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7200000012

第12章 山海篇(3)

有一次连里正在开饭,他发现四个回族战士气冲冲地端着碗走了,情绪都很激动。他过去一了解,原来是有个叫崔明林的回族战士吃了猪肉,他们很不满意。说崔是叛徒。袁昌凌耐心地给他们做了解释,说明信仰是有自由的,领导上不能干涉,同志间也不能干涉。更不能影响团结。还告诉伙房对少数民族战士的生活要好好照顾。指导员的话使他们解开了疙瘩。后了四个战士都当上了班长。一次钻机手张兴昌的母亲来队了,作业中他发现张兴昌穿孔时有些怠慢。当天下午他跑了八里路去看望了小张的妈妈,得知他家里对生产队照顾有些意见,回来后和小张耐心谈了谈,张兴昌也就想开了。冬天,棉作业服不够穿,他自己穿一条漏着肉的破棉裤,把好一点的工作服让给战士穿;水鞋不够用,他穿着一双漏着脚后跟的解放鞋整天在坑道里干,脚泡的发白。司务长几次对他说,别的连队干部都穿水鞋,就是咱们连不穿,你带头要一双吧。他说,最需要的是战士,干部们的脚泡不坏。有一次他有病,几顿饭没吃,伙房给他做的鸡蛋面条,他让通信员送给轻病号赵传备,小赵含着泪吃了鸡蛋面,说”这比母亲还亲。“战士们都从心眼里敬佩他,愿意向他说心里话。他外出时间久了,战士们都想念他。很可惜,昌凌同志已不在人世了,沈昌山说完,眼睛闪烁着泪花。学习”博士“刘东江---人物之六刘东江初到连队,自己的名字不会写。可这个同志干劲大,施工中能一个顶俩,碰到学习就是头痛事。班长袁西岭找他谈话,他说,咱是大老粗,毛主席的着作咱是学不了,跟着干就中!小刘家是河南信阳人,过去那里很穷,逃荒要饭的很多。他家也活活饿死三口人。班长对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讲学习,不学不中啊!小刘说,主要的问题是我没文化,就是想学也白搭。班长说,拿出你干活的劲头来。小刘说,试试看吧。班长说,毛主席的书讲的是咱穷人怎样闹革命的理,是给咱劳动人民指的光明路,长的是民族气。咱不学谁学?

班长的话使小刘对学习有了感情,读毛主席的书劲头就来了。他做了一块小黑板和一盏小油灯,从学习《愚公移山》开始,班长和他坐在油灯下,一字一句地读着,他细细地听着,字字句句暖心窝。从此学习老愚公,一边学文化,一边学理论。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句一句地背,一段一段地琢磨,光是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这一段,就写了二十遍,还没有记下来,急的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甜。夜里躺在床上也数着指头比划,从月亮升背到太阳出,还是不中!心里想,我这个脑袋瓜真是榆木疙瘩!

这一天夜晚,班长给他讲学习方法,还给他讲韦江歌怎样爬过雀儿山,下冰河,可是他因为没文化,后来还是复员了。刘东江好象一下开了窍,从此爬山不止,终于背得五十五个字的毛主席语录。后来他又从写家信开始,攻克了一座文化山。万事开头难,刘东江以惊人的毅力为咱穷人的孩子争了脸,他背熟了老三篇,学会了写家信,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他常常不顾施工劳累,头顶烈日,脚踏烫石,上山开荒种地,打猪草,采集中草药。在山坡上,在石头上,都留下他的的笔迹。有时工棚热的像蒸笼,他也伏在煤油灯下,蚊虫咬他把腿放在水桶里,头昏了,就用凉水冲冲头。 同志们说,刘东江学习入了迷。就凭他这种迷劲,刻苦学习,孜孜不倦,成为济南军区学毛着积极分子,不仅入党还提了干。他循序渐进,又读了《矛盾论》、《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共产党宣言》、《论马克思恩格斯》、《论列宁》,直至通读了《资本论》。现在刘东江在一家大公司当总经理,成为理论博士。这真是人间奇迹,一个文盲竟然能得到这样高深的造诣?他说这都是二郎山精神造就了我。养猪”壮元“张海流---人物之七张海流是个连队饲养员,壮元是大家给他送的雅号。小张在家是个初中生,在班里干的正起劲,把他调到炊事班喂猪。他心里有点不高兴,喂猪能搞出个啥名堂?第一次挑着猪食喂猪,躲的远远的,生怕弄到身上赃东西。可小猪偏往身上拱。再往后他倒下猪食就跑,管它三七二十一,心里烦着呢!连队的思想工作还是老办法,副连长朱海申找他谈心,一个连队和一个家庭一样,什么都得有。只要不搞集团化养猪厂,连队就少不了养猪种菜这一套。还带他学习《为人民服务》,讲养猪种菜在连队工作的重要性。三十二行,行行出壮元。那时候的兵思想没那么多的复杂性,工作一做就通,小张决心学习雷锋张思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喂猪这活儿,看似简单,其实有学问。几十头猪挤在一起抢食,大小瘦弱都不一样,时间长了,把大的喂瘦了,小的喂的不长了,担不起这个责任。小张天天在猪圈里磨蹭,观察猪的生活规律。就搞出了一套分圈饲养法,让大猪强猪吃的饱,小猪弱猪吃的好。连队在深山老林里,猪圈没啥标准化,但让它保持清洁干燥,冬天,北风呼呼叫,也让小猪晒晒阳光。饲料不够了,他就上山打猪草,还唱着家乡小调:”打猪草,打猪草,一对蝴蝶飞来了……“夏天的猪草老了,他就把猪赶到山上放,像放牛羊一样。还歌唱二小放牛郎。有时早出晚归,翻山越岭,中午就啃口干粮,喝点山泉水。遇上下雨天,浑身弄得象个泥鳅,他还乐的不行。有人问他苦不苦?他说想想长征两万五;有人问他累不累?他说比不了咱连的老前辈。

喂猪喂出了真感情,有一次放猪回来,发现少了小猪”花花“,天已黑了,他打着手电,翻了许多山岭,找了许多石缝,才把”花花“从山旮旯里找出来。每头母猪的配种时间和降崽时间都记在他的小本本上。一次,有头母猪要临产了,他把猪棚修理一番,铺上干草。降崽时,他已然成了接生员,母猪开始不让小猪吃奶,他就给老猪挠痒痒,把小猪放到老猪肚子前,猪奶不足,他就做些稀粥,把小猪抱在怀里,用奶瓶子喂。他的事迹后来登了《人民日报》,同志们称他是养猪状元,没想到几十年后,张海流搞了一条龙机械化养猪场,真正成为了农民企业家!”大力士“胡良志---人物之八胡良志,人送外号”胡大力“。其实,他也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他刚入伍到连队,听有的同志讲到韦江歌这个名子,韦江歌他是谁?他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这天,班长解答了小胡的疑问,一次,八班在波斗藏布江边施工,上级急需了解对岸地形,要派人渡江侦察,这时有个高瘦身材的青年战士站了出来,为了把毛主席的关怀尽快带给藏族人民,我去!说罢,脱掉棉衣,纵身跳进江里,冒着刺骨的寒风,挥开双臂,穿行在层层浪峰中间……他就是韦江歌,八班的第一任班长,战斗在康藏公路上的铁人。老班长的形象时时穿行在胡良志的心头。

施工中,那里苦他就干在那里,那里困难大他就出现在那里。石头拣最大的搬,锤头拣最大的抡。灌注投浆,他觉着小铣不过瘾专门找了个装沙子的大铣,一铣就是四十多斤,一干就是八个小时。一次,工程进入封风沟的紧张阶段,别人两人抬一块风沟盖板,他一个人背起二百多斤的盖板呼呼地跑,三百多米长的坑道,他一口气背了好几趟。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不要累坏了身体。他说,这比起韦江歌算个啥!大力士的外号就这样地传开了。

那是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正在进行的施工作业面积满了齐腰深的水。怎么办?是停工抽水,还是下水作业,胡良志一拍大腿,说了声,下水干!他立即脱掉棉衣,高喊着比起韦江歌这算个啥!冷水刺骨,冻的他两腿发麻,牙齿碰得咯咯响,但他心里却烧起了一团烈火。就这样,他顶风雪,冒严寒,硬是和同志们一道完成了任务。

一天,八班作业中要把消波室的模板全部拆掉,小小的消波室,一人进去,只能弯腰作业,里面气温高,空气稀薄。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谁去完成呢?还没等班长说出口,胡良志已钻了进去。消波室里,闷的呼吸困难。他咬紧牙关,腰弯的又酸又疼,他就跪下作业,一锤一钻的敲打,同志们收工吃饭时,喊了几声,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钻进去一看,模板已经全部拆完,作业面弄的整整齐齐。可他却手握锤子和钻头晕在了里面。见此情景,同志们都流下了热泪:小胡啊,你下的力气太大了!”政治连长“沈昌山---人物之九先锋连什么时候都要讲政治,这是命名后的第一任连长沈昌山走到哪里都要说的话,他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

这天晚上,星光闪烁。从工地作业下班的战士们,一路上有说有笑。有个战士侧着头,斜着眼,用手一比量:”又爆了一米八“!另一个战士大拇指一竖,说:”标兵连吗,石头见了咱们就害怕。“连长走在队伍里,对战士们的举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察觉战士的这种神态,口气有点儿不对劲儿。

第二天作业,沈连长跟班劳动,他看着九班石壁上蜂窝般的钻孔,心里自然高兴。一量钻孔深度,他的长眉毛皱起来了,三十多个眼孔全都深两米以上。他问九班长孙国仁:”按规定钻一米五,怎么都打得这么深?“九班长得意地嘿嘿一笑:”今天的钻机风力足,石质又软,咱们加把劲儿,月终拿他个头名!“沈连长严肃地说,小孙,咱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不能单纯追求荣誉,不讲科学,蛮干是不行的。果然,这次爆破,由于钻孔过深,角度不对,只爆下五十厘米,比往常还少了一米多。

晚饭后,沈连长把昨天见到的情形和九班的情况联系起来一分析,觉得顺利面前部队滋长了骄气。他把几个支部委员找来,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也有同感,支部决定,进行一次整顿学习。

第二天,连队组织了政治学习,还对照了毛主席的一段教导,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战士们本来头脑有点发热,变的冷静起来。座谈时 ,九班长很有感触地说,石质软,本来是个有利条件,如果思想麻疲或者蛮干,有利条件还回变成不利条件,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教训。战士杨忠明说,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在顺利的时候,要保持清醒头脑,准备去迎接困难。这次小整顿,使大家思想有了很大提高。

不出所料,没出三天,掘进中就遇到最坚硬的花岗岩,但是大家有了思想准备,掘进速度不但没有下降,而是稳步上升了。

北风一吹,天气寒了。这天下午,战士们收拾好工具、器材,只待爆破手放炮完毕,就收工了。战士们在山坡上搓着手,跺着脚,一边说笑着。正在议论,炮响了真是山动地摇。可沈连长的长眉毛又皱起来了。他听得仔细,发觉炮与炮的间隙上有问题,一定有哑炮。进去一查,果然哑了五炮。放炮的是老爆破手毕洪祥,他问负责爆破的班长曹际云,咱连好久没哑炮了,这是咋的?曹际云说,技术不过硬呗!

第二天爆破又出现了几个哑炮。仍是在毕洪祥身上。他又去查原因,曹际云说,技术不熟练,可能是雷管接续不确实,也可能是装药时把角线捣断了。但他的心里总好象搁了块石头似的。吃完晚饭,他找毕洪祥聊聊。两个人坐在大青石上,沈连长这才了解到小毕接到家中一封信,信上说,母亲病重,望速回。接到了信,小毕吃饭不香,睡觉不宁装药时也发呆。沈连长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挂念母亲也是对的,可眼下施工这么紧张,你又是老爆破手呀!毕洪祥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也考虑过了,我回去也不顶用。沈连长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咱们给家写个回信,攒点钱寄家去。往后,有啥事,别老搁在心里……阳光又照在工地上,毕洪祥又在点火放炮。这一回,他放了四十多个炮,炮炮打响!

第3节 岁月无悔好似岁月

随想,我们走向白云般的从前……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我们仍然无怨无悔。我们还是想回到那个年代,看看那些战斗班排发生的故事。

大炮的称号有过这样的称号,不过没有大炮。细想起来,只不过是同志们开开玩笑。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一次,党支部发动全连同志帮助支部找薄弱环节,九班人站起来发言,提的意见最多。支部在分析同志们的意见时,有的支委说,九班提的意见,有些是道听途说来的,片面性大,我就不太同意。支委对这些意见各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支部书记袁昌凌给大家讲了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军优良传统的话,认真地讨论了对待批评的态度,最后认识统一了,战士们提出的意见,就是只有百分之五的正确,也反映出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家,应该诚恳地接受;就是意见完全不符合情况,也是对今后工作的警钟,要实行闻者足戒,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批评,大家真正发扬民主,不断改进连队工作。这样以来,大家都感到九班敢提意见的精神,要大力提倡。于是指导员在军人大会上,表扬了九班,要求全连同志像九班那样,做一门向缺点和错误作斗争的大炮。古人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大胆地向支部、领导提意见,进行批评。九班这门大炮就这样在群众中命名了。从此,在全连敢于批评的大炮越来越多,民主风气越来越浓,干部、战士关系更融洽,工作也更出色了。

当然九班这门大炮的作用还表现在各个方面。一天夜里,台风席卷小岛,把丈棚刮倒,铺草刮没了,班长吴信华带着大家在地上坐了一夜,讲了一夜故事。太阳出来了,他们又走上了工地。

同类推荐
  •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本书为“生命感悟丛书”之一,本丛书的几位作者均为《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教师,都在多家媒体开有专栏,并有散文被选作全国高考和部分省市中考作文或现代 文阅读材料。为了孩子,为了未来,让我们心手相连,筑起一道真爱长城,终有一天,天使的笑声,会扶五彩云霞里,声声传出。
  • 北大故事

    北大故事

    北大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可是要为北大的传奇做出完整的定义。却显得十分困难。因为你翻拣不出一个固定的词。对那段美丽悲壮的岁月,做出确切的描摹。所以,我们只能退居一隅。为大家奉上一篇篇凝结岁月的文字。是嗟叹、还是神伤。留待您细细地“品尝”。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有这样一所大学,有这样一群人物。他们执著地想着,坦然地活着。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与风趣。重读那所大学。重读那些人物。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重新变得清晰。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天下美文校园卷)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天下美文校园卷)

    本书精选古保祥创作的爱情类文章,其中许多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和《青年博览》转载。本书内容以情感和故事为主线,为读者呈现各种各样的爱情,讲述其中的真实感悟,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本书弘扬的是对真爱的歌颂,是对假情的批判,力求让读者重拾对爱的美好信念。
  •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志愿军勇挫强敌的10大战役

    志愿军勇挫强敌的10大战役

    本书选取与记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进行的具有代表性的10大战役,再现了志愿军在世界第一强敌面前毫不畏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本色,披露了毛泽东艰难而高超的战略决策内幕,对彭德怀大智大勇、多谋善断、全局在胸、指挥若定的品质与智慧给予了真情记录,客观地展示了各次战役的背景、经过与结局。
  • 混元决

    混元决

    特种兵王穿越到修仙世界,剑斩万邪,拳轰万恶,最终踏上巅峰……
  • 我的衰史妖孽人生

    我的衰史妖孽人生

    天空飘来五个字:我咋这么衰。衰神体秦帅被号称井冈山散修门第一传人的关世隐强收为徒引发了一系列爆笑事情。
  • 滞下门

    滞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马克.吐温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哈德莱堡以“整个地区最诚实清白的小镇”而享誉四方。一天一个陌生人在爱德华.理查兹家丢下价值4万美元的黄金,以答谢给他出主意使他致富的恩人。后来全城竟冒出许多人自称就是那个“恩人”,而且他们都是城里的知名人士,结果一个个成了被嘲弄的对象。
  • 醉妖

    醉妖

    醉卧云端揽星月,逍遥酌酒笑红尘。倾世如梦任我狂,纵横天下唯一妖。
  • 优衣库非常道

    优衣库非常道

    在经济萎靡不振的日本,唯一扬眉吐气的企业就是优衣库。然而,至今为止却没有媒体通过独自调查来详查柳井正的企业经营之道。为什么执行董事接二连三地离开公司呢?为什么优衣库对中国的合作工厂缄口不言呢?柳井正的父亲对其的束缚又是什么?这次横田增生不仅访问了优衣库被视为商业机密的中国合作公司,并且追踪记述了从制造现场到日本国内店铺经营的实际情况,之后亲自去西班牙采访了被柳井正称之为商业竞争对手的INDITEX集团——ZARA的总公司。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采访调查,呈献给读者真实的柳井正和优衣库。
  • 岁月无殇

    岁月无殇

    金字塔里的不死生物,众神之都的神秘由来,古墓里的现代纸币,百慕大三角的奇异古怪,死亡岛的死亡危机,亿年前的手掌脚印化石,地心里的神秘信号……带你探索一个你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 Journal of A Voyage to Lisbon

    Journal of A Voyage to Lisb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我只爱你

    TFBOYS我只爱你

    此乃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前面可能写的有点不太好,所以你可以直接看后面的,而且,后面是我和好闺蜜一起写的,所以,不要吐槽,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