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1000000045

第45章 问鼎期:居高堂之位,怀凡人之心(2)

曾国藩生性就很谨慎,他不是那种粗心鲁莽毫无顾忌的人。随着深入官场,他又经历了诸多浮沉,更加使他养成了小心谨慎的特性。他始终以“慎”字掌人生之舵,这也确保了他宦海浮沉,却有惊无险。

对于自己的谨慎,曾国藩并不认为是缺点,他常常将自己谨慎的特点告知别人。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曾国藩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说:“国藩败挫多年,慎极生葸,常恐一处失利,全局瓦解,心所谓危,不敢不告也。”可见,他之所以如此谨慎,是用痛苦换来的教训。

同治九年(1870年)五月,曾国藩更是作了一副对联表明自己的处世态度:“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这副对联,足以体现出曾国藩的处世哲学,也足可以成为所有世人的座右铭。

对于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来说,这副对联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人的职位越高,功名越大,越容易颐指气使、得意忘形。曾国藩深知这一点。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宦海是很险恶的,在官一日,即一日是在风波之中。能够平平安安地上岸的,实在不容易。”他详细总结历代为官为宦成败之关键,认为为官有四大忌,即“四败”。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居官有四败: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复多诈者败。”所谓昏惰任下,是指是非不明,不干正事,放纵自己身边的人胡作非为。傲狠妄为是指举止傲慢,为人蛮横,什么事都敢做。贪鄙无忌是指贪得无厌,无所忌讳。反复多诈是指为人反复无常,好用诈术。

曾国藩把这“四败”写在案头上,每天都提醒自己。在另一个地方,曾国藩又说:“自古以来凶德致败者大约有二端:一是傲慢,一是多言。”他总结历史经验说:“我看历代的那些著名的大官,大多数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而败家丧身的。”

曾国藩的官场一生,均终日警醒,战战兢兢,而且官越做得大,他就越是谨小慎微,就连在与肃顺等人的交往中,他都非常谨慎,从不使用文字性的东西沟通,免得贻人口实。可以说,是谨慎保住了曾国藩的荣耀,使他得以善终。

诚然,谨慎并非美德,但从曾国藩以及历史上的其他名人的经历来看,谨慎却是英雄豪杰不可缺少的素质。难怪朱熹说,古今大英雄豪杰,做事必有“临深履薄”的感受才可成大事。他在给陈亮的书信中说:“真正大英雄人,却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处,做将出来。若是气血粗豪,却一点使不着也。”

谨慎还是一种生存智慧。月满则亏,乐极生悲,扬扬自得的高视阔步固然让人艳羡,一跤跌倒的狼狈难堪也足以令人慨叹。因此,在高调做事的时候,小心谨慎必不可少。春风得意之时常给自己敲敲警钟,泼泼冷水,有百利而无一害。

2.低调发力,巧妙周旋

在争执中懂得退让,是高度智慧与情操的表现。退一步海阔天空,退让并不一定就会吃亏,有时退让一步,反会使我们因暂时的退出,而有时间冷静思索问题的症结,及时调整自己的脚步,而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效。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别无退路,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低调发力、巧妙周旋是不错的选择。

同治年间,一个老头儿与人发生纠纷,对方一看老头儿没什么背景,就仗着自己有钱有势,硬将一冢迁到老头儿家的祖坟上来。官司由衡阳县打到了衡州府,总是对方占上风,老头儿咽不下这口窝囊气,被逼得想上吊自尽。这时,一位亲友提醒他,可以找在外为官的干儿子曾国藩出面,就不难打赢官司了。老头儿这才想起确实有这么一个干儿子,只是多年没有走动,不好意思去求人,但事出无奈,老头儿最终还是决定去找曾国藩。

曾国藩生性低调,常在家中劝父教弟,不要干预地方的事,以免背上以权欺人的名声。可是,看到多年未见的干爹有求于自己,他实在难以拒绝。况且对方实在太霸道,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不该退让。几经思索,曾国藩决定不抛头露面,而采用低调发力、巧妙周旋的办法。

第二天,正逢曾国藩奉谕升官职,南京的文武官员都来贺喜。曾国藩在督署设宴招待,老头儿也被请上了席。敬酒时,曾国藩先向大家介绍,首席是他湖南来的干爹。文武官员听了,一齐起身致敬,弄得老头儿怪不好意思。接着,曾国藩还把自己的干爹推崇了一番,说他一生勤劳啦,为人忠厚啦,怎么也不愿意到南京久住,执意要返乡里。说着,从衙役手中接过一个用红绫包着的小盒子,打开后拿出一把折扇又说:“我准备送干爹一个小礼物,列位看得起的话,也请在扇上题留芳名,做个永久纪念。”大家放下盅筷,接过一看,只见折扇上已工工整整地落了款。上款是“如父大人侍右”,下款是“如男曾国藩敬献”。众官哪有不赏这个脸的,于是一个个在扇上签起名来,有的还题了诗句。不到半个时辰,折扇两面都写得满满的。曾国藩兴高采烈地把折扇收起,仍用红绫包好,双手奉送给了干爹。但曾国藩始终没有口头答应帮助老头儿出面解决纠纷。

老头儿住了几天,只得无趣地回到家乡。亲友问起情况,老头儿唉声叹气地描述了一遍,亲友听后,哈哈大笑,说曾国藩已经给你出面了,关键就在扇子里。老头儿似有所悟,会意地笑了。

等到衡州知府升堂时,老头儿手执折扇走了进去。那时候,被告上堂打官司,手执扇子是藐视公堂。知府一见,自然大怒,让老头儿扔掉。老头儿却说,这把扇子是我干儿子送的,可不能扔。知府觉得事情蹊跷,就让衙役夺过扇子呈递上来。翻来覆去看过之后,知府惊出一身冷汗,很快就把坟山官司公正地裁决了,还了老头儿一个公道。

曾国藩的故事告诉我们:当退让已然不可能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谋取。然而,谋取的手段不一定是意气之争、头破血流、针锋相对。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高明地巧妙周旋,保持低调本色,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又不让人觉得太过露骨。

3.一团和气,与人为善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但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坎坷。个性太强的人虽然比较有能力,但天生有一股强烈的排他性,因此,与绝大多数的人合作都不会太好。在他们春风得意时,他们那锋利的个性常会伤害到周围的人,他们那噎人的语气常会驱赶一批人;而在寒冬腊月时,他们那可怜的自尊,宁肯选择自残、自灭,也不愿意向别人求助。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成功总是会迟到。

那么如何为人处世,更有助于你尽快取得成功,进而维系自己的胜果呢?一团和气,与人为善!这既是处世的圆通,也是处世的低调,这能让一个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这是一条处世的金科玉律。

历来评论曾国藩其人的文章数不胜数,许多现代人视曾国藩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范,很多人也在思考曾国藩能够成大事的原因。其实曾国藩的成功之道中有一条很浅显的道理最容易让人忽略,那就是一个“和”字。我们可以将他与当时以天下苍生为念,有着凛然正气、横扫千军气冲斗牛的左宗棠相比。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出,曾国藩确实更多出几分和、儒雅、圆融的性情,这是与他经历儒家的中庸文化长期的熏陶分不开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我们民族足以傲世的睿智,也是曾国藩思想的出发点。博采众长,以善相浸灌,尊重和扶植人才,顾大局求团结等等,都离不开一团和气、与人为善的精神。

曾国藩是深谙人情的,倘若拒绝被人拍马,则必成孤家寡人,倘若沉醉在拍马中,则会让那些颇有见地的人才流失。因此曾采用了淡然的处理方式,一边听着满耳的谄媚之词,一边心怀城府头脑清醒地利用各种人才为自己效命。总之,外表上是一团和气。可见他对人性的理解和处世的老到已到了很深的境界。

而面对是非,曾国藩则主张维持自己的基本立场即可,无须强求对方完全臣服在自己的观点下。因为人的视角与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一旦成型又很难改变,因此,想要征服对方等于是要彻底动摇人的信念根基。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因为我们自身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也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憾。

曾国藩是有教训的。冯卓怀是曾国藩的老朋友,一向对曾国藩极为崇敬,也觉得跟着曾国藩能闯下一番大事业。于是,他辞了官,到曾的家里来做家庭教师。他对曾可谓是忠心耿耿,在曾兵败祁门的时候,冯卓怀放弃了四川万县县令的职位,投到曾的幕府中。但后来因为有一事不合,曾国藩当众训斥了冯卓怀。冯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决心离去,虽然后来曾国藩几次劝留,他都不为所动。最后,冯卓怀回家闲住,宁可丢掉官职,也不能忍受别人对自己的不尊之举。曾国藩在这件事上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有自尊心的,尤其对那些才气很高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于是曾国藩从此反复提醒告诫自己,一定要尊重幕僚和其他所有人,任何时候都要以礼相待。

同类推荐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警察日记

    警察日记

    幸福背后是他们心血的流淌、安全背后是他们泪水的挥洒、正义背后有他们生命的付出、知他们者,知道他们的辛酸、不知他们者,看到了他们的荣耀。
  • 圣者为王:王阳明的超凡之路

    圣者为王:王阳明的超凡之路

    王阳明心学的最大魅力就是要让人的内心完善和强大起来!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具体的困难是人所不能克服的呢?还有什么成功,是我们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呢?一代大儒黄宗羲即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诚然,不学阳明,我们还要学谁呢?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热门推荐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姐少爷复仇记

    小姐少爷复仇记

    4位异姓少女因仇相遇,结为姐妹,一起复仇。4位少男与她们相遇因兴趣相同走到一起后发生的插曲。
  • 走近阳光地带

    走近阳光地带

    本书为深圳市宝安区德育教育的成果案例,收录案例43个,内容涉及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和热爱学生等方面。
  • 魔王密令:狂傲总裁的绝宠

    魔王密令:狂傲总裁的绝宠

    穿越回古代,寻找他!他是毫无感情的铁面将军!穿越回盘古时代,解除血咒!她是嫡亲的神女,他却是三界追杀的魔王!他们注定有三世的纠缠,万年前就演变的一切,却生生世世不被祝福,用血咒来冰封属于他们的记忆,三辈子只要他们相遇就可以想起!
  • 木叶下的人生

    木叶下的人生

    故事以魏晋南北朝后期,南陈与北隋一段历史为社会环境,以文连庶、石破天等人的活动为主要线索,描绘了不同阶层的人在他们扮演的角色与外界相互碰撞中发生的故事。以历史的厚度解读人生,以世事的沉浮探讨命运!
  •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要赢得这些大客户并牢牢抓住他们,是每一个企业最关键的重要任务,本书行文简洁,同时借助画龙点睛的框架语言,详细论述如何收集大客户资料、制定有效的大客户拜访计划,如何与大客面议洽谈,如何进行大客户关系管理,如何贡献更多的利润,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 独家密婚:强娶甜妻的首席

    独家密婚:强娶甜妻的首席

    容华从不知道,她的幸福婚姻家庭会因为胎儿性别鉴定的结果,而变得粉碎……当美满的爱情出现破裂的时候,唐墨研对容华说,我爱你一辈子,那些都是假的。容华傻傻的信了。当不在和谐的家庭出现了第三者的时候,唐墨研还是对容华说,我只爱你和肚子里的孩子,因为你们是我的全部。为了孩子,容华还是选择相信。可当唐墨研抱着情人大胆入住她的空间时,容华才知道自己傻傻的坚持不过是让别人认为她更加白痴而已。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作死戏码,她比不过小三。强势凌厉演戏高超,她溃败于婆婆。把甜言蜜语化作剧毒,她斗不过丈夫。而她能做的,就只有在垂死中挣扎,然后浴火重生……
  • 星际少女寻爱记

    星际少女寻爱记

    北堂不点说: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世界上总有那么多人等着我拯救叶千帆回答:你的愿望不就是拯救世界吗北堂不点有点无奈: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的愿望自己变了叶千帆挑眉:变成什么了变成了想和你在一起,和你穿越时空,和你携手,和你偕老,和你直到天荒地老我也是
  •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