辑座谈会上鼓励鸣放的讲话精神,因而被指责为“煽风点火于基层”;又由于写了两篇反映作家对文艺领导批评意见的通讯报道,而被批评为“替右派分子鸣锣开道”。在作协内部排队中,据说定我为中右,最后确认我的问题性质是严重右倾错误,随即下放劳动。第二个受到批判的是时任创委会研究室副主任的杨犁。《文艺报》1949年创刊后,他就在丁玲、陈企霞麾下工作。由于所谓的“为丁、陈反党集团翻案”而受到批判,最后被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农村改造。另一个被批判的是研究室研究员王景山。本来他已调离创委会,在北京师范学院(即现今的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书。由于1957年春在创委会工作期间写了《谈“禁忌”》《老八路和老爷》《“比”的种种》等几篇杂文在《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反右后,检举揭发材料由作协转到学校,最后虽未划为右派,但被开除了党籍。还有一个周勃,1956年自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作协创委会。不久,调回湖北《长江文艺》编辑部工作。他也因为在创委会秘书室期间写的《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和其他论文在武汉受到批判,并被定为右派。一个小小的、十三四人的单位——创委会秘书室、研究室,竟有三四人受到错误的批判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反右派斗争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打击和伤害是多么深广和严重!

默默耕耘的收获

50年代在创委会及其秘书室、研究室工作过的前后共计有30多人。从“文革”到现在,担负过创委会领导职务的作家、批评家都已与世长辞。秘书室、研究室的工作人员陈淼、何路、杨犁、胡海珠、严望、杲向真、黄玉颀、邸金俊、李宝靖、罗立韵等也已先后谢世。如今健在的十二三人多半是耄耋老人了。当年的同事偶尔相聚在一起,说起在创委会的那段经历,依然是情深意浓、百感交集,既有一试身手、如鱼得水的喜悦,也有历尽风雨、不堪回首的酸楚。1958年初创委会撤销后,我的同事们各奔东西,有的下放劳动,有的支援边疆,有的走上新的岗位。半个世纪过去,回望同事们走过的路,大多数都没离开文学岗位,一直还在文学园地上默默耕耘,在文学创作、评论、编辑、教学、组织工作等方面奉献了自己的心血、精力,取得了程度不同的可喜的成绩。

专业从事文学创作的有:陈淼、韦嫈、杲向真等。陈淼以话剧剧本《红旗歌》(合作)而一举成名。离开创委会后,长期在鞍钢体验生活,后成为辽宁作协专业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炼钢工人》《红榜的故事》,散文集《春雨集》等。他英年早逝,54岁就撒手人世。韦嫈“文革”前是天津作协专业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母与子》,长篇小说《从前有个姑娘》《流泪的花》等。杲向真在创委会期间写的《小胖与小松》,曾获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后为北京作协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灾星》《啊!不是幻影》《耗子精歪传》等。

从事文学评论、研究、教学、组织工作的有:杨犁、王景山、古鉴兹、周勃、束沛德等。杨犁曾任《新观察》副主编,后担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主编文集《胡适文萃》等。王景山系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系主任,著有《鲁迅书信考释》《鲁迅五书心读》《旅人随笔》《王景山文集》(三卷)等。古鉴兹曾担任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教研室主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著有长篇小说《穷棒子王国》等。周勃系湖北大学教授、系主任。他在创委会期间发表的《略论形象思维》《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曾在文坛引起很大反响;他著有《永恒的困扰——文艺与伦理关系论纲》《文学思存集》等。束沛德长期从事文学组织工作和评论工作,担任作协书记处书记、儿童文学委员会负责人多年,著有评论集《束沛德谈儿童文学》、散文集《龙套情缘》《岁月风铃》等。

从事文学编辑工作的有:何路、罗立韵、胡海珠、王鸿谟、刘传坤、李宝靖等。何路、罗立韵、胡海珠都曾在《人民文学》任编辑,后何路长期担任《中国文学》编辑部主任、副主编、社长;罗立韵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室主任,胡海珠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室主任,她们都是资深的文学编辑。王鸿谟先后在《新观察》杂志、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组长、主任。刘传坤一直在《红旗手》《甘肃文艺》《飞天》任编辑。李宝靖在《广西文学》任编辑、主编,并担任广西作协副主席,著有散文集《桂海游踪》等。王、刘、李三位都获得编审职称,是富有经验的老编辑。

50年代的创委会在联系、团结作家,发展、繁荣创作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也为培训一批具有良好素质和服务精神的文学组织工作者做了夯实基础的工作。我从事文学组织工作是从创委会起步的,它对我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创委会,我有过成功也有过挫折,有过喜悦也有过忧伤,在心灵深处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创委会的领导和同事,是我文学路上的良师益友。至今我还与六七位在北京或外地的创委会同事保持着电话或通讯联系。期待着五六十年前的老同事有朝一日能有一次聚会,畅叙离情别绪,追忆作协往事,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快慰的事啊!

2012年9月

四次青创会琐忆

从1956年到2013年,经历了57个春秋。半个多世纪来,令人瞩目的青年文学创作会议(简称青创会)总共召开过6次,即将召开的是第七次。其中前四次,我都是亲历者。回头一望,依然可以约略窥见这几次青创会的轮廓和我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脚印。

我的书柜里还保留着一本《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讲话、发言集》,它已伴随我阅历了几十年的岁月沧桑。如今打开它那浅绿色、素朴淡雅的封面,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茅盾、老舍、夏衍、胡克实和邵燕祥、李希凡、郑文光等呈现在面前。我仿佛又回到1956年3月中国作协、团中央联合召开的第一次青创会会场,即位于御河桥(今正义路)的共青团中央机关礼堂。与会的450多位来自文学战线的新军,年纪都很轻,多半是二十三四岁,几乎没有超过30岁的,真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那年我25岁,在中国作协创委会任秘书。我在大学时代写过批评文字、思想杂谈;走上文学岗位后也写了一点文艺短论、作品评论,但数量有限,水平也不高,严格说来算不上一个“青年创作者”。加上当时我正因为胡风一案的牵连,处于被审查的困境,可我的顶头上司、创委会副主任菡子,心地善良又爱护年轻人,还是毅然提名我为列席代表,从而使我有幸参与这次盛会。

1956年这次青创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科学和文化进军的背景下召开的。我的印象,这次会议紧扣培养文学新人、扩大创作队伍这个主题,十分重视提高青年作者的思想修养、艺术修养。会议的主旨报告和不少讲话、发言都是谈青年作家肩负的任务、应有的修养以及认识文学艺术的特征,学习、掌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茅盾的《关于艺术的技巧》、老舍的《关于语言规范化》、夏衍的《知识就是力量》等发言,我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一直成为充实、提高自己的努力方向。

会上文学艺术探讨、交流的气氛很浓。不仅安排了介绍青年文学各种体裁样式(诗、小说散文、戏剧、电影、曲艺)创作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报告,而且按文学形式,分小组研究、讨论创作问题。参加儿童文学组讨论的有30来人。我特别关注的是袁鹰《争取少年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的报告。他谈到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不景气,队伍很小,希望“大家都来动手写评论”。这引起我思想共鸣,激发了我从事儿童文学评论的兴趣和热情。在会后不久,我在《文艺报》先后发表了《幻想也要以真实为基础》《情趣从何而来》等多少有点影响的作品评论。

还有一点,难能可贵的是会上那种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空气。李希凡在大会发言中不仅肯定邵燕祥的诗、刘绍棠小说的成就,还直率地、友好地指出他们作品存在的不足。而鲍昌则对自己已发表的论文未能正确解释关于文学中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做了真诚的自我批评。在这方面,为什么当今我们没能与时俱进,反而裹足不前、每况愈下了呢。抚今追昔,不禁令人感慨系之。

同类推荐
  •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文选含选主小传、导读(概述)、正卷(哲学;人生卷与艺术;文学卷)三部分。在时间上限各选主49年前的论文。编选思想上着重突出他们的人生美学特色。力求雅俗共赏、学术与市场兼顾。
  •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本书具体分析《红楼梦》中的细小的智慧,其中不少智慧具有反而的意义,也即是狡猾之徒和有些人物的阴谋诡计,这亲做的目的不是宣扬、或者教唆心肠坏的人善搞阴谋诡计。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和研究别人的阴谋,我们才能具有预防防暗的智慧,并帮助善良的读者培养和提高识破、预防和反对、击败此类阴谋诡计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宠妃逆袭:腹黑王爷溺宠妻

    宠妃逆袭:腹黑王爷溺宠妻

    【正文+番外全部完结】特种部队女军官一朝穿越为庶出七小姐。当昔日懦弱无光的双眸闪耀着耀眼光芒时,欺她,辱她,算计她之人,势必会付出血的代价!美妾,打出去。陷害自己的嫡姐,阴回去。设计自己的皇孙贵族,杀回去……百毒不侵,医毒无双,异能,系统……涅槃重生,废材惊天逆袭!她说,放眼天下不管是谁,只要惹到她,势必百倍奉还!【女强男更强,一对一宠文】*推荐小夭完结宠文:《爷的宝贝:腹黑王爷萌宠妃》推荐小夭女强宠文:《盛宠医妃:狐狸王爷腹黑妻》群号:夭里妖气214091753喜欢的可以加进来玩哦~
  • 甜宠邪妃:腹黑王爷欠调教

    甜宠邪妃:腹黑王爷欠调教

    推荐:邪王娶妻,刁妃不好惹她,二十一世纪惊才绝艳顶级杀手。他,大炎王朝万千宠爱不近女色的冷血王爷。一朝穿越,当他遇到她……一纸休书,他还未送到她的手中,她的爪子已经扣在他的颈项。当当当,王爷不是白当的,捉住玉手,冰肌玉骨,爽滑柔腻。当当当,杀手威名不是买来的,不让我摸你的脖子,老娘就朝下,下,下,下!当当当,众目睽睽,王爷被人捉住男人命脉,糗出大了!腹黑阴冷闷骚男与惊才绝艳天才杀手,强强联合,共谋天下。
  • 雪袍子

    雪袍子

    据说,蛇的一生要蜕很多次皮,每蜕一次皮,它就长大一些。我们的主人公,在十三岁那年,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他感受到比蜕皮更难以忍受的疼痛……一个原来对什么都觉得新鲜,喜欢在街边、在高处看风景,喜欢读书的孩子,由于一次意外事件,仓皇流浪。人贩子,老鼠窝,大城市的声音,相依相惜的同伴,像冰激凌,带着些许甜蜜,强烈地刺激着他……他做各种各样的梦。梦告诉他所有事情,给他这样那样的提醒;音乐也帮助他,帮助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把忧郁带走……他逃脱后,作为一名“孤独勇士”,解救了所有被控制的孩子。成长在一些瞬间发生了,从镜子里,从阳光带来的膨胀的快乐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统的秘密:早安枕边人

    总统的秘密:早安枕边人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这么一个人:他明明钻石级男神,气质卓越,却偏偏爱上如此平凡的女子,深爱至极。那么不要诧异,因为---每一个善良的女孩儿,上帝都会派来天使好好爱你。某男嘴角微扬:“除了我以外,不许让任何男人碰你!”“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情有独钟……”九部恋曲,猎爱的法则,有爱的人才会懂!
  • 我鄙视你

    我鄙视你

    赵小帅与姜勤勤毕业后进入同一警察局工作。由于接连发生两桩银行抢劫案,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与赵小帅搭档的资深警察邓子爱好周易算命,常常带领他进入风月场所。女友苏小妹被害,邓子决定自行报仇,邀请赵小帅帮忙。赵小帅与苏小妹的妹妹苏浅浅在网络上联系上了,神秘女子沈小柔每个周五会来到他的宿舍过夜,风尘女“方块A”受命要刺伤他。姜勤勤对他似若有情……男主人公的感情陷入了迷乱。更为惊人的消息是邓子暗地里是当地黑社会的一个大头目,为了还上百万赌债,银行抢劫案是他所为……爱情和友情、阴谋和义气、正直和狡诈,赵小帅遭遇了人生最复杂的考验。
  • 海之号角

    海之号角

    大型网游《龙之谷》的同人小说,架构与龙之谷所创建的世界观,但又独立于游戏。无论你是否玩过龙之谷,本书都会带你进入那个奇幻的天地
  • 倾世恋之夏家三千金

    倾世恋之夏家三千金

    夏水(落白颜),只是想隐瞒自己的身份而已,可一场游戏,将她的庞大身世暴露出来,她上有全国公司百强前三的CEO总裁姐姐——夏雪(落红颜),下有黑帮老大的干女儿,黑道妹妹——夏雨(落紫颜),她恨所有碰过她的人,只是为了一个承诺,承诺打破,他再度回归,却带着所谓的“儿子,妻子”······
  • 都市雄起

    都市雄起

    东极市薛亮高考后,立志有一番作为。但高考失误与大学失之交臂,又遭遇车祸,还被女友王菲抛弃,他不甘屈服命运。他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由此结识了暴力警花、极品萝莉、高贵冷艳,共同陪伴着他完成了他的宏图伟业。
  • 妃本倾城:妖孽驱魔师

    妃本倾城:妖孽驱魔师

    帝都的十里桃花之下,是她为保他成王的白骨。她,妖家最后一位驱魔师,天性烂漫他,惊才艳艳,天赋出众,却也心机深似海初识时,他说:保我成王,你便是我此生唯一的王后后来,他挽着佳人登上宝座,后宫佳丽三千,早已忘记曾经的诺言幸而苍天不负,她重生成深宫之人,嗜血成妖,才得知当时的一切真相背后的血腥
  • 喜结良缘

    喜结良缘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青梅竹马?我呸!十岁你偷亲我之后说“然然我以后一定会娶你的!”二十岁你搂着她对我说“程然这是你嫂子!什么?小时候的事你还记着呢?我逗你玩的!”说好的青梅竹马都会在一起呢?梦里都是骗人的!还做什么都要跟我对着干?再看?再看!再看我就把你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