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8300000043

第43章

亲爱的读者,还记得1978年1月13日,那一条震动世界的新华社的消息吗?消息称:“长江究竟有多长?源头在哪里?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勘查的结果表明:长江的源头不在巴颜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不止5800公里,而是6300公里,比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还要长,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次日,即1978年1月14日,美联社从日本东京发出的一则电讯说:“长江取代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第三长的河流。”从《尚书,禹贡》的“岷山导江”,到徐霞客明确地指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江为首”,从而将“岷山导江”说推翻,江源何处仍然扑朔迷离,直到清代不少人仍以“经有明文”为由认为“霞客不足道”。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说:“霞客所知前人无不知之,然而前人终无以金沙为江源者,以岷山导江为圣经之言,不敢轻易言改耳;霞客以真理驳圣经,敢言前人所不敢言。”谭先生所说之圣经,指中国传统的“圣人之言”而且是上了书的,《尚书》是也,与基督教之《圣经》不是一回事。在江源的推断上,徐霞客不是发现者,而是直言者,仅此一点便也足以让人们感慨不已:在中国,直言真理说真话的艰难,也真是由来已久了。

沱沱河发源于各拉丹东雪山姜古迪如冰川,它的东西两支汇合后叫纳钦曲,是一股冰川融水汇聚而成的小溪流,水面宽约3米,深约0.2米,自南而北在谷地中缓缓流淌约30公里,与切苏美曲合流,始称沱沱河。沱沱河再往北流,这个时候已经不是纳钦曲这样的小溪了,但依然很难想象这是奔腾咆哮的万里长江之初。再北流,切穿祖尔肯乌拉山,形成长数公里的峡谷,至葫芦湖东南,接纳江塔曲后东流,河床骤然宽阔,多散流、漫流、汊流,为宽谷流荡形河流,又因沙洲随起汊道时分时合而被称为“辫状水系”。最大水深约3米,宽20米至60米,测得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211立方米,最大流量可达每秒750立方米。沱沱河再向东,流至囊极巴陇与当曲汇合,由此开始就叫通天河了。

沱沱河长375公里,流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

从地理学的角度说,长江源是一个宽阔的自然区域,西起祖尔肯乌拉山,东至巴颜喀拉山,北起昆仑山,南抵唐古拉山,东西长约500公里,南北宽近400公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有雪山绵亘,冰川纵横,也有湖沼草甸、沙丘起伏。正是这样一片宽阔、娴静的大荒野,在高贵而又庄严的氛围中进行着江河水的累积与流出,顶戴着七月的山花野草的桂冠,散漫与淡泊如同冲积扇一样展开。原来,所有的出发地都是平静的啊!但,万千气象已经蛰伏其中了。

楚玛尔河藏语意为“红水河”,是长江源区的北支源流,发源于可可西里腹地,这里是青藏高原干旱最甚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每年春季,高原上呼晡的西北风便扬起泥沙顺楚玛尔河向东搬移,楚玛尔河流域便成了青海沙化极为严重的地区。两岸沙丘起伏,当暖季时,大量的泥沙又随波逐流涌人通天河直达长江中下游。

当曲是长江源区的南支源流,藏语意为“沼泽河”,蒙古语称阿克达木河,即“宽阔的河”,上游有大片沼泽,支流多流量大,沼泽地上绿草茵茵清水闪烁其间,是长江源区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区域。

沱沱河,藏语称为玛尔曲,意为“红色的河”,蒙古语称为“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意各拉丹东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海拔6621米,在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至20公里的区域内,有40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冰雪覆盖面积为800多平方公里,发育有130多条现代冰川。姜古迪如冰川藏语意为“狼山”,这“狼山”冰雪融化便是长江的初始流出,没有人能告诉我,所谓“狼山”是其山状如大狼呢?还是这冰雪之野曾有狼群出没?

笔者叙述长江源区这些河流及山峰的藏名与蒙古文名字时,不禁想起了那些最早的命名者,最早的发现者,他们留下了山与河的名字,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是谁?可以肯定那是一些寻找天国仙乡的灵魂漂泊者,无意之中的地理发现者,或者是守望荒野的藏族、蒙古族的牧者。也同样可以肯定,他们决不是企图流芳千古者,也许真正的发现者从来不认为这是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发现了就是看见了,而命名也是脱口而出的,“各拉丹东啊”,“托克托乃乌兰木伦啊”,后来便口口相传得以流布至今。在江河源区阳光下的冰雪世界中,轻声地念诵这些名字,你会在心灵中感觉到语言之初的纯净、圣洁,命名力穿越千年的不朽。存在是语言的根,语言是存在的家,而诞生这语言的地方又是诞生长江之地,所谓源泉那就是包罗万象了。冰雪、野草和流水,阳光下的万籁俱寂,那是神往的风景的诱惑,这诱惑直逼心灵深处,诱使你感觉,感觉这“空”与“无”,感觉自己的渺小,你渺小了便真实了。

在有些时候,语言和文字的命名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体现着人与水不断深人的密切程度。比如“长江”这一称谓的变迁,更有意思的是长江不同河段的极具风采的别名,则又充分体现了这些河段流经之处的地理风貌,命名者智慧的光芒至今不减。

长江,古称“江”,如同“河”指黄河一样,在上古时代是个专用名词,江者今日之长江也。已经发现世所公认的关于“江”的最早的文献是《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魏时代,文人思维活跃,因江水浩荡称之为“江”而意犹不足,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得风气之先谓:“缘以大江,限以巫山。”从此“大江”之名远播,一个“大”字可谓传神,在诸多文人的传世名篇中出现,如苏东坡《赤壁赋》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随着古人对江、大江的水文地理认知的深人,为表述其源远流长,又有了沿用至今更为普遍的名称:长江,极言其长也。现有的研究表明,“长江”这一称谓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末年,《三国志周瑜传》写道:“其年(即建安13年,公元208年,笔者附识)九月,曹公人荆州,刘琮举众降……权延见群下,议者咸曰:……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这是说孙权部属讨论军事,可凭长江之险而和曹操一战,由此可知,东汉之末,三国之初,“长江”之名已经沿用,而得名之时应在更早。晋朝始,称“长江”的渐渐多起来,西晋陆机《辨亡论》中有“东负沧海,西阻险塞,长江制其区宇,峻山带其封域”的传世妙语。到唐朝,“长江”一词已远播天下,王勃诗云:“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李白道:“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甫有佳句:“无边路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人诗,诗人长江,一江流水也是一江诗情啊!猜想起来,最早指江水为长江的人,应该是渔樵耕者,他们沿江而下行行复行行,看不见江的尽头,便心生感慨向天而叹:“大哉,江也!长哉,江也!”当口语开始流传并成为文宇记载时,一如那些源头山水的命名人,便很快被忘却了。

有多少命名者,自己却是无名者。

那被忘却的却是永恒的。

长江太长,要想让古人认识长江全貌是不可能的,于是长江某一河段的渔人或农人,便根据此一河段的特征多少有点随意地取个名字,也有的是流经地域的古时地名。这些河段的别称,却给后人带来了浓浓古意中的厚重的历史感,以及乡土地理的特色。我们呼唤这些名字,有时会生出呼唤历史的感觉,并且可以激发那源自远古的想象。

通天河的河床海拔高达3000多米,其上源之上传说可以直达天庭,通天也,通天河由此得名。

通天河流人四川、西藏交界处又有了金沙江之名,金沙江另有古称为绳水、丽水,“金生丽水,玉出昆岗”,后来就被称为金沙江了。

金沙江在川滇边界曲折迂回,在宜宾附近接纳岷江后始称长江。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之间,因为大部分流程在四川境内,因而又称川江。重庆以上江津附近,河道弯曲,这一段川江称九江。川江纳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等支流浩浩荡荡涌人三峡,三峡河段则被称为峡江。长江过宜昌,流经荆州为荆江。长江在岳阳、武汉接纳了洞庭湖水系及汉水后,东流至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之地,那是浔阳即今之九江市,九江因水分九脉而得名,又因唐朝在九江地置浔阳郡,亦称挦阳江。

长江接下来的流程会使人想起李白和他的《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所谓楚江者,安徽古时属楚地也。

长江进人镇江、扬州境内时,其别称便是闻名中外的扬子江了。扬子江得名于隋朝,其时扬州城南15里处有渡口名扬子津,隋炀帝驾临江都时又造了扬子宫。隋炀帝的秘书《奉和晚日扬子江应教》两诗而名噪一时。隋而唐乃至明、清,扬子江之名时在诗人的作品中出现。诗作中的扬子江一般指扬州城南瓜洲至镇江间的长江河段,也有以扬子江指代长江的。

长江流经上海,接纳的最后一条支流为黄浦江,黄浦江古名黄浦,相传为楚时春申君黄歇所开,故又名黄歇浦、春申江。至此,长江6300公里的流程进人尾声,然后是与东海大浪滔天的相拥相吻。

长江流动着的是历史、现实和未来。

现实是如此短暂,未来是如此渺茫,烙印在大地上的历史却是清晰的:长江是大地亿万斯年之作。

古老的长江以它的或者激越,或者优雅,或者在奔突坠落中迸发出的万千气象、万钧之力,显示着蓬勃朝气。对于忘记了它的历史的人,长江的涛声说:我是古老的。对于只以为长江是垂垂老者的人,那涛声又说:我是年轻的。集古老和年轻于一体,在古老至不朽的摇篮中,流淌着循环不息的新鲜血液的长江啊,只有你才堪称中华大地、中华民族的写照。

古长江的历史要追溯到2亿年前的三叠纪。

那时,中国大陆中部的地形与今日大相迥异,是东髙西低,现在属于长江流域的巫峡及西陵峡以西区域,为古地中海亦即特提斯海的波涛覆盖,今长江中下游南部地区也是一片汪洋大海。中下游的北部与华北、西北属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势较高。发生于距今1.8亿年前的印支造山运动,出现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和横断山脉,秦岭也随机突起,长江中下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原出现。

一个伟大的机缘出现了,在一系列地壳运动之后。

开始是星散在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和秦岭之间的一些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似乎是造山运动留下的残缺,在高大的高大之后,那些断陷低洼处聚积着不知道是不是古地中海的残留之水。水是有灵性的,不同盆地中的水因为声气相通而互相串连,云梦泽、巴蜀湖、西昌湖、滇池等几处水域互为呼应,并连接起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之间的盆地、槽地,经云南西部的南涧海峡流人地中海。这就是古长江的雏形,亿万年前的彷徨流水,它的流向与今日之长江正好相反:由西向东。

这一切,只是长江序曲。天地造物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在随后的地质运动中,长江还会有匪夷所思的调整组合。是时也,在沧海桑田的更替中,忽高忽低,忽东忽西,不就如同今日之忽阴忽晴忽风忽雨?1.4亿年前发生的燕山运动,长江上游突起了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缓缓抬升,褶皱成许多深涧裂谷,长江中下游的大别山和川鄂间的巫山隆起,古地中海继续退缩。到白垩纪时,四川盆地上升,云梦、洞庭盆地下沉,湖北西部的古长江逐渐发育,并向四川盆地溯源伸长。这河流的溯源伸长,不知是因为源头的吸引力还是流水的向心力,总之互相并不贯通的河段会不可思议地伸长,孜孜不倦地寻找源头,从而相互连接。到距今3000多万年的喜马拉雅山运动时,青藏高原继续隆起,整个长江流域普遍间歇上升,其抬升程度东部和缓西部加剧,逐步形成了长江流域西高东低的地势。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突起,河流的下切作用之下,深谷峡谷形成,原来自北往南流的水系归并后折向东流。长江中下游抬升幅度较小,形成中山、低山和丘陵及平原。当喜马拉雅山再一次急剧抬升,世界第三极岿然在望时,从湖北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长江的溯源进程也为之加快,浸蚀和下切之力切穿巫山,三峡形成。东西古长江贯通一气,浩浩荡荡注人东海,今日之长江形成。

亲爱的读者,你看见了吗?大地是最初的、唯一的最善于合纵连横精雕细琢的乘势利导者。

长江要比黄河古老得多。

从古长江的雏形算起约为1.8亿年,今日长江之形成也有300多万年。当源头确立,看似漫无目的的流动,曲折与坠落,却是远古时代这一大片原始土地的生机所在。我们当然有理由认为:长江是华夏先民史前地理大发现中最重要最辉煌的发现,正是因着长江涛声的吸引、流水的导向,人们才会聚落江畔,从青藏高原的冰雪源区直到下游的丘陵、平原,从此有了不再缺水可以放牧可以耕作的安定感。人与河的初始碰撞,便给出了一个族群生存与发展历程的开端,以及文明的大体走向。

同类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内容丰富,笔力深厚。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背面

    背面

    本书共分为四章,分别是内心的村庄、背面的忧伤、远行的足音、这些年,讲诉了作者在生活中的经历。
  •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本书让读者在世界文学背景下重新认识托尔斯泰的小说,并提高我们对其小说的理解。这本不朽的作品将托尔斯泰置于世界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讨托尔斯泰小说,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司汤达、福楼拜、歌德、普鲁斯特、兰佩杜萨、马哈福兹的作品相联系,?对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及《哈吉·穆拉德》提出新的见解。《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学者的指南和灵感来源,始终清晰的阐明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化流动中的核心人物。更广泛的说,这本令人称赞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书不仅提及托尔斯泰作为穆斯林倡导者的天赋,还展现了他在世界文学上最持续的影响力。
  • 挂着泪的微笑

    挂着泪的微笑

    李继勇主编的《时文选粹》系列丛书包含有浪漫的诗歌、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散文、父爱母爱故事、真情故事、励志故事等,入选的每一个故事均为精品美文,突出语言的文学性、感召力,美丽的文字折射出文学永恒的魅力。
  • 今宵月儿圆

    今宵月儿圆

    刘殿学的小小说取材日常生活题材,善于提炼,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幽默、智慧处处可见,单篇不长,以一种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勾勒出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天下第一武道大会

    天下第一武道大会

    失业的前特种兵现业务员兼职写手,收到了来自天下第一武术大会的邀请!一剑能轰开天际的神秘美少女前来同居!来自米国的神奇天才亲戚小弟来投奔!被称为全球罕见人类的“武功禁书目录”才女老师亲自指导……热血富二代私生子同事跪求拜师……而跨越数十年、涉及全球乃至更广世界的复杂布局,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惊天秘密?
  •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丛书)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丛书)

    本书系“敦煌文化”丛书之一。选评了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选。本书内容丰富,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分析透彻,使读者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敦煌的文化,敦煌的历史,让敦煌文化古为今用,进一步发展填补中国文化的辉煌成就。本书将为读者撩开古老敦煌的神秘面纱。书中的知识、理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书值得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隐痛之飘荡今生

    隐痛之飘荡今生

    窗外,阳光灿烂。风,温柔的轻抚过每个人,每个事物...初夏的时节,一切都是生机勃勃都是那么美好的。我捧着一本老旧的童话书趴在窗口,任由风吹起我的碎发。轻轻地闭上眼睛感觉这生命的律动。嘴角,扬起一抹惬意舒服的笑容。猛地,心脏像是被人紧紧攥住般难以跳动,疼痛。仿佛尖锐的指甲生生的嵌入我那小小柔软的心脏之中般疼痛。甚至,疼到我来不及好好的感受这疼痛我就失去了意识。身体像是被剪断线的木偶般向后坠落,那么的轻盈,那么的无力抵抗。童话书,从手中滑落刮倒了身旁的拐杖,发出着巨大的抗议声。‘’雪澈!‘’听到声音的妈妈猛的推开雪澈的房门看见了昏倒在地上的雪澈。
  • 漠乌河传奇

    漠乌河传奇

    乌河大地,天降七石。灼灼异彩,分而不合,是为:赤霞、橙雪、黄风、绿雨、青云、蓝雾、紫烟。得七石而凝其魂,采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备尧舜之大德者,始昭昭然天下……上至帝王将相之尊,下至引车卖浆之流,无不粉墨登场。嬉笑怒骂,凭一时之意气;爱恨纠葛,随百世之情缘。权欲纷争,欲罢不能;刀光剑影,谁留芳名?宇宙何浩瀚,光明传永恒……
  • 重生之农女学霸

    重生之农女学霸

    重回家乡小村庄,在学校当学霸,放假回家种种田,不忘挣些钱,总之,不枉青春重走一回。
  • 笑嫁江山

    笑嫁江山

    凤冠霞帔,龙烛彻燃,帝王赐予的宫殿中还飘着姐姐的亡魂,西凉平芷便将自己送进帝王的怀抱。朝中势力倾轧,西凉一族岌岌可危,莫不是欺负我西凉家没人。算尽人心的西凉平芷绝地反击,步步为营,周旋于暗流之中,誓要找出杀害姐姐的凶手!且看心机女如何攻略一众宫嫔,收归帝王家,这江山,终究是要笑嫁了!
  • 爆笑穿越妃:王妃爱爬墙

    爆笑穿越妃:王妃爱爬墙

    【推荐新文,悍妃当道:妖孽王爷请走开】沈沐沐本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一朝穿越到古代当了王妃。千方百计逃了好几次都无果。不急,她有计。得知某爷的侍卫跟了他十三年,觉得他们俩是断袖情深,发誓要帮侍卫把某爷压倒。结果自己差点被某爷压倒。逃走两年后还是被无良师父送回某爷身边,被某爷吃干抹净。事后某女望着春风满面正穿衣的某爷说到。“爷,我发现两年不见。你瘦了。”某爷挑眉轻笑。“哪里瘦了!”“禽兽了!!
  • 三日录

    三日录

    有些人总说这世界上无法判断别人说的话是真是假而在这三日里我却经历了人生中最无法忘记的经历谁说最坏的情况是无法判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