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9700000040

第40章 黄家渡码头(3)

老太太听说之后,连忙拿来了一个玻璃做的香蕉形状的洋奶瓶,心里想着,这是二龙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重孙子,龙家又添丁了,是龙家的后代啊。她压抑着兴奋,久久地看着孩子,眼里有些湿润地说,这孩子,长得像他爸,你看那双眼睛。真不容易,阿秀你有福气。阿秀道,不知道这孩子命苦不苦。老太太说,现在不说命,他肯定命好,不苦不苦。安韵珍看着孩子的小脸,说,给他取个名字吧。维娜想了想,说,二龙,要不就取他爸名字中一个龙字,小龙,龙龙,不,龙隆,兴隆的隆吧,阿秀你看行吗?老太太欣慰道,龙隆,这不就是跟我们龙家一个姓吗?安韵珍接口说,本来也……她原想说本来也是龙家的人,话一拐弯,就说成也是条小龙。

5

太平洋战争的炮声响了之后,平静的日子一下子烟消云散了。琴岛的钢琴弦好似刹那间都被折断了,钢琴声再也听不见了,这时候的维娜也似乎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再弹奏贝多芬的《月光曲》了。

厦门港里外的英美军舰早已溜得无影无踪,日本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夜之间占领了鼓浪屿。这时的鼓浪屿笼罩着恐怖凄凉的气氛, 日本宪兵们每天端着带刺刀的枪,穿着皮靴走在马路上,气势汹汹,威风凛凛,让人心惊胆战。

1941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安韵珍系上了长长的围巾。阿秀刚扫完院子,便问,太太,你要出去?外面不安全啊。安韵珍走到门口回头说,我去番仔球埔,日本人要开鼓浪屿屿民大会。

那我跟你一起去。阿秀跟在了安韵珍身后。她们路过最热闹的龙头路时,觉得那里气氛与往常不同,显得格外安静,阿秀向周围一看,才发现有日本兵在街上巡逻。经过一所小学时,还看到很多学生到了门口都不进去,原来是校门口有日本兵站岗,不让学生进学校。

又发生了什么事了?阿秀问,安韵珍指着到处张贴的报纸说,你看看,肯定有名堂。阿秀走了过去一看,张贴的是《全闽新日报》和伪《华南新日报》“皇军”对英美宣战的号外,还贴有两份“告示”和一份“布告”,有一份“告示”是由日军厦门根据地队本部具名的,内容是: 日本内阁发表日本天皇对英美宣战的诏书,驻厦门的日军为此占领鼓浪屿;同时宣布全面封锁海上交通,限制厦门鼓浪屿间交通。渔船出海,要经检查许可。另一份“告示”由厦门日本总领事馆具名,内容大意是说,因时局变化,凡趁机造谣破坏、囤积居奇、抬高物价、携资外逃、扰乱金融等违法行为者,一律严惩不贷。“告示”并且宣布:从即日起,使用日本东京时间,也就是比厦门人传统使用的时间提前一个小时。还有一份由伪厦门特别市政府具名的“布告”,无非是要鼓浪屿人民安分守己,拥护日本军阀发动的所谓“大东亚战争”。

阿秀,你先回去吧。安韵珍看完这么诊直。阿秀不明白地想,为什么啊?

J决走吧,我开完会就回来。家里要留人。安韵珍说着推开了阿秀,阿秀走了几步回头说,太太你小脚阿。

阿秀急急地回到家里,把看到的听到的告诉了老太太和维娜,老太太心里替安韵珍着急,问道,维娜,你阿妈不会有事吧?她也是,非要去参加日本人开的会干什么啊。

维娜想了想说,她这也是迫不得已,这是日本人的强制行动。这些天,他们是玩尽了花样,你们看, 日伪的“布告”和座谈会、庆祝会之类的集会,一个接着一个, 日伪两报,大量报道鼓浪屿的“新闻”。还有什么在“同声俱乐部”召开的“各界人士座谈会”,应邀出席的人既领受了教训,又领受了恐吓。还在鼓浪屿戏院召开“打倒英美扩大宣传大会”,并放映电影,免费招待。

他们想拉拢人心,根本做不到。阿秀附和一句。维娜接着说,他们为了鼓吹什么“大东亚圣战”和“中日同文同种、共存共荣”的谬论,真是使尽了招数,但得到的只是听众从嘴巴里吹出的嘘声。

没过几天,安韵珍说要去博爱医院。老太太慌了问,去那里干吗啊?安韵珍说,去看看就知道了。阿秀会意维娜,俩人一同跟着安韵珍出T门。

天哪,博爱医院挤了这么多人。维娜捂住了嘴,当她得知这里被集中的有外国人、外籍华人和在外国企事业单位任职的中国人,包括住宿在教会学校、医院的教职员工、学生和医护人员,竟然达四千多人时,不由得紧张起来。

这时候,有几个军官模样的日本人来到医院,传令被集中的人群都上医院天台聆听训话,一个会讲厦门话和英语的日籍台湾人当翻译。阿秀听明白了,训话的内容大意是: 日本天皇下诏对英、美、荷诸白魔宣战, 日本“皇军”奉命占领鼓浪屿,大家要拥护“皇军”。接着宣布了两件事:“第一,凡持有枪支弹药的人,要立即主动交出来,不加追究,如隐瞒拒交,一经查出,就以私藏军火严处。第二,所有被集中人员,一切行动要听从‘皇军’官兵的指挥,如有发现擅自行动或非法行为,格杀勿论。”

李医生在里面,我看见她了。维娜这时叫起来。安韵珍小声道,别说话,没事的。

三个人从博爱医院出来,心事重重地走着,迎面走来一队洋人,让阿秀感到奇怪的是,那些平日神气十足的洋人们左手臂上别着一条印标记的红布圈,在日本宪兵的刺刀下,个个无精打采,垂头丧气。阿秀不禁问安韵珍,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安韵珍挪了挪身上的披肩,抱紧身子说,是要到轮渡码头搭渡船,去厦门,去过禁闭生活。可恨的日本人,要把人逼到绝路啊。

阿秀你看,还有学生仔, 日本兵用刺刀像押解俘虏似的逼迫他们排着队游行。维娜忧虑地看着一群学生从眼前走过,路很窄,他们排成了两行,学生们表情麻木、有气无力地喊着口号:“中日亲善!”“建设东南亚共荣圈!”

维娜这时看见队伍中有自己的学生,一些小学生把手里的汉奸旗尾巴撕掉扔在阴沟里。维娜禁不住走上前,对那学生说,你做得对。一位家长走过来,自言自语地说,失去了国家主权,孩子们好可怜啊。接着,三个人跟着游行的队伍又走到了鼓浪屿最高峰日光岩前,抬头望,上面挂出了一面大大的膏药旗, 日本占领者露出了真面目,这旗是用铁皮做的, 日本人真是用心良苦,为的是不迎风也能招展,旗很明显在昭示众人:这是日本占领地。

安韵珍沉着脸,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她心里像压着一块巨石,她忧虑地说,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不晓得会是什么样子?

阿秀说,维娜你不要去上班了,鼓浪屿都沦陷了。

这时候,三个人不知不觉走到了码头, 日本人在那里设了一个岗哨,不论男女老少,都要在通过岗哨时,向鬼子兵行九十度礼。阿秀咬牙说,宁可不去厦门,也不要给日本人行礼。维娜道,走,别走近他们。

她们走到厦门日本总领事馆门前正要掉头时,看到了那则告示。维娜看了几眼气愤地说, 日本人真是可耻,他们要使用日本时间,这比厦门时间提前了一小时啊。阿秀提醒她说,你小声点,上午我就看到了。维娜边走边说,到处都是让人气愤的事,晓得吗,更可气的是日伪市政府接管鼓浪屿会审公堂后,派一个汉奸任副堂长。阿秀在想,怎么汉奸这么多啊,打不死也赶不尽吗?

回到家里时,三个人都忧虑地坐着不说话,老太太牵着几个孩子过来,责怪维娜、阿秀说,孩子你们都不管,他们都哭着叫妈妈,你们跑到外面做什么去了,这种时候,大人要时刻在他们身边啊。

见丽抗、丽战、龙隆脸上还挂着泪痕,维娜和阿秀将他们搂在怀里。维娜说,外面真的很吓人,我们再也不要出门了。

老太太道,阿秀出去买菜也得小心,要早些回来,听见没?阿秀点头道,听见了,好的,现在连菜都没得买,早上去市场转,也没几个卖菜的。

安韵珍这时走到门口又折回来,说,刚才岛上居民接到了通知。

什么通知?维娜紧张地问。

日本人要抽我们的血。安韵珍这么一说吓得老太太手开始发抖。

又得抽啊,抽那么多血做什么啊?阿秀也很吃惊。

哎呀,要我们全部分批到鼓浪屿的日军陆军医院集中,抽血、验血,每个人的血型都被记录存档。安韵珍摇着头说, 日本人的目的是想把中国人当成“活血库”,为他们的“圣战”作准备,随时供血。

上次怀孩子的时候也抽过,这回又抽,我们一定得去吗?我身体这样弱,我还晕血的。维娜急得想哭。

安韵珍想了想说,是啊,没有办法,你顶不过去的,带上户籍,走。老太太着急地问,如果不去呢,可不可以不去啊?你看这家里净是女人孩子,都瘦成这样,血从哪里来啊,这是造什么孽啊?安韵珍一时也为难,便说,如果不去呢,日本人又会上门赶,你同样会吓倒。上回不是吓得要命吗?阿秀抱着龙隆问,要不,维娜留在家里,就说她生病了。老的和小的都留在家里。我和太太去。

慌什么,不逼到那一步不要去。老太太神色严峻。

先这样试试吧。安韵珍和阿秀带着户籍一同出了门,出门一看,外面一堆人,吵吵闹闹的,有汉奸在扯着嗓子喊,排队排队,都出来,大大小小的都出来,抽血了,快决决。

安韵珍听见喊声,一脸惊慌。阿秀问,太太,怎么办,要不我们先去?安韵珍说,日本人肯定会来家里查,不管了,我们先去抽血。俩人便排在了队伍后面,跟着一群人到了日军陆军医院。轮到安韵珍时, 日本兵接过她手里的户口本一看,哼,怎么只你一人来?阿秀从安韵珍身后挤上前说,还有我。日本兵又问,其他人呢,不是都死光了吧?安韵珍为难地说,家里只有老的和小的了,都生着病,生病的时候也不好抽血吧,长官你看?这时候,一个汉奸出面劝解道,早晚得抽,瞒是瞒不了的,生病也得抽,只要爬得动。

阿秀站在了医生面前,伸出左手,大声道,先抽我的,多抽点,一个顶几个人。

安韵珍见了上前拉阿秀,不要,阿秀。

阿秀道,没事,太太,我身体好,起码顶两个人吧。

老太太和维娜带着三个孩子在家里急得团团转。安韵珍扶着阿秀刚进门,阿秀便晕倒在了地上。老太太急得喊起来,我就晓得,会出事啊。安韵珍道,阿秀的血抽多了,我劝她不听。维娜,去请叶医生。维娜一脸愁容地说,阿秀是替我去抽的血,让她受罪了。唉,怪我。老太太看着阿秀的脸白得像一张纸,心疼地说,快给阿秀补一补啊。

同类推荐
  • 最后的证据

    最后的证据

    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最后的证据》《珠宝设计师》《副经理的秘密》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
  • 蓝先生

    蓝先生

    这是一部抗战题材的小说,又不是那种正面描写抗战的小说,而是通过外祖母的叙述和个人的联想,把1938年夏秋季节的抗战故事剥茧抽丝般地一点一点打开,之间穿插浓浓的亲情和爱情故事。文章标题“蓝先生”,其实“蓝先生”只是一只信鸽,这只信鸽把敌人的动向从敌人的巢穴中带给抗日力量。作者非常善于设置悬疑,小说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穿插中,让人感到作者文本构思的巧妙和语言表述的美妙。
  • 爱与忠贞

    爱与忠贞

    陈博的事业即将有一个更大的飞跃,却在与老婆做爱时感到力不从心。老婆的怀疑使他感觉到自己的肾已经病了,有种“兵临城下”的恐惧。陈博的朋友老谭利用他的恐惧,给他设了一个圈套,目的是让陈博身败名裂。陈博在老谭的“补肾妙方”里越钻越乱,越陷越深……
  •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明清小说之一,《西游记》简本之一,与《西游记传》(杨本/阳本)齐名。书题“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 书林莲台刘求茂绣梓 ”,故称“朱本”,为明刊本,共十卷。
  • 上帝的救赎

    上帝的救赎

    一件扑朔迷离的凶杀案,一段细致入微的调查,一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一场侦探与罪犯的交锋。斯迪姆·席普·凡迪恩的作品创下了20世纪世界图书销售的新记录,成为美国新闻出版业的经济奇迹之一,他也因此开启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热门推荐
  • 3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3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俗话说“三十而立”,30几岁的男人和女人正值人生的好时候,集精力、体力、经验和才智于一身,事业上也开始渐入佳境。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30几岁的男人和女人需要面对来自家庭、事业、朋友、金钱、社会的多重责任和压力,却又往往力不从心。从生理上说,30几岁这个年龄段,人的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亦开始呈滑坡状态。本套书的编写即迎合了这个年龄段人群的需要,让读者善待自己的身体,倾听自己的心灵,做到未雨绸缪,今天的拼搏绝不能以透支未来的健康为代价!
  • 重生闺秀

    重生闺秀

    好吧,穿越重生在死去女主身上。好吧,阴差阳错嫁给了侯府公子。好吧,情愫是早生还是婚后相爱。好吧,你们到底看不看我的故事。好吧,一切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灵异考场

    灵异考场

    每个在这个考场中考第一的人都会莫名的死去。五年前的8个好朋友,却相继死去,一本日记,一把钥匙,找到了真相,却又该怎么弥补这段悲剧。林可儿.上官海天这两个人怎么样才能拯救还未死去的高材生......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拿第一名的方法

    拿第一名的方法

    本书针对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容易走进的误区,从“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应考技巧”5大方面着眼,为同学们量身打造72个学习秘诀。
  • 美人媒:绝世美妃不承欢

    美人媒:绝世美妃不承欢

    进宫,报仇。勾心斗角都算不了什么,就算死了也无所畏惧。她什么都没有了,还怕失去什么呢?就算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没有办法。一切都是仇恨。是谁将仇恨丢给了她?若是可以重新来过……
  • 陪你东山再起

    陪你东山再起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是谁将天问决刻于古碑之上?天问决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遂古预言是何人留于深渊绝壁?绝壁残影又是何人所留?遂古洪荒一狠人顶天立地化乾坤天灭道消将尽日百世千劫现己身这四句话又是为何人谱写?来吧兄弟!干了这杯。咱这一生怕过谁?来吧兄弟!干了这杯。让咱痛快的活出滋味。
  • 灵异传奇:校园逐鬼令

    灵异传奇:校园逐鬼令

    厉鬼、狐女、荒古封印,小小的海大有着怎样惊世骇俗的秘密。亲情、友情、人妖爱恋,且看主角如何演绎一段传奇故事。《校园逐鬼令》是先于《血狐狸》,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灵异故事,两者有联系,但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 无主晚熟的挣扎

    无主晚熟的挣扎

    冲破心灵的束缚,力求灵魂的完美,对她她她的解脱
  • 神血路

    神血路

    被一个无良电话引起打雷遭雷劈的一个屌丝,夜尧。意外在异界之中偶得神物,神血棺。在异界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从此一人一棺便踏上了挖坟掘墓,啊呸,是走上了人生巅峰,很纯洁的一本书,真的,不信的话你们看看我这纯洁无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