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8200000049

第49章 经典文本解读(5)

农民起义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所能胜任的,向来都是农民、小生产者和地主阶级的在野派的统一战线。这种起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但在思想上(他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且在组织上都具有妥协、投降的内在因素。稍有西方文论修养的读者都不难从恩格斯对拉萨尔的《封.济金根》(也是写农民起义失败的剧本)的评论中得到解释,恩格斯在那封著名的信中说济金根悲剧的根源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这本来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问题。改编者如果用武打设计方面所花的百分之一的心思来思考这样关键、这样严肃的问题,我想,就不致在耗资上千万人民币的大制作上弄出这样的致命伤来了。

这还是从一般农民起义的普遍规律来看问题的,就《水浒》这个具体作品来看,还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特点。在《水浒》原著中,梁山英雄的投降,不是像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那样在军事上面临败亡,恰恰是在军事上获得节节胜利之时;不是在败亡前夕组织上发生分裂,而是保持了组织上的完整走向投降的。《水浒》的作者特意安排了他们投降而又主动的特点,让它戴上英雄主义的光圈。所有这些深刻的方面,都被电视剧的改编者忽略了,其结果是改编者把宋江肤浅化,不但把一切罪孽都归咎于他,而且把他写成了一个猥琐的小丑(为他设计了一种小女人的脚步)。这就太肤浅了。

不能把历史的功绩归功于个人,同样,不能把历史的挫折归咎于个人,这是唯物史观的常识。从根本意义来说,宋江是这个义的平等观、义的道德律、义的社会的理想的代表。

列宁说托尔斯泰所有的强点和弱点都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同样,宋江的妥协乃至投降的倾向,正像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斗争的宏大气魄一样也是中国小生产者的起义者精神的模型。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矛盾,而是像李逵一样时时处处坚决,倒是令人难以置信了。

改编者恰恰是在这一点上表现了他们对于人物的历史深度的缺乏理解力。

从艺术上来说,这种矛盾正增加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这本来不应该是难题,恰恰是为大手笔的改编者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然而,可能是出于对于传统历史教科书上对于农民起义的过分美化的教条的迷信,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反复强调过的:农民不但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反动的”。如果把他们的反抗的正义性和历史局限,甚至是“反动”性结合起来考虑,就不难理解宋江的上梁山之前反复动摇为什么并不影响他在梁山英雄中的威望,上梁山以后的投降也并没有破坏这支武装队伍的团结了。

三、义的帮派性和纪律权威

宋江这个人物之所以重要,不但因为他是梁山英雄平等的理想的代表,而且是他们军事、行政的现实的代表。除了宋江、卢俊义、柴进以外,绝大多数梁山英雄都不是仗义疏财的英雄,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后者的道德荣誉感,除了它积极的一面以外,还有它消极的、自发的、盲目的、破坏社会文明秩序的一面。

不少观众和读者都十分欣赏李逵式的革命的彻底性。但是李逵式的“彻底性”,如果再加上武松、石秀、孙二娘等等的义的盲目性,危险的人身残害就会对于社会文明产生颠覆性的作用:武松醉打蒋门神是痛快的,是大义凛然的义士,但是他所支持的施恩和蒋门神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如果他最先碰到的不是施恩,而是蒋门神,则倒在他拳头底下的,就可能不是蒋门神,而是施恩了。

有精致艺术感受力的读者,谅必不会忽略,《水浒》的定稿者,每连写到李逵,并不是像对宋江那样烘托其正剧的崇高风格;相反,他的出现往往是伴随着喜剧性的调侃。他任性而天真,他自作聪明常常造成弄巧成拙的荒谬的结果。这对于他的个性来说是美妙的,然而对于一支起义队伍来说,如果不加制止,却是具有毁灭性的。他第一次见宋江,借钱去赌输了,抢张顺的鱼,劫法场乱杀人,不问情由就砍倒梁山的杏黄旗,都是一种自发性的表现。这种自发性与梁山的军事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不相容的,如果不加制约,只能导致梁山事业的崩溃。与李逵的荒谬性的结果相对应的,是宋江理性的目光,这种目光是批判性的,同时又是充满人情问的;这一点正像夏志清先生在评论《三国演义》时指出的:关公老是在诸葛亮更为睿智的审视之下一样。

这不仅是一种思想的深度,而且是艺术的奥秘所在。同样是喜副性的人物,还有鲁智深。他的大闹五台山的喜剧性,不但在于他对于佛门清规戒律的冲击,而且在于上有方丈的睿智眼光,下有一个金老的无可奈何。这双重的目光,使得鲁智深的喜剧性显得丰富。在鲁智深上梁山以后,失去了这两方面的目光的交织,鲁智深的喜剧性就丧失了。而李逵的性格,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所发展,就是因为每逢有所冲突,常有宋江睿智的目光在代表读者审视着他鲁莽的行为。

没有宋江人格权威作为理性规范,没有宋江的绝对权威的纪律约束,英雄们在反上梁山以后的打家劫舍与土匪、强盗是很难有根本的区别的。没有宋江的宽容的理解和批判性目光,李逵性格的喜剧性是不可能发出如此的光彩的。

从纯艺术上来说,即使宋江政治上是一个“投降派”的代表,也不能成为艺术上丑化他的形象的充分理由。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一个政治上的“反面人物”,决不意味着他就是一十猥琐的家伙。反面、正面人物属于实用理性评价,只能说明善与恶的分别,但是善与恶属于道德理性,它与审美价值既有统一的一面,同时又有错位的一面。政治上、道德的恶,并不等于审美的丑。当实用理性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时候,作者是容易把握的;但是仅仅这样,文章就比较好做,也就很难显示出作者的才华。在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里,对二种价值的错位关系(既非统一,又非分裂)的把握,就成为对作家才华和创造力的考验了。

电视剧的编导,在美学上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这种错误之所以不可原谅,是因为犯得很肤浅,大大地落后于古典和当代文学乃至电视文学已经取得的成就。在这方面,导演的肤浅比之编剧演员,更为触目惊心。居然为宋江设计了女人式的小碎步,在外部动作上把一个深刻的历史悲剧英雄丑化为一个精神上的武大郎,其艺术上的幼稚达到如此的程度,真是令人扼腕。

改编者把政治的实用价值凌驾于艺术的审美价值之上的逻辑推行得很是彻底:因为宋江是投降的罪魁祸首,所以他的形象就是猥琐的。这种简陋的类似政治标准第一的批评准则,曾经导致我国几十年的当代文学创作上和文学评论上公式化概念化的顽症。对这种理论,我们已经从各方面清算了十几年,“反面人物”已经不像南霸天、胡汉三那样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了,但是从《水浒传》电视剧的来看,其流毒远远还没有肃清。在这样严肃的古典名著改编中居然出现了美学上如此幼稚可笑的错误,实在足以令人深长思之。在创作中简单把所谓的“反面人物”当作丑恶的符号,无异于艺术上的作茧自缚。

四、四种不同的古典英雄

二元对立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框框,但是在框框之中,既可以有对立的关系,也可以有从属的关系,更可以有错位的关系。对于错位关系的忽略,在思想方法上严酷地束缚了我们。

对于艺术家来说,任何人物,首先不是正面与反面的对立问题,而是活生生的人的情绪互相作网络式的错位的问题,就是有什么绝对的反面人物,和正面人物的感觉、情感、思绪也不一定是针锋相对的,除了绝对对立的一面以外,还有相互包容、错综的一面,他和正面人物的意志、才智、想象、爱情的幻想和他独特的行为逻辑是千头万绪地纠缠在一起的。他应该是一个复合的整体。一句话,他的心灵也应该有立体空间,这种空间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互相分裂的,而是互相错位、互相渗透的。如果单纯用政治上的反动和进步来划分人物,就意味着人物的关系只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对立,结果就不能不导致人物心灵的平面化、单线化。持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作家,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才智实行自我蒙蔽和扼杀。

想一想《三国演义》吧。从阶级分析来说,尽管刘备、曹操、孙权都是军闽,刘备和曹操还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可是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特别是曹操,并不是一个精神上的空壳。曹操虽然有政治上乃至品质上的污点,但是他仍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在他的可爱之处中,有他的可恨之处。他的政治野心和他的军事才干,他的爱才和他的妒才,他的凶残和他的韬略结合得水乳交融。在复合的情感世界方面,他和宋江同样是立体的。他的凶残、卑劣一面是大大超过宋江的,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并没有把他丑化、矮化,相反,有时也给他以性格上的某种光辉。

他仍然是个英雄。不过是一个特殊的英雄,多少年来,被称之为“奸雄”。

同样,刘备和孙权这两军阀,则分别被称为“枭雄”和“英雄”。

光是在《三国演义》中,就有了三种英雄。

《水浒传》中又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英雄,如果硬要给他命名的话,宋江也许是一个“义雄”。

他以他的精神号召力,他被当作一个精神的高峰,一面团结的旗帜。不但《水浒》中的所有头领,而且千百年来的读者,从来都是认同的;为什么《水浒传》的改编者却弄出这样的败笔来呢?

这是因为在审美价值与实用理性产生错位、矛盾时,作者的修养出了问题。

我同意《文艺报》上一个评论家的说法,经典名著是大手笔,因而,改编也需要大手笔。

我们在电视剧《水浒传》对宋江的处理上,看到的不是大手笔,而是令人想起毛泽东所说的“小脚女人”。

这种小脚女人,来自几个方面:

第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政治实用价值压倒艺术价值;

第二是,作者在修养上的缺陷,对于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发生矛盾、错位时,忽略艺术的根本准则,对人的心灵缺乏立体的、复合的理解。

自然,电视剧《水浒传》总的来说,比之当前一般电视连续剧在水准上是要高出一筹的,如果不是在宋江这个关键人物上弄出了这样显眼的败笔的话,本来应该是更精彩的。但是,正如一些观众说的:“一泡鸡屎坏了一缸酱”,这句话虽然刻薄了一些,但对于电视编导来说,除了奋发提高文学、文化历史修养以外,还有什么可以回答观众的热烈的期待呢?从观众方面来说,面对耗资数千万人民币的,水准又是不俗的作品,对于它的败笔,难道能像对杨志脸上那碍眼的青痣一样,以礼貌的无视表示我们高雅的大度吗?

1998年7月23日

1999年7月22日稍作文字上的润色

原载《文论报》1998年10月8日

此次收入文集时有文字上的修改

赤壁之战的魅力的奥秘

——兼谈小说人物关系的心理结构分析方法

说实在的,要在艺术上理解《三国演义》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是经典作家也免不了有所困惑。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中引过章学诚《两展札记》对《三国演义》的批评:“七实三虚,易滋混淆。”但是从文学的角度看,还亏了这三分虚构,没有这三分虚构,《三国演义》就不可能经历数百年的考验而不改其艺术魅力。

以《火烧赤壁》为例。本来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其正面描述非常简单。既没有庞统的连环计,也没有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连草船借箭都没有一点影子。火攻的战术倒是黄盖的计谋,那东风却是天公作美,突然来了个“时东南风急”。蒋干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并不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夜,而是在其后。凡此种种,在史家看来都是混淆,但作为艺术则都是神来之笔。

赤壁之战无疑是大手笔。但这手笔大在何方,至今还没有一个研究者作出正面的回答。从艺术的根本上看,连环计、苦肉计、借东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杰出的想象,但是把这些杰出的想象连缀在一起,并不一定能保证产生出杰出的文学形象。类似的想象,在才智不足的作者手中,也可能只产生出粗糙的作品。《三国演义》成书以前,在《三国志评话》中也写了“借箭”(但非草船)、苦肉计、蒋干中反间计、借东风等等,都显得芜杂凌乱,而在《三国演义》中,这些相对独立的情节,却被组合成一个环环紧扣的有机体,把情节推向高潮。除了《三国演义》的作者有更强的文字驾驭力之外,其主要原因在于罗贯中(如果作者真是他的话),具有艺术家的统驭全局的能力。他把这些情节安排在内外两条线索之间,一条是外部的,曹操与孙刘联军的军事斗争;另一条是内部的,主要是周瑜、诸葛亮和曹操之间的心理上和才能上的较量。外部的军事斗争的惊心动魄,自不待言,但也许并不是特别难能可贵的。《三国演义》作者的天才就在于他不满足于外部动作的热闹,他把主要力量放在三角军事关系内部的心理错位和冲突上。

诸葛亮草船借箭之所以能够冒险成功,是因为诸葛亮拿准了曹操的多疑。连环计之所以能得逞,又因为多疑的曹操在心理上又有对自己军事才能过分的自信。借东风的惊人并不完全在于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而在于周瑜和诸葛亮在才能较量上的胜负。

同类推荐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空军志愿队2000多名飞行员。志愿队出现在几乎所有正面战场,击落日军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谨以此书,纪念中华民族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为赢得反侵略战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 九零后公民

    九零后公民

    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分为爱情篇、社论篇、闲情篇、自我篇、校园篇,全程记录了作者近年来在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见闻与感悟。
  • 河流

    河流

    本书基本反映了西安建大师生在一定时期内的文学写作态势和水平。共收录了400篇作品,包括触摸词汇、往事如歌、生活彩照、儿女手记、师生之间、人生感悟、诗词广场及社团展示等。
热门推荐
  • 所谓信仰日常

    所谓信仰日常

    传说中神灵是世界的最终的形态人类为了自己的延续和发展成为了神灵的信徒被神灵赐予神的力量在全世界都在信仰自己的神灵,祈求神灵庇护的时候少年却像个外星人,不信仰神灵,却无比坚定地信仰着这个信仰但,某一天,他救了一个自称神灵的少女不一样的日常,就此展开
  • 末世进化英雄

    末世进化英雄

    我就是一卖空调的,在这变异体吃人,活人害人的世界,渺小如蝼蚁的小人物,进化挣扎求生的故事。
  • 废柴逆天腹黑王爷快走开

    废柴逆天腹黑王爷快走开

    一朝穿越,21世纪让人闻风丧胆的她竟成了人见人厌的废物------京城第一废柴蓝梦梵:嫡母嫌弃,好,我让你爬不上主母之位;姐妹虐待,很好,我让你们血债血偿;皇上为难,非常好,我让你的天下不得安宁。什么?这还不算最惨的,她还惹来一条腹黑大灰狼;什么?大灰狼在向她求爱。“不,我不答应。”一阵微风掠过:“蓝梦梵,你刚刚说什么?”“我说......我说我答应。”“恩,很好。那我们去洞房吧。”“哎?哎?别啊,我......”
  • 一切变

    一切变

    世界,因为一些人的由来变了。恐惧。。慌乱。一些人勇往直前。有些人很猥琐。我的剑就是你的剑。地球。末日。异虫。怪物。异界,武者,神仙,那些遥不可及的都出现在眼前,所谓的科学都是假的???
  • 护道者

    护道者

    神魔乱,三千世界转逝水;一粒沙,人世间,遗珠尤闯封禁难!几度轮回,念世悲观,遥望宙宇,众神蒙难!尽英雄泪,谈笑王神翻手间;一方骤歇,昔日上古开天;古神浴火,失智对抗天地间。密隐何处?我自清白留一线!爽文!蒙难天神降世间。我本无敌,奈何封印难消。只为他人护道,寻觅世间真相!请朋友们尽情收藏点评!!!
  •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财富管理课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财富管理课

    李嘉诚从商数十年,从未在一年之中亏损过,尽管其间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和亚洲金融风暴,甚至是全球金融危机,他的企业都能稳立不倒。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富也不是一天就能积累起来的。也许成功的模式是不能复制的,但我们可以学习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智慧。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若想成为李嘉诚那样的大商人,开创一番大事业,必须认真聆听他的财富管理课,在任何事情上发现创造财富的潜在机会,你会在财富的路上越走越远。
  • 暴爽系统

    暴爽系统

    “叮,宿主爽点达到100点,是兑换还是穿越?请选择。”“穿越!”“请选择到达世界:A、武侠世界;B、仙侠世界;C、玄幻世界;D、其他世界。”.....................................风波亭、五丈原、黛玉葬花、白虎堂、西施浣纱、昭君出塞....都去走一遭。王语嫣很难追吗?那就送本辟邪剑谱给他表哥吧!阳雄摸着下巴寻思道:“如今我已做过杨过的姑父、黄药师的女婿、日月神教的姑爷、霍青桐的妹夫以及香香公主的姐夫、蒙古的郡马、西夏的驸马、慕容复的表妹夫.........。在这个世界,我已经很难获得爽点了,还是去另一个世界吧。否则爽点归零身亡啊!”
  • 本草笔记

    本草笔记

    民国架空瓶邪人物设定:中药医师瓶×采药人邪故事基础源于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这是一部文学传记,而非学术性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致富系统

    致富系统

    一个生活普通的青年无意中捡到一个绑定系统,从小做起,从小做大,他带动着整个世界,他引领了整个潮流,让中华儿女站到了金字塔上,他一步一步逐上了财富的颠峰。却没有想到,他做错了,可也已经晚了,悔恨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