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2200000021

第21章 判断(1)

1.判断力与判断

从我们能够听得见、看得见、能够讨论的真实的特定判断结果开始,然后延伸,从而得出这种判断结果所用到的判断力;通过这样一种从熟悉到陌生的原则,我们也许就能受益良多。

在之前对行为与意志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引入了道德判断这个概念,而现在,从大体上对判断这个词进行讨论,则再适合不过了。这个词本身似乎就包含了三种可能的意思。想到洛克给我们的提示,“判断”首先可以指我们所说的判断能力,比如我们说约翰是一个具有良好判断力的人,这就意味着他能够做出合理的声明,得出可靠的结论。如果说这种能力一直处于沉睡状态,那么“判断”还可以指对这种能力的正确使用,比如我们说约翰对情形的判断是正确的。最后,它还可以指对判断这个活动的结果的陈述,即明确的断言,例如“谋杀是错误的”。前面两种意义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小,也无关紧要,它们都认为这是一种能力,只是对一种能永久拥有的能力的潜在使用,而另一种认为它是对这种能力的每一次实际运用。这种潜在性和现实性的差别,在其他关系中十分重要,但在这里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这两种意义与第三种意义之间的差别则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种存在于名词与动词之间、主体与动作之间的巨大差别。能力被运用,这是动词性的,而结果是一个特定的判断,这是名词性的。克莱的整个哲学通常被指是建立在与之类似的一种混淆之上,即对“认知”的两种意义的混淆。我们必须避免这种混淆。如果他所说的“认知”是指人类的认知活动,那他说认知是主观性的就没有错;然而,如果他所说的“认知”是指人脑在认知的过程中认知到的内容,那么他这么说就是不正确的,并且如果他把显而易见属于主观的东西,与一个既不是主观性质也不是精神上的东西混淆起来的话,则更加荒谬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从这种指控中吸取教训,仔细对待判断作为精神上的活动与其书面或口头结果的区别。从我们能够听得见、看得见、能够讨论的真实的特定判断结果开始,然后延伸,从而得出这种判断结果所用到的判断力;通过这样一种从熟悉到陌生的原则,我们也许就能受益良多。那么,我们就从审视我们每天做的一些常见判断开始。

2.判断与陈述

有人建议,判断可以指我们经过一个犹豫不决的阶段后得到的结果。只有存在一个下决心的过程,得来的结果才可以叫作判断,这就好比道德斗争的结果才是明确的道德判断一样。这种建议似乎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但并未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判断的标志性特征呢?循着这一线索,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首先,让我们先分析一下我们一天中可能说的六句话:“今天早晨下雨了”、“上帝是存在的”、“安娜王后去世了”、“神佑国王”、“这个橘子是酸的”、“比起戈尔根朱勒干酪,我更喜欢卡门培尔干酪”。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则是,这其中哪些属于判断,并解释其原因。

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正统逻辑习惯上认为,一个判断必须含有三个元素:主体、联系动词和一个推测。第一个是名词,第二个是系表结构动词组的一部分,第三个则是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这不仅明显体现了语法对人类思维的影响,还体现了它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正如一个简单句由这三个元素构成一样,人们认为连贯的思维也是以这样类似的方式形成的。判断的核心,就是这样一个由三个原本独立可分割的元素构成的语法句。人类的思维活动又把它们与推测联系起来,在这种推测中,名词被加上一个形容词,并宣布它与这个形容词所描述的是一类事物。这样,判断就被看作是独立于形成它的整个活动的,仅仅是某个特定类型的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的语法句。在这样的句子中,两个单词由一个系动词连接起来,就如同连接器连着的两节火车车厢。这样,讨论一个判断就变成了单纯讨论单词和语法,唯一用得到逻辑学家的地方,就是看这种连接是否合适。

根据这种观点,我们之前列出的六句话就只有三句能够称作判断,第一句、第三句和第五句,因为只有这三句具备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语、推测和系表结构的一部分。显然,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每天做出的一切陈述不可能都(这里实际上是一半)有资格叫作判断,而陈述之所以能够叫作判断,仅仅因为它们正好符合某种固定的语法结构。仅仅是对事实的断言还不够,因为我们列出的另外两个断言就是事实,因此,这种三项式的语法结构作为判断依据是至关重要的。

这显然是一种狭隘的形式主义学说。这种学说能够继续存在,几乎完全得益于一种从字面上和语法上分析逻辑本质作用的观点。首先,它只能充分考虑一种类型的判断,即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其次,它只能解释选言判断的一部分,例如,A要么是B,要么是C;最后,它根本无法解释假言判断,例如,如果A等于B,B等于C,则A等于C,而假言判断是发散性推论和发散性思维的基础。此外,这种理论也不允许出现几种不同的解读,然而,即使是我们之前随手列出的几个简单陈述,其中的第一个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解读。一个陈述一旦被说出来,我们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说话者说出的单词了,我们还要考虑其语音语调、声音的曲折、重音等通过书面形式无法完全表达出来,但同单词本身一样极为重要的因素。甚至我们所说的第一个如此琐碎的陈述,通过对句中不同部分进行强调,也能够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如果我用一种很平和的语气说“今天早晨下雨了”,那么我就只是在陈述一个与谁关系都不大的简单事实,虽然我这么说肯定与前面的对话有一定的联系。然而,如果我说这句话时强调的是动词,那我可能就是在对下雨这件事情表示诧异;如果我说这句话时强调的是指形容词,那我想表达的意思则是不管昨天或前天是什么天气,反正今天早上肯定下雨了;如果我说这句话时强调的是早上,我想说的则是下雨的是今天早上,而不是今天下午或晚上。所有这些,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隐含意义,都隐藏在“今天早晨下雨了”这个书面的陈述背后,如果没有大量的下画线和黑体的使用,根本无法从中分辨出它真正要表达的意义。如果书写是为了思想的交流,那这就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因为这每一种不同的强调方式,同一个句子都能有其对应的独一无二的思想,而三项式语法句的判断标准,根本无法对这各种各样的意义做出解释。

这种标准同样也无法涵盖我们提到的第二个以及最后一个例子:“上帝是存在的”和“比起戈尔根朱勒干酪,我更喜欢卡门培尔干酪”,但这些似乎都是我们认为应该称为判断过程的结果。我在这两个例子中都表述了我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的结论,然而,在我为了使它们包含特定的三项,而将它们转化成极不自然的形式之前,我都不能把这两个陈述中的任何一个随意地称作判断。如果我愿意,我就可以说“上帝是一种存在的生物”,事实上几乎就等于说“上帝是存在的”;同样我也可以说,“我是一个喜欢卡门培尔干酪胜过戈尔根朱勒干酪的人”,这句话和“比起戈尔根朱勒干酪,我更喜欢卡门培尔干酪”意思差不多,但并非完全相同。然而我只能这样说,要么歪曲我的本意,要么歪曲表达,否则它们就不能被称为判断。

有人建议,判断可以指我们经过一个犹豫不决的阶段后得到的结果,要经过一个对论据和观点的怀疑、冲突、思考、权衡和孕育过程,最终的判断才能诞生。而其他的陈述和评论则是自发的、反射性的、“未经思考的”,感叹、怀疑、疑问都是这样产生的,因此,许多陈述都没资格叫作判断,因为它们不是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只有存在一个下决心的过程,得来的结果才可以叫作判断,这就好比道德斗争的结果才是明确的道德判断一样。

这种建议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我们还是要问,这会不会只是凑巧呢?所有的判断都必须以这样的方式产生,这是不是判断的基本特征?或者,如果说并非所有,而只是大部分判断以这种方式产生,那这会不会只是碰巧?如果我们想要找出所有判断都具备的一条普遍的不可剥夺的特征,弄清楚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就十分重要。一种偶有属性,即使在许多例子,甚至所有例子中都能找到这种属性,它也还是不能令我们满意。比如下面这个小小的例子:我走到一个朋友的房间,看见桌上有个东西,它的形状大小都和香蕉一样,但却是亮蓝色的。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根香蕉,因为我想不起还有其他这样大小、形状、质地的水果,但这颜色让我很疑惑,我从没见过蓝色的香蕉。我饶有兴趣地仔细研究它,并且发现它的气味和味道也和普通香蕉一样。综合所有这些,尽管这颜色不寻常,我还是决定它实际上就是一根蓝色的香蕉,并且告诉自己或跟我一起的某个人,说“这是一根蓝色的香蕉”。这样,我的陈述能够称为判断的所有前提都具备了:深思熟虑、权衡与抉择、犹疑的结果,我最终决定自己有理由把它称作蓝色的香蕉。然后,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当我第二天回到这里,再次看见朋友桌上这个奇怪的水果时,我便对它的主人说“这是一根蓝色的香蕉”。今天,完全没了昨天的犹疑不决,我只是重复前一天得出的结论;我根本没必要犹豫或思考,所有这些昨天就已经完成了。而我说的话,却跟昨天仔细思考后说出的一模一样,但是,昨天我做出的是一种判断,今天我做的只是陈述,除非我昨天不得不做出的思考能够赋予我今天的陈述称作判断的资格。同样,如果我第一次到朋友的房间时,朋友正好不在场,那他也不可能知道我说“这是一根蓝色的香蕉”是不是在做判断。这样就有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陈述,其中一个是判断,另一个却不是,因此,对于一个只听到其中一个的人来说,则根本无法分辨他听到的到底是判断还是陈述。

这样,这种建议似乎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但并未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判断的标志性特征呢?循着这一线索,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判断是在一个犹豫过程结束时做的;我朋友理所当然认为的判断,是在我希望传达给他一种对那个奇怪水果的兴趣和惊讶之情时做出的,虽然这事实上并非判断。我们暂且假设,我朋友认为我做出的是判断而不仅仅是陈述——假设这种想法是正确的,我们就会发现,我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判断,要么是为了向自己宣布自己的决定,要么就是为了向他人传达自己的决定。为了让自己更明确自己思考的结果,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明确的断定:“这是一根蓝色的香蕉”,而为了向朋友传达我的想法,我便把这句话说了出来给他听。

此外,如果这是我们做出判断的真正原因,回想一下关于道德判断的结论,毕竟道德判断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判断中的一种,我们就能够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在需要做出道德行为的情况下,总是有可能做出一个道德判断的,但这也并不是非做不可,除非我们刻意地从理智的角度去看待整个情形,因为行动本身就等于是明确的判断——这是善的。同样,这一原理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类型的判断中,判断总是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做出,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必须做出一个判断。如果我选择理智一点,那么我就可以明确地做出判断:“这是一根蓝色的香蕉”,仅仅为了向自己展示它的重要性。并且如果我想要再次明确这一点的话,我也可以在之后再向朋友说出同样的陈述。然而,这两种情况我都没有必要这么做;事实上,在第一种情况中,除非我对自己是否应该这么做还有疑问,否则我不会对自己这样说,因为在实际情况中,人们极少会向自己明确地做出判断,也就是说,人们一个人的时候很少可以从理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在第二种情况中,我根本不需要通过明确的判断形式,就能够很好地表达我的意思,比如我可以对着桌子竖起大拇指,并喊“蓝色的香蕉”,这几个字就足以用来表达我的意思了。

3.判断、推理与认知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由经验开始,但这绝不是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这样一来,判断就可以说是思维过程中某个既可以明确表达出来,也可以不必明确表达出来的阶段。现在我们必须做的,是尝试将这个过程定义得更为清晰,而为了这一点,我们必须仔细审视一下,在我说“这是一根蓝色的香蕉”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正在讨论认知的问题,而这是一个逻辑学、心理学和形而上学共同讨论的问题,它试图向我们解释,人们在看见某个事物时会发生什么。

同类推荐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孔子是个好老师

    孔子是个好老师

    本书共十三章,全面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孔子,以及孔门生动有趣的学习状况。同时,作者让2000多年前的学习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之间实现了“穿越”,更让人们看到了孔门的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和发展个性的教育。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老子密码

    老子密码

    细读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常识性的秘密:官员史家尊孔孟,商人文人骂老庄。然而,一但商人文人戴上官帽,有了政治地位却又走向公开赞赏孔子,暗里仍然使劲地研究老庄。因为此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是重返自然、不信礼法与教育的田野哲学。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热门推荐
  • 狐香记

    狐香记

    男主角萧尔在一场梦后,突然出现了一个妖娆的女人。缠绵一夜,他的发小带他到一个餐馆,竟然发现餐馆老板娘与昨晚和自己缠绵的人长得一模一样,但她们却不是同一个人。发小给了他一个水晶球,告诉了他关于餐馆老板娘勾魂摄魄的故事与九尾狐的传说,萧尔在震惊之余,还未发觉自己已经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局里……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网游之神魔无双

    网游之神魔无双

    龙腾公司继《龙翔》之后又开新做《谁与争锋》,而昔日因为未知原因而离开龙翔的战王杨尘也重临游戏。他当初是因为什么而离开,他再临游戏又为了什么?本书有浓浓的兄弟情义,绝对经典的热血!(玄幻系网游,喜欢可以收藏推荐一下。暂时每天一更。)
  • 重振天道

    重振天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至公,以仁善为尊,罪恶为卑。上古时代的万族争霸与阴谋,使得圣人遁世、天道消亡、蛮荒破碎。生活在蛮荒世界各个角落中的蛮荒万族的亿万生灵们看似和平共处,暗中却纷争不休。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种族的利益,各个种族的精英们不断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残酷比拼。人族凡尘的生活平静而安逸,而在蛮荒世界的核心--蛮荒大陆上,人族却在不断承受着高等族群的排挤和打压,以及其他中低等族群虎视眈眈的挑战。人族的地位岌岌可危。怀异宝,负重托,一个一心追求安逸的小子横空出世。蛮荒世界的发展开始偏离暗中人的掌控,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
  • 黄帝阴符经心法

    黄帝阴符经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灵灯仪

    万灵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尘封青春

    尘封青春

    青春是一笔财富,无可替代。爱情是一杯水,冷暖自知。
  • 八路坟

    八路坟

    烈士墓,无名英雄昔年战场伤;八路坟......巨北战役50英烈逝去了宝贵的生命......本书作者通过当年幸存者的口述,和翻阅的大量历史资料,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真实的再现了当年,那些英雄们鲜为人知的故事。至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为了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风尚。特推出此书,向至今还长眠于八路坟的那些无名烈士们致敬,无名英雄们永垂不朽!
  • 萌妖斗狂妃

    萌妖斗狂妃

    萌妖非萌妖,狂妃非狂妃;白雪无殇歌,闲赋为寂寞。追杀,暗杀,种种不公平的待遇,这个柔弱的女子落泪了,为何我会出现在这里?宛千年,北冥国的准王妃,神女转世的女人一夜之间俨然换了副模样!一只萌物妖兽在人看不到的暗处掩嘴轻笑。
  • 绣明

    绣明

    某人穿越到了平行时空的靖康之变数月之后,替身成为康王,玩转权力、携美同游、重拾江山的故事。宗泽、李纲不再早亡,岳飞鹏举万里、汉家好儿郎,大航海时代起于江南,看他云飞翼展绣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