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5300000044

第44章 晚生代与90年代的文学流向(1)

“晚生代”这个概念缘起于我数年前写的一篇关于先锋派的论文《最后的仪式》,并且在多篇文章中有所发挥。后来同行朋友时有借用,有的加以注明,有的未加注明。这个概念最初用以描述80年代后期出现的先锋派群体,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概念是多次与先锋派作家交谈的产物。当然,更重要的是依据他们在叙事中表现出的那种态度和方式,那些意义和风格——他们是当代生活的“迟到者”,摆脱不了艺术史和生活史的“晚生感”。当然“晚生代”并不是历史最后的守灵人,文学史总是有后起之秀,更新的群体不可避免要登上历史舞台。在如此短暂的历史空档,在如此相近的历史布景面前,又一个新的群体迅速崛起,应该如何给他们命名,这确实是件令人难堪的事情。没有命名将无以描述新的历史现象,无法给出恰当的历史位置。

我曾经试图用“后晚生代”来标出这个新群体的文化位置,但在这个嫉“后”如仇的时期,我终究还是有所顾忌,倒不是我个人惮于那些恶意中伤,主要还是因为我不希望这个群体过于匆忙地为人们的偏见所左右。我想人们已经习惯用“先锋派”来称苏童、余华、格非和孙甘露等人,因此,用“晚生代”来指称这个后起的群体——他们主要包括张曼、毕飞字、何顿、鲁羊、述平、韩东、朱文、刁斗、荆歌、李洱、东西、鬼子、李冯、罗望于等人——也算是各得其所那么,在90年代,“晚叶代”到底足表征着什么样的文学事实和创作经验呢’它又预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呈现于文学舞台上,90年代的文学背景明显向着后个人化,向着大众化,向着商业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向着欲颦化的观赏性方位延伸。在某种意义上,80年代束期的那种文学白成一体的格局已经破裂,不管“先锋派”和“新写实”多么的个人化,他们的写作终究与文学史(现实主义规范)构成对话,而90年代才过去数年,那种反抗和挑战的姿态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彻底“零度”的写作——没有任何形而上乌托邦冲动的写作,它被历史之手推到纯粹的阅读面前。文学写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同到个人本位,不管历史之手赋予什么样的群体意义给这种写作,它首先是以个人对文学说话的姿态进入现实语境。没有中心的时代注定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不可整合的时代,当然也就注定了是一个走向“直接存在”的时代。如果我们稍微保持历史敏感性的话,我们将不难感受到在大文化转型的背景上,一种新的叙事法则正趋于形成,在某种意义上,它表征着“晚生代”的最根本的文学内涵。

当真实的历史感被取消之后,当进化沦的意义遭致普遍纠:

疑的时候,当文化的方向感不再明确的时候,一切都变成“当代”——没有进行时的超平面的现在,这也许就是“后当代性”最基本的含义。很久以来,我们无法设想文学写作的位置可以超出文学史语境的巨大存在之外;事实上,与传统对话的文学写作已经变得自欺欺人,它越来越被卷入更加现实的文化企图。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在被推人一个崇尚幻象、不断把真实改造为想象性事件的文化扩张的空间,这个空间对文学写作这种古典性行业的改造同样是严重的。文学被放逐到一个更大的文化谱系之中,它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不再是古典时代的纯文学意义,也小再是意汉形态充分活跃的政治隐喻,文学变成了一种超级代码,它被不同的个人操作和使用,而,变换成无穷无尽的当下性景观。90年代的中同文学,并非人们慨叹的那样委靡不振,实际上,它是如此怪诞而奇妙,混乱而不可思议,没有什么理南不认为这是生气勃勃的转型时期。当然,从理论上来说,中心化价值解体,文化的整合功能丧失,必然迎米-个文化相对主义盛行的时期。这并不像一部分人所慨叹的那样,文化的末日行将到来。这种文化情境说到底不过是过于严整的体化的文化制度必然的后果,对绝对权威的依恋当然还构成部分人的职业爱好,但大多数的人则不再寻求共同的终极日标,乐于以个人的姿态游走于那些中间地带。人们有理由斥责这个时代机会主义盛行,但是人们同样有理由要求最低限度的文化宽容。

文学共同体解散之后,个人化的叙事置身于没有文化目标的漂移状态——正是这种漂移状态构成“晚生代”作家的存在方式,构成他们的叙事法则、他们采用的叙事视角和处理人物的方式。他们的写作不再与文学史构成直接的对话关系,也没有现实的“热点”可以与之对应,就其具体叙事而言,也难以找到那种内在性。写作者在文化中的漂移,投射到叙事上则是那种随遇而安却无所顾忌的表达方式。相对于苏童、余华、格非和孙甘露当年对经典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挑战性,后起的这些写作者已经没有与之搏斗的风车,他们从此已形成的文学主潮中滑脱出来,游走于那些边界地带。

我们可以从苏童1987年发表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中读到“祖父”、“祖母”这样的意指着莫言的文本的字句,还可以读到“我不叫苏童”这样的脱胎于马原的“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的句式,这些细节当然不会削减苏童的创新意义,它仅仅表明那个时期,或者说那个群体生逢其时,他们的写作是在与文学史对话的语境中完成他们的革命意义的。显然,像张曼的《生存的意味》(1993)、何顿的《生活无罪》(1993)和《弟弟你好》(1993)、述平的《凹凸》(1993)和《晚报新闻》(1994)等作品,你看不到它们的母本,它们与既定的规范准则缺乏内在联系。这些叙事从当代文化的边际角落漂流而柬,它们也没有任何内在化的文化实践功能,这些叙事主体也不再怀有特定的文化日标,这些文本不过是—些具有阅读价值的块状结构。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写作不过是偶发的行为,而叙事则是追逐那蝗观赏效果。这些文本在当下性的阅读情境中呈现出它的生动面日,但是我感兴趣之处在于那种叙事态度,那种专注于细微末节的纯文本态度,那种个人化的切人生活边界的偶发行为。紧凑而松弛的笔法既是一种观望,又是一种降临。

究其最终的缘由,正如当年文学史的背景赋予一代先锋派以反叛的意义一样,这个非历史化的背景同样使张曼这样的写作具有了从整合语境中剥离出来的漂移意义。

进入90年代,对表象的书写和表象式的书写构成了又一批作者的写作法则。那些“伟大的意义”、那些历史记忆和民族寓言式的“巨型语言”与他们无关,只有那些表象是他们存在的世界。与这个“表象化”的时代相适应,一种表征着这个时代的文化面目的“表象化叙事”应运而生。又一轮的——或者说一次更彻底的后现代浪潮正汹涌而至。表象泛滥以及对这个表象进行“泛滥式的”书写,真正构成这个时期的后人文景观。正如列奥塔推导的后现代写作的基本法则:“……使得那种不可表现的事物在自己的作品中,在能指中成了具体可感之物。整个有效的叙述甚至文体操作者的区域都在与整体统称无关的情况下发挥了作用,因而新的操作者得到了考验。文学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再也不被当做既定的东西被接受了,而倒毋宁是以学术的形式出现,以在虔敬中产生的仪式(正如尼采所说)之面目出现,这种叙述使得不可表现之物不至于被显示出来,”(《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当今中国的文化现实在某些方面比列氏的激进理论走得更远,在这个全面扩张的表象背后,并没有隐藏什么“不可表现之物”,什么不可知的神秘和不可洞见的幽暗。

在那个不断膨胀的当代文化表象背后,空无物,一片虚空,一片澄净,那背后只有“无可表现之物”——对“无可表现之物的表达”,我们时代正在制作的“新表象”状态已经完成了对州奥塔的跨越。对表象的迷恋,一种自在飘流的表象,使“晚生代”的小说如释重负,毫无顾忌,真正回到了现实生活的直接存在。不管把这个时代的生活描述成分崩离析的情势还是完美无瑕的形态,都无法否认现实本身发生的巨变,当代生活正在以夸张的姿势奔腾向前。没有人能够抓住它的本质,触摸它的精神和心灵。不管人们是欢呼还是逃避、欣喜还是恐慌,你都无法拒绝扑面而来的表象之流。“晚生代”从新时期的“巨型语言”中走出来,走向后新时期的价值解体的情境。就其美学母本而言,它是80年代后期“先锋小说”的叛臣贰子,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先锋派”和“新写实”相调和的产物。你可以看到“先锋派”的那些叙事笔法和语言风格,虽改头换面而风韵犹存;“新写实”的那些态度滋味,似曾相识却面目全非。那种反抗式舶革命写作和宣言式的生活立场业已被打碎,现在只有面对纯粹的生活本身。这是一次惊人的裂变,也是一次果敢的冲刺,而且还是一次不着边际的下降运动。

同类推荐
  • 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

    作者以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记录下在美国、日本留学期间以及在凤凰卫视和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工作期间对于异国社会、文化制度方面的思考和分析。本书体裁为文化随笔,可读性较强。本书展现了80后一代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对国际事务的驳议、评论,并非浮光掠影式的“点到为止”,而是上升为文化、制度的思考。本书堪称一部写给中国今天和未来的年轻知识精英的读物,能够帮助年轻一代人更为成熟和理性地看待世界!外媒“主观臆测”VS中国“政治企图”、日本政治的死穴、“知日”的价值、日本前自卫舰队司令官现身说法、美日同盟“多元化微调”、日本“料亭政治”的前世今生……
  • 黑鱼精的夜晚

    黑鱼精的夜晚

    本书分为沟汉地带、他耳后有一把梭、鱼汤及其他、守庙人的黄昏、草木九种五辑,主要内容包括衣冠冢、李状元村、蟹族横行的村庄、海货市场、黑鱼精的夜晚等。
  • 宋辽金元文学

    宋辽金元文学

    本书采取文学史、作品选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一书在手,即可掌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古代文学经典作家及作品。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宗教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课题,其著作汗牛充栋,观点纷繁芜杂。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研究还会继续深入下去,但无论怎样研究,一个客观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蕴。
热门推荐
  • 玄灵门

    玄灵门

    鬼溪藏道天罡经,灵界遗主慈悲心。魑魅魍魉皆散尽,合纵连横是大义。世界为害,灵门大开,曾出现在古书典籍之中的鬼怪妖神相继现世。你可知鬼谷子闻名于世的纵横之道不单单只是嘴皮子功夫?一位来自封鬼村的大学生,右手持剑合纵,左手御盾连横,看他如何与这些灵界跑出来的怪力乱神一较高低。别和我论道,我自小熟读道藏三百许;别和我装鬼,黑白无常为我提鞋称兄弟!
  • 冰风

    冰风

    冰风,一个曾经的国际杀手,被国际顶尖杀手组织追杀,九死一生后落入涛涛江河,之后被一对打渔的爷孙救起,这是一个位于中国最偏僻的乡村,故事便从这里起……欢迎大家加我QQ:358534679
  • 雷剑至尊

    雷剑至尊

    真武大陆家族千万,宗门无数,无数传说闪耀四方忠心护卫无名为了心中红颜,入绝地,抢造化一步一步的诉写着他的传奇雷灭妖魔,右手执剑败天骄
  • 人生百忧解

    人生百忧解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医学心理学和人文科学文献,结合自己的坎坷经历和深刻感悟,就当今人们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思想理念问题和心身健康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全书共101节,主要包括怎样感悟人生价值,怎样感受幸福生活,怎样保持良好心态,如何克服心理缺陷,如何缓解不良情绪,如何面对各种困境,如何抵御各种诱惑,怎样学会待人待己,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婚恋、家庭、伤病、事业成败等各种心理问题。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在说理的同时例举了大量充满哲理的感人故事,对排解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维护心身健康,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适于热爱生活、追救上进、崇向真善美的各阶层人士新闻记者参考。
  • 冷情堡主睡睡坏妻

    冷情堡主睡睡坏妻

    这个男人是谁?怎么会出现在瑶水水的床上?耶?不对不对!这哪里还是自己的家,算了只要能睡觉,哪都一样!后来知道她都已经很是个瞌睡虫了怎么还会穿越呢?貌似老天捉弄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韩娱之最佳经纪人

    韩娱之最佳经纪人

    他不是演员,但演员都以与他合作为荣。他不是导演,但导演都相信他推荐的演员。他不是编剧,但投资人却对他看好的剧本趋之若鹜。他曾经贫穷,却在贫穷中遇见了一生最好的朋友。他曾经富贵,却在富贵中失去了所有珍爱的东西。有过潦倒,也有过辉煌,终站在韩娱之巅。问其秘诀,他说,我只是做到了一个经纪人所该做的一切。
  • 血煞天魔诀

    血煞天魔诀

    我命由我不由天!一个从边陲小地长大的少年,为了知道自己的身世,破除天地的诅咒,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下。。。
  • 封神蛇狱

    封神蛇狱

    西天极乐世界佛祖燃灯开启了新一轮的仙科接班制,点化一条王蛇后代预备驯化天下至阴至柔之物,冥界揭开夺命魔瞳的秘密,龙族展开一场自卫与扩张势力的斗争,女娲宫闱难逃变数,魔教中人生活在一个蒙面人的阴影中,扑朔迷离的三界众生在新一轮的仙班接管制度中渲染了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儿女私情成了牺牲品......
  • 总裁一吻好羞羞

    总裁一吻好羞羞

    豪门一夜,她卖身给一个陌生人,但是万万没想到……她竟然上错?上是一个帅到外星球的暴戾男!她只好将错就错,果断携款潜逃!最终还是逃不过他布下的天罗地网,而他除了捞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嚣张女人外,竟然还被免费附送一对天才宝宝!什么?那是我儿子和女儿?!
  • 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

    风雨莫测的天下,实力为尊的世界,蚂蚁与大象的较量,力量与机缘的比拼。一个不甘落寞的少年,一个可有可无的机缘,掌控了世界,改变了命运,是努力的结果,还是运气使然,等待着你来开启这个秘密,一切都将掌握在你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