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1600000004

第4章 书香起身 时艰铸魂(2)

文天祥出生的前一年,即端平二年(1235),在北方呼伦贝尔草原上崛起的蒙古向南宋大举进攻,引发了蒙宋全面战争。到文天祥出生的这一年,蒙军攻陷成都,逼降秦(甘肃天水)、巩(甘肃陇西)等二十余州;另一路攻破郢州(湖北钟祥),逼襄阳守军反叛献城。襄阳历来是宋蒙争夺的军事重镇,它的失守,标志着南宋京湖沿边防线被突破,蒙军直压长江北岸,构成对南宋的严重威胁。

蒙古国是在草原各部落间的血腥杀伐中建立起来的。《蒙古秘史》这样描述那个铁血争锋昏天黑地的岁月: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连上床铺睡觉的工夫也没有,互相争夺,虏掠。世界翻转,诸国攻伐,连进被窝睡觉的工夫也没有,互相争夺,杀伐。没有思考余暇,只有尽力行事。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国成立后,又带着这股杀伐之气猛力向外扩张。开国大汗成吉思汗说:男子汉的最大乐事,莫过于压服乱众和战胜敌人,将他们斩草除根,而夺取一切。蒙古大汗和贵族把战争和掠夺当成毕生事业,驱策着剽悍顽强的草原铁骑,以“来如天坠,去如电逝”之势四面出击,南下攻金,灭西夏,后又灭金;东征高丽,后伏高丽;西征灭西辽,灭花剌子模,追击逃兵至印度,又翻过高加索山,进入顿河大肆抢掠;后又从伏尔加河杀到多瑙河,击溃阿尔部(保加利亚),横扫俄罗斯,攻占马札尔(匈牙利)、孛烈尔(波兰),兵锋抵至亚得里亚海滨。

同一时期,即从文天祥出生到他参加殿试的这二十年间,蒙军不断攻犯宋地,与宋军由西而东在四川、京湖和两淮三大战场持续展开激烈的鏖战。

铁蹄践踏之地,一片惨状。时人吴昌裔记录了川北沦陷时的情形:“昔之通都大邑,今为瓦砾之场;昔之沃壤奥区,今为膏血之野。青烟弥路,白骨成丘,哀恫贯心,疮痏满目。譬如人之一身,命脉垂绝,形神俱离,仅存一缕之气息而已。”这也是任何沦陷之地都逃不脱的劫难。

文天祥进京考试这一年,蒙军已攻灭大理国,自云南“斡腹”攻宋的战略得以实现,正酝酿第二次倾全国之力的大规模侵宋。

反观南宋,理宗朝廷沿用祖上议和与苟安的国策,一味地守内虚外,对外消极防御,苟且偷安,对内压榨苛重,钳制将帅,造成贪腐成风,军力不逮,民众欲反的情势,内外交困面临全面爆发的危局。

时势造英雄,时势造文心。爱国士子的思想情感被抛入了战乱,他们对敌国的仇,对家国的爱,他们的民族自尊和独立思考品格,他们的赤子情怀和担当精神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反思、质疑、抨击国策、朝政和军事上的成败得失,在朝野形成舆论的力量。

当年联蒙灭金,继而从蒙军虎口夺得洛阳,是否是重蹈北宋联金灭辽的覆辙引火烧身,导致国无宁日的开端呢?而后朝廷又不思进取,一味奉行守内虚外战略,把议和作为苟安的法宝,是否又是导致错失战机,使蒙军得寸进尺扩张野心膨胀的原因呢?京湖制置使孟珙三次出兵奏捷,收复襄阳和樊城等重镇,上奏朝廷增兵固守,后攻克蒙军在河南的许多地盘,又上奏朝廷接受曾经叛蒙的北军将领归降,却均遭朝廷拒绝,以致孟珙抑郁而死,还有比这更匪夷所思的吗?还有姑息庸将,排挤良将,如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痛击蒙军,整顿吏治,扭转了残破局势,却被捏造罪名逼迫而死,死后更被抄没了家产,掘了坟墓。还有贪腐成风,以致无钱养兵,正如文天祥在《御试策一道》所指:“自东海筑城而调淮兵以防海,则两淮之兵不足;自襄樊复归而并荆兵以城襄,则荆湖之兵不足。自腥气染于汉水,冤血溅于宝峰,而正军忠义空于死徙者过半,则川蜀之兵又不足。江淮之兵又抽而入蜀,又抽而实荆,则下流之兵愈不足矣。荆湖之兵又分而策应,分而镇抚,则上流之兵愈不足矣。”如此等等,大宋王朝何以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人们反思、质疑,把矛头指向决策者,指向皇帝身边的奸臣佞官,指斥史弥远专权,史嵩之营私,董宋臣和丁大全乱政。

同时,人们呼唤道德高尚、胸怀天下、躬忠体国的义节之士。人们呼唤一身正气、秉承直道和正道的仁人君子,呼唤闪耀在先贤圣哲身上的民族魂魄和精神。供奉在庐陵学宫乡贤祠的欧阳修、杨邦和胡铨;后来在文天祥诗中反复出现的忠烈之士,如西汉时出使匈奴被扣,历十九年坚不屈服的苏武;三国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东晋时击楫渡江,立志恢复中原的祖逖;唐代裂目碎牙死守睢阳,壮烈殉难的张巡;汉末穿布裙安贫讲学,决意不事敌君的管宁;还有痛骂叛将安禄山,因而被钩舌而死的常山太守颜杲卿;蜀郡宁断头不肯投降的将军严颜;以及刚正不阿直笔记史的晋国太史董狐、齐国太史兄弟……许多许多在史册中闪光的人物,都在被呼唤之列。

面对志士先贤,文天祥发誓说:“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国危时艰在这位自觉成长者的年轮里深深地刻下忧国忧民立志报国的情感和志向。

宝祐三年(1255),文天祥不到二十岁,与大弟文璧进入庐陵白鹭洲书院,为备考做最后的冲刺。

白鹭洲位于赣江江心,其名一说得自白鹭仙女和年轻渔人的爱情故事,一说得自李白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名句。白鹭洲书院就建在东南洲头,其前有泮月池,升阶进入大门,有棂星门,有文宣王殿,进而可登云章阁,可登风月楼。登高举目,但见洲上竹木葱茏,环洲波涛汹涌,隔岸群山奔腾起伏,真是一个秘可探幽、开可涉远的好去处。

白鹭洲书院是由江万里于理宗淳祐元年(1241)创办的。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少时从父学《易》经,后专治程朱理学,肄业于白鹿洞书院,为朱熹门人林夔孙的弟子。宝庆二年(1226)以舍选登进士第,所作策论《郭子仪单骑见虎》,表达了对郭子仪的胆识和爱国情操的仰慕。他秉性耿直,刚正不阿,淳祐五年(1245)迁尚右兼侍讲时,与理宗谈论诸事得失,曾说:“君子只知有是非,不知有利害。”他在出任吉州知州的次年创办了书院,广集图书,收授门徒,并曾亲自讲学。

文天祥在吉州的这所最高学府学习的时间不长,不到一年,但在他的成长中却是加钢淬火的关键阶段。

文天祥到白鹭洲书院学习时,书院的山长(主讲人)是庐陵名儒欧阳守道。欧阳守道字公权,初名巽,晚号巽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他与江万里第一次见面时的对话便可得知。淳祐元年(1241),欧阳守道登第进士,受到知州江万里的接见。也许是听说欧阳守道少时家贫,无师自学,品学皆超群,年不过三十便被称为乡郡儒宗,江万里便故意要考考他。江万里问他:天下称吉州为“欧乡”,想来文忠公在此地后裔甚多,你欧阳守道是欧阳修的第几代子孙?欧阳守道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不是他的后人,我祖上名位官职和所居所葬,都与文忠公搭不上。他还纠正江万里说,“欧乡”之称也不起于文忠公,早在南唐时,就已有此称。江万里由此看出欧阳守道是个有独立人格的才俊,便对他另眼相看。

白鹭洲书院的创办人和现任山长,他们的气质和气节,正是文天祥景仰和追求的。如果说文天祥从古代圣贤身上标定了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那么在往理想攀爬的山道上,他仰头看到了他们散发着体温的背影。

江万里创办书院是为传播理学,兴学化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气节教育,并提倡实学,提倡融会贯通经世致用。欧阳守道推进了江万里的治学理念,“求为有益于世用,而不为高谈虚语”,“先生之文,如水之有源,如木之有本,与人臣言依于忠,与人子言依于孝,不为蔓衍而支离”。授课不但条理井然,见解深刻,而且灵活教学,常针对时政在师生间开展对话、讨论、讲座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世象,开阔胸襟和眼界。有时师生间的争论甚至很激烈,要是遇上别的学生,欧阳守道会生气,甚至一整天闷闷不乐,但对文天祥就不同了,就偏心眼了,哪怕是观点相左,争得面红耳赤,也毫不介意,反而愉快得哈哈大笑。文天祥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上了一天课,晚上还要独自到僻静的风月楼去苦读,直到夜深,以致不知道怎么演绎出一个文天祥在风月楼“捉鬼”的故事。

白鹭洲书院自由讲习、议论时政,讲求实际、反对空疏的学风,对文天祥非常关键,不但使他得以深研经史,眼界大开,而且对他刚介正洁的操守的形成都意义重大。他在《御试策一道》中,能胸览乾坤纵横国家大事,肯定不是“从田间侧听舆论”所能获得的。白鹭洲书院自创办后,吉州各科第进士者群出,淳祐四年(1244)十九名,淳祐七年(1247)二十一名,淳祐十年(1250)二十五名,宝祐元年(1253)二十四名;这以后的宝祐四年(1256)三十九名。如此许多人才,“不于州学,则于书院”。白鹭洲书院对培养人才,发展当地教育功莫大焉,故与庐山的白鹿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被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在书院学习期间,文天祥与欧阳守道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文天祥后来在《祭欧阳巽斋》中写道:“先生爱某如子弟,某事先生如执经。”他默默地品嚼着欧阳守道的品性,用先生的品格滋养着自己。

其与人也,如和风之著物,如醇醴之醉人;及其义形于色,如秋霜夏日,有不可犯之威。其为性也,如盘水之静,如佩玉之徐;及其赴人之急,如雷霆风雨,互发而交驰。其持身也,如履冰,如奉盈,如处子之自洁;及其为人也,发于诚心,摧山岳,沮金石,虽谤兴毁来,而不悔其所为。天子以为贤,缙绅以为善类,海内以为名儒,而学者以为师。

后来两人长期来往。文天祥任景献太子府教授时,讲经彻章,深得理宗赞赏,获赐一只金碗。欧阳守道迫于生计,曾把金碗借去到质库(当铺)换钱,后赎回还给文天祥时,文天祥说自己眼下用不上,先生手头紧,不妨再拿去换钱用。

经过不到一年的深造,文天祥的学识、眼界和胸襟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文天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后来自称“青原白鹭书生”,可见他为此而感到骄傲。

入白鹭洲书院学习这一年,正逢三年一次的乡试大比之年。凡赴京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都须先在州府的乡试中取为贡士。文天祥与大弟文璧一道参加了八月举行的乡试,放榜双双中举,录为贡士,获得了参加省试的资格。

兄弟俩同时中举,不仅是文氏家族的大喜事,也是地方上的荣耀,一时间贺客盈门。赴京省试前,知州李迪举亲自设宴为他们饯行。文天祥春风得意,赋诗感怀:

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

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

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

这首《次鹿鸣宴诗》,是收入《文天祥全集》中的第一首诗,也许也是他存世的第一首诗。他在诗中表达了在他心目中真正看重的是像苏轼和苏辙那样清高的节操,是像东汉名士祢衡那样才华出众、性格刚强、蔑视权贵的品质,表达了要做一个清正刚直的士子的志向。文天祥与大弟文璧刚于乡试中举,诗中却以自己和文璧比况当年同榜进士及第的北宋宰相宋庠、宋祁和苏轼、苏辙,并称考中进士并非难事,可见他对此去京城赴考的前景充满了自信。

虽然天祥、文璧兄弟双双中举,二弟霆孙的夭折却给文家投下了悲戚的阴影。霆孙病逝后,全家都十分悲痛,尤其是父亲,时常独自流泪,悒悒伤怀,累及了身体,天祥、文璧双双中举后也不见好转。文天祥和文璧便与父亲商量,决定让父亲一道去京城,一可随时侍奉,二可借游览山水,排遣父亲心中的郁结。

十二月十五日,父子三人从庐陵启程,取道信州(江西上饶)、江山等地前往临安。

此一去,又是一喜一悲。对文家来说,又发生了两件堪称惊天动地的大事。

同类推荐
  •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文学大师,历来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他的名著《堂吉诃德》可谓家喻户晓但目前国内对塞万提斯本人及其著述的研究则相对很少,作者以第一手翔实的资料撰写了这部《塞万提斯评传》,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这本书打破了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基万提斯研究的零星状态,以其内客的系统性、丰富性、翔实性呈现在读者面前,弥补了这一学术研究的空白。此书无论对专业工作者、教学人员还是文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 大唐第一君:李渊

    大唐第一君:李渊

    本书主要内容有:少年得志、放虎归山、恩威并施、西进长安、南征北战奠基业等。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让兰辉告诉世界(习近平号召学习的好干部)

    让兰辉告诉世界(习近平号召学习的好干部)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死亡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却无法结束我们的存在。笔者踏上北川大地,多次与兰辉的亲人、朋友和普通老百姓倾心交谈,在山山水水中寻觅兰辉的足迹,能时刻感觉到兰辉的存在。
热门推荐
  • 步莲剑心

    步莲剑心

    古有赤剑,生智,诞灵,习人修行,斩尽八荒。世人称为——龙渊魔剑后被大能炼化,封于深渊之下无尽岁月。终有一天,脱剑化形,挣脱封印,落于一草户人家。取名为,龙渊。————————————————————————————————————————————————————————
  • 重生之帝红颜

    重生之帝红颜

    本是人家凤凰花,零落残影负韶华。而今荏苒不盈虚,水深波澜何足惧。乾坤一掷知情重,金戈铁马错相逢。一往情深深几许,一念执着着几秋。前世她一步一步走进他设计的圈套,她沉浸其中不自知。最终换来的却是他边关尽破,另娶她人。当谣言四起传她助敌叛国,她愧对家国亲人,选择懦弱了结余生。重归一世,她自小磨砺,动心忍性,斗渣男,互家国,手握半壁乾坤。本以为今生了无情缘,却原来这才是刻骨铭心……
  • 擎国

    擎国

    穿越不可怕,穿越后从零开始也不可怕,但如果有个前辈比你早穿越,而且人家还当上了皇帝,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 魔法小子

    魔法小子

    没有永恒的光明,也不可能永远面对黑暗,只求心中有大道,坎坷变坦途。——“万雾山庄魔法学校”校训。说到半月洲大陆西部,就不得不谈到“泊瓷”这个镶嵌在西部海岸线上的明珠城市,“泊瓷”是西大陆第一形胜繁华的城市,处于水陆要冲,良港林立,海陆贸易极度繁华,城中人口上百万,商号拥挤,酒肆茶楼比踵矗立,沿街华幡锦盖,车流如织。城中华厦云集,运河纵横交错,由于这是自由港,所以对各种族的进出与居留并没有特别的限制,所以这个西部大城成了多种族汇聚的城市。泊瓷城西部是港口区,中部是商业区,北部是名门望族、富豪权贵所居住的所谓富人区,……
  • 超贵族学院:拽丫头和她的王子们

    超贵族学院:拽丫头和她的王子们

    16年前命运对她无情的捉弄,使她痛失父母。16年漫长曲折的成长历程将她塑造得无坚不摧。这一年她终于16岁,外表坚强的她依然可以活的很潇洒,就因为她的拽、她的冷、她的酷、她的淡然与漠视!却不曾想过命运终于开始眷顾她,让她找回原本应该就属于她的一切,甚至是爱情……!裴多拉.圣爵拉斯学院开学前一天,女主萌萝莉安小可打趴了一位傲慢而张狂的王子,又与“南极冰川”过招,接着跑入男厕撞到极品妖孽,谁知VIP班级里还有一位温柔若水的王子哥哥等着她!璀璨的人生开始正式扬帆启航……四位王子里只有一位是哥哥,还有一个是好友,其他两位呢?谁才是她正真的王子?
  • 坠落的蝴蝶

    坠落的蝴蝶

    微凉的风让我打了一个寒颤。穿着轻薄婚纱的新娘,却是那么般的温暖。爱情是温情暖人的。说实在的,一个女人最漂亮的,趁着风华正茂,嫁个自己喜欢的男人。
  • 九重天

    九重天

    “一朝得见九重天,乾坤玄黄天地变”——一句流传在修真界里无数年的话,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这句话是何人所说,也没有人知道这句话存在了多久,甚至都没有人知道这句话里所说的“九重天”究竟是什么东西!
  • 仙路之王

    仙路之王

    全真教是天下第一道教,其镇宗功法‘先天功’却只有开派祖师王重阳和其弟子丘处机练成,开派百余年,此功竟后继无人。藏经阁弟子杨凡翻阅古籍时意外破解祖师遗示,从秘地挖出一枚古老戒指和骇世丹方,此后十年行走高山险川,历经无数凶险,终于练成一枚能够让人由后天进阶先天的‘万丹之丹’。不料,杨凡沐浴净身,焚香七日,邀请天下武林豪杰,在祖师墓碑前仰天吞服此丹,闭目半柱香后,却栽地倒下气息全无,待其清醒过来后,已是身处异界。。。。。。浩瀚地域,无尽仙宗,谁才是仙路之王,且看全真弟子如何踏上终极修仙之路!
  • 颜倾天下:上神太妖娆

    颜倾天下:上神太妖娆

    她是上古时期的上神,却相貌绝美,因一次手术附身在这个废材公主身上,被嫌弃,被侮辱,她决定准备报复。他是天下的尊主,清冷高傲,傲视群芳,却为她甘之如始,是深情,是等候,从那时开始便开始了一场孽缘。这里是女尊,女子为尊,男子是下,她勾唇一笑,自信张狂,让许多男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你是我的”男子妖媚一下,强势的搂了她的腰,把她圈在怀里不让她离开。“妻主,你不要我了吗?”洛湛哭红了眼,控诉着她的虐行。“跟我走。”男人没有再说话,这个时候他只想把这个女人带远点。说好的我们老死不相往来,你不动我我不动你呢?这群男人到底怎么回事
  • 乱世枭遥

    乱世枭遥

    一个小人物惹上了泼天大祸,于是家破人亡。然后就是挣扎着活下去,挣扎着活的更好。很简单的故事。(PS:架空世界,不做说明,完整世界会在故事里一点点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