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8600000019

第19章

10

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唐家的生活也有了许多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兄妹们每人都长了岁数。

而男孩子们都已成人了。

这对赵喜龄来说,最大的欣慰莫过于看着儿女们在自己的拉扯中一个个逐渐长大。日子虽然艰辛,但生命却在成长。这就是生活对辛劳的母亲的最好的回报!

说起我的这位太姥姥,据说她的父亲是个管盐务的小官,她虽不曾识字读书,但却有着大家闺秀的风度,处世行事透着一种大气、正气、硬气、胆气、义气。嫁到唐家来,她相夫教子,里里外外一把手。她办事有主见,街坊邻里遇事都喜欢找她商量,向她讨主意。她乐于助人,不管别人家的大事小事,她知道了,都舍了心相助。所以,她同太姥爷唐心舟一样,备受人们的尊崇。

太姥爷不幸英年早逝,唐家顶梁柱坍塌,是太姥姥顶起这一片天。办完丈夫的丧事,她办了酒席,请了街坊邻居、故旧老友。席间,她带领儿女们向各位一拜,含泪道:先夫仙逝,儿女幼小,今后生计必定艰难。我家唯有小小药铺一间,全靠它供全家粗茶淡饭维持生计。但愿诸位不要断了生意往来……她的话没说完,“九头鸟”们就炸了窝,义气豪气侠气一股脑儿激发出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安慰、表态。湖北人话硬,一诺千金,落地砸坑,而且做的比说的多。我想,唐家能在困顿中支撑过来,与街坊邻居、故旧老友们的帮衬是分不开的,而这又是因了太姥姥的人缘好。

小药铺的生意维持了下来,而且还成了街坊的“小沙龙”。有了难事,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相聚药铺,商议一番,心及手及,措施马上到位,“立竿见影”。如暑热天气及瘟疫发生,八铺街周围,街头路口上一缸缸凉茶药汤,就是唐家药铺里的“创意”。

八爷还经常向我说起,在她的记忆里,家里经常高朋满座,摆起饭席来往往要几桌。那是因为大哥义精交往广,朋友多。来的不乏各界名流,但不管是谁,来了都要先拜见老太太。

可见,我的这位太姥姥,确是唐家的精神支柱。

长大成人的儿子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志向:

老大唐义精立志于艺术教育;

老二唐义质执意继承父业,在父亲去世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唐小舟。他聪明机灵,自小在行医的父亲身边,耳闻目睹,掌握了不少医道。正是他,在父亲去世后,继续撑起门面,看病开方抓药,将小药铺维持了下来。几年过去,医术增进很快,成了小有名气的中医大夫。而且跟先父一样,信守医德,常无偿为穷人诊病施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人命至重,有若千斤,一方济之,德寓于此。”

老三唐义路却决意从商。他说:我们家太穷了,兄弟们所从事的都不是赚钱的行当。我来经商,或许能赚点钱,让母亲和大家过上像样的日子。他离家去了河南郑州,在一个五金店当学徒,决心从学徒干起,学会经商的本领,再自己发展;

老四唐义为一开始也想经商,也当过学徒。后来认为当学徒没有什么大出色,又去读书,读武汉大学经济学专业;

老五唐一禾从小却显得文质彬彬,唯一的爱好是读书。他整天躲在大哥的书房里,将大哥书架上的书取下来,翻呀看呀。后来对图画有了特别的兴趣,竟自己拿了画笔临摹起来。唐义精发现了五弟的这一爱好后,欣喜若狂,立即加紧了对他的这方面的指导,他便越发地痴迷起绘画来了。在唐义精与蒋兰圃先生等人创办起美术学校后,唐义精毫不犹疑地将这位弟弟送进了这所私立美术学校,使他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批学生。

老六唐义贞6岁上小学,12岁上初中,1923年即14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老八唐义慧也上学了,上的是省立第七小学。她刚出生时被说成是“克父”的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那只是赵喜龄一时悲伤过度所至,等到情绪稍为平静后,便醒悟并后悔了,对其痛爱有加。而且还有众多兄姐们的呵护,所以她一贯受宠。

唐家的另一大变化,是四个儿子都娶了媳妇。赵喜龄当了婆婆。

儿媳妇们又生儿养女,赵喜龄便做了祖母。

如此这般地添人进口,唐家成了一个大家庭。

11

唐家老六唐义贞考上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那一阵,在八铺街的街坊中,引起了多大的轰动哟!

八铺街的人家,大都是小店小铺的业主,送女孩子读书的,本就不多,而能读出个模样来的,就更少了。所以,唐家出了个“女秀才”,能不让人赞叹和羡慕么!

街坊邻居纷纷来到唐家铺子来向赵喜龄道喜祝贺。

当得知女儿考取了女师的消息,赵喜龄哭了,抑制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为自己有这么一位聪颖的女儿感到骄傲;她也想起了死去的丈夫:心舟啊,要是你能活着看到我们钟爱的女儿的这番出息多好呀……

唐义贞接到录取通知书起,就在向往着学校的集体新生活,她所想像的学校生活应是活泼的、快乐的,然而……

湖北省立女子师范的校规向来是严谨且古板的。平时学生不得走出校门,星期天或节假日,经家长或亲友请假接送才可出校。在“五四”以前,学校仿佛是与世隔绝,学生们读不到报纸,也无课本外的书籍可读,因此对国家大事、社会风云不懂也不问,只会一门心思死读书,摇头晃脑地背古文、学师范。老师上课除了教课本里的东西外,也从来不讲社会上的事情。“五四”运动,其他学校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势,但女师的校园就显得很平静。只是到了后来,在学生的要求下,经校方应允和布置,才有十几个学生的队伍,打着校旗,由两名校役前后引导,按照校长预先规定的路线,在小街陋巷平平静静地走了一圈,聊慰学生的爱国热情。“五四”后的几年里,这所学校依然没有多大改观,诸如在女子剪发此类问题上都还守着陈规不放。

唐义贞还发现,一个班的同学,情形不一,年纪有大有小,家境有穷有富,有裹过脚的,也有未裹过脚的;还有裹过脚后来又放了脚的,被称为“改组派”,这样的同学走起路来歪歪扭扭,体育运动特别是赛跑就没法参加。真是受罪呀!唐义贞庆幸自己从未裹过脚,却对于“改组派”的同学充满同情。她不明白为什么要给女孩子裹那长长的脚布。

慢慢地,她不明白的事情越来越多。她逐渐了解到,同学中,大部分都“有了人家”。她们由父母包办,或指腹为婚、或订的“娃娃亲”,早把终生大事给定下了。等待她们的是与那个有的见过面、有的甚至连面也没见过的男人成亲,然后生儿育女。

与唐义贞同一宿舍的王桂芳和马小玉,都属于“有了人家”的人。

王桂芳人长得粗粗壮壮,圆头圆脸,性子爽直。她来自离武汉很远的乡村,家境殷实,她就是祖父给订下了“娃娃亲”。

她不忌讳自己订了“娃娃亲”的事,但一说起这门亲,她就来气。她不知道这门亲是啥时订下的,直到六岁那年的中秋节前夕,她在自家的门外边玩耍,忽见来了几个陌生人,扛了一个大坛子,坛子上贴了大红“喜”字,还提了礼盒。那些人来到她家门口,又径直朝她家门里走进去,招惹得一群人都前来瞧热闹。王桂芳也跟着他们往家走。这时候,她的一个老婶婶瞧见她了,像着火似地一把将她抱起,躲进了一间柴房里,说:“死女子,还凑去看,不怕丑哇!”她听得愣了,不知是啥回事。老婶婶又说:“不见那是你婆婆家的人来送节吗,可别让他们看见你,现丑哩。”她更糊涂了,不知咋跑出一个她的“婆婆家”来了……后来,才闹明白她自小就跟祖父的一个远房表哥的儿子订了亲,早早就有了“婆婆家”。

以后,逢年过节,她就会早早地躲藏起来,她怕被那些“送节”的人看见,更怕人们议论她的“娃娃亲”。

“娃娃亲”成了她少女心头的一种耻辱。她于是发奋读书,考学堂,进女师。她毫不隐瞒地宣布,她出门读书,就是为了摆脱那门“娃娃亲”。

她说,她再也不想回那个乡下的家了。

唐义贞为她的遭遇叹息,也为她的反抗劲拍掌叫好。

每当她们在房里议论起这些事,马小玉总是一声不响,但心思却郁郁的。

马小玉身材娇小,眉目精致,大伙儿都戏称她“小家碧玉”。她在人前极少说话,眉宇间似乎总是结着忧郁。

她是武昌人,星期天却极少回家。偶尔回去一次,来到学校心情似乎更加压抑。

有一个星期天,她回去了,再回到学校时,只见她脸上、脖颈上、手臂上到处青一块、紫一块,还有一道道被抓破的伤痕。唐义贞和王桂芳问她是怎么回事,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抿紧嘴唇不语。唐义贞找来药水为她搽,却见脖子上还有两排牙痕。唐义贞气愤地说:“到底是谁这样狠毒,把你折磨成这样,是你家里人吗,还是路上遇上了歹人?”

马小玉这才“哇”地一声,扑在床上大哭起来,哭了好一阵后,才抽泣着倾诉起她的不幸。

马小玉自幼丧母,父亲是做小本生意的。前年,父亲的生意做亏了,欠下一笔债。债主见他还不起债,就提出用他的女儿来抵债,要马小玉配给他的儿子做媳妇。父亲无奈,只好应了。马小玉起初执死不从,因为她知道那债主的儿子是个死了老婆的三十多岁的男人,且成天游手好闲,逛窑子抽鸦片,是个模样干瘦成皮包骨头的痨鬼。但父亲的债怎么还呢,而且那还是驴打滚的高利贷呀!父亲在她的面前跪了下来……为了父亲,她痛苦地应允了,却提出要继续读书,读完书后再成亲。债主倒同意她的要求,并提供她的读书的费用。

但马小玉日常吃饭花销的钱,是由债主按月提供的。所以,每到月初,马小玉就得提醒父亲去向债主拿钱。开头父亲还要来了几次,但后来债主却不给了,并说:叫小玉自己来取,小玉是我们家的人了,也得经常来家走走。马小玉听了就哭,她恨债主的刁钻和刻薄,恨父亲的无能和怯懦,为自己的苦难命运感到悲哀。但她却又十分无奈,为了把书念下去,只好硬着头皮去债主家。一个女孩儿家,蒙受如此乞讨般的羞辱,心中是怎样的滋味呀!更甚的是,债主的儿子、那个痨鬼男人,一见她来,就涎着脸,一双烂眼窝里汪着色迷迷的淫光,绿头苍蝇般围着她转。瞅准身边没其他人,他就对她动手动脚,令她惧怕又令她恶心。

可她每月还得去领受这凌辱和羞耻。

就在上个星期天,马小玉怀着忐忑的心,又去债主家取钱。恰逢“公公”“婆婆”都不在家,只有痨鬼男人一人守在屋里。马小玉一进门,他就“嘿嘿嘿嘿”笑着向她挨了过来,马小玉刚想躲闪,他就一把将她死死地抱住,马小玉拼命想挣夺开,但他看起来枯枝般的手这会儿就显得十分有力,紧紧地将她箍住,令她透不过气来。接着,他就这样搂着她往他的卧室里拖,拖到了床前,又把她按倒在床上,动手剥她的衣服。马小玉死命抵抗着,情急之中,抬起双脚一蹬,将他仰面蹬倒在地。但他很快爬了起来,又赤红着眼、气喘吁吁地扑了过来。马小玉依然挣扎着,她的手不经意在他脸上抓了一把,指甲在上面划出了几道伤痕。他恼羞成怒,捉住她的手,将身子伏下来,张嘴在她的脖子上狠狠地咬了一口,痛得马小玉大叫了一声。

恰在这时候,“公公”“婆婆”回来了。“公公”将痨鬼儿子骂开了。马小玉爬起身,一边整理着被弄乱的衣服与头发,一边嘤嘤地哭泣。“婆婆”却在一边板着脸说:“照说,他是你的男人哩,还值得这样哭天哭地的?瞧你那个狠劲,把他的脸抓得……看不出你还这般泼辣!”

……

听了马小玉的哭诉,唐义贞和王桂芳都不禁潸然泪下。

王桂芳哭得“呜呜”出声,一边抹泪一边说:“我还以为我的命最苦哩,想不到小玉你比我还惨哪!呜呜!”

唐义贞却不知说什么好,她把马小玉搂在怀里,感觉到马小玉抽泣中的身子的颤抖。她泪流满面,却不知所措。她自己的心也在颤动。在这之前,尽管这个世界也有许多苦难与不平,但对天真稚嫩的她来说,那一切都还隐匿在朦胧阴暗的背景中,没有让她真切感触过。家庭的亲情用一道温馨的羽衣包拥着她,使她与苦难和不幸远离开来。她不知道这个世界险象横生,罪孽遍地、血泪斑斑。而今,发生在身边的马小玉的不幸,像是把那朦胧的帷幕撕开了一道口子,让她看到了一角真实场景,却是那样血淋淋的,惨不忍睹。苦难虽然发生在马小玉身上,但却切切实实地像针刺戳到了她自己的心坎。

12

在这个冬天临近的季节,唐义贞变得悒悒寡欢。

生活中原本具有的那一道亮色忽然消弭了,她眼前的世界在瞬间变得灰暗,冬天的阴霾笼罩大地也仿佛笼罩着她的心田。愈来愈凌厉的寒风吹落树上的叶子仿佛也拂去了她心头的快乐。啊,那快乐本就像春日绿树枝头上的叶子,郁郁葱葱、蓬蓬勃勃,在随风摇曳中姿彩纷呈,可现在却在一夜间被吹得烟消云散,无影无踪,无处寻觅。一颗少女的心如同冬天的树枝,空落着、沉郁着。

是这世间的不幸将那稚嫩的快乐销蚀了。

她那颗与生俱来的富有同情的心无法面对这世间的不幸,即便这不幸发生在别人的身上。

这世界为什么会有不幸呢?

她踏着落叶回家。她回家没有了平日的欢愉。

她把快乐丢了。她把忧郁带回家。

最能体察女儿的心境的是母亲。

同类推荐
  • 双重少年 双重少女

    双重少年 双重少女

    一个有着谜一般奇特身世,白天和黑夜双重变幻的少年;一个代替姐姐而活的勇敢少女,围绕在他们身边发生了一系列离奇诡异的故事…… 《高一零班》将七根胡提升到新境界;《双重少年双重少女》则是她攀登向巅峰的经典之作。从未有哪部悬疑小说能像“双重”一样,塑造了如此独特的人物,也从未有哪个悬疑作家像七根胡一样,如此深刻地展现少年灵魂深处种种美丽和悲惨的真相。既黑暗又温暖,既恐怖又动人,既毛骨悚然,又催人泪下……你会永远记住千叶和栗,记住七根胡!
  • 越位

    越位

    这是一本以足球记者视角、围绕中国足球写就的小说。小说从2001年十强赛开始,主人公马亮和一帮足球记者们,亲眼见证了米卢在西亚对阵卡塔尔的怪异阵型,也亲耳听闻了关于某些人赌球的传闻,也见证了著名央视名嘴黄剑导致自己下课的质疑。之后,又凭借对内幕的了解,在国足对阵阿曼1:0时,成功帮人押注成功,获赠奔驰一辆。2005年,马亮见证德国名帅克劳琛带领国青风头正劲时,却被足协和部分媒体联合驱逐……2008年,奥运会前夕,由于杜伊的阵容中没有迪阿丹斯签约队员大智,这家国际知名体育品牌做出了必须撤杜伊以保大智的决策,谢亚龙巧设“狗肉宴”,临阵换掉国奥队主教练杜伊,马亮写稿公开揭露内情,被剥夺了采访男足的权力……同时,小说也展现了各大门户网站之间的体育新闻大战,尤其是新潮和搜狸之间你死我活的角逐,将体育媒体界的风云往事做了精彩重现。小说里穿插的爱情故事,也大放异彩,也真实呈现了足球记者的情爱世界。最终,马亮和众多记者兄弟一样,带着对中国足球的痛惜,和那一段快意恩仇的青春,离开了绿茵场。不久,中国足坛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掀开了帷幕……
  • 酸

    《唐镇三部曲之一?酸:一个太监的皇帝梦》以梦魇般的讲述、类型小说的结构、惊悚元素的穿插,揭示人性的黑暗,描绘各色人等对权力的欲望、追逐、盲从……清光绪年间,生活平静而沉闷的唐镇沉入噩梦。噩梦的来源,是从京城皇宫告老还乡的李公公。心理扭曲的李公公在唐镇酝酿着一场惊天阴谋,一些各怀心机的武师参与其中,不断有人神秘死亡,怪事迭现,血腥、恐怖、灾难接踵而至,人性的狂迷也如病毒似得疯狂蔓延。古镇越来越像一座坟墓。名叫“冬子”的少年陷入了纠缠不休的心理恐惧;花季少女李红棠为寻找失踪的母亲,面容悄然老去;心地善良的侏儒上官文庆遭受着一次次有如“蛇蜕”般的痛苦折磨;不远万里而来的传教士约翰面临生死抉择。
  • 百年家国

    百年家国

    一个家族,就像是织机前一团可以无限延伸的彩线,亿万条彩线编织成经纬,就是一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长轴画卷。作者选取在当时当地具有代表意义的唐氏家族,以睿智优美的文字将过去几十年中围绕家国的波澜起伏的家业故事、缠绵悱恻的爱恨长歌一一呈诸笔端,洞察力深刻却不炫耀,行文恣肆,余味无穷,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作品。同时,作者试图告诉读者:要了解中国的过去。要实事求是的面对中国的未来。中国的事情还需要几代人殚精竭虑地努力,才能最终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
  • 换一种方式飞行

    换一种方式飞行

    2004年底,张云成的二哥带着他和三哥云鹏来到了北京,在接受了100天的免费治疗无果后,兄弟三人从此开始了与其他北漂一族同样的闯荡生活。从最刚开始租住地下室到在北京西郊卖蔬菜;从被房东赶出到无路可走;从靠摆地摊艰难维持生活到请朋友帮忙开起网店;从有幸获得“感动中国网商奖”到飞赴台湾领取“全球热爱生命奖章”,再到虽生活拮据仍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而与富士康结缘……三兄弟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曲折与辉煌荣耀?又是什么让三兄弟一直走下去?他们的梦想能否实现,又有哪些人在他们最困苦的时候出现?在苦难的北漂生活中,张云成又经历了怎样的美好爱情?张云成会用细腻的笔触与你娓娓道来,让每一位读者走入他的心灵最深处。
热门推荐
  • 家庭小茶方,小病烦恼一扫光

    家庭小茶方,小病烦恼一扫光

    本书定位为一本结构系统全面、内容丰富实用的饮茶养生全典。包括三个大块:从养生和养心两个方面介绍中国茶的健康养生功效。从历史的角度、中医的角度、现代科学的角度等不同层面介绍饮茶的各种好处。还介绍了其他一些茶饮养生的基础知识。介绍我们最常见的7大茶类,已经因为加工方法的不同,造成这7大茶类的养生功效各不相同,同时简单介绍一些这些茶的家庭冲泡方法、宜忌一些名茶的简单介绍。从九大体质、家庭常见健康问题、四季茶饮、不同人群、常见病等5个方面为读者提供最实用的茶饮偏方。
  • 佛说银色女经

    佛说银色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宠爱

    太宠爱

    因为爷爷的一句怕宝贝孙女在学校被人欺负。我,林筱晨,活了16年都没进过学堂读书。老爸和爷爷请了一大堆老师在家里和我一对一的大眼瞪小眼。终于盼到了爷爷奶奶移民去了美国,老爸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答应我在17岁生日前去普通的高中上课。代价是,我得在过完17岁生日后立马去美国留学。嘿嘿!只要能让我去学校上学,什么样的条件都先答应了再说。我以一个乡下转学生-林豆豆的身份进了枫林高中。
  • 学霸走开我不认识你

    学霸走开我不认识你

    夏微:“什么是爱情?”暮晨:“爱情就是你爱到一个人很深自己却不知道爱她,珍惜她”夏微:“哦。”暮晨:“爱情是什么?”夏微:“爱情就是爱一个人很深而他却不喜欢自己,次次让自己等待”暮晨:“我不会再让你等待,快醒来吧!”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他终于为她痛彻心扉地哭了一回
  • 独患七天难

    独患七天难

    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13的小男孩--李佳俞,因为父母的感情破裂后,被寄住在外婆家,发生的事情,然而,一次天大的冤枉,让佳俞被上了黑锅,外婆生气至极,最后逐走佳俞,佳俞别无选择,只能踏上流浪之路。出走期间接二连三的发生怪事,让佳俞意想不到。这故事反映了“社会的混乱;亲情的渴望,以及家庭破裂给孩子带来的痛苦。”
  • 穿越之盛世安途

    穿越之盛世安途

    爬山无意穿越,女尊的古代生活应该怎么过?安汀有些发愁。有金手指在手,虽不至于没吃没喝,但她总不能在山林里独居一辈子。为了过得舒服点儿,她也得拼了——古代这地盘上,功名仕途才是金灿灿的保护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幻像掌能者

    幻像掌能者

    有这么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只有一根草,一个湖,一个月亮。这是一根草,它有着四叶,各自朝向一方。所以它给自己起名为四叶。它飘摇在这微风中,伴随着暗无边际的夜幕。唯一可以给它温暖的是倒映在水中的月亮,散发着令人心醉的光芒。然而有一天,湖水开始下陷,随之这个世界开始破碎。
  • 重生蚁皇

    重生蚁皇

    佛说:蝼蚁尚且偷生!在实力低微的时候确实如此!但是这只蝼蚁却要逆天!
  • 傲尊天下之冰殇

    傲尊天下之冰殇

    你说这里是城是家。我陪你看遍秋春冬夏。后来你离开,我为你守着这不复的繁华。等你归家。尚言四时为你煮酒烹茶。我倾听你说现世天下。彼此为执念,却无法挣脱这宿命的枷锁。愿来世再不见。清悦红尘百丈,思念千顷。不过是一个亡魂,守着一座新坟。
  • 妖师驯龙记

    妖师驯龙记

    他本是无名小子,却因逆天气运与一条远古巨龙签订协议,从此他迈向了成为天下风云人物的步伐。杨斌,手持三尺长剑,立于苍穹之下,寒光闪烁,苍穹都可撕裂!看杨斌如何用三尺长剑搅动天下?如何骑胯下巨龙飞跃九天银河,成就万古不拔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