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5600000001

第1章 序

《光寒和军装》

梁晓声

这是我第二次认真读光寒的小说了,当然指他的这一本小说集。此前我还认真读过他的一部小长篇,那也是反映当代女兵情感生活的小说。他笔下的女兵们也当然都是海军的女兵们。

因为光寒曾是海军某舰队的一名校官。

我认识光寒,差不多是在十年前了。那时《十月》编辑部和他所在的舰队联合举办了一次笔会,我参加了,光寒也参加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光寒是以舰队诗作者的身份参加的。

人们总以为诗人必是些个性张显的人,其实这是很想当然的。我接触过的老中青诗人,倒是性情沉静内向的偏多。光寒尤其如此,他给我的印象是斯文,矜持,沉默寡言。一言以蔽之,一名儒气十足的海军校官。

后来,就听说他转业了。

转业了的光寒,仍喜爱诗,不断有发表的诗作寄给我。

再后来,他在写给我的信中,就流露出了对写小说这件事的向往。

我则自然是鼓励他的。

现在,他于小说方面也开始了收获,我很为他高兴。

我还没读过光寒其它题材内容的小说。我读到的,都是他反映海军女兵情感生活的小说。

光寒与他曾穿过的海军的军装,显然已结下了某种不解之缘。

海军的军装,其色彩和样式,是军队中最帅气的军装。似乎也可以用最“酷”的军装来形容。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军队中都是这样。大海赋予了海军特殊的气质。除了战争的洗礼和考验,海军官兵平时还要经受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洗礼和考验。只有海军士兵的服装叫“海魂衫”——“海魂衫”,多美啊!无论字面上看还是说出来,都是那么的美。也只有海军,才有“旗语”。海军一出动,官兵也许便在相当长的日子里不离开军舰,而那是一种吃在舰上,睡在舰上,列队在舰上,站岗在舰上,分分秒秒不离开舰的关系。除了宇航员在宇航时与宇航船有同样的关系,世界上几乎再也找不到另外一种人与事物的亲密关系,超过于海军与军舰的亲密关系。

我想,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使穿过海军军装的人,愿意向人们一再讲海军的故事吧?

但光寒的小说,几乎不涉及海军在海上的生活。他笔下所写的,都是海军官兵的陆地生活。和陆军差不多的生活。而且,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写海军女兵的情感生活。他笔下虽然也写到了海军军官的男人们,但那是因为,他们与她们的情感发生了纠葛。因而我们也可以认为,光寒的这些小说,放大了看,同时揭示了当代中国军队女性官兵的情感生活的面纱。那是使人肃然起敬的面纱,因为它的英武。而在它的下边,关于爱的情感,却又是相当缠绵,相当纤细,相当动人的。

在光寒的诗性的眼看来,海军女官兵一个个都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多情;而海军男官兵们,一个个又是那么的具有男人的吸引力,那么的相貌堂堂。

在光寒的笔下,因为他们和她们,非是寻常的男人和女人,而是军人,所以他们和她们的爱又都是那么的内敛。内敛而又热烈,而又强烈。强烈得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每每间接体会到情感与军纪的冲突。一种受理性约束的冲突。

读到过太多的,无节制的情爱描写的小说的人,读光寒的关于海军女官兵的情感生活的小说,会有一种纯洁的感受。尽管,他笔下也写到了他们和她们的婚外情愫。内敛的表达方式,使那一种情愫因分寸而动人,而产生又缠绵又感伤的效果,而具有了感伤意味的诗性。

从光寒以他的笔调所写的海军女官兵的字里行间,我觉出光寒是一个特别温爱女性的男人。他既深切地体恤着呵护着她们对待爱的情感,也似乎因了她们的不得不的理性和内敛的方式而心疼她们。而建立在这两者之上的,首先乃是他——一个曾穿过海军军装的男人,对她们的敬爱。

我读光寒的这些小说,也心生出对于她们的敬爱来。

在光寒的这些小说中,由于所描写的对象不同,爱与金钱不发生关连(除反映抗战时期旧海军生活的两篇外),爱与权力、地位也不发生关连,爱也不和爱以外的什么目的什么动机发生关连。爱就是爱情——男人对女人或女人对男人的相互吸引,因了风度,因了性格;因了美丽,因了活泼或沉静……爱情显得很纯粹。

而它原本应该是那样的。

读光寒的这些小说,会使人怀着温柔的心情忆起自己们纯洁的初恋……

我祝光寒有更多的小说问世!

2002年5月16日于京

《破灭与坚守——阅读光寒》

同类推荐
  •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

    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当日实事。——印光大师语
  •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一个百年贵族之家,却陷入到一个恐怖的诅咒之中。继查尔斯·巴斯克维尔爵士惨死在达特沼地后,猎犬的诅咒又缠上了他的继承人亨利·巴斯克维尔。造成这些悲剧的到底是超自然的力量,还是险恶的人心?福尔摩斯和华生开始了他们侦探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案……
  • 魔山

    魔山

    《魔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个疗养院为中心,描写了欧洲许多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人物,其中有普鲁士军官、俄国贵妇人、荷兰殖民者、天主教徒……他们都是社会的寄生虫。整个疗养院弥漫着病态的、垂死的气氛,象征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没落。作品通过人物之间的思想冲突,揭示出颓废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
  • 纸人

    纸人

    预料之中的恐怖,命中注定的恐怖,都不至于让我们如此害怕,明明阳光灿烂,明明幸福平安,明明没做亏心事,明明在读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恐怖故事……突然,一只不怀善意的手背后颤巍巍地伸过来了,它是来要命的。
  • 锣鼓铿锵

    锣鼓铿锵

    年过半百,总是回头看人生的足迹,从儿时到现在,从自己到亲人、同学、朋友,亲情与友情在童年的游戏玩耍中、在青少年的求学奋斗时、在中年的工作事业里,不断地增长、积淀,在思乡念旧的情感催生下,渐渐地开始发酵,慢慢地酝酿出了酒香。 倒一杯这思乡念旧的酒,细细地品味。 庆幸自己有过快乐的童年,无忧无虑,天真率性,彻底地玩耍过。庆幸自己有贫寒而温暖的家庭,贫寒的是物质生活,温暖的是父母的慈爱、养育。
热门推荐
  • 红楼黛缘:西子情醉红帐

    红楼黛缘:西子情醉红帐

    黛玉在十六岁这一年,经历了从不成想过的艰难命运,且看黛玉面对命运给予的不公平时候,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面对着无情无义的亲人,黛玉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走出贾家大门的黛玉面对着温柔的,强悍的,深情的人,黛玉将会怎么样选择自己的感情?在形形色色的男子中,哪一个才会是黛玉的真命天子?西窗雨在这里为各位喜爱红楼的亲演绎一段自己心中的红楼故事!
  • 妖娆王爷:废柴小姐逆袭记

    妖娆王爷:废柴小姐逆袭记

    洛浅夏,本应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却因一本书而死,也因这本书穿越到异世;蓝曦墨,年纪轻轻就已是八阶,遇上洛浅夏后,便沉沦了
  •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本书包括:营救西路军二三事、关于西路军的回忆、我去河西营救西路军的经过、组建西路军的道路等文章。
  • 与兽同行:狼王殿下

    与兽同行:狼王殿下

    意外之死,白磬一朝醒来,发现已经变成异世大小姐,一切尽不相同。为了撇掉与狠毒太子的婚约,她掉到另一个深坑……“神仙娘子……今晚是我们的洞房夜,我们……是不是要……”傻皇子两眼放光看她,令女子汗颜,伸手摸了他柔软的头发,语重心长道:“这是谁教你的?”她的小白皇子怎么懂这些呢?“嗯,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咦?傻小子身边有长得好看的侍卫?她怎么不知?“老是穿着黑色袍子……”有这号人物吗?“噢噢,他还有一对绿色的眼睛……”呃,女子脸色越发难看,那不是……“八皇子,我们先离开这里吧。”“为什么?我们还没……洞房呢!”再不走,就要被狼吃掉了!傻子!一转身,不过好像也来不及了!
  •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散文精选集。共分六辑:《碗里乾坤大》围绕食物这一主题,展现亲情、友情、国情和旅情;《等待国旗的人》通过讲述作者在异乡邂逅朋友的故事,写出笑中有泪的众生百态;《寸寸土地皆故事》写出了异国异乡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令人惊叹的奇风异俗、令人惊愕的丑恶人性、令人惊喜的温暖人情;《人间乐土》中收入的是一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喜怒哀乐、美丑善恶,尽收笔下;《昙花的哲学》通过玲珑细致的小品文,看生活、写生活,其中不乏子女教育等问题;《甜咸人生》中的小品文亦庄亦谐地带出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与生活哲理,颇有绵里藏针的苦心和“糖霜裹黄连”的创作旨意。
  • 海鲜养殖大户

    海鲜养殖大户

    开电瓶车,养大黄鱼!弄小舢板,拱拱淡菜!建休闲鱼庄,吸引游客。不一样的乡村,因为只在渔村!渔村风情,鼓瑟吹笙,海洋海风,谁解情衷。给点推荐票吧!强烈要求!
  • 夏亦凉

    夏亦凉

    儿时的伤痛,成长的诱惑,爱情的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疤,奕凉她聪明有才华,却选择在这个城市低调隐忍的生存者,她的世界里没有深爱,起初她只想守着温暖的人平平淡淡的活着就好,可命运却让她遇到了这样一群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明朝末年一皇帝
  • 一笙有喜

    一笙有喜

    宋喜听着身边人用‘横行霸道’‘一手遮天’甚至是‘无恶不作’这样的字眼形容乔治笙时,她在心中淡定的想到:嗐,我老公嘛。乔治笙听着身边人用‘白衣天使’‘最美医生’甚至是‘心慈面善’来形容宋喜时,他在心中冷静的想到:这厮绝对不是我老婆。正所谓,两狐相斗,慧者胜;两狼相斗,狠者胜;夫妻相斗……谁先从床上下来,谁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跨越时空的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没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就不可能有社会的任何进步。李华平的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就是“批判一切”,“批判一切”就是“怀疑一切”。思想界要想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只有“怀疑一切”和“批判一切”。作者通过与27位已故名人的对话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讨和理论思考,要想和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进行对话,必须了解他们时代的背景、著作精华和社会评价,可以想见作者读书之广、思考之深。与其说这本书是作者与已故名人的思想交流,不如说这是作者以超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超越时空对话主题的自己的价值判断。“政治”和“思想”,在作者身上已经和“生命”高度融洽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