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3400000043

第43章 清醒的与执迷不悟的自相矛盾——以痴为美和以智为美(2)

为什么这种“执迷不悟”能够使我们深受感动呢?

这是因为,当我们被逗笑时,我们笑的不完全是他们的愚昧,不完全是他们的麻木,而是人类共同的弱点。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某种争取超越他人的冲动,不管这种冲动是多么渺小,他们都是百折不挠。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看,这是十分可笑的。当我们看喜剧演员弄巧成拙的时候,我们感到了自己的优越,但是,在发出笑声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的局限。从这个意义上,霍布斯说:“笑的感情不过是发现旁人的或是自己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优越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的荣耀感。”因而,我们笑的不仅仅是角色,而且是自己,是人类共有的弱点。正是因为这样,像赵本山、陈佩斯他们演的角色尽管干的好多都是坏事,诸如卖假货,当小偷,甚至当汉奸,但是我们并没有把他们当罪犯看待,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共同的弱点。因而他们并不太可恨,相反时时显得可爱。

意识到自相矛盾,就不是着迷,就不荒谬了,也就不幽默了,就可能变成抒情的想象。中国古代诗歌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本来那么想家,可到了家乡,由于长久在外,又不敢问家里人情况如何,唯恐家里有什么噩耗。自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矛盾,就很有道理,很清醒,不荒谬了,因而就不是什么幽默,而是抒情。又如: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很矛盾的,但又是很清醒的,早知如此,虚耗青春,还不如不让丈夫去投身仕途。读者从这里感觉不到什么幽默,只有抒情。如果这个少妇不这么清醒,而是着了迷似的把自己幻想当真,效果就不同了。金昌绪是这样写的: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妄梦;

不得到辽西。

这就好笑了,你不怪自己,不怪自己的丈夫,怪黄莺干什么?这种着迷的感觉就不清醒了。黄莺的呜叫,并不该是它挨打的充足理由,因为:第一,它不知道你正在做和丈夫相见的梦;第二,在梦中相见毕竟虚幻,即使打了,也不能改变丈夫远在边地的现实。打黄莺是无理的,然而这个小媳妇却觉得理由很充分,她是不会笑的。这就形成二重逻辑的反衬了。读者、旁观者看出了矛盾才感到了幽默。读者和人物拉开距离,心理发生错位,在同一事情上不同心理意向的交织才有了幽默的效果。和这首诗差不多意思的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鹊踏枝》,可能更通俗一点:

叵耐灵鹊多谩语,

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

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

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欲她征夫早归来,

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这就更着迷了,不但少妇着迷了,而且鸟雀也着迷了。原来的矛盾、怪异、不统一、不和谐都感觉不到了,在他们的感觉世界里变得很和谐了。这就达到了一种幽默的艺术境界。

真正的幽默大师,总是能通过真诚的着迷感使矛盾统一在和谐的动作和语言之中。

像卓别林,他的自相矛盾,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动作上看,他两个脚八字大开,走路很笨,连最起码的动作都做不好,可是在特殊情况下,他又能做出高难度的伶俐动作来,真是笨得要命又聪明得要命。他走路时把拐棍夹在转门里是很笨的,可你看他反应的速度和机巧又常常连优秀运动员都赶不上。可以说,他在小的方面是最机灵的,在大体上又是最不灵活的。

其次,从他的装束来看,他戴着绅士的礼帽,又留了小胡子,说明他很有自尊心,很虚荣,可是他那破烂的燕尾服和破皮鞋,反使他显得分外的寒碜。他的社会地位低,自尊心时时受到打击,但是他自我着迷到感觉不到有什么矛盾,着迷到极端不醒悟,一片喜气洋洋、自得其乐的神情,这才能把显而易见的矛盾统一起来。

有一个西方故事说:

小两口吵架,老婆忍不住说:“我要跟你吹,收拾东西回家永远不回来了。”

丈夫说:“好,车费在这里。”

老婆把钱接过来数了数突然说:“那么回来的路费呢?”

这话是情不自禁的,是从潜意识里冒出来的,着迷得连刚说的话都忘了。如果不那么天真地着迷呢?那就很糟。有一个所谓的“幽默故事”说:

有一个医生得病,自知快死了,躺在床上大叫:“哪一个医生能把我救活,我送家传的长生不老丹给他,让他吃了长命百岁。”

这就不是天真的幽默,而是欺骗,不但不可爱,而且可恶。幽默是天真的,是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里、从潜意识里流露出来的,是不可控制地冒出来的。

四、以痴为美——从一点着迷到执迷不悟自相矛盾与一般观念和现实不一致不同,它相当强烈、尖锐,很容易阻断思考的过程。要在自相矛盾中幽默起来,没有一点痴劲,没有天真的着迷,而且是着迷到极端是不成的,只有达到执迷不悟的程度,才有可能把矛盾的两极统一起来,成为和谐的感觉。而同时,处于旁观地位的读者和观众与人物心理的反衬幅度就扩大了。反衬幅度越大就越有趣。清朝的《笑林广记》中有一个《瞎子吃鱼》的故事:

一伙瞎子从来没吃过鱼,一次商定打平伙吃鱼。鱼少人多,只好用大锅熬汤。水一热鱼都蹦到锅外去了,瞎子也不知道。他们围着锅喝着清水汤,一起称赞“好鲜的汤”。有一条鱼蹦到了一个瞎子的脚上,他们才知道鱼不在锅里。这伙瞎子感叹起来:“阿弥陀佛,亏得鱼不在里头,如果真在锅里,我们都要鲜死了。”

着迷于主观的感觉,完全不顾客观事实。明明喝着清水,可仍然觉得挺鲜,这是一种特殊心情冲击下的错觉。待到发现鱼不在锅里,本可以揭露矛盾了,可他们的着迷点并没有解除,反而执迷不悟,得出了幸而免于一死的结论。

这种执迷不悟的痴劲与日常理性的反差扩大了,也就更加好笑了。

再加上由于谜底的昭然,读者处于更清醒的状况,就更加强化了读者与书中人物逻辑的反衬,幽默就更精彩了。这样,读者欣赏的就不再是他们的傻,而是他们的天真、他们的自我迷惑了。在文学作品中,固然有以智为美的诸葛亮、吴用,但也有以傻、以痴为美的程咬金、李逵、猪八戒。因为他们傻得天真,傻得彻底,傻得和谐,傻得意味深长,傻得叫人心疼,傻到发痴的程度,所以也就傻得美、痴得美了。

五、一脸聪明相不如一脸傻相

明代曲作家、曲律理论家王骥德说过:“善说笑话者,不动声色,而令人绝倒,方妙。”而现在的相声,不知怎么搞的,都把逗人笑的决心端到了脸上。相声要改变当前的危机,有许多工作要做,除了脚本以外,最切实的,就是心理要放松。不以“聪明才智”取胜,而是以糊涂取胜。即使违反了常识,即使自相矛盾了,也要无动于衷,因为你着迷了,进入角色了,别的都不知道了。幽默感中有个规律,你的谜底或者说你的“包袱”是埋伏在那里的,是要听众用“错位”的逻辑去悟出来的,观众越是感到蹊跷,你越是要傻乎乎,这样才有玄虚之感,才能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去猜想,去参与,去投入,去追求突然顿悟的乐趣。你一脸聪明相,你都不痴迷,观众就没有什么好着迷的了,无非就是等你告诉他,这就不是他的顿悟,也不是双方的共享,而是你的灌输了。马克·吐温在《怎样讲故事》的文章中就说过这个道理,对于任何可笑的傻事,讲故事的人要不觉得好笑,要像个乡巴佬似的,讲到人家笑了,他还不笑。如果他一边讲一边笑,虽然听众也笑了,可马克·吐温仍然认为他讲故事的才能是平庸的。

这不仅仅是笑与不笑的问题,而且是心态自由不自由的问题。别人已经笑得弯腰岔气,捂着肚子了,可是你仍然沉浸在自己迷迷糊糊的感觉之中,这才有二重逻辑的强烈反差,才过瘾。一个小孩子在海边上看到一只小船,他对他爸爸说:“爸,这只船是不是刚刚生下来的?”他爸爸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它那么小。”他这样说的时候,自然是很认真的,他是不会笑的,而听的人却觉得很可笑,笑他孩子气的天真。如果他嬉皮笑脸地说,让你感到他是说着玩,那么听的人就没什么可欣赏的了。

很可惜,我们不少喜剧演员就不学天真的小孩子,偏偏装作嬉皮笑脸的小孩子。

同类推荐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哲学的故事

    哲学的故事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哲学知识。近50个精彩故事独立成篇,连缀起来又共同组成一幅精彩的哲学画卷,清晰地呈现出哲学发展的脉络。此外,还增设了“哲学辞典”、“哲学家小传”、“名人名言”、“名人评说”、“著作列表”等辅助栏目,以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北大培养了中国几代最为优秀的学者、智者。他们以博大的、达观的、聪慧的精神风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传播文明与智慧的种子。当我们处在茫然不知所措、希望之光黯然失色的时候,不妨坐下来,翻开这本心灵书,与北大的智者们聊聊天。相信他们的人生哲思会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把,为我们照亮前路。
  • 大学全鉴

    大学全鉴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学。《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本书以《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为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历史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中所包含的智慧。
热门推荐
  • 超银河之无敌战神

    超银河之无敌战神

    一个少年,一柄银河火花,几十枚火花人偶,他的人生就此改变,他的出现会给奥特曼世界带来这样的改变呢?
  • 十二星神之神魔混世篇

    十二星神之神魔混世篇

    在这大千世界,各种缘分纠葛叫人长叹不已,没有了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在乎与不在乎,认同与不认同,愿意与不愿意¨¨¨
  • 豪门厚爱:高冷老公你好污

    豪门厚爱:高冷老公你好污

    她是父母双亡的落魄千金,自幼就被寄养在顾家,是众人眼中未来的顾家少奶奶,顾父顾母更是将她视若珍宝;偏偏,这个顾家大少爷却对她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她想成为他的妻,所以开始死缠烂打,穷追不舍,惹的某人极度不满:“我上床睡觉你也要跟着吗?”“我不介意生米煮成熟饭。”她点头如捣蒜,毫不知羞。校庆晚会上,一向高冷的校草学霸忽然霸气表白;宋茜表示学长攻势太强,实在抵挡不住欣然接过捧花。可是,顾先生你出来捣什么乱?
  • 天域神典

    天域神典

    他的生活本应无忧无虑,然而,天意弄人,使得他变得平淡无奇,就连追求她的资格都没有,不过,他不甘心,为了心中的女孩和他未知的家仇,他披荆斩棘,生活在生死的边缘,努力变强,只为拥她在怀中。
  • 澳门往事

    澳门往事

    内地民办大学毕业生原水下岗后孤身一人来到澳门赌场得到了一份沓码仔(中介、为赌场拉客户的人)工作,通过多年的打拼赚了钱的他正准备自己干一番事业时,在一场骗局中被骗,不仅穷得身无分文,还身陷囹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之后,通过引荐,原水认识了赌场某贵宾厅老板及女儿金晽,在他们的帮助下,原水加入了他们经营的贵宾厅一展抱负,——幸福就像花一样绽放。然而一个又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正在等着他……
  • 天上之山(王铁男登山探险笔记)

    天上之山(王铁男登山探险笔记)

    他被称为“天山派野蛮登山家”、迷恋探险的疯子,他曾经7次登上博格达峰、10余次进入昆仑山和藏北地区探险,他就是中国登上博格达峰的第一人王铁男。本书是王铁男对自己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新疆探险、登山活动的梳理和提炼——抬着行军锅挑战博格达峰、拴着绳子夜宿“魔鬼5080”、慕士塔格冰缝中的漫漫长夜、露营天格尔峰之巅、木扎尔特河畔恐怖夜……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新疆探险登山过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 龙剑仙风

    龙剑仙风

    憾天长龙镇九天,一剑光寒十九洲。偶得龙剑,逆天改命,败尽英杰,成就不朽,独步天下!如何以这平常的资质、微乎其微的资源,去在那强者为尊、弱者为食的世界中博得亘古未有、震烁古今的成就。
  • 血色谜情

    血色谜情

    《血色谜情》由奥斯汀·弗里曼编著。《血色谜情》讲述了:保险箱里的巨额钻石离奇失踪,除了一张印有清晰血指纹的自纸,毫无线索。 而犯罪的证据全部指向保险箱主人的侄子诺柏·霍比。看似铁证如山的案件却被医师桑戴克看出了破绽,他发现失窃现场留下的指纹有一条S型的空白,这或许会是案件的转折点和突破口,于是他和搭档里维斯深入霍比家族进一步取证,正当案情渐渐明朗,真相即将浮出水面时,一双从浓雾中伸出来的手将他推向了疾驰的马车。
  • 混乱商朝

    混乱商朝

    归国回家的他搭乘sc省的南舰号高速列车,却神奇的穿越,但是穿越的不只是他自己,而是整整一节车厢的人!各人的奇怪思想,疯狂的尝试。主角如何面对身为未来者带来的机遇和灾难,并逐步建设自己的家园。混乱……破灭……逃亡……逐鹿……鼎立……
  • 风雪列传

    风雪列传

    传统武侠,只为写出心中的那个江湖,风雪列传,讲述一段江湖儿女行走于江湖的慢慢人生路。侠肝义胆,儿女情长,是非功过,百年转眼即烟云,莫管后人何评说,只凭本心仗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