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2300000005

第5章 梁启超谈史学: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4)

赵武灵王十九年时,秦武王在周举鼎绝膑而死。因秦武王无子,秦国在立新国君事宜上发生了两派激烈的斗争。而当时的楚国和越国发生了大战,并把齐国也吸引了过去。可以说这时,除了赵国和宋国外,各国之间都处于混乱时期。面对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的天赐良机,赵武灵王向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赵国的骑兵,取胡人机动性强的优势,抛弃掉其纪律性差的缺点,经过重新整顿的军队,在与北方胡人的军事斗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在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1年),趁秦国内战正酣的时候,赵武灵王率军西渡黄河,攻取了秦国与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区(今陕西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林胡在与赵军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林胡王被迫向赵武灵王献出大量的良种马,才得以求和。次年,赵武灵王继续攻击中山国,夺取中山与代郡和燕国交界的土地,把中山国完全裹在赵国境内,对中山进行严密地封锁。林胡与楼烦想与中山国一起夹击赵国的代郡,结果遭到赵武灵王的痛击。赵国夺取林胡和楼烦的大片土地,设立雁门郡(今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宁武以北至内蒙古间地区)和云中郡(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南、黄河以南,长城以北之间),迫使林胡和楼烦大幅度地向北迁移。赵武灵王派人修建了两道长城,以阻止林胡和楼烦的南下。第一道在今内蒙古乌加河、狼山一带,第二道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包头、呼和浩特至河北张北一线。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国位给王子何,任肥义为相,兼任赵王何的师傅。自己自号主父,专心赵国的军事建设和对外战争。公元前297年,慑于赵国的军事力量,楼烦归附赵国。至此,经赵武灵王之手,赵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不难理解梁启超之所以推崇赵武灵王,自然是与赵武灵王锐意改革、奋发图强、荡平外寇的功绩分不开的。因为他所生活的晚清,正是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到列强践踏的时期,而他空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面对社会现状却无能为力。所以,他的内心一定有种非常强烈的愿望,期盼能有英雄横空出世,荡平一切外寇,让国家早日走向安定和富强。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对赵武灵王的推崇和称赞,并不仅是出于对英雄的崇拜,实是一种爱国情怀的袒露。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吗

翻开中国的一些教科书或打开一些网站的知识百科,对“武士道”一词的解释大同小异。比如百度百科上就是这样陈述的:“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无一例外的大家都把日本当作武士道的起源地。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国有没有出现或存在过武士道呢?梁启超认为,中国不但有,而且曾经盛极一时。

中国的武士道盛行于春秋时期。当时,周王的势力减弱,各诸侯国开始为各自的利益展开争夺,于是相继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这样的霸主。在他们称霸的过程中,穿梭其间的侠士们身上,普遍具有武士道精神。以他们的信仰来划分,可分为十种人。

一种是以国家的名誉为重,对有损于国家的名誉者不能忍的人,如先縠、栾书、郤至、雍门子狄这样的人。比方说雍门子狄,他是齐国的臣子。当时,越国军队开赴齐国边境,准备攻打齐国,雍门子狄听说后,单身前往越军营前,拔剑刎颈而死,越军见齐国有这样忠君的义士,便觉得齐国是不容易战胜的,于是就引军撤退。

一种是在国家间交往时,凡是出现有损于自己国家权利的,必以死相争,不畏强势的人,如曹沫、蔺相如和毛遂这样的人。其中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了。

一种是如果自己牺牲对国家有益,就慷慨赴死,义无反顾的人,如郑叔詹、安陵、缩高、侯嬴和樊于期这样的人。比如说郑叔詹这个人,晋文公攻打郑国,郑国用名贵的宝物来乞和,晋文公不答应,说:“你们把叔詹交出来,我就退兵。”郑文公不答应,郑叔詹再三请求说:“用我一个人可以救百姓、安国家,君主何必对小臣如此爱惜呢?”无奈之下,郑文公答应了他的请求,最终将郑叔詹交给了晋国。幸运的是,郑叔詹依靠自己的机智,最终打动晋文公,让他把自己放了出来。

一种是自身的名誉受到污损,难以容忍。然而不为寻短见而自裁,不为怀忿而报复,务必选择死于国事来为自己恢复名誉的人。如狼瞫、卞庄子、华周和杞梁这样的人。卞庄子是鲁国著名的勇士,能够单独与虎格斗。他的母亲在世时,他随军作战,三战三败,朋友看不起他,国君羞辱他。但在他的母亲去世三年的时候,鲁国出兵伐齐,他请求参战。在战斗中他三战三获敌人甲首,雪除了昔日败北之耻。最后又冲入阵地杀敌七十人,于战斗中战死。

一种是忠实于尊长,但在其做了有损于国家利益或声誉的事时,就会违抗尊长的意旨行事,事后又不肯原谅自己的犯上之罪,以自杀来结束生命的人,如鬻拳、先轸、魏绛这样的人。晋襄公的嫡母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请求将俘获的三名秦将释放回国,以免两国结怨过深,襄公答应了,随即将三人释放。先轸听说襄公将秦囚释放了,勃然大怒:“不知花费了多少力气牺牲了多少将士的生命才擒获的敌军主将,却因为妇人的几句巧言就被轻易赦免!”他对着晋襄公“不顾而唾”。没想到晋襄公并没有责怪他的这种目无尊长的行为,事后反而为释放秦囚的事向先轸道歉,这让先轸感到十分自责。这一年,狄人攻打晋国,晋国出兵抗击。八月,晋军在箕(今山西蒲县东北)击败狄军,俘获一名狄军首领。随后,先轸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此相抵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

一种是犯了罪不逃避刑罚的人,如庆郑、奋扬这样的人。晋惠公因不听庆郑的建议,惹怒了秦国,秦国举兵伐晋。庆郑认为这是晋惠公咎由自取,惠公责备庆郑出言无礼。后来,庆郑劝告晋惠公应用本土车辆,惠公仍然不听。在秦晋会战中,惠公马陷于淤泥中,召庆郑驾车,他说这是晋惠公咎由自取,不予理睬,致使晋惠公在战争中被秦军俘虏。这年冬季,因为晋惠公姐姐秦穆姬的努力,晋惠公才得以被释放回国。庆郑自知“陷君于败,败而不死,又使失刑,非人臣也”,所以没有逃走。最后任凭晋惠公把自己杀了。

一种是在什么职位就爱什么职位,以牺牲自身或自身的所爱来殉职的人,如齐太史兄弟、申鸣、孟胜这样的人。齐国的大臣崔杼以下犯上杀了齐庄公,齐太史于是秉笔照实写道:“崔杼弑其君。”崔杼就杀了齐太史。谁知道太史的两个弟弟也如实记载,所以,他俩都被崔杼杀了。崔杼又警告太史的第三个弟弟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吧。”太史弟弟正色回答道:“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

一种是受人恩惠,以死来报答的人,如北郭骚、豫让、聂政、荆轲这样的人。豫让做了智伯的家臣后,受到智伯的尊重。后来,智伯被晋、韩、魏合谋灭掉了,晋国的赵襄子还把智伯的头盖骨做成了饮具。智伯遇害后,豫让逃到了山里,其思念起智伯的好处,对赵襄子的做法极为愤恨,发誓要为智伯报仇,行刺赵襄子。于是,他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他怀揣匕首,伺机行刺赵襄子,但计划被赵襄子识破了。当赵襄子审问他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欲为智伯报仇!”

一种是接受朋友的相托后,以牺牲生命及一切来挽救的人,如信陵君、虞卿这样的人。一种是他人有急难,虽然与自己无关,但出于一种大义或大局考虑挺身而出的人,如墨子、鲁仲连这样的人。一种是与人共事,如果自己的死能够替人保守秘密,成就事业的话,就坚决去死的人,如田光、江上渔父这样的人;一种是通过让自己死掉而让他人不受连累的人,如聂政、贯高这样的人;一种是以死来成全他人名声的人,如聂荣这样的人;一种是战败后宁死也不愿为俘虏的人,如项羽、田横这样的人;一种是追随自己所尊重亲近的人去死的人,如孟胜的门人、田横的门客这样的人;一种是处于进退两难境地时选择了符合义的举动,事后以死来表明自己当初选择的不得已的人,如锄麑、奋扬、子兰子这样的人;一种是以死的决心来做一件事,事过境迁生不论这件事成与不成,都以死来不负自己当初的志向的人,如程婴这样的人;一种是追求一举一动都要成为后世行为的法则,不让后人因学他的错误而成为流弊的人,如子囊这样的人……

这些人的事迹充斥于史书中,非一言所能道尽,也就不一一举例了。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不但存在武士道,而且源头久远。在春秋时期,强国开始称霸的时候,就形成了武士道的风气。到了战国时代,武士道随霸国崛起而极盛。到楚汉相争时,武士道仍然盛行。只是到了汉初,武士道开始走向衰微;到了孝景平定七国之乱时,武士道才消失。

梁启超之所以把中国的武士道从历史的故纸堆中翻出来,显然不是单纯为谈历史而谈历史,而是希望这种精神能够重现在中国人身上。如果国人面对列强的铁蹄,都展现出同仇敌忾、大义凛然、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精神,那么,这样的中国谁还敢欺负、谁还敢不尊重呢!

大同就是大一统吗

梁启超在《春秋载记》中写道:“世运尊大同,治法贵统一。”这种说法,可谓道出了大同与大一统的区别。

大同的概念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番话的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和残疾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收贮它们不是为了独自享用,而是杜绝浪费;人们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要做到劳动不是为了私利。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大一统的提法出自《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诠释道:“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大体意思是:天下所行的事,可推及政治、法律、思想和社会行为各方面,都遵循同一个源头标准,然后根据这个标准的要求朝着各自的目标前行,最终达到天下风气相同,各个地方都遵循着共同的维系标准。

大同的思想是一种朴素的仁爱思想。按儒家的观点,大同的核心在人的自身素养,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让天下具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道德和共同的信仰。而大一统体现在社会层面。一个社会里,思想本身可以多元,政权形式可以多元,但是国家规范不能多元。具体表现就是,国家的主权不能多元,不能各自为是;国家所拟定的行政法规,可以规定其中内容的差异性,但同一行政法规的权威性不能多元,不能政出多头;涉及国家的利益时,局部必须服从全体,集体必须服从国家……

同类推荐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唐诗与山西

    唐诗与山西

    《唐诗与山西》以唐诗为依据,由诗及人,反映唐诗在今山西的地理分布和诗作者的活动范围。所收录的唐诗,有直接描写山西的唐诗,包括诗人在山西作诗和外地寄诗山西及专门以山西史事作诗,也有间接描写山西的唐诗。
  • 世俗的法规

    世俗的法规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甘肃各地民间的各种禁忌风俗,包括漫话禁忌、身体禁忌、生产禁忌、生活禁忌、婚丧禁忌、语言禁忌、礼俗禁忌、自然禁忌、动植物禁忌、鬼魂禁忌十章内容。
  •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
  • 中国的风俗

    中国的风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中国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的一朵奇范,它是中国文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立产,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姿、风貌和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色彩斑润的世界。
热门推荐
  • 销售不要太老实

    销售不要太老实

    本书的目的在于:提醒那些每日奔波劳累的销售员们停下来,思考自己的失败之处,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本书的终极目的就是—— 不要再活得如此艰难! 为什么老实的销售员总是上演失败?他们自己也纳闷:不是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吗?我努力耕耘了,可为什么总是收获甚微呢?本书是一本老实人的开心锁,一面聪明人的反思镜,翻开本书,改变就已经开始。
  • 倾世女娲:蓦然回首君不见

    倾世女娲:蓦然回首君不见

    她身为女娲后人必须背负着历史的使命,只有褪去红妆身披战甲,保国家的一丝安定。他身为南诏国当朝太子,因为皇位之争遭遇陷害,不得不卷入两国之争。她成为了他跟前的“红人”,是受万人瞩目的“白虎将军”,归朝之后亦然被皇帝提拔为王爷,赐名“武安王”。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使得原本毫无交集的二人相遇,相知。原本都以为自己可以割舍这份情谊,却不想早已儿女情长!灾难始终降临于南诏国,此二人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守护,可结局却不尽人意……南诏城外溪边,静静站着一抹孤零零的倩影,珺芙缓缓闭上双眼,回想着从前的种种,最终眼角溢出了一行泪水。微风拂过,脑海中熟悉的声音戛然而止,珺芙蓦然回首,君已不见……
  • 木夕陵

    木夕陵

    她。人前是自闭的学生,人后邪魅嫣然,冷血无情的黑帮老大,也是国际集团的总裁。他,是正宗红三代,根正苗红的太子爷,一次任务中的偶然,他遇上了她,于是,她赖上了他,他爱上了她。镜头1:轻抚她白皙的脸庞,你说,“不要总是把自己置身于那样不安全的境界,我会担心。”她莞尔一笑,朱唇轻启,“不是有你吗?不能对你放心吗?“我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你的身边,剑眉微皱。纤细的手指伸上眉头,抚平皱起的眉头,”我知道了。“虽然知道她说的只是安慰他,可是,又能够怎么样呢?他能做的,只是在她前行的路上,护她一路顺风,不去阻碍她,她,不是笼子里的金丝雀,是空中翱翔的雄鹰。
  • 皇帝下令:捉拿逃跑小皇后

    皇帝下令:捉拿逃跑小皇后

    她只是一个小小的乞丐,无法攀高皇后这个令人耽耽的职位。于是,她选择了逃!灵儿,我们之间就只能是猫捉老鼠的关系吗?他满脸寒峻,薄唇轻启,只是淡淡的开口道:捉!谁能理解道,这淡淡的语言中,却包裹着数不尽的苦楚与心酸。她十三岁,他十四岁。第一次的相遇,她从天而降。砸在了他的步撵之上。就在那一刻,他的心只为她而活!相伴长大,她十六岁,他十七岁。他欲封她为后,她却在当夜出逃。他满世界发疯了的寻找,终于在去九凤国都的路上与她相遇。可是此时,她的身边却是已众男相伴——楚云寒——喂!楚大哥啊,你好歹也捡了一个便宜“弟弟”,多多少少得给予一些报酬才行啊!
  • 心灵破碎

    心灵破碎

    黑色力量从天而降,天地即将陨灭。最后时刻,天明光耀,吴悲达到无心术最高境。永恒间破碎凭一己之力将黑色力量毁灭封印同时他的肉体也破碎,含笑而终但破碎的的同时他好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铠甲的世界吴悲与无心碑一起来到了这个新世界,开始了新的人生同时到来的还有黑色的力量前世是大陆的最强者今生能否再创辉煌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霸天邪皇

    霸天邪皇

    身兼神功魔与道,阴阳交汇太虚生,一剑碎虚敌安在?执掌乾坤谁争锋!平凡少年炼魔功身死,却灵魂未灭重生异世,得混沌源晶认主,获绝世功法传承,手持霸天神剑,身着天魔神铠,转战三界,熔炼阴阳,最终主宰万物,铸就不死不灭神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携美同行,笑傲天下!一切精彩尽在《霸天邪皇》!
  • 春眠不觉晓

    春眠不觉晓

    前生,她是丈夫最爱,但弱水三千,她不是唯一存在,空闺独宿时,她泪湿绣枕,心碎神伤,向天上神仙祈求,求来生有一段没有第三人的婚姻。今世,她仍是丈夫最爱,唯一最爱,阴阳两隔,断不去情深意重,重归阳世,自是恩爱逾恒,但不能为心爱之人孕育子嗣,成她心口之痛,公婆求孙心切,如何自处?前世爱人来寻,如何抉择?前生,今世,两难题……
  • 摄政王的倾世萌宠

    摄政王的倾世萌宠

    他是古代的摄政王,他腹黑,冷血,无良。她现代顶级特工,她毒蛇,无耻,冷傲,。当他遇上她会擦出怎样
  • 重生之若水

    重生之若水

    上辈子的赫连若水,在父母离婚时选择了母亲。可是,背叛婚姻的母亲,受尽万千宠爱的继妹,让她从此以后的生活成了一出可笑的悲剧。老天开眼,让她有幸重生回到父母离婚前夕。这一次,她不会再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