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1000000039

第39章 谋进期:强在弱中取,进在退中求(2)

1.宁肯以缓求稳,决不高调冒进

沙漏,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器具。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的。沙漏中的沙子有一个特点,就是流动得很缓慢。而正是这种缓慢,保证了它可以夜以继日地工作下去,而不会出现“堵车”的现象。如果沙子流动得过快,就有可能堵住漏斗口。其实,做事情也是这样,以缓求稳往往比高调冒进效率更高。

李鸿章曾当面指出,曾国藩的一大毛病是行事懦缓。殊不知,懦缓恰恰是曾国藩的超人之处,又恰恰是李鸿章所缺乏的。其实,曾国藩本来是一个生性倔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是个急脾气。后来他发现,心急最易坏事,才渐渐改变。

他考中进士后,师从唐鉴专攻程朱理学,程朱的治学之道,讲究铢积寸累的功夫,逐步深入,而心学因受佛学影响较大,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认为学问可以凭悟性速成。王阳明凭悟来研究竹子,即所谓探究事物规律的“格致”之学,结果他在竹子前静坐了7天,冥思苦想,终不得要领,还把自己“格”出一身病来。曾国藩受唐鉴、倭仁的指教后,对心学不太满意,却日益笃信程朱的渐进功夫。从此,他坚持从小事做起,每日必读几十页书,写一刻钟字。点点滴滴,渐渐进步。这种治学修身的方法深深影响了他的性格,使他由原来的急切好进变得稳重懦缓。

曾国藩宁肯以缓求稳,决不高调冒进的处世之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求学和用兵。

在求学方面,曾国藩认为,学问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不可速求:“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必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有人看书总是贪多求快,今天拿本书来乱翻几页,明天又翻开一本书,浏览几行,结果功夫花了不少,知识却学得鸡零狗碎、不成系统,这也是高调冒进的表现。曾国藩对此是坚决反对的。同治五年(1866年)正月,他在给正在练字的儿子纪鸿的信中说:“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在用兵方面,曾国藩更是极其稳健。他主张“临阵之际,务宜稳而又稳。佯作败不可猛追,孤军不可深入”,切忌焦躁。他对曾国荃说:“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他的这种战略战术在他的日记与往来书信中多次出现,我们也可以从其作战过程中明显地看出这一点。

曾国荃在围攻江西重镇吉安时,曾国藩曾经为他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后来这句上联成为曾国藩和太平军作战的指导原则。

不但在战略思考上,同时在具体战术上,如扎营修垒和拔营起寨上,曾国藩也是以缓求稳。他领导的湘军有两个特点:第一,队伍要严整,哨探要严明;第二,不求神速,但求稳妥。对此,李鸿章说:“楚军营规,无论调援何处,事势缓急,仍守古法,日行三四十里,半日行路,半日筑营。粮药随带,到处可以立脚,劳逸饥饱之间,将领节养其气力,体恤其艰苦,是以用兵十余年,卒能成功,为其能自立于不败之地,致人而不致于人。”故湘军用兵,不患敌袭,不患中伏,很少有在拔营的时候,遭到全军覆没的事,正是由于其扎营的成规周密所致。

从中,我们不难体会曾国藩“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的原则,而扎营看地则成为这一战术的关键。湘军用兵战术,稳步前进,步步为营,不慌不忙,以孙子兵法“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逐渐争取主动为原则。故湘军用兵很少陷于危地,常据险要之地以制敌命,出奇制胜。曾国藩用兵,重视“主客”的说法,以守者为主,攻者为客,主逸而客劳,主胜而客败。归结起来,其军事战略的主旨主要在于4个方面:一扎营垒以自固,二慎拔营以防敌袭,三看地势以争险要,四明主客以操胜算。

不仅曾国藩自己“稳扎稳打”,他还时常告诫带兵将领勿求速度,“步步把稳”“稳扎稳打,机动则发”“不必慌忙,稳扎稳守”。

以缓求稳是一种睿智的做事原则,是规避风险的好办法。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心急火燎,那只会使自己一无所得;我们不要因为前方看似风平浪静,就忘乎所以、高调前进,那只会使如火的激情加速熄灭。

2.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古今胸怀宽广、怀抱大志的人很多,然而真正能建功立业、传世不朽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固然与天赋、时机有关,同时也同他们的办事方法密不可分。一些人有了远大志向,却缺乏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认为自己志在天下,不愿去理会“琐事”,如果这样,就只能流于空想。

凡事都非一蹴而就,都要经过不断积累、由小而大的过程。如果只向大处看,而不从必做的小事上着手,就犯了一屋不扫而扫天下的毛病。儒家的成功学为每个人设计了由修身而齐家,由齐家而治国,进而平定整个天下的道路,就是一条由小处开始向远大目标前进的路径,曾国藩正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成就大事的。

曾国藩的成功之路始于修身,考中进士后,便师从唐鉴,专宗程朱理学。唐鉴教导他说,要精通理学,先应专治一部经典,从识字明义开始,一字通则一句通,一经通则其他诸经可以旁及。积少成多,逐渐长进。倭仁也是当时的理学大家,曾国藩向他学习检身功夫。

倭仁的功夫就是从小处开始,每天从早起到入睡,一举一动,坐卧饮食,都严格要求,并且记下札记,以备反省。这一点对曾国藩影响极大。

在实践上,曾国藩凡事都从全局、大处考虑,但小处的具体步骤又有条不紊,极有章法。他一生中,坚持早起,每日必读数页书,坚持亲自写家书、批文稿,以勤俭自戒,从不敢违背。正是在这些小事上能认真对待,才保证了他宏大目标的实现。曾国藩还据此总结出了“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这句名言。

在用兵治军上,曾国藩也是从小事抓起。咸丰五年(1855年),他教导刚刚从军不久的弟弟曾国荃说:“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所谓脚踏实地、克勤小物,正是说从小处、实处做起。曾国藩治军,不仅一切营制、规则、将领选拔任用都亲自决定,就是训练他也一手抓起。他经常亲临训练场,指挥训练,亲自进行思想工作。当时湘军的《爱民歌》、《水师得胜歌》等,都是他亲笔所写。

曾国藩对军中细事无不关心,地形勘察,他也要求主将要亲自进行,不能依靠道听途说。对武器军械,他更是关心备至,对规格都做了明确规定。如规定矛杆用的竹子必须是“老而坚者”,桐木必须是“小树圆身,大树锯开者不可用”。邹寿璋办事很朴实仔细,曾国藩委派他专门负责军械,但他自己也毫不放松,都要亲自检查。有一次做的矛杆不合格,立即下令重做。曾国藩还亲自研究炮子的打造,他发现用熟铁要比生铁好,便改用熟铁,解决了炮子“经药辄散”的问题,并且使射程增加了一里多。

曾国藩这种脚踏实地,从小处、实处着手的做法,保证了事情能按计划、有步骤地向既定目标发展,从而积少成多、由易而难,为最后的成功创造了条件。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用一功,实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在曾国藩眼里,志向大、不朴实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视事太易”,把做一件小事看得很容易,不屑去做,而是贪难求大。实际上,这种做法恰恰违背了做事的规律。再大的事,也要从小处做起,再难的事,也要从简单处做起,这可以说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3.势不使尽,进退有度

要低调做人,还可以借鉴中庸之道的处世原则,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既不偏激,也不矛盾,时时求其命中目标,符合“时中”的精神。不管是进还是退,变还是不变,为还是不为,都能做得恰到好处,能够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势不使尽、进退有度。简言之,只有掌握了处理事情的分寸,才能方圆自在、游刃有余。

咸丰年间,曾国藩写过一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两句话很有意思,也很耐琢磨。柔中有刚,可进可退,正是这种思想,使曾国藩游刃有余地在官场自由地待了几十年。

身在官场,不可不露,也不可太露。不露则徒有满腹才华,却永无出头之日;过露则会树大招风,弄不好落得“枪打出头鸟”。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曾国藩深谙此道。在得意时,他一直在强调“势不使尽”、“弓不拉满”,可见他非常懂得进退之理。

曾国藩把握这个度,总是能恰到好处,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最典型的就是裁撤湘军和留存淮军之举。不裁湘军,恐“权”高震主,危及身家性命;如裁淮军,手中没了底牌,则任人宰割,因此他让李鸿章按兵不动,从自己处开刀。

他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说:“惟湘勇强弩之末,锐气全消,力不足以制捻,将来戡定两淮,必须贵部淮勇任之。国藩早持此议,幸阁下为证成此言。兵端未息,自须培养朝气,涤除暮气。淮勇气方强盛,必不宜裁,而湘勇则宜多裁速裁。”

曾国藩的信写得很直白,但他的用意却很深。朝廷对手握兵权的湘淮将领心存顾忌,直欲除之而后快,为今之计,只有留淮裁湘,才能对清廷可能采取的动作有所牵制。从李鸿章这个角度来看,此事对于他来说有益无害。“兵者尤关天下大计”,手中有兵是硬道理,淮军的兴衰关乎他李鸿章个人的宦海沉浮。李鸿章既看出了清廷的用心,又相当了然曾国藩的意图。因此他决定,顺应两方面的意愿,坐收渔利。他给曾国藩写信,表示支持裁湘留淮的决策,同时强调淮军“改隶别部,难收速效”,同时意味深长地暗示:“惟师门若有征调,威信足以依恃。”这是在给曾国藩吃定心丸。由于曾、李达成默契,裁军工作极为顺利。

而耐人寻味的是,曾国藩在奏折中虽然大声请求遣散湘军,却对他个人的去留问题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奏折中说要求留在朝廷效力,必将落下贪权恋贵之疑;如果自己在奏折中明确请求解职回乡,又会产生多方面的猜疑。比如:可能给清廷以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尽忠的印象,同时也有可能被许多湘军将领奉为幕后领袖而招致清廷猜忌。曾国藩深切了解到: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功高盖主。因而在事业达到巅峰之际,他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非常妥善地裁减了他的政治资本——湘军。此举成为他官场生涯的代表作之一。

“度”在中国古语中有多种解释。一种是“度量”的意思;还有一种是“限度”。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度”,是后一种“限度”的意思,这种意思是说,要注意事物变化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可能达到的程度。另外,“度”还指事物外部条件对事物对立双方量变的促成度。这就要求战略决策者在调动战略资源和运用战略力量时,要把握住外部条件的变化。这些外部条件有时间和空间的,也有精神和物质的,还有其他方面的。形象地说,“度”的这层意思,类似于中国老百姓所讲的“火候”,把握“度”就是把握“火候”,“不到火候不揭锅”。

老子曾有这样一句名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通俗一点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得再多,说来说去,不如守住一个“中”字。而这个“中”字,就是最佳的“度”。实际上,中庸思想中的“度”的核心就是这个“中”字,这里面有着非常深奥的辩证法思想,深刻反映了中国哲学的精华所在。

孙子也有一句话可与之验证。他说:“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在具体的战略指导上,傲到不可偏执,就要充分留有余地,不可把事做满。如冯梦龙所说:“处在局内的人,常留有一块余地,就会退进在我。这是处世的良策。”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得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亦同此理。

所以,无论有着怎样出众的才智,都一定要谨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要活用中庸处世之道,低调处世,收敛锋芒,势不使尽,从而让自己进退有度、左右逢源。

同类推荐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在发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推翻帝制的武装斗争、草拟资本主义宪政纲领、以议会方式反对袁世凯专制等方面的业绩,是常为世人道及的,他在25岁之龄即为中国领土的完整做出过杰出贡献。《宋教仁自述(套装上下册)》以宋教仁短暂的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宋教仁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宋教仁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教仁形象。
  • 人间鲁迅

    人间鲁迅

    林贤治,诗人,学者。广东阳江人。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旷代的忧伤》;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时代与文学的肖像》、《自制的海图》、《午夜的幽光》、《五四之魂》、《纸上的声音》;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势》、《沉思与反抗》;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漂泊者萧红》等。主编丛书丛刊多种。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他凶残弑兄杀父,登上皇位,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他的残暴统治最终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宣告结束。让我们拨开了笼罩在炀帝身的上重重迷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炀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断指四代

    断指四代

    一场真实而漫长的梦,融化了那段冰封于记忆深渊之下的往事。爱,本没有错,但宿命说错了,那就是错了。施加在四代人身上的断指流血的诅咒,看似强悍,到最后却战胜不了四代人之间血浓于水的羁绊。不管是尘缘,还是孽缘,只要缘还在,就可以因岁月的不静滞而长存,就可以因轮回的不停歇而永生。人、天、命,为什么非要拼得你死我活呢?
  • 与妖行

    与妖行

    主cp瓶邪副cp黑花隐性cp多个瓶邪BE.黑花HE可能清水。————有兴趣的请进(??ω??)??
  • 邪妃逆天

    邪妃逆天

    展邪依,国家一级特种兵,因未婚夫的算计而落入圈套中,被雷电劈中消香玉损!当现代特种兵穿越到天界,成为城主府大小姐,一切的一切都将重新开始!陷害她的罪魁祸首,她会让她知道得罪她的下场是多么销魂!在这弱肉强食的天界,她唯有努力变强,强到所有人都仰望,那样才不会被人威胁!而在一次又一次的雷电攻击下,让她成功的修炼了万年难遇的混沌之力!当两颗不同的灵魂相容,即可合二为一,又可分开成为单独的个体之时,掀起的又是怎样的风暴!当她成为天界的强者,通过往生塔重回现代之时——等待她的又将是怎样的阴谋?神秘男人的一次次出现,一次次相帮,看似充满目的的举动下,又有着怎样的宠溺温柔!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爱情是什么?萌芽时的怦然心动,成长时的炽烈奔放,成熟时的浓郁绵长,以及天下有情人终将面临的生离死别……《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作者历经十二年艰辛努力,将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爱情绝唱辑成一册,记载了有关爱的一切。如同时光流转,爱亦有四季变换,也会经历盛夏与寒冬。时光的残酷,爱情的不朽,在生死轮回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 异世界回忆录

    异世界回忆录

    主人公叶子,在自己的公寓中的奇遇,门的后面不紧紧是开始。
  • 穿越从天龙开始

    穿越从天龙开始

    宋太祖赵匡胤以一对拳头,一条杆棒,打下了大宋锦绣江山。自来帝皇,从无如宋太祖之神勇者。那一套‘太祖长拳’和‘太祖棒’却是太祖之后再无一点荣光。本故事,正是从赵氏子孙开始。。。。。。
  • 女扮男装:霸奴娇

    女扮男装:霸奴娇

    他亦是她。最为亲密的姐姐将她骗离了家园,使她流落在外,没了依靠。一次救命的收留,让她成为他的侍卫,一个要交付性命在他手里的侍卫。纸包不住火,他还是发现了他是“她”。占着她的身,霸着她的情。“你是我的……”他霸道无情对着她说。白莲花般的微笑,迷样的神情,然而,命之交付终会成为事实。失去了她……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5)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冥炎仙尊

    冥炎仙尊

    市井少年王阳,偶然获得一块奇异石头,从此叱咤风云,成就一代传奇。他逍遥自在,以手中长剑荡开遥遥天路。他日登临绝顶,誓要令万界臣服!
  • 小市民修仙记

    小市民修仙记

    一个小女屌丝花旺财的发迹之路。花旺财本想趁着股市崛起之际再赌一把把自己的所有身家压在了股票上面实现自己一夜暴富的梦想,谁曾想华丽丽的做了一个股市小炮灰。命运的改变,来自于从天上掉下的一颗巨大的巨大的巨大的流星!谁曾想到这个流星居然是一个神级系统!旺财迎来了个个界面发财致富的生活!被渣男抛弃怕什么!美男后宫来袭!一堆极品三八怕什么!小娘泡美男修炼两不误,且看旺财智斗极品!带着兄弟姐妹爹娘乡亲走上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