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0400000006

第6章 打造优质环境,培养一个优秀小孩(2)

所谓“个性”,就是个体的特性,是区分每个孩子的最重要的依据。国外一些心理学家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发现有四种个性要素对于人的影响最大。

第一,责任心。有个性的人才有责任心,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从而感应到自我应当承担的责任。连自我的独立性都不够肯定的人,自我责任感当然也就淡化一些。

第二,情绪的稳定性。有个性的人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表现在情绪方面,就是敢于肯定自己,遇事心态比较平和、不易激动,对他人也能保持一定的宽容态度。而没有个性的人,急于表现自己,喜欢通过与别人的争执来让自己得到肯定。在情绪方面表现为容易激动,对事情过于敏感,喜怒无常。虽然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笑称后者是“个性”强烈的人,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后者恰恰是个性不强的人,他们的个性不稳定,容易怀疑自己,因而总是想通过对外界强烈的反应来证明自己。比如,一个个性很稳定的孩子,在别人面前常常不那么注意自己,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与别人的交往之上,这是因为他们的个性稳定,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而总是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尊重、是否受到别人否定的孩子,往往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们唯恐外界对自己这个个体不肯定。所以,有个性的孩子的情绪往往也是比较平稳的。

第三,好奇心和创造力。有些孩子从小好奇心就很强,什么事情都想知道“为什么”,天文地理、运动艺术样样都有兴趣,遇到事情就喜欢自己动手,这是他们个性的体现;有些孩子则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遇到事情懒得思考,巴不得别人都帮自己做好,这就是缺乏个性的体现。

第四,交际能力和领导能力。个性成熟,或者说有个性的孩子,通常在现实生活中都很健谈,喜欢结交朋友,办事有主见,也很果断,说出的话很有“分量”;缺乏个性的孩子,则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很被动,性情沉默,碰到事情一般没有自己的见解,总是人云亦云,经常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哪种孩子有能力广交朋友、将来可堪大任,哪种孩子只能形单影只、“泯然众人”,在这里就一目了然了。

显然,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个性的,长大之后能够独当一面,完善地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但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否有个性,是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是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强势抹杀了孩子原本可以拥有的个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精神胚胎学说”。这个学说认为,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就存在一种内在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儿童一出生就决定他如何发展,要去抓什么、摸什么……这就是“精神胚胎”。简言之,就是在胎儿时期,每个人就已经有了自己潜在的个性。而出生之后,有的孩子能够在自我个性的指导之下去做事、思考,逐渐形成自我完整的个性;有的孩子则常常被父母灌输的思维模式、强加的行为规范所影响,逐渐失掉了自己的个性,最后成为“无个性”孩子。

琪琪打从生下来那一天起,妈妈就决定将她养成一个文静的女儿。所以,琪琪第一次用手抓饭、第一次在地上爬、第一次玩球时,都遭到了妈妈的喝止。在琪琪的内心深处已经形成思维定式:凡是“好玩”、刺激的事情她都不能去做。

3岁那年,琪琪知道爱美了。一次,琪琪跟着妈妈逛商场,看到一件印着“灰太狼”的T恤,非常喜欢,请求妈妈给她买下来,但妈妈说这太“男孩子气”了,不给琪琪买。

4岁的时候,琪琪靠着自己的“本事”,交到了第一个好朋友。但她将这件事告诉妈妈时,妈妈却很恼火地训斥道:“不是让你别随便跟人说话吗?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个好孩子?”琪琪既害怕妈妈的训斥,又担心真像妈妈说的那样,到处都是“坏孩子”,于是再也不敢交朋友了。

现在,琪琪已经5岁半了,她已经被妈妈训练了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在家里从来不敢乱动东西,没有妈妈的允许甚至连自己的玩具都不敢玩;在外面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在同龄人面前也特别“安静”;对妈妈言听计从,但离开妈妈就显得无所适从。别人都说:“琪琪这个小姑娘也太乖了。”但她的妈妈还没有意识到,琪琪已经丧失了孩子的童真和宝贵的个性。

强势和个性,就像是家庭中互相排斥的两个虚幻人物。做父母的太强势,总是帮孩子决定一切事情,不给孩子一点权力,孩子的个性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教育界那句名言:“凡是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都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而当父母意识到自身的教育错误,慢慢消磨掉自己的强势棱角时,孩子的个性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父母小贴士

要想让孩子有个性,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做法,一味强行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孩子怎么可能有机会发展自我意识?很多父母认为,有了孩子,自己必须强势,才能很好地保护孩子。但实际上,往往是“不作为”的父母,才最终保护了孩子的个性、孩子的主见,使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独立的人。

4.“三高家庭”阻碍孩子心理发育

父母对孩子“高期待、高要求、高度关注”,这样的家庭就是“三高家庭”。“三高家庭”下成长起来的不一定是具备高技能、高学历、高素质的孩子,而可能只是在高压力之下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要知道,在教育上操之过急,只会阻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并为此付出很多努力和关注,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于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天赋高、聪明、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高期望之下,父母们必然就会对孩子有“高要求”。每到周末,并没有多少父母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游玩、放松,而是急匆匆地把孩子领到各种培训学校,去学习钢琴、书法、绘画。另外,父母往往还会对孩子“高度关注”。学习方面,他们关注孩子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期望、满足了自己的要求;生活方面,他们关注每一个细节,只要发现孩子所做的不利于学习,就加以干涉,阻止孩子探索世界的脚步……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并不鲜见,但真的对孩子有益吗?

有人曾这样问过2012年重庆永川区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子周倩的父母:“如果你们也像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那样,给周倩量身定制一个‘北大清华成长路线图’并‘按图索骥’的话,周倩会考上清华大学吗?”周倩的父亲周曾奇的回答是:“根本不可能。”他说,不要对孩子要求太多,健康、善良、快乐比北大、清华更重要。

也有人研究过一些孩子,他们从小在父母的“高要求”之下,很努力地达到父母的目标,因此很小就成为大家眼里的“神童”“小天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所给压力的增大,他们往往由“人尖子”慢慢滑到了普通人的水平。部分“神童”虽然还保有优秀的成绩,但只会“埋头苦读”,适应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封闭式生活,长大后难以适应社会、无法与他人交流,甚至顶着“高分低能”的“头衔”,连一份普通的工作也难以找到……

这一正一反两个事例说明,“三高家庭”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只能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压力,使孩子产生心理负担。相反,要想让孩子取得优异的成就,就不能给孩子制造压力,也不要对孩子过多关注,应给他一个轻松的氛围,让他自由发挥。

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家人奔波数日找到他之后,忍不住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的回答令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不管我多么努力,在妈妈眼里我都是一个失败的孩子。她对我永远不满意。”如此悲观的想法竟然深深地埋藏在孩子的心里,并且在这种压力下做出了离家出走的极端行为,可想而知,他的妈妈平时给孩子的压力有多大。

通过调查,大家才逐渐子解了这位妈妈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妈妈是一位高校教授,平时工作很忙,但对孩子的要求和管理却一点都不放松。她将“青出于蓝”四个字写在孩子的书桌前,不断用此期待来鞭策孩子。她对孩子的要求是,每天必须完成作业、复习、预习三件事,否则不准睡觉;每次考试必须取得年级前三名,一次拿不到就要写检讨、写保证书;在上初中以前必须有自己的“两技之长”——学好钢琴和绘画。孩子说,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真正的“星期天”是什么滋味,永远都处在不断的学习、被监督和检查的循环中。于是,逐渐产生了想摆脱这种“牢笼”的想法,到外面过几天“自由”的生活……

如今,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处在高压之下以及不快乐的气氛之中,甚至部分孩子有抑郁的倾向,这当然不是父母们的初衷,却实在是受了父母“高压政策”的影响。曾经有位高中辅导老师把美国心理学家、“正向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的“忧郁量表”给全校学生做,结果发现有70%的学生处在忧郁症边缘。忧郁症的特征之一是沮丧,在困境面前无能为力时,自信心就会崩溃。这不正是父母们将孩子的目标设立得过高的直接后果吗?

可见,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高愿景强加在孩子身上,这除了会给孩子造成过高的压力、导致心理出现问题之外,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任何益处。这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要第一、不要第二”的教育方法,将会给孩子造成多种负面影响:胆怯、自卑、自负、输不起、经不起挫折、交际能力差、眼界狭窄、情绪低落……

还是回到周倩的事例当中。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周倩的父母并没有强迫她读多少书、上多少课外辅导班,只是尽力给她营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给她自由发展的空间。就连高考的时候,父母也没有想过请两天假陪孩子去考试。他们只是淡淡地对周倩说:“你就当作一次作业。就算考差了,爸爸妈妈也不怪你。你只要努力了就好。”周倩的父母是愚昧、没有了解到高考的重要性吗?不是。相反,他们是最聪明的父母,他们说:“陪孩子去、鼓励孩子一定要考好,都只能给孩子制造更多压力。”看到这里,我们也许就会明白,周倩的优秀绝不是偶然,正是她的父母懂得给她一个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她才能放开手脚发挥,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提升。

可见,父母教育孩子,要有一点“欲擒故纵”的智慧,即使内心盼望他成才,嘴上也偏偏要告诉他“不强求,努力就好”。因为孩子也是一个“弹簧”,适度的“压力”,可能使他反弹得很轻松、很高;但如果施压超过了他本身的承受力,那他就无法再强力弹起,久而久之,可能会失去原来的弹性,也就失去了“反弹”到高处的可能。

父母小贴士

为父母者,应该懂得给自己的期待松绑,别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也应该懂得为孩子松绑,给孩子一片可供飞翔的天空,让他自由发挥。凡事欲速则不达,过分期待反而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用心浇灌,静静等待,总有一天孩子会交给你一份充满惊喜的答卷。

5.家庭战火,“劫后余生”的孩子不好过

心理学家穆雷·鲍文(Murray Bowen)曾经提出过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三角理论:当一个由两个人组成的系统出现问题时,就会自然地将第三者扯入他们的系统之中,以减轻二人之间的情绪冲击。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一个孩子在面对不和的父母时,经常会被动地卷入“战争”中,形成矛盾的三角关系。

大家常说:“天底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但真正有感情的夫妻是吵不散的。”所以,很多夫妻将吵架作为生活的调味剂,甚至当作婚姻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性因素,时不时就拿出来证明一下彼此互相“重视”。他们也许觉得,偶尔吵吵“无伤大雅”,甚至还能加深彼此的感情。但如果你们打算要孩子,或者说已经有一个可爱的“爱情结晶”,那就一定要管住吵架的嘴——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不管父母缘于什么事情而吵架,也不管这是否危及他们的婚姻关系,在孩子看来,吵架就意味着父母的感情不和,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

首先,父母经常吵架,孩子的情绪会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过多的消极情绪,比如恐惧、悲伤、无助等。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当看到两个最信任、最依赖的人,用高八度的嗓门大喊大叫,彼此怒目而视、口出狠话,哪个孩子能不害怕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如果长期处于不和睦的家庭之中,处在害怕的情绪之中,性格就会逐渐变得扭曲,表现为情感冷漠、对他人缺乏信任、对外界事物丧失兴趣、爱发脾气、性格内向且压抑等。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成年后还容易走入歧途。

其次,父母总是吵架,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孩子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小小年纪就总想靠着攻击别人来占据上风。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攻击性行为其实都是模仿来的。而模仿的主要来源,就是父母的行为、暴力影视节目等。很多父母都很注意保护孩子不受暴力节目的影响,但却经常在生活中上演“暴力秀”。试想,父母在吵架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合理的争论,而是失去理智地大吵,会说出许多刻薄的话、粗鄙的话,甚至大打出手。而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会记住父母吵架时的神态、眼神、语气、姿势,甚至打人的手法。日后,他们就有可能在和同伴的交往中,将这些记忆中的东西真实地“演示”出来。

同类推荐
  • 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和《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相比,《我们内心的冲突》不仅仅从理论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在早期著作中,它的哲学高度也鲜有人能比。本书重点对人内心的主要冲突以及它们的呈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矛盾间的态度和偏向进行了总结归纳,指明了受到这些冲突影响的人是如何走向失败,并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的,提出了这些冲突要如何解决的方法和畅想。
  •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随着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大,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群日益庞大。但由于传统观念,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病,不肯就医,以致病情加重,久治不愈。其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只有大胆说出“我有病”,才能真正打开心结,快乐做人。甘露春医生根据自己十多年临床经验,从众多案例人手,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特征,介绍辨症和治疗方法,把不为人所注意的常见心病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心理观念,如何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等,为我们提供一把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这本书是麻省理工大学博士、世界正念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卡巴金,将30多年的西方临床医学实践和东方的正念禅修相结合,提炼出的精神训练核心精髓。从而带你过上智慧、从容、幸福感十足的生活方式。
  •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本书通过轻松易懂的心理学故事,揭示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谜团,并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加以应用。
  •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

    他们是如何成为连环杀手的?为什么他们认为杀人是在“替天行道”?他们的很多变态心理和行为同样出现在普通人身上,为什么偏偏只有他们成了凶手?正常人和变态的界限在哪里?为了应对连环杀手的威胁,FBI发展出一套心理侧写的技术。这种心理分析术为什么能够准确推测出凶手的年龄、职业、体型、习惯甚至长相?对于越来越不安全的世界,“超感警探”们给我提出了哪些建议?3000年连环谋杀史从古罗马时代到21世纪,连环谋杀在历史上从未中断,那些吸血鬼、狼人的传说很多都是连环谋杀的另类演绎。
热门推荐
  • 松下,你知道多少

    松下,你知道多少

    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创建于1918年,创始人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松下电器跨越了地区和社会,在40多个国家开展着企业活动。其企业活动的范围不局限于生产,还开展包括服务和信息系统等解决方案在内的多种业务。本书介绍了松下的品牌文化、发展历程,讲述了松下的经营理念、选才原则、领导艺术、做人艺术、处世艺术等,这些基础构成了一个成功的跨国大企业。本书旨在为公司管理者提供成功案例,并让人反思,从松下的崛起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 妃常不爽之本宫只要孩子

    妃常不爽之本宫只要孩子

    大婚十日,她使出浑身解数宠惯后宫,他对她的投怀送抱也乐意之至。然,当他以为这是一场柔情戏码的时候,她却消失无踪。六年之后,当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对他若即若离,一个躲一个追,最终,他因为他那个可笑的帝王尊严伤害了她。她带着孩子远走,他后悔是否来的及!
  • 每天学一点销售技巧

    每天学一点销售技巧

    本书从7个方面对销售员经常会碰到的情况,做出深入浅出的分析与指导,无论你是刚进入销售领域的新手,还是已经业绩骄人的Top sales,本书都能为你一一解惑,让你从中学到一些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让客户快速地对你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具备亲和力,如何赢得客户的信赖,从而增加与客户面谈的机会。这些困惑你、影响你业绩的问题都将在本书中得到答案。每天学一点销售技巧,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你的销售业绩也一定会节节攀升。
  • 女神万岁

    女神万岁

    男人不是生而为男人的。女人也不是生而为女人。勇敢、担当、侵略、胆怯、温柔、依附都可以是后天特质。话说世界末日那天,宅女陈贝贝从容赴死。若干万年后,她隐姓埋名,回到人世间。然而,世界已经不是她所熟悉的那个世界了。为了生存,她不得不进入娱乐圈。然后,随着身份地位的不断变化,她发现了更多不被世人所知的秘密。一个几万年前的真相渐渐被挖掘开来。创世纪的预言书中,曾经说世界上的最后一个女神来自娱乐圈。所以,她来了。神说,要有光。神说,只有最纯净的灵魂,才能得到拯救。
  • 千年神魔传说

    千年神魔传说

    自盘古开天辟地后,出现了人神魔三界,神界一直以来都是三界主宰。但心高气傲的魔界界主天羽不甘屈服于神界的通知,便率领魔界军队攻上天庭,发生旷世大战从此神魔两界战乱不止,生灵涂炭,尸山血海,,此战持续五年,神界上官云天横空出世,收集神界5把圣器,率领神界众人与魔界拼死一战,打退魔界入侵,但他也与魔界借助天羽同归于尽,但一丝真灵未泯,重生人界,再续辉煌。
  • 阴阳百货

    阴阳百货

    季小专找了份网络兼职,是给一家淘宝店做在线客服。可是接下来他发现自己兼职的这家淘宝店有点不一样,真的不一样。然后,各种坑,各种被坑,坑别人,自己被鬼坑。
  • 听,夏

    听,夏

    方晨,纳兰辞,晏小燕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三人一起上了高中,并与陈里里和黎黎两位姑娘成为好朋友,五个人在校园内欢声笑语不断,然而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晏小燕的病情,黎黎最终的离开以及陈里里的背叛让故事的发展朝着一个惨烈的方向行进,三人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都没有上大学而是逃离了临溪这个让他们呼吸都感到窒息的地方,可是,离开,并没有让一切变得简单,一直到最后,方晨孤零零的站在临溪废墟上,身边的人都已不在,才发现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由自己掌控,上帝的手轻轻拨弄罗盘,我们便头破血流骨肉分离。你还记得吗?那一年夏天的午后,我们曾趴在校园桌子上,一起听着窗外烦人的蝉声,昏昏欲睡。
  • 异世之我为道士

    异世之我为道士

    我是一个盗墓贼,也是一个道士,我被坑爹的师父给弄到了异世,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我呆在了异世,管你风云鹊起别来我家,管你破天踏地别来我家,否则嘿嘿.....
  • 歌尽桃花:倾城世子妃

    歌尽桃花:倾城世子妃

    前一世是她瞎了眼蒙了心,认贼做父,最终落得身死魂消重活一世,她苏天歌步步为营,定要让仇人家破人亡前一世,临终之时,他护着她,说男人岂能让女人来保护重活一世,她心里唯一的温情和善良都与他有关,她要护着他兜兜转转,原来缘分早已注定他说:本大人早已逃不出你织的网她说:那就别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唯美星空

    EXO唯美星空

    女主朴心愿学的化妆师,因为刚刚和男友泽夜分手想来韩国散散心,不料偶然遇见了EXO,他们最后会怎么样呢,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