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100000013

第13章 奈保尔的印度书写在印度的反响(2)

甘地的空中楼阁式理想社会是完全非暴力的社会,其特征是以真理和非暴力为基础。它以农村而非城市为基础,由自由联盟的村社组成,每个村社都是一个自足自给的安居乐业的共和国。这种强烈的乌托邦复古色彩与尼赫鲁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它遭到经受西方民主自由气息熏陶的奈保尔之贬斥,应在情理之中。不过,奈保尔没有注意到甘地社会思想的变化。甘地在后来逐步改变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他对于组成现代文明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城市、科学技术、工业机器和议会民主制度等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认同感。

或许囿于自己的宗教文化身份,印度学者在奈保尔评述方面有时会有所保留。巴特尔在他的论著中提到了“罗摩之治”并大段引用奈保尔的相关论述,但他对奈保尔“罗摩之治”的评价一反常态地未作任何实质性反应,这应该与巴特尔(其名字便指印度教种姓中一个亚种姓)本身的印度教徒身份有关。倘若我们联系近十多年来印度国内的“印度教特性政治”运动和发生在 1992年以推倒清真寺、重建罗摩庙为目的的“阿约迪亚事件”来观察,“罗摩之治”应该是很值得评说一番的。巴特尔在此虚晃一枪,只说“罗摩之治”与大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罗摩被流放后又恢复王位有关,余者按下不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带着“西方之眼”的奈保尔似乎发现了甘地的又一种“洞察力缺陷”,即只具宗教意识而缺乏明确的民族(种族)意识。他认为,甘地从来没有领会真正的民族意识,他的民族意识一直是一种宗教意识。为此,奈保尔还特意引用托尔斯泰的话,甘地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玷污了一切”。按照奈保尔的逻辑,作为种族领导,甘地失败了,因为他只有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而非作为一个整体的印度民族意识。“印度缺少意识形态,这是甘地和印度的双重失败。印度人民没有国家观念。”巴特尔认为,奈保尔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不是甘地,谁又赋予印度人以国家观念?奈保尔没有意识到,他忽视了甘地的伟大业绩,从而扭曲了自己的视线。”巴特尔以还原历史的方式进行反驳。一是甘地曾经撰文驳斥《纳塔尔广告报》对印度人的攻击,他在替印度人辩护的过程中,已经清楚地显示了一种坚定的民族意识。再如,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自豪地将印度人作为一个种族来对待:“所有的印度人迫不及待地想获得自治,但他们确实还不明白自治的含义所在。”这样看来,甘地的确具有明晰的眼光和深厚的民族意识。这反映了奈保尔对甘地、乃至对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历史的了解不够深入。事实上,在印度现代历史发展中,甘地提倡民族语言,把发展民族语言作为争取民族自决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说:“任何一种自治的方案,如果我们不尊重先辈所说的语言的话,都不能使我们成为自治的民族。”从这些话来看,甘地已经具有鲜明的民族意识。奈保尔的论断引起印度学者的不满是必然的。根据笔者在印度留学时观察,一些大学的印地语系便以甘地提倡民族语言的话作为该系的座右铭,指导正常的教学秩序。

奈保尔还就甘地的宗教实践进行过评说。巴特尔指斥道:“这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和能力。这一纯粹的印度观念对他而言太过复杂了。”潘沃尔认为:“奈保尔没有能力理解甘地的实验、发现、誓言和他欲在外部和内部世界建立联系的努力,这表明了奈保尔眼光的局限性,而这又起源于他所受的殖民教育。”这二位学者的观点有正确的一面,但奈保尔对甘地不是绝对的无知,如他说过:“甘地是被伦敦、法律学习、在南非的二十年、托尔斯泰、罗斯金和《薄伽梵歌》共同塑造的。”这表明,奈保尔对甘地的宗教思想有一些感悟。

奈保尔说,甘地的价值观正在受到败坏,甘地思想正被人们慢慢地遗忘。巴特尔对此回应道:“奈保尔说甘地主义正在走下坡。但甘地本人并不承认有一种甘地主义的存在。甘地从来不认为他阐述了什么新的东西。”巴特尔此处的反驳没有抓住要害。甘地思想或曰甘地主义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以非暴力思想和理想社会设计为核心。尽管奈保尔对甘地思想并不欣赏,但甘地思想的积极方面对于当代印度乃至世界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例如,甘地思想中重视农村的成分通过对尼赫鲁的影响,而作用于当代印度的社会发展。甘地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了尼赫鲁执政期间奉行的不结盟政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政策,这对当代世界政治和外交实践影响深远。这说明了甘地思想的当代价值,也说明了奈保尔西方视角的不可靠性。

奈保尔还认为,甘地一身结合东方和西方、印度教和基督教的文化传统。与甘地相比,尼赫鲁可以说是“地道的印度人”。巴特尔认为,甘地本质上是地道的印度人,而“尼赫鲁的视角则纯粹是西方式的”事实上的确如此。

与对印度文明的评价一样,奈保尔对于甘地的评价也存在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印度学者对此很少予以关注。在《黑暗》和《文明》中,奈保尔对甘地持贬低姿态,他对甘地的评价是与他对印度前景的悲观怀疑联系在一起的。到了创作《百万》的时候,他对甘地评价的心态开始摆正位置。《文明》中出场的某些印度人在讲述甘地时,多带有贬意。在《百万》中,印度工程师普拉瓦斯所叙述的甘地变得更加客观:“甘地找到了办法,把古老的真理变得很简单。我在成长过程中听了不少那些甘地式的口号。譬如‘多做少说’。”德里出版家维斯瓦?纳塔深情地回忆道:“甘地把我们组成一个国家。我们像鼠类,他使我们成为人。”这一内部视角的深情叙述,微妙曲折地传达出奈保尔对甘地评价的立场转变。

$第三节关于奈保尔的文化身份探索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说:“奈保尔是一个文学世界的漂流者,只有在他自己的内心,在他独一无二的话语里,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家。”“瑞典文学院二〇〇一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有意思的是,印裔美国后殖民小说家芭拉蒂?穆克吉曾经声称:“与我心目中的榜样奈保尔一样,我努力探索那种艺术状态中的流亡。”这显示出奈保尔对于当代后殖民文学创作的示范价值。

正如乔西所言:“奈保尔的印度书写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一种身份追问。”奈保尔关于自己的身份探索主要通过《黑暗》来表现,后持续到《百万》中。奈保尔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发表演讲时说:“我去了印度一年,那是我祖先的国度。那次旅行将我的生命分成两半。”这里的“两半”指他心目中印度记忆与印度体验的极不协调,指他的文化身份追问遇到了严峻挑战,一种“分裂的意识”由此产生。自打踏上印度领土,强烈的文化冲击波扑面而来。在这里,奈保尔以前心目中的印度不见了,代之以一个让他失望之极的贫穷落后的印度。作为一个经历了文化悬挂(cultural suspending, 特里尼达时期)和文化置换(cultural displacement, 英国时期)的印裔后代,奈保尔此时正在进入人称文化疏离(cultural estrangements)期里文化认同倒置和文化茫然的心理状态。

背负文化疏离心态的痛苦无奈,奈保尔对近在咫尺却又仿佛远在天涯的印度文明无法达成文化包容姿势。他在《黑暗》中叹息道:“身在印度,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异乡人,一个过客。”奈保尔无法完成印度文化身份的建构,也就不能与娘家的印度人达成亲戚认同。第二次印度之行还是没有解开奈保尔心中对于印度文明的“陌生”情结:“印度,这个我1962年第一次探访的国度,对我来说是一块十分陌生的土地。”

纳拉辛哈曾就奈保尔的第一次印度之行无果而终发表看法。他说,奈保尔所经历的是一种“无家无根者在无国无宗教也无赖以生息的一套价值信仰的情况下的痛苦体验”。这很准确地点出了奈保尔的悲剧所在。作为海外游子的奈保尔,对于自己的文化之根,弃之不得又爱之不能。特里尼达使奈保尔形成虚幻非真、一触即碎的印度形象,而英国生活又使他在文化心灵上疏远了印度精神。

同类推荐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辟蹊径,用“脂砚斋评语”诠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问题”等,得出颇多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解。作品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誉为“二百年来红学沉滞中之大突破。”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

    《超越梦想一起飞》内容为:梦想不是加快,是努力,是努力创造活着的意义;梦想不是忍受,是怒吼,是决定从今天不再等候;梦想不是服输,而是换气,然后活得更潇洒;梦想不是保守,而是愿意付出代价,然后分享给大家;梦想不是溺爱,而是有能力去关怀;梦想不是争辩,而是会心一笑;梦想不光来自光明的动力,同样来自阴沉的激励;梦想不是滔滔不绝,而是专注,暂时沉默;梦想不是更多的鲜花和掌声,而是你尊敬的人能够喊出你的名字;梦想不是更多的得到和做到,而是爱你的人从心里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 看螃蟹上树

    看螃蟹上树

    作者将文学与美食相互结合而镶嵌在“散文”这个美丽的框子里,是其创作生涯里一项全新的尝试。 作者把她在人生道路上拾掇而得的饮食故事娓娓道出,让读者与她共同分享蕴藏在袅袅炊烟里的爱情、家情、亲情、国情和旅游情。
热门推荐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小小矿工末日行

    小小矿工末日行

    一个年轻的煤矿工人,在井下刨坑时刨出一个史前文明遗留下来的时空穿梭器。不小心穿越到了末世。从此,YY开始了。争霸末世,金钱,美女,修真,科技,一样不少。培育神兽当坐骑当小弟,带着无敌舰队争霸宇宙,领着美女军团横少各个位面,传说中的五爪金龙,神兽麒麟,金翅大鹏,浴火凤凰,一样不差!神奇的史前科技,幻化大美女,前凸后翘,会撒娇,会卖萌,还能^!本书是位面+争霸+修真+科幻+神兽+丧尸+美女的无限yy文。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每天更新1~3章。绝不烂尾!喜欢的朋友多多支持!谢谢!
  • 真龙鼎

    真龙鼎

    周正得到了一个黑色的小鼎,他被冰蚕咬到却没死,黑鼎却不见了……
  • 猫殿在上

    猫殿在上

    “哥,你男闺蜜给我下血契!你妹子要给他当灵兽了!不活了!”窗外传来猫咪哭天喊地的声音,房内夏未辰惊得手中的竹简落地:“你还让不让我男闺蜜活了?”“段干啊,多年不见你怎么还这么忧郁啊,看我,被拐了当灵兽都这么乐观!”猫咪炫耀着自己乐观的性格,段干统宁眼中少有的杀气:“谁拐的你?”“这不是重点!”“不好啦!”少女急忙的跑进书房,宫九歌无奈的放下书随她一起去看看情况,今天第十七次了。谁知,厨房水缸中躺着一个美男子,下身还是鱼尾!“我,我就是饿了,抓了一条好看的,谁知道会变身啊。”某喵很委屈。“今天不许玩,吃饭和睡觉。”宫九歌正在实行独裁专制,某喵怒了:“别欺负我!不然我回娘家!”“不许说话。”某喵乖乖闭上了嘴。次日,一张奇怪的纸条放在书桌上,宫九歌淡淡一句:来人不一会,狼狈的某喵被送到宫九歌面前,下人:“回君,逮回来了。”
  • 战神联盟VS暗黑战神联盟

    战神联盟VS暗黑战神联盟

    关于赛尔号战神联盟和暗黑战神联盟的故事。
  • 无良特种兵

    无良特种兵

    特种兵混都市,先遇到和美女合租,再遇到清纯学妹,随后还有黑帮千金和世家娇女,霸气警花冷傲却饱含魅力,校园混个风生水起,娱乐圈名声四起,在黑道又有怎样一段经历?
  • 戮天邪神

    戮天邪神

    一个天生武脉闭塞的废柴,一件匿迹千年的神域至宝,掀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序幕!别再叫我废物,我是要成为神域主宰的男人!谁也别想阻挡我的脚步,因为谁都无法阻挡我的脚步!神挡诛神,佛挡杀佛!若是天要阻我,我林浩不介意一刀劈碎这苍天大地!
  • 进化之丧失战争

    进化之丧失战争

    少年武术天才翼雨自幼便是孤儿,被杀手组织收养,严密练习,他二十岁时,外出执行任务,难逢对手!可惜,正当他打得热火朝天时,却不知天下进化时期,来临了.......尸皇手中夺美人,杀灭尸皇夺晶体......一件件事情背后,还藏着天下众神!
  • 翻窗逃妻:总裁撩上瘾

    翻窗逃妻:总裁撩上瘾

    第一次见她,她是翻窗进来挖大料的小记者。第二次见她,她喝醉了跳窗而下砸中了他。慕铭诚逐渐发觉这个女人靠近自己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和阴谋。既然在外不好监管她,干脆娶回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绝色之定安王妃

    倾城绝色之定安王妃

    一张先皇留下的圣旨,将两个本来没交集的人联系在一起,他们的相遇,或许是命中注定的缘,他们一起走向幸福。柔弱的女子,不凡的身份,不容推卸的责任,看林依瑶的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