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3400000019

第19章 讽刺、幽默与滑稽的反比定律——干幽默与讽刺(1)

引言

人类在面对不同意见时,为了避免对抗恶性升级,通常只有两种办法:第一是借助纪律和法律,不同意见可以争论,到法庭上、谈判桌上、座谈会上辩论、驳论都行,但最终都要服从于纪律或法律。第二就是礼貌,不论在什么场合都得温文尔雅,尊重对方的人格。即使在进行原则性的争辩时,也不要吹胡子瞪眼睛。鲁迅说:“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不管多么有礼貌,争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尽可能地说服、争取对方。如果说服不了,可能有些人就要动肝火了,最常见的就是情绪膨胀,不管你感觉如何,我一心想的就是发泄自己的情绪。

许多人忽略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幽默。和前面两种方法不同,既不是说服,也不是发泄,而是把全部目标都集中在和对方共享上,让对方在自己留下的逻辑断层中顿悟,通过对方的顿悟,缩短和他的心灵的距离。当对方在无声中体会到你的思路和暗示时,心灵的桥梁就在意味深长的微笑中架通了。

一、幽默在什么情况下行不通

幽默是一种高度文明、优雅的思维方式,也许是人类处理矛盾时最理想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应用得却不如争辩那样广泛。是不是这种共享式的沟通在人际交往中也有许多不适应的范围呢?比如说,在原则性非常强的对抗情境中,能实现双方的共享吗?

应该承认,幽默的共享在对抗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很难实现了。

首先,在对抗具有伤害性,并且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时,被伤害者就很难与伤害者找到心灵沟通的途径。正是因为这样,在上个世纪30年代,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民族存亡迫在眉睫之时,林语堂吁请海内文人大谈幽默,就遭到了鲁迅的反对。他最担心的是:“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论语一年》)在鲁迅看来,当思想战线进行原则性斗争时,不但幽默要不得,而且费厄泼赖(fair play)的精神也要不得,当时最需要的不是宽容,而是分清是非,划清界限,把原则性的斗争坚持到底,这就是所谓打落水狗。虽然鲁迅在写散文时往往非常幽默,但是他在社会思想评论中却反对幽默的滥用。

这说明,在为正义进行殊死搏斗时,幽默是无用武之地的。在带血的屠刀面前,无论如何不能与屠夫会心而笑;但这只是一般而言,黑色幽默则例外。

其次,在某些特别庄重肃穆的场合中也不适合用幽默来活跃气氛,在某些宗教、政治集会上,在某些仪式上(如葬礼上)是不能开玩笑的。

二、幽默的民族特点和美国的“干幽默”

自然,由于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千差万别,对幽默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美学理论家阿瑞提说:“民族文化传统影响着妙语和喜剧的运用方式。莎士比亚不顾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戏剧原则,在悲剧里加进喜剧的场面,并像所说的那样,把国王和小丑混在一块。无论是法国的高乃依、拉辛,还是意大利的阿尔菲耶里都没敢这样做。英国人的这种传统被延续下来。在英语国家里,人们在某些场合——比如在演讲、政治演说、外交磋商等情况下常常加进一个玩笑,用喜剧来缓和某种严重的局面。而在其他像法国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直到非常晚近的时候,也仍然没能这样做。”英语国家的这种重视幽默的传统在美国被发扬光大了。一般来说,在北欧进入教堂做礼拜,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尤其是在德国,更是绝对肃穆。但在美国,神父布道时却可以讲笑话,逗得教友们哄堂大笑。而在中国,离了婚的父亲再结婚,在结婚仪式上,前妻的儿子一般是不会开玩笑的。但听一个加拿大的朋友说,他就在父亲的第二次婚礼上幽默了一下。他对父亲说:“我希望第三个新娘长得比第二个新娘更漂亮。”父亲和新娘都开怀大笑。在美国则更为开放,曾经在加州大学任教的陈立鸥教授告诉我,他的儿子在美国中学读书,一些美国同学很惊讶于他只有一个父亲、一个母亲,一位美国学生说:“父亲、母亲越多,祖父、祖母(英语中包括外祖父、外祖母)也就越多,圣诞节收到的礼物也就越多。而且,到了暑假,这么多长辈都争着带他去旅游。”若把这种幽默运用到中国孩子身上,例如,在父母离了婚的孩子面前讲这样的笑话,就可能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美国人什么都讲轻松,强调幽默,他们一般认为把政治当作话题是太严肃了,他们常常把政治家当作幽默的对象。

1992年春夏之交,美国民主党争取总统提名的活动正如火如荼,与克林顿竞争提名的杰列·布朗来到南俄勒冈大学发表演说。他的支持者顶着烈日等待他的到来。他迟到了一个小时,来不及和他的支持者一一握手,只是去到第三排和一个坐轮椅的大学生握手。当时大家报之热烈的掌声。过了几天,南俄勒冈大学的一位教授开车带我去观光,那个坐轮椅的残疾人正迎面过来。我告诉教授,他那天也坐着轮椅去参加欢迎杰列·布朗的演讲会,那天杰列·布朗迟到了,步入会场之时,只和一个人握了手,就是这个残疾人。

教授漫不经心地说:“这个人一辈子不用洗手了。”

这显然是对政治家的拉拢人心的姿态表示轻视,同时对美国世俗的名人崇拜不屑一顾。其间留下的逻辑因果的断层较大,听者要有相当敏锐的感受力和推理能力才能把断层复原,这是对听者智慧的考验。这种幽默,在表达方式上特别强调平静,平静地等待对方去领会,即使对方不能领会,也不能有所流露。这在美国被叫作“干幽默”(dry humor)。本来,没有幽默感的人才用“干”来形容,因为在希腊文中,幽默的原意和人的体液有关,是湿的,因而用“干”来形容人,就有中国话“干巴巴”的意思。在这种情境中,说笑话的人,脸色是十分庄重的,不能直接流露出任何嬉皮笑脸的样子,不论对方领会与否都不动声色。

马克·吐温这样说:

幽默故事要求有充分的严肃性,讲述者要尽力不动声色,切忌让听众猜测到故事是荒谬可笑的。如果讲滑稽故事的人早早就告诉听众,他一生中从未听过比这故事更可笑的故事。讲的人眉飞色舞,话音刚落便会引起哄堂大笑。有时候,故事讲得成功,他也会异常得意地看着听众的脸,重复起故事里的某个噱头,以博得掌声。然后,再从头讲起。场面是够可怜的。

以干幽默的观念来看,讲笑话时流露出笑意,哪怕是引发了观众的哄堂大笑,也是“可怜的”。虽然这种追求可能是美国特有的,但讲笑话时收敛笑容,可能超越了民族文化的规律。我国清代《半庵笑政》中就讲切忌“先笑不已”。明代戏剧作家、理论家王骥德说过:“善说笑话者,不动声色,而令人绝倒方妙。”即使在亲人和朋友中,美国人也喜欢玩这种干幽默,把幽默的话当作平常的话一样说,平静得不露一丝痕迹。他们不像有些中国人那样唯恐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意思。

干幽默的特点是曲折的智慧淹没了表层的幽默感,听的人要思维十分敏捷,要十分细心,才能领会其言外之意。如果领会不到就让人家瞧不起了。西方有一种幽默理论就认为幽默的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智慧优于对方。不难看出,西方幽默和中国幽默在适用范围和表达风格上多少有些不同,用美国的干幽默方式和中国人讲话会叫人感到累的。

三、艺术欣赏性幽默和谈吐幽默的区别

还有一些西方幽默我们中国人可能难以接受。例如,我们前面提起过的一则故事:一个人从外国回到家中,发现妻子正和教区神甫在床上鬼混。此人不是大呼小叫的,而是不动声色地跪到窗前祷告起来。神甫感到莫名其妙,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既然阁下代替了我的位置,我也只好代替阁下的位置了。”

这也许是“干幽默”的极端表现了:不但不动声色,而且消灭了自己的感情。可是这种笑能成为他们二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吗?显然不能。可是我们又不能否认这个故事有相当强烈的幽默意味。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幽默故事,是艺术的幽默,而不是生活的幽默。

弗洛伊德把幽默的产生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发生在幽默者“自己的身上”,这是做给别人看的;另外一种则是作家叙述的故事,他本身并不需要参与进去。这就是艺术形象的幽默,其特点是通过假定的、虚构的人物来表现作家的幽默感,而不是人物本身的幽默感。

在上述故事中,作家的幽默不容置疑,但人物的幽默感却是不可理解的。哪里可能有这样的脓包、窝囊废,受了这样的侮辱还那么心平气和?如果真是用忍受侮辱和损害来淡化对抗的话,这在本质上就不是幽默,而是奴性了。艺术作品中的幽默是供人欣赏的,不是实用指南,而日常生活中的幽默谈吐却是为了指导社交实践,二者不可混淆。

如果这个例子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我们还可以举一个更明显的例子:

捷克作家哈谢克笔下的帅克老是倒霉,在他一心一意遵纪守法效忠上司的时候,却阴错阳差地被抓进警察局;而在警官宣布他的一条条罪状时,他不但不叫冤反而笑眯眯地说:“很好,还有什么好补充的吗?”

这表现了帅克本身的愚昧和天真,绝不是幽默,因为他本身并不知道自己做了傻事。在他和警官之间并没有心照不宣。但作家哈谢克是个伟大的幽默大师,因为他与读者之间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学习幽默固然不能光在生活中摸索,阅读大量喜剧性的艺术作品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十分清醒的是,绝不能向作品中的人物学习,机械地模仿他们的某些言行。试想卓别林电影中有那么多噱头,难道有什么是可以模仿的吗?但话说回来,西方喜剧作品中那种自由地消解对抗的精神是值得欣赏的。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柏拉图对话录

    柏拉图对话录

    本书分为人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爱与爱情、情感与心灵、知识与真理、道德与修养、政治与经济、法律与正义以及柏拉图年谱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神级菜鸟

    网游之神级菜鸟

    你见过手拎匕首大杀四方的潇洒法师麽?你看过提着巨剑东游西走的猥琐盗贼麽?你瞧过高举法杖硬抗大招的威武战士麽?当刘欢进入天下,这个键盘时代的超级菜鸟令这款世界游戏疯了……新书求推荐,收藏……
  • 半妖少女

    半妖少女

    一把神剑,一只兽宠,她傲然异世大陆。可半妖的身份,却让她无法摆脱。直到遇见他,他说等了自己五百年,寻了三世,走了三界。不管自己是人是妖,今生注定是他的人!哼,此等妖孽太嚣张,她绝不答应!
  • 少年武帝

    少年武帝

    我自横刀向天笑,哪管你是什么人!且看此间少年怎样一步步登上那大陆之颠,啸看天下武林!
  • 仙蜀一梦

    仙蜀一梦

    那一次,她调皮的问他:“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不见了,不在你身边给你添乱了,你会不会找我,会不会想我呀?”他看着她:“傻瓜”......她笑笑,没关系,就算你不找我,我也会跋山涉水粘过来的。那一次,她看着他的背影,散尽一身功力,决绝的甩下狠话:“从今往后,你我之间恩断义绝,永不相见。”然后狼狈的逃离......他紧紧的揪住心口,忍不住喷了一口血,终是难以支撑,晕厥了过去......
  •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为何越是领导眼中的优秀下属,就越容易黯然离职?为何许多员工即便尽职尽责,工作业绩仍无起色?在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企业当中,普通员工的能力与工作热情都很容易被各级管理层施加的压力所影响,不能被充分激发或施展出来,员工甚至因此变得士气低落。这就是挫败感产生的根源。它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受雇佣者反映:他们受工作环境所限,不能像自己本可以做到的那样富有成效,从而感到挫败。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合益集团推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真实揭露了阻碍员工业绩增长的隐性障碍——并非员工敬业度不足,而是组织支持度匮乏,并据此给出了解决良策。
  • 天才摄魂师:殿下的霸宠

    天才摄魂师:殿下的霸宠

    (因特殊原因,此坑已弃,可看翻本版)前世,她是异能医师,医手遮天,且身怀绝技;今生,她是神界公主,倾国倾城,却徒有虚表。什么?废柴?那她便契神兽,炼丹药,摄灵魂,亮瞎你们滴小眼睛!什么?祸水?那她便让这些小女人们比她更祸水,裸奔吧!骚年们!(三大种族:神族,人族,魔族)(
  • 乾隆巡幸江南记

    乾隆巡幸江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锦绣闺

    锦绣闺

    程锦绣一朝投胎,却只喝了半碗孟婆汤,带着上辈子的医术转世,此生却不再有从前的记忆。程国公府看似光风霁月的日子,却汹涌着朝堂的暗流。前世今生的纠葛,府内府外的争斗,她该何去何从?秦玄光还是赵树理?清高决然还是波诡云谲?绝不弃坑,放心入坑~内容从缓到急,质量保证~
  • 一妃难求,贵女不愿嫁

    一妃难求,贵女不愿嫁

    她是相府嫡女,自幼疯傻,却对自己的未婚夫死心塌地,到死都还念着要嫁给他。一朝穿越,身为神秘组织杀手的相思取代了她,装疯卖傻当街扑了未婚夫——将军府的独苗子,独苗子誓死不从,她一番拳打脚踢把人家打成了猪头,并顺利解除了婚约。她正卖力装疯卖傻的时候,他却一眼看穿了她,一袭华美绯衣路过身边时,浅浅一笑落下一句,“演技不错!”从疯傻女子再到风华绽放,相府里她成了横着走的小霸王,那些欺过她的人在见到她时一个个夹紧了尾巴,恨不得可退避三舍!姨娘凶猛,一脚踹飞,扔池塘里喂鱼。庶姐陷害,废其一生,让她再无颜面。渣男纠缠,照打不误,断胳膊少条腿。凡是挑衅的,她会告诉你拳头才是硬道理!相府里疑云重重,她一层层抽丝剥茧,才发现那个时常看她神色暧昧的爹爹竟然是……后来她成了圣上心尖的宠儿,圣上不愿将她囚禁深宫,于是下旨,满朝文武任她挑选夫婿,并要求得常相思者终身不得纳妾,违者,杀无赦!☆☆听说常相思喜欢眉目精致的男子,凤绛衣拿起铜镜一照,嗯,完全符合她的审美标准。铜镜还未放下,便听得外面慌乱的脚步声,“王爷,相府嫡女和皇上打起来了,死活不愿意嫁!”“来人,备上聘礼,抬上花轿!”他要逼婚!☆☆凤黎苏:我后宫女人众多,又岂会让你来此受这委屈,爱你的方式便是放你自由。北玄瑜:那十年里你的追随让我觉得是最大的耻辱,殊不知,那是最为幸福的时光。凤绛衣:她说本王是她心中朗朗的明月,是她胸口殷红的朱砂,是她今生可白首的挚爱,是她心底万分珍藏的人……够了,本王编不下去了!☆☆《不服来战,总裁婚后有风险》http://novel.hongxiu.com/a/1332102/《穿越:王爷,你快滚!》http://novel.hongxiu.com/a/401467/《弃妃,谨记妇道》http://novel.hongxiu.com/a/859319/《倒霉穿越:绝色小姬》http://novel.hongxiu.com/a/1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