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3400000025

第25章 喜怒不形于色——留下逻辑断层(1)

一、有愤怒和狂喜中思路容易失去自由

幽默不同于雄辩,也不同于诡辩:第一,它不是用来交流思想观点的,而是用来交流感情的。正因为这样,你道理讲得越多,幽默感也就越少。第二,它交流感情的方式不是直接来传达,而是通过言外之意的暗示,让对方自己去领悟。第三,它在交流感情时要化解愤怒。虽然愤怒本身也是一种感情,但它却不适合默默地交流,它和欢乐一样,太强烈了,而太强烈的感情都很难间接交流,往往抑制不住,变成直接的爆发。

不管是愤怒还是狂喜,都会把人的感情集中到一个方向上去,不是尽可能地压倒对方,就是尽可能快地让对方追随自己一起开怀大笑。这样一来,心灵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在这种情绪爆发的关头,人的心灵必然会受到抑制,思路失去急转弯的能力;这时本来很充裕的聪明才智便受到抑制,相反,平时少有的愚蠢却大肆泛滥。所谓得意忘形、走火入魔,大体都出现在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

契诃夫说过,人的一切,从衣着打扮到言谈举止都应该是美的。而在所有的美中,含而不露最经得起欣赏。在公开场合,不论是无节制的愤怒,还是无节制的狂喜,都有可能使自己变丑。

文明人很讲究温文尔雅。只有温文尔雅的时候,人的思路才有可能是自由的。

幽默家在愤怒或狂喜时有一种节制的能耐,尤其是在激情面临爆发的关口,往往能克制自己,把愤怒和狂喜淡化为睿智的微笑。

二、利用暂停留给对方一个逻辑断层

其实也不一定需要特别的禀赋和天才,只要有一点修养,能够在对抗迅猛发展的时候暂停一下,中止一下愤怒或狂喜爆发的进程就行。

我观察过我的女儿,她并不是一个有很强幽默感的孩子,但是有时她也能在情绪激化、冲突即将爆发之际暂停一下,给思路提供一个转变的机会。有一次,她正在兴高采烈地看她的唐老鸭动画片,她妈妈却叫她去楼下倒垃圾。女儿不得已,很痛苦地去了。回来的时候,她妈妈发现她的脸色很不好看,就问她,是不是生气了。这就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和解机遇,不抓住这个机遇则情绪可能僵持下去。我正担心她不能及时地抓住这个机遇,她却很简单地说了一句:“最好别问!”这把她妈妈逗笑了,接着她也笑了。

女儿的回答留下了一个逻辑断层,由母亲在想象中去填补,和她的意念在无声中会合,这样就默契了,心灵就沟通了。

在对抗升级的时候,来一个暂停,留下一个很容易填补的时间空档,有利于对方进入你的逻辑空白,让他在想象中与你会合,诱使对方就范。留下空档还有利于把自己解放出来,而填充空间则起到把对方解放出来的作用。

这种方法经常采取的模式是:结论在先,原因在后。先给一个没有道理的结论,或者易被接受的要求,然后通过思路的转移,补充原因,把事情的实质表露出来。在揭示原因之前,对方就被引入你的思维模式之中,等到后来明白了问题的性质,就来不及回头了。

有一个波斯笑话这样说:

儿子是个小学生,这天他放学回家就问:

“好爸爸,你有本事闭着眼睛在纸上签字吗?”

“好孩子,这有什么难的?闭着眼睛写几行字也行!”

“写几行字倒没有必要。爸爸,现在你就闲着眼睛,在这份成绩报告单上签个名吧。”还有一个老挝笑话是这样的:

丈夫:从各方面看,我都比你强。当然,有一点你比我强。

妻子:哪一点?

丈夫:你的配偶比我的配偶强。

这种模式的要害是结论在前,原因在后,而真正的目的处于逻辑断层之中,让对方的思维处于被动等待或暂停之中,然后推出一个原因,突然改变了结论的性质,使之与字面的意思恰好相反。第一个笑话,本来是父亲在炫耀可以闭眼签名,其结果却变成父亲上了成绩不好的儿子的当。第二个开始好像是丈夫在某方面向妻子示弱,可到后来变成丈夫(妻子的配偶)在所有方面都比妻子(丈夫的配偶)高明。

先找到一个阻力最小的结论把对方吸引住,然后再让他的思路跟你的思路会合。

三、形式上的让步和实质上的退却

当然,结论在前,原因在后这种模式并非万无一失。有时对方事后会反过来顶牛,造成僵持的局面,这时就得退让一下,主要是在逻辑上做一些让步。这种让步有时是形式上的,有时是实质上的。

实质的退让有时十分必要,没有退让便没有进展的余地。一位教师或者一位领导,面临学生或者下级批评的时候,最笨的方法是当场反击,最聪明的方法是退一步。他可以直接对那个批评者说:

辩证法有一条规律,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我就是这条规律的完美例证。

牺牲一下世俗的虚荣,才能获得思想的自由。但有时,实质性的让步会导致屈辱,一味认死理又于事无补,这时至少可以做一些形式上的让步。前面已经说过,歌德在小路上遇到批评家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批评家说他决不向蠢猪让路,而歌德则说他“正好相反”,表面上是让路了,实际上却不异于言辞激烈地回敬了对方。

再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天,伏尔泰对随身小厮说:“把我的皮鞋擦一擦。”可到了第二天中午要出门了,皮鞋上还满是泥污。他问小厮为什么不擦,小厮说:“路上满是泥污,两小时后,皮鞋反正又要脏的。”伏尔泰没有发作,起身便走,小厮追上来要求开饭。伏尔泰说:“吃饭干什么,反正两个小时以后,肚子又要饿了。”

伏尔泰没有发作,再加上径自出门去了,便是一种很好的暂停加让步。把不吃饭的决定放在前面,然后再从对方的逻辑模式中引出相反的结论。凡用将谬就谬法反击他人者均有此特点,正因为如此,这种反击比较得体,不带火药味。这种幽默模式,在阿凡提的故事中常被用到。

四、不作让步怎么办

当然,有时也可以不作让步,坚持立场,但此时要稍稍缓解一下对方的情绪。这就用得上一些看起来是不合身份、不合时宜,甚至是傻乎乎的话。

美国一个州议会上,一位议员正在发表一篇又臭又长的演说,他万分得意,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一个好心的议员走到他身边,悄悄地劝他快点打住,不料这个家伙反而粗暴地对他说:“走开!”这个议员一时气得发昏,不知怎么报复。最后,他找到主持会议的执行主席说:“你听到了吗,他那么粗暴地斥责我?”这位执行主席本也有点火,原想批评那位自得其乐的演讲者,替好心的议员出气,但他转念一想,不动声色地讲了一句:“我已经查过法典,你无须退出会场。”

这就转移了思路。本来,那位演讲者叫他“走开”,是对他的藐视,这是个人对个人的态度问题,可现在变成了法律上有无义务退出会场的问题。由于这两种思路的“错位”,有了一种反常与正常的对照,就显得怪异好笑了。

这里的不动声色和前面所说的有些不同,前面讲的是自己的暂停,以便抽身转移,解放自己;在这里是不动声色,诱导别人从固定的、不自由的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能做到这点也得有点儿修养。

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在非常严肃的外交活动中,也需要缓解气氛。当年中美建交时,双方起草联合公报,口径颇有点儿距离,在两岸地位的表述上,争论相当激烈,草案修改了好几次,后来终于用基辛格的“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才取得一致。第二天毛泽东接见基辛格,周恩来也在座,毛泽东第一句话就说:“怎么样,你们架吵完了吧?”这样一句话,不动声色,就把本来紧张的情绪缓解了。

同类推荐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卢梭的智慧

    卢梭的智慧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热门推荐
  • 艺文

    艺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二十年前

    重生二十年前

    透过半掩的房门,她亲眼看着前一刻深情款款的为她戴上订婚戒指的未婚夫与那个传说中她的好朋友上演背叛戏码,她竟然没有感到伤心愤怒,也许是老天惩罚她的没心没肺,她竟然从楼梯上失足,再次睁开眼睛,却发现时间回到了二十年前,而自己,也成了一个三岁的奶娃娃。
  • 我是铁血战士

    我是铁血战士

    一场不可思议的流星雨后我变成了铁血战士,从此开始了我的铁血战士生涯,在这个强者为王的时代,谁才是最终的王者
  • 灵魂禁地

    灵魂禁地

    汹涌的尼罗河下方为什么会有一座巨大的地宫,它是谁建造的,它究竟是封印灵魂的坟墓还是祭祀的屠宰场?“亡灵书”的出现预示着死者即将归来?“第七卷轴”真的存在吗?诅咒的力量难道真的无法逃出生天?奇峻幽深的大峡谷,会消失的神秘古城,邪恶的“怪蛇”让人不寒而栗;时空漩涡竟通往遗失的世界……远古文明废墟上的城市在孕育着又一次的毁灭,历史或许真的即将重演……最终,千年前的预言能否成真,一切的一切到底是法则循环还是有一只无形的幕后黑手?敬请收看《灵魂禁地》……
  • 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译:“般若”(梵文prajā)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坛经》中说:“即定即慧”。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说:有定的时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时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定的作用。定、慧同时产生,是禅宗的立场及观点,定、慧产生以后,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现清净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会犯戒的。波罗蜜多是出离、超越、解脱的意思,就是离开烦恼和苦,也就是超越烦恼和苦。整句来说就是:有智慧就能从烦恼及苦的此岸,到达没有烦恼、永远快乐、自由自在的彼岸。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以前五种的修行达到第六种智慧的目的。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灵犀

    灵犀

    东海有龙,名曰灵犀。“那两人是你仇家?”灵犀闷闷道:“算是吧。”“连你都怕……他们什么人?”“左边那个是双头蛟,右边是三头蛟,千万不能让他们看到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道帝君

    万道帝君

    杨恒,一个小家族的二少爷,父亲是族长的弟弟,一次偶然机会,被现代拳术大宗师杨恒融魂,随即性格不骄不躁,气度非凡,但却不失年轻人的锐气,对自己人平和,对敌人杀伐决断。
  • 千金小姐倒追日记

    千金小姐倒追日记

    (别名:《调戏妖孽美男》)千金小姐姜敏儿童鞋离家出走在韩国当了个廉价洗碗工,路遇醉酒美男还见色心起地拖回家上下其手。这娃实在胆大包天,为了靠近那人各种的没原则矫情装逼易推倒……偏偏还没人看得出来她是在——倒追!好吧,姜敏儿同志郑重声明:喂!美男童鞋,两年前在中国,可是你把我拖进酒店的!姑娘我可先给了你钱了……你好歹先把义务给尽了啊!!
  • The Love-Chase

    The Love-Cha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