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1000000003

第3章 世纪星光(2)

新战士张志军入伍时年仅十五岁,个头不到一米五,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到部队这一切却要自己来。开始他被子叠得象花卷,连衣服都不会洗。班长曾盛针对他的情况,发动全班战士发扬连队“特别能团结”的作风,共同帮助他进步。从生活到训练,从整理内务到队列动作。班长手把手地教他,体能训练时,班长亲自在他前面带跑,同志们也在一旁为他加油,战友王茂军对他说:“志军,今天我们来比赛,看谁能拿第一!”然后假装气喘吁吁的样子,跟在他后面跑,张志军跑得更快了。在班长的耐心教导下,张志军进步很快,有一次连队组织的一次800米赛跑,他个子小,却如飞兔一般,一马当先,把所有的人都甩在了后面,取得了全连第一名。由于他训练刻苦,进步快,全连官兵一致摧荐去了司训队。他被选送到司训队后,给战友们写信:班长、全班的战友们,是你们的教导与帮助,才有了我今天的进步,我真的很感激你们,我也很想念你们,很想回到你们的身边……

你知道七连有个四特精神:“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打仗,特别能突击”,这是老前辈留下的;在新形势下光靠老传统是不够的,一个小小的连队也有激烈的思想斗争,矛盾冲突,官兵们也经历过前进道路上的曲扎痛苦……

日月星辰,似水流年。在这群山相隔,峡谷深渊,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幕幕山高水长般的画面……

“重重叠叠山,藏生龙活虎兵;弯弯曲曲路,走运筹帷幄将”。

听老兵讲,这幅春联是八十年代末,七连官兵自己创作的。那时七连驻扎太行山,搞临战训练。三九寒冬,雪花飞舞。一位军委首长来看望连队。崎岖的山道难行走,首长的车队在山窝里转,只听到四面杀声起,却不见一个兵的影子。好容易找到连部,军官们早已站在帐篷前等候。首长好奇地问,只闻其声,怎没见士兵?指导员说,首长,我们的兵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是不会出现的。首长听了默默点头。

首长看到挂在帐篷门帘上的这幅对联,横批是“太行砺剑”。重复地念了好几遍。首长说,我们的战士还有小诗人呀!首长亲切地走进一个个班排,看到战士们住的是山崖、陡坡,搭的雨衣帐篷;像蘑菇,似竹笋,隐蔽分散在山崖间。

指导员对首长说有个排长的爱人,家住武汉大城市,第一次来到这里探亲,战士们给排长挖了一个土窑洞,上厕所还要翻过一座山,夜里爬过去,早上才返回,首长听了很受感动。

首长要走了,就在他走近小车,举手向大家告别时,突然间,满山遍野闪现出可爱的士兵形象,锣鼓和口号声齐鸣,山沟里顿时山呼海啸般地沸腾,好似山花怒放。首长不无感概地说,这样的部队,“不用则已,用则必胜”!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上级用七连的时刻果然到了。那个夏天烈日灼身,党中央一声号令,部队立即出动。越过京广线,开进北京城。七连官兵在团营编成内,突破菜市口,奔袭宣武门,最早到达天安门,圆满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使命,“突击英雄连”的战旗更红。

你走出现实,你的思绪又飞向战争……

就在那年元旦,也是雪花飞舞的早晨,七连来了一位老汉,穿着中山服,戴的部队老棉帽,天津滦河口音。开始战士们还以为他是谁的爷爷?后来才知他是荣誉室照片上那位骑战马的八路军首长。他叫李运昌,抗战时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

“李运昌司令员,率领八路三个团,打得鬼子心胆寒......”这是冀东流行的歌曲。是他组织领导了冀东抗日大暴动,创建了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挺进东北,首战山海关。干草河毙敌刽子手佐佐木;活捉骄横一世的日本天皇表弟,鬼子宪兵司令赤本大佐,日军派出女特务川岛芳子秘密营救,也是枉然。气的侵华日军司令长官冈村宁次大骂“八格牙路!”

七连的前身就是冀东军分区特务连,落叶归根,人老思亲,老人怎不想来看一看呢?这是他亲手组建的连队,老人和七连有手足情啊。更何况那一次,鬼子向冀东平原大扫荡,特务连临危不惧,勇猛杀敌,老司令还亲手授给一面“杀敌好汉”的奖旗呢。

他说岁月的颠簸,战争的频繁,可惜那面旗子遗失了,在七连的荣誉室里是找不到了。

他说在满碧生辉的荣誉室里,老人是看不到那面旗子了,但老人是怎么也忘不掉那次战斗啊,特务连的好汉们杀鬼子的狠劲猛劲,永远闪现在老人的脑海里!那是个什么样的战斗呢?七连的后生们都想听啊。天上飞翔着一群鸽子,七连官兵围坐在绿色的草坪上,小伙子们的脸膛黑里透红,长满老茧的肩膀上都靠着崭新的“81--1”自动步枪,眼睛里流露出听故事的渴望......

老司令说那是1941年的夏天,日本侵略军和汉奸走狗六万余人,扛着机枪炮弹燃烧弹毒气弹,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对我冀东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掠杀,制造了惨无人道的潘家峪惨案。我冀东军分区司令部机关获得情报晚了转移来不及了,在一个叫十棵树的村庄被敌人死死围住,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突出重围呢?老司令想到了特务连,关键时刻用上了特务连!

他说日本鬼子手持东洋刀,指挥60小钢炮炸我前沿阵地,那东西“咣”的一声,咣的一声,飞的不远,威力挺大,房子炸塌了,村庄起火了,阵地上炸出了一个个炮弹坑。他说就在这个时候,在硝烟弥漫的当口,特务连组成十人敢死队,身穿红衣头裹红巾怀中绑上炸药,手握短枪腰插大刀跃出堑壕,迅速接近敌人炮兵阵地,短兵相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忽听一声巨响,敌人的五、六门小钢炮飞上了天!

他说敌人这时更加疯狂地进攻,端着枪上了刺刀一排排走来,那些伪军们叫喊着八路们投降吧,充当鬼子的炮灰走在前面,他娘的,我们一看到那些狗一样的中国人,肺都气炸了。眼看敌人的散兵已抵进栅子边,连长举着大刀高喊着:“同志们!冲啊,杀啊!”

战士们一跃而起,站在房顶的平台上和敌人展开肉搏。敌人不适应房顶拼杀,战士们用枪托砸,用大刀砍,与敌血战撕杀在一起,把一个个鬼子砍倒屋檐下。连长光着膀子接连砍倒了几个敌人,许多战士也倒在血泊中!

这时候又一股敌人冲了上来,一颗子弹射进了连长的胸膛,鲜血直流。他手捂着胸口,仍然坚持指挥战斗。战斗从黎明一直打到中午,这时敌人又朝村里施放毒气弹、燃烧弹,忽然天降暴雨,哗哗哗!大雨倾盆,老天爷帮了我们,溶解了毒气,浇灭了大火,使日伪军陷入泥泞当中,日本鬼子的枪口多被泥堵塞,那些炮啊弹啊难以发挥火力,才停止攻击。这一仗全连只剩下十几个人,连长牺牲了,至今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鸟儿在飞,虫子在叫,战士们沉默了:老连长啊,你叫什么名字?

指导员张振平递给了老司令一瓶矿泉水,老人的话语仍然滔滔不息——是啊,同志们都知道,七连在战场上牺牲过七个连长指导员,他们的名字都写在烈士簿上;但是,加上没有名字的连长应该是八个啊!

战士们说,这位连长应该有个名字呀!

连长郭建立说,就叫英雄连长吧,这段故事永远铭记在我们心坎里。

老司令说,对——永远镌刻在抗日丰碑上!

我听了这个故事也眼放光芒,这不是那首无言的歌吗?

但是谁会唱呢?歌词是什么?怎么没有流传下来呢?你想想,日月穿梭,打仗流血牺牲是天经地义的,那首歌是战士们唱在心里头的呀!

老人说,如今大刀长矛都进了历史博物馆,美国人已把未来战场放到太空,高技术的局部战争已司空见惯,拼刺刀的镜头恐怕只是电影上有的,但是那首英雄歌永远属于七连。

我为了寻找七连英雄歌,在师休干所找到一位七连老人。老人说七连是李运昌的警卫连,日本鬼子投降后,从华北整连拉到东北,加入野战军行列。在战锦西、克建昌血的洗礼中,整编为热东分区独立团3营7连,连长耿兆定。如今连长指导员换了几十任,风雨几十年建制未变。他说我到部队时在这个连的四班,连长张玉田,从辽沈战役到平津战役都是连长。平津之后是副营长,文革期间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营长兰天书是红军。有人说七连原来是红军连,有红军的种子,最后也没有认定。也有人说最早来自抗日英雄节振国工人义勇队。七连在抗日战场上,威名远扬。四班长姚占明,和日本鬼子在平房顶上拼刺刀,杀的鬼子心惊胆寒,这是确有的事。他说这个连队有点名堂,各级首长都喜欢这个连,战争那样艰苦,老百姓做的衣服鞋子,部队不够发也给七连。七连官兵穿的整整齐齐,一律三八枪,灰军装,打仗特别凶猛,党代表,书记冲锋在前,五个指导员牺牲了。

老人说听过一首歌,1946年7月,老蒋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军调集了三个整师由绥中至锦州横贯热东,他们是想在行进中把共产党的武装消灭掉。历史往往在开高级玩笑,老蒋一心想灭中共,最后却被中共撵到台湾小岛上去了。那么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党,五十年之后,又被一个自由党赶下野了。

那首歌是七连自编自唱的!老人说有一仗记得清,那时他刚当兵。热东分区奉命越过锦承线进至热中地区作战。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11月9日,敌一个营和一个搜索连孤军深入,袭击我后方老达杖子,扑空后又连续奔袭分区机关要路沟。中央军委毛主席来电,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军分区指示,全歼敌人一个连。独立团急行二百里,围追堵截,大部被歼,残敌占领要路沟村庄和东北边的小石山,七连一举攻占了敌人在村公所四合大院构筑的坚固工事,战士用炸药包炸毁了敌人修筑的地堡群。这次战斗缴获了美式装备82迫击炮和60炮三门,轻机枪十三挺、冲锋枪十三支,步枪一百余支,全歼敌一个营,七连伤亡百余人,连长赵连弟、指导员张有喜英勇牺牲……

他说延安新华社向全国发出了这一胜利消息:说七连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顽强战斗的作风;军分区授予七连“猛打猛冲”锦旗一面。

他说当时正处于国共谈判阶段,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进攻,12月初战斗又转向羊山方向,打击朝阳来犯之敌。

羊山是个大集镇,南靠河、北靠山,东北有个山垭口,这是通向朝阳的大道,敌有一个保安纵队千余人。七连奉命在此警戒打援。当时天降大雪,气候严寒,战士们穿着单衣,又无棉鞋、棉袜,在冰天雪地里冻了十几个小时,饥寒交迫。战斗从拂晓打到下午,歼敌一百余人,其余的敌人掉头逃跑。七连奉命追打骑兵,在追击中,副排长沈俊贺,连长沈德学,指导员王照英勇牺牲……

他说大雪飞扬,七连打仗顽强,政治巩固,当时开小差逃兵特别多,七连只逃掉一个文书。战士们打扫战场时,在山垭口鸣枪三声,为连长指导员和死难烈士脱帽送行。一月之内,七连失去两任连长指导员,战士们痛哭失声……

天还是那么高,地还是那么宽,山峰却像把利刃插向云霄。

今夜,我和连长指导员,在峡谷里想起那首歌,心中滚过阵阵雷鸣。仰望新世纪到来的满天星云,我的大脑也像电脑在“啪啪”敲响,思绪翻腾——

我听到这茫茫群山浩瀚苍簌里,历史的铁锤敲响了千年晨钟;我看到人类迎来新世纪第一个霞光万丈的早晨,一批年轻的军人,穿过战争与和平的缝隙,循着先烈们的足迹,以昂扬的人生姿态、执著的脚步,和着时代的强音,弹奏出骁勇与悲壮的交响走来了。

士兵和我在山谷中对话,余音袅袅,如上苍穹——

我说曾经有过的梦想爬满心藤,在纯情的故乡土地上,以质朴的乡音,播种着和平的歌声,于是便带着奋发而起的激情实现保家卫国巩固国防的美好夙愿,在这里耕耘。

兵说爱好和平的人们应该远离战火,远离硝烟,远离暴力,远离人类应该远离的深渊,其实世界并不安宁。

我说绿色军营,凝聚了文化,凝聚了热情,也凝聚了竞争,前行是绿洲无限,高飞是苍穹的碧蓝。乘着世纪的东风,激情在心底启动,你们是绿茵阡陌,你们是世界的经纬,也是战争与和平最兴奋的神经。

兵说军人最钟情于绿色,总是把世间所有认可的颜色,都归于灿烂而深邃的瞳孔里。走进绿色,我们身躯就组成了共和国的道道屏障,激荡的豪情构成一道永恒的风景;走进绿色,我们就走进了省略不去的庄严与神圣,就不必担心个人的胸膛盛不下满腔的热情,就不必担心年轻的心弦奏不出响彻云霄的绝唱。听凭热血在脉管里奔涌,在充满希望的绿色中时时感受到生命的硬度和精神的韧性。绿色总是生机盎然,它因军营而灿烂,因军营而真实。绿色总是荆棘密布,它因士兵而宽广,因士兵而动人。绿色孕育着希望,在万绿葱茏的新世纪中,我们将成为人类历史中一缕最美的记忆。

我说不论从哪里起程,都应该刻下一行闪光足迹,不论向何处走去,都应该印下一道挺拔的背影,新世纪的曙光是士兵生命之中第一道风景。

兵说让理念与军人同行,站在新世纪的前沿,期望的是世界和平,消除战乱,世界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都保持清醒。希望历史上的悲剧不再重演。拈来生命的种子,播种在绿色的心田,嫁接和平的枝芽,花开在世纪的庄园,这是军人的选择,这是世人的夙愿。

我说几千年酿造的文明应该是后人赖以生存的摇篮。在人民深深的瞩望中,目光延伸到了世纪的前沿,采一朵鲜花,涂抹成新世纪的画卷;携一缕清风,吹拂成共和国的春天,这是真诚的祝愿,这是生命的企盼,愿多生一些碧绿,让幸福和欢乐在人们心中贮满,愿多几缕阳光,把所有的痛苦和悲哀冲淡,愿多一份爱心,留给人类文明的月下窗前。

兵说新世纪的源头,军人理念将与“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想打赢,谋打赢,一切为打赢”紧密相联,这是和平的呼唤,这是时代军人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

我说七连官兵将会铭记这一世纪嘱托:连队是军队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世纪经典预言!

老司令走的那一天,战士们都有些难舍难分。老人说,我老了,七连永远年轻!没啥好留下的,听说七连喜欢对联,我也想了一副对子,说着就在荣誉室里挥毫泼墨:

虎踞龙盘千册英名垂青史

铁打钢浇烈胆忠魂筑长城

话音刚落,雷声滚滚。美丽的音符波及生命的边缘,七连那道光亮又在耀眼,峡谷里似晴空划过一道闪电,让人感到猛虎下山般的震颤。夜袭峡谷,紧急出动——今夜星河灿烂!

同类推荐
  • 诗建设

    诗建设

    《诗建设》主要内容简介:语言有根吗?万物有共同的根吗?或许,这样的疑惑与茫然正是这个纷繁无序时代的症结所在。现代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因为“上帝死了!”上帝在那里,或者从来不在。就像一个密闭的房间中的一个我们曾经得以仰望天空的窗子,我们因一种角度的固化,因对它持久的注视中意识到了它对天空的遮蔽。但如果我们因此最终放弃了对天空的仰望,如果我们对一种僵化方式的克服没有成为与真理与道相遇的一个最新的契机,那么,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丧失者,一个不幸的“现代人”。是的,诗歌可以,同时也应该成为这样一个沮丧的时代获得拯救的力量。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由国学大师俞平伯先生选注,选录唐宋词二百五十一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选词面广,力求体现词家之风格与词之发展。注释精当权威,尤其重视对词作真义的揭示和用语源头的发掘。是唐宋词的权威选本,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文学读物。
热门推荐
  • 一梦倾城

    一梦倾城

    谁的爱穿越时空,湿了你的眼泛起烟雨般迷蒙我以为除了你我这一生再也不会嫁给别人了,却没有想到爱情只如一帘幽梦,最后的最后,却是没有嫁给你我纪念你,愿意为你倾城,你却为城放弃我以为不死之身,才发现那只不过是还有牵挂的人而已爱情,于我只是奢侈的东西,倾城又如何,最后为城倾覆了自己说书人的三言两语,怎道得清我对你的爱
  • exo亦在想见

    exo亦在想见

    第一部分写的是在吴亦凡和鹿晗走了之后再见面的故事。后面的还没想好,敬请期待。。。。。。
  • 赤红的战轮重奏

    赤红的战轮重奏

    这是拥有强大战舰少年远海寻找自己哥哥的故事,这是拥有心智模型的战舰少女跟随少年冒险的故事,这是人类末日面对侵略的故事,战舰,海洋,重炮,战争,构成末日的重奏!
  • 剑动天宇

    剑动天宇

    天宇世界,武道为尊。玄阳城林家一脉,支系子弟林辰为了将父母接到城里居住而努力修炼,但是遭受旁系子弟抢掠灵石,失去了修炼的机会,这些没有击倒林辰,反而更加激励他的武道之心。获得了奇异罗盘后,林辰开始逆天的崛起。一步步,走上巅峰。直至,剑动天宇。
  • 锦衣志

    锦衣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返前世

    重返前世

    一个癌症晚期之人发现了三生石,带着前世的记忆,重新回到了前世,展开了精彩的人生。
  • 道鼎传说

    道鼎传说

    鼎阳躺在坚硬的床板上,翻来覆去,床板"咯吱"的响个不停。往窗外瞟了一眼,外面已经蒙蒙亮了。深深的叹了口气,快速的穿上衣服,收拾起来--从水缸里舀了瓢冰冷的清水,匆匆忙忙的把脸洗了,冰冷的水刺激着他的皮肤,但他也顾不得了,洗好后就亟不可待的跑了出去。赶紧蹲下身子,开始忙活起来。
  • 京城遗梦

    京城遗梦

    (以前写的,一直留着,喜欢就看吧!)生不逢时,生在什么样的年代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苦辣酸甜,尽在自己心中体会。跌宕人生,怎能三言两语讲完?寻寻觅觅,终究寻不到所谓的真爱。过眼云烟,醒来才知,一切不过是京城遗梦......
  • EXO之怨灵重生

    EXO之怨灵重生

    怨灵,是一群讨厌人类的孩子死亡后他们的怨气产生的怨魂,它们在地狱里生活。而有一天,一位神秘的女人打开了地狱,怨灵纷纷逃了出来,他们都有一个理想,就是复仇人类。女人把怨灵放出来后就死了。而怨气最重的寒冷幽成了怨灵之首,寒冷幽进行着一步又一步的复仇计划,而她后来遇到了EXO这群少年,和自己爱的人后怨气慢慢的减少,后来她成了人类,怨灵知道她成为了人类后便开始杀起人类,寒冷幽不想让他们收到伤害,便牺牲了自己,把怨灵封印在地狱再也不能出来了。
  • 花都兵王

    花都兵王

    身怀愧疚的退役兵王,回归都市,回到现实生活,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睡在大桥底下,每天怀着对队友的愧疚和悔恨,他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为了救回队友的尸体,而做出错误判断,葬送了整个小队。直到他遇到自己的初恋情人,被她捡回家,才重新振作起来。成为总裁女儿的贴身保镖,得到太极泰山北斗的真传,故事就由此开始了,开后宫,收妹子,换地图,踩强人,要多爽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