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9600000010

第10章 行走山河(2)

9月14日,我和银川文学院院长葛林陪同前来参加“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全国旅游诗词大赛颁奖晚会的著名诗人雷抒雁,评论家张同吾,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王亚平、秘书长王德虎,北京诗人高若虹,重庆诗人冉冉前往参观贺兰山岩画。我们中午时分到达山下,在一处叫作“山上人家”的农家小院吃了当地的农家菜。“野蘑菇炖鸡”“南瓜烧土豆”“农家大杂拌”几个菜,几位外地的贵客品尝之后都说好吃,如风卷残云般,一桌菜吃了个干净,看来众口并不难调。饭后,我们沿着山路一边观赏贺兰山的风光,一边朝着不远处的山口行进,那里是一条开阔的河谷,河谷边的石壁上留有先民们刻在上面的“画”,虽经数千年而不朽,并愈来愈显示出它的艺术价值,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贺兰山岩画。进人山口,路的左侧便摆满了大小不等的石块,上面刻有各种各样的人像和动物,这些岩画是后来搬到这里的,便于保护和参观,因为贺兰山岩画绵延数百里,比较分散,贺兰山口这一带岩画较为集中,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六百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十分壮观。一路看来,大家除了赞叹之外,也免不了有一些议论。面对有些很“逼真”的岩画,明显是经过了后人的重新描摹,有的动物形象,滑稽夸张,显然已经超过了人在童年时代艺术想象的空间,有疑问和猜测是正常的,大家毕竟不是岩画方面研究的专门人员。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被岩画的神奇、神秘所深深地吸引着。看到刻在山石陡峭处的岩画,不能不让人感佩先民们对生活忘我追求的勇气。在远古时代,岩画是历史文化最有效的载体,它一开始就与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看那狩猎的场景、那祭祀的场地、那交媾的场面,它不仅揭示了先民们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还真实地再现了原始氏族部落当时生活的情形。每一个画面都很朴实自然,而又粗犷浑厚,有很强的写实性。贺兰山岩画中的代表作当属“太阳神”,它刻在距地面四十余米高的石崖壁上,整个头部呈放射形线条,面部浑圆,两眼重环,神圣威武。原始时代,先民们缺衣少穿、惧怕黑暗,太阳能驱散寒冷,带来温暖;能赶走野兽,带来光明。草木生长,四季轮回,太阳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先民们信仰太阳,把神一样的太阳人格化了再进行崇拜,这也许就是贺兰山岩画中“太阳神”的来历。生殖崇拜在远古岩画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外国,概莫能外,这也许就是人性的相通之处。在大自然面前,先民们是脆弱的,疾病肆虐,猛兽出没,饥寒交迫加之部落战争,很少有人能活过四十岁,人们需要食物,草原上的牧民更需要牛羊来维持生计,人的传代与动物的繁衍是首要的,这是生存的前提,可见“人畜两旺”是先民们最美好的愿望,所以岩画中的男女生殖器崇拜、人或动物交媾的图景处处可见,它集中反映了先民们的心理意向。现在人们的生活多样化了,人的心理活动丰富而复杂,有了某些想法也不会直露地表现出来,更不会画在外面,如果有,那就是低级的东西,是与现代文明相悖的,但远古岩画中的生殖器或交媾图却是美的,甚至可以说是美不胜收。

贺兰山岩画被称作是“人类早期艺术的化石”,不论其中是否“不经意间”掺杂有后来的“作品”,但绝大多数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在我的心目中它是最可宝贵的文化遗存。因此,2009年9月14日这一天,我和外地的客人还是大大地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胸襟,这也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原载2010年第七期《共产党人》〉

感受沙家浜

沙家浜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地方的名称,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它的出名全是因为样板戏《沙家浜》,我小的时候可是没有少看它,电影不说,光舞台上看过的就有县上、公社、学校编排的,虽说那时候年龄小,看不太明白,但好人坏人分得清,尤其是《沙家浜》里的大小人物、故事情节记得比较清楚,甚至一些唱段至今还能哼上几段,足见影响之深。几十年后的2008年夏季,有机会来到沙家浜故事的发生地参观,还是因了过去的一种情结。浜就是小河的意思,在江南水乡,叫什么什么浜的地方很多,沙家浜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我一直在想,在没有《沙家浜》这出戏之前,是不是真有叫这个名的地方,还是在演响了《沙家浜》这出戏之后,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时候,有头脑的人在阳澄湖边找了一个村子起了沙家浜这个名,发展旅游,带动经济,后面的这种可能性很大,不过借助这种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是很有眼光的。我到沙家浜来主要是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因为我当时在苏州市委党校学习。

从苏州到常熟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之前还参观了著名的民办企业隆力奇集团和其东方蛇园,由这家企业扶持建造的村民小区、公园,使这里的农民早早过上了小康生活,让人感慨不已,也为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这里现在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阳澄湖边一片开阔的地上建有瞻仰广场,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主雕屹立于广场中央,构图生动、人物丰满,着重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深这一主题。广场西侧是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着数百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我仔细地观看了这些图片和文物,为当年烽火智斗敌顽的新四军伤员和老百姓所吸引、所感动。虽然《沙家浜》高于生活,但它的题材来源于这里,亲身体会一下才是最真实、最自然的。出了纪念馆,我沿着芦苇荡风景区向前走去。满眼的芦苇在微风中摇荡,一丛连着一丛,一'片接着一'片,看不到它的尽头。唯见一只只游船穿梭其中,或隐或现,不时惊起一群水鸟飞向远处。遥想当年新四军伤病员在此养伤,得到群众掩护,既可隐蔽自己,又能打击敌伪,真是一个很好的去处。这江南湖水上的芦苇荡,与北方黄土地上的青纱帐何其相似,都是抗击外敌人侵的绝好阵地。这碧蓝的湖水、这起伏的芦苇构成了秀美的画卷,十分的养眼,十分的迷人。在这芦華掩映的湖水边上建起了许多亭台楼阁、小桥曲径,供游客赏景。其中有一座戏楼,每天在一定的时间里上演京剧《沙家浜》的片段,就是人们都很熟悉的斗智斗勇的那段表演。我随即也观赏了一阵,剧中人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三人唱的是有滋有味,十分投入。“三人组合”真是一个很好的“景点”,占尽了天时地利,很容易让人回味起许多过去的东西来,一种既飘忽又遥远的感觉。顺着湖边的小路一直朝里走听说就是沙家浜的村子,我走到了半路,一看时间不够了,因为看戏耽误了一阵子,只得往回走,没能去沙家浜的村子看看,给我留下了遗憾。往回走的路上,我又看见了刚才的三个演员。胖胖的“胡传魁”骑着摩托驮着“阿庆嫂”飞驰而过,后面的“习德一”却骑着自行车、嘴里叼着烟慢悠悠地骑了过去,看着台下穿着演出服的这三个演员真是很滑稽,听说他们又要去赶下一个场子,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戏剧人生或者叫生活。

沙家浜芦華荡风景区环境优雅、风景秀丽,民俗风情使人流连忘返,“春来茶馆”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坐在回程的车上,脑子里却始终上演的是《沙家浜》这出戏,耳畔也一直回响的是那优美的唱词:

金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2010年2月17日

过京城

9月的天气依然炎热,一到京城迎面而来的热风就将你一层一层地死死缠住,你只能用汗水一次又一次地“付费”;四面的高楼密密麻麻压得你喘不过气,沉闷的感觉自心底便渐渐地渗了出来,流淌到了身体的各个角落,压抑又郁闷;眼里到处是人流、车流,汇向黑色的大街,缓缓地流动着,不知道最终都要奔向哪里。我站在天桥上臆想,我儿时戏水的河流如今已经干涸了,北方许多的河流已经干涸了,大地不再像以前那样滋润,仿佛一个失血过多的女人,面容枯糙,慢慢在衰老。而城市由人由车组成的河流却呈汹涌之势,四处澎湃,城市也由此变得雍容起来,这到底是好呢,还是不好,谁能说得清楚!京城是这个泱泱大国的心脏,“血”都在往这里流,心的泵可持久地负担得起,也没咋听人讲过。夜灯初上,钢铁生辉,霓虹闪烁之处,让人头晕目眩,真是华丽的外衣,在它的包裹之下,我坚信,没有几个外地人能窥得透!

五六月间来京,初夏季节,已是热气腾腾,我在人流车流中来回盘桓,最终不得不上岸喘息,这个城市只能使人身心疲惫,许许多多匆匆奔走的人其实与这里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也是,充其量只是一个过客,你记得这个城市,这个城市永远都不会记得你。这次的心境与几月以前的情形似有不同,虽然劳累,但不匆忙,城市越喧哗,我的心越平静,不蹚人流车流熙熙攘攘汇集的大河,偏走看似静默实则自由自在的“小溪”。闹中取静,静中放松,感受自然就不同,当然也是“身居闹市无人问”的另一种自我安慰。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不迷失,知道自己是谁就已经不错了。

京城,京城,在我的心中,你在不断地改变,但改变不了的是我往日的情怀,我许多次的驻足、许多次的凝望、许多次的沉思、许多次的遐想,如今都抛洒在了你的怀里,不再与我关联。我只是一个过客,明天还将远行!

2010年9月26日

秋曰的南湖

说起南湖,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人马上就会想到浙江嘉兴南湖。是的,嘉兴南湖,它湖波浩渺、烟雨迷蒙的景色让人陶醉,而停泊在湖面上的一艘红船更是令人心驰神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由于遭到法租界巡捕的突然袭扰而被迫停会,随后代表们便转入浙江嘉兴南湖租了一艘游船继续开会,在游船上通过了大会纲领和决议,完成了党的“一大”最后一个议程,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开天辟地大事变”,沉沉的中国大地从此迎来了新的曙光,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路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南湖也由此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九月的南湖,在秋日的骄阳下,少了昔日的晨烟暮雨,显露出了它端庄秀丽的面容,楚楚动人。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婀娜多姿的岸柳,深深地吸一口秋风送来的凉爽的空气,真是无限的惬意!定下神来细思,眼前这湖就是我向往了许久的南湖吗?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它的面前,怎能不让人激动。三十多年前,在小学的课本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南湖那美丽的身影,后来又常常在党的各种历史书籍中看到南湖泛起的涟漪,一圈一圈,八十八年,从南湖扬帆起航的革命的航船已经掀起了滔天的巨浪,正在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凝视着这南湖,仰望着这一艘停泊在湖面上看似普通的游船,每一个有着信念和追求的人的心里此刻也一定会泛起波涛。从走进南湖的那一刻起,我就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深处,看旭日初升,看星火燎原,看大浪淘沙,看泾渭分明。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十三位代表,他们代表着五十多名自己的同志从五湖四海来到上海,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理想,但共同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做支撑,他们中一些人后来动摇了,有的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在革命处于最艰难的时候脱党、叛变,甚至沦为汉奸,而具有崇高信仰的先进分子是永远不会改变自己认定的道路的,他们领导革命,最终使中国这个多难的国家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波澜壮阔的革命风暴中,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革命的后来者我们更应该深思。

乘船在南湖游览一周后,我又登上了烟雨楼,这里位于湖心岛中心的最高处,凭栏远眺,南湖秀丽的风光尽收眼底,远处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直插云天,昭示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发展变化;眼前的湖光水色映照着婆娑的树影,亭台楼阁之中花木扶疏,山水园林,极富诗情画意。南湖地处太湖流域,气候湿润,多数时节细雨霏霏、烟雨蒙蒙,嘉兴一带又历史悠久、颇具文化底蕴,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楼也因此得名。烟雨楼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瑰丽的画卷和优美的诗作,其中米芾、黄庭坚、苏辙、董其昌等人的手迹石刻,使人赏心悦目、大饱眼福。烟雨楼,这南湖中的秀美园林,让人频频驻足,流连忘返。

南湖是美丽的,千年的烟雨楼使它名闻遐迩,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又使它大放异彩。在秋日处处都显露着丰盈的时节,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瞻仰南湖,这与一般的游览是不同的,南湖印刻在我心中的永远是红色的经典,它会让我今生永不停歇地阅读,而且已经在这秋日里有了收获的喜悦。

(原载2012年第一期《朔方》)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读《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本书作者在重庆市移民局“卧底”近7年时间,跑遍了三峡库区各区县、乡镇、村组,多次亲历移民第一现场,了解并掌握了许多移民过程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对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披露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着重采写了三峡移民之后的生存状态,道出了移民资金的幕后故事,歌颂了各级政府和移民工作者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精神。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它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完美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幽幽七里香”“初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追风的女儿”“爱如山路十八弯”“时间无垠,万物在其中”“人间岁月,各自喜悦”等八辑,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丁立梅文笔细腻,清新温婉;作品清新,意境隽永。在看似平淡寻常的小场景小事件中,传递着爱与感动。带你细品用音乐煮出的文字,用文字感怀温暖的人生。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作者简介丁立梅,笔名梅子。江苏东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本书收录了《一夜风流一世情》、《潇洒逃亡》、《眼睛一眨鸡变鸭》等故事。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热门推荐
  • 塔防大世界

    塔防大世界

    这一款根据《植物大战僵尸》《塔防世界》等等TD塔防类游戏改编出来的策略游戏!同时也是一个游戏王者带着记忆中的所有游戏资料回到过去的故事。重生后是十步一杀人的做个独行侠?还是建立军团重塑辉煌?其实混在美女堆里打打怪,扯扯皮,耍耍小阴谋也是很不错滴!
  • 特种兵痞

    特种兵痞

    男子大丈夫要顶天立地,军人也好,流氓也罢,男人就要记住一句话,死了就当关机重启!对得起头顶上那一片蓝天,对得起脚下这块土地,活在这个世上,只要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的祖国,男人流血算什么?
  • 要么稳,要么狠,要么滚

    要么稳,要么狠,要么滚

    跳槽不谨慎,小心千古恨。职场不规划,未来真可怕。要么稳,要么狠,要么赶紧滚!这些道理人人都能想明白,可是具体如何操作?不是谁都会告诉你的。当内心强大已经不足以应对这个多变的世界、险恶的职场,我们需要听听HR怎么说。 本书作者将8年的HR经验倾囊相告,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摸爬滚打多年的职场达人,都能获得HR的专业职场建议。作者从面试、培训、绩效、薪酬、跳槽、劳务关系等六大职场面临的关键环节入手,善用职场中真实的案例,让你透过HR的视角了解HR的心思,老板的思维。
  • 听心理学大师讲故事

    听心理学大师讲故事

    走进本书,您会邂逅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它们通俗易懂、韵味悠长,让您不知不觉间沉醉其中,心情得以舒缓,心灵得以洗礼。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
  • 懂礼仪到哪里都受欢迎

    懂礼仪到哪里都受欢迎

    礼仪是生活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面的拓宽,社会文明礼仪规范愈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缺乏礼仪修养,必然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效果。
  • 阿拉德宿命英雄

    阿拉德宿命英雄

    因为一场意外的大火,他重生在阿拉德大陆,带着对气功师的热爱与执念。四种属性精通,跟伙伴学习魔法,剑术,战斗技巧,到最后成长为一名全职业强者。无论何时,都信任自己的同伴,都不会抛弃自己的同伴,这是他执念所在。曾经的唐柯,现在的尼古拉·柯德。他说,使徒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他必须比使徒更加强大,他要拯救这世界,拯救阿拉德。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阿拉德宿命英雄!
  • 乱天心

    乱天心

    两千年前,两片大陆奇迹般的融合在了一起,并且伴随着上天的一座大殿的出现,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和传奇。每隔一百年两片大陆就会一次分合,在时光的河流中,两片大陆的分分合合,留下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在大陆即将再次融合之际,两篇大陆上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和结局呢?
  • 郑州之伤

    郑州之伤

    一个时代的伤痛便是一个人的伤痛,一个人的伤痛又是一个城市的伤痛。我与她,在这里相逢,在这里相爱,又在这里不得不经受堕落人世的考验。我所看到的仅仅是这个时代的一角,但是就是这一角带给了我无法磨灭的伤痛。这是发生在郑州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同时,这也是发生在千千万万个城市中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 天下公侯

    天下公侯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天相异变,斗转星移。懵懂间的赵忻闯入了一个历史上未曾存在朝代。塞外大漠,苍狼长啸;江南水乡,烽火迭起;边疆诸侯,鹰伺狼顾;朝堂之权,明争暗斗;大梦初醒,群雄争鼎;龙生九子,大争之世;英姿红颜,美人如玉。这位来自千年后的来客在历史的分叉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他又如何搅动庙堂江湖、左右天下大势,敬请期待~
  • 异界无敌系统

    异界无敌系统

    什么?你说修炼艰难,瓶境难破?得。对我来说提升修为根本没有瓶境一说。想要提升修为只要打打怪杀杀人就可以轻松的提升上去,还没有等级限定的说。什么?你说功法难求,技能难练?得。对我来说,有没有功法都无所谓,反正打打怪杀杀人就可以提升修为,在说系统商店里有的功法。至于说技能,只要我手一拍,在难练的技能也能一下子就学会。穿越到斗者大陆的唐成,成了大唐帝国的三王子。他发现自己的脑袋里竟然有着一个游戏系统。可以让他像游戏里的人物一样打怪练级,还可以在系统里的商店里购买各种物品。在这个武力至上的世界有着如此BUG,唐成会干些什么呢?斗者大陆的修炼等级分为:斗者、斗士、斗师、大斗师、斗灵、斗王、斗宗、斗皇、斗帝、斗尊、斗圣、斗神。。。(请大家活跃收藏推荐点击,成绩越好我更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