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9700000048

第48章 归园札记(2)

不久,文化革命开始了。他是牛棚里的第一个成员,也是逍遥派。曾安排他看守柳青,有时给买饭、看病,有时作长夜谈。后来,“走资派”都解放了,仅剩他一人守牛棚,成为最后一个成员。七零年春节后,他被解放,十多天假期后,刚刚上班,却被带上手铐,用北京吉普押往监狱。一年之中,家人不知他的去向。“失踪”的他,这年冬天是在一堆麦草中蜷曲着捱过的。武斗时候,曾住院动过开腔手术,肺叶被截掉了;到监狱后伤口破裂,疼痛难耐。医生给治疗,往伤口泼半瓶酒精了事,险些没疼死他。病中的他被判处五年刑。庆幸的是有年冬天被抽出来写戏,同鱼闻诗一起,享受过几天特殊待遇。刑满后,从砖厂到机械厂当仓库保管,又是三年“自由犯”的生涯。

落实政策后,多年不白之冤逐步得以昭雪,于1979年六月回到省作协机关工作。不幸的是,患难与共的妻子就在他平反后的不长时间,离开了人世间。他们五二年结婚,婚后不久他害病,而后当右派,坐监狱,她每两个月探监一次,受尽人间苦难。他回到了她身边,她却永远别他而去了。也就在此同时,他收到《文艺报》打来的电报,要他去北京,约他撰写谈长篇小说创作的论文《有益的探索》。王愚,又出现在文坛上。曾经失落的星,发出炽白炽白的光。二十三年过去,青春已逝,人却不死,文亦不死。马列主义信仰者的他,要求入党的夙愿愈加强烈。

1956年至今,王愚共发表论文百余万字,论文集《王愚文学评论选》、《新时期小说论》分别在湖南和陕西出版。现任《小说评论》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书记处书记。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祝福你,我们的文艺评论家!

富平见闻

在博客上认识关山牧,他约请我和子雍、广芩去一趟阎良。我问啥事,他说没事,就是瓜下来了,来尝尝。见了面,这才知道他叫冉学东,自称农民,在阎良关山镇开了一家书店,自己也出了几本书,与诸多名流多有交往,是当地的文化名片。

瓜是甜瓜,我小时候叫它梨瓜,又称小白兔,香而脆。在城里多年,很少能吃到香而脆的小白兔,多是那种瓷实的北京梨品种,皮厚实,没味气。阎良的甜瓜,让我找回了童年的滋味。我只知道阎良出飞机,这才明白这里还是甜瓜基地,田野上是瓜的海洋,道路旁甜瓜堆积如山,车水马龙,风也是甜的。广告上牌子叫“蜜霸”,霸气十足,可见是甜到家了。

生长甜瓜的这片土地,也生长过苦涩与悲壮。战争与和平,曾经在这里交替重复,是雄奇的历史,也是民族的记忆。关山、武屯、栎阳,一座座历史文化名镇,蕴藏着大秦帝国和大汉王朝的遗风。关山不见山,是取关隘要塞之意吧。倒是有北原,也叫荆山、荆原,桃园中的农家饭,有一种野餐的快活。武屯,无疑乃兵家必争之地,有商鞅塑像傲然屹立。车行过栎阳旧城,绿野阡陌,只能遥想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刘邦的传说。汉太上皇的墓碑与土冢,也是一个景观。在旧城西边尚有一座低矮的古桥,以为在沧桑中河床已淤塞,仔细看却依然有涓涓流水,历史一样似乎从来没有断流过。就象在关山中学看学子们表演民间蹩鼓,沙场之魂魄,遗风不减。

富平是个大县,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划归铜川管辖。因为它邻近,我的亲切感却疏忽了对它的造访。在旧县城,那些柱础一类老石头,在诉说着已经灰飞烟灭的广厦曾经有过的辉煌。阿宫腔在颓败的旧院里一声声飘流,我似乎听到了宫女的哀号。出租车驶过砖铺的巷道,现代人也还没有完全与旧梦断绝关系。不忍登上望湖楼,因为那荷花掩映的湖水早已干涸。旅游开发,老县城潜力无限,随处都是宝啊。

到了陶艺村,让人开了一回眼。绿树丛中,有民间陶艺作坊,有美国、日本、澳洲等陶艺展馆。民间艺人在现场劳作,外国艺术家把他们的艺术主张用中国的泥土揉合在一起,民族的,外来的,传统的,现代的,在这里展示得琳琅满目。连同陶窑形的建筑,丰富多彩的陶艺作品,与脚下的土地贴得多么近,多么和谐。

太阳很热,我们一行沿绕关中高速公路回城。带了阎良甜瓜,还有当地精神土特产,关山牧写的书和野马的字。

黑头发白头发

在乡村班车上,遇见小时候的伙伴。我向他打招呼,他把我当成了在老家的我弟。

你哥快退了吧?

我就是他哥。

他惊讶地端详着我,说,你咋成这样了?电视上看见你还年轻着哩么。

我说,你是说我头发白了?其实过了五十就白了,染的。坐在办公室,怕人家年轻人(比我儿子还小的多)说,这老家伙还不回家抱孙子?我想说,我的美国孙子快十岁了。提前退了,再没染过发,白是本色,黑是伪装的。退了可以不要装年轻了,老了就是老了,岁月不饶人,谁都一样。也开玩笑说,是染白的。

他说,我的头发也是染黑的,我都过六十了。

你当农民也注意形象。

打工不要白头发,染黑了我可以冒充十岁。

你当过兵,吃劳保,还去打工?

农村兵,没补贴,按说我当兵还进过原子弹基地呢。如今不打工,吃啥喝啥?

我不知说啥好。

黑头发,白头发。

在自己的老家生老病死

“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家园里生活,栖身在自己的一席之地,远远离开一切的一切,如莫泊桑说的那样:‘在自己的的老家生老病死’。”

蒲宁的短篇《新年》里有这么一段话。

文中的我接着妻子的话说:“这是圣伯沃说的。”

谁说的不重要,我只记得蒲宁说过。

问题在于,那么热爱自己家园的人,在1901年(时年31岁)写这篇文章之后,于1920年逃亡巴黎。1933年获诺贝尔奖,二战前写信给托尔斯泰期望回国,未果,1953年在巴黎逝世,终年83岁。

也就是说,他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迷恋乡土,贵族气质不减,文字花团锦簇,充满挽歌情调。

他是属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的俄国的大作家。

我的这本藏书,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赵洵译,系中短篇小说选,名《故园》。1981年版,印数4万余,定价7毛9分。

在30年的时间里,我在西安,在海南岛,重返又10年,这本书始终在我的书架上,不至读过三五遍。因为好读,没其他原因。

苦苣诗画

天很热。我在园子里拔刺荆,洋花种了不少,没出多少苗,杂草却旺盛地长了一地。

母亲来了,掐了一围裙的苦苣菜,说是煮了冰了好吃。我说,小时候老师带我们去对岸红崖底下捡过苦菜,一晃五十年过去了。

我打开屋子,拉开窗帘,午后的阳光黄亮亮地照进来。铺开宣纸,我开始临写中国书法大字典里自己看着舒服的字。窗外有鸟儿喳喳叫,很寂静。

突然有什么动静,是一男二女三个小孩子溜了进来。

是隔壁的孩子青、艳、英,十岁左右,按班辈我是他们的大哥,这么老的大哥。他们看我写字,很新奇的样子。

我问,你们写字不?回答说,不写毛笔字。老师有时写毛笔字。

我想,他们老师也许是众多业余书法家中的一员。

他们的父母可能在这屋顶下念过书,现在三十来岁,我不大熟悉。我离开这里时,他们的父母还不曾出生。二十年前有一次回来,我到这里为小学生教过歌儿,一边吹口琴一边教,记得是一首朝鲜歌曲,“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我们的心里是多么欢乐。”

当初学唱歌的孩子长大了,成了我面前这孩子们的父母。我知道,他们开着农用五轮车长途贩炭,或者做凉皮子给城里小吃店送,以养家糊口。艳大一点,不上学了。英和青在三四里外的小学念书,学校只剩下八个孩子了。各自然村的小学废弃多年了,行政村的孩子也不多,大多孩子随打工的父母进城念书,或者是父母专门租了房子陪读。

年前的一个大雪天,我见英是由她婆引着冒雪去上学的,而青是一个人在大雪里雄纠纠气昂昂行进的。

艳不上学了,要上应该是初一了。

我一边写字,一边和他们聊天儿。我又写了一张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字,他们会背出来这首诗。贺知章老头儿,在唐朝官当的够大了,诗才出众,还提携过李白,终了也是落了个笑问客从哪里来的尴尬人生。

青出去玩了,我为艳和英画了一张画。憾于我的素描太次,画得不像。点了唇和花衣裳,剩点红颜料,我说画点什么,她们说,画太阳,红红的太阳。

我画了太阳,又染了一大片彩霞,是早霞,象老家人说的,红得要命。脚下画了几簇苦苣菜,黄花开得很鲜亮。

锄头与鼠标

春天又来了,我扛着锄头走在故园的土路上,在苹果园耕耘。

挖了一棵碗口壮的核桃树,移栽到小学堂住舍的门前。

阳光很暖,风很暖,土味很暖。

找在屏幕上偷菜的侄子,我用新茧手按动鼠标,手有点疼,后背上的汗凉凉的,打开邮箱和博客,我又进入刚刚逃出的都市,忘却了身在桃花源里。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锄头与鼠标,现代耕读生活,平静如春天的柳芽。

锄头是最后的守望,而乡下老鼠已极少见,猫仍然妩媚,鼠标却在庄稼人后代的手指间窜来窜去,闪着诡异的眸子。

人不要说树的坏话

有人说,院子里前不栽柳,后不栽桑。槐树是木字旁一个鬼字,柿树招惹是非,杨树是鬼拍手,松柏是坟里栽的,桃树是驱鬼上身的。

我说,柳树是留,童年时桑葚充过饥,桑叶喂过蚕,旧居老槐树是保护神,柿子香甜,杨树挺拔,松柏高洁,桃花绚烂,桃是寿桃。

我见过一个面善的人,在一个单位打扫院子,偷偷剥桐树的皮,说这树太讨厌,有扫不完的落叶,切断了给养,让树慢慢死去。

人非草木,人不及草木,一种树是一种人,人掌握树的命运,一个人却活不过一棵树。

树是守望的人,最忠诚于土地,人不要说树的坏话,树也听不懂人的话。

争光来电

我在老家,突然接到杨争光从深圳打来的电话。

和谷你在哪里?

我在老家。

你在老家弄啥哩?

我在老家种玉麦哩。

种玉麦弄啥哩?

熬玉麦糁喝哩。

你胡说哩吧?

真的,告老还乡了。不过我在网上看见你的《少年张冲六章》消息。

他说,甭提了,我年前夕乎死了。

啊,咋哩?

心脏搭桥哩么。

多保重,命要紧。

是的,活人要紧。

文章写不完,钱挣不完,人有寿数哩。

是的,咱都多珍重。

致玉树

你轰然倒地的一瞬间,我老家土原上的桃花纷纷落地。

玉树,多么诗意的名字。玉色的树,高高树立在心的高原。玉碎了,震中在玉树的根部,震波使多少遥远的心感到疼痛。大河之水从你的脚下流来,亲人的血液顿时逆流而上。

玉树,有大唐公主的遗韵,有蓝天白云骏马和羊群,有纯美的歌声和琴弦,是大地上一轴圣洁的锦缎。

我曾从诗人的咏叹中结识你,多少年来心向往之,情所系之,却憾于未能亲吻你的土地,只是在梦中把你赞美。

如今,玉树在流鲜红的血,亲人输送你洁白的乳汁,玉树的冷风吹过广阔的原野,玉树的根与每一棵树的根相连,如同手与手相挽,心与心牵挂。冰雪已经在阳光下消融,玉树在重新发芽开花,祖国处处呈现大爱的春天。

月光夜归人

土原苍茫,沟壑幽深,小路蜿延,月光下我又回老家。

一阵大风起兮,沙尘暴朝我扑来,是我的春天的故土,站了起来,飞舞了起来,迎迓她的游子回家。

没有灯光,没有人声鼎沸,老家疲倦地睡着了。我把脚步放得轻轻,怎么狗也不叫了?噢,是它的鼻子已经嗅熟了主人的气味,一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主人。

推开家门,年迈的父母未眠,牵动了风筝似的灯绳,拥抱我的是宁静的光明,一颗心终于停泊了。

辣子回来了

在老家住舍,拾掇从城里搬回来的物什,发现了一瓶辣子,腥红的守在它的住舍里。

辣子是母亲种的,几年前捎到城里,没有吃完,或是舍不得吃完。曾经的八年海南岛生涯,也没少了老家地里长的辣子。油泼的睁眼辣子,胜过世界上任何滋味。

母亲听我说,怎么夹带着把辣子弄回来了,又把石头背回了山里,有点完璧归赵或物归原主。

母亲说,辣子惜惶的,从城里逛了一圈儿,又回来了。

收麦子

庄稼人说,清明过后60天搭镰收麦,应该是6月5号。节气不饶人,但今年收麦的日子,在老家晚了10天。

过去,收麦子是龙口夺食,是庄稼人的头等大事。今天,粮食不值钱,收麦已经成为庄稼汉打工挣钱之外的一个捎带。尽管如此,收麦子仍是一件大事。更多的是庄稼汉对于粮食的固有情感,一粒粒麦子比日益膨胀的钱币更可靠。磨成面,就可以吃捞面蒸白蒸馍,过上幸福的日子了。但如今用大钱的地方太多,没钱也是寸步难行。

多年前,是用镰刀收割,近年用收割机。三年前收割一亩麦子20元工钱,今年是50元,人都说,啥都涨了。毕竟,人出力少了,人均一二亩麦子,三几天就完事。听说哪里还是用镰刀收割,甚至于还养牛种地,老家人嘲笑说,那里咋还是原始社会?其实应该说是农耕社会,农业机械化在老家早早实现了。

《人民日报》2010年5月31日、7月28日

《秦岭》2010年春之卷

《西安晚报》2010年7月7日

同类推荐
  •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北方的天气真冷,现在虽是初春的时序,然而寒风吹到脸上,仍是尖利如割,十二点多钟,火车蜿蜒的进了前门的站台,我们从长方式的甬道里出来,看见马路两旁还有许多积雪,虽然已被黄黑色的尘土点污了,而在淡阳的光浑下,几自闪烁着白光。屋脊上的残雪薄冰,已经被日光晒化了,一滴一滴的往下淌水。背阴的墙角下,偶尔还挂着几条冰箸,西北风抖峭的吹着。我们雇了一辆马车坐上,把车窗闭得紧紧的,立刻觉得暖过气来。马展开它的铁蹄,向前途驰去,但是土道上满是泥泞,所以车轮很迟慢的转动着。街上的一切很逼真的打入我们的眼帘
  •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急雨之后,蝉翼湿得不能再飞了。那可怜的小虫在地面慢慢地爬,好容易爬到不老的松根上头。松针穿不牢的雨珠从千丈高处脱下来,正滴在蝉翼上。蝉嘶了一声,又从树底露根摔到地上了。
  •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主要内容包括:上山下乡、农家书屋督察笔记、陕南农民减负检查日记、三赴大荔“三下乡”、三赴关山“三下乡”、三上二龙山、商州三日游记、四顾龙泉造山林、万紫干红总是春、故乡大荔三日游、三顾故乡选书记等。
  • 石头的生命

    石头的生命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数十篇,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 寻访那些红色记忆

    寻访那些红色记忆

    采访了六位老红军,记录了他们口述亲历,记录了六个从延安来到甘肃的红孩子的革命回忆,记述了红军后代子女对父辈经历的回忆,记录了亲历抗战的老战士口述对革命战争的回忆,记录了红色延安的教育家吴燕生、南梁列宁小学的首任教师张景文,从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走来的景泰水电工程的开拓者李培福的革命奉献精神。
热门推荐
  • 我是个葬尸人

    我是个葬尸人

    20个考古系大学生,一次自认为安全的探险,没想到造成17人死亡的悲惨结局。一次意外,揭开了一个尘封了千年的历史迷案,“南诏神庙”,“陕墓古葬群”,“滇国遗迹”,“埃及古国”,一个又一个尘封在历史中消失的古国遗迹。这些曾经强盛一时的国家,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一个恐怖的诅咒纠缠着千年的历史。最终到底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惊天谜案?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着千年历史的走向?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到底和真正的历史有什么不一样?这一切的一切都会在本书中揭示出来。宏大的历史背景,埋藏在历史中的遗迹,一个个的千年未解之谜,独创解谜类冒险小说,作者带你走进一个神秘曲折光怪陆离的世界。
  • 美军海外征战记(下册)

    美军海外征战记(下册)

    本书共分66章,按照以史为经、以事为纬的思路,以章回体的形式介绍了19世纪以来美军的主要战事和主要军事战略变化。
  • 网王之消失的唯一

    网王之消失的唯一

    越前龙马竟然不是她的亲生哥哥,她的亲生哥哥竟然是幸村精市。她喜欢着不二周助,为什么家里人让她和迹部景吾订婚?这一切的到来让她不知所措,她该如何选择呢?
  • 异界妈咪很得宠

    异界妈咪很得宠

    不经意闯入血蝙蝠部落,在好奇心的唆使下发现了惊人的秘密,才会被正在变异的血蝙蝠击昏,才会在醒过来发现自己来到了人家,并且变成了人的模样,还遇到一个帅得不行男人?不仅用它最爱的菠萝勾引她,甚至还……还……喂喂,叔叔别亲我!
  • 精忠岳飞(大结局)

    精忠岳飞(大结局)

    岳飞再度出山北伐,于朱仙镇一战中全歼金军主力,一朝洗雪靖康十年之耻。然而就在此时,宋高宗却强命岳飞班师回朝。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赵构放弃了收复失地的希望?宋金再次和议,岳飞归隐庐山,但是却不料飞来横祸,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岳飞含冤而死?岳飞是大宋的魂,风波亭死亡的不只是岳飞,还有大宋的骨气和志气!
  • 颈肩腰腿痛奇效良方

    颈肩腰腿痛奇效良方

    本书是一本系统总结、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的临床参考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药方进行删改,增加了常用中草药,对常用中药加以解析。全书共有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良方近2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推拿疗法等。反映了近年来中医临床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参考学习,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 我中有命

    我中有命

    即使我残,我依然可以站起,即使天塌,我依然可以撑起,我命由我,命运之中没有我,我中有命运。
  • 直隶河渠志

    直隶河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季素菜(家庭四季美食丛书)

    四季素菜(家庭四季美食丛书)

    本书分春季菜谱、夏季菜谱、秋季菜谱、秋季菜谱四部分,介绍了各种素菜的菜谱,每种菜谱均给出了原料、制作过程、说明等。
  • 武动苍冥

    武动苍冥

    苍为天,冥为地,问天下谁能武动苍冥!一个人,一条狗,上战九虚苍天,下诛九幽冥地,逍遥纵横天下!绝世天才,少年秦雷,六岁凝丹,却遭天妒,丹碎体废,沦为笑柄。八年努力、八年不甘、八年坚毅,却换来八年唾弃、八年嘲讽、八年鄙视,尝尽人间冷暖,受尽世态炎凉。恨天不公,怒天不平,怨天夺我绝世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