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6200000041

第41章 视贬如归(3)

驿站门外,表侄殷亮和拜师于山上西林寺的妻弟韦桓尼等,早已来此迎候,邀请颜真卿一家上山观瞻。早听说庐山向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乃避暑胜地,也是佛门圣地。当年,五世祖颜之推倾心佛教,也倚重道教,在《颜氏家训·归心》中告诫后辈,对佛教当“家世归心,勿轻慢也”。又云:“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若不能出家,“但当兼修戒行,留心诵读,以为来世津梁。”而“性命在天,或难钟值”180,道家的“养生”之术,不可不予注视。《家训》中就写有“养生”一篇。颜真卿小名羡门子,传说,羡门即是上古的得道仙人。颜真卿的小儿子颜硕的乳名叫穆护,穆护原是西方袄教僧职人员的称呼。于此可见颜真卿对宗教的包容和崇信。这固然源自颜氏由来已久的家风,也与唐朝立国以来倚重儒士,却对佛道兼容并蓄不无关系。加之,仕途坎坷,此时的颜真卿深感自己入仕三十余年来,碌碌于官场,孜孜于平灭叛逆、济世安民、抨击奸佞,以使金瓯重圆、国泰民安,却无机缘诵读佛道经典,戒行修道,免脱罪累,济度苍生。以致自己生长于长安,却没有登过东距长安不过二百余里、以险峻著称于世的道家仙山——西岳华山,只在五十岁那年——乾元元年(758)被贬饶州,途经华阴之时,在当年平原起兵时的部属王延昌、穆宁等人陪同下,拜谒了山脚下的华岳庙,远远地翘望山顶。泰山雄伟高峻,雍容尊贵,气势磅礴,拔地通天,为五岳之首,孔子登临而小天下,自己心仪、向往已久。然从四十五岁起任职平原太守四年,平原距泰山也不远,自己却从未走近半步。光阴荏苒,流泻不息,老冉冉其将至——不,已至!恍然间我已五十有八,转眼间便将是“耳顺”之年。如今,叛乱已平,天下宁静,自己被贬于吉州为副。宦海浮沉,仕途难料,做别驾就做别驾吧,倒也可摆脱刺史的日日忧惧、时时急迫;顺道上庐山一游,拜谒佛寺,亦无不可。回头看看儿子颜硕和颜活蹦乱跳地呼喊着上庐山玩的天真神态,颜真卿也便痛痛快快地答应了表侄和内弟的相邀。

于是,永泰二年(766)五月初八,颜真卿携家人,与同伴一起南行三十余里,上庐山游览。一家人当晚借宿于东林寺。寺在庐山西麓,前有一泓清流,南有翠屏千仞,红墙一周,围护着崔嵬殿阁、佳木曲径,秀美、幽静而神秘,为高僧慧远于东晋大元年间所创建。传说,慧远“影不出山,迹不出俗”,于此住持三十余载,集聚沙门上千人,罗织天下学问僧一百二十余人,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使东林寺成为佛教净土宗发源之地,名振天下。东林寺历三百八十多个寒暑而至于今,香火依然旺盛,朝拜者首尾相望,不绝于途。

在东林寺高僧的陪伴下,颜真卿兴致勃勃地瞭望香炉峰。早在至德元年(756),诗才横绝华夏、享有“诗仙”之名的李白,就曾登临庐山,写诗二十余首。其中,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的七绝《望庐山瀑布》一诗谓: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真是写绝了庐山香炉峰山势的陡峭、瀑布的奔泻,气势雄劲,瑰伟奇谲,令人神驰向往。此刻,颜真卿站在香炉峰前,举目远望,顿觉心旷神怡,一股清正之气蓬勃于怀,一泻而千里,一身凡尘为之涤荡,胸中俗念为之消弭。耳听东林高僧回忆慧远大师的崇高风范,又于神运殿一睹镇寺之宝——高僧袈裟遗物,特别是看到著名的东晋诗人谢灵运晚年弃官退隐、皈依佛教后翻译的《涅槃经》,颜真卿一时不胜“忻慕”不已,惊喜、钦敬、景慕,脱口赞叹。高僧恳请题词,颜真卿欣然从命,题名于“李张二公耶舍禅师之碑侧”181。

次日,颜真卿一行又同游西林寺,拜会内弟韦桓尼的师傅阿阇黎法真律师。律师出示了该寺至宝——南朝梁武帝时的著名画家张僧繇所画卢那佛像,以及博学多才、代齐建梁、却又多次放弃帝位而削发为僧的梁武帝萧衍的绣花钵袋等奉佛遗物。颜真卿得览至宝,感触无限,唏嘘慨叹之余,应律师所求,又于欧阳公所撰永公碑阴题名以记182。

在庐山,颜真卿还听到陶渊明与高僧慧远交游的故事。对于陶渊明的生平,颜真卿早有所知。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生活于晋宋易代之际,少怀大济苍生之思183,志存高远,总想着振翅高飞,造福于天下庶民。然家贫,做过几年小官,却因忠贞于晋,且质性自然,不堪为高门上第者鄙视,厌弃官场的纵横浊流,更厌恶桓玄篡权的阴谋,不愿屈躬而背晋臣宋,使自己“以心为形役”184——心灵受形体役使,“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185,决然解绶归田,隐居于庐山脚下浔阳柴桑,常常入山,与慧远品茗而谈,甚为相契。缅怀陶渊明忠于东晋故国,而不为刘宋新朝之官的感人事迹,两颗忠魂幽然冥合。颜真卿不胜感慨,思潮翻卷,遂作《陶公栗里》一诗: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狙击不肯就,含生悲缙绅。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远,辨随还鸟泯。186

大意是:先祖五世相韩,韩为秦所灭之后,为汉朝江山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功臣张良,心中一直思念着报答自己的故国——韩,终于功成身退,回归乡土;汉朝名臣龚胜,当王莽秉政之时,也辞归乡里,王莽篡汉立新后强征其为官,以为耻辱,拒不受命,绝食而亡。而陶渊明的生平真是太可钦、可敬、可叹了!这个少年时代即“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187——胸怀展翅飞翔于四海长天的雄心壮志的一代大才,祖上为东晋的臣民,他也曾做过几年晋朝的小官。时当晋宋易朝之际,心中不减故国之思,终因忠于亡晋而不愿做新朝之臣,以心为形役,而解绶去职,回归乡里,过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他熟读《山海经》188,胸中怀天下,却头戴漉酒巾自己酿酒,“种豆南山下”,自得其乐,兴致勃勃地眼观远去的游云、消失在天边的飞鸟189,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一副洒脱无羁,自慰于田园之中荷锄农耕,寄情于山水草木禽鸟的高士风范!也许,颜真卿以往所敬重的只是陶渊明萦怀于晋、不事刘宋新朝的忠贞,并不曾认同、更不曾赞同陶渊明的如此人生,但此时此刻,却在胸腔内油然升腾着对陶渊明风范的艳羡和敬慕。然而,他能够像陶渊明那样,在恬然自乐,“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山野农耕中,聊度余年吗?

庐陵抒志

吉州古称庐陵,在赣江西畔,倒也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刺史梁乘对颜真卿的仕途坎坷和高风亮节也早有所知,敬仰其忠贞、正气,同情其遭遇的不幸,窃自不平,且得知颜真卿已五十有八,处处以礼相待。

其时,偏处一隅的吉州,四境也还平安,匪盗罕有,百业和顺,百姓还算安居乐业。梁乘为政宽简,刺史衙门也因此而政事不多,清静而安闲。颜真卿虽为别驾,刺史梁乘却不以其屈居己下,遇事能不打扰便不打扰,自己处置了事。这便使颜真卿得以心闲气静,有足够时间结交贤彦高士,与州境之内,或过往此地的佛、道、儒、宦文人游览山水,饮酒品茗,讲论诗文,吟诵咏唱。其所作诗文,编为《庐陵集》十卷。可惜的是,此十卷大作如今已经失传,我们无法拜读,领略其宏丽风采。臆想其内容,必以无数佳句绝对,回顾往事,追缅历史,忆想旧友,歌颂河山之美,表达忠贞爱国之情,抒写不屈于权贵、无畏于贬谪、不失于“端一之操”和“坚明之姿”的一腔浩然正气。这并非恣情溢美,而是无可置疑的!

吉州境内有青原山,层峦叠翠,景致幽绝。刺史梁乘曾邀颜真卿同游,却因故未能成行。大历二年(767)十月间,颜真卿与同僚以及子侄兴致满怀,欣欣然登临此山。青原山上有已故禅僧行思住持之靖居寺。行思是禅宗六祖慧能的高徒,开元末年卒,称青原行思,久为佛界敬仰。其弟子石头希迁颇有名望,当时传法于南岳衡山。颜真卿与同僚瞻仰青原寺,亲睹行思天师灵迹以及寺内秘藏,感慨系之,题名于碑阴190。

许是朝堂上不无刚正之士为颜真卿的贬谪而愤愤不平,许是刺史梁乘向朝廷美言进谏,许是皇帝李豫觉得颜真卿的被贬委实太过,颜真卿贬黜吉州别驾之后的第三年——大历三年(768)五月,迁任抚州刺史。天宝十五年(756)首任刺史——太守于平原,至德二年(757)贬冯翊刺史,次年三月——乾元元年(758)迁蒲州刺史,乾元二年(759)又迁饶州刺史,十四年间,颜真卿已是第五次任刺史了。由一州之副转而为“正”,当了“一把手”,也算是升迁,颜真卿却并不那么欣喜,并不那么激动,与夫人心平气和地整理公文,交代公务,不忙不乱地打点衣物,收拾行装,不慌不忙地告别同僚、僧道儒宦朋友……

同类推荐
  • 中国元帅叶剑英

    中国元帅叶剑英

    本书根据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还原了德高望重的叶剑英元帅辉煌的历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天纵神武:李渊

    天纵神武:李渊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 兵家鼻祖:孙武

    兵家鼻祖:孙武

    孙武[挟三万兵,纵横天下无敌],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孙子兵法》。此书早已被广泛流传到了世界各个国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运用到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这部传奇的兵法是如何完成的,我们不妨看一看孙武的传奇人生。读《兵家鼻祖:孙武》,不但可以感受到孙武生活中的曲折、离奇,又能够被战争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紧张形势所牵掣,也能够了解到孙武、伍子胥、吴王阖间、伯韵等人物的性格、脾气,以及品质的不同。
  •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世界上名人千千万万 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新发明、新理论造福于人类而英名远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显耀、政绩卓著、战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则因暴殄、反动而臭名昭著、遗臭万年 等等 不一而足。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热门推荐
  • 壶酒一剑自逍遥

    壶酒一剑自逍遥

    酒在手,万般豪情喧嚣,我自愁,剑在手,荡尽世间不平,我自忧,我自逍遥随风去,有她做伴此身无悔无忧愁......
  • 关中诡事之任氏家言

    关中诡事之任氏家言

    关中地区多怪诞,且不言“陕西八大怪”,其乡野间所见之怪诞事不胜枚举。此地多葬帝王将相,故以易学为业者夥矣。有任氏者,传为仙人任光后裔,十数代居于此地,善易学。每代有子生得五子,其余四兄弟无男丁。而五子为易学生,终身孤独,不得娶妻生子,以因袭祖制。至任儒云父辈代,到达鼎盛,任儒云五叔(书中五爷)自幼于山中学得异术,能卜吉凶,知后事,却因而至死。唯遗祖传《任氏家言》书,书中所载传奇故事,颇为精妙,后任儒云与任桀叔侄以此为典,解人危难,善人沉冤得雪,亦见恶人恶行得昭。由殷谦著《关中诡事之任氏家言》讲述的是任氏叔侄在《任氏家言》指导下扶危救难的故事,彰显了人间正义,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 妃皇腾达(第一部完)

    妃皇腾达(第一部完)

    姬晨菲,一个纯真却不失机智的女孩子,因被一幅画吸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历史空间。众是多少帝王将相,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众是身世扑朔离迷,世事险恶,我会成为主宰世界的女皇吗?从妃到皇,历经波折,我以我的智慧,在这个精彩的世界快乐每一天。片片初次建群,欢迎喜欢本文的亲们加入。群号:妃皇腾达(46201434),文文中任何一人的名字即是敲门砖。*********************************************第二部:http://novel.hongxiu.com/a/116279/请收藏、推荐!!!谢谢。
  • 艾泽拉斯之翼

    艾泽拉斯之翼

    这是一部自娱自乐的小说,写一部我喜欢的魔兽史诗。
  • 风起闺闱

    风起闺闱

    春闱动,科场开;闺闱好梦,天下安平。春闱士子是天下治平之基。而闺闱女子呢?平日无非赏花品茶,游春斗草。不过这些都是天下安平时的故事。大夏末年兵锋四起,群雄逐鹿于天下。春闱之制还未开启,闺闱也难承平。既然男人靠不住咱们为什么还要贤良大度,安分听话?前有昌平公主以女儿身领兵征伐天下,后有戚怀瑾经略朝野以女封国公。大宇的闺秀们在国家安平以前就学会了彪悍比娴静好用这个道理。
  • TFBOYS之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TFBOYS之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小小的溪月在不满十周岁时被妈妈丢在国内,与自己妈妈闺蜜的女儿柳诗琪一起成长!而自己的妈妈和爸爸却前往新加坡至今未归……今年溪月已经16周岁了,与比自己小两岁的诗琪去了重庆……她们在重庆结识来自北京的上官紫欣,一个外表冷漠内心却火热的女孩儿。阴差阳错的……结识了当红tfboys,阴差阳错的……相爱了大学毕业后的几天里……三只收到了一封伴随着女友离去的信—《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是什么?又是什么?让三个女孩狠心离去?让六人痛彻心扉.....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他们的命运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
  • 关山聆月之红尘泪

    关山聆月之红尘泪

    红尘轻舞掩烟霞,为报君恩宿天涯。乱世清风关山度,白骨无心恋黄沙。沙场驰骋,诸葛世家的宿命,爱恨情仇,命运作弄,有多少故事留在心间。诸葛世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演推命运,想改变命运,最后还是按照命运的安排前行。诸葛世家的命运将会是如何,能否最终改变命运,最后结果如何?让我们去一起去聆听。
  • 说词

    说词

    以经历为基础来说说自己对一些词语的想法。
  • 修仙在异界

    修仙在异界

    不可逆转的宿命?陈凯:“我命由我不由天!”拯救天下的责任?陈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金钱,美女..?陈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看陈凯如何在异界闯出一片天地!
  • 一招搞定:顶尖社交方案

    一招搞定:顶尖社交方案

    本书内容包括纵横世界说搞定、经世致用的本领、一流搞定方案、如何搞定有权势的人、如何搞定有钱人、如何搞定名人、如何搞定你的老板、搞定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