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1300000014

第14章 老饕但识旧味长(3)

厨师在远古

孟子说,君子远庖厨。

有些厨师朋友把孟子的这句话当作厨师不被人看重的理论源头,这是不对的。先人的话流传久了,有时候原意就会被蒙蔽,只从字面上而且还是从简单的字面去解释。孟子提倡人性善,性善的人不愿意听到厨房里杀生的声音,“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人性上的向善和厨房、厨师没有什么关系,放下屠刀都可以立地成佛,何况是为人们提供美食的厨师呢?

在远古时代,厨师的地位是很高的。伊尹本是陪嫁的奴隶,到了商国当了宰相,凭借的就是他做厨师的本事。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的道理和烹饪是相通的。伊尹善调五味,先用美味吸引了商汤的胃,然后告诉商汤要想吃到这些美味就要得天下,得天下的途径呢,就是要对具体事物做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犹如料理不同的食材一样,方法对了,味道才能好,治理国家也是同理。美食与治理国家在伊尹那里遵循同样的原则。

伊尹位居宰辅,是治国的大家。周朝百官的统帅叫作“太宰”,史学家柳诒徵考证说:“太宰者,实亦主治庖膳,为部落酋长之下的总务长。祭祀必有牲宰,故宰也属天官。”也就是说当时的治庖之人,也是权力很大的官员。

厨师的地位低是后世偏见所致。人们常说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但是吃到好的食物的时候,记住的往往是餐厅、酒楼的名字,常常就把厨师忘了。厨师制作出的美食,不仅仅是简单的烹饪,同时也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美是什么?是能给人们生理和心理带来愉悦的东西,好吃的食物同样有这样的功效。

饮食是具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功效的,吃了好东西,心里自然高兴,口腹的愉悦也就带来了心理的愉悦。尤其是现代,人类对食品的加工,是本着健康美味的原则进行的,食品加工的过程本身就是美(美味)的创造过程。所以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烹调列入了“美术”(艺术)里,中山先生说:“夫悦目之画,悦耳之音,皆为美术,而悦口之味,何独不然?是烹调者,亦美术之一道也。”伟人都如是说,为厨者又何必自轻呢?

君子远庖厨,说的不过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没有看不起厨师的意思。

原始的美食与美器

在现代社会的烹调中,有些烹饪手段和器具已经是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存在。譬如说火的使用、炊具的使用、盐的使用等等。可是在原始人那里,这些东西的发明、发现和使用,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火的自如使用出现了熟食,扩大了食物的范围,增加了食物的美味与营养,催进了消化与吸收,让先人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期;炊具(陶罐)的出现决定了华夏民族的主食是以蒸煮粒食为主,而不是像西方和中东的那些民族以烘烤熟食为主;盐的使用,使人类料理食物的方法从“烹”进入到了“调”,味道可以按照人的口味喜好进行调整,真正的有了烹调,饮食也从愚昧时代走向文明时代了。

在人类饮食走向文明时代的同时,原始人的审美能力也随之进化,并且在饮食活动中有着明显的表现。在原始时期,虽然人们获取食物的途径还不够多,获取食物还要付出艰辛的劳作,但是饱腹带来的愉悦感受,先人劳作之后的聚餐,已经有了享受的意味。到了原始社会晚期,食物相对丰富了许多,调味的水平也有了进步,味道的丰富让此时的人们可以把进餐当作一种享受,是对一天辛勤劳作的补偿,也是一种放松。吃饭,在补充体力的同时,也是精神享受的一种形式了。

配合着这种精神需要,原始社会晚期的餐具上出现了一些装饰用的花纹,如人首蛇身纹、鱼形纹,还有舞蹈图案等。这些装饰纹的出现,说明当时人们在进餐时已经意识到,享受这短暂的宁静是一件很幸福、很美好的事情。进餐不再只是物质的补充,还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与享受。

食物,即使是在原始社会也是需要美器来匹配的,于是炊具、餐具上就出现了符合原始人审美水准的装饰性图案。食物的美味是一种美的创造,餐具、炊具的装饰也是一种美的创造。在现代人看来,原始人的烹调是那样的简单、粗糙,但是,对食物的观照,是不能离开它所依存的那个时代特征的,原始人使用的餐具上的花纹和图案是那个时代美的创造力的体现,是和那个时代的烹饪水平相吻合的。

食物的烹调,从来就是创造美的一种形式。味之调和是很高超的艺术,把不同食性的食材调和成悦人的美味,需要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也是美的创造不可或缺的。原始人餐具、炊具上的花纹,那些拙朴的装饰图案,正是那个时代人们对食物赞美的物化表现,是那个时代人们精神享受的表现形式之一。品味美食能给人们带来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享受,换作哲学的说法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愉悦,因此需要对器皿进行装饰美化。简单的果腹只是生存的需要,只是低层面的满足生理需求,食物在这一层面上还谈不到美食,也就难以出现审美的需求;只有上升到品味阶段,食物于人有了存在的意义时,才有美食可言。

美食的出现带动了美器,原始人最初的艺术表现就这样在餐具、炊具上出现了。

“尊”敬

在今天,“尊敬”已经成为客套词语了。在古代,尊敬是有实质意思的。“尊”是古代人喝酒的一种器具,也就是“酋”字下面加了个“寸”字。古人讲究等级,等级不同,吃饭喝酒的用具也不同。等级低的人,不能使用等级高的用具,所谓“礼”对此就有严格的规定。春秋时期的孔子大声慨叹“礼崩乐坏”,就是那时的人们已经不把礼中规定的等级当回事,诸侯也敢用国王的酒具喝酒了。

古人喝酒有角、有爵、有尊。角比爵低,用尊装酒来喝,比用爵要高贵许多。招待重要客人才用尊来喝酒的。同时,“敬”是敬酒的意思。用尊来敬酒,表示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也表示了客人的级别。尊比爵大,用尊也就代表了比爵更大的尊重和诚意。

古代具有实在意义的话,到今天已经演变成客套话。古人的纯朴和诚实在这种词语的演变中慢慢地消失,好客劝酒之风却是在某些地区发扬光大了。在今天的一些地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劝吃劝喝、不醉不欢的场景。发达地区,已经不再劝酒,喝酒嘛,随意就好,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是拼命劝酒,看起来是热情好客、民风朴实,这虽是古风的流传,却和现代化的要求有了距离。传统厚重与否和现代化的速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君不见凡是传统厚重的地区,现代化的程度都不够高吗?四大古代文明,有三个还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踟蹰前行。世界范围如此,中国也不能例外。

川菜随谈

去一家川味餐厅吃饭,点了餐厅的当家名菜冷锅鱼。店家说,这道菜是苏东坡发明的,至今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服务员说得大义凛然,我听后暗暗哂笑。比附古人,尤其是名人扬自己的名,这是一种不错的广告形式,但是如果冷锅鱼真的是苏东坡发明的,也和现在的不一样,因为辣椒这个东西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才将之带到四川。

据考证,古时蜀地之人好滋味喜辛香,辛虽有辣之意,但还不是辣椒,而且那时的蜀人在饮食上还有喜酸甜的嗜好呢。清末民初,川菜才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形式。因此用古人来宣传今天的流行菜品,多少还是要知道一些历史知识的。

在没有辣椒之前,四川人的饮食是以辛咸甜酸为主的,主要的辛味料是葱姜蒜。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川菜基本成型在光绪初年,也就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辣椒这个川菜主要的调料才在四川广泛地流传和使用,才有了今天川菜这样的辛辣。

辣椒是在明朝中期进入中国的,最早在浙江沿海出现,那时人们没有把它作为食材,而是作为观赏植物。辣椒进入四川,是清朝初年的移民活动的成果。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四川人口仅剩下十分之一,大量的土地荒芜,商业凋敝。这样的局面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于是政府号召沿海地区的人移居到四川去,遂有“湖广填四川”之举。这个移民工程直到咸丰初年才逐渐停息。

大量的移民从湖北、江西、广东等地去了四川,家具带不走,农具带不走,牲畜带不走,带走的就是一些随身的衣物和农作物的种子。机缘巧合,传进中国没有多少时间的辣椒种子也被这些移民带进了四川。移民到了重庆后,分两路继续前行,一路往川北的广安、南充,朱德、邓小平的先人就是走的这一路。再有一路沿着长江深入了川南,即泸州、宜宾、峨眉、乐山这一路。南路的这一支没有什么大人物诞生,但是这路人最早把辣椒种植在四川的土地上,从此川菜中有了辣椒的滋味。川南的物产比川北丰富,生活也要富庶一些,人们对饮食也就相应地有了一些追求,现代川菜的雏形在川南萌芽了。

长假的时候去四川旅游,成都的几个朋友带我在川南的泸州转了两天,多少领略了川南的风姿。朋友在成都算个美食家,路上我们聊起川菜,朋友对我讲,川菜厨师中,川南的要比川北的好许多,成都的餐厅老板都愿意雇用川南尤其是乐山地区的厨师,而川北的厨师在成都谋生比较困难。去过不少次四川,川南、川北都到过一些地方,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经朋友一说,倒是想起,川菜中多是川南的菜式,川北有名的菜品没有听到过什么,倒是有个叫“川北凉粉”的小吃很有名。有名也不过是小吃,成都的朋友这样说。好像在北京开的川菜酒楼也多是川南的吧?

一个菜系的扬名、获得普遍的认可,不仅是要有历史、有丰富的菜式、有别于他处的味道味型,还要到通衢之地立足发展,而后才能被广泛地认识和接受,也才能有发展变化的动力。有如川菜一定要到成都、鲁菜要到北京、粤菜要到广州、淮扬菜要到扬州一样,通衢之地人员来往繁复,有识有志的人较多,各地的文化有着很好的交流,这样也就为美食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说到底,美食是文化人对饮食的审视之后才诞生的,而不是乡间的果腹之餐。把饮食上升到审美的程度,把餐食赋予文化内容,饮食才有了成为美食的可能。果腹、好吃,只是生理层面,美食则是审美的层面,虽然审美层面的基础是果腹好吃,但已不仅仅是果腹好吃了。

同类推荐
  • 中华营养百味:好太太美食

    中华营养百味:好太太美食

    “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男人的胃。”身为一名好太太,一手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是必须掌握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掌握了一手让人垂涎欲滴的厨艺更是轻松调和家庭关系的便捷方法。好太太怎么可以少了一手好厨艺呢!
  • 美食文化

    美食文化

    在这里,有流派纷呈的风味名吃、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有茶余饭后的谈资雅趣、口耳相传的饕餮盛宴;有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掌故、丰赡的珍品异馔和炫目的制作技法。肠胃与品位贯通,文化和历史融合,心灵与佳肴交流,带你从佳肴中品味古今文化,从珍馐里感受多彩人生;带你尝尽天下美味,做出绝对美食。
  •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方法、饮用习俗以及产地等。
  • 中国小吃搜索引擎

    中国小吃搜索引擎

    夜幕降临,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都开始生火开业,扯出的电灯将路边映得一片明亮,豌豆黄、炒板栗、龙须糖、爆肚儿、羊肉汤、担担面、火烧、臭豆腐、云吞等,鲜吞四溢:临街露天地里坐着。怀揣着人在旅途的感觉,而对着当地的美食。一种怀旧的感动荡漾在杯中:呛人又亲切的炊烟在身边缭绕,异乡的吆喝此起彼伏,这次第,怎-个梦字了得!
  • 大众美味小炒

    大众美味小炒

    《大众美味小炒》是专门为普通老百姓设计的一套家常食谱,这些食谱选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烹制而成,一般读者都能学会和制作成功。书中附有烹调方法、食材的选购处理及营养功效的介绍。有的菜只需更换食材、调料或烹调方法,即能变成一道新菜的“新口味”,一菜变多菜。该书内容更丰富,轻松易学。
热门推荐
  • 终结之幻剑

    终结之幻剑

    兄长!一决胜负吧!少年凌枫惨遭灭门之祸,真正的凶手居然是他的亲兄弟。为了复仇,凌枫另辟蹊径,踏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强者之路。诛群魔,镇万族,闯神域,威四海。凭借一把幻神剑,走向了万界的顶端。
  • 海怪单身日记

    海怪单身日记

    新书《重生之钓鱼者传奇》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 复仇小姐之泪公主

    复仇小姐之泪公主

    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有婚约,一个女生竟然是世界第一杀手,她,就是世界首富的女儿——欧阳翎一次次危险,一次次伤害她都很坚强,不软弱而又可爱希望的大家能喜欢这次我写的小说复仇小姐之公主泪我是第一次写小说,有什么不满可以提出来
  • 重生打造大明星

    重生打造大明星

    父亲竟然“买”下她最喜欢的歌手做她18岁的成人礼物?!如童话一般幸福的现实令她蒙蔽住看清真实的眼睛。十年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她终于得到了“报应”。父亲去世,公司被瓜分,财产遭掠夺,自己也身患绝症。最后,失去一切的她放了他自由。只是没想到自杀的她竟然重生了,回到一切还没有开始的时间。既然上天恩赐重来一次的机会,那么即使化身魔鬼,她这次也要挽回一切遗憾!因为她还要为挚爱的他打造一片天空,打造一个不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娱乐王国!
  • 《约翰探长1之古堡探秘》

    《约翰探长1之古堡探秘》

    约翰探长是本人第一本书,预计将会出22部,这本是第一部,初次写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您的关注与打赏。约翰等人受学校委托闯入十几个学生的葬身之地——古堡,开始了第一部的故事,谜题答案将会在下一章公布。
  • 深渊虚灵

    深渊虚灵

    远古的埋骨之地,来自深渊的虚灵升灵、启灵、祭灵坛的秘密,封帝桥的传闻荒古的影踪,九帝墓的再现,虚灵的重出深渊一切的一切,预示着天下,即将大乱……少年于困顿中崛起,誓要凌驾于天下。
  • 谥法

    谥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天的薰衣草

    夏天的薰衣草

    她是一个对别人不冷不热的人,而他是一个冷酷的人,当两座冰山碰撞会发出怎样的火花,当他们正在热恋时,她回来了,他该怎么办,是和她在一起,还是和旧情人在一起呢。当她知道他的旧情人是她妹妹时,她该何去何从。
  • 爱上穿越爱上你

    爱上穿越爱上你

    一颗从天而降的蓝色水晶珠,改变了她的命运和爱情,她穿越到了唐朝,从客栈遇小偷命悬一线被他所救,她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他,不惜为他以身犯险,可每一次他都冷言相对,到底是她自做多情还是他心如顽石……
  • 快穿系统之女配霸气

    快穿系统之女配霸气

    【全书免费】安冉,大学刚毕业,其实她找不找工作无所谓,只要她想工作,可以去她爸公司上班,可是她却没有机会。她被系统绑定,只有完成系统给她的任务才回到原来的世界。然而她因为系统的阴谋从小白到最后的改变,每一次任务都是一场蜕变。安冉只能每次跟女主抢男主、男配。安冉会不会到后面变成一个霸气的女配呢?而最后她会不会回到原来的世界?到最后她又谁在一起呢????请拭目以待吧这是雪漫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多多给雪漫建议。如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指出,让我改正不足。在此先谢谢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