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1000000031

第31章 输赢:咸丰老板与曾员工的博弈(2)

当李秀成提兵进攻杭州时,清政府就急令曾国藩缓攻安徽,东下救常州、苏州。由于李秀成进兵迅速,曾国藩未及东援,太平军已攻破江南大营,又连克常州和苏州等地。在清政府看来,常、苏等处的丢失,远比攻占安庆重要,故而强令曾国藩东进。而曾国藩咬住安庆不动摇,清政府见曾国藩不应命,只得于五月间授他以兵部尚书、署两江总督之职。清政府以为给了他封疆大权,他就一定会率兵东进了。结果,曾氏仍未应命,在上奏咸丰的拜折中,仍强调攻占安庆的重要性,认为平定江南,必先“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他说,向荣、和春等人之所以失败,非败自军,而败在势。他们原想自下就近围攻天京,结果战守错乱,屡进屡挫,既攻不下天京,又反丢了常、苏之地。

曾国藩重申以前的军事方略,坚持自上而下,先外而内,稳扎稳打,步步进逼,最终可以攻克天京,歼灭太平军。若弃安徽东进,必重蹈向荣、和春之覆辙。

但为了略尽臣子和两江总督之责,曾国藩答应派出部分兵力东下,但战略重心仍放在安徽。清政府批准了他的战略计划,两个月后就实授他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之职。

据史书记载,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是清廷内部斗争的结果。太平天国兴起后,清政府的统治风雨飘摇,八旗、绿营皆腐朽不能用,旗人对大规模的起义早已失却了应付的力量。以肃顺为首的满员对此尤为清楚,当时他任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深得咸丰信任。他极力反对当朝沿袭过去不信任汉官的习俗,认为要拯救大清王朝,不用汉员已不可救药,乃向咸丰极力推荐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依靠他们镇压起义。

据说,当江南大营被攻破后,两江总督何桂清临敌逃走,咸丰急得寝食俱废,与肃顺商量选人取代何桂清做两江总督。肃顺先提出选用汉员充任,咸丰提出让胡林翼担任,肃顺进言:“胡林翼在湖北措注尽善,未可挪动。”咸丰说,可让曾国藩任湖北巡抚,顶替胡林翼,将胡林翼调去两江。肃顺说:“6年前曾经让曾国藩做湖北巡抚,几天后又撤销了任命;如今再次任命,显得皇上恩德不重,不如直接以曾国藩为江督,曾、胡二人感情甚洽,二人合作,东南的事一定可以做好。”咸丰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曾国藩遂得到了他盼望多年的封疆之职。

肃顺的建议不仅见诸史书、笔记,据传,肃顺还曾写信给胡林翼,做胡的工作,让他不要为未做两江总督而介意,要与曾国藩团结合作,共图大业。胡林翼又将此信转给曾国藩看,曾氏自然对肃顺非常感激。但曾认为肃顺不该在上谕未达时给胡林翼写信,这不仅违反朝廷定制,泄露了皇朝的绝密之事,也是肃顺在拉山头。本来汉人做地方大员就犯清朝之忌,皇族中一定会有不少权臣反对,而肃顺敢于任用汉人自是明智之举,却拉拢汉官做依附,这实在非国家之福。所以,他明知肃顺在暗送秋波,但假装不见而未与他有私下的往来。

令曾国藩心里更加怨愤的是:6年前皇帝就曾令他署湖北巡抚,以后这个职务换了几任,最终给了他的朋友,实则做过他部下的胡林翼。他率领湘军又冲杀了6年,成了东南的中流砥柱,在四顾无人之时,皇帝仍不愿放权给他,宁愿把两江总督授给胡林翼。皇帝太不信任、太不放心他曾国藩了!对他未免过于寡恩了!然而,两江总督,这个地方大员中地位显著的职位毕竟授给他了,这意味着他今后要担当起镇压太平军的全部职责,是长江两岸、东南数省军队的最高统帅。

二、皇帝的命令,也有不遵从的办法

皇帝和掌握实权的大臣之间的博弈,也不总是皇帝占据主导地位的。别以为皇帝的话,臣子就一定要听,当皇帝的命令对自己很不利,同时又有拒绝的方法时,皇帝的话也不用去听。要不然,怎么会有名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呢?

皇帝一直都对曾国藩不是很信任,最后好不容易才给了曾国藩实职和军权,虽然曾国藩一直都忠心耿耿,像一条狗一样听皇帝和朝廷的话,但是,曾国藩也不止一次地拒绝过皇帝和朝廷的旨意。下面的这一次,曾国藩就拒绝得很巧妙。

话说在湘军和太平军之间的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在一次战役中,湘军大将李元度丢失了徽州城,令曾国藩的祁门大营将陷入太平军的兵锋之下。正当曾国藩陷入危机之时,忽然又接到皇帝的谕令,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严饬曾国藩派兵驰援京畿。这对曾国藩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1.皇帝要曾国藩的救命之军进京勤王

自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时战时停,先后延续了4年。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扩大战争,将战火燃至京、津。八月,接连打败僧格林沁和胜保的军队,逼至北京城下。咸丰帝惊慌失措,留下恭亲王奕在京应付局面,自己则率带嫔妃宫监和亲信大臣仓皇逃往热河。同时接受了胜保的建议,在逃跑途中发布谕令,让各地督抚派兵“勤王”。

第一道谕令就是发给曾国藩的,点名要湘军骁将鲍超率军入京,由胜保指挥。这个命令于八月二十六日送到曾国藩手中,正是徽州被太平军攻克的第二天。宁国、徽州接连被太平军攻陷,强敌步步进逼祁门大营。祁门虽名之曰“大营”,实际上却异常空虚,大部队都派出去守卫各要镇了,身边只有朱品隆的3000军队。徽州落入敌手,这3000军队如惊弓之鸟,若敌军来犯,恐怕连一时一刻都抵挡不住。

在这自身难保的时刻,皇帝又下严令要自己发兵“勤王”,曾国藩既无兵可发,也无发兵增援北京的心思:自己的处境怕比皇帝和京城危险10倍!但是,这毕竟是圣旨呀,他有胆量抗旨吗?

曾国藩又想,这胜保也太损了,湘军的大将不少,为什么就单单向皇帝推荐鲍超呢?而且事也凑巧,自太湖之战鲍超立了功,皇帝升了他的官,成了一省的最高武官提督,又放了他的假,直至八月二十二日,即徽州被攻陷的前3天才从四川老家回至祁门。曾国藩看到在这危急时刻,鲍超探亲不归,心里十分气恼,但鲍超毕竟又回到了自己身边,使自己多少又有了依靠,可鲍超到祁门才4天,皇帝就点名要他去北京“勤王”。

此时此地,曾国藩尤其不愿放鲍超和他的5000“霆军”去北京,“霆军”是他的救命之军。自三河大捷后,湘军将领没有几个敢与陈玉成硬碰,而打败过陈玉成的只有鲍超和多隆阿。多隆阿设营挂车河,远在桐城与安庆之间,为的是阻击陈玉成自桐城援安庆。多军再也不能调动,况且多隆阿也不听曾国藩的调遣,这是一支不把湘军放在眼里的“皇家军队”。所以,眼下能守祁门大营的只有鲍超一军了。

曾国藩觉得谕旨点名要鲍超,要“霆军”归胜保指挥,是胜保借天子之名,包藏险恶的阴谋。曾了解胜保其人,胜是一个野心勃勃、心怀叵测的家伙。胜保在直隶侥幸打败了太平军北伐军林凤祥的残军,竟得到了钦差大臣的头衔;后来又围李开芳于高唐,数月不克,遂惹怒了皇帝,削了他的职,发遣新疆。咸丰六年(1856年)召还,发往安徽军营。胜保虽有野心,但手中却无军队。所以,他到处抓军队,甚至不惜招降纳叛,收买皖北捻军叛徒李昭寿,结纳安徽团练首领苗沛霖,企图把他们的军队占为己有。曾国藩一到安徽便看穿了胜保的阴谋。如今,胜保又借皇帝的威力,想统带鲍超的5000“霆军”,这是把他的野心使到湘军上面来了!

2.李鸿章给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

曾国藩心想:我绝对不能让胜保的野心得逞。然而,怎样才能拒绝“勤王”呢?当此非常变故之际,皇上蒙难之秋,湘军出师为的是保土保皇上,现在皇上蒙难,湘军不“勤王”,还要湘军何用?曾国藩左右为难。他向胡林翼、左宗棠讨主意,胡、左的回答也和他一样,江南的形势危急,正赖湘军做中流砥柱,不可派兵北援;但若拒派勤王之师,如何能逃脱抗旨之罪,又如何能免于社会舆论的抨击?胡林翼的回信提醒曾国藩:“疆吏争援,廷臣羽檄,均可不校,士女怨望,发为歌谣,稗史游谈,诬为方册,吾为此惧。”曾国藩在左、胡之处讨不来好主意,几日坐立不安,辗转不宁,甚至于“泣涕彷徨,不知所以为计”。

曾国藩实在无计可施,决定广泛征求幕僚的意见,就应不应当派兵北援,让幕僚们每人写一个条陈。曾国藩看完了一大堆条陈后,心里更加失望,众人的那么多条陈,谁也拿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正在左右为难之时,李鸿章推门进来,给曾国藩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他的意思是:进京“勤王”一事本是空话,对皇帝没有一点好处。现在外国人已经打到了京城,如果他们要捉拿或加害皇帝,就一定会追到热河,几天之内便可到达。现在上谕发到数千里之外的安徽,怕是等不到湘军出发去“勤王”,事情就早已见分晓了。曾国藩听到李鸿章的一席话,感到新鲜、入门,这是僚属们从未言及的,于是让他继续说下去。

李鸿章接着说,洋人进攻京师,决没有占据京城和加害皇帝的意思,他们不过是借战争给皇帝施加压力,多占一些中国的便宜罢了。

李鸿章的分析,让曾国藩的心里立时变得透亮了。“但是,皇帝下旨要湘军北援,我们总不能不理吧?”曾国藩向李鸿章讨问处置之法。李鸿章说:皇帝留恭亲王在京与洋人讲和,恭亲王的办事能力极强,应付外人绰绰有余,不会出大乱子的。所以,只能“按兵请旨,且勿稍动”。李鸿章的意思是,立即给皇帝回奏,说“勤王”事关重大,一个鲍超还不足以应命,是否在曾国藩和胡林翼二人之中选一个出来,带兵入京。这自然是表面应付皇帝的托词,等到奏折再送到北京,结果早就见出分晓了,也就不会再让湘军去“勤王”了。

曾国藩在与胡林翼协商之后,就按李鸿章的主意于九月五日向皇帝送出奏折。当然,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确保皇帝会不让他再行北援,于是在等待回复期间,他也做了一番北援的准备。他准备好一旦非要北援,就亲自率兵1万前往,饷项由胡林翼负责供给。如果皇帝下令让胡林翼带兵北援,自己的大军就退回湖北,暂不进攻安徽。但是,无论是谁前往,安庆之围都不能撤。等了差不多一个月,直到九月二十四日忽然接到清廷寄来的信,说和议已成,毋庸北援。

曾国藩接到这份廷寄,压在他心头上的石头总算减轻了一些。现在开始,他又可以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地对付太平军了。

三、“有实无名”的“东南之主”

尽管清廷满洲贵族和咸丰皇帝一伙对曾国藩左防右防,这一边是对他的不信任,那一边却又要靠他来对抗太平天国,搞得曾国藩好不烦恼,但是,曾国藩还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有实无名”的“东南之主”的地位。

1.咸丰归天,左、胡试探曾国藩之志

话说安庆被攻陷的第七天,曾国藩便由东流前往安庆。又过数日,设公馆于陈玉成原来的英王府内,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初,他都一直驻扎在安庆。在3年多的时间里,他都在这里指挥湘军转战江浙等地,直至天京被攻陷为止。

曾国藩刚刚驻进英王府,就接到了北京送来的紧急公文。公文上报告说,咸丰帝已于七月十七日在热河行宫驾崩,6岁的皇子载淳即位,以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执掌朝政,并定于明年改元祺祥。

这一消息震动了曾国藩和湘军的上层人物。曾国藩对皇帝英年病死,国家朝政变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已故的年轻的大行皇帝自登基以来,十一个春秋没过过一天安静的日子。而自己创办湘军,转战各省八九年,保的就是这位命运乖蹇的皇帝。军兴以来,皇帝对自己猜忌甚重,但是自去年以来,他授自己为两江总督后,三江两湖的各路人马差不多都听任自己指挥了。然而,正当自己指挥湘军大展宏图之时,这个皇帝居然逝去。在这军事重要之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以后将会如何,自己又该如何处置,曾国藩的内心刚开始是十分茫然的。

同时,曾国藩又分析了顾命大臣的分量与前景。他看到8位大臣中,真正有实力的仍然是肃顺。肃顺的掌权表面上看对汉官有利,并且自己被授为两江总督亦实赖于肃顺的举荐。但是,曾国藩认为凡是皇帝幼龄,总要设顾命大臣;等到皇帝成年之后,又会认为顾命大臣是自己亲政的绳索,皇帝要冲破束缚,就必然会发生争斗,因为顾命大臣无不自恃功高而揽权。像肃顺这个人,刚愎自用,锋芒毕露,下场一定不会太好。想到这一点,他更加心乱如麻。

由于安庆被攻克,曾国藩驻进英王府,皇帝又死去,湘军大将以及与湘军有关系的政客、官僚不断地往来安庆,密切地议论着激变的形势。

首先来到安庆的是胡林翼。胡是曾国藩的知心好友,因此他们谈起话来就推心置腹,毫无顾忌。胡林翼对形势的认识、对8位顾命大臣以及肃顺的认识,跟曾国藩基本一致。但胡林翼兼任地方官的时间比曾国藩长,湖北省城的官文知道宫中秘密,与他同城的胡林翼自然也就知道得多一些。

胡林翼告诉曾国藩的宫中秘密是慈禧太后与八大臣的尖锐矛盾、恭亲王与大行皇帝咸丰的尖锐矛盾。胡林翼说,咸丰一死,京城很可能会发生太后联合恭亲王推翻顾命大臣的宫廷政变。如果宫里闹起来,鹿死谁手难以预料。曾国藩听得心惊肉跳,瞪着三角眼,不知所措。

同类推荐
  •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本书收录中国现代肿瘤医学创始人金显宅;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岁大夫孙璧儒等十二名西医,都是在天津行医数十年,并在各医科上有所建树的已故先辈名医。
  •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从诺贝尔的儿时开始写起,生动地讲述了诺贝尔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这位发明家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伟大的人格。
  •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本书是“大唐才子诗传”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照时间的维度记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坎坷曲折的一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却屡遭战火摧残和亲人离世之苦,但是他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用诗歌倾吐着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苦难的抗争,最终佳作迭出,成就了千古诗名。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热门推荐
  • 灵芬馆词话

    灵芬馆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再世掌仙

    再世掌仙

    重生归来,再世掌仙!前世的遗憾、痛苦,今生悉数一拳轰碎!打纨绔、抽土豪、美女追着去打炮……咳咳,严肃点!方文屹立天巅:“诸天寰宇,惟我独仙!”
  • 丧界重生

    丧界重生

    湛卢,一把赤色古剑,是铸剑名匠欧冶子春秋时期所铸名剑之一,蕴藏着神秘又庞大的力量那个丧尸遍地的时代,冰冷的剑比人更可靠明明感觉到了那千疮百孔的身体被一口口蚕食,明明感觉到了那鲜红的血液被一个个饥渴没有温度的肉体吞掉,最后的记忆是那恶心腐烂的嘴脸张口向自己袭来,手握的湛卢被活生生的抢走,视觉的黑暗消失,只能感觉到那尖锐的疼痛在逐渐减弱伴随着那恶心的吞咽声,伴随自己渐渐的坠入黑暗。重生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自己似乎清晰的感觉到了身体的温度,阳光照射到自己的身体的温度,恍惚不已,没想到还能见到光明,这一世不管如何,不去依靠不去想背叛只想好好活下去到那生命的彼端。
  •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I should not have presumed to choose for any lectures of mine such a subject as that which I have tried to treat in this book. The subject was chosen by the Institution where the lectures were delivered.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之王者再现

    都市之王者再现

    都市少年李进偶然间得到一瓷瓶,里面竟藏有明代还初道人的一封札记。“自断一指,大道初始。”什么东东?!断发断袍倒是听过!自恋自负倒是有过!可就是不曾自残呀!……不曾想有一天,李进毅然决然的切断了一根指头……家恨情仇,兄弟亲情,以武证道,不一样的李进将会经历怎样的人生?一起来看看吧!
  • 评琴书屋医略

    评琴书屋医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女禁地的传奇佣兵

    美女禁地的传奇佣兵

    退役的传奇特工椰风,应募一个三美女倡议的秘密探险小组,打着旅游观光的名义,探查世界知名的各个禁地,传说的宝藏,阴鸷的灵异,秀丽的山川,历史的诡异,各色美女不期而遇,阴谋,杀戮与爱。
  • 灵魂的天空

    灵魂的天空

    人类灭亡!?凭这四个字你能想象到什么?那只是另一个恢弘壮观的世界的开启,巅峰的科技,冰冷的刀与剑,人类以及武力强大的异兽……在大灾难后的第十七年,地球再也不允许人类生存了,我终于戴上了灵魂传送仪,故事由此开始。慧源大师圆寂前跟我说,那儿啊,是灵魂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这是个谜一样的世界,浩浩荡荡闯进六亿多天外来客,平静的世界泛起涟漪,直到后来变成了太阳系里一朵璀璨的浪花……
  •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口袋中的交易

    口袋中的交易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