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8600000002

第2章

那是数年后的1987年7月的一天,黄玉香大姐激动地交给我一本书,翻开其中的一篇文章,催我赶快读一读。

她递给我的是一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风展红旗》(第二辑),这是一本专门刊载革命回忆录的刊物。黄玉香大姐是在整理资料室的书刊时,无意间翻了翻这本书的,她翻着翻着,不禁眼前一亮……

她要我读的文章题为《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作者署名:陆定一。

陆定一老人我是知道的。最早是从语文课本里的那篇著名的散文《老山界》中“认识”他的,因为他就是《老山界》的作者。后来又知道他是“文革”前历任多年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在“文革”大动乱伊始,他被打成所谓“彭罗陆杨反党集团”的成员而遭受迫害,经受屈辱却刚正不阿,以无私无畏的形象令世人肃然起敬。对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在我读大学期间的1979年,我在《光明日报》读到他写的《怀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彭德怀同志在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上的“意见书”是正确的,“错误的不是彭德怀同志,而是反对彭德怀同志的人。”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因为这是我读到的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最早不点名指出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的言论,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略的。他在这篇文章中还认为,庐山会议愈搞愈左,“这种‘左’倾错误,后来发展成为路线。”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我清楚地记得,上课时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表议论,指责他的文章中的这些观点是对毛主席的大不恭。

我接过黄玉香大姐给我的书,读了起来。

从陆定一老人的这篇《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中,我了解到,唐义贞是老人的亡妻,湖北武昌人,她从十七岁开始参加革命,与陆定一在莫斯科结婚,回国后担任中央红军卫生材料厂厂长,1935年牺牲于闽西游击战争中。

在老人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唐义贞烈士,所生两个孩子。

第一个是女孩,名叶坪。1931年12月30日生。长征时寄养在雩都。对这个孩子,我尽了力,从1937年找起,到现在没有找到,看来已经无望。如果她在,应该是50岁了。

读到这里,我的心狂跳不已。

“叶坪”!我的母亲不是称为“野萍”吗?“叶坪”——“野萍”,两者谐音何其相似,至于“野萍”这个称呼也是根据张德万当时称呼母亲时的发音模仿来的,且是口头的称呼,到底是哪两个字,无人知道。“野萍”是我后来揣摸着猜想的两个字。父亲即曾把这两个字猜想为“一品”。母亲的这个称呼,从那时起一直叫到现在。母亲后来在户口簿上起了个名字“张来娣”(含“张德万带来之女”之意以示纪念),但除了文字使用外,村里人还是称她为“野萍”。“野萍”、“一品”或许就应该是“叶坪”!

“长征时寄养在雩都。”“于都”以前就是写为“雩都”。

寄养的时间是在“长征时”,我母亲来我们村时正是1934年11月份左右,即祖母所回忆的“掘番薯的时候”。

从年龄上看,老人写这篇文章时是1981年,这一年,我母亲正好也是50岁,与文章所说相吻合。

一股激动的情绪如电流般贯通我的身心。我豁然感觉,岁月的谜也许可以揭开了——母亲的母亲、我的外婆也许就是唐义贞烈士,母亲的父亲、我的外公也许就是陆定一!

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继续读下去。

第二个孩子是男孩。他生的时候,我在长征途中,没有看见过他,对他一无所知。经过46年,才查清楚他生在长汀四都圭田乡范家。他的养父范其标同志,是红军残废军人……1980年9月,我请他们全家到福州团聚。

啊,这又是一段悲欢离合的情节,这段情节,很快被证明同属于我所叙述的这个故事。

读完老人的文章,我的心绪十分复杂。如果真像我猜想的那样,唐义贞是我的外婆,但她早就牺牲了,再也不能见到她了。想到这些,我的心头泛起悲伤。同时,我的心情也异常激动,如果母亲真能证明就是叶坪,就会有一个明白的身世,以免终生抱憾。而且父女还会有团聚的机会。

第二天,我的心情稍稍平静些了,觉得事不宜迟,应该赶紧给老人写信。

我斟酌一番,提起笔来。

尊敬的陆老:

您好!冒昧给您写信,打扰了,请原谅!

昨日偶然之间我读到您的一篇回忆录《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收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革命回忆录丛刊《风展红旗》第二辑),我的心情异常激动。这不仅是因为唐义贞烈士对革命忠贞不二的高尚品德和可歌可泣的英勇献身精神极其动人,还因为读到此文勾起我对我母亲身世的缅想。

接着,我将我所知道的母亲的身世在信中介绍了一番,并提出我的猜想:“根据这些材料分析,我觉得我母亲与您文中所讲的您未能找到的女儿叶坪可能是同一个人。”我还写下了据以判断的三点根据:第一,名字相同;第二,寄养的时间相同;第三,年龄相同。然后写道:

……我长大后听说了母亲的这些事情,为此感到非常遗憾。每每想起此事,我就会对着茫茫大地、芸芸人世发问:我母亲的根在哪里?我们身上的另一半血脉的源流在哪里?给我们这另一半血液的亲人在哪里?……

昨日读到您的回忆文章后,又勾起了我的这番心思。我细细看了您写下的关于女孩叶坪的情况,得知您仍没有找到她。我惊异于“叶坪”与我母亲的相似之处,我认为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因此就决定提笔给您写信,谈谈我的看法。我觉得要想确证我母亲是否是您的女儿,虽然有些中间环节难以查证,但可以靠科学技术来解决。前些时候我曾在一本杂志上读到可以用检验血液的办法来确定孩子的亲生父母的报道,是否可以一试?

陆老,我只所以冒昧给您写信,目的在于寻根。此根若寻不着,是我母亲的终生憾事,也是我们全家的一大憾事。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血缘纽带,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再则,若我母亲真是唐义贞烈士与您所生之女并能得到证实,也就能告慰烈士在天之灵——烈士英灵不朽,后继有人!

信写好后,我立即用挂号寄往北京。

或许,岁月留下的谜可以揭开了。

真的,寄出信后,我产生一种朦胧的预感。

3

信发出去后,接下来是焦灼的等待。

等待的日子总觉得那样漫长。

发出信后,接着学校就放暑假了。我去广东佛山市参加了一个会议。会后回了一趟乡下的家里,将我写信的情况告诉了父母,他们知道后自然心里也都非常激动。同时,我进一步了解了当年的一些具体情况。

一个暑假过去了,新的学期又开学了,依然没有什么消息。

天气一天天变凉了。我的心也慢慢冷却下来,甚至对向往的事情不抱太大的希望了。

然而,在这个年份的又一个“掘番薯的时节”,我的信却有了回应……

1987年11月1日,我们村来了几个陌生人,他们寻问着找到了我们家门前,说是要找我母亲。

我母亲那时候正在菜园里浇菜,听说家里来了人找她,却不知道来的人是谁。我的父亲这时已调到乡政府工作,不认识的一些乡里的工作人员找上门来,我母亲接待他们是常有的事。这回母亲估摸来的又是这样的人,于是匆匆赶回。她见来人有四五个,都是男的,她连忙放下水桶,开了门招呼他们进屋。

就在这个时候,她与其中的一个人的目光相遇了,不知咋的,母亲的心猛地一怔:这个人,怎么好面熟、好亲切,怕是在哪里见过。可是,在哪里见过呢?

这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她见到的这个人便是陆定一老人在回忆文章中提到的他与唐义贞烈士所生的第二个孩子。

他的名字叫“陆范家定”,人们也称他为“小定”。

小定——陆范家定,这年53岁,却已是满头白发。

当他在母腹中的时候,就与父亲分离了。他生下一个月后,又与母亲别离,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六年骨肉离散的坎坷生涯。

让我们转到另一个漂泊与寻根的故事上来。

在福建长汀县四都乡境内的崇山峻岭中,座落着一个小村子:圭田村。村子里有一个三口之家,即相依为命的范其标、陈聪秀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范家定。

范家定从稍稍懂事起,便从村子里大人们的言谈中,隐约觉得自己有着同村子里的一般孩子所不同的身世。

但他并没有在意,爸妈亲他哩。村子里的人家大都很穷,村里的孩子也就极少有读书的。范家定长到八岁时,虽然家里也穷,但爸妈咬咬牙还是送他进了私塾念书……

令范家定迷惑不解的倒是另一件事:逢年过节,爸妈都要在饭桌上多摆放一副碗筷,留个座席,可那副碗筷却没谁来用。他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爸爸一脸的庄重,说:“我们等一位亲人,这位亲人外出未归,我们等着她归来……孩子,等你长大了,我会把一切都告诉你的。”

范家定长到十五岁,全国解放那年,大年夜,饭桌上又多摆了一副碗筷和酒杯。范家定感觉席上的气氛有些沉重。爸爸在那个酒杯上斟满了家酿的米酒,端起来,郑重地交到他的手上,神色严肃地说:“孩子,这碗酒,你把它洒到地上吧!”

范家定虽然疑惑不解,但还是照他的吩咐做了。

然后,他指着上首的那副碗筷,刚开口已是泣不成声:“这是为你的亲生母亲摆下的。我们一直等着她回来呀……孩子,该让你知道了,我们没有生过你,你的亲生母亲是红军里的人,1934年11月20日在我们家生下你,快满月,她就走了。她没说你的亲生父亲是谁,只给你起了个名字‘小定’,并说:‘母子如能相会,孩子是我的人,也是你们的人。如果我不能再来,就说明我牺牲了,也要告诉孩子,我是为革命而死的。’她一走,这么多年了,全国也解放了,她怕是真的……牺牲了。”

范家定——小定怔怔地听着,恍惚如在梦中。

范其标慢慢回忆起当时的情形:

同类推荐
  • 兔儿岭

    兔儿岭

    本书主要讲民国十八年、八百里秦川遭百年不遇的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兵荒马乱、盗匪四起。良家子弟墩子父母双亲死于保安团长罗玉璋之手、孤儿虎口逃生、含愤远走他乡,不料途中误入匪巢。兔儿岭上,年轻貌美的压寨夫人雪艳救墩子逃离匪窝。热血男儿终究抢杀恶人,报了杀父之仇,却又被人利用,最终难逃非命……
  • 考古笔记

    考古笔记

    在蔓延着未知阴谋下的山村,无法逃离的人们为故事主题,故事即将展开……一九八七年,一位声名鹊起的考古学者,在兴安岭勘探中却莫名暴卒,烧成一具焦尸,手中紧紧地攥着一本考古笔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若干年后,北京一位倒爷在其先人笔记中,无意间发现了若干个隐匿古墓的位置,为找到传说中的惊天宝藏,特邀主人公一同前往——尸鬼村。哪知这一切仅是梦魇的开始,白玉石台中的绯红巨眼,山村老坟里的无头血尸,十几具死而不化的尸骨。一夜间鬼魅般出现撬开坟墓而后又消失的人,尸鬼托付的信物,以及深山野岭中的变态电锯杀人狂。二十五年前的大兴安岭,大火中究竟湮灭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 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百家论

    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百家论

    本套书是一套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作品集,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书法、剧本等各类作品,该书是一部中国微型小说的百科全书。艺术特征非常显著,他的评论题目,同样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蕴藏着极其深刻而丰厚的人生哲理。该书为小小说。
  • 汶川故事

    汶川故事

    以四川灾后三年重建为背景,抒写国家力量、民族气派、人间大爱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的精神。全诗三千行左右,以独特的结构划分章节,作为文学的书写,三年恢复重建将在这部长诗里留下珍贵的记忆。长诗选择极重灾区的百姓家园恢复重建的深刻变化,从小的家园入手,展示四川三年灾后重建创造的人间奇迹,深刻反映社会主义中国彰显出来处置自然灾害的非凡的能力和成效,反映党中央、国务院珍视生命、“以人为本”的决策,反映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带领灾区人民奋战三年的日日夜夜。十八省市援建中的难忘故事,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涅槃。
  • 阒城

    阒城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热门推荐
  • 浮生忆锦年

    浮生忆锦年

    唐奕如果是随风飘扬的自由风筝,她纪锦年只想握住牵引着他们之间的那根红线,静静聆听……他弹奏的一首小小恋曲。而这只是开始,谁都不知道未来还会遇见谁,错过谁,重逢谁,与谁相守到老,一生一世。青春的悸动,梦想的高歌,心谱一段情歌,无论分别聚首,若能在美好的年华遇见一个他,真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邪妃来头有点大

    邪妃来头有点大

    ‘她’本是世人所唾弃的苏三小姐,众人皆知,苏三小姐百年难得一遇的全能废材。她本是21世纪特工界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特工之王,封号‘魅杀’。一朝殒命一朝穿越,她代替了‘她’,人人畏惧的特工是废物?回答是不可能!契约上古神器,怀拥上古神兽,从此走上强者的道路各种美男求包养,各种魔兽求追随,丹药?我给我家兽兽当糖豆,“嗷嗷嗷,主人英明”兽兽曰他人修炼十年,她修炼几天,如此变态的体质还不够?更加身后某男风华绝千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彼岸花 痴情王爷杀手妃

    彼岸花 痴情王爷杀手妃

    因为地狱七君的玩弄,一个无辜的灵魂穿越时空,历经磨难,终于找到幸福的守候……命运弄人,一次次邂逅,一次次擦肩错过,两人的爱情因为两个不速之客历经磨难……彼岸花开,花叶永不相见……命运的捉弄,两人最终能否携手到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能剑客

    超能剑客

    惨遭神秘组织杀害,季寒竟然重生成为豪门弃少!为向组织报仇,他开始了一段逆袭之路!可突然,两名异界美女落到了他的身边……家中古树链接异界?他是千年难遇的剑灵圣体?但为何剑灵圣体不能修炼?!好吧,既然老天不让他成为一名普通的剑客,那他只好成为一名超能剑客了!可为何,周围妹纸越来越多?**********************************************************新书粉嫩求呵护~一收一票都是对红酒莫大的鼓励,谢谢大家!!**一日两更,基本都是在晚上更新,不定时加更,欢迎跳坑!**上架当月日更万字,后续更新依情况而定,求收藏,求支持!*
  • 诱拐

    诱拐

    《诱拐》讲述1745年起苏格兰岁月艰难。苏格兰高地人向英格兰乔治国王发动了战争,但失败了。乔治国王的部队把很多苏格兰高地人赶出了他们的家园。自苏格兰低地的戴维·鲍尔弗并不为英格兰部队而烦恼。当他离家去开始新生活时,他并没有预料到任何麻烦或危险。但是,麻烦很快接踵而至。他见到了他那很有钱的叔叔,但他叔叔获悉自己有这样一个穷侄子时一点儿也不高兴。危险一个接一个。戴维来到苏格兰高地,在那儿他遇见了艾伦·布雷克,一个骄傲的斯图尔特人。斯图尔特人既恨英格兰人,又恨效忠乔治国王的坎贝尔人,所以艾伦对于戴维来说是一个危险的朋友。接着发生了一宗谋杀案。戴维和艾伦在荒山野岭上逃命。
  • 画月楼.瑾

    画月楼.瑾

    孤女阿瑾机缘巧合救了前秦世子池雲砚,你以为又是什么孤女翻身记?那就错了!世子爷一去不返,阿瑾也机缘巧合进了画月楼成了一名杀手,时光荏苒,阿瑾再次与世子爷相遇,原本以为多年前的未果的姻缘又能重新牵上,可是在经历过种种,阿瑾才明白,纵然深爱,可她与他之间始终隔着池雲砚青梅竹马的凤雪歌,隔着威震江湖的画月楼,隔着晋国大将军谢珣,隔着秦晋两国的种种,隔着整个江湖......纵然情深,奈何缘浅。
  • 斗战明末

    斗战明末

    赵斗重生在明末,在天灾民变的乱世如何征战荡平天下!
  • 好想与你在一起

    好想与你在一起

    初中时期青春的悸动,错过了才懂得的珍惜,历经百感交集我们从懵懵懂懂的孩子变成了为爱遍体鳞伤的青少年
  • 学与教的新评价

    学与教的新评价

    本书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新视界》丛书之一,本书结合具体教学实例系统阐述国际国内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趋势与新方法,为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理解学与教的评价在教学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构建学与教评价的新体系提供新视野,新方法。
  • 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本书探讨了美国如何在两百多年中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