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88100000006

第6章 知行合经世致用的从政宝典(1)

在通读朱熹之遗书之后,王阳明终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不仅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成为王阳明的从政宝典。在王阳明数十年为官的道路上,他始终把“知行合一”作为自己从政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为官之初,还是在权极一时的时候,王阳明始终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着他的思想主张,而他的这一做法,也让他在官场中变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1.官,是可以边学边当的

在讲学中,王阳明经常会遇到一些初习心学的弟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看似幼稚,实则是还没有领悟到心学的真正内涵。所以,王阳明经常会就这些具体问题与弟子们进行探讨,有时甚至会非常激烈,这对王阳明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了。

比如有一次,当王阳明讲到“知行合一”的理论时,一名弟子就站起来问他:“先生,既然你强调‘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步一体进行的,那么如果一个人不‘知’,他又怎么去‘行’呢?”但凡听到类似的话,王阳明的弟子都会发笑,因为这说明这个弟子对心学一点都不了解。可是,学友们的笑却无法阻止这位弟子探寻知识的欲望,他很快就问王阳明:“比如,先生以前未做官时,是不知道如何做官的。那么先生后来做了官,在不知的情况之下,又是如何去行做官之事的呢?”王阳明当时微微一笑,说出了一句让这名弟子更加费解的话:“官嘛,是可以边学边当的。”

王阳明一直强调知与行的合一,可是如今竟然对自己的弟子说官是可以一边学一边当的。这一说法自然会让那些对王阳明心学没能研究透彻者费解,因为“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良知和道德的意识,而“行”则是指这种意识之下的实践。王阳明提出这一观念,也是针对朱熹强调“先知后行”一说所做出的纠正,比如一个人见到了自己的父母,就一定要知道自己应该去孝顺他们。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做了官,只要他心里一直秉持着一份良知的信念,同样可以一边学一边去当的。王阳明的这一认识,不但把当官中的思想和实践高度地结合在了一起,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从政的宝典:官,可以边学边当。王阳明不但是这样认为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在为官之初,王阳明曾多次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向朝廷上疏,提出了很多治国之道,尽管很多都没有被采纳,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但是在父亲的影响下,王阳明懂得了“知”与“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个人知道了应当怎样去做,却没有亲身实践,当这种知与行无法达到统一时应该怎么办?此时,一个重要的思想就出现了:因地制宜,即根据自己在官场上实践中所遇到的不同的情况来纠正和改良方法。在行与知的实践中,心灰意冷的王阳明开始用修墓工人来实践自己对兵法上的认识,这期间他把很多的兵法、阵法转换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以游戏的方式在这些修墓工人当中实践着自己的军事梦想。

在这种磨难中,王阳明再次体会到了权力的重要,很快,他便找到了参照目标。他看到一位朋友得到了升迁,从礼部一个给事中被提升为了治理京畿之地的官员,而这位朋友曾经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与那些都察院的御史一起提出一些关于治理国家的建议。此时的王阳明看到了新的希望,朝廷重视言官,说明孝宗皇帝渴望有能臣与贤臣出来辅政。王阳明从此收起了阴阳八卦的起承转合,以及用来做兵符的石头子,而是坐在那片尚未竣工的墓地上构想起了他的军事主张,从边疆防御到全国的兵力部署,再到国家吏治的改革,以及国家税收制度的不完善等等,王阳明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国家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整理成文字,然后逐一上奏给了朝廷。在这些提议中,尽管很多想法都很切合实际,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被朝廷所采纳。然而与上次不同的是,当王阳明修好王墓后不久,他就被任命为刑部的云南司主事。

虽然王阳明并没做过这种工作,但他明白,作为刑司之事,就像他此刻心中渐渐明朗起来的“知行合一”思想一样,只要从良知的角度出发,就会减少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不懂的地方他就去请教那些同僚。王阳明抱着“不耻下问”的态度,在这一时期积累了大量有关刑司方面的知识,并将其中的心得一点点记录了下来,而王阳明骨子里追求知与行统一的思想也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在对一些本来早已结案的卷宗进行审查时,王阳明又从一颗良知之心出发,发现了案件中的很多疑点,然后将这些卷宗发回到相关的衙门,在他的督促和过问之下,平反了很多的冤假错案。在这个基础之上,王阳明又从礼与法、情与理的层面出发,剖析了作为一名主管刑狱的官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的地方,这些同样形成了相关的文字上报给了刑部尚书及朝廷。尤其是在后来王阳明被派到江苏淮安后,在与当地官员一同去处决一些重刑犯时,王阳明又以那颗良知之心,在那些本已被刑部核准处决的犯人身上发现了很多疑点,通过对这些疑点的探究,一个个真相在王阳明四处走访中浮现了出来。最后,有不少因地方官错判而被划入死亡名单的重刑犯不仅得到了平反,并且还得到了官府给予的一定数额的经济补贴,这在当时几乎是开了明王朝的先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王阳明得到了很多百姓和地方官的一致称颂,为他日后的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知行合一”思想的指导之下,王阳明以一个后辈的姿态,边学边做官,在一步步平稳的升迁之中,也在接受着官场之上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当李梦阳与李东阳斗得不可开交之际,他听从父亲王华的建议,上疏皇帝回家养病,最终躲过了这场政治浩劫。可是在正德年间,“致良知”的思想也险些害了王阳明。当时,武宗皇帝贪图后宫享乐不理朝政,结果被太监刘瑾伺机弄权,除了李东阳、谢迁和刘健等几位阁老外,很多朝中的大臣都不敢言,王阳明不听几位好友的劝阻,耍了个小聪明,以朝廷应当广开言路为由向武宗皇帝上疏,暗示皇帝:如果想做到广开言路,那么就必须清除那些制止言官上奏的人。这次上疏,最终导致了王阳明被贬至偏远的贵州龙场,并险些丢了性命。而贵州龙场的这一经历,是王阳明在仕途上所遭遇的一次深刻教训。此后,当他再次被朝廷起用到江西吉安府做庐陵县知县后的数年间,王阳明始终抱着一种不会就要学的态度,一边做官一边学,以便使自己的仕途变得顺畅起来。

可以说,王阳明在为官之路上,一直都在实践着他在心学研究上的所得。一边学习如何做官,一边按部就班地做着一些尝试,这正是他心学的核心观点——“知行合一”。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王阳明通过自身的知与行的同步行为,一步步实践着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这也让他的仕途变得愈加宽广。

2.追随圣人的足迹,学而优则仕

历史上的很多圣贤并非都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轻易就获得成功,它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这才是他们日后获得成功的最大的资本。当年诸葛亮在隆中躬耕时,曾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在外人看来,诸葛亮有些自大,但其实这并不是诸葛亮在向世人吹嘘自己的才华,而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管仲和乐毅一样做出一番大事业。因为在隆中时的诸葛亮也曾像管仲和乐毅一样,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鸿鹄之志而一直努力地学习着,准备着。换句话说就是,诸葛亮一直都在沿着圣人的足迹走着,他所等待的就是像管仲一样遇到鲍叔牙一样的伯乐来举荐自己。当各路诸侯争霸,诸葛亮终于在乱世之中发现了德才兼备的刘备。刘备三顾茅庐之际,诸葛亮试探刘备的诚心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当他发现了能够成就一番大业的刘备后,就一直在为刘备今后的霸业准备着。

王阳明在年轻时一直以诸葛亮自喻,所以他也深知诸葛亮的平生之所学,不仅仅局限于兵法的运用,比如在天文气象方面,如果没有更深层次的研究,诸葛亮就绝不会在周瑜面前夸下海口去借东风,而如果对山川地理不了解,诸葛亮就更不会巧借地形之利取得胜利。所有这些,都是诸葛亮在立志要与管仲和乐毅比肩的时候,就开始沿着这些先贤成功前所走过的道路在进行着长期的准备与学习了。

在历朝历代中,当一个人突然因为某事而被朝廷封侯拜相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惊讶,但如果熟知这个人就一定不会惊讶,因为他从小开始就一直潜心读书,所以后来被封侯拜相也是无可非议的。而从古到今,也确实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崇拜某些先贤而学习,后来又因为学优而步入了仕途。

苏秦原本是个农家子弟,因为从小就立有大志,所以长大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中,他成了鬼谷子的弟子。数年之后学成归来,因家境穷困,他便打算凭借自己多年以来从鬼谷子先生那里学来的知识步入仕途,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当时,苏秦为秦国谋划设计了一套可以统一天下的宏伟计划,没想到到了秦国的国都后,苏秦却连秦国国君的面也没有看到,便被宰相赶了出来。苏秦只好回到了家中,这一行不仅使他花完了从邻居那里借的盘缠,而且官也没当成。回到家的苏秦更是受尽了妻子和嫂子的白眼与奚落,这给苏秦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于是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发奋图强。之后,他再次谋划起了一个比给秦国那个统一天下的计划还要大胆的计划。并且很快,苏秦就为自己制订好了进军仕途的路径,他分别到了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六个国家,仅仅凭借自己的一张嘴,以及对当前形势的分析,便一一说服了这六个国家的君主,致使这六个国家联合在了一起,共同抵御当时势力强大的秦国。也正是苏秦的这种以一己之力的从中说和,致使自六国达成合纵约定之后,强大的秦国竟然在之后的15年来都一直不敢强出函谷关。而苏秦也被齐、楚、燕、韩、赵、魏这六个国家同时拜为丞相,一时间荣耀万分。

与苏秦相比,王阳明的志向更偏向于对心学的研究,这主要是源自于他早年对朱熹与陆九渊学说的深入思考,思想上出现了根本性的分歧。在这种好学而求真的学习态度的指引下,王阳明在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最终的人生目标就是成就圣人之道。这与苏秦当年对鬼谷子的学习从内容上来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鬼谷子向苏秦所传授的多为纵横捭阖之术,这也就注定了苏秦未来所走的一定是仕途,否则他的军事主张与政治抱负就无法实现,这从苏秦打算将自己统一天下的战略宏图献给秦国中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乃至后来苏秦在“锥刺股”的刻苦学习之下,他所有的努力都有着一个明确的目的——步入仕途,完成自己的军事构想。相对来说,王阳明则更为偏重于对诸如孔子、孟子、朱熹等圣人的哲学思想的研究和学习。对于早年的王阳明来说,他对仕途并不感冒,反而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受到了他父亲王华的影响,而王华之所以能在数千学子中一举高中状元,并不是运气使然,除了他做文章的才华,同时他还写得一手好字。如此一来,无论是王华在浙江余姚老家潜心读书之时,还是后来高中状元进京做官之后,与他往来的大多是一些文官和文人。在父辈们吟诗作赋的耳濡目染之下,王阳明不仅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写出了很多诗歌。即便是做官后,王阳明对文学依然有着很深的偏爱,闲暇时经常与一些文人吟诵诗词。但所有这些,并不能影响王阳明内心深处对圣人之道的追求与探索,从王阳明的诗歌作品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他诗风的与众不同。比如,王阳明随口作的一首打油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与其说这是一首充满了奇异思想的诗,倒不如说是王阳明站在了哲学的角度去看这世间的一事一物,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于在军事上的全局统筹中局部变化的思考。

同类推荐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热门推荐
  • 我的悲伤你看不见

    我的悲伤你看不见

    两人联手胜过世事喧嚣,爆萌公主,冷酷公子,一起对花痴草痴说:“你们悲伤,我可以装作没看见吗?”
  • 今夜:鬼敲门

    今夜:鬼敲门

    一场诡异的谋杀案打破了小村庄的平静,一次离奇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奇异的梦境、槐树上的飘荡女影、百年前的神秘古事、地底深处的无尽秘密??这些的一切究竟引出了怎样的惊世之谜?它们之间到底又有那些关联?“天呐,我的生活是怎么了!”
  • 查理九世之海神的宝藏

    查理九世之海神的宝藏

    海神的宝藏藏在哪里?至今只有狼王少年知道......狼王少年重归,带领着热血沸腾的少年们寻找海神的宝藏,海神宝藏的守护神,让他们走上绝路,这是一个阴谋吗?欢迎观看千羽之翼的《查理九世之海神的宝藏》,一切问题即将揭晓。
  • 来生再相爱

    来生再相爱

    本书是王运秋的个人文集。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亲情的缺失,面对敬老爱幼,面对感情的偏离等等问题,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寻。文集由“心语”“情感”“百态”“小说”四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包含了数篇短文。本书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可读性强。
  • 晚风集(卷五)

    晚风集(卷五)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大神别任性

    大神别任性

    以前的席侨也喜欢招摇的车款,但他的女朋友宋俏却说:“网上有个排名你看过吗?”席侨:“什么排名?”宋俏:“车主出轨率。”席侨:“哦……那么?”宋俏:“保时捷荣登冠军宝座!”席侨搂着她立刻狗腿的表示:“上次不是被你砸了嘛!劳资这次低调了,开桑塔纳好不好啊?”这是一个欺压与被欺压的故事,软妹子总要有爆发的一天。
  • 戚继光全传

    戚继光全传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戚继光,明朝后期一代名将,南抗倭寇,北拒蛮虏,一手创立了日后名震天下的蓟辽大军。但是,一个现代的大学生懵懵懂懂的转世成为了这位名将,历史还会延续原有道路吗?倭患是否得到平定?而一个了解嘉靖、万历年间历史的现代人又将引领大明王朝走向何方……
  • 千万筹码:专宠天使甜心

    千万筹码:专宠天使甜心

    “求求你放过我!”她哭喊着成为了他的女人,他却不知怜惜,被仇恨蒙蔽双眼,一次次伤害她到体无完肤。本是柔弱的孩子,却顶着第一美人的名号,将自己当做筹码卖给了他。在父母的抛弃和他的囚禁下,依然不舍本心的善良坚强。她深深吸引了他……
  • 青锦鲤

    青锦鲤

    原本孤苦伶仃的少年,不知为何在异界成了“锦鲤”,风水轮流转,认识不认识的都来求他这“锦鲤”赐个如意。青如意(李如意)真是尼加拉瓜大瀑布汗。最后没想到清高高贵隐于世的青龙圣族也来有求于他,说想要他参与选择寻找出青龙族王的最优继承人选。青“锦鲤”本是欣然前往,却没想到搅进一场伤心惨目、异常惨痛的残暴风雨……
  • 流年,不负你我

    流年,不负你我

    等待总是漫长无比,但等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更加寂寞。雨露每次都会去老地方等待,她只要一个理由,他给的理由,直到再次遇见。她以为时间会抹去以前的不好,没想到这次却得知一个连她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的事情,因她的间接因素导致他父母离世,他选择一个人承受也不愿她愧疚一生,只是他再也无法面对,就在她选择离开时一切似乎变了。