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1000000024

第24章 藏露:曾国藩升职记(2)

点翰林那年,曾国藩虚龄才28岁。要知道,大多数成为翰林的人,顺利一点的,由秀才、举人、进士,一阶一阶地爬,熬到这一阶少说也得四五十岁,而多数士子根本连翰林的边都沾不上!有些人,中个举人就已经是两鬓苍苍了。就拿曾国藩的父亲来说吧,数十年的努力学习都没有什么结果,直到40多岁才考上了一个秀才!

可见,28岁就当上翰林的曾国藩,真可谓是少年得志、平步青云了。

二、10年京官,连升10级

在晚清的官场里,曾国藩的仕途之顺畅,足以令人眼红。

曾国藩不仅少年得志,而且在京为官的十几年中,升迁极快。他1838年中进士,1840年授翰林院检讨,1847年升内阁学士、礼部侍郎,1849年迁礼部右侍郎,以后的4年兼任过兵部右侍郎(1849年)、工部左侍郎(1850年)、刑部左侍郎(1851年)、吏部左侍郎(1852年)。从官阶上看,从翰林院检讨的七品,升迁到了礼部侍郎的正二品。

对于自己在官场上的青云直上、飞黄腾达,曾国藩是十分得意的。他在写信通告亲友们时,曾说自己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清朝的官制一共是“九品十八阶”。每一品级有正品和从品之分。也就是说,一个官位上有正、从两级。这样算起来,曾国藩在10年京官期间,由七品到正二品,的确是连跃了10级。他自己认为,环视左右,纵观官场,极少有人升这么快的。在给弟弟的信中,他更是说:“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1.穆彰阿的援引和扶持很重要

在晚清官场中,曾国藩飞升之快、官运亨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他个人非常勤苦努力,对自己的要求极其严格,同时又广泛地结交京内名流,在京官中造成了勤恳好学、为人正直、谦恭的普遍声望。连他自己都说自己“在京颇著清望”。

当然,在封建官场之中,如果没有实权派的大佬赏识和提携,即使你有再高的才学再大的名望,也未见得能官运亨通。曾国藩能够在官场上迅速飞升,其实也离不开朝中大佬的着力提拔,其中主要是穆彰阿的援引与扶持。

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对穆彰阿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在历史书上,他被认为是鸦片战争中的投降派,陷害林则徐,并被骂为“道光年间的秦桧”。

穆彰阿(1782-1856年),字子朴,号鹤舫,满洲镶蓝旗人,郭佳氏,翰林出身。穆是曹振镛一类的人物,曹是“多磕头,少说话”处世哲学的创造者,穆彰阿奉之为金科玉律。曹、穆二人极得道光宠信,穆为军机大臣20余年,尤其控制了中央科考选拔官员的大权,自嘉庆至道光两朝,进士考试、殿试、朝考、庶吉士考差、翰詹大考,他都参与或主持。这是“衡文大权”,亦即选官大权。凡由阅卷、主考官手下产生的进士等功名者,都视考官为最亲近、终生不改的“老师”,自己是考官永久的门生,比学校中最亲近的真正的老师还要尊重。

穆彰阿利用几十年的“衡文大权”,利用门生故旧,广结党羽,时称“穆党”。凡是他想要推荐或打击的人,没有不成功的。例如罗衍、何桂清、张芾是同年翰林,张、何散馆后都拜穆为“老师”,唯罗衍不拜。结果张、何同得考差,唯罗因“年轻”未得考差。实际上三个人里边罗衍是年岁最长的,在上谕待发时,穆彰阿恼罗不拜自己为师,竟让皇帝收回了成命。

曾国藩会试之时,总裁官就是穆彰阿。考试之后,曾国藩便拜见了穆彰阿。穆对曾的文章、学问和行事都十分赞赏。1843年翰林散馆大比,穆彰阿又是总考官。试后,曾国藩又亲自拜见了穆氏,并把自己的考卷誊清,呈给了穆彰阿,于是曾国藩又得到了好成绩。

不仅如此,穆彰阿还对曾国藩在进见皇帝、加官晋爵的关键之处直接指点扶植。有一次,皇帝要召见曾国藩,曾预先到穆彰阿处请教对答的内容。穆彰阿让一个干练的文员告诉曾国藩,以400两的酬金赠送给某内监,就可以买得皇帝的召对内容。于是曾国藩照此办理了,结果在皇帝召见时,其所问的果然是400两白银买到的“历朝圣训”之内容。此后,曾国藩就更加飞黄腾达了。

当然,对于穆彰阿的鼎力相助,曾国藩是满怀感恩的。事情上,曾国藩对穆彰阿的感激之情非同一般。即使是后来穆彰阿被罢,曾国藩每次在经过穆宅时,还是依然会感慨唏嘘。20年后,曾国藩赴任直隶总督,进京陛见时,又专程去拜访了穆氏的后人。后来,他又让儿子曾纪泽去访问了穆彰阿之子穆萨廉。

2.个人努力最关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曾国藩的成功固然与穆彰阿的扶植有一定的关系,但在京城1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那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且还是一个比较偶然的原因。曾国藩能够取得仕途上的辉煌,其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曾国藩个人的努力。

曾国藩出身于寒门,秉性淳朴,不善于钻营取巧。他每日都会按照儒家“克己归仁”的目标严酷地反省自己,对个人思想中不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私”字,总是能严厉地克制、革除,并每每痛骂自己。

事实上,曾国藩的10余年京官生涯,并未真正成就“曾国藩的大业”,而只是通过自我教育,刻苦修养,成就了“曾国藩的人格”。如果没有京官以后的对抗太平军之经历,他可能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学家,或者会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官员。但他绝不会成为一个营私舞弊的贪佞之官,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太严格了!前文所述的唐鉴、倭仁帮他制定的“日课”,那12条规,最主要的就是自我反省。这简直就是在当一个清教徒。

曾国藩的《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五箴”是十分著名的。100多年以来,不仅当时的文人奉为座右铭,连后来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对之评价都相当高,并把它作为立志、奋斗、修德、养性、做人、处世的经典和楷模。

曾国藩成为达官显贵之后,依然每日自修、自省、自律,从未停止。观其日记、文章、书信,令人十分感慨。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他成功,绝不是一个穆彰阿的扶持能达到的。要知道,受穆彰阿扶持过的,何止曾国藩一个人,但只有曾国藩青云直上、飞黄腾达了。

曾国藩的自省、自律、自我教育其实已经达到了极深入的程度。请看他的一段日记:“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真可谓下流矣!”

儒家圣人皆讲求“慎独”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圣人、君子修己之德,丝毫不能苟且放松,在人不知、鬼不觉的“独处”之中,一样要严格、谨慎地要求自己。曾国藩在睡梦之中,梦见别人得了利益,自己羡慕,都会在自己的日记中责骂自己很“卑鄙”、“下流”,这真正是“灵魂深处闹革命”啊!试问这样的自省态度,上下数千年里,又有几个人做得到?

因此说,曾国藩能够在官场中脱颖而出,前途畅顺,不是没有原因的。归根结底,原因不外乎两点:首先是自己每天都在不断努力,其次是机会来了便抓住了。

三、位极人臣,忧多喜少

17年前,曾国藩第一次在京城当官时,10年之间,连升10级,其仕途之得志真是让人嫉妒。后来,他离开京城加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大军,最终带领自己打造的湘军,打败了太平军,成就了千古功名。

17年后,到了同治七年(1868年),担任直隶总督不久的官文因阻击西捻军失败,而被清政府罢去直隶总督,于是,正在两江总督任上的曾国藩,被调来当上了直隶总督。曾国藩时别多年后,又回到了京城当官。

1.荣耀盛极,心却悲凉

直隶总督一职在总督地位中是最重要的一席,曾国藩接旨后感到非常不安,便同自己的心腹赵烈文商量。他说,自己“北征”无功(“北征”指的是征讨捻军),回两江不久,政绩也不令自己满意,为什么清廷会在这个时候反而把那么重要的位置让给自己呢?这其中必定另有原因。

于是,他打算拜折辞谢,免得将来进退维谷。赵烈文也认为这般调动,违反常规。曾国藩又说,去年年终考核官员时,他所保奏和参劾的朝廷一律未动,说明朝廷已经不信任自己了,但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去任直隶总督呢?赵烈文也猜不透个中缘由,但认为在“北征”回任的一年中,曾国藩由协办大学士升为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又加云骑尉世职,说明朝廷是信任他的,也毕竟未泯去“剿长毛”和“剿捻”的功劳,看来由两江总督升直隶总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曾国藩心里疑虑重重,但又拿不出理由辞谢,只好安排上任。同治七年(1868年)十一月八日,他冒着严冬酷寒,顶着北风,率领赵烈文等一般幕僚由江宁起行。他要赶在元旦前进入京师,因为凡是晋升为直隶总督的大臣,皇帝都是要接见的。

风雪交加,北行迟滞。曾国藩边走边深思:他离开京师已整整17年了,如今地方上兵荒马乱,不知京师景象如何,大清朝在如今的太后和小皇帝手中,不知是兴是衰。这时,他想起了数月之前同赵烈文的一次谈话。那天他接到了京中的一封来信,信上说:北京作为一国之都,气象却糟透了!街上乞丐成群,抢劫案不断发生,市民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的妇女连裤子都没得穿了。恐怕大变乱不会太久了!曾国藩当时向赵烈文征求了意见。赵烈文回答说:国家安定很久了,势必要走向纷乱。而如果纷乱是在下面发生的话,国家还是有能力去制止的;但纷乱要是在上面发生,那肯定是中央政府先烂掉,然后国家土崩瓦解。这一天的到来恐怕不会超过50年了。这就叫作“抽心一烂”、“根本颠仆”,再也无可救药了。

当时,曾国藩是不相信赵烈文“抽心一烂”的说法的。他认为当今太后大权独揽,遇事能“威断”,恭亲王奕“聪颖”,叔嫂“勤于政事”,为前代所无,这些都不是亡国的条件。但赵烈文却说,恭亲王虽聪颖,但不过是小聪明。他掌握时局,仰仗外人,曲为弥缝。至于国立何地,己立何处,如何立志,却全无理会。尤其是“身当姬旦之地,无卓然自立之心,位尊势极而虑不出庭户”,并不是真正的大材料。而太后独断专行,手腕诡秘,却造成大臣当面阿谀,背后欺蔽。总之,无论是太后还是奕都扭转不了清朝“抽心一烂”的结局。

1869年,曾国藩到达京师。到达的当晚,他由吏部接至北京东安门外金鱼胡同贤良寺寓居,并传达谕旨:“赏曾国藩紫禁城骑马,明日养心殿召见。”曾国藩得到这份殊荣感到很惶恐,出京17年,这次重来北京,已非昔日可比。但无论是年轻的太后还是年少的皇帝,他都未曾见过,也不知道他们会向自己提出什么问题。

翌日,当他来到乾清门时,早有军机大臣文祥、宝鋆、沈桂芬、李鸿藻等人迎候。大家把他引至军机处。正寒暄间,恭亲王奕在侍从的陪同下,大步来到军机处门外,大家一齐出迎。恭亲王对曾国藩久有推荐、依畀、保护之恩,于是赶紧趋前拜见,奕双手扶住,口称:“老中堂免礼!”拉着他的手,一同进入军机处。

奕极尽温渥,恳切称道:“这些年来,老中堂转战沙场,备尝艰险,祖宗江山,实赖保卫,阖朝文武,咸对老中堂崇敬感激!”时过不久,诸王爷及六部九卿皆至军机处,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这位名震当朝的一等侯爷。此时,曾国藩热血沸腾,过去的辛酸委屈,一时间化为乌有。

巳正(上午10点),奕山才把他从军机处引向两宫和皇帝听政之处养心殿。曾国藩叩拜了两宫和皇帝。之后便是两宫的问好,再后便是慈禧太后的问话,问的全是家常,如“你兄弟几人?”“出京多少年了?”“曾国荃是你胞弟?”“一路上安静吗?”曾国藩一句一句地回答,老想等着问正经事,可偏偏就一句“正经话”也没问,搞得他好些天前费劲背熟的话一句也没有用上。

后来又是3次陛见,每次都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问,漫不经心,不着边际。4次接见下来,曾国藩感慨良多。太后、皇帝“同治”天下,原来如此而已!皇帝做了8年,接见大臣竟一声不吭,简直是个摆设,不要说与12岁亲裁大政的康熙相比了,恐怕与前代多难之主、英年宾天的咸丰也难以相提并论。慈安太后完全是一阁中妇人,不必多论。慈禧太后号称“专断”,4次陛见皆她一人发问,专断是专断了,但连续接见,所论何事?茫无头绪,仔细琢磨,亦不过是直隶练兵之事,似乎是因为他能练出湘军,所以调他来直隶练兵,以便拱卫京师,仅此而已。

陛见之外,朝廷还设盛宴招待他,宴上把他安排在汉大臣之首位,其荣耀风光自是人生之极了。接下来便是名目不断翻新的宴会,王爷专设之席,大学士专设之席,直隶京官席,江苏、湖南、湖北等省京官席,几科同年席,以及众多的旧友私席。花天酒地,歌舞升平,这是1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不曾有的。尤其是参加春节大典、元宵大典,他更是享受了人间之欢、天堂之乐,满汉全席、百全大宴,不亚于康熙、乾隆的“千叟宴”。太后的“春帖子赏”、皇上的“元日御赐”,应有尽有。但是,他一点也激动不起来,心里只有一股股的悲凉涌起,仿佛自己真的进入了《红楼梦》中的即将垮台的贾氏府第!

同类推荐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热门推荐
  • 情缘传奇

    情缘传奇

    柳三剑身怀太乙神功,武功奇高心地极好。因为失传已久的九阳神功突然重现江湖,引起一场腥风血雨,九大名门正派不幸被卷入江湖争斗中。在言湘湘等几位少女奇侠的相助下,他终于查清了事情真相,最终有情人终于情满相江!
  • 亡灵法师修仙记

    亡灵法师修仙记

    一位有着非凡亡灵魔法天赋的天才被嫉恨出卖,受到光明教会的旷世极刑-“灵花葬”而死,却意外重生到一个刚刚死亡的平凡武者身上。在这个没有了丝毫曾经熟悉的魔法元素,无处不充盈着天地灵气的世界。一宗宗诡异莫测的术法,一场场濒临生死的战斗,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正在徐徐展开。重获新生的他又将如何在这万族争道的世界让人族获得一席之地,如何才能一窥力量的巅峰?“早晚有一天,我会踏破诸天位面,找到你们,哪怕你们遁入轮回。”
  • 家庭教师之若樱似雪

    家庭教师之若樱似雪

    里面有骸库,纲京,云春,如果不喜欢里面的某一个cp请在回复的地方吐槽,喜欢云春和不喜欢云春的都热烈欢迎,期待你们的吐槽
  • 初恋体验社

    初恋体验社

    向往初恋的打嗝少女,竟然被初恋体验社的美少年社长选中体验初恋!她是高度近视、爱打嗝、向往初恋的平凡少女,他是高贵、霸道、体验了N次初恋的美少年社长当完美少年邂逅懵懂白痴少女,谁才是恋爱大赢家?一起来一次最萌最惊险的初恋体验,让初恋来得更猛烈些吧!
  • 血眼浩天

    血眼浩天

    守护家族的衰弱,天风大陆风雨飘摇,战乱不断,百年战争的结束,大陆换来了短期的和平。。。。。。。。。。。。
  • The Deputy of Arcis

    The Deputy of Arc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庶女翻身计

    庶女翻身计

    她是紫月国首富的十九小姐,地位却最低贱。被嫡姐换成了傻子妃,计来计往,兵来将挡,她一个现代的职业女性,还能被这古人掩埋?看她如何在古代搞个翻天覆地!
  • 血灵派掌门除魔记

    血灵派掌门除魔记

    那个人,我该杀了他,还是要保护他?可他…这一切源于那一天我们的相遇。如果时间能倒退,那一天遇见他之前我希望能自杀掉!后面就没有那么多事情发生!(由于怕泄漏太多故事情节,所以我简短的介绍一下这本小说。)希望大家喜欢!
  • 第十三座消失的城

    第十三座消失的城

    她是瘾城的守护者,也是半生花店的甩手掌柜,她带着花店四处游历,走走停停,为瘾城招揽能人异士,也借此从无名转而盛名,想起了万年前的记忆,重遇了那方幽静。她的半生花店有无数世间买不到或不曾见过的花种,她的花只卖给有缘人。来到她花店的人从不知她叫什么,只是世人皆称小妖,便以小妖之名而盛,皆不知她本为妖,数以万年。她总是淡然处之,有人问起她:"小妖,何事才能掀起你的波澜?"答之:”人生除死之外,一切都很简单。“而她,已死过一次。
  • 阴阳眼之灵媒

    阴阳眼之灵媒

    主角简介:我叫印阳琰,听上去好像是“阴阳眼”。其实,我真的有阴阳眼,只是有时灵,有时不灵而已。职业:灵媒,但是性别为男!特点:自认为是绝色美男!但是在别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记不住别人名字,经常会倒霉的吃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