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4700000058

第58章 序而跋(5)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军旅文学创作的唯一方法,而且几乎成为军旅作家的集体无意识,其中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政治语境无疑束缚了军旅文学在更为广阔的空间的发展与探索。傅逸尘在对半个多世纪的军旅文学进行细致梳理后,以更为广阔的文学背景为依托,提出了军旅文学“开放的现实主义”观念,强调新世纪的军旅文学应该在“技”与“道”的融合及更为广泛的兼收并蓄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一观念对军旅文学具有理论与创作的双重价值与意义。傅逸尘还强调守望生活“现场”的有难度的写作,这一点可以说是当下中国文学与中国作家正在追求的文学理想与写作姿态,也是中国作家最为紧要的文学立场与写作伦理。这是克服“大师”数量不断上升,优秀作品却难以寻觅的有效方法。“有难度的写作”对中国作家而言,不仅仅是对“文学性”的强调,更重要的是对作家思想与哲学高度的要求,这是当下中国文学最为匮乏的品质。除此而外,傅逸尘还对当下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伪现实主义倾向进行了尖锐批评,是否准确不好下结论,但是我和雷达都认为,敢于直陈己见,坚持自己的文学标准和文学追求,正是当下批评界的缺项。总体而言,傅逸尘的文学批评紧贴中国当下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尤其是军旅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以其真诚的批评态度,执著的批评精神,敏锐的批评目光,为新世纪军旅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然,距离我的期待还有相当的差距,但他已经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那个目标还会远吗?

傅逸尘企图在泥沙俱下、众声喧哗的文坛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点微弱但却真实的声音。批评伊始,他便将文学批评视为一种不折不扣的艺术,一种具有独立品格、自由思想、优美文字、激情飞扬、灵感激荡的富有创造性的文体。他认为,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自由的艺术,意味着它把文学当作认知的对象,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思想、有所创造。作为真正的批评家,必须坚持高贵自由的文学批评与精神立场,否则,就是伪批评。傅逸尘坦陈:

“真正的文学批评从来都不应该成为作家作品的附庸,真正的文学批评从来都不应该伴随着文学的堕落而沉沦,真正的文学批评应该引领着文学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的方向,真正的文学批评应该秉承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关怀,超越功利、探索艺术的真谛、阐发文学的价值,建构一个属于文学与批评自身的温暖、自由、高贵、和谐的公共场域和精神家园。”

这是一位年轻批评家让我感动的心声,也是支撑他未来孤独寂寞的批评生涯的理想与精神,不能不让我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傅逸尘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当然还有不少缺陷与不足,比如:未来应加强艺术的感受力,尤其是艺术直觉和感悟,这对批评家是极为重要的,傅逸尘较为擅长把握宏观现象解读,但还要强化文本细读,进入到作品的深处细处,达到抽丝剥茧般细腻的程度。要言之,傅逸尘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还应该注意四个平衡:即宏观与微观的平衡;现代文论与传统文论的平衡,西方化与本土化的平衡;语言表达的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中国现代以来经典的文学批评多出自作家之手,以感性见长,这种文章似乎总是更有生命力,这是否是更高的一层境界,都值得后人深思。

傅逸尘评论集入选后的一天,我们再次聚首把盏,既为他未来文学批评的锦绣前程,也为军艺文学系的军旅文学评论在断档多年后终于后继有人。从军艺文学系创办至今,二十多年来,在文学评论这一行当里,在我和傅逸尘之间隔着一个长长的空白带,这不能不让我们为这棵不可多得的评论家苗子倍感欣然。而欣然之余又不免遗憾,新世纪的军旅文学应该说是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以长篇小说为标志,掀起了中国当代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在本应更为繁荣的军旅文学批评道路上,却只有一个年轻批评家的身影孑然前行,令人陡生怜惜之情。军旅文学事业在呼唤新人,军旅文学理论批评更期待来者,希望有更多像傅逸尘一样的青年才俊投身到军旅文学理论批评事业中来,为新世纪军旅文学的兴旺发达一试身手,大展鸿图。

“江山代有才人出”,“重整山河待后生”。愿傅逸尘借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东风,平步青云,再上层楼。

7.虚构的记忆

——序侯蓓小说集《玻璃火焰》

自己昔日的学生要出小说集了,作为她的研究生导师,这总是一件令我感到欣慰的事。

侯蓓是解放军艺术学院九九级文艺学方向的研究生,那时学院研究生数量很少,而且大都有工作经验,年龄也普遍偏大。提出报考时,侯蓓还是一个在读的本科四年级学生,在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学的是热门的英语专业。我开始也有些诧异,然而她说自己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随后她寄来了几篇已经发表的小说,看到她的作品后,我对这个年轻孩子的疑虑被彻底打消了。我嘱咐她要认真准备,因为跨专业的考试是具有相当难度的,更何况名额有限,竞争激烈。

几个月之后,侯蓓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学院录取。她没有让我失望。

那时候,她是研究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加上一张娃娃脸,总被误认为是舞蹈系十三四岁的小学员。她天性难受拘束,难免给人留下调皮捣蛋的印象,颇让管理者头疼。然而这些都只是表面的假象,在课堂上下与她有限的交流中,我很快就发现她具有远远超越其年龄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她的那些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从不来自书本或他人——正如我在她的小说中看到的,一切都只来自于她独有的感受世界的方式。

侯蓓的阅读量很大,由于她令人羡慕的英语基础,她的阅读视野比其他学生更广阔许多。

如果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勤奋的思考,也许能让她成为一个优秀的研究工作者,但是并不能够造就一个作家。文学的禀赋是不可学习的,却很容易丧失,让我觉得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她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和“正觉”,并没有因为任何外力而动摇,我认为这一点正是成就一个好作家最关键的部分。

初见侯蓓的小说,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中那些尖新的意象,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唐朝李贺。一座水塔,一枚鸡蛋,一片碎玻璃……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像到了她的文字里就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它们传奇般的经历和含义让人始料不及甚至瞠目结舌。她的小说富有诗性。人们往往会称赞她像诗句一般稠密流畅的语言,但我认为,诗的语言可以模仿反倒并不特别,真正特别的是,她在小说中融入了诗的精神和精髓。

说到“经历”,我不能不想起近年来风起云涌的那些女性作者,她们几乎无一不是在书写自己的经历。而侯蓓的经历,就我这样一个外人看来,几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然而她的小说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个层峦叠嶂,深不可测的复杂奇异的世界。

解读候蓓的小说时,普通读者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惑,或者说,是一些明目张胆的对阅读习惯的挑衅。比如说,读者总是很难分辨出小说中的现实与梦境,实与虚。而这种混同恰恰是作者所要着力强调的。

文学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记得侯蓓的答案是这样——文学就是人类虚构的记忆。当我们面对现在和未来时,我们出于是否有用的考虑,理所当然地把世界分为现实和幻想,分成实与虚,可是当我们转身面对记忆的时候,我们发现这种区别消失了,或者说这曾经水火不容的两部分弥合了,它们事实上弥合成一个整体,从生理到心理,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经历”。

所以,在记忆中将幻象与实物一视同仁,这正是作者的诚恳之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比如《对垒》中的实物似乎只是一场儿时的游戏,为何会幻化成一个真正的战场上的离奇片断。比如在《光明》中那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什么也会说如此复杂深奥的语言—一因为她们并非实物的孩子,而是作者构想出来的记忆,她用自己此刻的内心经历做成了记忆的桥梁。

对记忆的虚构可以激发作家无穷的想象力。她可以托身为一片玻璃(《小玻璃》)、一只兔子(《恐惧的倒影》)、一幅广告画(《末世红》),一群猴子(《猴岛日记》),也可以成为表面上生活线索全然不同的女性(《幸福的游戏》《柳巧儿的庆祝》)以及男性(《蕉下客影依稀》《春天的果实》)。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段作者自己的随笔作为注释。

“我看见记忆站在我的面前,它与我等高,似乎并不更为强大,但是它的全身都由模糊的细节构成,每一个最都充满不客深究,令人费解的线索,它不动声色地抖动了一下羽毛(为什幺是羽毛?能确定吗?)我们立刻感到了彻骨的恐惧,传说中的庞大与无限正是如此,别无他物。”

侯蓓的小说是不好归类的,尤其无法归类于任何现有的女性文学范式。她去年翻译了一本文化历史学方面的著作《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里面讲到简化与归类对艺术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荒谬。

因此我应该格外慎重。

或许,我们要做的只是放开胸怀,随着作者的文字去享受她对记忆的虚构,享受各种可能的“经历”。就像是这本小说集的名字——玻璃火焰,可能是玻璃做成的火焰,也可能是玻璃中倒映出的火焰,还可能是……无论有多少种可能,它总是清澈的、温暖的、美好的。

(原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三期)

8.在『两个参照』中阅读王伏焱

——序王伙焱小说集《高雪部队》

有经验的行家,往往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作家的妙处——资深批评家何志云先生在初审参评小说集《鲜花盛开》之后,批曰:“王伏焱对军旅生活的熟悉,自不待言,细节背后浸漫着的,其实全是作家切身的体验,因此小说就有了韵味,有了厚度;作者似乎格外关注新一代军人的特异之处,尤其是《次生林》中的童魁武、杜英杰,《远在天边》中的胡平,《高雪部队》中的高雪,《鲜花盛开》中的尚渔天,这样的军人形象至少我过去很少见过,读来时常令人荡气回肠。”

著名编辑家崔道怡先生则在复审意见中深表同感:“我也觉得王伏焱确实很有军队生活和艺术感受,对具有相当文化素质的新一代年轻军官,尤其感同身受,写得英气勃勃。这是很有时代特色的,为我国东北地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平时期军队面貌描绘了生动的艺术画图。”

诚哉斯言。两位评委的寥寥数语都共同抓住了王伏焱小说的两个基本特点:①切身的军旅生活体验和艺术感受,②以新一代年轻军官为关注重点。

然而,作为一个长期着力于跟踪研究军旅文学创作的批评家,如果让我来对王伏焱小说给出一个评价和定位的话,那么,在认同上述两点的前提下,我还要自然而然地将其纳入到军旅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整体框架中去做一点比较分析,或者说以军旅文学为背景,对两点共识作一诠释。

我想起的第一个参照是朱苏进。

王伏焱,一九六四年生人,1980年入伍,除了和朱苏进的军人家庭出身不同之外,年龄、军龄都小朱苏进十一岁,自然不存在着可比性。但他们之间却以一个最大的共同点维系了他们小说创作紧密的内在联系,那就是他们都以十六岁的少小年龄从军,一头扎进连队,一泡就是多年——朱苏进在炮兵连从炮手、瞄准手、指挥排长干到副指导员,整整七年;王伏焱在步兵连从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干到副指导员、指导员,整整十年。可以说,像这样一步一个台阶的扎扎实实的基层历练,在整个军旅作家队伍中似乎也不多见。他们的文学准备也许先天不足(朱苏进小学五年级辍学,王伏焱初中毕业),但他们都以全部的青春代价将军人这部大书读得透透的,并由此获得了对军人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对军人职业的由衷热爱,也进一步构成了各自丰富的创作资源和强烈的创作冲动。

如予不信,试举例说明——一九八二年,朱苏进在中篇小说成名作《射天狼》中,有一段关于队列的经典描写可谓精准传神,数年中一直为评家们所津津乐道,据此认为朱苏进开始确立了以冷峻凝重的笔调给军人画“正面像”的“铁蒺藜”风格。一九九三年,我曾在《新军旅作家“三剑客”——莫言、周涛、朱苏进比较论纲》中对朱苏进下过一个形象化的断语:“在绿色王国里金鸡独唱。”说他“独唱”,并不是说这个领域里没有别的声音,而是说,在职业军人的英雄主义理想化书写方面,朱氏的声音最为正宗、地道,最高亢、嘹亮因而也最富有穿透力。多年以来,群起效尤成一景观,惜乎得其皮毛者众,得其精髓者寡。在此种情势之下,王伏焱的表现就愈发地显得难能可贵了。

请看王氏一九九二年在中篇处女作《高雪部队》中对“五公里越野”的一段描写——“这个看似粗糙的科目,其实很有味道。仅就跑动而言,撮典规定,听到‘跑步走’的口令后,双腿微弯,左脚利用右脚掌弹力使身体向前跃出。功夫是否精纯,就在这一‘跃’之后见分晓。一跃之后,右脚跟进,脚掌、足跟、足尖三个感觉,前掌扒地,再次将身体弹出,感觉头顶有根线轻轻往上提,脚下地面微微弹动,震颤呼应。这样跑起来,体内每奈脉管都会涌起波浪,推着你向前流动。不会跑的人用足跟发力,落脚啪哒啪哒响。”

同类推荐
  •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传统昕谓的“诗学”,主要指诗歌理论与批评,但是,钱志熙先生在分析了从晚唐到近代“诗学”一词的使用情况后指出,“诗学”一诃,“除了指诗歌理论与批评外,还指构成诗人创作之能力的学理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学是构成诗歌创作的基础,诗学的主体存在于诗歌创作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史即诗学史”。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先秦诗学新论》是对先秦诗学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心得,分上、中、下三篇。
  •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赋和乐府诗就像古老的情书,至美、深邃、感伤;汉赋和乐府诗就像一个王朝的情感库藏,她的美不可言说,情至酣处,浓烈得让人不忍回眸。提笔吟咏,细品个中滋味,诗赋里的帝王情、酒仙乐便溢满胸口,几番言辞足裁成一尺华美,三寸忧伤,织成那年夜未央。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心灵真经

    心灵真经

    《心灵真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的心灵感悟文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作品子集,对当今人们普遍表示“可以理解”的一些以时尚与潮流的“身份”出现的超低俗甚至庸俗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 顿河晨曦

    顿河晨曦

    本书将通过近些年来在俄罗斯有过较长逗留的10多位中国学者的所见所闻,反映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大体包括:莫斯科冬日即景、节日红场剪影、复活门前的企盼、造访列宁墓、众说纷纭的俄罗斯、深灰色的西装、新处女公墓记、又是玉兰盛开时、莫斯科购书记、走访索尔仁尼琴和拉斯普京、外交官笔记、桃花源里可耕田--访东正教小村、林中明亮的空地、冷眼看俄罗斯光头党现象、中俄学者的文化对话等数十篇散文,文章具有思想性、可读性,且文字优美,并配有几十幅相关图片。
热门推荐
  • HR经理的必修课

    HR经理的必修课

    本书主要通过大量国内外企业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结合作者在企业亲历的管理实践,来剖析企业在应对人力资源危机方面的应对之策和管控之道。内容主要包括企业领导力(接班人)缺失、组织变革、员工跳槽与裁员、员工关系等管理运营过程和细节中存在的危机管理,从企业经营理念、哲学高度提炼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要义,重申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从系统、流程、细节方面关注企业人力资源运行,通过提升HR经理人的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重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
  • 距离寂寞还有几米

    距离寂寞还有几米

    内容充斥着白领小资情调的喃语,特别是对城市男女所处的工作、所生活的都市都有若隐若无却无比真实的反映,都市人多多少少都能在文中找到自己的工作映照与生活寄托。除此之外,作者在几米的经典语句中品味生活的哲理,同时融入都市人共通的情感,通过清新舒洁的语言、诗意的忧伤、逝去的童真回忆等来探索人生的真谛,释放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压力,缓解人们生活中的焦灼感,引导人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 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废柴翻身:绝世女神尊

    废柴翻身:绝世女神尊

    她是众人瞧不起的绝世废柴,却不知她是百年难遇的七彩灵体。这一世她要将众人踩在脚下,俯瞰世界,她有七彩神凰伴随身边,你们又能奈我何?废物是吗?那我就让你变成废物!契约神兽,遇美男,打怪兽,极品丹药当糖吃,养个萌宠撒撒娇。待她狂傲归来,必将欺她之人打的满地找牙!皇上算什么,她要的是成为整个大陆的神。
  • 恶魔校草霸宠三丫头

    恶魔校草霸宠三丫头

    “女人,你胆子很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敢从本少爷头上飞过去。”某恶魔男眯着一双迷人的桃花眼,看着面前的嚣张女孩。“kao,你以为你是谁啊!小鸟还天天从你头顶上飞过呢!有本事你丫给一个个抓过来啊!”安琪儿气恼,靠!遇到极品了,这么臭屁的理由。“做我的宠物,一个月。”他霸道的宣布。“不要,士可杀不可辱!!”某女志气十足“扔进万毒窟。”某恶毒男邪笑着吩咐。“不要,大爷,求求您饶了我吧!”某人承认,她很没志气。“那做我的宠物,半年。”某男很是邪恶的宣布他的答案。“为什么是半年?”“宠物,我给过你机会,是你自己不知道珍惜。”哇咔咔!!世界到底肿么啦,邪恶男怎么越来越多了,她不过是转学第一天而已,她招谁惹谁啦!!为什么做了他的宠物,这个恶魔加变态,同居,亲吻,还要同床,越来越过分了!!她要反击,华丽丽地反击……他是学校的王,万人之上,却对她情有独钟,以调戏她为乐,他是身有疾病的冷酷王子,却在见到她第一面就情种深种;嫉妒成性的双胞胎姐姐,学校里一群虎视眈眈的情敌,一次次的阴谋陷害,一次次的死里逃生,MD,欺负她老实是吧!老虎不发威还真当她是病猫了!!!
  • 梦里梦外无梦

    梦里梦外无梦

    不是所有有交集的人都会有结局,也不是所有有结局的人都有交集。
  • 醉武侠

    醉武侠

    跟随林家三代的棠溪剑却从未被林家老爷林司所征服,林司怪病缠身,觊觎棠溪剑的人越来越多,林司只好将棠溪剑修成仙剑的重任交予了自己的掌上明珠林曼青,自己却不幸离世。林曼青无法接受林司去世的事实,独自背上棠溪剑前往华山之巅寻找林司口中的真人,不料寇海一直紧随在身后,半路杀出个司徒曼香,刁蛮的司徒曼香却因为好奇,选择撒谎欺骗他们与他们同行。在黑森林结识了大才子徐渭,徐渭对林曼青一往情深,林曼青却深爱着寇海,在经历与巨木熊王生死一战后,司徒曼香不幸受重伤而昏迷不醒,徐渭才发现......
  • 道术师是怎么炼成的

    道术师是怎么炼成的

    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道士,啥都不懂;我有一只极度废柴的小狐狸,啥都不会;我还有一只极度霸道的小螃蟹,横行乡里。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爱与正义,我四处旅行,为人类和妖怪排忧解难。我和我的狐狸、螃蟹一路揭秘一个个灵异的事件,演绎着啼笑皆非的故事。这世上不单只有科学,也有科学不能解释的神秘。让我带你走进道术师的生活,了解科学背后的秘密!
  • 灵天者

    灵天者

    一片以灵气修炼的大陆,一个以灵阵师为尊的大陆。一个神秘的少年,如何在这个强者为尊的大陆之上走向巅峰,如何一步步的解开身世之谜。万年之前的大战到底又隐藏了些什么。大陆之上又有什么秘密呢?
  • 宠溺王妃

    宠溺王妃

    自己的朋友背板?没关系,自己的男朋友背叛?没关系可是自己的好朋友和男朋友一起背叛,天我做错了什么?没关系,至少还有一个宠溺自己的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