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8200000010

第10章

大國者下流章第六十一

大國者下流。

御注曰:人莫不有趨商之心,而趨高者常蹶。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

臣義曰:流下則衆流之所歸,故成其大。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御注曰:天下皆以剛強敵物,而我獨寓於柔靜不爭之地,則人孰勝之者?是乃所以交天下之道也。經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臣義曰:剛強立我,則物為我敵,柔則不爭,靜則不倡,惟柔與靜,與物無迕,所以為天下牝,所以為交天下之道也。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御注曰: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取之,又固與之。

臣義曰:惟能下,故能取,不自下者,物必下之,而常為物下。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御注曰:天道下濟而光明,故無不覆。地道卑而上行,故能承天。人法地,地法天,故大者宜為下。

臣義曰:小國不下大國,則速禍。大國下小國,則小國鮮不為之下。不能為下者,常在大國,故大者宜為下。

道者萬物之奧章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也,

御注曰:天奧西北,鬱化精也。地奧黃泉,隱魄榮也。人奧思慮,蘊至神也。天地與人,有所謂奧,而皆冒於道。道也者,難終難窮,難測難識,故為萬物之奧。道為萬物之奧,則物者道之顯歟?

臣義曰道者,萬物所由出,而視之不可見也,故謂之萬物之奧。物皆冒於道,道無所不庇覆,而妙用深密,此奧之義。

善人之寶,

御注曰利而行之,積善成性,而神明自得,聖心循焉。

臣義曰善人知貴愛於道,故不失己於物,而知所自貴。

不善人之所保。

御注曰反無非傷也,順其理則全,動無非邪也,靜其性則正,故可以保身。

臣義曰保如保傅之保,若保赤子之保。人雖不善,性靜理順,則得其全正,道之所保也,何棄之有。道之不棄,故謂之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於人。不善,何棄之有?

御注曰:言,風波也。行,實喪也。皆非道所貴。言美而可悅,行尊而可尚,猶可以市,且加於人,而人服從,况體道之奧,遍覆包含,而無所殊乎?然則人之不善者,何棄之有?

臣義曰美言尊行,去道彌遠,猶可以市,苟利於人,况道之奧,覆被無間,則人雖不善,道則保之,在所不棄。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御注曰君子之守,修身而天下平,天子三公,有璧馬以招賢,而不務進道以修身,則拾己而徇人,失自治之道矣。不如坐進此道者,求諸己而已。道之所在,聖人尊之,故民從之如歸市。

臣義曰天子三公,以道莅天下者也。拱璧駟馬,為物之貴,苟志於物,則失道徇物,而不能為治。坐,進此道,則天下化之,歸者如市,亦求諸己而已。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御注曰求則得之,求在我者也。古之人所以求之於陰陽度數,而未得者,求在外故也。惡者遷善,愚者為哲,此有罪所以免歟?道之善救者如此,故為天下貴。傳曰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臣義曰惟道善救人,無棄人,善救物,無棄物,故求則得之,罪則免之,所以為天下貴。求其在我,故求則得之。性復其初,故罪則免之。

為無為章第六十三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御注曰道之體無作,故無為;無相,故無事;無欲,故無味。聖人應物之有而體道之無,於斯三者,概可見矣。

臣義曰道無為也,為其所自成爾。道無事也,事其所自遂爾。無為故無作,無事故無相。無作也,無相也,則淡乎無味,何欲之有。彼從事於外,耽逐世味嗜好,以口累者,又烏知體道之要。

大小多少,

御注曰大小言形,多少言數,物量無窮,不可為倪。大而不多,小而不少,則怨恩之報孰睹其辨?聖人所以同萬有於一無,能成其大。

臣義曰:大小多少,雖涉於形數,蓋有不同,然恩怨一視,孰有間然。

報怨以德。

御注曰: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則何怨之有?所尚者德而已。

臣義曰:涉乎有,身之息,則驚於寵辱,故有恩怨。放於自得之場,則孰有彼此,故無恩怨。所尚者德,不見可怨,故曰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

御注曰: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是以無水難。丈人之慎火也,塗其隙,是以無火患。天下之事,常起於甚微,而及其末,則不可勝圖,故聖人早從事焉。

臣義曰:事藏於所忽,難於謀始,其易與細,知所圖為,則終無失矣。事幾一跌,未如之何矣。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御注曰:為之於小,故能成其大。亂已成而後治之,不亦晚乎?

臣義曰:積小以成高大也。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由難之,故終無難矣。

御注曰:禍固多藏於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聖人之應世,常慎微而不忽,故初無輕易之行,而終絕難圖之患,凡以體無故也。

臣義曰:輕諾細故也,而有失信之患。多易忽微也,而有多難之累,聖人由且難之,是以天下之事,終無難矣,懼微故也。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御注曰:安者危之對,未兆者已形之對,脆者堅之對,微者著之對。持之於安,則無危。謀之於未兆,則不形。聖人之知幾也,脆者浮之則不至於堅冰,微者散之則不著。賢人之殆庶幾也。奔壘之車,沈流之航,聖人無所用智,焉用智於未奔沈,所謂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也。

臣義曰:其安其未兆,事之未形者也。其脆其微,事之甚細者也。事未形而為之,是為於未有也。事甚細而治之,是治於未亂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御注曰:有形之類,大必滋於小,高必基於下,遠必自於近。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聖人見端而思末,睹指而知歸,故不為福先,不為禍始,躊躇以興事,每以成功。

臣義曰:木譬自小及大,臺譬自下至高,行譬自近至遠,大也高也遠也,皆始於微,聖人所以興事成功,蓋本於此。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御注曰:聖人不從事於務,故無敗。不以故自持,故無失。昧者規度而固守之,去道愈遠,能無敗失乎?

臣義曰:一為而求成,則敗斯至。執召,一斗以求得,則失斯至,惟無為,故成其所自成而無敗,惟無執,故得其所自得而無失。

故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御注曰:中道而止,半途而廢,始動而終怠者,凡民之情,蓋莫不然。故事常幾成而至於敗。

臣義曰:有始有卒者,其聖人乎。凡民離道而事,事其能久乎,故未始不敗。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矣。

御注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終始惟一,時乃日新。施之於事,何為而不成?

臣義曰:終始如一,慎之至也,事固無敗。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

學,以復衆人之所過。

御注曰:欲利者,以物易己,務學者,以博溺心。夫豈足以造乎無為?聖人不以利累形,欲在於不欲,人我之養,畢足而止。故不貴難得之貨,不以人滅天。學在於不學,緝熙於光明而已。故以復衆人之所過。道之不明也。賢者過之,况衆人乎?復其過而反之性,此絕學者所以無憂,而樂。

臣義曰:性分本自足,故無欲。性理本自明,故無學。惟忘其所自足,故多欲而至於失己,昧其所自明,故博學而至於溺心。聖人不以利累形,而欲在於不欲,故不貴貨,不以人滅天,而學在於不學,故以復衆之所過。謂之過,失中也,救其過,所以復性。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御注曰:天高地下,萬物徹殊,豈或使之,性之自然而已。輔其自然,故能成其性。為者敗之,故不敢為。此聖人所以恃道化而不任智巧。

臣義曰:萬物之性,各具自然,聖人無為體道,輔之而已。生者遂其生,成者遂其成,人為無與焉,為之則敗,故不敢為也。

古之善為道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御注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之善為道者J使由之而已。反其常然,道可載而與之俱,無所施智巧焉,故曰愚。三代而下,釋夫恬淡無為而悅,夫淳淳之意,屈折禮樂,以正天下之形,吁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將以明民,名曰治之,而亂孰甚焉?

臣義曰:三代以來,教化詳明,其文益勝,而周末大弊,明民之過也。故老氏將以愚之也。使不知善之為善,美之為美,而無所跂尚,各安其性分,而不戕其天真,全於自得,而不以偽為,故可以反常復樸。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御注曰:天下每每大亂,罪在於好知。

臣義曰:人以智勝,日益虛偽,豈勝治哉。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御注曰: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詐起。

臣義曰:尚智,則人以奸偽勝而難治,故智為國之賊。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御注曰:焚符破璽,而民鄙樸,掊斗折衡,而民不爭。

臣義曰:不以智,至於民樸不爭,為國之福,氣大於是。

知此兩者,亦楷式。

御注曰:知此兩者,則知所以治國,知所以治國,故民則而象之,以為楷式。

臣義曰:上知以智不以智兩者之為治,則民知則效而有所楷式。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

御注曰:玄者天之色,常知楷式,而不用其智,則與天合德,深不可測,遠不可窮,獨立於萬物之上,物無得而耦之者,故曰與物反矣。

臣義曰:知楷式而不以智,則心復乎無心,知復乎無知,是德之玄。玄德至深至遠,故反乎物而冥於道。

然後乃至大順。

御注曰:順者天之理,乃至大順者,去智與故,循天之理而已。莊子曰:與天地為合,其合緍緍,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惟若愚若昏,所以去智。

臣義曰:玄德之世,物物各順其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謂大順。

江海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御注曰:興事造業,其一上比者王也,王有歸往之義,君能下下,則民歸之,如水之就下。

臣義曰:江海善下,為衆流所歸,故大。

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

樂推而不厭。

御注曰:《易》於屯之初曰: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得其民者,得其心也。處上而人不重,則從之也輕。

處前而人不害,則利之者衆。若是者無思不服,故不厭。《易》曰:百姓與能。

臣義曰:聖人下其言,而人推上之,故處上而人不重。後其身,而人推先之,故處前而人不害。民心樂推而歸之,故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御注曰: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臣義曰:不爭則無心,故天下應之以無心,何爭之有。

天下皆謂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御注曰:肖物者小,為物所肖者大,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故似不肖。若肖則道外有物,豈得為大乎?

臣義曰:入於形器,則不能無肖。道外無物,何所肖哉,莫大於道,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寶而持之。

御注曰:異乎世俗之見,而守之不失者,我之所寶也。

臣義曰:可持不可失,如寶焉,非世俗之見也。

一曰慈,

御注曰:慈以愛物,仁之實也。

臣義曰:慈以愛物,則不傷生,不害物,遂萬物為自然。

二曰儉,

御注曰:儉以足用,禮之實也。

臣義曰:儉以足用,而不以物失性,故不傷財,不害民,而民自循於至理。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御注曰:先則求勝人,尚力而不貴德。

臣義曰:應而不倡,自後自下,以謙為貴,不求其勝,故所以成器長也。

夫慈故能勇。

御注曰:文王視民如傷,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臣義曰:慈故民愛之,衛其上如父兄,如手足之捍頭目,天下其誰與敵。

儉故能廣。

御注曰:閉藏於冬,故蕃鮮於春。天地尚不能常侈常費,而况於人乎?

臣義曰:惟儉故無侈費,自足而無所乏,不以末傷本,不以外喪內,故能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御注曰:不爭而善勝者,天之道。

道之尊,故為器之長。

臣義曰:天地人神,以謙為貴,自下不爭,所以能成器長。

今捨其玆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御注曰:世之人知勇之足以勝人,而不知慈乃能勇。知廣之足以夸衆,而不知儉乃能廣。知器長之足尚,而不知自後之為要,則剛強之徒

而已,有死之道焉。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御注曰:仁人無敵於天下,故以戰則勝,民愛其上,若手足之捍頭目,子弟之衛父兄,效死而弗去,故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御注曰:志於仁者,其衷為天所誘,志於不仁者,其鑒為天所奪,則天所以救之衛之者,以慈而已,此三寶所以慈為先。

善為士章第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

御注曰:武,下道也,士尚志,曰仁義而已。孔子曰: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善戰者不怒,

御注曰:上兵伐謀,而怒實勝思。

善勝敵者不爭,

御注曰:爭,逆德也。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勝敗特未定也。不武所以成其武,不怒所以濟其怒,不爭所以彌其爭,三者皆出於德,故曰善。

善用人者為之下。

御注曰:智雖落天下,不自慮也,故智者為之謀。能雖窮海內,不自為也,故能者為之役。辯雖雕萬物,不自說也,故辮者為之使。

臣義曰:善為之下,則人為我用,而天下助之。

是謂不爭之德,

御注曰:德蕩乎名,知出乎爭,才全而德不形者,未嘗聞其倡也,常和人而已。

臣義曰不武不怒,不爭為下,是德也,非事也。

是謂用人之力,

御注曰:聰明者,竭其視聽;智力者,盡其謀能,而位之者無知也。

臣義曰:收聰明,忘智力,所以盡天下之聰明智力。

是謂配天古之極。

御注曰:無為為之之謂天,不爭而用人,故可以配天,可以配天則至矣,不可以有加矣,故曰古之極。極,至也。木之至者,屋極是也。

臣義曰:天道抑高而舉下,能、為下不爭,是謂配天。配天則與天為一,道之至也,故曰古之極。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矣。

御注曰:聖人之用兵,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神武不殺,而以慈為寶,故七眇天下而無不懷,義眇天下而無不畏,是謂常勝。

臣義曰:戰以殺伐為尚者,兵之事也。哀而救拯之者,兵之道也。哀者常勝,仁人之用兵也,故可以不戰而勝。

同类推荐
  •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灯会元续略

    五灯会元续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One of Ours

    One of Ou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橘子的这些年

    橘子的这些年

    这是一个平民的生活,或喜或悲,故事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就是睁眼和闭眼之间那些年,道不尽的是人间无奈,说不完的世事无常,且听我徐徐道来
  • 多元时空

    多元时空

    在量子物理的观点中,宇宙是在不停的分裂的,有着无数个可能,但实际上,宇宙不会分裂,就是N个宇宙,已经存在了而我要讲诉的,就是这每一个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几个时空这里有一个不一样的时空中所存在的不一样的人类这里有一个与我们近代史所相似的神话版的近代时空这里有一个万界回归的彻底混乱的时空这里有一个存在着一个漂浮在无限世界名为位面空间站的时空这里有一个弥漫在光明下罪恶的时空(纯属自编,勿与现实挂钩)(每一个故事都不同的,却又相互联系的)(可以看做是玄幻科幻历史仙侠的集合)
  • 医女有成

    医女有成

    出生军事世家的大小姐赵子绘在一场祸及全国的流感中救治无效身亡。可老天却又给她了一次重生的机会。但是她怎么会想到,是重生到和自己家有世仇的医学世家的五小姐身上!从长辈百般疼爱的大小姐转变为处处受冷落一无是处的五小姐,由这掀起的将会是怎样的风波?重生仇家,转武为医,成为医女一样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
  • 遇见你时光恰好

    遇见你时光恰好

    少女见了来人后,便跑向了少年的怀里,将头埋入少年的怀中,闷闷不乐的说道:“穆骁,你好坏,我以为你不来了呢。我还以为你要放我鸽子。”少年轻笑了一声,伸手理了理少女的长发,随后轻轻搂住了她,不语。少女双手握拳轻捶少年的胸膛,“坏蛋坏蛋,人家下次再也不等你了。我都等了半个小时了。”少年不禁笑了出来,轻轻握住了少女的手,将其再次拉入怀里柔声说道:“好了,乖,下次只有我等你,没有你等我。”“哼。。下次让你等一个小时。看你下次还敢不敢那么晚来。”“好,我会等你来到的。”如果说遇见你,是命中注定,那么爱上你便是我的唯一宿命。怜溪的群群:244983476欢迎大家来捧场哦
  • 三五七言情难絕

    三五七言情难絕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王小慊玩弄着手中的折扇,又接着梁博文的话说道“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你这是安慰我吗。”“也是安慰我自己。”“还在想梧桐。”后者微微点头“你,何时走。”“你好象有点不舍得。”王小慊拗过了头,却阻挡不了泪水滑落“曾经,我们几人一起游历山水共赴难,是多么逍遥.....现今,奕柠死了,梧桐走了,就剩下你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呵呵,那你要好好活着哦。”“梁博文何时变成这样了。”“嗯,命运虽隔时百年,但终究会来的,况且我总要为我做的错事赎罪,我睡...了。”王小慊抚了抚那张坏坏的脸“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殡仪馆客人多

    殡仪馆客人多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殡仪馆的人都很多,白天有人光顾,晚上有曾经为人的鬼光临,出出入入,完全把这里当成了歇脚的地方。想到这里不得不对这里的守夜人肃然起敬,毕竟这个活可不是一般人都敢接的,那么他们都遭遇过什么呢……
  • 冰山校草酷爱拽魔女

    冰山校草酷爱拽魔女

    她和他有个十年之约。十年前,他霸道的说“你以后只能嫁给我。”十年之后,她赴约回来,可他却销声匿迹。一次阴差阳错的到学院报道,让他们两个相遇了,并且还同居在一起。之后,他对她死缠烂打;她对他欲拒还迎。此刻,某人邪恶的笑着,哈哈哈……已经住在一起能不发点什么事吗?乖乖的小白兔已经被大灰狼色诱上钩了……
  • 逍遥经

    逍遥经

    一次时空之旅,轮回穿梭,主人公异界之旅,又重返现代,号称现代修仙第一人
  • 毒妃倾天下

    毒妃倾天下

    现代毒医之王king却惨死在自己研制的微型炸弹之下,这个世界还有比这个更纠结的事情么?云千兮表示很忧伤!但是那又如何,就算是在古代她依旧能玩的风生水起!只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因为自己破坏了他的计划结果就不依不饶?哼!不要以为自己失了身就会顺从!只是,为何看到这个男人的温柔的眼神,会不由的心动……
  • 摘花之旅

    摘花之旅

    本作品仅是为了纪念二十年前的大学生涯,文中各人均为虚构,各位亲友请勿对号入座。各位,本作无意参与各项竞争,本人也无意收藏回访,谢绝要求广告植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