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9500000020

第20章 西京的人物画

当夕阳的余晖涂抹着雁塔之巅的时候,西安便显得更为苍老而成熟。

壮观的现代风景,却又使它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作为世界文化名城,它依然在生长着与其相称的艺术和艺术家。

王西京,一个诱人的名字。

这位人们熟悉的人物画家,以他众多的清新俊美的作品,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他就生活在这座城市里。

这里的每一寸黄土下,都深埋着自人类诞生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和丰厚的文化。他深深受益于这块神圣的沃土。

在几十年苦心孤诣的艺术探索中,他把虔挚灵秀的画笔伸向了人物画创作的广阔领域,倾注了对时代、对民族命运深深关切的真挚情愫。

他先后创作发表了大量各类形式的人物画作品,使他饮誉画坛和海内外,成为全国群星灿烂的中青年画家行列中的佼佼者。

七十年代后期,王西京的人物画创作得到了良好发端的契棚。

彭德怀、陈毅等一大批近代和现代人物都以精彩的典型形象走人了他的人物画中。

画家似乎沉浸在茫茫的历史岁月里。

他全神贯注着历史,忠于历史,力求最大限度准确地再现历史。

在这些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手法上,他采取了绝对写实,摒除主观情感,将一切强压在对历史本身全然不动声色的描绘之中。

造型在这里起着支配性作用,画家认真分析,探索人物特殊的命运、时代背景、心理以及个性气质,力求赋予每一个人物以独特的、符合其时代的精神面貌。

严谨的造型,理性的蕴含,流畅,犀利,跌宕而具有自控力的线条以及精练的皴染,给人以适度感。

青年时代的王西京刻苦好学,勤奋不辍,从披阅临摹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卷》和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到开始发表数以千计的速写、插图、素描、连环画、宣传画、国画而踏上人物画创作的台阶,在中西绘画传统,在中国文学、诗词、哲学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他凭着一股顽强执著的精神,通过长期磨炼和融身生活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不断推进。

近十多年来,他曾为近百个历史人物留下了传神之作。特别是他的人物肖像画,自然质朴,毫无矫揉造作、哗众取宠之举,深得人们的赞赏。

他在形象的刻画上不仅着意于人物眉目问微妙的神情,更注重整幅画面总体的内涵。

从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布局上的苦诣经营到笔墨技法上的刻意求新,都显示了这位年轻艺术家博采各类艺术之长,几经变通之后良好的气质修养。

这是画家创作道路上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他所具有的传统中国画功力深厚的特点及擅变善化的内在潜力,在这一时期也已显露出锋芒。

问世于1984年的《远去的足音》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画家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激情,写实与写意相融合的手法,再现了戊成变法中谭嗣同、林旭等六位殉难志士群雕般的壮烈气概。

人物形象的冷峻与伟岸,是用浑朴凝重的浓墨铁线完成的。画中六君并倚,顶天立地,犹如一座巍立的丰碑,所点染的几片着霜的枫叶,则构成了砭骨沁髓的肃杀之气。

作者在此熔西画造型与中国画笔墨于一炉,在浩荡的激情中把那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愤,痛苦而真实地呈现了出来。其气势之磅礴恢弘,情绪之悲烈愤懑,寓意之深邃警策,在当代中国人物画中赫然瞩目。

王西京从他洒满汗水与艰辛的道路上执著地走来。

在关中的原野上,在一座座气象恢弘的汉唐帝王陵阙下,历史的巨大力量,历史的无穷意味,在强烈地震撼着他。

沐浴着八十年代的阳光,他的思维却萦绕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所生活的苍茫空问。

这是忧患意识和民族自信力的召唤。

1980年之后,王西京创作的笔触又同时伸向了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画。

他笔下的屈原、司马迁、勾践、杜甫、岳飞、文天祥:龚自珍等都具有一种与民族、国家和时代融化为一体的凛然正气和人格力量。

而阮籍、陶潜、李白、苏轼、陆游、郑板桥、蒲松龄以及锺馗又仿佛让人们听到了对历史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悲愤倾诉和对非正义、对黑暗、对虚妄邪恶痛声怒斥的呐喊。

从写实到写意,变冷静严谨为热烈奔放、自由洒脱,对于王西京的人物画来说,不失为一次超越。

画作中人物命运所赋予人们的深刻感受远远超出了人物作为历史现实存在的事实。同时也包含着艺术家对画中人物的感受、评价,及对他们身世命运的理解。

王西京的线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种深沉成熟的境地,常常像由内心流淌而出那样自由、潇洒、精湛。往往能在最洒脱、最随心所欲之际仍存在有一种无形的深刻的凝聚力,给人以骨气卓然的感觉。

这些浑朴、凝练、气象不凡的汉代石刻艺术曾使他梦回神归、流连忘返。三秦大地厚重的文化积淀显然渗透在这土生土长的画家的血液之中,滋养着他的艺术灵性和才情。

他跋涉在历史的大川之上,他涉足中外文化丰厚的资源,溯本追根,或沉思、遐想,或徜徉、徘徊,从中寻觅人类文明的灵光。

从古希腊、罗马、埃及艺术到非洲木雕;

从美洲爱斯基摩文化到东方宗教石刻、壁画;

从多种门类的现代艺术到那些稚拙天真的民俗民风,都常使他不禁激动忘情,袒露着他那痴爱艺术、质朴无华的率真天性。

王西京在俯视世界文化、博采众长的同时,潜心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层探索。他以为:

东方人理解人生,宇宙是从四周最平凡的事物开始的,万物平等,物皆有灵,一叶一石均具有生命,均与人类一样有着同等的尊严。艺术家应在这最平凡的造物中探寻深奥的隐秘,感味生命的光华与神秘。

在王西京转向独立的人物画创作十年之后,一批清新、空寂的作品又一次脱颖画坛。

应该说这是一批真正的写意画,在这些画里,历史似乎早已褪色,感情的方向变得模糊。画家关注更多的不是英雄才人的悲剧,而是一种对人生、对宇宙的理解和思索。他着意表现一种心境和心态,传达着某种人类纯粹的感情和绘画语言。静默、淡泊、和谐,是画家追索的艺术旨趣。

综观这些作品,不难看出画作表面娴静无为,但在空灵清淡中渗透着一股股情绪的暗流,所以这是一种端庄优雅而凄楚牵人的沉默,一种人格化精神化的空寂。这些画面的空白里似乎充满着一种诗意的宁静,一种深挚的极其感人的珍惜,画家在这里把空间精神化了。

至此,画家的哲学、美学意识已日趋超尘拔俗,寄寓深遥。这是王西京在人物画创作的艺术进程中一次大的突破。显然,他在向着更广阔、更博大的艺术境界步步逼近。

1985年2月,王西京人物画展在新加坡大会堂隆重开幕。他是我国第一位应邀访问新加坡并在这里举办个人画展的画家。展厅里花团锦簇,盛况空前。

历时五天的展览吸引着蜂拥而至的人流,新加坡所有的中西报刊和电台高度评价了这次画展,被誉为少有的轰动。

他们盛赞王西京的作品酣畅、奔放,富于民族感情,有雅俗畅晓之美。《联合晚报》撰文评价说,王西京的人物画在讴歌民族正气,呼唤民族精神,在为民族保留元气。

随之他又应邀为新加坡艺术学院和南洋美术专科学院讲学,并受聘为该院客座教授。

1986年7月,王西京的画展应邀在日本京都美术馆展出,隆重、热烈、轰动,又一次蜚声东瀛。

1986年9月,王西京应邀代表我国参加了第二届亚太地区艺术教育会议。

近年来,他多次出访交流,他的作品曾先后在香港、台湾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举办联展和个展逾二十多次,吸引了无数的爱好者和崇拜者,使他一时声震海内外,在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友谊中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王西京以他的作品成就了他作为一位优秀的当代中国画家的地位。

他仍然居住在这座古老城市的古旧院落里,深居简出,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一个市民,同时是一个画家。

从诞生在这座院落的那一天起,王西京就没有停止过与人生命运的抗争。

平凡之中见精神。生活上的清淡,艺术上的苦苦求索,人生坎坷艰难的进程,铸就了他沉稳、刚直、倔强、执著的性格。他坦阔、内向,潜心致学,旨在画外的修养,在艰窘的人生中体味着这个世界博大精深的美感和真挚情蕴。

他对自己的过去从不乐观。

他在自己画集的序言中曾写道:

我的一生也许都是个'悔其少作的过程,是一个艺术的苦行僧,是个尽管心地虔诚但却手足笨拙的'朝圣者。倘真如此,也许反而感到一种挣扎的、充满艰辛、苦痛的欣慰。这正是他难能可贵的独立的艺术精神和人格。

王西京现任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中国书画影视艺术学会副主席。

他在为繁荣话安的美术创作奔忙。他仍然在画他的画。

他的面前仍然是一张白纸。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所面对的永远是一张白纸。

王西京在徘徊、困惑之后,他赢得的必然是又一次崭新的超越,一个更为纯美、更令人回昧余甘的理想的艺术境界。

陕西电视台专题片1989年10月

同类推荐
  • 林下云烟

    林下云烟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等一个人的时光

    等一个人的时光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等一个人的时光》精选哲思创刊十年来最走心的情深故事,慰藉所有在等待中孤独的人。等待是孤独的,任何人也无法触碰,任你烦躁,任你恼怒,却依然无法决绝地离开,只为心中那个无法磨灭的信念。等待不是逃避,只为不再错过。只要你足够勇敢,也能像何以琛那样,将所有人都以为的“错过”,变成重新相遇。《等一个人的时光》有等待中的全部思绪:我们曾许下的地老天荒的誓言,成为彼此的一念执着,最后散落在天涯……等待,只为把时间倒回最初的遇见。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充分肯定了元散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写过《无题诗三百首》,后存者101首,绝大部分是七言绝句。苏曼殊的小说也很闻名。他一生共写小说7种,其中《人鬼记》已散佚,流传下来的有《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绎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6种。另有《惨世界》一种,名为翻译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实则三分之二的篇幅出自苏曼殊的创作,所以也应算作苏曼殊的作品。苏曼殊又是我国近代较早的翻译家之一。他精通日文、梵文、英文、法文,除翻译过雨果的《悲惨世界》外,还译过《拜伦诗选》和印度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他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编撰过《梵文典》、《初步梵文典》、《梵书摩多体文》、《埃及古教考》、等多种专著。
  •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但民国时代的大学却闻名遐迩,在东西方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这是为什么呢?有史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学校长个个都很“牛气”。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
热门推荐
  • 以星诛道

    以星诛道

    本书需重写,写好再恢复更新。
  • 吁天

    吁天

    豪门无故惨遭血洗,留下四岁遗孤。忍气吞声十几载只为一朝出头。向天申冤却吁天不应,那便以己为道。名门遗孤如何报仇雪恨,又要如何修成呼风唤雨神通?穷尽一生,向天讨个说法!
  •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最好的医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医生,而不是患了疾病再去治疗的医生”的理念。不仅谈到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还大篇幅论述了预防。本书内容全,通俗易懂,都是患者和健康人遇到的常见问题。一册在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常见问题都摆在面前,特别是饮食换算非常简便。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告诉健康人应该如何提早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而不是患了这些疾病后再去找医生、吃药和购买如何治疗这些疾病的科普书籍。因此本书非常适合于患者和健康人阅读。
  • 烽火剑魂

    烽火剑魂

    六千年前,惊天之战,剑神陨落,天帝陵墓消失。六千年后,浩瀚神州,宗门林立,天才辈出。一名少年,自家族崛起,得神秘山峰,融九彩天翼。凝火格,聚纹耀,手执青血,一路高歌,杀上无上神域。六千年前的恩怨,也随着他的回来,渐渐苏醒……
  • 时空之战——星际迷途

    时空之战——星际迷途

    位于宇宙深处的天马星,与地鼠星展开了一场千年之战,流星打入地鼠星内部,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竟然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 裂缝——献给最美的青春

    裂缝——献给最美的青春

    那些年,是我最美的青春。那些年,是我最甜的回忆。那些年,我曾伤痕累累。然而那些年,我会永远记得。只有经历才会让人长大。美好总是用于让人怀念。曾几何时,忆起过往,我会对你说一声。“谢谢!”
  • 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

    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鸿蒙圣祖

    鸿蒙圣祖

    新书《仙之三国》建宁元年,公元168年9月,一道金色闪电划破长空,随之狂风暴雨,大浪滔天,冲破了吴郡海盐城的堤坝,百姓损伤无数,州郡官员为保仕途,欺上瞒下罔顾苍生。十二年后一个叫做屠龙会的杀手组织在扬州声名鹊起。此组织专杀作奸犯科之人,诸公恨不得寝其皮,噬其骨。不久之后屠龙会在扬州销声匿迹,一个叫做夏玄的男人如流星般横空出世!(PS:看书请收藏,别忘记了投票哦。)
  • 总裁太霸道强宠小甜妻

    总裁太霸道强宠小甜妻

    他安墨宸跨国公司[墨萱集团]的总裁,A市乃至世界的神话。多少人想攀上这个男人可是谁知道不近女色的他心里其实早已住了一个女孩她夏若萱,她只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可却偏偏被他爱上。她们青梅竹马,可她只是将他当做哥哥,时光飞逝终于看清自己心的她还能得到他的爱吗?“夏夏,你是我安墨宸一辈子的结”宸,失去的爱还能再回来吗?”
  • 怪胎特种队长

    怪胎特种队长

    三年前的一次错误,她和他的生活因此改变。她因为那一夜有一个原本简单的大学生变成了未婚妈妈。本是一次普通的一夜,原本无足轻重,可是三年来那张模糊而又熟悉的脸总是出现在他脑海之中。本以为不会再相遇,可是偏偏命运让他们又碰面了,究竟是好还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