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0400000021

第21章 这里的喝彩没有掌声(4)

导师的严格要求在杨三成的记忆里打下的烙印很深。他深情地回忆起往事说:“我刚从兰州考过来时,底子较薄,学的东西比较零散,但导师一直鼓励着我前进。记得导师让我写的第一篇论文,从标点符号到格式,导师让我连返了十次工,当时我有过千不下去的感觉。可导师说,你这样不好,文字工作如果不细致,不严谨,到部队机关工作会误大事。在他的耐心辅导下,我把那篇论文终于写好了。这个论文到今天我还留着,作为教训和反省。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也可以说是终生受益。最近我在财务部参与搞课题,大家反映很好。这种学风便是跟着导师养成的。”

博士生陈卫平则笑着说:“我总在想,导师是一直坚持了自己的见解,才树立了今天的学术地位的。他总是能把深奥的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学等高深的理论恰当地应用于后勤研究,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层次一看就高人一筹。这是因为他把后勤的东西吃透了。我们这些学生,尽管学历比他高,但有时吃不透,做不到融会贯通。他始终对后勤理论应答如流,如数家珍。对后勤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经常有人向他请教学术问题。他总是有理有据的给人以满意的回答。他的理论功底深厚,是很难有人取而代之的。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讨论后勤学术问题时,往往讲着讲着便跑偏了,于是,才知导师为什么成为专家了。”

其实,在学生们的眼里,导师的精神是处处都可以体现的。杨三成说:“导师最怕后勤理论研究方面的人才出现断档现象,因此对年轻人的培养不遗余力。”

陈卫平也这样告诉记者:“导师的眼里,是要出精兵、精品,为后勤理论的研究,对学生要求很严,有时达到了恨铁不成钢的地步。”

让陈卫平博士感动的是,学术上非常认真的宋学先,从不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就是自己的学生,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他一般都不改动,而是提出问题让你进一步思考,指出哪些方面的论述还不够,还不能说服人。并且对学生们一再强调,要想在学术上有成就,就必须不惟上,不惟书,只惟真理。特别是带有突破性的理论观点,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要敢于坚持正确的,也要敢于修改错误的。

陈卫平说:“导师对很多研究生的论文进行过指导,但他淡泊名利,从来不同意在研究生发表的论文上署自己的名字。有些论文的主要观点实际上是他提出来的,并且由他进行认真修改,他也坚持不让署自己的名字。”

陈博士还着重告诉我:“导师几乎没有任何行政上的重大荣誉,他的学术地位主要是在后勤理论界人们的心中。他一心扑在后勤学术上,他的敬业精神、他在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常常让院里和部里甚至是身边的人吃惊。我认为你们应该好好宣扬他。”

与学术上的认真态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对待个人的职级待遇和物质利益上,宋学先从来不闻不问,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调级、调衔、住房等个人问题跑过一次机关,找过一次领导。他说:“那不是自己应该考虑的事。”

对待荣誉,宋学先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我觉得尽自己努力做工作、做事才是最自然的。我不愿做典型,怕出名,人怕出名猪怕壮嘛!”

“因为做了典型,工作就不会这么心平气和了。”

不断充电,前进的路上永无止境。

在我采访期间,几乎每一个被采访者都以羡慕和敬佩的表情,提到了宋学先对计算机应用的熟练程度。

我起初对此是有几分怀疑的,因为宋教授对我说过,他原来学的是俄语,后来学过速成日语,从来没有学过英语。他还谦虚地对我说,自己的文化先天不足,原来大专没毕业,现在的大专文凭还是在后勤学院自学拿到的。

就我有限的经验认为,不懂英语,而且已是50多岁的人了,竟然能熟练应用电脑,这的确是令人不敢相信的。

但直到宋学先教授对我演练了他自己设计的教学软件和科研软件后,我这个用了几年电脑的人,不敢再班门弄斧,而是心服口服了。

宋学先是1988年起开始从事硕士研究生教学的,1990年他自己带硕士研究生,1997年进行博士生教学。尽管他进入院校从事后勤理论教学和研究已20多年,多次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和全军通用教材的编写任务,主编完成了一批高质量、有创造性、开拓性、对军事后勤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重要价值的著作,被理论界公认为军事后勤学基本理论学科的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可他一直谦虚地认为:“过去我学过的知识相当一部分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对得起‘导师’这个称号,我就必须不停地充电。想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在一次学院组织的研究生工作会上,院领导让他介绍经验体会,他以《不断充电,力争做一个合格的指导教师》为题,深情地讲道:近年来,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充电,一是随时关注世界军事新动态,例如,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后勤保障手段的发展变化,以及作战思想、发展战略和后勤理论的发展变化等,这是研究新的军事后勤理论必须掌握的;二是学习现代科技新知识,理论的发展说到底是由科学技术推动的,现代军事理论,有些问题要是不懂技术,就无法理解,更不可能去创新。三是注意学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手段,理论的突破往往是伴随着方法和手段的突破……

在宋学先的眼里,教学和科研摆脱落后的手工方式的时代已经到来。他对学生们说:“在信息社会,如果不在教学、科研手段上获得突破,理论突破也是不可能的。”于是,在他50岁时,当计算机还处于386时代,他就自费购买了计算机,利用晚上时间刻苦自学,并很快应用于科研和教学,其娴熟达到了让每个人吃惊的地步。

别人问宋学先自学计算机有什么经验,他说:“应用是目的,兴趣是动力,动手是关键,敢干上档次。”

是啊,多少个日夜的尝试,多少道难关的跨越,多少个礼拜日的放弃,多少个不眠之夜,记忆中的足音是那样遥远而又亲切……

第一年,宋学先主攻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学习WPS桌面排版系统,当年便解决了文字处理问题,并且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第二年,他主攻数据库语言,他和研究生一起听课,一起按时完成作业,没过多久,结合后勤学术研究需要,他研制了自己的《后勤学术研究资料卡片数据库系统》,彻底摆脱了手工记录资料卡片的繁重劳动。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升级换代,他的后勤资料卡片数据库软件,也已从DOS平台到WINDOWS平台,升级了几个版本;第三年,他主攻多媒体,紧紧围绕教学需要,广泛学习图像、声音、三维动画、视频文件的编辑制作、格式转换等各种知识,很快摘出了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学术研究部最早应用电脑实施教学的导师:

第四年,他开始主攻网络应用,通过局域网、因特网浏览、检索和下载资料,发电子邮件。当不少人还对“吸血鬼”、“网络蚂蚁”这些“网虫”们的怪异名词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宋学先已在熟练地应用网络下载资料了。以后,你再问束学先还学了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了。反正教学科研有用的他都学。如查杀病毒,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图像浏览器,全文检索,超级编辑器,软、硬件的安装维护,各种外围设备的操作使用等等。他还经常为其他同志排除电脑故障,很多人称他为“专家”,他家里的电话也成为不挂牌的计算机知识“咨询服务中心”。

陈卫平博上告诉我说:“他对计算机无师自通的程度,的确让人惊讶,那么多的DOS命令,数据库语言,他都用卡片记下来,或者整理成表格贴在墙上,常用命令都能背下来,并能灵活使用。他那么大的岁数,能做到的程度,真是让我们年轻人也吃惊!”

面对采访,宋学先说:“我现在离不了计算机了,它的效率使我做到了过去无法做到的很多事情,如用计算机收集资料,复制、拷贝、扫描、下载非常方便;用计算机作一个简单的讲课提纲,一个小时就够了,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加上动画,增强视觉效果。”

他满怀信心地打开计算机,边操作边说:“这个无声的朋友能力大得很呀,想找一段领袖的论述,几分钟可以把成套的经典著作过滤一遍;想找一本书,几分钟就可以把图书馆搜索一遍;甚至还可以非常方便地到其他院校收集资料,甚至到国外转一圈,找到有用的东西后,马上可以复制或打印出来……”一谈到计算机,宋学先总是眉飞色舞。

其实,他刻苦自学计算机的真正目的,并不仅在此,而是为了深入地研究信息化战争军事理论和后勤理论。他很欣赏一个地方名牌大学教授的话:计算机不仅是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他认为,“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研究的是信息化战争的后勤保障,信息技术是一系列高技术的核心技术,而计算机又是信息技术最核心的技术,不懂计算机,不知道网络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计算机病毒是怎么一回事,就不可能研究信息化战争及其后勤保障。退一步说,不懂计算机,将来在社会上生活都会遇到麻烦。”

宋学先对计算机的迷恋程度处处可以表现出来。他家里没有音响,没有录像机,没有VCD,电视也是小屏幕的,但它舍得花一万多元购买电脑和打印机,并随着电脑的换代而逐步升级。在两个女儿出嫁的时候,他别的什么东西也不送,就给每人陪送了一台电脑。

与他自己生活的俭朴与节约相比,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位学院的名师高在何处了。

采访完后,我又一次与一位专家谈到了学术理论研究的问题。

《孙子兵法》中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透过战争和历史的硝烟,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每个真正炎黄子孙的热血,都曾在历史的呐喊声中,完成了伟大的涅槃之路,让我们为民族的发展史如此骄傲而自豪。

尽管理论研究的路上,是一条有人喝彩但却听不到掌声的无涯之路,可是毕竟还有这样的一些民族脊梁,背负着历史的使命,在寂寞中向着生命的顶峰攀登,在我们所不知觉的路途之中,为我们的将来负责,为我们的明天着想……

是的,那位老教授说得对,这里的喝彩的确没有掌声。

可是,这里的人们,却有着世上最执著的信念和最忠贞的理想。如果说我们大部分人生活的幸福,都是以一部分人做出了有益的牺牲换来的,那么我们常常沐浴在那些奉献者和牺牲者的恩惠之中,有几个人察觉到了这些理论工作者们在行进的道路上是如何的不易?

平心而论,在我们这样一个文明的大国里,理论研究者是常常被人忽略的一群,寂寞使得他们的研究,常常带了悲剧的意味,仿佛那是一条没有人愿去参禅的不归之路,而理论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生活的现实,却是我们常常可以触摸到的。

我们常常是这些先知先觉的受惠者,只是因为我们活得浮躁与世俗,使得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把这些坐冷板凳的人忽略了。

一位哲人说,哪怕是最微弱的生命,也是不能忽视的。何况,这些带给了我们生命鲜活和丰富记忆的智者们呢?

面对着鹊然声起的名誉,宋学先平静地说:“理论是发展的,因而我们要攀登的山还很高很高,耍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没有理由停下来为自己骄傲。当我们看到战争的威胁时常像一把剑一样悬在我们的头顶,作为一个热爱和平国度里的理论工作者,我们不能不忧心如焚。”

他的话,使我想到了许多年前,一位伟大的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奔涌的洞庭和浩荡的大风,高吟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气……

今天,在宋学先的身上,他何尝不是又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达人形象?

在他的心里,还有许多美好的未曾实现的赤子之梦。因而,即使在后勤学术理论的高山上荆棘丛生,困难重重,烟笼雾罩,他也绝不会放弃和停止攀登的脚步,就像他喜欢的一句诗那样: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那是他一辈子要走的路。那条路虽然很长,但他走起来便步步脚踏实地;那条路虽然很苦,但他走了便从来是无怨无悔……

我们希望看到,他站在更高的山峰上,给我们亮出的那道独特的风景,美些,更美些……

他有一条座右铭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这,就是宋学先忠贞不渝的爱国心;这,就是朱学先无怨无悔的赤子情!

许多年后,宋学先面对着那些求知的学生,满怀深情地对他们说:

“路是人走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希望你们成为踏上那些本没有路的荒地上的第一人。你们带血的脚印,就是后人行进的路标,没有牺牲便没有成功,当你们在各种名利面前徘徊的时候,记住——要学会放弃。”

学生们回答他的,只有真诚的谢意和发自内心的感激。

同类推荐
  •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都为你加油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都为你加油

    韩国第一畅销书作家孔枝泳,写给读高三的女儿蔚宁的24封信,感动韩国千万年轻人,成为他们夜深人静时阅读的枕边书。这24封信中写满妈妈对女儿的期许和理解,无限关爱,浸透信纸。既让迷茫中的年轻人受到启示,鼓起勇气重新出发,又让无数颗孤独的心灵得到有人在一旁加油的安慰。信中,孔枝泳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对女儿说着发自肺腑的话,文字亲切而贴心,字字可见一个母亲的深情。无条件支持,无止境付出,无限度理解,这是妈妈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珍惜这份此生不再的宠爱吧! 本书自出版以来,再版多次,屡创畅销奇迹,被誉为韩国版的《傅雷家书》。
  •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空军志愿队2000多名飞行员。志愿队出现在几乎所有正面战场,击落日军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谨以此书,纪念中华民族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为赢得反侵略战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 北大学子美文

    北大学子美文

    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情意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多维多味的心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之感,给人以情的启迪和美的陶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当代高等学府学子的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深层次的人生感悟。作者缘其所好,自由挥笔,或叙事,或阐理,或抒情,坦率地表达了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叙说所见所闻所感,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交相辉映,叙事、抒情和说理相得益彰。
  • 爱上红楼梦

    爱上红楼梦

    作者用易懂的白话文形式重新诠释了《红楼梦》,以她自己说故事方式重造红楼,内容浅显易懂,适合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故事的读者的。
热门推荐
  • 长乐未央

    长乐未央

    清欢共,紫陌红尘相逢;望苍穹,掠眼繁华谁懂。玲珑人心,逍遥爱恨,长乐未央,长毋相忘!12篇故事,写尽旷世山河绝恋,道尽爱恨离歌痴怨。李明尔,拥有治愈气场的高颜值美少女,第三届“THENEXT文学之新”36强作家,作品常见于《最小说》《意林》《爱格》《南风》《明天》等,文字个人风格突出,有极高辨识度。这是李明尔出道后首部虐心古风故事集,收录了经典古风故事12篇,包括曾发表于《最小说》的《嘉峪无夏》《洛阳伽蓝记》等经典作品。除此之外,更是收录了她未曾发表过的其他独家作品《长乐未央》《岁月忽已晚》《醉梦仙霖》。如果想看到最完整的李明尔,那么绝对不能错过这本短篇集!
  • 烈焚尘世

    烈焚尘世

    少年烈尘,本是南月国晓天城烈家大公子!因家族弟子不满他无修为,在一次出门游玩,将他打落山崖!后来,烈尘偶然间得到一个神秘人的帮助!并在这个人的帮助下,一步步登向修炼之途的顶峰......
  • 精明生意人是这样造就的

    精明生意人是这样造就的

    本套丛书为综合性励志丛书,共35册。所收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处事、礼仪、管理、商务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指导人们修身养性,塑造完美人格以及提高用人、识人、管人技巧、商业管理、谈判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
  • 盛世唐歌

    盛世唐歌

    前世他被称为天煞孤星,父母双亡亲人相继离世,接连受挫的他郁郁而终。今生他来到贞观盛世姓长孙,是唐初第一权臣的独子。唐歌是一本轻松搞笑爽文!!!
  • 退后一步是家园

    退后一步是家园

    本书内容包括:苍穹之魂——抗战中的空战、铁甲威龙——中国战车部队的故事、白山黑水——抗联的战斗、铁流天下——八路军之战、威霸天南——中国远征军掠影、荧屏硝烟——抗日电影解析。
  •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侠仙图记

    剑侠仙图记

    江湖风雨,乱世春秋,暗藏杀机,血染大唐,这世间有六十位绝顶高手,分为正与邪,你拔刀来,我拔剑。论当今谁为英雄,谁为好汉,谁又能为武林之盟主,一统江山定乾坤........!读者QQ群:124174187
  • 云兮何兮:独爱世子妃

    云兮何兮:独爱世子妃

    自幼时,便喜欢素未谋面的那个女子,是巧合?是缘分?还是注定?看一段自始至终的纯爱故事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关键时刻做事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态度。它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战略举措,小到一个人日常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它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的绝妙策略,也包括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说无数成功人士都是精于做人之道的高手,他们纷纷将成就归功于做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策略。
  • 一品鬼医:腹黑夫君缠上门

    一品鬼医:腹黑夫君缠上门

    她是足以玩弄生命的鬼医,却偏安一隅当着她的酒娘,祸害天下,人称痞子。他是带着前世记忆找来的霸主,用全部的爱让她的心回暖,制霸天下,人称暗帝。他和她相遇,他对她说:“封家就我一人,父母早逝不用你应酬的。我嫁给你,我的一切都给你,帮你做饭、给你暖床、带你周游四国。我会乖乖的,不闹小脾气,事事以你为先,你不满意谁了我帮你收拾,你想要任何东西我都一定弄来。我嫁给你,我的身体和灵魂都交给你一个人,决不让别的女人碰一下,男人也不行。我很干净的,现在还是处男……”ps:本文女强男强,痞子VS腹黑,作者亲妈不虐女主,让女主欺负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